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大思政课
若干
理论
实践
问题
研究
2023 年第 3 期“大思政课”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 宋艳华朱漪“大思政课”之“大”,决定了其内涵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表现为大任务、大内容、大体系三个鲜明特征,决定了唯有构建齐抓共管思政课教学管理和课程体系,才能够完成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实施“大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在于强化各级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强化学校思政课的关键课程地位、巩固课程思政的基础育人阵地、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发力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实施“大思政课”的有效路径,前提条件是采取有效实践混合式教学模式,核心任务是开展一体化实践教学项目,协同发力在于构建大中小一体化育人格局。本文细究“大思政课”含义、特征和实践缘由,阐明实施“大思政课”基本要求,探寻“大思政课”实践路径,以期深入认识“大思政课”建设规律。一、“大思政课”若干理论问题辨析2021 年 3 月 6 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后,引起了思政课教师热烈反响和深入探究,这主要因为“大思政课”理念揭示了思政课最深层次的本质内涵与实践要求。“大思政课”作为思政课建设的新生事物,目前处于辨析基本理论和初步实践探索阶段,如何解读“大思政课”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为什么要实施“大思政课”,视角不同,看法不同,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权威定论,需要继续探究。1.“大思政课”的多种含义我们之所以能从不同角度解释“大思政课”含义,是因为“大思政课”之大,决定了其含义的多样性与丰富性,以致学界有不同解释都是正常的。赵春玲和逢锦聚认为“大思政课”是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结合的思政课。1曾令辉认为“大思政课”是“集合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全时空领域鲜活思政教育素材,构建起纵向贯穿大中小学全学段、横向贯通学校与社会全时空的思政课。”2更多学者强调了“大思政课”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实践课的鲜明特征,也有学者从系统管理角度论证了“大思政课”的含义。笔者认为,从课程体系角度解释“大思政课”比较全面合理,因为体系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大思政课”就是由重大的政治目标任务所规定的理论与社会现实相结合的庞大的教学内容,与之相适应的各类课程构成的宏大课程体系。2.“大思政课”的鲜明特征对此学者作了充分解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是卢黎歌总结出的十个特征:大背景、大系统、大视野、大格局、大课堂、大知识、大资源、大事件、大教改、大队伍。3细究这些“大”,很显然是从如何管理和课程内容两个方面加以概括的。从管理方面,强调要从系统出发,整合所有资源,形成全员参与的大思政教育格局;从课程内容来看,指出要有广阔视野、丰富内容和宏大体系。笔者认为,“大思政课”之“大”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可以解释为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与任务是大的,是一个培养信仰马克思主义和忠诚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头等政治任务,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样的教学任务至高无上,命运攸关,不可谓不大。二是可以解释为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是大的,是一个伴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完善上海建桥学院学报2023 年 9 月No.3?Sep.2023第 3 期12023 年第 3 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既传授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又关注和研究社会现实问题,还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拓展教学内容,是一个纵横历史与现实、贯通理论与实践、关联国内与国际的教学时空,这样的教学体系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不可谓不大。三是可以解释为思政课的课程类型是大的,包括第一课堂的理论课、第二课堂的课内外实践课、第三课堂的社会活动与考察课、第四课堂的网络课等课程。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归类,可以划分为狭义思政课和广义思政课。狭义思政课特指教育部规定的思想政治必修课,广义思政课包括学校思政课、课程思政、校内外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层面,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特性的教育课程。这样的表现形态复杂多样,形态各异,不可谓不大。3.“大思政课”的实施缘由这方面学界的看法比较一致,如韩雪亮和黄广友认为,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伟大征程赋予思政课新的使命,4史宏波和谭帅男认为实施“大思政课”有助于解决学生四个自信和思政课教学内容脱离社会现实等问题。5笔者认为,分析实施“大思政课”的缘由,除了分析实施“大思政课”解决问题的现实需要,也要看到思政课长期实践经验为实施“大思政课”新理念提供了前提条件。“大思政课”概念的提出,实际上是将事实上已经存在的处于隐性状态的“大思政课”显性化、公开化和正规化。