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适应性
考试
语文
答案
适应性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1. D A项原文只是指出音乐处在加强道德修养最后一个环节,并没有主次之分。B项原文是“之于道
德修养,孔子甚至认为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C项“《诗经》蕴含了许多倡导加强道德修养的内容”错,原文是“《诗经》确实承载了道德修养的积极意义”,并没有“倡导加强道德修养的内容”;为中国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的是孔子的“诗教”观,而非《诗经》。
2.C 是新时代下“文以化人”主张为整个中国社会服务,而不是儒家诗教。
3.C 材料一主要观点是“不学诗,无以言”,强调诗文对人道德修养的影响作用。
4.①孔子重视道德修养层面的人格完善;②孔子认为促进人们加强道德修养,诗的作用在礼乐之上,
首要在于学诗;③《诗经》篇章中,敬德、爱民、德政、忠孝皆与道德修养有关。(每点1分,答出三点满分,意思对即可。)
5. ①强调突出了以古诗词和古文为代表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人的熏陶、教化作用,对培养学生形成
健全的人格和情怀有重要作用。②67篇古诗文蕴含着作者的家国情怀、高尚情操等,对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良好社会秩序有积极作用。③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可以提高文艺修养,有助于营造浓厚的社会文艺氛围。(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 B A.“思想完全一致,有着共同的梦想和追求”错误。小说写安想到岛上种大丽花是表现她因为
现实而不得不放弃梦想,和“我”思想不一致。下文“我们很快取得少有的一致意见”也说明这一
点。C.“但他们对《橘色的鱼》的感悟基本相同”错误。十个买家对鱼的感悟并不相同,表明鱼的
象征意义非常广泛。D.“令身在本城却迟到的‘我’感到敬佩和惭愧,为此‘我’对他的发言给予
最响亮的掌声”错误。“我”的掌声最响亮,不仅因为日本买家从大老远来,更因为日本买家的发
言引起了“我”的共鸣。
7. C “辛辣的讽刺”错,①句中对“我”想开观光农场的“可能性”并不是讽刺。
8. ①未挂画前,“我”和安早餐谈话“神态严峻”;挂画后,“我”和安早餐“微笑对视”,表明精神生活能够调节、改善人际(家庭、夫妻)关系;②限量版橘色鱼的眼睛“大大的,不贪婪”,带给我们精神的力量;大量印刷后鱼的眼睛“缩小了”,没有尊严,没有生机,表明过于追求商业化(物质利益),它已经无法再填补人们精神的空虚。 (一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能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9. ①在情节上,结局的突转更让人震撼,与之前限量版“橘色的鱼”给人的美好感受形成鲜明对比。②在主旨上,橘色的鱼在批量印刷、充满商业气息后成为时代的又一泛滥物,表明精神生活最终摆脱不了商业(物质)的侵袭。③表达效果上,这样的结尾更加发人深思、耐人寻味,增添了作品的批判性和悲剧色彩。(一点2分,若有其他答案,能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0.C 原文“且国家剩得数百万贯钱,何如得一有才行人?不见卿推贤进善之事,又不能按举不法,震肃权豪,惟道税鬻银坑,以为利益”。
11.B 治书侍御史并不是管理财政事宜,而是行监察百官之职,从后文太宗的斥责之词中也可以推断。
12.B “因出身低微而觉得自己配不上高官厚禄错”,这本是岑文本自谦之词,即使隐含配不上高官厚禄之意,也主要是因为功劳太小而不是因为出身低微。
13.(1)而百姓有很多非议,这是因为(始皇)只是谋求自己的私欲,而不和大家一同享用的缘故。
(“谤议”“徇”“共”各1分,句意1分。“徇”译作“满足”“顺应”亦可)
(2)近年以来,您逐渐违背了以往的志向,敦朴俭约的理念,渐渐地不能坚守到底。
(“顷年”“曩”“克终”各1分,句意1分)
14.太宗作为君主,能够赞赏臣子的“忤情”上谏;能够察纳雅言,知错能改。(2分)魏征作为臣子,担心太宗不能克终俭约,能够直言进谏。(1分)
【译文】
贞观元年,太宗对侍臣说:“自古帝王凡是有兴土木的大事,必须顺乎事理人情。秦始皇营建宫室,而百姓有很多非议,这是因为(始皇)只是谋求自己的私欲,而不和大家一同享用的缘故。朕现在想造一座宫殿,材木已经准备就绪,但想想秦始皇的事,于是不准备再建了。至于精雕细刻的器物,珠宝玉器和服饰珍玩,如果放纵骄奢下去,那么国家灭亡的日子就会立即到来了。自王公及之下,第宅、车服、婚嫁、丧葬,都得按照品级,不应服用的应一概禁绝。”所以二十年来,社会风俗崇尚简朴,衣服没有锦绣,财帛富饶,没有饥寒之苦。
