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教案《名师测控》7年级数学HK下册.DOCX
下载文档

ID:3189819

大小:1.56MB

页数:96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30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名师测控 教案 名师 测控 年级 数学 HK 下册
《新教案》word版 第6章 实数 课题:平方根 【学习目标】 1.掌握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2.能及时通过平方运算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 【学习重点】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学习难点】 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区别与联系. 行为提示: 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 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方法指导: 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一个正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这点在解题过程当中要学会灵活运用.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解题思路: 开平方是平方的逆运算,根据这种关系,我们求数的平方根或算术平方根.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为了美化校园,学校打算建一个面积为225 m2的正方形植物园,这个正方形的边长应取多少?你能计算出来吗? 解:∵152=225,∴正方形边长为15. 2.填空:(±2)2=4;(±)2=;(±0.1)2=0.01;(0)2=0. 3.想一想,有没有数的平方为负数? 答:没有.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2,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是平方根?举例说明. 答: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例如,由于(±8)2=64,所以64的平方根为8和-8(可以合写为±8). 范例1.16的平方根是什么?0的平方根是什么?-9有没有平方根? 解:∵(±4)2=16,∴16的平方根是±4. ∵02=0,∴0的平方根是0. 因为没有数的平方根为负数,所以-9没有平方根. 仿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25的平方根是5 B.5是25的平方根 C.9的平方根是-3 D.0没有平方根 仿例2.已知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分别是2x+1与3-x,求这两个数. 解:由题意得2x+1+3-x=0,解得x=-4, 这两数分别为-7和7. 归纳:一个正数a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如果x有平方根,则x为非负数. 阅读教材P3-4,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叫算术平方根?如何表示?什么叫开平方? 答:正数a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用符号来表示,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学习笔记: 分清“±”“”(a>0)分别表示a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仿例2中的算术平方根应选将化简为3. 行为提示: 积极表示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步运算都要有理有据,避免知识上的混淆及符号等错误. 检测可当堂完成.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范例2.求下列各数的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 (1)49;(2);(3)0.000 9;(4)(-9)2;(5)23. 解:(1)±=±7,算术平方根是7;(2)±=±,算术平方根是;(3)±=±0.03,算术平方根是0.03;(4)±=±9,算术平方根是9;(5)±,算术平方根是. 仿例1.填空: (1)4的平方根是±2,4的算术平方根是2; (2)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1个,是0,算术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有2个,是0和1;__ (3)若x2=100,则x=±10,若-是y的一个平方根,则y=. 仿例2.(教材P5练习第4题变式)的平方根是±3,的算术平方根是. 仿例3.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1): (1)≈2.71;(2)-≈-0.58;(3)±≈±7.28.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平方根 知识模块二 算术平方根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立方根 【学习目标】 1.了解立方根的概念,能够用根号表示一个数的立方根; 2.能用类比平方根的方法学习立方根,及开立方运算,并区分立方根与平方根的不同. 【学习重点】 区分立方根及平方根的不同,会进行开立方运算. 【学习难点】 数的立方根的性质归纳及应用. 行为提示: 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 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方法指导: 引导学生理解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正数0的立方根是0 负数的立方根是一个负数.任何实根都有一个立方根,这与平方根明显不同. 学习笔记: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什么叫平方根?数的平方根有何规律?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叫做二次方根.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2.填空:(2)3=8;(-2)3=-8;(0)3=0;(-)3=-.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6,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叫立方根?什么是开立方? 答: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叫三次方根,记作:.其中a叫被开方数,3叫根指数. 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它与立方互为逆运算. 范例1.求下列各数的立方根: (1)-0.027; (2)729; (3)-512. 解:(1)因为(-0.3)3=-0.027,所以-0.027的立方根是-0.3,即=-0.3; (2)因为93=729,所以729的立方根是9,即=9; (3)因为(-8)3=-512,所以-512的立方根是-8,即=-8. 仿例1.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C ) A.