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解析:重庆市西北狼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精品 解析 重庆市 西北 教育 联盟 2023 2024 学年 上学 开学 检测 语文试题 原卷版
西北狼教育联盟2023年秋期开学学业调研 高三语文试题卷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2.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的超新星记录发生在公元前14 世纪,以当时的甲骨文刻划,该甲骨文记录的意思是有新的大星出现于天蝎座旁。我国古人习惯于把这类突然极明亮地在天空出现一段时间然后又慢慢消失的星体形象地称为“客星”。 超新星爆发是银河系里最壮观的天象,是恒星演化到晚期所发生的最后一次爆发。近二十多年来,在多次的国际会议中,各国学者相当频繁地提到了著名的中国超新星 AD1054以及它的遗迹——蟹状星云,AD1054就是我国史籍中所记载出现于宋代的“天关客星”: 至和元年五月己丑(1054年7月4日),(客星)出天关东南,可数寸,岁余稍没。 《宋史·天文志》 嘉佑元年三月辛未(1056年4月11日),司天监言“自至和元年五月客星晨出东方,守天关,至是没”。 《宋史·仁宗本纪》 天关客星可见期共达22 个月。1731 年,英国贝维斯在金牛座发现了一个云状物,后被命名为“蟹状星云”,因为其外形象蟹。1921年,瑞典天文学家注意到蟹状星云的位置与 1054年天关客星的位置相近,估计它们可能有联系。之后,邓肯和哈勃等测出蟹状星云的膨胀速度。根据蟹状星云的大小和已知的膨胀速度,1942 年,荷兰天文学家奥尔特证认蟹状星云就是 1054 年超新星爆发的遗迹。1968 年蟹状星云脉冲星的发现,进一步加强了这一论证,因为利用该脉冲星的自转周期和自转周期变化率的测定值,根据快速自转中子星的磁偶极模型,可以成功地解释蟹状星云和蟹状星云脉冲星的能量来源,同时算出该脉冲星的年龄与天关客星爆发至今的时间间隔相近,有力地说明蟹状星云是公元1054年爆发的超新星的遗迹。因此,1054 年我国天关客星的发现,为超新星遗迹和中子星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有力的历史证据和宝贵资料。 (摘编自汪珍如《中国的古客星记录与现代天文学》) 材料二: 利用古代天象记录解决现代天文学问题这一方法有其必要性,是由现代天文学学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这种特点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其一,现代天文学是一门对天体进行观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研究的学科;其二,现代天文学的观测与研究对象大都经过漫长的演化过程,要更精确地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或者提出一种理论往往要在长时段的观测积累的基础上,而理论之正确与否也有赖于观测资料来加以验证。人类的观测能力是有限的,而对古代天象记录进行现代天文学意义下的研究,则尽可能地化解这一矛盾。 中国古代留下了非常丰富的天象记录,这构成了应用这一方法的可行性。由于天象的重要星占价值,历代官修史书均有专门的部分(“天文志”“五行志”“灾异志”等)来记载象征着天命转移的天象,尤其是特殊天象更是受到历代史官的重视。客星记录也不例外。 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的缺失,使得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古代记录具有唯一性。对此,英国天文学家克拉克与斯梯芬森曾专门讨论过。正像中国古代拥有大量丰富的天象记录在很大程度上要归结于文化的原因,其他文明天象记录的缺失之原因也大抵如是。 上述必要性、可行性与唯一性使得古代东亚(尤其是中国)的天象记录在现代天文学视野下具有特殊的应用价值,也使得古代天象记录作为观测数据而成为现代天文学的一部分。 (摘编自吴燕《中国的古客星记录的现代研究》) 材料三: 古代的科学思想方法或理论能被用为现今理论形成的一部分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现代的”。我国汉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创造了一种有别于古希腊逻辑演绎体系的算法,这种算法比较机械,却正符合计算机的程序化。吴文俊先生利用增乘开方法与正负开方法在HP25型袖珍计算器上编制程序,竟可以解高达5次的方程,而且可以达到任意预定的精度他说:“继续发扬中国古代传统数学的机械化特色,建立机械化的数学,是本世纪以至绵亘整个21世纪才能大体趋于完善的事。” 科学史研究还可以为现代科学提供研究资料。