岑文本担任中书令要职,但他的住宅却低下潮湿,没有帷帐之类的装饰。有人劝他买房置地,文本叹息道:“我本来只是汉水南边的一个平民百姓,并没有什么汗马功劳,只是凭借一点文墨就当上了中书令,这也是达到极点了。现在我享受着这么高的俸禄,已经感到很惶惧了,哪敢再言买房置地呢?”劝他的人叹息着离开了。户部尚书戴胄去世后,唐太宗见他的居所很简陋,没有地方祭拜吊唁,于是下令有关部门专门为他营造祭拜之庙。魏徵的住宅开始时没有正堂,一次他生病,唐太宗当时正要营造小型的宫殿,于是停工用这些材料为魏徵营造正堂,五天就完工了。唐太宗还派使者赠送给魏徵喜欢的素布被褥,以成全他节俭的志向。
贞观十年,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大山里埋藏有银矿,如果把它们开采出来,可获得极大的收益,每年可向朝廷上缴钱数百万贯。”唐太宗说:“我贵为天子,这样的事知道得很多,我现在需要的只是采纳对老百姓有益的忠言,推行善事。再说国家多得数百万的收益,怎么比得上得到一个有才能有品行的人?不见你推荐贤人,引进善士,也不能揭发奸邪之人,震慑肃清豪强,只知道上奏银矿这些有关实利的事情。过去,尧舜把美玉扔进山林,把宝珠沉没于深渊,被称赞千载。后汉桓帝、灵帝重利轻义,是近世有名的昏聩之君。你(这样做)是要把我与桓帝、灵帝相比吗?”就在这一天,他下令将权万纪削官为民。
贞观十三年,魏徵担心唐太宗不能将俭约的政务作风坚持到底,于是向唐太宗上疏进谏:“我从做官就在陛下身边,常常侍奉在帷幄之中,屡屡接受陛下圣明的旨意。陛下常常期望臣下要坚守仁义之道,不可丧失;保持节俭的习惯,始终不可改变。(但是)近年以来,您逐渐违背了以往的志向,敦朴俭约的理念,渐渐地不能坚守到底。”奏疏呈上以后,唐太宗对魏徵说:“臣子侍奉君主,只顺从旨意是很容易的,忤逆君王的心意可就太难了。现在我知道了自己的过错加以改正,希望能够在政务上做到善始善终。如果违背了你的意见,我又有何颜面再见到你?又能用什么方法来治理天下呢?我得到你的奏疏之后,深深感到你的言辞激烈但道理坦直,于是我将它贴在屏风上,早晚都能够看到。还把奏疏交付给编写史书的官员抄录,希望千年之后,人们都能够知道我们君臣之间的情义。”事后,唐太宗赏赐给魏徵黄金十斤,良马二匹。
15. B “求形似的画有邻家儿童般的纯真”错,“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是说以形似作为论画的
标准,其见识就像邻家儿童一样肤浅、幼稚。
16. (1)画法:不能片面追求形似,而要注重神韵,追求清新自然、浑然天成的意境。(2分)
(2)①用笔方面:着墨不多,注重神韵。“疏淡”指用笔不多,着色清淡;“精匀”指精巧匀称。王主簿的折枝画不求形似,善于捕捉事物的神韵,构图精巧,自然传神。
②意境方面:以少胜多,意在画外。“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即王主簿的画作虽然
表面呈现的内容很少,但却能让人感受到春色的丰盈无边,做到了以少胜多,意在画外。(每点2分)
17.(1)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3)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18. B 清晰:指看得很清楚,很逼真。明晰:清楚,不模糊。根据前文“明净如镜,水清见底”可
知,此处强调的是倒影能看得很清楚,选“清晰”。融为:融合成为。溶为:溶解成为。此处搭
配“一体”,应选“融为”。明静:明亮而平静。明净:明亮而干净。此处“唯一活动的东西就
是天鹅。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 ”可见,天鹅是活动的,不是“平静”,洁白的天鹅与清澈的
湖水构成的画面应该明亮干净,故选“明净”。爽心悦目:景色美丽,令人心情愉快。赏心悦目:
看到好的事物而心情欢畅。此处二者皆可。
19. B 根据句子“那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可见,此处是把波光比作银鱼的“鳞片之光”,
故而“鳞光”是正确的。
20. C 根据“湖色也是多变的”可知,下文衔接的是湖色的变化,甲、乙处均无变化;丙处后面出现
“高处瞭望……茫茫碧水”“留意一看……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远处平展如镜”
的变化,丁处后面尽管也有变化,但是这变化是对前面句子中颜色变化的具体细化补充,故丙丁
处都是写颜色变化,两句之间不需要再加入衔接语句。
21.①与其他媒介相比;②后者以视频为主;③用户群体有很大的差别
22.答案要点:①超过半数的学生以多元类途径获取信息;②不少学生以文字文本类途径获取信息;
③以图片、音频、动态视频等单一途径获取信息的只是极少数且三者人数相近。
