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河南省
名校
上学
开学
摸底
联考
政治试题
2023届高三开学政治摸底联考 全国卷1
政治试卷
一. 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4月,尽管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高位运行,但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保供稳价决策部署,全国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同比上涨8.0% ,环比上涨0.6% ,环比和同比涨幅均有所回落。PPI上涨
① 导致我国中小企业生产成本增加
② 必然引发居民消费价格同步上涨
③ 使产业链中下游企业面临经营压力
④ 企业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能规避市场风险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雨露计划”作为一项为曾经的贫困家庭量身打造的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在脱贫攻坚期间,累计惠及800多万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带动1500多万贫困人口脱贫。为了巩固脱贫成果,2022年6月我国又启动“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这一行动
①体现国家在解决就业问题方面发挥决定性作用
②是促讲实现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的有效途径
③实施的关键是完善统一的成效评估和报告机制
④将为乡村人才供给、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明确,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符合老年人特点的支付、储蓄、理财、信托、保险、公募基金等养老金融产品,研究完善金融等配套政策支持。与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等金融产品相比,养老信托
①能确保养老资产的保值增值 ②已成为养老市场的重要力量
③在资产的安全性上更有保证 ④可为老年人提供多样化服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提振汽车消费,2022年6月,财政部印发通知,对购置日期在2022年6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内且单车价格(不含增值税)不超过30万元的2.0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预计减征车购税600亿元。这项政策
①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削弱了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
②强化了财政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社会公平的作用
③直接降低了居民购车成本,有助于释放消费潜力
④对推动汽车行业整体复苏回暖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可以享受个人税收优惠政策的健康保险产品,通常被称为税优健康险。2022年6月,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银保监会联合发布通知,进一步明确商业健康保险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适用保险产品范围,投保支出按照一定限额标准予以税前扣除。这意味着
①降低了投保人个税起征点,减少了个税缴纳
②降低了投保成本,相当于国家对居民进行投保补贴
③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以确保保险公司能够盈利
④完善政策和产品设计有利于增强群众获得感、安全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2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要求对单价超过500元的盒装月饼实行重点监管。经营者应当妥善保存交易信息以备有关部门依法查核。四部门给“天价”月饼亮黄灯的原因在于
①过度豪华包装或混合销售高价商品可能成为腐败的载体
②价格炒作背离了传统文化本源,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③天价月饼不是商品,其使用价值不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④政府部门有权要求经营者生产、销售物美价廉的商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县城一头连接城市,一头服务乡村,是我国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要求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县域城乡融合发展
①意在扩大县域城市建设规模
②有助于推动人口要素合理配置
③为县域经济增长开辟了新空间
④是地方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8.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也是受益者。进入新时代,跨国公司只有拥抱全球化,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而拥抱全球化,就必须拥抱中国,拥抱中国市场。这是因为
①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不断丰富的研发资源
②中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③中国外贸企业能主动“走出去”,助力当地发展
④中国率先摆脱了新冠疫情的影响,主导着世界经济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侵犯公民隐私不仅要受到道德谴责,也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某市两名医疗业相关工作人员将本地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初筛阳性人员个人信息的情况从工作群组内转发至公共网络群组,给当事人造成了困扰与伤害。当地公安部门对二人均处以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公安部门对侵犯公民隐私权行为进行处罚旨在
①维护社会公共秩序②实现公民的政治自由③提高行政工作的效率④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环境保护法是一部在生态环保领域起统领作用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这部被称为“史上最严”,环境保护法的修订实施,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22年6月6日到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在山西省开展环境保护法执法检查。这表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
③全国人大常委会履行生态建设的职能
④建设法治国家更需要法律的严格实施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1.王萌萌大学毕业来到安徽省定远县西孔村任村官,她放弃考编回城的机会带领村民搞特色种植,发展采摘园、餐饮民宿等,村民人均年收入突破1.5万余元。“落后村”变成了"明星村”。数据显示,目前在岗驻村第一书记18.3万人、驻村干部56.3万人。基层干部扎根乡村的事迹生动地体现了我们党
①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
②发扬从严治党的优良作风
③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方法
④坚持科学执政这一基本执政方式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某省政协秉持履职为民的理念,以送文化、卫生、科技,教育、法律、体育下乡为主要内容的“六送下乡”活动月活动为重要载体,持续深化“三服务”活动,推动政协委员走进企业,走进基层、走进群众,助力该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政协“六送下乡”活动
①有利于更好地提升基层获得感,提高群众满意度②搭建了委员与群众联系的桥梁,让委员履职更接“地气”
③夯实了政协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开创了政协履职新路径
④说明政协积极参政议政,代替政府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在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60多年前,苗、汉、侗、瑶等24个民族和睦相处,开荒造田,建房修路,建设了苗乡的雏形。近年来,该县全面加强农村水、电、路、房、网等基础设施建设,自然村通村公路,通电,通安全饮水率达100%;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安全电、同价电全覆盖,实现宽带“村村通”。该县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① 开创了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工作的新局面
② 能够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需要
③ 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提供了重要思想保证
④ 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宗教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处理好的重大问题,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关系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关系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应该
①防范宗教渗透的危险,警惕带有政治意图的宗教诉求
②不断充实宗教的时代内涵,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③平等地对待信教群众,把信教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
④坚持宗教同教育分离原则,帮助信教群众揭露宗教的本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尺素传深情,家书抵万金。城市是市民共同的家,给自己的城市写一封信,传递温暖、坚定信心,就是“城市家书”的意义。“城市家书”凝聚着市民共识、弘扬着美德大爱。提升了城市文明,形成鲜明的城市文化品牌。书写“城市家书”
①为城市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②主要目的在于繁荣城市的文化市场
③架起真情沟通、良性互动的的桥梁
④意味着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纪录片被称为“时代影像志”,中国纪录片是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的有力载体。2021年,以建党百年、脱贫攻坚、“一带一路”、北京冬奥等为主题的中外合拍纪录片不断在国际主流媒体播出,让海外观众更全面、更直观、更便捷地了解当代中国。我们从中获得的启示是
