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强项(赖俊杰)一、理论背景自信心,在心理学中,与其最接近的是班杜拉在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的概念,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评价。信心与自信作为人的理智成分,其对外在的认知及其情绪表现,所依赖的是人们对所存在的客观环境及其相关事物的主观判断及其评价,它会受主观需求愿望等态度要素的影响,但又绝不是人们需求愿望的附属物。当个体相对于一定行为目标实现越感知为有信心时,其相应的情绪性、外在关注度上反倒会表现得越平静。只有个体相对于一定行为目标实现感知为缺乏希望甚至于绝望时,其外在情绪、关注度上才会表现得很复杂强烈。因此,我们设计本课,通过游戏、短片观看、小组讨论等活动,从认识自信、体验自信、寻找自信三个层面,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勇于展现自己的自信,同时通过合理地评价自己的优点和在同学的评价中发现自己的强项和优点,树立自信心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懂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足和长处,学会发现和展现自己的长处,发挥自己的优势。2、过程和方法目标:能够大胆尝试,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通过发现自己的长处和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和增强自信心。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培养自信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成为一个有自信的人。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全面认识自己,看到自身的优点。2、难点:培养自信的人生态度。四、活动过程(一)故事会《小猴和小河马的烦恼》——引出强项和自信1、故事小鸟是森林里的歌唱家,也是动物们的心理老师,动物们不仅喜欢听小鸟唱歌,还喜欢在自己有烦心事时找小鸟聊天。有一天,小鸟刚开口唱歌,就听见嘭嘭嘭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小猴子。小猴对小鸟老师说:“小鸟老师您好!我的邻居小鸡请我帮他到河对面去做客,可是我不会游泳,我很想帮助他们,可是我帮不了他们,我觉得自己很没用,心里也很难过,我该怎么办呢?”小鸟还没来得及开口,小河马也来了。小猴问:“河马大哥,您也来了,您有什么要小鸟老师帮忙的?”小河马说:“小鸟老师,小猴弟弟,您们好!我确实是想请小鸟老师帮帮我,我觉得自己好笨哟!我的好朋友小刺猬想吃树上的苹果。想请我帮他摘苹果,可我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法子摘到苹果。我真的是什么都做不了吗?”小鸟听了小猴和小河马的话后,对小猴说:“小猴,你不会游泳,但你会爬树呀!”对小河马说:“小河马,你不会爬树,但你会游泳呀!您可以找会爬树的小猴帮忙呀!”小猴一听,高兴地跳起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