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调研考试(二)历史试卷.docx
下载文档

ID:3198961

大小:397.22KB

页数:1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3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河南省 TOP 名校 2023 2024 学年 上学 调研 考试 历史 试卷
绝密★启用前 24届高三年级TOP二十名校调研考试二 历 史 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在思考如何发展农事生产以满足生存需要时,逐步认识到“天时”的重要性,于是形成了天象观测的传统。如距今5300年的青台遗址遗存中,指导农业的“斗柄授时”证明当时已观测出“北斗”天象。这表明我国原始农业 A.呈现出精耕细作的特征B.提升了历法的准确程度 C.加速了早期国家的形成D.促进了早期文明的发展 2.下表展现了先秦时期部分思想家或学派的观点。这可用于印证当时 A.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B.社会动荡影响艺术发展 C.民本理念得到一定凸显D.诸子百家之间和而不同 3.有学者在谈及秦统一的原因时指出:“在秦人的价值评价中,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内心修养或道德的自我反省,在这里是没有必要的,需要的是对自我以外实际世界的探求和自身物质需要的索取。所以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而不注意仁义之兴废、礼乐之盛衰以及道德之完善。"该学者意在强调 A.秦人汲取了法家强权的思想B.功利主义价值观念推动秦的统一 C.秦朝的国家组织力较为强大D.耕战思想利于强化专制集权统治 4.汉高祖时期,“(诸侯国)有太傅辅王,内史治国民,中尉掌武职,丞相统众官,群卿大夫都官如汉朝。"与中央官的设置类似。汉景帝平定吴楚七国之乱(公元前154年)以后,规定王国丞相改为相,省去御史大夫、廷尉等官。汉成帝又令相治民如太守,中尉如郡都尉。这些做法 A.减轻了中央财政压力B.表明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 C.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D.推动了中枢行政体制逐步完善 5.汉文帝时期,在晁错的建议下,“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武帝时期,“通西南夷道",并“募豪民田南夷",此外派司马迁为钦差负责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毋赋税”。这说明西汉时期 A.民族政策呈现镇抚相济B.采取多元措施促进民族交融 C.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D.重视边疆地区的开发与治理 6.十六国时期,匈奴族刘渊称帝,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随后,刘渊否定西晋的政权地位,同时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这些做法 A.反映出中原故土文化依然强势B.意在借鉴汉族政权统治经验 C.彰显了其对统治合法性的追求D.有效缓和了阶级和民族矛盾 7.20世纪70年代初发掘的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墓道两壁上绘有一幅以六人组成的“客使图”(如下图)。位于左边的三人为唐代鸿胪寺文职官员;位于右边的是东罗马使节和东北靺鞨族的使者。该图可用于说明当时 A.大唐文明的影响力强大B.民族关系和谐稳定 C.中原王朝疆域空前扩大D.朝贡贸易开始兴起 8.有学者认为,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化的特质,蕴含着诸如华严、天台宗教义等较为深奥烦琐、理论色彩浓厚的思想。而宋代时期的新禅宗、理学以及新道教鼎立而三,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儒学完成了哲学化和思辨化B.文化转型深受政治经济发展影响 C.市民文学成为主流文学形式D.宋代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 9.北宋时期,在士大夫们的参与设计和更革下,官、职、差遣分离,主民政的中书门下、主军政的枢密院、主财政的三司,形成事任分立的相互维系态势;宋神宗元丰年间的官制改革及此后的三省体制改革中,中书门下体制中决策过程出令与审核逐渐分离。这些调整 A.降低了中央决策与行政效能B.反映出体制变动具有随意性 C.加剧了地方冗官冗员的现象D.适应了加强专制统治的需要 10.辽朝统治者很重视对儒学人才的吸纳和重用,如圣宗就曾“诏诸部所俘宋人有官吏儒生抱器能者,诸道军有勇健者,具以名闻”。此外,辽朝还通过兴办官学、开科取士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儒学人才,涌现出一批“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儒士。这些做法 A.利于推动契丹政权封建化进程B.旨在消除契丹与汉族间矛盾 C.确立了儒学在辽朝的正统地位D.体现出因俗而治的统治政策 11.元朝前期,在“尽收诸国,各依风俗”的执政思想影响下,不同职业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诉讼管辖,如有对蒙古人和两都诸色人分设审判机构。刑事案件的管辖方面遵守着属人管辖的原则,而非属地管辖。这种刑事原则 A.旨在维护传统封建等级秩序B.继承了德法共治的治国理念 C.适应了多元社会的发展需要D.确保了司法系统的独立运行 12.明朝洪武年间,在地方设三司,三司之一的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其为一省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督抚,督抚位高于布政使;到清朝,布政使仅为督抚僚属,专管一省财政和民政。