诗歌鉴赏:这首诗从诗画创作理论谈起,由大处入笔,然后层层推进,最终归结到王主簿的折枝画。他认为,“以形似”作为论画的标准,和以为写诗只有写得形似才算好诗,都是错误的。他主张在“天工与清新”中赋咏事物的神韵。他之所以推崇王主簿此画,叹羡它能用“一点红”“寄无边春”,正是因为这幅画虽然着墨不多,没有在纤毫毕肖上下功夫,但画家善于捕捉事物的精神韵态,所以更深刻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做到了以少胜多。
诗的前四句分别阐述论画、赋诗的标准。“见与儿童邻”“定非知诗人”二句斩钉截铁,表明了作者在深思熟虑之后的明晰认识和坚定态度。五、六句将诗、画总提,正面标出观点。“边鸾”两句对理论来说是例证,对王主簿来说是对比与反衬,对这首诗的行文来说又是从说理到咏画的过渡。边鸾,唐代画家,所画花鸟极精美,据说他画的孔雀跟活的一样,如同能鸣叫。赵昌,宋代画家,善画折枝花卉,人们说他能与花传神。最后四句归结到王主簿所画折枝。有了边鸾、赵昌作铺垫,再用“何如”二字褒贬,王主薄此画的地位已十分清楚。“疏淡”指用笔不多,着色清淡。“精匀”指精巧匀称。前面的“边鸾”两句意为互文,谓边、赵二人的绘画既能刻画工致,写物如生,又能揣摩意态,用笔传神,此类画已属形神兼备。这里,诗人用“疏淡含精匀”进一步置王画于边、赵二家之上,采用的是同类相比法。
【作文审题立意】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作文。
材料中讲到了“团结”的文化内涵、在历史和现实中的意义和作用,也提到现实中有反对团结、破坏团结的现象。这些都应该成为作文呈现的内容。在任务的导语中明确指出“新时代依然呼唤‘团结’”,考生应当在分析新时代现实特点的基础上,或从正面论述“团结”的积极作用,指明其在当今时代发展中的意义,或从反面论述破坏团结对现实的危害,提醒人们警惕破坏团结的行为。作文的主体是“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青年”,对“团结”的认识和论述还应当放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大环境中展开,可以从小的方面谈起,但是情怀要大,要有时代主人公的意识。“联系材料,结合现实”要求作文既要表现材料的内涵,又要紧密联系社会现实,可以联系现实中有关“团结”的正面人、事、现象,也可以联系反面的破坏团结的人、事、现象,可以是自己身边的现实,也可以是更大的社会现实,比如体育、科研、脱贫,等等;还可以是国际社会的现实,比如我国所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和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比如美国、西方社会搞出的“新冷战”、脱钩、封锁等。此外,还要辨析清楚真正的团结应该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而团结一致,而不是为了一己私利或者小团体的利益而拉帮结派的伪团结。“国旗下讲话的演讲稿”限定了具体的情境,要求用语要庄重,文气要清正,体现出情境意识。总之,联系现实,分析利害,阐明意义,体现情境,切忌假大空。
名言:
1.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先秦·孟子
2. 万人操弓,共射一招,招无不中。——《吕氏春秋》
3. 上下同欲者胜。——孙武
4.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伊索
5. 能用众力,则无敌于天下矣;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孙权
6. 一个人如果单靠自己,如果置身于集体的关系之外,置身于任何团结民众的伟大思想的范围之外,就会变成怠惰的、保守的、与生活发展相敌对的人。——高尔基
7. 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就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在当前,加强党的团结,加强党与人民群众的团结,具有特殊意义。——毛泽东
8.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轲
9. 若不团结,任何力量都是弱小的。——拉封丹
10. 只要千百万劳动者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也就有了保证。——列宁
11. 一个篱笆打三个桩,一个好汉要有三个帮。——毛泽东
12. 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习近平
语文试题 第5页(共6页) 语文试题 第6页(共6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