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人体到翅膀:卡拉特拉瓦建筑的雕塑原型之变_于泽.pdf
下载文档

ID:321031

大小:1.21MB

页数:3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人体 翅膀 卡拉 特拉瓦 建筑 雕塑 原型
270摘要:雕塑是卡拉特拉瓦建筑中的重要艺术元素。文章分析了其雕塑原型变化的过程与内因,并提出卡拉特拉瓦的建筑设计意象存在着从人体到翅膀的转变,由雕塑出发探讨这两种形式在其作品中的表现。Abstract:Sculpture is an important artistic element in Calatravas architectu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ocess and internal causes of the change of his sculpture prototype,and puts forward that there is a conceptual change from human body to wings in Calatravas architectural design,and discusses the expression of these two forms in his work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ulpture.关键词:卡拉特拉瓦;雕塑;运动;艺术Keywords:Calatrava;sculpture;movement;art文于泽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助理工程师硕 士DOI:10.19875/ki.jzywh.2023.02.086引言集建筑师、工程师、雕塑家、画家于一身的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总能凭借作品中新颖的形体和多变的结构巧思,创造在形式上充满标志性、符号性及隐喻性的建筑。卡拉特拉瓦的很多建筑形式和结构都来源于他的雕塑作品,卡拉特拉瓦曾表示:“建筑是一种艺术形式,建筑语言可以极为贴近雕塑,这应该给予应有的承认。”雕塑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他的建筑灵感源泉。1 运动的自然卡拉特拉瓦自小在自然环境中长大,童年开始就对生命形态和自然结构充满好奇。大学暑假,他经常带着背包旅行,到希腊群岛、西西里岛等地中海岛屿写生。逐渐的,绘画中的某种悖论开始困扰着他,画面中的树木、岩石、飞鸟、人都不是真正静止的,一切都处于变化和运动的状态,如何在纸上用完全静止的图像捕捉到这些动作呢1?2 运动的人体在瓦伦西亚建筑高等技术学院学习时,卡拉特拉瓦经常临摹古希腊雕塑,这使他能深入观察人体结构以及运动时的动作。在卡拉特拉瓦看来,了解人体,了解人体解剖学对建筑师至关重要,这是理解并构建建筑语言的基础2。2.1 罗丹的人物雕塑卡拉特拉瓦最初对人体的认识与他从小学习雕塑、绘画时临摹过的罗丹作品密不可分。卡拉特拉瓦曾说:“很少有艺术家像罗丹一样如此热情地回应人体,并把它描绘得如此准确。”3在卡拉特拉瓦看来,罗丹雕塑中那些处于某种运动状态的人物,表达的是一段时间内的行走动作,而非我们行走的某个瞬间状态。罗丹的雕塑深刻启发了年轻的卡拉特拉瓦,他似乎找到了表达运动和变化的方法,此时卡拉特拉瓦将关注点放在人体运动及各运动部位连接机制的表达上,还处于初步的感性认识。1981 年,卡拉特拉瓦获得瑞士联邦理工学院工程科学博士学位。他的博士论文关于空间框架的可折叠性(On the Foldability of Space Frames),研究对象是一系列由杆和节点连接的杆系结构,它们可以在稳定和不稳定的状态中转换,从简单的平面结构逐步复杂到空间的球形结构,研究它们的几何特征、机构的力学特征、节点的状态特征、体型覆盖变化情况以及简单应用等4。由此,卡拉特拉瓦建立了以杆件为基本单元的表达复杂空间形态的结构原型,为他的各种空间运动思想变为现实搭建了理论基础。2.2 立方体雕塑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提出,人物形象是统领古典建筑比例定律的主要来源。