这说明明清时期 A.地方行政权日益缩小B.政府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C.地方改革已无章可循D.中央随意干预地方政务 13.下表是14~17世纪中国米价的变化情况。导致这种变化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税收制度变化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经济重心南移D.人地矛盾日渐缓和 14.1759年,乾隆举办“定西域祀典”。其中,博克达山系(今新疆境内),素来为关外之民所重,尊之为“灵山”与“圣山”,犹“东岳”之于西域,故首先被纳入清朝国家祀典体系之中,与三山五岳等同列为山川祭祀对象。这一做法 A.有利于增强国家认同观念B.反映出宗教文化受到了政府重视 C.表明华夷之辨旧观念瓦解D.意在强化对边疆地区的思想控制 15.清代土地契约中的“民田”并非是与“官田”相对的概念,指拥有“田底权”的田地,与“客田”(拥有“田面权”)相对。田底持有者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权,而田面持有者享有耕作权,并向田底持有人交租。民、客田用语上的区分,表明土地田底权与田面权的分离已成为清代部分地方的乡规俗例。这类现象的普遍 A.强化了封建人身依附关系B.导致旧有生产关系的瓦解 C.反映了租佃经济有所发展D.源于土地兼并的有效抑制 16.明代书坊主对刊刻历史题材的故事抱有极大的热情,将历朝历代的史实加以演义,编成与正史并传不朽的小说作品。到了明朝崇祯年间,历史小说的刊刻相当完备,《列国》《三国》《东西晋》等书“与二十一史并传不朽”。这一现象的出现 A.体现出文学开始呈现世俗化趋势B.说明市民文学素养提高 C.反映出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变迁D.得益于商品经济的繁荣 17.下表所示为徐继畲所著两本著作中关于澳大利亚的部分描述。这可用来说明 A.国人对世界认识具有渐进性B.天朝上国观念遭到摒弃 C.“中体西用”思想的逐渐成熟D.近代外交意识开始萌发 18.晚清咸丰以后,地方督抚日渐坐大,他们以军务紧张为词,不拘常例,奏请黜陟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等官员,同时享有奏调保举官吏的权利,致使“保案踵起”。这一现象 A.源于地方行政体制重大变革B.反映出东南互保影响集权政治 C.表明政治权力结构发生变动D.推动了近代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19.1868年,在为与列强修约做准备时,总理衙门与两江总督曾国藩、山东巡抚丁宝桢等一大批官员商议铁路事宜。曾国藩认为,无论是外国商人还是中国商人,只要修建铁路都将使“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丁宝桢指出:“此事为害过大,使我之国计民生日耗日削于冥冥之中,不堪设想。"这表明二人 A.对近代化道路选择出现分歧B.与列强“商战”的思想日隆 C.尚未认清工业时代的必然性D.强调交通对于经济的意义 20.早期维新思想家薛福成指出:“余观西洋用机器之各厂,皆能养贫民数千人或数万人……用机器以造物,则利归富商,不用机器以造物,则利归西人。利归富商,则利犹在中国,必可分其余润以养吾贫民。”这一思想 A.对器物变革失败作出深刻反思B.阐明应对民生问题的近代化道路 C.意在维护近代国家的经济主权D.直接推动了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 21.1897年,本着“与洋争利”“夺取英法等银行的商股”的目的,在盛宣怀的推动下,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成立,效仿西方各国印发、筹缴债券,并在上海承办股票市场,成为华资银行的开拓者。这从侧面反映出当时 A.社会新旧观念碰撞激烈B.洋务运动路线发生改变 C.实业救国思潮达到高潮D.西方列强侵华方式转型 22.1906年,清廷启动预备立宪两年后,公布了《宪政筹备九年清单》,分年列示1908~1916年预备立宪应办事宜,预备事项中有20%属于一般行政事务。清廷又谕令各部院制定本机构的九年清单,农工商部的共列128项,无一与宪政有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 A.新旧势力间的斗争影响改革成效B.中央集权走向式微 C.新政改革未能突破政治体制本身D.预备立宪不得民心 23.辛亥革命后,张謇被任命为民国政府农林工商总长,他在1913~1915年的任期内“延揽通晓工商法之人,编辑各条例,先后已成二十余种”,并指出“在各业幼稚之时”,应“舍助长外,别无他策……提倡、保护、奖励、补助,以生其利;监督限制,以防其害”。张謇的这些举措 A.旨在加速国内新产业的调整步伐B.体现了鲜明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 C.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表明发展经济是革命的首要任务 24.1917年,以先秦到清代的中国学术思想发展脉络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录》成为北大预科国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1919年后,课程更名为“国故论著集要”,钱玄同在《学术文录上编叙目》中梳理并重估了古代学术思想,以科学、辩证的角度重申国学之“自由”“平等”“民生”思想的要义。这些做法旨在 A.促进近代民族意识的萌发B.探讨救国道路的路线选择 C.从传统文化找寻济世良策D.回归传统家国情怀的教育 25.法国大革命期间,雅各宾派杜梅埃领导成立了法兰西国民地图集公司,致力于为中小学教育提供教材,包括《国民地图集》《口袋国民地图集》系列在内,这些出版物着重普及法国最新的地理和区域知识,并以持续培养公民意识和民众政治信仰为宗旨。这些刊物的出版 A.旨在推动法国殖民扩张的发展B.适应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要求 C.表明法国民主发展的艰难曲折D.