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河南省
名校
2022
2023
学年
上学
质量
检测
试题
历史
Word
答案
高三历史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选修。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商书》和卜辞中商王及其先祖们与天帝关系密切,与神交接的法器就是龟甲和兽骨,所以商人占卜之风特盛,以至于后人在《礼记》中评论说“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占卜过程中,判定吉凶的“占辞”一般都由商王进行。据此可知()
A. 商王加强了权力的掌控 B. 商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
C. 商代神权地位高于王权 D. 商代血缘纽带的作用强化
2. 战国时期,为君主分理政务和军事的相与将大量涌现,且将相分职趋势得到发展。这一现象反映出战国时期()
A. 士农工商结构趋于瓦解 B. 社会转型的趋势
C. 贵族政治退出历史舞台 D. 中央集权的加强
3. 秦《徭律》规定:估算工程量时,必须有主管官员与匠人一起计算,再按工程量算出所需民工徒众的数量。《关市律》规定:“为作务及官府市,受钱必辄人其钱中,令市者见其人,不从令者赀(罚)一甲(铠甲)。”这表明当时()
A. 官营工商业占据主导地位 B. 国家全面推行国有经济
C. 工商业发展受到严厉打击 D. 政府注重经济管理职能
4. 东汉时,“父老”作为关注地方利益的重要社会力量,可以对各种政策提出自己的看法。他们的看法往往能够得到当政者的积极回应与采纳,如南顿父老向光武帝进言免除十年田租,光武帝虽然没同意,但还是免除了两年的田租。由此可知,汉代( )
A. 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B. 地方豪强干政
C. 社会治理协调互动 D. 农民负担沉重
5. 下图所示的汉代“上林农官”瓦当,是在西安市南郊出土的。其径16.5厘米,轮宽1.5厘米,厚2厘米;轮内单线弦纹,中心饰一突起大乳钉,内外圆之间以双线“十”字栏界;四区阳文篆书“上林农官”四字,笔画纤细流畅,书法精妙,布局宽博。这可用来说明,汉代()
A. 冶炼技术比较高超 B. 农耕文化走向成熟
C. 政府重视农业发展 D. 书法艺术高度繁荣
6. 史载:“魏初功臣,姓皆复重奇僻。孝文太和中,变胡俗,始改之。(北齐人)魏收作《魏书》,已尽用新姓,不用旧姓。”这反映出()
A曹魏制度影响深远 B. 孝文帝改革被北齐否定
C. 北朝风俗变换频繁 D. 民族交融成果得到肯定
7. 唐高祖武德年间,政事堂设于门下省,供宰相集体议事;高宗永淳年间,政事堂迁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年间,政事堂被纳入中书门下进行管理,并先后将吏部、兵部、户部、刑部和礼部等机构引人中书门下,此后中书门下正式成为宰相的办事机构。政事堂的变迁()
A服务于君主专制 B. 强化了中央集权
C. 扩大了统治基础 D. 使相权合三为一
8. 971年,宋太祖灭南汉后即在广州设市舶司。朝廷通过市舶“抽解”“博买官卖”等形式赚取了巨额利润。北宋中期,“皇祐中,总岁入象、犀、珠玉、香药之类,其数五十三万有余,至治平中,又增十万”。据此可知,宋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A. 得益于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B. 推动了生产的区域化
C. 反映了经济重心南移趋势 D. 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9. 北宋嘉祐至熙宁年间,皮州(南宋时更名为“赣州”)两任地方官不仅在赣州建起了一座颇具规模的砖城,还在城区街道规划的基础上,建成了集排水干道(福寿沟)、古城墙、水塘及当地首创的水窗于一体的城市防洪体系。材料可用于印证,北宋时期()
A. 城市化水平较高 B. 洪涝灾害的频发
C. 南方城市的发展 D. 地方割据势力强
10. 元朝建立后,一方面设置达鲁花赤(蒙古语,意为掌印者),坚持蒙古人为正官的原则,保留蓄奴制和军事长官世袭制;另一方面,改元建号,吸收汉族王朝组织形式,采用汉族典章制度,形成了南北异制的政治特点。据此可知,元代的南北异制()
A. 强调蒙汉民族间的平等 B. 客观上促进了汉蒙民族交融
C. 重视维护中央政府权威 D. 开启了蒙古族封建化的进程
11. 如表所示为明清时期,长江下游省份的虎患情况。表中信息可以用于说明明清时期( )
(单位:次)
省别
明代虎患发生数
清代虎患发生数
合计
江苏(含上海)
32
39
71
浙江
49
86
135
安徽
24
37
61
总计
105
162
267
A. 长三角地区农业发展水平高 B. 社会治安问题严重
C. 人地矛盾激化影响生态平衡 D. 政府重视虎患问题
12. 郑振铎认为:“从乾隆五十七年以后,话本的作者,在实际上可以说是绝迹了……淫靡的作风是早已过去了的,随了正学的提倡的结果,连小说中也非谈忠说孝不可了。”这表明清代小说( )
A. 改变了古代文学发展趋势 B. 劝诫教化功能突出
C. 创作取决于官方意识形态 D. 缺乏民主启蒙意识
