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5.物体的热胀冷缩》word教案(3) .doc
下载文档

ID:3218289

大小:19.50KB

页数:3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2-0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5.物体的热胀冷缩 首师大小学科学五下5.物体的热胀冷缩word教案3 首师大 小学 科学 物体 热胀冷缩 word 教案
(首师大版)五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实录 5.物体的热胀冷缩 教学目的: 1.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 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热胀冷缩变化。 3.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应用。 教学重点:知道热胀冷缩现象,即物体一般在受热以后体积会膨胀,遇冷体积会缩小。 教学难点:能够设计实验证明物体的热胀冷缩变化。 教学准备: 烧瓶、细管、铁圈、铁钉、玻璃杯(2个)、木板、水槽、酒精灯、烧杯、弯玻璃管、橡皮塞、滴管、气球、瘪乒乓球、热水、有色水、肥皂水、冰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生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美丽的喷泉吗? 现在老师给大家做一个彩色喷泉实验,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现象。 二、学习新课 1.教师演示实验。 实验步骤:(1)在烧瓶内装入有色水。(2)在瓶盖上穿入吊瓶插头和细管。(3)盖好瓶盖。(4)把烧瓶放入空水槽中。(5)在瓶上浇热水。(6)彩色喷泉喷出来了! (教师一边演示,一边讲实验步骤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学生下一步的动手操作做出示范。) 2.学生动手实验。 师:你们想不想试一试?请大家赶快用桌上的仪器做实验,要注意实验步骤和小心热水!别烫着! 3.讨论交流。 (1)师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估计:生1:没浇热水前,细管里没有水,当浇上热水后,喷泉出现了。 生2;我看到彩色喷泉,水从细管里喷出来,里面的水变少了。 生3:我觉得这个现象与热水有关。 生4:有色水受热后,体积胀大,把里面的水逼出来了。 生5:当烧瓶慢慢冷却后,细管里的水还会往下掉呢! (2)师小结:同学们观察得非常细致,分析得也很有道理。原来,冷和热对水有这样的影响:受热体积会膨胀,受冷体积会缩小,因此,液体—水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板书课题) (3)师过渡:刚才大家对液体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进行了一番研究,那么,固体有没有同样的性质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可以参照课本介绍的方法,还可使用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设计实验证明。 (每小组有两套实验器材,第一套是铁圈、两个铁钉、一块木板、酒精灯;第二套是2个玻璃杯,热水和冰水。) (4)学生动手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概括、归纳、得出结论,然后请各小组汇报。 4.探究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1)师过渡:前面的实验说明了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气体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性质呢? 估计:大部分的同学认为气体有同样的性质,但也有一部分同学不肯定。 (2)师提问:气体有没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我们还要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正确与否。我们以空气为例,大家能不能想办法设计实验来验证你们的假设呢? (小组成员合作,充分讨论设计方案,并把方案填在课本实验记录上。然后选取材料,进行实验,观察现象,收集事实,得出结论。) 学生汇报交流: 估计:《瘪乒乓球复原》   我们组的实验是:把一只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里,几分钟后,瘪了部分鼓起来了;再把它放在冷水里,只见刚鼓起部分又瘪了,说明了空气受热膨胀,遇冷收缩,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气球胀大了》   我们组的实验是:把气球套在瓶子上,把瓶子放在热水里。哇!气球慢慢地胀大了,但几分钟后,水慢慢变凉了,气球也渐渐缩小了,也说明了空气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三、联系实际,巩固应用。 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固体、液体和气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那么联系实际谈谈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有什么用途?在哪里见过?举一些例子。 估计: 生1:可以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 生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就利用了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师:生活中除了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为我们人类服务以外,在有些地方我们也要防止物体的热胀冷缩。观察课本插图,想想其中的原因。 四、总结。 师: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老师知道大家都收益良多。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解答了生活中很多的科学问题。以后我们还要多去观察生活中的类似现象,多问几个为什么,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小创新、小发明制作,好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