①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
②大众传媒具有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
③中华文化因对外交流而具有时代价值
④主流媒体是外国民众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近年来,我国科技助力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取得新进展。多地积极运用5G、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技术,通过虚拟展示、“云”直播讲解、智慧博物馆等创新方式,实现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相得益彰,增强代入感,沉浸感、愉悦感,促进革命文化的广泛深人传播。这表明
①文化创新要着眼干更好地服务人民
②科技应用促进了寸化传播方式的变革
③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得益于革命文物保护
④变革传播技术是文化富有生机和凝聚力的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新时代我们继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继续发扬光荣传统、康续红色血脉,不断走向新的胜利。下列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对应恰当的是
①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梦想精神
②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奋斗精神
③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创造精神
⑤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团结精神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通过观察天体运行,认知一岁中时令、气候、物候的变化,总结其变化规律,先民们有序组织农事生产,合理安排日常生活。由此可见
①人类能够认识和控制物质的运动规律
②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前提
④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盲人摸象的故事出自《大般涅槃经》:“尔时大王,即唤众盲各各问言:‘汝见象耶?'众盲各言:‘我已得见。’王言:‘象为何类?'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藤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这则故事告诫我们
①立足整体才能全面和真实了解事物
②离开了整体,部分没有存在的价值
③以偏概全不能得到正确的认识结论
④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部分的功能之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1.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引用古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意在告诫人们要以钉钉子精神坚持不懈地干好“正在做的事”。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看,之所以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是因为
①事物的发展最终是通过量变实现的
②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
③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了条件
④事物发展的状态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朝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由于各地区推动共同富裕的基础和条件不尽相同,需要选取部分条件相对具备的地区先行先试,作出示范,然后推广。“先行先试,作出示范,然后推广”的辩证法依据是
①承认矛盾的特殊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转化
③只要分析矛盾的普遍性就能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④矛盾的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3.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内生动力,也是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战胜了一切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在推动社会革命的同时进行彻底的自我革命。自我革命蕴含的哲理是
①辩证的否定就是自己否定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事物只有通过自我否定才能不断发展
④只要敢于否定自己的一切就能不断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因为蝙蝠能入室分翔,捕捉蚊虫,古人觉得蝙蝠能去五毒驱赶鬼怪,有巡夜保平安的作用,有因为“蝠”与“福”谐音,蝙蝠被绘入多种吉祥图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蝙蝠是很多致病病毒的自然宿主,与蝙蝠相关的健康风险通过各种媒体放大,蝙蝠在公众中的形象正在进一步恶化。这表明
①价值选择以价值判断为前提
②价值判断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观念决定人的行为选择
④价值判断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题3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2012-2021年我国建设科技强国成就数据表
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强度
全球创新指数排名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
上交税额
2012
1.03万亿
1.9%
34
4.9万
0.8万亿
2021
2.79万亿
2.44%
12
33万
2.3万亿
材料二 2021年,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73万亿元,是10年前的5.8倍。169个国家高新区聚集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人均劳动生产率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倍。2022年前4个月,国家高新区营业收入13.7万亿元,同比增长7.8%。中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从2015年的6.2% ,提高到2020年的10.56%。实体科技馆2012年时只有118座,目前增至408座;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发展迅速,服务线下公众超8.5亿人次。
(1) 解读材料一包含的经济信息。(4分)
(2)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义。(1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人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成果和标志,尊重和保障人权是现代文明的基本精神。1993年世界人权大会通过的《维也纳宣言和行动纲领》指出,实施人权原则必须考虑国家的特性和地域特征,以及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宗教背景。
中国一贯坚持在独立自主基础上加强人权领域的全球合作,始终认为:促进和保护人权是全人类的事业,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在人权问题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理想国”,不需要对别国颐指气使的“教师爷”,更不能把人权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搞双重标准,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别国内政。当前,中国的人权理念正在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认同,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首次将“发展促进人权”理念引入了国际人权体系,更是得到了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
结合材料并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的人权理念为什么被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接受和认同。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分)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中国精神是社会主义文艺的灵魂。中国文艺需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的优秀作品,充分发挥文艺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引领和滋养作用。
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无论在革命斗争的危难关头抑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文艺要把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要用情用力表现挺身而出的凡人。人民是真正的时代标杆、民族脊梁,是中华民族历尽磨难却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求文艺要在满足人民多样化、差异化的文化需求中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通过打造老少咸宜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精品,深入人们的心灵与情感深处。在以审美方式塑造健全人格、建构广阔精神天地之中,发挥中国文艺积极有益的建设性作用。
(1) 结合材料并运用实践和认识相关知识,分析实践在文艺工作者把创作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的作用。(12分)
(2) 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如何发挥中国文艺积极有益的建设性作用。(10分)
(3)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围绕“文艺为人民”主题撰写一篇短评。(4分)
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使用学科术语;字数150字左右。公众号:高中试卷君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