1955年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看到我关于中国历史上的超新星纪录和射电源关系的论证之后,兴奋地说:“建立在无线电物理学、电子学、天体物理学的‘超时代’的最新科学——无线电天文学——的成就,和伟大中国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纪录联系起来了。”王元等3位院士指出:“通过我国古天文资料的整理和分析现代所得的一些天文现象的研究得以大幅度‘向后’延伸。这种‘古为今用’的方法应受到广泛重视。”近几十年来,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纪录来研究超新星遗迹、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等问题,已成为各国的热门课题。 除以思想方法和资料运用与现代科学相交叉外,科学史还以本身的研究工作为现代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提供借鉴。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有很具体的应用,科学史是20世纪才建立起来的一门现代学科,与数理化地生相比,只是一个后生小辈,但它发展很快,研究领域在不断扩充,研究方法在不断地现代化,如计算机手段、量化分析等。只要我们思想清楚,方向正确,不懈努力,相信我国的科学史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更快更好。 (摘编自席泽宗《科学史与现代科学》)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宋史中关于“天关客星”的记载,因罕见而引起中外学者关注,对现代天文学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B. 尽管中国古人对“天关客星”的观测目的与现代天文学家并不相同,但古今观测的结果大体相同。 C. 古代天象记录是现代天文学学科建立的基础,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天体运行的规律,验证相关理论。 D. 欧洲、阿拉伯等文明中世纪乃至之前时期的天文记录之所以缺失,很大程度上是受文化因素影响。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引述“天关客星”的史料时,在古代纪年日期后标注公元纪年日期,体现了作者严谨细致的写作态度。 B. 材料一附上关于客星记录的甲骨文图片,既佐证了文本相关内容,又让专业性很强的学术文章更加通俗易懂。 C. 在阐述中国古代天象记录的应用价值时,材料一具有从古到今的纵向视野,材料二则进行了中西方的横向比较。 D. 我国古代天文、算术等诸多领域有丰富成果,但在现代仍未得到充分发掘利用,说明我国科学史研究大有可为。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是( ) A. 李约瑟认为,不能轻视中国从汉到元、明制作星图的传统,欧洲文艺复兴以前没有能与中国星图传统相提并论的东西。 B. 中国保留了世界上最悠久完整的地震记录,既为工业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材料也为地震预报研究提供了详实的材料。 C. 中国古代丰富的太阳黑子记录,填补了世界相关领域的空白,成为现代天文学太阳黑子活动11年周期规律的有力佐证。 D. 《左传》中对月食有系统的记载始于公元前 720 年,这一时间与古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密首次记录月食的时间相一致。 4. 一个科学结论得出,往往需要假说和验证的过程。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5. 学校开展“学史增信”系列活动,若以“我看中国古代科学史料”为题发言,请结合材料列出发言要点。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一个幸运的贼 莫泊桑 他们坐在巴比佐恩一家旅馆的餐厅里,老画家讲起了他的故事: 那晚,我们三个年轻人在索里尔家聚餐,最后都喝得有几分醉意了。普瓦特文头脑还比较清醒点儿,索里尔仰面朝天地躺着,讨论什么战争和皇帝的服装之类的事情,说着说着他突然一跃而起,拿出他收藏的轻骑兵制服穿在身上,然后又拿出一套掷弹兵的制服让普瓦特文穿上,普瓦特文说什么也不肯穿,但我俩硬给他套上了。我把自己打扮成一个甲胄骑士,待一切都准备停当以后,索里尔大声地说:“既然我们都当了军人,就让我们喝得像军人的样子。” 我们拿出大碗,再次开宴。尽管已喝得酩酊大醉,我还是说:“静一静,我敢保证我听见了画室里有人走动的声音。” “有贼!”索里尔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唱起《马赛进行曲》:“拿起武器,公民们!” 然后他从墙上摘下几件武器,我得到的是一把火枪和一把长剑,普瓦特文拿着一支上着刺刀的长枪;索里尔没有找到称心的武器,抓起一把手枪插到皮带上,还握着一把大板斧,小心翼翼地打开了画室的门。