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数学冀教版
23.3
方差
数学
冀教版
23.3 方差
┃教学整体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方差的意义.
2.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并会初步运用方差解决实际问题做出决策.
3.熟练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并会应用方差比较两组数据波动的大小.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方差的意义,掌握方差的计算公式,并会使用计算器求方差.
难点:应用方差对数据波动情况进行判断,进而做出正确的决策.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我们常用平均数、众数来刻画数据的“平均水平”,但在有些情况下“平均水平”是不够的,如评价选手的射击水平、机器加工零件的精度、手表的日走时误差时,还需要用一个新的数——方差,来刻画数据的波动情况.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兴趣.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探究方差的概念与公式.
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第19页“观察与思考”.
学生先独立完成第1问.
学生对第2,3问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师引导总结:比较甲和乙的射击水平,自然想到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但是,甲和乙射击成绩的平均数和中位数都是7环.两人相比,乙的成绩大多集中在7环附近,而甲的成绩相对于平均数波动较大.
我们在分析数据的特征时,仅考虑数据的平均数是不够的,还需要关注数据的波动情况.
师生共同学习方差的概念和公式:s2=[(x1-)2+(x2-)2+…+(xn-)2].
教师强调公式中的s2,n,,x1,x2…,xn各指什么数据:s2(这组数据的方差),n(这一组数据的个数),(这组数据的平均数),x1,x2,…,xn(这组数据中的每个数据).
教师讲解:结合图示和方差公式,我们可以发现,当数据分布比较分散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大,方差就大,数据的波动也越大;当数据分布比较集中时,各个数据与平均数的差的平方和较小,方差就较小,数据的波动越小.因此,方差的大小反映了数据波动(或离散程度)的大小.通常,如果一组数据的方差较小,我们就说它比较稳定.
学生独立求出甲、乙两人成绩的方差,并判断谁的成绩比较稳定.
2.例题讲解.
(1)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2)教师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第22页“一起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计算,探讨,解决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拨补充.
学生:从图形上看,A路线用时波动较大,B路线用时波动较小.
学生:经计算得A=42,s2A=63.2;B=47,s2B=4.2.
A<B,s2A>s2B,说明A路线平均用时较少,但用时波动较大.
当上班可用时间只有40min,应选择走A路线,因为在10次记录中,B路线所有用时都超过40min,而A路线有6次用时不超过40min,选B路线时间肯定不够用,而选A路线,有可能时间够用.当上班可用时间是50min时,应选择走B路线.
教师:平均数、众数、中位数、方差都是衡量一组数据的特征数,根据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分析这些数据,做出正确的决策.
层层设问,让学生的思路越来越清晰.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教材第23页练习.
学生自主分析完成,两名学生板练.
师生共同对证板练的答案,教师强调书写步骤.
强化教学内容.
四、课堂小结,提炼观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提升.
五、布置作业,巩固提升
1.教材第21页习题A组第1,2题,B组题.
2.教材第24页习题A组第1,2题,B组第1,2题.
┃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