13. 古雅典普通民众对精英人物的声望与成就的态度不是赞赏,而是嫉妒,这种情况下,精英遭到扼杀便顺理成章了。古罗马史学家普鲁塔克认为,陶片放逐法只是用来贬损险要人物以平息妒意的手段如对战功显赫的阿里斯泰德施以陶片放逐名义上说是怕他实行僭主政治,实际上是出于对他的盛名的嫉恨。这一认识说明古雅典()
A. 民主法律程序遭到严重破坏 B. 民众与领袖间的矛盾不可调和
C. 直接民主容易导致权力滥用 D. 陶片放逐法没有任何实际作用
14. 普罗塔格拉曾讲述一个古希腊神话:在人类出世后不久,宙斯派赫尔墨斯来到人间,“把尊严和正义分配给所有的人”,因此,每个人都“分有”了政治智慧,都具有接受教育的先天品性。这反映了古希腊()
A. 美德和理性受推崇 B. 宗教信仰影响了教育理念
C. 人文主义流派众多 D. 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15. 保留至今的罗马古法中,论及祭祀活动的法律条文与论及世俗生活的一样多。《十二铜表法》中的条令虽时代较晚,但仍保留了小部分与葬礼有关的规定。这说明罗马法()
A. 内容涉及社会各个方面 B. 意在维护奴隶主统治
C. 重视维护家庭内部关系 D. 源于古罗马社会生活
16. 法学家乌尔比央主张,如果以前的占有者对他人的夺占不加反对或反对无效,即使用暴力手段实现的夺占也具有法律效力。《查士丁尼法典》更是明确规定,原占有者可以通过任何人取得占有。这表明罗马法()
A. 有效保护了私有财产 B. 具有一定的偏激性
C. 具有形式主义的特征 D. 蕴含人人平等思想
17. 不同类型的文字记录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材料
结论
A
《马可·波罗行纪》记录中的中国金银遍地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大量金银流入中国
B
(英国)《权利法案》和《王位继承法》都规定了对国王权利的限制
英国君主立宪制走向成熟
C
《李尔王》和《哈姆雷特》都刻画了重要人物在欲望和伦理之间的无奈纠结与痛苦取舍
莎士比亚热衷于探究人文主义的道德观念
D
《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进步作用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
A. A B. B C. C D. D
18. 康德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他认为道德教育是一种自律教育,即人运用理性去约束本能和野性,意识到作为一个人应该去做什么,发现行为应该遵循的法则,并依据法则而行。据此可知,康德的道德教育()
A. 推动了西方理性主义的萌芽 B. 崇尚理性的指导意义
C. 批判封建专制崇拜理性主义 D. 扩大了启蒙运动的影响
19. 1784年,索姆·杰宁斯在《议会改革的思考》中提出,“英国宪法的优点在于她由国王、贵族、平民三种权力构成,彼此相互依靠。一旦一方独立于其他两方,它将必定独占全部权力,从而发生混乱”。由此可见,当时的英国()
A. 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 B. 追求三权分立
C. 责任内阁制尚需完善 D. 推崇混合政体
20. 1831年,法国交纳200法郎以上直接税的有选举权的“积极公民”不到10万,1848年,这个数字增加到20万左右,而当时法国的总人口近3000万。经过1848年革命,法国实现了男性公民的普选。法国选举权的演变源于()
A. 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B. 人民主权学说的提出
C. 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 D. 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
21. 杰里·本特利在《简明新全球史》一书中指出,1500年,亚欧大陆从黑死病的折磨中复苏,人口约为4.25亿。到1600年,人口达到5.45亿,1800年人口突破9亿,人口的增加大部分要归功于由全球交流带来的饮食营养的改善。材料反映了()
A. 工业革命推动人口增加 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C. 全球贸易体系有序发展 D. 物种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22. 早期世界市场的内容以各国之间的商品交换为主。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和资本输出加剧,国际金融市场逐渐发展起来。这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
A. 加速了列强瓜分世界的进程 B. 丰富了世界市场的内涵
C. 使资本输出代替了商品输出 D. 加剧了国际局势的紧张
23. 下图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关于国家权力分配图。该图体现了当时的德意志帝国()
A. 国家结构的松散性 B. 民主政治的脆弱性
C. 仍是封建专制国家 D. 治国理念落后性
24. 19世纪晚期部分画家运用数学公式对作品的色彩构成、构图中线条的均衡性以及观众的眼睛合成颜色的距离进行科学的演算,以科学的方式探究和创造美。下列四幅作品中符合这种创作风格的是( )
