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宝安区松岗第二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篮球-运球》教学设计(水平三)一、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遵循“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技能,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和趣味性强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篮球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运动的习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二、教材分析篮球是校园中普及率高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高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大多掌握了一定的篮球技能,可以完成较高难度的练习内容。居家学习期间,参与篮球运动可以帮助学生舒缓身心、活动身体、锻炼协调能力,有利于增进体质、促进健康。通过从原地到行进间、由易到难的练习内容,帮助学生锻炼手对球的控制,提高运球水平,为进一步提升篮球技能做好铺垫。三、学情分析高年级的学生,尤其男生,对参与篮球运动有很高的热情,但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运球能力较弱;喜欢篮球比赛,但打比赛的能力不高;在球场上乐于表现自我,希望得到同伴认可。此外,上课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对较长时间的理论讲解往往接受能力不足。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技能水平,合理安排教材内容、教学环节,注重教学过程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产生主动参与锻炼、自发提高篮球水平的意愿。四、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熟悉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掌握正确的运球方式。2、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提升运球水平,更好地进行篮球运动。3、情感目标:从成功体验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产生自发提高篮球水平的愿望。五、学习重难点1、重点:能够完成几种基础运球,不丢球。2、难点:运球时目视前方,同时手对球的控制稳定。六、教学流程热身活动及球性-原地运球-行进间运球-身体素质-静态拉伸七、运动负荷1、预计平均心率:120次/分±5次2、预计练习密度:70%±5%八、其他事项1、注意居家环境的安全,上课时远离易碎易破易掉落的物品。2、穿着运动服、运动鞋上课,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家长。3、器材可以使用家中常见物品,如纸巾、矿泉水瓶等,篮球可以用其他球代替。《篮球-运球》教案学段:水平三(五、六年级)教师:黄昭然李佳佳学习目标知识目标:熟悉篮球运球的练习方法,掌握正确的运球方式。能力目标:通过练习,提高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提升运球水平,更好地进行篮球运动。情感目标:从成功体验中感受篮球运动的乐趣,产生自发提高篮球水平的愿望。场地器材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