上面所说明的“大思政课”类型其实早已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被创造出来了,只是不够明确与正规,不够普及化公开化。一方面,“大思政课”实践量的积累较为厚实,因为思政课一直是在教学改革中突破生存空间与存在形态向前发展的,思政课教师一直注重思政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本要求,探寻思政课校内校外相互贯通的发展模式;但是另一方面,思政课越是改革,其发展困境就越是明显,主要原因就是单纯依靠思政课教师自身力量很难突破思政课狭小的生存空间,需要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到思政课教学改革中来,其中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从思政课迈向课程思政,要求专业课承担思想政治教育任务。既然专业课教师都行动起来了,那么思政课教师就更应该加大教改力度,突破自我。“大思政课”概念的提出,就是思政课社会化改革中取得了一个由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的改革成果,意味着思政课已经从学校思政课上升到全社会思政课的高度,不仅思政课教师要想方设法在思政课的“大”字上做文章,而且全社会管理主体都要在各级党组织统一领导部署下,加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行列中来,与学校思政课相向而行,协同发力,共同营造思政课教学的社会大环境、大格局和大协作。二、实施“大思政课”的基本要求学界关于“大思政课”实施路径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如石书臣提出了顶层设计、制度安排、合作平台与实践导向等具体举措。6实践中的种种具体做法,必须遵循“大思政课”自身建设规律,符合“大思政课”本质属性。但学界对于实施“大思政课”应该有那些基本要求,目下还缺少专门论述,对此本文做一点深入分析。1.强化学校党组织的主体责任思政课承担着的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头等教育任务,理应是学校党组织的首要任务之一,书记理应是第一主体责任人,承担必须管好并发挥有实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若发生重大政治教育事件要追责,就是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不好,也要追责管理不到位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7总书记是从全党全社会角度指示要搞好思政课,那么作为专门培养人的学校党组织,则应该首当其冲,责无旁贷。学校党组织应该把思政课放在所有课程管理的第一位置上来,从人财物和激励政策以及实际育人效果方面,敢动真格,敢下真功夫,切实解决思政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重要的大问题。笔者认为,一个学校思政课效果好坏,应该成为党组织工作好坏的重要评价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过问指示思政课建设,提出了那么多重要理论指导,这给学校党组织提出了鲜明的管理指向,需要各级书记真正行动起来,抓紧“大思政课”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22023 年第 3 期抓好思政课建设。2.突出学校思政课的关键课程地位在“大思政课”体系中,学校思政课依然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课程,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8学校思政课既要体现“大”的特征要求,把学校思政课教学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实现理论武装学生头脑和学生自觉投身社会实践的双重教学目标;同时又要与专业教师的课程思政和其它类型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相向而行,协同作战,使之在大思政课体系中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搞好学校思政课,关键在思政课教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9思政课教师一定要有真信真懂真教的政治责任心与敬业精神,对于心不在焉、敷衍应付,并且守旧老套、能力不强的思政课教师,应该加强教育培训与责任管理,实在不称职的要解决清退。3.巩固课程思政的基础育人阵地“大思政课”之大在于其教育内容的博大精深和教育主体的多元构成,因此“大思政课”包括课程思政,表明课程思政从专业课程的思政功能角度承担了“大思政课”建设任务,表明专业教师也是“大思政课”建设的主体之一。现在所讲的课程思政,主要是指学校开设的教育课程所具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其实这个范围应该拓展到全社会所有教育课程,只要是社会上存在的教育课程,都应该具有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0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在于所有教学人员都必须强化承担教书育人的责任,特别是承担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责任。实践证明,理想信念教育,必须是全社会一以贯之的合力教育,才能够使学生终身享用。专业教师的理想信念教育,其正反两方面的引导作用,对于学生来说既能制胜又能致命。对于专业教师的思政教育,不能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必须强化责任监管,实行严厉的一票否决制。专业教师要不断磨练提高润物细无声的思政教育本领,以自身示范行为和强大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4.形成全员参与、共同发力的大思政教育体系全社会所有成员与组织都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符合“大思政课”本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他特别指出:“思政课的学习效果和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密切相关,要注重家校合作。”11家长无疑是学生思想政治和道德素质教育的第一责任人,而教育过程中的一些主要问题也恰好出在家长这里,许多家长在子女的全面成长与分数竞争方面认识上存在严重偏差,思想政治教育意识不到位和方法不合适。