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课时
线段
比例
第四章 图形的相似
1 成比例线段
第1课时 线段的比与成比例线段
教师备课 素材示例
●情景导入 同学们,色彩斑斓的世界中有许多美丽的图形,它们有的形状、大小都相同,这就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全等形(如图①);有的只有形状相同,这就是相似图形(如图②).你知道如何刻画图形的相似吗?你知道如何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吗?你知道如何将一个图形放大或缩小吗?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第四章的学习.
【教学与建议】教学: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引入本章的学习内容——图形的相似,初步感知相似图形.建议:学生观看生活中存在的全等形及相似图形,也可以让学生寻找身边形状相同的图形,以便理解相似图形的特点.
●悬念激趣 (1)请从下图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归纳】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图形叫做相似图形.
(2)相似的两个图形有什么主要特征呢?为了探究相似图形的特征,今天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成比例线段.
【教学与建议】教学:以形状相同的图形为背景,从识别相同到寻找不同,导入课题.建议:学生先自主观察这些图形的特点,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看法.
命题角度1 利用比例尺计算实际距离
已知比例尺与图上长度(或实际长度),就能求出实际长度(或图上长度).
【例1】在比例尺为1∶3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3.5 cm,则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__10.5__m.
命题角度2 利用矩形折叠求线段的比
矩形的折叠,主要是通过折叠图形构造轴对称图形来解决问题.
【例2】如图,将矩形ABCD沿CE向上折叠,使点B落在AD边上的点F处,若AE=BE,则长AD与宽AB的比值是____.
命题角度3 判断成比例线段
成比例线段是指在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
【例3】(1)下列四组线段中,是成比例线段的是(C)
A.3 cm,4 cm,5 cm,6 cm B.4 cm,8 cm,3 cm,5 cm
C.5 cm,15 cm,2 cm,6 cm D.8 cm,4 cm,1 cm,3 cm
(2)已知四条线段8 cm,x cm,4 cm,5 cm是成比例线段,则x=__10__.
命题角度4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求线段的比
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式化为等积式,或把等积式化为比例式.
【例4】(1)如果ab=cd(a,b,c,d都不等于0),那么下列比例式中错误的是(C)
A.= B.= C.= D.=
(2)若2x-5y=0,则x∶y=____.
命题角度5 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设未知数为x,将比例的每种情况列举出来后求出x.
【例5】(1)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2,4,8,请你再添上一条线段,使它们成比例,符合条件的线段长为__1,4,16__.
(2)已知三个数1,2,,请你添上一个数,使它们构成一个比例式,则这个数可以是__2或或__.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通过简单实例了解两条线段的比的概念,会计算两条线段的比.
2.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重点
理解成比例线段的概念及其求解.
▲难点
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及其简单应用.
◆活动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课件)
请在下面图形中找出形状相同的图形,你发现这些形状相同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它们大小不同,是因为图上对应的线段长度不同.
◆活动2 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1】
如果选用同一个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是m,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ratio)就是它们长度的比,即AB∶CD=m∶n,或写成=.其中,线段AB,CD分别叫做这个线段比的前项和后项.如果把表示成比值k,那么=k,或AB=k·CD.两条线段的比实际上就是两个数的比.
如图,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A′B′C′D′E′形状相同,AB=5 cm,A′B′=3 cm,AB∶A′B′=5∶3,就是线段AB与线段A′B′的比,这个比值刻画了这两个五边形的大小关系.
想一想: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有没有关系?
归纳:求线段的比,首先要检查单位是否一致.
【探究2】
如果a,b,c,d四个数成比例,即=,那么ad=bc吗?反过来,如果ad=bc(a,b,c,d都不等于0),那么a,b,c,d四个数成比例吗?与同伴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的解决方案:
1.等式=两边同时乘bd.
2.设==k,则a=bk,c=dk,因此ad=(bk)d=bc.
3.反过来,等式ad=bc两边同时除以bd可以得到=.
归纳: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内项之积等于外项之积.
【探究3】
如图,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四边形ABCD与四边形EFGH的顶点都在格点上,那么AB,AD,EF,EH的长度分别是多少?分别计算,,,的值,你发现了什么?
归纳: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活动3 开放训练 应用举例
例1 (教材P78例1)如图,一块矩形绸布的长AB=a m,宽AD=1 m,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将它裁成相同的三面矩形彩旗,且使裁出的每面彩旗的宽与长的比与原绸布的宽与长的比相同,即=,那么a的值应当是多少?
【方法指导】成比例线段的应用.
解:根据题意可知,AB=a m,AE=a m,AD=1 m.由=,得=,即a2=1,∴a2=3.
开平方,得a=(a=-舍去).
例2 在比例尺为1∶200的地图上,测得A,B两地间的图上距离为4.5 cm,求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
【方法指导】利用比例尺的定义,即“比例尺=”,列出等量关系式.
解:设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x cm,则=.解得x=900.答:A,B两地间的实际距离为900 cm.
◆活动4 随堂练习
1.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一条线段的5倍,则这两条线段的比为__5∶1__.
2.已知5x=6y,则=____.
3.已知四条线段a,b,c,d的长度,试判断它们是否成比例?
(1)a=8 cm,b=4 cm,c=3 cm,d=6 cm;
(2)a=8 cm,b=5 cm,c=6 cm,d=10 cm.
解:(1)=2,=2,则=,∴a,b,d,c成比例;
(2)由已知得ab≠cd,ac≠bd,ad≠bc,∴a,b,c,d四条线段不成比例.
◆活动5 课堂小结与作业
学生活动:你这节课的收获是什么?
教学说明:掌握线段的比和成比例线段,正确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决数学问题.
作业:课本P79习题4.1中的T1、T2.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图形,由熟悉的全等到相似,再通过身边的线段——身高引入线段的比,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并能理解两条线段长度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但要采用同一个长度单位.
在探究线段的比的同时紧扣生活,让学生在解决身边的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