反映出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0分,第28题14分,第29题12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唐代及以前的农书总计只有70余种,而宋一代农书,《中国农学书录》《中国农业古籍目录》分别著录为115种、136种,实则远逾其数——总计九大类255种,覆盖土壤改良、除水改良、工程改良等多种新技术门类。宋代农业新技术极大地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特别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江南本土人口和南迁人口导致的人地矛盾。北宋真宗“雕印《四时纂要》《齐民要术》付诸道劝农司,以勖民务";对地方官员来说,农桑垦殖、野无旷土、水利兴修是其考课的主要内容。宋朝统治者大开文治之风,学校教育日益推广及学生总人数的增加是此前历代都无法比拟的,整个社会文化水平大幅提升。陈勇《农书》一反传统,将“地势之宜”列在“天时之宜”之前加以论述,且更重视人的因素,赋予人类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更高的主体性地位。 ——摘编自邱志诚《宋代农学:集大成以开新统》 材料二 魏源、康有为、梁启超、张謇等一大批有识之士纷纷申说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必要性,提出学习西方近代农业的具体化意见,热切希望以西方近代农学来改进中国的农业,解决当时粮食不足、土产不兴、财政匮乏的局面。部分洋务官僚兴办农事学堂,并选派专技人员远赴海外学习西式农技,并倡议在科举中增设相关实用科目。1898年,清廷开办农工商总局,后效法日本改为农工商部。此后,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农垦公司建立起来,它带来农业经营方式的重大变革。从1901年起规模较大的农垦公司、大型农场则层现迭出,除少数边远地区外绝大多数省份都有所开办。 ——唐志强肖克之《西方近代农学对清末社会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农学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背景。(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方近代农学对清末社会的影响。(6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八旗义学,是清朝八旗子弟的基础教育机构之一。入关后,政府规定:“文官在京四品以上,在外三品以上,武官二品以上,俱著送一子入监读书”。雍正时期,八旗宗族内部矛盾不断,雍正帝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教育问题:“若非立学设教,宗室随其资质劝学兴行,导以礼义”。清朝入关后,随着统治区域的扩大,八旗人才捉襟见肘,地方府县均没有满员任职,因此,培养人才是当时的急务。1736年,吏部请求行文八旗,拟让义学生中,有愿考试缮写清字者,参加朝廷组织的考试,将合格者按名次在本旗内“补用”。1768年尚书陆宗楷曾上疏说:“礼部八旗义学无定额,听有志读书无力延师者投呈充补,下五旗包衣得入此学。”此建议获得通过。 —摘编自柳海松《论清代的八旗义学》 材料二 1852年,英国政府成立了“皇家工艺学会”。1870年之后,在国家和私人的资助下出现了一批技术学院、商学院和工艺学校。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的30年中,英国产业界、慈善机构以及专业团体对职业教育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1880年,富裕的“伦敦同业公会”成立了旨在从旁援助技术教育的“伦敦市成人教育协会”,不仅对劳工进行生产技术培训的同时,也从事识字、阅读等技能的讲授。到19世纪90年代末,在慈善机构的资助下,工艺学校已发展到9所,夜间制在校生达2.3万人之多。随着伦敦大学和城市学院的兴起,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开始立足社会需要,为工商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摘编自刘晓《英国19世纪后半期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原因和方式》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的八旗义学兴起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19世纪后半期职业教育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4分)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 1921年,人民出版社曾出版15种“马克思全书”、14种“列宁全书”等共计59种书籍,旨在“和海内外同志图谋精神上的团结”。除译介外,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也纷纷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理论来宣传。早期马克思主义者不满足于“只向知识阶级作‘学理’的宣传”,他们对建立更大范围的“联合”抱以期待。为此,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在传播实践中围绕“劳动”等具体观念,推动建立民众与知识阶层团结一致的阵线。1919年5月至1920年5月期间,国内各种报纸上登载俄国革命相关的译介文章约在110篇以上,其中态度客观及报以同情的文章达95篇之多。以《新青年》“俄罗斯研究”栏目为例,虽大多为译作,但内容涉及劳工联合、农业制度、经济政策、教育、妇女解放、文学文艺等众多议题,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 ——摘编自蒋含平汪娜娜 ——《从“学说”到“思潮”的知识演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1917~1921)》 材料二 依照刘大年的看法,在近代社会的不同阶段中,帝国主义、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相互关系、它们的矛盾斗争各有特点。