教育者必先自己受教育,必须通过家长学校和责任监督等方式逐步解决家长不尽责的问题。企事业单位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也扮演重要角色。一是通过高水平的企事业文化建设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和道德素养,二是通过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引导学生重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三是通过奖惩方式有效监管所属单位职工的子女教育问题,四是通过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政治宣传和公益活动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三、实施“大思政课”的路径选择由于“大思政课”实践涉及课内外、校内外方方面面因素,各校实践的条件多种多样,因而实施“大思政课”的路径也必然具有多方面的特性。我校遵循“大思政课”内在要求和运行规律,探索出了如下三个有效路径。1.提前条件完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由于“大思政课”的基本要求是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联系起来,加大理论联系的力度,丰富思政课的表现形式,拓展思政课的发展空间,具有全天候、全时空育人鲜明特征,与之相适应的,必须采取具有同样特征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否则根本无法完成“大思政课”教学任务。我们的基本做法就是学生线上自主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任务,师生线下共同突破重难点知识和开展课内外实践活动。这里的关键之处有两个,一是提高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二是提高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只要解决好两个关键问题,就能够为实施“大思政课”打下坚实基础,创造前提条件。“大思政课”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32023 年第 3 期我们采取激励与约束并举方式提高线上自主学习的自觉性。对此,我们制定了学生混合式学习任务清单,列出详细的加减分考核项目,做到教师评价有尺度,学生努力有方向,引导与规范学生学习行为,很好发挥了混合式教学清单指挥棒作用。我们还通过课堂复习提问环节,加强学生线上学习情况的检测,实现线上线下教学的有效衔接,尤其在课后督促学生完成在线题库练习,细化知识点,确保基础知识的学习质量。总起来,我们注重课前课后的预习与复习教学管理,为课中有更多时间突破重难点知识和开展实践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我们老师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新教学方法,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教学效果。例如,朱漪老师采用红歌教学方法,受到学生欢迎。朱老师精心选择与思政课教学内容高度契合的红歌,采用亲自演唱和组织学生合唱等方式渲染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情感认同,抓住最佳教学时机解读教材观点,达到情理交融的教学效果。费志杰老师讲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采用学生自编自导历史情景剧方式,以让书本上的历史“活起来”,达到了师生身临其境、感同身受的教学效果。2.核心任务开展系列化实践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把思政 小课堂和社会 大课堂结合起来”。12总书记的论述再一次强调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实施“大思政课”核心任务,应通过一体化实践教学项目,建构起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我校从实际出发,探索出一体化实践教学项目,包括“时政新闻点评(打开社会窗口)社会热点问题探究(认清社会本质)志愿者活动(担当社会责任)综合性社会实践(深度融入社会生活)”等在内的实践项目,体现阶梯式逐级上升的特点,不同年级学生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实践项目。限于篇幅,这里着重介绍其中两个实践项目。一是开展时政新闻点评。上课的第一环节就是学生时政新闻点评,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开始就打开思政课对接社会大世界的窗口,让世界之风吹进思政课堂,让社会万花筒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发学生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关注度,激起评头论足的学习欲望,并将发言质量与数量计入平时成绩,由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践证明,学生评论社会新闻事件的欲望是强烈的,也具有一定的评价能力。一个事件众人评说,能产生思想交锋,也能使课堂学习气氛变得十分活跃。每当讨论精彩时刻,是学生关注度与参与度最好的时刻,此时学生能与时代脉搏产生直接交融,对国家大政方针能有直接思考,对大千世界的人情世故产生直接共鸣。气壮山河的抗疫故事,能让学生点评充满激情,为之动容;俄乌冲突的硝烟弥漫,能让学生产生从未有过的安全意识,点评中多了几份清醒与冷静,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去主动学习相关内容。总之,学生点评时政新闻,既锻炼了学生分析与表达能力,体现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又极大丰富拓展了思政课堂教学内容,弥补了现有思政教材缺乏生动案例论证理论观点的缺陷,实现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紧密结合。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项目。