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精品
解析
2022
山东省
济南市
中考
化学
【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济南市2022年九年级学业水平考试
化学试题
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
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本考试不允许使用计算器。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1-27 Si-28 P-31 S-32 C1-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Ag-108 I-127 Ba-137 Au-197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世界万物是在不断变化的。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植物生长 B. 冰变成水
C. 火箭发射 D. 粮食酿酒
【答案】B
【解析】
【详解】A、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等,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冰变成水,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C、火箭发射,有物质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以粮食为原料酿酒,粮食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而经过反应,生成了新的物质酒,酒的主要成分乙醇,所以这一过程是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 树立环保意识,践行环境友好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 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B. 减少自驾燃油汽车出行
C. 开发利用氢能等新能源 D. 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
【答案】D
【解析】
【详解】A、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有利于环境保护,正确;
B、减少自驾燃油汽车出行,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正确;
C、开发利用氢能等新能源,有利于保护资源和环境,正确;
D、进一步扩大燃煤发电,产生大量有害物质,不利于保护环境,错误。
故选D。
3. 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下列做法中,有利于身体健康的是
A. 均衡膳食,合理营养 B. 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C. 常喝碳酸饮料替代饮水 D. 经常食用霉变食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均衡膳食,合理营养能够维持身体的正常生理活动,利于身体健康,故A正确;
B、食品添加剂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使用,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故B错误;
C、用碳酸饮料代替饮水,可造成人体钙元素的流失,不利于身体健康,故C错误;
D、霉变食品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食用后可能造成中毒等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情况,故D错误;
故选A。
4. 规范的实验操作技能是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不合理的是
A. 进行过滤实验操作时,用玻璃棒引流
B. 手心对着标签拿试剂瓶倾倒液体
C.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内验满
D. 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是为了防止液体溅出来,实验操作合理;
B、手心对着标签拿试剂瓶倾倒液体是为了防止液体流下腐蚀标签,实验操作合理;
C、检验收集氧气的瓶是否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实验操作不合理;
D、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是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实验操作合理。
故选C。
5. 下图所示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该粒子原子核内有11个质子 B. 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 该粒子呈电中性 D. 该粒子属于非金属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从图示可以看出,该元素核内质子数为11,故说法正确;
B、该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故说法正确;
C、该粒子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都为11,呈电中性,为钠原子,故说法正确;
D、该元素核内存在11个质子,属于钠元素,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
故选D。
6. 化学观念是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 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会伴随能量变化 D. Ca(OH)2和CaCO3都属于碱
【答案】D
【解析】
【详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A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消耗或放出,会涉及到化学能的改变,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氢氧化钙的阴离子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碳酸钙由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组成,属于盐,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7. 化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被动吸烟对身体健康无害 B. 室内使用煤炉要防止CO中毒
C. 75%的医用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 D. 食品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延长保质期
【答案】A
【解析】
【详解】A、被动吸烟对身体健康是有害的,故说法不合理;
B、CO有毒,室内使用煤炉要防止CO中毒,故说法合理;
C、75%的医用酒精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一个浓度的酒精,可用于杀菌消毒,故说法合理;
D、氮气化学性质稳定,无毒,可以做食品的保护气,故说法合理;
故选A。
8. 某同学在常温下进行了中和反应的实验探究。向20mL0.4%的NaOH溶液(预先滴入3滴酚酞试液)中逐滴滴入0.4%的稀盐酸。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借助计算机绘制出溶液pH随所滴入稀盐酸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烧杯中溶液在a点时显红色 B. 在b点时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
C. 在c点时烧杯中的溶液呈酸性 D. 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里Na+逐渐减少
【答案】D
【解析】
【详解】A、a点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图中a点所示溶液显红色,该选项说法正确;
B、在b点时,pH为7,溶液显中性,酸和碱完全中和,即溶液中H+和OH-恰好完全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在c点时,加入过量的稀盐酸,pH小于7,溶液呈酸性,该选项说法正确;