=±1 B.=15 C.=-5 D.=-3 仿例2.填空:(1)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它本身,则这个数是1,-1或0; (2)计算:=0.1,=-10; (3)-27的立方根与81的算术平方根之和是6. 方法指导: 学会用计算器求立方根,并进一步明确实数与其立方根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行为提示: 在群学后期教师可有意安排每组的展示问题,并给学生板书题目和组内演练的时间,有展示、有补充、有质疑、有评价穿插其中. 检测可当堂完成.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仿例3.求下列各式的值. (1);   (2)-;   (3);   (4). 解:原式=0.3; 解:原式=; 解:原式=-; 解:原式=-. 阅读教材P7,完成下列问题: 范例2.利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精确到0.01): (1);           (2)-; 解:≈4.97; 解:-≈-1.07; (3); (4)±. 解:≈-0.68; 解:±≈±4.19. 仿例1.将棱长分别为3 cm和5 cm的两个正方体铝块熔化,制成一个大正方体铝块,这个大正方体的棱长为5.34 cm.(不计损耗,结果精确到百分位) 仿例2.计算:(1)-+; 解:原式=0.6-(-0.4)+(-0.1)=0.9; (2)-+. 解:原式=-4+(-5)=-.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立方根 知识模块二 利用计算器求立方根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学习目标】 1.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 2.会对实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3.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进一步了解体会“集合”的含义. 【学习重点】 无理数、实数的概念. 【学习难点】 无理数的辨别和实数概念的理解. 行为提示: 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 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方法指导: 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常见无理数的三种形式:第一类是开方开不尽的数,第二类是化简后含有π的数,第三类是有规律不循环的小数.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什么是有理数?如何分类? 答: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有理数或有理数 2.面积是200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它是有理数吗? 答:;它不是有理数.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10-11,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有理数是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答:有理数包括整数和分数,整数和分数可统一写成分数的形式,如:2==2.0,=0.5,-=-0.,任何整数、分数都可以化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2.什么是无理数?举例说明. 答: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例如:,,π,0.101 001…(每两个1之间多一个0)等不属于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所以是无理数. 范例1.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无理数? ,-7,0,,,-3.141 592 6,,-π,3,-3,3.15,3.020 020 002… 解:无理数有:,,-π,3,-3,3.020 020 002… 仿例1.给出下列各数:π,-,0.,,,其中不是无理数的个数为( C ) A.1 B.2 C.3 D.4 仿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B.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C.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D.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学习笔记: 对实数进行分类时,不能将两种方法混淆在一起,分类时要注意做到不重不漏. 行为提示: 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在小组展示的时候解决. 检测可当堂完成.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阅读教材P11-12,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是实数?如何分类? 答: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实数 范例2.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到相应的集合内: -3.6,,,5,,0,,-,,3.14,0.101 00…. 解:(1)有理数集合{-3.6,,5,0,-,,3.14,…}; (2)无理数集合{,,,0.101 00…,…}; (3)整数集合{,5,0,-,…}; (4)负实数集合{-3.6,,-,…}. 仿例 在①3.141 4;②;③-;④;⑤2. …中,属于有理数的有①③④⑤,属于无理数的有②,属于负实数的有③④.(填序号)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无理数 知识模块二 实数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实数的运算及大小比较 【学习目标】 1.了解实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2.了解在有理数范围内的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3.能根据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方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学习重点】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关系. 【学习难点】 对“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关系”的理解以及无理数的大小比较. 行为提示: 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 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什么是无理数? 答: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2.什么是实数,实数如何分类? 答: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 或实数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13,回答下列问题: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有何关系? 