因此,新编写的中国近代史著作要根据历史演变的时间顺序讲述事件;不只讲政治事件,也要讲经济基础、意识形态;不只讲汉族地区的历史,也要讲国内各民族在斗争中与全国的联系和相互关系。刘大年作为亲历抗战全过程的学者,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时代作了认真地反思,他认为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各阶级、各族人民团结起来进行的中华民族解放战争。刘大年认为,讲过去的事,回答现在的问题,展望未来,是历史科学的基本特点。 ——摘编自张海鹏《纪念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刘大年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材料三 “四史"学习教育,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四史”特点与重要性的深刻把握,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赢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艰苦奋斗推动社会主义在中国确立和发展、锐意进取开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守正创新取得新时代十年历史性成就的历史主线和主流,贯穿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党的百年奋斗主题。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加强开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摘编自刘海军《中国共产党“四史”学习教育的历史溯源、核心要义与目标向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早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刘大年的主要史学思想。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国共产党“四史”学习教育的当代价值。(8分)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界对中国古代“中国”一词涵义的宽泛性已经有了足够的认识,据学者研究,在先秦古籍中“中国”一词共出现178次,其含义主要有五种,一为京师之意,凡9次;二为国境之内之意,凡17次;三为诸夏之领域之意,凡145次;四为中等之国之意,凡6次;五为中央之意,凡1次。翁独健先生认为,古代中国一词“只是地域的、文化的概念,或者是一种褒称”。陈玉屏则认为“‘中国’之‘中’,并非源自地域位置,而是源自‘以我为中心’的政治理念”等等。 ——摘编自赵永春贾淑荣《中国古代的“国号”与历史上的“中国”》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部分或某个朝代,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论题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24届高三年级TOP二十名校调研考试二·历史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考查原始农业与中华文明。根据材料可知,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为了发展农耕以满足生存需求,逐渐形成了对天象的观测,这推动了天文学和宇宙自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早期文明文明的发展,故D项正确。新石器时期尚未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故排除A项;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历法产生于夏朝,故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出对早期国家的作用,故排除C项。 2.A考查百家争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孔子提倡恢复礼乐制度,认为礼乐制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工具,而以管子和墨家为代表的思想流派认为音乐会导致统治者和民众沉沦且无法满足民众的生存需求,他们对礼乐制度认知的不同,折射出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故A项正确。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分封制度的工具,而非单纯的艺术,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强调“以民为本”的民本理念,故排除C项;材料未体现出诸子间的“和”,故排除D项。 3.B考查秦的统一。根据材料中“没有给道德伦理留下位置……人们关心的是生产、作战等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事务”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着眼于眼前现实的功利主义思想,更加重视生产与兼并战争相关的事务,而忽视儒家的传统礼乐制以及道德世界,这说明独特文化观念对秦国的壮大及统一六国起到重要作用,故B项正确。A、C、D三项都是这种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外在表现和结果,不是该学者强调的重点,故排除。 