D、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氢氧化钠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是溶于水的,溶液里Na+没有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9. 2022年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采用了CO2直冷制冰新技术,该技术通过CO2汽化吸热完成制冰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A. CO2属于氧化物 B. 液态CO2汽化属于化学变化
C. 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有利于环境保护 D. 该制冰过程中水分子的构成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2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说法合理;
B、液态CO2汽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说法不合理;
C、该制冰新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无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说法合理;
D、该制冰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改变,但水分子的构成不变,说法合理。
故选B。
10. 下列叙述中,不合理的是
A. 控制燃烧条件可达到灭火的目的 B. 任何溶液都只含一种溶质
C.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答案】B
【解析】
【详解】A、灭火原理是破坏燃烧的一个条件就会使燃烧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故控制燃烧条件可达到灭火的目的的说法合理;
B、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中可能有多种溶质,如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钙等多种溶质,故说法不合理;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法合理;
D 、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说法合理。
故选B。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的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1. 建构模型是化学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图中对应的四种物质),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为氧化物 B. x的数值为2
C. 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1 D. 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不变
【答案】ABD
【解析】
【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方程式是:。
A、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为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说法正确;
B、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x的数值为2,说法正确;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2×44):(14×2)=22:7,说法错误;
D、反应前后催化剂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说法正确。
故选ABD。
12. 已知某溶液X是CuCl2溶液和CuSO4溶液两者之一,又知甲、乙、丙三种试剂分别是稀硫酸、NaOH溶液、Ba(NO3)2溶液三种溶液中的各一种。取三等份溶液X,分别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甲、乙、丙三种试剂,产生的现象如下表所示。则依据实验现象做出的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加入试剂
甲
乙
丙
实验现象
产生白色沉淀
无明显现象
产生蓝色沉淀
A. 甲是NaOH溶液 B. 溶液X是CuSO4溶液
C. 乙是稀硫酸 D. 上表中蓝色沉淀是
【答案】BCD
【解析】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氯化铜和稀硫酸不反应,加入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氯化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铜和硝酸钡不反应,无明显现象,不符合题意,则X一定为硫酸铜。硫酸铜和稀硫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则乙为稀硫酸;硫酸铜和硝酸钡反应产生硫酸钡的白色沉淀,则甲为硝酸钡;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则丙为氢氧化钠。
【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甲为硝酸钡,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溶液X为硫酸铜溶液,故B正确;
C、根据分析可知,乙为稀硫酸,故C正确;
D、根据分析可知,丙为氢氧化钠,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故D正确;
故选BCD。
13.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合理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CO2
HCl
通过足量NaOH溶液,干燥
B
Na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CaCO3粉末,过滤
D
CaCO3
CaO
高温煅烧
A. A B. B C. C D. D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氯化氢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把主要物质除去了,故A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没有新的杂质,故B符合题意;
C、碳酸钙和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没有新的杂质,故C符合题意;
D、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把主要物质除去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4. 实验室中有一定质量的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现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
通过分析图中信息进行判断,下列说法中,合理的是
A. 滤液中一定含有Ag+、Mg2+、Fe2+ B. 滤液的颜色为浅绿色
C. 滤渣的质量一定大于ag D. 现象X为有大量气泡冒出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由金属的活动性可知,镁比铁活泼,铁比银活泼,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ag的Fe粉时,铁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不能与硝酸镁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是硝酸银与氯化氢反应生成白色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故滤液中一定存在硝酸银。所以滤液中一定有Ag+、Mg2+和Fe2+,故正确;
B、该实验中,一定会发生铁与硝酸银的反应,即滤液中一定存在硝酸亚铁,因此滤液一定为浅绿色,故正确;
C、由化学方程式Fe+2AgNO3=2Ag+Fe(NO3)2可知,每56份质量的铁能置换出216份质量的银,所以滤渣质量一定大于ag,故正确;
D、由以上分析可知,滤液中一定存在硝酸银,说明加入ag的Fe粉时,铁没有完全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因此滤渣中只有银,银的活动性在氢后,加入稀盐酸没有有气泡冒出,故错误。
故选ABC。
15. 取26g某单质铜和单质锌的混合物样品放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搅拌,恰好完全反应,静置。一定温度下,在烧杯中得到不饱和溶液和25.9g固体。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比加入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大0.1g