答:与有理数一样,每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一个点来表示,数轴上的点不是表示有理数就是表示无理数,因此,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范例1.(南京中考)如图,数轴上的点P表示的数可能是( B ) A. B.- C.-3.8 D.-  仿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B.数轴上的任何一个点都可用一个实数来表示 C.数轴上的每一个点和有理数是一一对应的 D.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实数的性质是怎样的? 答: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与在有理数范围内完全一样.实数和有理数一样,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正数及0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何一个实数都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对于实数仍然适用. 解题思路: 根据实数的绝对值的意义正确去绝对值符号是解题的关键:|a|= 学习笔记: 两个数怎么比较大小? ①可以取近似值比较; ②可以比较被开方数; ③可以作差比较等. 行为提示: 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在小组展示的时候解决. 检测可当堂完成.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范例2.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D ) A.-3与 B.|-3|与- C.|-3|与 D.-3与 仿例1.-的相反数是-. 仿例2.计算:|1-|=-1,-=-1. 仿例3.计算: (1)++|3-|; (2)+(精确到0.01); (3)×(精确到0.1). 解:(1)原式=-2++3-=1;(2)原式≈1.414+2.236=3.65; (3)原式≈1.73×2.65≈4.58≈4.6. 阅读教材P14,完成下列问题: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两个正数,绝对值大的数较大.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范例3:在数轴上作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比较它们的大小,并用“<”连接它们. 解:-7<-4<-2<0<<|-|,数轴表示略. 仿例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与;          (2)3与. 解:<;           解:3>.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知识模块二 实数的性质与运算 知识模块三 实数的大小比较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6章小结与复习 【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区分并会求数的平方根、算术平方根和立方根. 2.了解无理数、实数的意义,并会进行分类,会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及开方运算. 【学习重点】 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性质,无理数与实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 算术平方根的意义及实数的性质. 行为提示: 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 教会学生怎么交流,先对学,再群学,充分在小组内展示自己,分析答案,提出疑惑,共同解决.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知识结构框图 实数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范例1.的平方根是( C ) A.±4 B.4 C.±2 D.2 仿例1.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B ) A.=-3 B.-=-3 C.=±3 D.=±3 仿例2.(安徽中考)-64的立方根是-4. 仿例3.若-2xm-ny2与3x4y2m+n是同类项,则m-3n的立方根是2. 仿例4.(潘集期中)已知一个正数x的平方根是a+1和a-9,则a=4,x=25. 范例2.(潘集期中)在实数,5,-π,3.141 592 6,,2.010 101…,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仿例1.2-的绝对值是-2;-27的立方根的相反数是3. 仿例2.实数a,b在数轴上对应的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计算|a-b|的结果为( C ) A.a+b B.a-b C.b-a D.-a-b 学习笔记: 行为提示: 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在小组展示的时候解决. 检测可当堂完成.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范例3.给出四个数0,,,-1,其中最小的是( D ) A.0 B. C. D.-1 仿例1.与无理数最接近的整数是( C ) A.4 B.5 C.6 D.7 仿例2.将实数,π,0,-6由小到大用“<”号连起来,可表示为-6<0<<π. 仿例3.若x,y为实数,且|x-2|+=0,则(x+y)2 015的值为-1. 变例1.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是h=gt2(g为重力加速度,g=9.8 m/s2),若物体下落的高度h为88.2 m,则下落的时间为3s. 变例2.面积为6的长方形,长是宽的2倍,则宽为.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及计算 知识模块二 实数的有关概念及性质应用 知识模块三 实数的大小比较及简单运算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7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课题:不等式及其基本性质 【学习目标】 1.理解不等式的概念,会用不等式表示简单问题的数量关系. 2.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会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进行不等式变形. 【学习重点】 理解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利用它进行不等式变形. 【学习难点】 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不等式化成“x>a”或“x<a”的形式. 行为提示: 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 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知识链接: (1)负数即小于0;(2)非负数即大于或等于0;(3)不大于就是小于或等于;(4)不小于就是大于或等于. 方法指导: 辨别不等式要看其式子中是否含有不等号.列不等式要注意语句叙述的顺序.