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平二(四年级)《基本运动技能-平衡》第1次课的设计一、指导思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停课不停学”的线上体育教学背景下,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情感体验出发,结合线上体育教学的特点,安排基本运动技能学习的稳定性技能-平衡主题的课程内容。期望通过教师的诱导与激励,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技能,提高学生的平衡等身体控制能力。让学生在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二、教材分析《基本运动技能-平衡》该内容是KDL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平衡主题的内容,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稳定性技能,提高对身体的控制能力。采用趣味的游戏教学方法,将练习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控制自身的动作及对物体的掌控,让学生领会完成体育活动时稳定性技能的重要性,重点发展平衡能力。这部分的教学使学生的身体得到了全面的锻炼,身体基本的活动能力得到了提高,并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三、学情分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四年级学生年龄的特点,如果一味的跑和跳,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愿意学。据观察了解,小学生十分乐意和小动物交朋友,为了能使本课的情境更符合学生的心理。因此,该课将主要教学内容用以、“多点支撑”“蚂蚁搬家”等情景贯穿,充分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特色。另外考虑到线上教学的特点,课程内容中对器材的要求通过调整,使教学易操作,学生学起来快,布置场地也简便,不仅完成了教学要求,而且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四、学习内容分析强调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结构化知识和技能进行基本运动技能-平衡主题的练习,结合生活的情境,更好的完成动作的学习。通过趣味的热身游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同时为课堂主体内容进行铺垫,使课堂更加顺畅,学生更快适应学习内容的掌握,落实课堂“学会、勤练、常赛”。保证体能练习,在音乐伴奏下,安排下肢、腹肌等内容的循环练习,使学生身体各个部位得到充分锻炼,随着音乐静态拉伸放松2分钟后结束本课。本节课运动密度预计80-85%密度,班平均心率150次-155次,通过结构化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解决复杂和真实运动情境问题。五、教学目标1.运动能力目标:学生能完成每个平衡挑战,能自主创新练习方法增加身体活动。2.健康行为目标:学生能在日常的生活中注重平衡、柔韧等素质的发展,并在生活中应用。3.体育品德目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