近几年我们组织开展了社会实践考察、拍摄微电影、“雷锋馆”体验学习、征文与演讲、志愿者活动等实践项目,每个学期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安排两次课外活动项目,并将此纳入思政课考核范围。例如,2022 年上半年安排的是征文与微电影实践项目,因为有了疫情防控这样特殊的生活经历,学生都很用心用情,创作出了一批质量较高的作品。特别是反映同心抗疫题材的微电影,情真意切,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产生了较为感人的效果。学前教育 B20-3 班包彦希小组的 不平凡的生活,一开始用 这世界那么多人的歌声打动人心,学生扮演的抗疫人物,表情真挚朴实,音画视觉效果自然流畅,有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最后又通过同心抗疫的歌曲,盼望春天早一点来到我们身边,情感达到了高潮,是一部有创意有温度有追求的好作品。3.协同发力推进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的一项思政课内涵式发展重要工程,目的是构建符合学生成长规律的思政教育体系,形成大中小思政课相互衔接、协同发力的教育大格局,是充分体现“大思政课”本质要求的实践项目。我校与上海临港新片区部分中小学合作,开展了以学雷锋为主题的大中小同上一堂课的实践活动,过程中所开展的经常性集体备课与相互听课的“大思政课”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42023 年第 3 期教学实践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大中小老师集体备课和研讨,我们认为过去大中小思政教育内容衔接不合理的主要问题,表现在没有处理好中学与大学教学内容的合理分工上,同样的教学内容,本来应该是中学重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大学重在让学生探究深层次疑难问题,但是实际上运行的结果是中学与大学教学难度差不多,有的方面甚至中学还超过了大学难度,出现倒挂问题。因此,大学思政课教学应该从教学内容更深、教学要求更高等方面解决好与高中思政课的衔接问题,对于同样的教学内容,应该采取温故知新方式帮助学生巩固高中阶段已经学过的基本知识,并把着力点放在探究深层次疑难问题方面,让学生感到有挑战有难度,只有跳起来才能够得到,体现大学教学的难度应明显高于高中教学。例如,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重要性的知识点,高中阶段主要分析共产党领导为什么重要的重要依据,简要介绍怎样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基本要求问题,到了大学阶段就要着力分析如何巩固共产党领导的深层次问题,重点分析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重点探究“四大考验”“四大风险”“自我革命”“反腐倡廉”等重大现实问题。基于这样的教学思路,马院朱漪老师专门开设了一节关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的公开课。上海中学东校全体思政课老师在网上观摩后,开展了教学评价活动,一致认为这节公开课除了教学内容衔接合理,避免了不必要的简单重复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提出了比高中生更高的教学要求,包括更高的政治判断力和领悟力、更高的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更高的社会实践能力,大学生的实际表现达到了预期教学设计目标,是一堂效果显著、特色鲜明的公开课。总之,思政课教学改革走的是一条不平凡的探索之路。从思政课是关键课程,到课程思政教育体系的重要转变,再到“大思政课”更加宏大育人体系的构建,以及最近总书记揭示思政课的本质在于讲道理,可以看出我们对于思政课的本质认知和规律把握越来越清晰与深刻,这些都为承担并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育人重任提供了坚实理论指引和政策保障,也表明思政课的发展必将前程似锦,硕果累累。(作者一系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作者二系上海建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思政课教授)基金项目:(1)上海市民办高校党建与思政研究项目“民办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研究”(项目号M2022AL05);(2)2021 年度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制度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C2021254)。参考资料:1赵春玲,逢锦聚.“大思政课”:新时代恩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方向和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8).2曾令辉.科学把握“大思政课”的本质N.中国教育报,2022-03-17(4).3卢黎歌.“大思政”及“大思政课”的内涵要义EB/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22-05-07.4韩学亮,黄广友.新发展阶段“大思政课”的现实语境、价值意蕴及建设思路J.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2022(02).5史宏波,谭帅男.大思政课:问题指向、核心要义与建设思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1(9).6石书臣,韩笑.“大思政课”协同机制建设:问题与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2(6).78910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求是,2020(17).1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 N.人民日报,2016-12-09(1).12“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微镜头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下团组”两会现场观察)N.人民日报,2021-03-07(1).“大思政课”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