4.C考查汉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材料可知,汉高祖时诸侯国官僚体系的设置与中央类似,而七国之乱后,中央政府为削弱诸侯国势力,改诸侯国丞相为相,并令相治民如太守,逐渐收回诸侯国对地方官吏的任免权,实际上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这些做法一定程度上是将诸侯国官僚系统纳入中央管控,并不能减轻中央财政压力,故排除A项;郡县制取代分封宗法制标志着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转变,故排除B项;材料只涉及诸侯国的官僚体制的变化,而非中枢行政体制,故排除D项。 5.D考查西汉经济与边疆治理。根据材料“募豪民田南夷”"新开拓地区的郡县设置""以其故俗治,毋赋税"等可知,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在地方设立郡县,并积极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减免赋役,并移民垦田,这有利于把边疆地区纳入大一统的汉代中央体系之下,故D项正确。材料不涉及对边疆少数民族的镇压,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民族交融,故排除B项;汉武帝时期,重农抑商政策严格执行,故排除C项。 6.C考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政权。根据材料“以刘汉后裔自居,因此国号为汉”"否定西晋的政权地位"“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建造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的神位进行祭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政权后,出于巩固政权的需要,从中原统一王朝中寻找其历史的合法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与中原文化的对比,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这一做法的影响,故排除D项。 7.A考查隋唐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客使图”中左边的三人为唐代鸿胪寺文职官员;右边的为外国使者和我国少数民族使者,这说明这一时期我国重视发展与域外及边境少数民族的关系,彰显了大唐文明的强大影响力,故A项正确。仅从该图无法得出民族关系的稳定,故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疆域的扩大,故排除C项;朝贡贸易早在秦汉时期出现,“开始兴起”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8.B 考查宋代文化转型。根据材料“唐代文化呈现出贵族化的特质”"宋代……都代表着中国平民文化的新发展,并取代了唐代贵族文化的位置”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唐朝到宋朝,文化由贵族化向平民化演变,这种文化转型一方面受到门阀势力日渐衰落的影响,另一方面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文化向着世俗化方面转型,故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理学发展的影响,故排除A项;材料未强调市民文学地位的变化,故排除C项;多元发展趋势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故排除D项。 9.D考查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材料中“事任分立的相互维系态势”"决策过程出令与审核逐渐分离"等可知,宋代在职官设置中,出现了职级与事类的分离,权力运行中体现了制衡的精神,具备一定的政治理性色彩,这适应了加强专制集权的需要,故D项正确。“保证了事权的明确与集中”表明,这一定程度上利于提高决策与行政效能,而不是降低,故排除A项;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主要反映出对事权和职位上的互相制约,而非设置官员数量的增长,故排除C项。 10.A考查辽朝统治。根据材料“重视对儒学人才的吸纳和重用”“通过兴办官学、开科取士等方式,培养和选拔儒学人才"等可知,辽朝统治者重视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建设,通过汉化促进封建进程,故A项正确,排除B项。儒学在辽朝并非处于正统地位,故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采取不同统治措施,故排除D项。 11.C考查元朝的民主关系。根据材料"不同职业和民族的人有不同的诉讼管辖”"蒙古人和两都诸色人分设审判机构”等可知,元代刑事管辖上,不同族群存在审判机构和法律上的差异,这与当时元代多民族国家和社会多元化密切相关,故C项正确。这种规定体现出元朝统治者对本民族利益的维护,而非对封建等级秩序的维护,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德法结合的特点,故排除B项;不同族群分设审判机构并不能保证司法的独立运行,且传统社会中司法机构服务于专制皇权,难以实现独立运行,故排除D项。 12.B考查明朝中央集权的加强。根据材料可知,中央政府根据需要调整了布政使的权力,其目的就在于继续强化中央权力,强化对地方的控制,故B项正确。虽然布政使权力被调整且增设了总督巡抚,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行政权日益缩小,故排除A项;中央对地方的改革不能说明地方改革已无章可循,故排除C项;中央设置督抚并不能说明中央在干预地方政务,故排除D项。 13.B考查明朝经济。根据材料可知,从14世纪后半期开始,明朝农产品的价格变化明显,逐渐稳步提高,每公斤银所能购得之米逐渐减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大量白银流入中国,推动了货币白银化进程,引发通货膨胀,故B项正确。