B. 反应后烧杯底部所得固体呈红色
C. 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
D. 该混合物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75%
【答案】ABD
【解析】
【详解】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Zn>Cu,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反应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固体质量差就是溶液质量的差,反应后烧杯中溶液的质量比加入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增大了26g-25.9g=0.1g,说法正确;
B、铜为红色,故反应后烧杯底部所得固体呈红色,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锌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2价,说法错误;
D、设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为x
,,
x=6.5g
该混合物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75%,说法正确;
故选AB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
16. 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按要求从镁单质、氯化钾、二氧化硫、氢氧化钠中选取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一种可燃烧的金属________。
②导致酸雨的氧化物________。
③一种易溶于水的碱________。
④一种易溶于水的盐________。
(2)坚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是落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观念的重要措施。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各项叙述中,不符合保护环境、绿色发展要求的是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推广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
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
C.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海洋
D.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②二氧化碳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指标性物质。在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水的天然循环给陆地带来淡水。在水天然循环的蒸发、蒸腾环节中,水分子的能量______(选填“增大”“减小”“不变”之一)。淡水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天然淡水的人工净化流程中,有加入液氯(C12)或用紫外灯管照射的环节,该环节的作用是下列各项中的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杀菌消毒 B.软化硬水 C.去除可溶性矿物质 D.去除固体杂质
④应用新能源,有利于节能环保。城镇路灯照明系统已大量使用太阳能,白天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将能量储存在蓄电池内,夜间供照明灯发光。请将合适的能量形式填写在下列框图中的C处_______,使框图完整反映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情况。
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_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不能确定
【答案】(1) ①. Mg ②. SO2 ③. NaOH ④. KCl
(2) ①. C ②. 3:8 ③. 增大 ④. A ⑤. 化学能 ⑥. C
【解析】
【分析】镁单质、氯化钾、二氧化硫、氢氧化钠这四种物质中,镁属于金属单质、氯化钾属于盐、二氧化硫属于氧化物、氢氧化钠属于碱。
【小问1详解】
一种可燃烧的金属是镁,镁可以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光芒,故填Mg;
导致酸雨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可以与空气中的水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可能被进一步氧化成硫酸,而亚硫酸、硫酸都属于酸,故填SO2;
一种易溶于水的碱是氢氧化钠,碱是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填NaOH;
一种易溶于水的盐是氯化钾,盐是由酸根阴离子和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故填KCl;
【小问2详解】
A、推广无公害有机蔬菜种植可以减少农药等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B、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可以减少“白色垃圾” 的生成,其被自然分解也有利于土壤的保护,不符合题意;
C、 工业污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海洋会污染海洋,可能造成海洋中生物的大量死亡,不利于环境保护,符合题意;
D、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有利于垃圾中资源的回收利用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在水天然循环的蒸发、蒸腾环节中,水分子需要吸收能量来汽化,故水分子的能量会增大;
加入液氯或用紫外灯照射,都是为了杀灭水体中的微生物,液氯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得微生物死亡,而紫外线中的射线也会使得微生物死亡,故选A。
白天时,太阳能路灯将太阳光中的太阳能通过路灯中的太阳能面板转变为电能,而电能难以储存,再将其转变为电池组中的化学能进行储存,晚上时,电池组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能再通过LED灯组转变为光能给人们照明,故框图中C处应该填化学能;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知,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能量的形式则会互相转变,故选C。
17.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作为“太空教师”,在空间站开设了“天宫课堂”。他们在轨演示的太空实验,激发起大家追寻“科学梦”“航天梦”的热情。
①航天员王亚平通过化学实验“变”出五色的奥运五环。这个化学实验用到的试剂中有CH3COOH溶液、KI溶液、KIO3溶液、Na2CO3溶液,在这四种溶液的溶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下列的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CH3COOH B.KI C.KIO3 D.Na2CO3
②在空间站中有电解水制氧系统,该系统利用循环水制取氧气,从而使氧气可重复供人呼吸,而生成的氢气可以与收集到的CO2在特殊反应器内转化为水和甲烷(CH4)。
a.在18kg水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为_______kg。
b.写出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CH4)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2)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联合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Na2C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g。
②t1℃时,向50g水中加入6gNa2CO3固体,经搅拌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将t2℃时相同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此时所得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比较为______(选填“前者大”“后者大”“相等”之一)。
【答案】(1) ①. A ②. 16 ③.