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什么是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答: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1: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整式,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除数不为0)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23,完成下列问题: 什么是不等式? 答:用不等号(>、≥、<、≤或≠)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范例1.下列各式中:①-3<0;②4x+3y>0;③x=3;④x2+xy+y2;⑤x≠5;⑥x+2>y+3.不等式的个数有( B ) A.5个 B.4个 C.3个 D.1个 仿例1.根据下列数量关系,列出不等式: (1)x与2的和是负数; (2)m与1的相反数的和是非负数; (3)a与-2的差不大于它的3倍; (4)a,b两数的平方和不小于它们的积的两倍. 解:(1)x+2<0;(2)m-1≥0;(3)a+2≤3a;(4)a2+b2≥2ab. 仿例2.下列按要求列出的不等式不正确的是②.(填序号) ①x的3倍与1的差不小于2,3x-1≥2; ②x与4的和至少是x的3倍,x+4>3x; ③x的不大于x的,x≤x; ④a的倍与4的和最多是3,a+4≤3. 学习笔记: 方法指导: 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对不等式进行变形时,要特别注意性质3,在乘(除)以同一个数时,必须先弄清这个数是正数还是负数,如果是负数,要记得不等号的方向一定要改变. 行为提示: 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在小组展示的时候解决. 检测可当堂完成.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阅读教材P24-26,完成下列问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哪些? 答:(1)如果a>b,那么a±c>b±c; (2)如果a>b,c>0,那么ac>bc,>; (3)如果a>b,c<0,那么ac<bc,<; (4)如果a>b,那么b<a; (5)如果a>b,b>c,那么a>c. 范例2.a,b都是实数,且a<b,则下列不等式的变形正确的是( C ) A.a+x>b+x B.-a+1<-b+1 C.3a<3b D.> 仿例1.用“<”或“>”号填空: (1)如果a-1>b-1,那么a>b; (2)如果3a>3b,那么a>b; (3)如果a<b且c>0,则ac+c<bc+c; (4)若a>b,c<0,则(a-b)c<0. 仿例2.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下列不等式化为“x<a”或“x>a”的形式.(a是常数) (1)-3x>2;  (2)y<2-y;  (3)-3x+2<2x-8. 解:(1)不等式两边同除以-3,得:x<-; (2)不等式两边同加上y,得:y<2; (3)不等式两边同减去2x+2,得:-5x<-10,不等式两边同除以-5,得:x>2.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不等式的概念 知识模块二 不等式的性质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及解法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不等式的解集、解不等式等概念. 2.会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学习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学习难点】 准确求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 行为提示: 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 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方法指导: 如果一个不等式是一元一次不等式,必须满足三个条件:①含有一个未知数;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③不等式的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1.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答:含有1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3.不等式性质3的内容是什么? 答: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28-29,完成下列问题: 1.什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答: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且不等号两边都是整式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什么叫不等式的解?什么叫不等式的解集? 答:一般地,能够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所有这些解的全体称为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范例1.下列不等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D ) A.x2-2x-3<0 B.2x-3y≤0 C.≥0 D.4x-<1-x 仿例1.已知2a-3x3+2a>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则a=-1,不等式的解集为x<-1. 仿例2.不等式2x+9≥3(x+2)的正整数解是1,2,3. 仿例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不等式x<2的正整数解只有一个   B.-2是不等式2x-1<0的一个解 C.不等式-3x>9的解集是x>-3   D.不等式x<10的整数解有无数个 方法指导: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步骤: 先去分母,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 行为提示: 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在小组展示的时候解决. 检测可当堂完成.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范例2.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2x-3<;   (2)-≤1. 解:(1)去分母,得3(2x-3)<x+1,去括号,得6x-9<x+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10,系数化为1,得x<2. 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2)去分母,得2(2x-1)-(9x+2)≤6,去括号,得4x-2-9x-2≤6,移项,得4x-9x≤6+2+2,合并同类项,得-5x≤10,系数化为1,得x≥-2,不等式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如下: 仿例1.解下列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1;    (2)-1≤-2x. 解:(1)x>12,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2)x≤,解集在数轴上表示为: 仿例2.