赋税制度影响的是农民收入增加,与市场交易行为无直接关系,故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在宋代完成,故排除C项;米价的上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明清时期人地矛盾的加剧,粮食无法满足人口增长需求,故排除D项。 14.A考查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先秦以来,山林祭祀是国家权力网络中的标志性符号,象征中央政府对四方土地的管辖权,清代对新疆地区山川祭祀,是自上而下的国家政治精神文化的运作,在新疆地区物化的仪式象征,是清政府将新疆纳入中原王朝统治秩序中的重要象征,塑造了大一统国家意识,故A项正确,排除D项。对山川祭祀不等同于宗教文化,而是广义上的地域文化,故排除B项;“瓦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C项。 15.C考查清代土地与农业发展。根据材料“田底持有者没有耕作权,只有收租权,而田面持有者享有耕作权,并向田底持有人交租”"土地田底权与田面权的分离已成为清代部分地方的乡规俗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和租佃制的发展,土地交易流转频繁,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这反映出租佃经济的发展,故C项正确。土地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利于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故排除A项;当时农民与地主间依存的生产关系仍然维系,故排除B项;“有效抑制”不符合史实,故排除D项。 16.D考查明清小说。根据材料“编成与正史并传不朽的小说作品”"历史小说的刊刻相当完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历史小说的繁荣源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增长,故D项正确。“开始”说法错误,故排除A项;材料无法看出市民文学素养是否提高,故排除B项;明清时期理学仍占据社会主流价值地位,故排除C项。 17.A考查晚清新思想的萌发。根据材料可知,从《瀛环考略》到《瀛环志略》,徐继畲对西方的认知逐渐深入,从一开始认为澳大利亚“物产无多”"徒费经营而已",到《瀛环志略》中认为英国的殖民政策是“好勤远略”,可见其对西方基本情况和国际形势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体现出国人对世界认识的不断深人,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出天朝上国观念的改变,故排除B项;“中体西用”思潮在特定历史背景下萌发于鸦片战争时期,兴起于洋务运动时期,成熟于维新运动时期,逐渐式微于20世纪初年,故排除C项;近代外交意识萌发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故排除D项。 18.C考查太平天国的影响。根据材料“咸丰以后”“地方督抚日渐坐大”“奏调保举官吏的权利”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任用地方汉族官僚,汉族官僚势力逐渐崛起,引起了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变化,故C项正确。这一现象受到太平天国的影响,而非地方行政体制改革,故排除A项;东南互保开始于1900年,故排除B项;维新变法开启了中国近代政治民主化进程,故排除D项。 19.C考查洋务运动。根据材料“1868年”"两江总督曾国藩、山东巡抚丁宝桢”"小民困苦无告,迫于倒悬”"日削于冥冥之中,不堪设想”等可知,面对着铁路成为世界交通建设的主流,作为先进洋务派士大夫代表的曾国藩、丁宝桢对铁路建设带有忧虑意见,思想保守陈旧,尚未认清工业文明的重要性与工业时代到来的必然性,故C项正确,排除D项。材料体现不出二者的分歧,故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出与列强商战,故排除B项。 20.B考查早期维新思想。根据材料可知,薛福成强调“机器养民”,认识到推广西方工业技术、振兴实业能够有效解决贫困等问题,为应对民生问题提出了近代化的全新道路,故B项正确。A项材料未体现出,故排除;C项不是薛福成的目的,故排除;“机器养民”主要是凸显发展民用工业等实业的作用,而非军事工业,故排除D项。 21.D考查晚清经济。根据材料中“1897年”“本着‘与洋争利”‘夺取英法等银行的商股’的目的”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侵华以抢夺中国矿产、争相投资铁路和设立银行,控制国家经济命脉,对华侵略从商品输出发展到资本输出阶段,面对着西方侵华方式的转变,中国加紧改革,说明这是侵略方式转变下的产物,故D项正确。新旧观念与材料无关,故排除A项;19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从以"自强"为口号转变为以“求富”为口号,故排除B项;实业救国思潮兴起于19世纪末,到辛亥革命后达到高潮,故排除C项。 22.C考查晚清政治。根据材料“清廷启动预备立宪两年后”“预备事项中有20%属于一般行政事务……无一与宪政有关”等可知,清末新政的变革重点在于一般行政事务和经济类事务,而对实行宪政迟迟未能推进,这表明新政蕴含了浓厚的保守色彩,未能突破传统封建专制体制,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了改革的措施不触及政治体制,而非成效受到影响,故排除A项;B、D两项材料未体现出,故排除。 23.C考查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根据材料可知,张謇在任农林工商总长期间,组织人员编纂商法,并且提出政府对工商业发展进行“提倡、保护、奖励、补助”的倡议,这些举措为当时民族工商业发展提供了制度化、法律化的保障,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新产业,故排除A项;政府对工商业的发展进行干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重商主义的经济思想,而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是“不干预”,故排除B项;革命的首要任务是反侵略求民主,故排除D项。 