当我们走到画室中央的时候,索里尔说: “我是将军,你是甲胄骑士,负责切断敌人的退路。你掷弹兵,做我的护卫。” 我们查看了画室的每一个角落,足足查了有20分钟也没找到任何可疑之处。普瓦特文认为应该检查碗橱。由于碗橱很深,里面很暗;我端着蜡烛过去查看,可把我吓坏了,一个人,一个活人站在里面往外看我,我马上镇定下来,忽地一下子就把柜门锁上了。然后我们退后商量对策。 我们各有各的想法:索里尔想用烟呛,普瓦特文想用饥饿制服,我是想用炸药炸。最后我们还是采纳了普瓦特文的意见。我们把酒和烟拿到画室来,坐在碗橱前,为俘虏的健康开怀畅饮。我们又饮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酒,索里尔建议把俘虏押出来瞧一瞧。 “对!”我大声附和。我们抓起武器,一起朝碗橱疯狂地冲去,索里尔端着没有上子弹的手枪冲在前面,普瓦特文和我像疯子似的叫嚷着跟在后面,打开柜门押出俘虏。那是个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衣衫褴褛的老头。我们将他捆上,放在椅子上,他没吭声。 “我们审讯这个恶棍。”索里尔厉声说。我也认为应该审讯这个家伙,普瓦特文被任命为辩护人,我被任命为执行人。最后俘虏被判处死刑。 “现在就枪毙他!”索里尔说,“不过,不能让他不做忏悔就死啊,”他又有所顾虑地加了一句, “我们去给他请一个神父来。” 我没同意,深夜不便去打扰神职人员,他们让我代为行使神父的职权,并立刻命令俘虏向我忏悔罪过。老人早已吓得魂不附体,他不知道我们是哪类暴徒,开口讲话了,声音空洞沙哑: “你们要杀死我吗?” 索里尔逼他跪下,由于心虚,他没有给俘虏施洗礼,只往他头上倒了一杯兰姆酒,然后说: “坦白你的罪过吧,不要把它带到另一个世界去。” “救命啊!救命!”那老头在地板上边打滚边拼命地号叫,怕他吵醒邻居,我们塞住了他的嘴。 “来,我们把他结果了吧。”索里尔不耐烦地说。他用手枪对准老头勾动了扳机,我也勾了扳机,可惜我们俩的枪没有子弹,只听枪空响了两下,在一旁看着的普瓦特文说:“我们真有权力杀死这个人吗?” “我们不是已经判处他死刑了吗?”索里尔说。 “那倒是,不过我们没有权力枪毙一个公民,我们还是把他送到警察局去吧。” 我们同意了。那个老头不能走路,我们把他绑到一块木板上,把他抬到了警察局。局长认识我们,知道我们爱搞恶作剧,但认为闹得有点过分,笑着不让我们把在押犯抬进去。索里尔非要往里抬,局长沉下脸来,让我们不要再发傻了,赶快回家去清醒一下头脑。无奈我们只好把他再抬回索里尔的家。 “我们拿他怎么办呢?”我问道。 “这个可怜的家伙一定很累了!”普瓦特文怜悯地说。 他看上去已经半死了,我也不禁来了恻隐之心,把他嘴里塞的东西掏了出来。 “喂,你感觉怎么样啊?”我问他。 “哎呀,我实在受不了。”他呻吟着。 这时索里尔的心也软了下来,给他松了绑,开始像对一个久别的老朋友一样款待起来。我们马上斟满了几碗酒,递给我们的俘虏一碗,他连让都没让,端起碗一饮而尽。我们几人觥筹交错痛饮起来。那老人真是海量,比我们三个人加在一起还能喝。天蒙蒙亮时,他站起来心平气和地说:“我得告辞了。” 我们再三挽留,但他坚持不依,我们怀着惋惜的心情送他至门口,索里尔高举着蜡烛说:“你的晚年可要当心啊!”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酒后,索里尔和“我”都主动穿上军人制服,只有普瓦特文是被我们强行套上的,说明我们醉酒程度比他高。 B. 知道有贼,索里尔及时做了分工,准备捉贼,这主要赞扬了他疾恶如仇的美德,也体现了他的组织才能。 C. 贼被押出后,作者用“白发苍苍、面容憔悴、衣衫褴褛”刻画了他的肖像,透露出他困苦不堪的生存状况。 D. 普瓦特文“怜悯地说”,“我”掏出贼“嘴里塞的东西”,索里尔“给他松了绑”,几个人善良的本性复苏了。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敢保证我听见了画室里有人走动的声音”这句话,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引出后面捉贼的故事。 B. 普瓦特文语言不多,前后说了两句话,却都影响了“我们”的行为,与开头写他“比较清醒点”相呼应。 C. 小说对“一个幸运的贼”(老头)着墨不多,个性也就不够鲜明,但他是小说主人公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D. 老头告辞,三人“再三挽留”也未能如愿,只能“惋惜”地“送他至门口”,这与前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8. 契诃夫在谈到短篇小说创作的体会时说:“短篇小说的首要魅力是朴素和诚恳。”这篇小说的“朴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9. 小说情节在后面出现逆转出乎意料,其实文中已多次暗示,文中有哪些暗示呢?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秦围赵之邯郸。此时鲁仲连适游赵,闻魏将欲令赵尊秦为帝,乃见平原君曰:“事将奈何矣?”平原君曰:“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能去魏王使将军辛垣衍令赵帝秦今其人在是胜也何敢言事。”