文艺复兴From Human Body to Wings:The Change of Sculptural Prototype of Calatravas Architecture从人体到翅膀:卡拉特拉瓦建筑的雕塑原型之变图 1雕塑攀登的躯干(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271227|2023|02艺术设计瓦对雕塑看法的转变。与罗丹的雕塑大多有着沉重而缓慢的感觉截然不同,布朗库西将雕塑推向抽象的边缘,摒弃纯粹的模仿,通过极简的手法表达事物本质。作为 20 世纪最重要的雕塑家之一,布朗库西的作品题材多为鸟、鱼、人体等,形体简洁而抽象。他的雕塑空中之鸟(Bird in Space)由青铜制成,表面高度打磨(图 4),这件作品乍看之下完全不会让人产生和鸟有关的联想,但静心欣赏,还是可以在优美的曲线中看出些许飞鸟的身姿。布朗库西对鸟进行了彻底的简化,一切鸟的外部特征均被抛弃,只留下鸟在飞翔时的流线型躯体7。这件雕塑几乎在任何方面都不是对鸟的字面描述,而是对这个优雅有机的拱起形象的描述。布朗库西以灵动的几何形式重新审视自然躯体,唤起运动的、静止的和反射精神层面的意境,而这刚好满足了卡拉特拉瓦寻求的对运动意境的抽象表达。可以推断,卡拉特拉瓦的鸟受到了布朗库西空中之鸟的深刻影响。观察这件雕塑,这只鸟略去了头部,巨大的翅膀与脊背连为一体,翅膀的自然弧线使雕塑充满张力美(图5)。鸟也成为卡拉特拉瓦之后多个重要作品的概念原型。由此,卡拉特拉瓦的建筑从以人体为原型的主题,过渡至布朗库西式的对自然事物运动意境的理想化抽象。1989 年,里昂机场火车站成为第一个以鸟为原型的建筑。在车站大厅的入口前,V形混凝土拱座连接着四条钢拱的底端,它们凌空而起,横跨整个站厅,雕塑般的结构使车站内部没有任何视觉障碍,两边的拱向外延伸,呈现翅膀的形态。之后的圣克鲁斯特内里费礼堂,造型更是完美复刻了鸟雕塑的侧面轮廓,整体设计呈流线型,巨大的月牙形屋顶悬空向下弯曲至极限,体现出建筑师高超的结构力学功底。3.2 变化的翅膀对比两件鸟主题的雕塑,布朗库西的空中之鸟省略了翅膀,而卡拉特拉瓦的鸟,从正面看,身体几乎完全简化为翅膀中间一条凸起的背脊,而翅膀成为表现的绝对中心。这种构图选取差异,一方面来源于卡拉特拉瓦对大自然、位于瑞典马尔默的“扭转躯干”大楼,自下而上共分为九个区段,设计灵感直接由立方体雕塑演变而来,立面整体造型如同人体脊柱侧向扭转时的形态,远远望去,整座大厦好像在转动一样(图 3)。除了手,卡拉特拉瓦在作品中反复使用的身体部位还有眼睛。恩斯廷仓库的大门设计是卡拉特拉瓦首次将博士论文中的研究应用于实践,开闭时立面的一部分在二维和三维空间转换,俨然一只睁开的神秘之眼。顺滑流畅的开启过程极具美感,不禁让人产生在看艺术表演的错觉,赞叹其设计的巧妙。得益于可移动构件的连接与精确控制,在这个简单的运动过程中,建筑表现出了令人愉悦的动态之美6,这成为后来卡拉特拉瓦“眼窗”的雏形。随后这一概念继续发展,在瓦伦西亚艺术与科学城,开合可变的眼窗成为天文馆的一大亮点,天文馆球状主体成为眼球,外部的混凝土拱和钢、玻璃组成的半透明围护结构成了“眼睑”,相较于恩斯廷仓库,运动机构更加复杂,在液压装置的驱动下,眼窗的运动更加细致精确,显示出卡拉特拉瓦对工程控制技术的纯熟应用。在夜晚灯光和水面倒影的映衬下,实现了眼窗从形似到近乎完美神似的升华。3 飞翔的翅膀在借助雕塑理解建筑的过程中,卡拉特拉瓦敏锐地意识到,虽然罗丹打破了古典主义所崇尚的理想人体范式,但其作品遵循的真实自然、追求精致人体之美的手法仍带有浓重的学院派风格,这与卡拉特拉瓦对建筑应具有升华为艺术的特征的预期存在偏差,在从雕塑到建筑的过程中,无法继续按照罗丹的手法创作建筑。此时卡拉特拉瓦希望用更为现代抽象、更具有动势的雕塑作为他的建筑形式来源。3.1 空中之鸟1986 年,卡拉特拉瓦创作了一件名为鸟(Bird)的雕塑,从材质到表现手法,它与罗丹的雕塑风格相去甚远,却与另一位雕塑家布朗库西的作品手法有着诸多相似之处,二者似乎存在着某种联系。实际上,这预示着卡拉特拉时期,米开朗基罗认为,建筑与人的身体密切相关,建筑要素的组合应遵循与人的身体各部位比例相同的规则。彼时人被视为自然世界的中心,身体可被看作是构建完美规划和建筑的基础,于是,建筑的巨大规模与人体尺度产生了直接关联。卡拉特拉瓦将人体抽象为五个立方体,并制成了雕塑攀登的躯干(Climbing Torso),这件作品由一系列立方体、支撑杆和钢索组成(图1),立方体自上到下依次代表人体的头部、胸部、腹部、腰部和髋部,细杆和钢索代表人体的脊柱,钢索间的球形转轴代表人体各部位的关节,卡拉特拉瓦对它的描述为“雕塑是人体的隐喻”。