式子1-的值不大于,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x≥. 仿例3.不等式(x-a)>2-a的解集为x>2,那么a的值为2.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一元一次不等式 知识模块二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学习目标】 1.进一步熟练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并会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2.掌握含分母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学习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和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 【学习难点】 去分母、化系数为1时注意不等号方向. 行为提示: 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 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方法指导: 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就是根据所给的条件寻找不等关系,然后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 学习笔记: 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找不等关系,并根据题中关键词,如“大于”“小于”“不大于”“至少”“不超过”等列出不等式.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填空: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括号内填各步骤的理论依据): (1)去分母(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或3); (2)去括号(整式的运算法则); (3)移项(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4)合并同类项(整式的运算法则); (5)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或3).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32,完成下列问题: 列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答:①审清题意;②设未知数;③寻求不等关系,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⑤根据实际情况求出符合题意的解. 范例 某商品的进价是120元,标价为180元,但销量较小.为了促销,商场决定打折销售,为了保证利润率不低于20%,那么最多可以打几折出售此商品? 解:设最多可以打x折出售此商品,由题意得180×-120≥120×20%.解得x≥8. 答:最多可以打8折出售此商品. 仿例1.小明家每月水费都不少于15元,自来水公司的收费标准如下:若每户每月用水不超过5 m3,则每立方米收费1.8元;若每户每月用水超过5 m3,则超出部分每立方米收费2元,小明家每月用水量至少是多少? 解:设小明家每月用水x m3. ∵5×1.8=9<15, ∴小明家每月用水超过5 m3,则超出(x-5)m3,按每立方米2元收费,列出不等式为5×1.8+(x-5)×2≥15,解得x≥8. 答:小明家每月用水量至少是8 m3. 仿例2.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1场得2分,负1场得1分.某队预计在2012~2013赛季全部32场比赛中最少得到48分,才有希望进入季后赛.假设这个队在将要举行的比赛中胜x场,要达到目标,x应满足的关系式是( A ) A.2x+(32-x)≥48 B.2x-(32-x)≥48 C.2x+(32-x)≤48 D.2x≥48 行为提示: 找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先对学,再群学,对照答案,提出疑惑,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写在小黑板上,在小组展示的时候解决. 检测可当堂完成. 教会学生整理反思.   仿例3.某校组织开展了“爱我中华”的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答对一题记10分,答错(或不答)一题记-5分,小明参加本次竞赛得分要超过100分,他至少要答对几道题? 解:设他至少要答对x道题,依题意,得10x+(-5)×(20-x)≥100. 解得x≥13. 由x应为非负整数,得x≥14. 答:他至少要答对14道题. 仿例4.某射击运动员在一次比赛中前6次射击共击中52环,如果他要打破89环(10次射击,每次射击最高中10环)的记录,则他第7次射击不能少于( C ) A.6环 B.7环 C.8环 D.9环 仿例5.某超市有偿提供可重复使用的三种环保购物袋,每只售价分别是1元、2元和3元,这三种环保购物袋每只最多分别能装大米3公斤、5公斤和8公斤.6月7日,小星和爸爸在该超市选购了3只环保购物袋用来装刚买的20公斤散装大米,他们选购的3只环保购物袋至少应付给超市8元. 三、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问题”和通过“自学互研”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 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 四、检测反馈 达成目标 见《名师测控》学生用书. 五、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 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简单的不等式组的解法 【学习目标】 1.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意义. 2.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能借助数轴正确地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学习重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 【学习难点】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行为提示: 创景设疑,帮助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 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一、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旧知回顾: 如图,小红现有两根木棒,长度分别为20 cm和40 cm,她想再找一根木棒来拼接成一个三角形,那么她所寻找的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应符合什么条件呢? 解:设第三根木棒为x cm,由题意得 ∴20<x<60. 答:第三根木棒的长度在20-60 cm之间. 以上所列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本节课我们将研究这个问题. 二、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 阅读教材P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