24.C考查新文化运动。根据材料“以先秦到清代的中国学术思想发展脉络为主要内容”"梳理并重估了古代学术思想……重申国学之‘自由’‘平等’‘民生’思想的要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新文化运动时期,钱玄同等人主张从传统文化方面吸取现代价值,试图从传统文化中寻求济世良策,故C项正确,排除D项。鸦片战争以来,国人的近代民族意识逐步觉醒,“萌发”不符合史实,故排除A项;救国道路分歧出现在1917年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故排除B项。 25.B考查近代法国民主政治和文化发展。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大革命期间,面对着日益高涨的法国大革命的局势,雅各宾派通过印刷出版物的形式,积极宣传革命成果,增强民众的革命认同,培养公民意识,这利于推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发展,故B项正确,排除A项。C项材料无法体现出,故排除;法国大革命时期,法国尚未开始工业化进程,故排除D项。 26.(1)表现:农书数量激增;农书内容丰富;涌现出大量农业技术创新;农学哲学的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背景:人口数量的剧增,人地矛盾的加剧;经济重心南移;印刷术的普及;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技术;教育的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影响:利于促进思想启蒙;推动了选官制度变革;推动了培养近代实用人才的进程;催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6分,任答三点,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27.(1)原因:统治者的高度重视;解决内部纷争;旗人管理队伍的缺失;吸纳汉族先进文化、促进民族交融的需要;推动政权封建化进程的需要。(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成功经验:政府的积极干预;注重发挥企业和慈善团体等民间力量;生产技能教育与基础知识教育并举;大学职业教育的开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28.(1)特点:积极翻译引入马克思主义相关作品;注意组织体系建设;与工农阶层紧密结合;深受国内运动影响;凸显社会变革全面性。(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思想:运用唯物史观全面分析历史事件;注重人民对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重视历史的借鉴功能。(6分)价值:有利于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有利于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厚植家国情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2分,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 29.示例: 论点:古代的“中国”概念的演进折射出民族交融的深入。(2分) 阐述:古代的“中国”用来指华夏、汉族,引申为华夏、汉族建立的政权。先秦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比相邻的戎狄蛮夷先进,自称为“华夏”,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民族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天下中心”地区的居民主要是华夏族,“中国”一词又引申为“华夏”之意,又引申为华夏人建立的政权,华夏即是“中国”,“中国”与“四夷”对举。西汉政权建立以后,华夏族发展为汉族,汉族及汉族建立的政权又成了“中国”的代名词,而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及其建立的政权则被视为不是中国。随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唐朝时期中央政权加强对西域的管理,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等,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之间经济交流更为密切。辽夏金时期的民族政权为了追求文化认同,积极学习先进中原文化,这些少数民族政权日益融入“中国”的范围之内。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封家国家更趋稳固,原先不被视为“中国”范围内的西藏等地区也纳入国家统治范围内,成为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8分) 总之,“中国”所代表的国家政权所覆盖范围的扩大折射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进程及民族交融的不断深入。(2分) (“示例”仅供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海量资源免费下载公众号《良学小屋》 √书虫致力于提供高考名师课程和全国各地名校试卷 √收费群仅在公众号进行售卖进群,其他平台购买均属倒卖,倒卖有断更、更新延迟、遗漏等问题不提供售后服务 扫码关注良学小屋 领取免费资源 如果搜索不到可以搜索微信号:lxxw6478782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