连曰:“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仲连见衍而无言。衍曰:“吾视居北围城之中者,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今先生非有求于平原君者,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连曰:“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仲连有赴东海而死矣。吾不忍为之民也!所为见将军者,欲以助赵也。”衍曰:“先生助之奈何?”连曰:“吾将使梁及燕助之。”衍曰:“燕则吾请以从矣。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连曰:“梁未睹秦称帝之害故也,使梁睹秦称帝之害,则必助赵矣。”衍曰:“秦称帝之害将奈何?”连曰:“今秦万乘之国,梁亦万乘之国。俱據万乘之国,交有称王之名。秦无已而帝,则且变易诸侯之大臣。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梁王安得晏然而已乎?而将军又何以得故宠乎?”于是衍起,再拜谢曰:“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而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吾请去,不敢复言帝秦。”秦将闻之,为却军五十里。适会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秦军引而去。于是平原君欲封仲连,连辞让者三,终不肯受。 (节选自《战国策·赵策三》) 【注】文中的“梁”即“魏国”。 材料二: 人知连之高义,不知连之远识也。至于辞封爵,挥千金,超然远引,终身不见,正如祥麟威凤,自是战国第一人。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 10.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又内围邯郸A而不能去B魏王使将军C辛垣衍令赵帝秦D今其人在E是F胜也何敢言事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原君”是四君子之一,贾谊曾经用“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来评价他。 B. “奈何”在文中的意思是“如何”,与“奈何取之尽锱铢”中的“奈何”不同。 C. “责”在此处的意思是“要求”,与成语“求全责备”中的“责”字意思相同。 D. “再拜”即拜两次,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鸿门宴》中张良曾向项羽行此礼。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原君对魏国想要让赵国尊崇秦王为帝的事没有好的应对办法,乱了方寸,紧急关头请求鲁仲连与魏将辛垣衍相见。 B. 辛垣衍起初并不认为鲁仲连有品德和才能,以为他是个庸人,听了鲁仲连义不帝秦的主张才觉得鲁仲连是贤明之士。 C. 鲁仲连对平原君并无所求,但依然愿为赵国解围,前去游说辛垣衍,宁肯牺牲生命也不帝秦,体现其胸怀天下之识。 D. 鲁仲连排患释难,秦国撤兵之后,平原君想要封赏他,但是他坚决不接受。他的身上展现出了古代士人的高风亮节。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彼秦者,弃礼义而尚首功之国也,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2)彼将夺其所谓不肖,而予其所谓贤;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 14. 《古文观止》评价鲁仲连“人知连之高义,不知连之远识也”。请结合文本概述其“远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尹从事懋泛洞庭 张说 平湖一望上连天,林景千寻下洞泉。 忽惊水尘光华满,疑是乘舟到日边。 初次巴陵 杨凝 西江浪接洞庭波,积水遥连天上河, 乡信为凭谁寄去,汀洲燕雁渐来多。 15.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两首诗的起句,一写平湖连天,一写浪翻波涌,起笔均有奔腾澎湃的气势。 B. 杨诗第二句,想象奇特,以夸张手法,写洞庭湖水似与天河相连的壮阔景象。 C. 张诗写湖水,俯仰纵览,描出平远之景;写林景,横向铺展,绘就高峻之图。 D. 两首诗都写洞庭湖,都从写景入手,通篇充满寓意与寄托,但是又不露痕迹。 16. 两首诗的末句,用不同的方法表现了诗人不同的心境?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洵在《六国论》中指出,六国君主如果能“_________,_________”,齐心协力对付秦国,秦国恐怕早就应付不暇了。 (2)《列子·汤问》中的“匏巴鼓琴而鸟舞鱼跃”极写音乐之美妙,李贺《李凭箜篌引》中“_________”和苏轼《赤壁赋》中“_________”两句都是化用此句。 (3)“青青”在古诗文中往往用来形容绿色,比如“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又如“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立春地生暖,晚秋心生安。天高云淡的晚秋,一切都裸露在空旷的原野。泥土是那么松松软,你可踩在里面,凝视蚯蚓,追寻它们留下的弯曲的踪迹,你可爬到树叶落光的柿树上,品尝柿子,它们藏下的晚秋的甜蜜可以分享。抑或是倔强的蚯蚓,都眷恋着这片土地,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秋的 ① 。环顾周围,曾 ② 的植被,像极了人们稀疏的头发,贴在秋的地面。只有秋播的麦苗,顺垄看去,刚刚离开地面,裸露着一垄垄单薄的绿意。 到了这个节点,一切都变得格外淡定,有条不紊,去留自如。晚秋,也因红叶的渲染,变得 ③ ,分外壮观。一棵棵经过秋风洗礼的红枫,上天置它们于悬崖峭壁,仅占有丁点泥土,虽然落下一场秋雨,也很难得到一次酣畅的滋润。它们历经风雨,不畏干旱,以博大的胸襟反哺晚秋。岁月在盛衰中 ④ ,所有的抵达,都会以另外一种模样重生;已经重生的又正在抵达的路上:一如这生生不息的晚秋。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为整句,使之语序、句序合理,可以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早在2008年6月就开始实行“限塑令”,在此之前,我国城乡居民每天买菜要用掉10亿个塑料袋,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一度超过20%。____①_____,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增速下降到3%以内,主要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袋使用量年均减少20万吨。_____②____,但规模依然庞大。“白色污染”的治理形势因“限塑令”在外卖餐饮和快递行业迅速发展的冲击下沦为一种摆设而更加严峻。 实践证明,寻找塑料替代品是减少塑料使用、减轻塑料污染、从源头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此,我国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倡议并启动“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以有效治理塑料污染。竹子作为绿色、低碳、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在这一领域大有可为。据悉,我国现有竹子500余种,竹林面积超过700万公顷,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将突破7000亿元;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将超过1万亿元。可见,_____③____,我国不妨先行一步。 21. 下列句子中的“是”和文中加点的“是”,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这个秘密我是绝对不会告诉你的。 B. 是个有良知的人都会像我这么做的。 C. 教室讲桌上的那本语文书是我的。 D. “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如是说。 22.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上 止 正 “上”者上进,“止”者知止,“正”者守正。“上”多一笔为“止”,“止”多一笔“正”,“上”“止”“正”这三字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包孕着国人从古至今的人生哲学与生命智慧。 上述材料能给努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评价、鉴别与取舍。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第11页/共11页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海量资源免费下载公众号《良学小屋》 √书虫致力于提供高考名师课程和全国各地名校试卷 √收费群仅在公众号进行售卖进群,其他平台购买均属倒卖,倒卖有断更、更新延迟、遗漏等问题不提供售后服务 扫码关注良学小屋 领取免费资源 如果搜索不到可以搜索微信号:lxxw647878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