乍看之下,相对质量大的立方体被搁置在杆与钢索之间,组成了一个头重脚轻的装置。但实际上,立方体的重量使钢索处于受拉状态,而使斜向的梭形杆处于轴向受压状态。钢索和杆都以全截面受力的高效状态工作5,亦如人在搬运重物时,会尽力改变姿势使重心保持不变,重物的重量沿手传递到手臂、躯干等部位,这与人体的高效运转方式何其相似。立方体代表了纯粹的体积和质量,对结构荷载与力学平衡的研究是杆系结构的体量化升级,立方体雕塑既联系了人体与建筑,也是卡拉特拉瓦对雕塑中的人体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转变过程,成为他最初的建筑原型。斯塔德霍芬火车站是卡拉特拉瓦第一座以人体为设计灵感的建筑,结构构件的独特造型成为这一建筑的最大特点。卡拉特拉瓦在构思阶段探索了身体部位与设计的关联性,在车站主体结构的设计中,他使用的身体元素是手,手的表现力成为“友谊、欢迎”的象征,与车站的主题契合。卡拉特拉瓦进而提出由手掌张开时,拇指与食指及虎口部位构成的弧形作为车站屋顶的支柱形状,这一形状成为车站的结构支撑母题。Y 形柱则由略去头部的人体演化而来。在草图中,可以看出车站的支撑结构与卡拉特拉瓦立方体雕塑间的联系:立方体演化为屋顶,钢索由受拉变为受压,成为下部的支撑钢柱,Y 形柱支撑着车站上层的人行通道,丝毫没有沉重之感。车站的拱形屋顶可看作是立方体雕塑中镀铬钢索和球形节点的变体,它们形态优美,类似人体骨骼,在视觉上显示出极高的结构力学效率(图 2)。图 2斯塔德霍芬火车站结构支柱草图(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3)图 3扭转躯干大楼(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2)图 4雕塑空中之鸟(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7)272参考文献:1Karissa Rosenfield.How Santiago Calatrava blurred the lines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engineering to make buildings moveEB/OL.(2013-01-20)2022-06-27.https:/ M.Santiago Calatravathe Artworks:A Laboratory of Ideas,Forms and StructuresM.Basel Birkhauser,2003.3Cristina Carrillo de Albornoz.Santiago Calatrava:Drawing,Building,ReflectingM.London:Thames&Hudson,2018.4陈欣.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作品的结构表现研究D.浙江大学,2013.5亚历山大佐尼斯.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运动的诗篇M.张育南,古红缨,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6石华,曹洁.解读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J.建筑师,2005(01):55-62.7Sidney Geist.Brancusis Bird in Space:A Psychological ReadingJ.Notes in the History of Art,1984(03):237.自然生命运动形态的热爱;另一方面,如果从侧面观察它,就会发现这只抽象的鸟也是变化了的眼睛形态,这就使其潜藏于雕塑层面的转变更加灵活而不易察觉。卡拉特拉瓦的许多建筑也经常在“眼睛”与“翅膀”原型间游移与互相结合。2016 年,卡拉特拉瓦设计的纽约世贸中心交通枢纽落成,这座集换乘站、购物中心和人行通道等功能于一体的建筑,突出的两排白色钢肋围绕建筑的两侧弯曲,形成巨大的翅膀造型(图 6)。对于这座建筑的形式根源,卡拉特拉瓦提到了他的另一件雕塑母与子(Moth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