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这样吗?——网络人际交往工作坊系列课程之一深大附属后海小学马小娟【教学对象】六年级的学生【教学目标】1、在网络化时代,面对碎片化而不确定的信息,让学生会觉察:真的是这样吗?2、从网络环境延伸到现实生活,给学生一个警醒,妄评会给别人带来伤害,我们该报以负责任的态度,不妄评,不传播。【教学重点】1、让学生觉察到网络信息的传播与评论带来的恶劣影响。2、引领学生以负责任的态度正确处理不确定的信息。【教学难点】1、学生小学阶段接触网络并不多,没有很多参与网络互动的直接经验;2、网络环境下的问题如何迁移到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准备】课件、飞行棋【教学内容】导入阶段——这个网络事件你怎么看?☆13岁男孩儿在游泳池被男士打视频1:据一位13岁男孩的妈妈爆料,她的孩子在游泳池游泳不小心碰到了一位男士(乔某)的妻子(安女士),乔某就上前把孩子头部往水里按了一下并动手扇了一耳光。请对这起事件发表一下你的评论(最想说的一句话,可以是看法或感受)让学生在放松、信任的环境下写下自己的评论。深入阶段——真的是这样吗?☆哦!原来不是这样的!视频2:据现场目击证人称,乔某动手是因为男孩儿在水中摸了妻子的屁股,妻子要求男孩道歉,男孩不道歉还爆粗口并往妻子头上吐口水,乔某气不过想教训一下男孩才动了手。男孩被打后迅速给妈妈打了电话,妈妈纠结了3个人在更衣室把安女士打了一顿(身上多处有伤,并有被咬的痕迹),事后还把打人视频发到网上,并闹到安女士工作的医院,辱骂安女士不配做医生,要院方开除安女士。跟学生第一个视频播放后的评论作对比,让学生初步感觉在不全面、不确定的信息下发出的评论是不合适的,遇事要先觉察:我们所知道的是真的吗?觉察:现在知道的,不一定是真相!☆这起事件就这样结束了吗?视频3:网友妄加的评论、谣言的传播,最终导致安医生家发生大家不愿看到的恶性事件。让学生感知自己不恰当的评论会带给别人的伤害,并思考,当我们不知道真相时,我们可以做什么?体验:妄评会给别人带来伤害!警醒:不妄评、不传播☆带着这个觉察、这个体验、这个警醒,一起来看看我们身边的例子最近,班级八卦群里,一直在聊小文和小美的事情A:我感觉小文和小美最近不对劲儿啊!B:怎么了?有啥新发现?A:今早,小文迟到了,小美作为值周班干,竟然没有扣他的分,我想一定是小美喜欢小文C:我也感觉他俩关系不一般,平时老见他们经常呆在一块。D:你们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