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运动》-发球、接发球技术教学设计水平二三年级第四次授课授课教师:张仲韬一、指导思想本课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全面贯彻“立德树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决贯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课堂教学以快乐,轻松,简学为主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探讨的能力。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乒乓球运动中的接发球技术。乒乓球是我国的国球,有着广泛的群众的基础、完善的乒乓球设施在群众体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乒乓球教学中,乒乓球接发球是比赛中每一分的第二板球。好的接发球可以破坏对方进攻还可以为下板球进攻做准备,甚至还能直接得分;接发球不好,不仅会直接失分,还会给自己造成被动或引起心理压力。练好接发球是每个乒乓球学习者共同的需求。另外,接发球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三、学情分析1.该学段学生身体发育趋于快速增长期,但需多加强小肌肉群及灵活性练习。2.该学段学生心理发育趋于增长期,对许多事物都有好奇心,但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练习时不认真的情况。3.大部分学生刚开始练习乒乓球,大部分处于零基础阶段,但对乒乓球有着浓厚的兴趣,是学习乒乓球的较好时机。四、教学目标1.了解、学习乒乓球接发球的作用和技术要点,清楚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2.初步掌握乒乓球运动的接发球技术,提高学生的观察、判断、反应能力;3.发展下肢与上肢力量,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和控制能力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接发球的站位、击球时间节奏及击球部位难点:握拍的角度。难点:发球时动作协调连贯,落点准确,接发球时步伐与动作的协调配合六、教法设计为了圆满实现教学目标,坚持以“促进发展每一位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本课按“导学、点拨、讲解、示范、评价、鼓励”的教学步骤进行教学,并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1.通过讲解示范法,为学生讲解乒乓球发球与接发球的技术动作要点以及动作示范。2.为了及时发现学生练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纠错法以及讲解易错点,让学生在练习时明白易错点,让问题得到及时纠正,及时指导,同时对照自身动作及时进行修正,提高课堂练习的效果。七、学法设计在学法的选择上,主要是引导学生采用观察法、自主学法、自主探究学习法等,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的预订目标,同时为学生今后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锻炼身体和终身体育提供学法储备。《乒乓球运动》----发球与接发球水平二三年级单元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