A. B.
C. D.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按要求作答。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司马迁的经济思想独特而朴实。司马迁认为“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并指出,《周书》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他还认识到物质与人们的道德素质和社会稳定的关系:“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在《货殖列传》中,他对市场经济规律进行了陈述,认为“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地区之间的商品需要流通,国家对经济活动应该“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关于致富,他认为靠奸巧和违法是不可行的,并提出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等致富道路。
——摘编自齐爽《浅析司马迁〈货殖列传〉中的经济思想》
材料二亚当·斯密从“经济人”的“利己心”出发,把“经济人”的“利己心”看作一切经济活动的本源。他认为满足人的利己心的最好途径就是实行经济自由,这一原则不仅适用于国内,也适用于国际。亚当·斯密认为每一种商品都有一个“自然价格”和“市场价格”,市场通过平衡供求使市场价格与自然价格趋于一致。关于经济增长,他认为,增加国民财富的两个办法是分工和资本积累。
——摘编自高华云《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革命性》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司马迁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的共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司马迁与亚当·斯密经济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经济思想的因素。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历史发展至两宋时期,生活风貌发生了明显的转变……这种生活风貌作为一切思想的本源,势必会造就两宋儒学兼具守成与开新的两面性,即一方面,它在更深层面上维护着传统的皇权专制、纲常伦理,成为一种日趋滞固的“守成”儒学;但另一方面,它也潜藏着颠覆前代价值观念的可能,孕育着某种现代意味的观念,成为一种趋向现代性的“开新”儒学。这两种价值趋向在后世的儒学发展中并没有得到弥合,反而是渐行渐远……明清时期,一方面,具有启蒙色彩的儒学思想出现了,将通往现代的可能一步步彰显出来,对理学家“以理杀人”的批判日趋高涨;另一方面,明清统治者通过对程朱理学进一步意识形态化,加强了思想钳制,使得儒家思想越发保守,而最终成为“吃人的礼教”。
——摘编自郭萍《从两宋儒学的内在紧张看儒学的现代转向》
提取材料中的任一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请考生从3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按第一题计分。
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戊戌变法时期,许多宫绅认识到,洋务运动时期设立新式学堂与鼓励留学等教育改革只是一种在中国传统教育制度基础上进行的局部式改革,不利于中国教育发展。戊戌变法期间颁布的《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堂毕业授予生员,中学堂毕业授予举人,大学堂毕业授予进士。在京师大学堂“设管学大臣一员”,下设总办、提调、司员等官职,其职责是“节制各省所设之学堂”“其在学堂办事各员,统由该大臣慎选奏派”。哲学家冯友兰认为,因为新式学堂和科名刚好都是三级,父母也就愿意把孩子送入学堂。管理全国学务的孙家鼐也认同将设立的大学堂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必要性,以及它对全国学堂所产生的作用。此后,大学堂人数每年都稳定维持在300人左右,地方新式学堂的学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
——摘编自陈睿腾《晚清成戊变法时期的教育改革经验与现代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时期教育改革的影响。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0年11月12日,苏联代表团访问德国。希特勒发表讲演,从英国即将陷落讲到英国非洲军团即将覆灭。希特勒要求苏联考虑结成苏德轴心,强调“美国将严重威胁其他国家的自由”。两周后,苏联回复德国,除了接受希特勒的建议之外,还强调:德国必须从芬兰撤军;苏联和保加利.亚间必须达成一项互相支援的协议;靠近波斯湾的地区必须划作苏联的势力范围;日本必须对库页岛北部煤和石油的开采权做出让步。德国对此没做出任何答复。同年12月18日,希特勒下达第21号命令:“即使对英战争还未结束,德国武装部队也必须做好准备,以便速战速决击溃苏联”。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军从纵贯1500公里的战线上发起突然袭击时,大量苏联指战员仍处在睡梦中。
——摘编自《二战全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德战争爆发前德国和苏联战略意图。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德国和苏联的上述策略。