(2) ①. 16 ②. 3:25 ③. 后者大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碳酸盐、碳酸氢盐、碳酸等物质除外)
A、乙酸为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A正确;
B、碘化钾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B错误;
C、碘酸钾中不含碳元素,不属于有机物,故C错误;
D、碳酸钠属于碳酸盐,不属于有机物,故D错误;
故选A;
②a、18k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 ,故填16;
b、氢气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甲烷,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图示可知,t1℃时碳酸钠的溶解度16g,故填16;
②、根据图示可知,t1℃时碳酸钠的溶解度16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钠的质量为8g>6g,则该温度下6g碳酸钠固体能够完全溶解于50g水中,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比为 ,故填3:25;
③、由图示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明显,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降低。将t2℃时相同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二者仍然为饱和溶液,且在t1℃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可知该温度下,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解度,故填后者大。
18. 下图所示为实验室中常见气体制备、干燥、收集和进行实验探究的部分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仪器),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按照要求设计实验装置,连接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进行实验。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上述方法制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
③收集满一集气瓶氧气,用燃烧匙将在空气中点燃的蜡烛转移至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______。
(2)用锌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测定ag某不纯氧化铁样品中Fe2O3的质量(杂质为铁粉),设计了实验方案,所选仪器按“B→C1→A→C2”的顺序连接(C1、C2为浓硫酸洗气瓶),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假设发生的化学反应都充分反应: )
①在该装置中,洗气瓶C1的作用为_______。
②在加热或点燃氢气实验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_____,以免发生危险。
③通过测量反应前后仪器A处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来求算该样品中Fe2O3的质量。反应前将a g氧化铁样品装入仪器A玻璃管内,充分反应后冷却,测得此时仪器A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为bg,则ag此氧化铁样品中Fe2O3的质量为_____g(结果用代数式表示)。
【答案】(1) ①. BCE ②. ③. 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合理即可)
(2) ①.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②. 纯度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用过氧化氢制备干燥氧气,则应选择B作为发生装置,生成的氧气用浓硫酸干燥处理,并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仪器连接顺序为BCE,故填:BCE;
②、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方程式为 ,故填;
③、氧气能够帮助燃烧,所以点燃的蜡烛转移至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时,蜡烛燃烧更剧烈,故填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合理即可);
【小问2详解】
①、装置B中产生的氢气紧接着需要在装置A中反应,氢气在点燃或者加热前必须保证纯度,以免引发爆炸。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将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除去。所以洗气瓶C1的作用是除去氢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②、在加热或点燃氢气实验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以避免发生危险。故填纯度;
③、氢气和氧化铁反应的方程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保持不变,所以反应前将a g氧化铁样品装入仪器A玻璃管内,充分反应后冷却,测得此时仪器A玻璃管内药品的质量为bg,则固体减少的质量为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即参与反应的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所以ag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故填。
1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有两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是NaOH溶液和Ca(OH)2溶液中的各一种,小明和小红同学想用化学方法确定各是哪种溶液,并进行了实验探究。
①小明各取两种无色溶液少许,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用干净的长塑料管分别向两试管中的溶液里慢慢吹气,观察到A试管中有白色浑浊现象,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则可判断A试管中加入的是_____(填化学式)溶液。