29.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孙思邀,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道士,被后人尊称为“药王”。他从小聪明过人,爱好老庄学说。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序言中提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并躬身实践;认为医者首先应高度重视生命、以救人疾苦为己任。他精读“《素问》《黄帝针经》……范东阳、张苗、靳邵等诸部经方”,认真研习经典,虚心求教,掌握中医理论,提高临床治疗水平;他倡导医者在病人来就医时一视同仁,保持仁爱之心,把病人当作亲友般对待,做到“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少小婴孺方》篇中,他还强调妇女儿童因生理病理的特殊性,应受到更多的重视。
——摘编自闫彦敬《浅论孙思邈医德思想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思的医德思想。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思邈医德思想形成的原因。
高三历史考试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选修。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题答案】
【答案】A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D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C
【12题答案】
【答案】B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D
【15题答案】
【答案】D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C
【18题答案】
【答案】B
【19题答案】
【答案】D
【20题答案】
【答案】A
【21题答案】
【答案】D
【22题答案】
【答案】B
【23题答案】
【答案】B
【24题答案】
【答案】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5~26题为必考题,每个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7~29题为选考题,考生按要求作答。
【25题答案】
【答案】(1)共同之处:肯定人的物质欲望;提倡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认为市场存在自我调节机制;关注经济增长,鼓励个人追求财富。
(2)历史背景:司马迁:汉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儒学统治地位确立,思想自由受限;汉王朝处于丝绸之路起点与东亚文明的中心。
亚当·斯密: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工业革命的开展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启蒙运动倡导自由主义;英国海外市场的扩张和资本原始积累的基本完成。
(3)因素:时代变化;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思想家的素养;经济思想家的立场。
【26题答案】
【答案】示例:观点:两宋儒学兼具守成与开新的两面性。
说明:为了重振被佛教、道教破坏的传统纲常礼法,两宋儒学家构建了以“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一理学,他们在传统儒学的基础上,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并将“天理”在人间演化为伦理道德、“三纲五常”,使儒学走向政治哲学化,从而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成为南宋后期至清初的官学。在这个意义上,两宋儒学体现出明显的守成性,并且日趋固滞乃至成为杀人的礼教。两宋儒学吸收佛、道思想,确立了一套更为精密的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体系,推动了儒学的思辨化、哲学化;两宋儒学提倡“格物致知”“心即理也”,即提出对“天理”的体认和把握方式,是通过个人的经验认知,其目的是使个人通过道德自律,自主、自觉地践行传统纲常伦理,其对个人自主性的肯定具有一定进步意义,呈现出一种开新性。(“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卷的唯一标准)
请考生从3道选考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按第一题计分。
【27题答案】
【答案】(1)措施:建立学堂与科名的联系;设立中央教自行政机构;加强对地方学堂的监管。
(2)影响:提高了新式学堂的社会认可度;扩大了新式学堂的生源;加强了对地方教育行政的管理;提高了办学成效;推动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28题答案】
【答案】(1)战略意图:德国:集中力量进攻英国及其非洲殖民地,孤立美国;诱骗苏联,伺机对其发动袭击。苏联:维持苏德关系暂时稳定;构筑周边防御体系,同时防范德国和日本的威胁。
(2)评价:德国:延缓了反法西斯国家的联合;为发动苏德战争创造了有利条件。苏联:对德军进攻的突然性准备不足,战争初期陷人被动;二战全面爆发后,仍企图谋求自身安全,具有一定的绥靖色彩。
【29题答案】
【答案】(1)医德思想:倡导生命至上;保持仁爱之心;尊重妇女儿童。
(2)原因:富有智慧,聪明过人;受到儒、道思想影响;刻苦钻研,认真研习;汲取前代医学精华;躬身实践。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