②小红从下列四种试剂中选取了一种试剂,进行鉴别实验,根据明显现象也成功鉴别了上述两种无色溶液。则小红所选的这种试剂是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酚酞试液 B.稀盐酸 C.Na2CO3溶液 D.NaCl溶液
(2)化学小组的同学欲探究某固体混合物A的成分,已知A中可能含有NaCl、CaCO3、CuSO4、(NH4)2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按下图所示进行探究实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推理,回答下列问题:
①无色气体B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②无色气体E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③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_______。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肯定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答案】(1) ①. Ca(OH)2 ②. C
(2) ①. NH3 ②. CO2 ③. BaSO4 ④. CuSO4 ⑤. (NH4)2SO4、CaCO3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A试管中加入的是Ca(OH)2溶液;
②A、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无法鉴别;
B、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无法鉴别;
C、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钠不反应,故可以鉴别;
D、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不与NaCl溶液反应,无法鉴别。
故选C。
【小问2详解】
①因为硫酸铵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硫酸钡沉淀、氨气和水,所以无色气体B化学式为NH3;
②因为碳酸钙与氯化氢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所以无色气体E的化学式为CO2;
③根据图中反应现象和①、②问可知,白色沉淀G的化学式为BaSO4;
④根据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在固体混合物A里,上述四种物质中,硫酸铜溶于水为蓝色溶液,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CuSO4;根据产生的无色气体B(氨气)和E(二氧化碳)推断出肯定存在的物质是(NH4)2SO4、CaCO3。
20.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对金属元素及金属材料进行系列研究。
①人类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常见的金属材料有铁合金、铜合金、铝合金,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年代由远及近的正确排列顺序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填选项序号之一)。
A.铜合金→铁合金→铝合金
B.铁合金→铝合金→铜合金
C.铝合金→铜合金→铁合金
②我国劳动人民很早就掌握了湿法冶金的技术,西汉的《淮南万毕术》、东汉的《神农本草经》都有用单质铁置换出铜盐中铜的记载,试写出用单质铁与CuC12溶液反应进行湿法炼铜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③黄铜是由铜和锌所组成的合金,其外观与黄金非常相似。将黄铜置于稀盐酸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
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现有NaOH和Na2CO3的固体混合物10g,将其全部放入一洁净的烧杯中,然后加入足量蒸馏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再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BaC12溶液,反应过程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滴入BaC12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
①当滴入BaC12溶液150g时(即图中B点),烧杯中溶液里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______(填离子符号)。
②当滴入BaC12溶液104g时(即图中A点),恰好完全反应,试通过计算,求10g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g)
【答案】(1) ①. A ②. ③. 有气泡冒出(其它合理答案)
(2) ①. Cl- ②. 解:BaC12溶液中溶质质量=104g×10%=10.4g
设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x
x=5.3g
答:该固体混合物中Na2CO3的质量为5.3g。
【解析】
【小问1详解】
①依据化学史可知,商朝就使用铜合金,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合金,近代才使用铝合金,则这三种合金被广泛应用的先后顺序按年代由远及近排列应是铜合金→铁合金→铝合金,故选A;
②铁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Cl2=FeCl2+Cu ;
③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铜的活动性在氢后,锌的活动性在氢前,锌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而铜不能,故将黄铜置于稀盐酸中,能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有气泡冒出;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分析,图中A点时,碳酸钠和氯化钡恰好完全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钠,烧杯中溶液里存在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氯离子;图中B点时,加入的氯化钡过量了,烧杯中溶液里存在钠离子、氢氧根离子、氯离子、钡离子,故存在的酸根阴离子是Cl-;
②详解见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