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3.2
第2课时
仰角与俯角问题1
课时
仰角
俯角
问题
第2课时 仰角与俯角问题
1.巩固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
2.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仰角和俯角的问题.(重点、难点)
一、情境导入
秋千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娱乐器材,如图所示是秋千的简图,秋千拉绳(OA)的长为3m,静止时秋千踏板(B,大小忽略不计)距离地面(BE)的距离0.5m,秋千向两边摆动时,若最大的摆角(摆角是指秋千拉绳与铅垂线的夹角∠AOB或∠COB)约为52°.
你能否通过所学知识求出秋千踏板与地面的最大距离约为多少?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仰角、俯角问题
【类型一】 仰角问题
如图所示,为了测量山的高度AC,在水平面B处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AC⊥BC,自B沿着BC方向向前走1000m,到达D处,又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求山高.(结果保留根号)
解析:要求AC,无论是在Rt△ACD中,还是在Rt△ABC中,只有一个角的条件,因此这两个三角形都不能解,所以要用方程思想,先把AC看成已知,用含AC的代数式表示BC和DC,由BD=1000m建立关于AC的方程,从而求得AC.
解:在Rt△ABC中,=tanB=tan30°=,∴BC=AC.在Rt△ACD中,=tan∠ADC=tan45°=1,∴DC=AC.∴BD=BC-DC=AC-AC=(-1)AC=1000,∴AC==500(+1)(m).
答:山高为500(+1)m.
方法总结:在解直角三角形时,若仰角、俯角不是直角三角形的内角时,应利用已知条件将它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再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列方程求解.
【类型二】 俯角问题
如图,飞机A在目标B正上方1000m处,飞行员测得地面目标C的俯角为30°,则地面目标B,C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Rt△ABC中,∠B=90°,∠C=∠CAD=30°,AB=1000m,∴BC===1000(m),故填1000m.
方法总结:解此类问题,首先要找到合适的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已知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如图,某人站在楼顶观测对面笔直的旗杆AB,已知观察点C到旗杆的距离(CE的长度)为8m,测得旗杆顶的仰角∠ECA为30°,旗杆底边的俯角∠ECB为45°,那么,旗杆AB的高度是( )
A.(8+8)m B.(8+8)m
C.(8+)m D.(8+)m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Rt△BCE中,∵CE=8m,∠ECB=45°,∠ACE=30°,∴BE=CE=8(m),AE=EC·tan∠ACE=8×tan30°=(m),∴AB=AE+BE=(8+)m.故选D.
方法总结:解此类问题,要作好辅助线,将问题分为仰角和俯角两个问题来解直角三角形.
三、板书设计
本次教学过程中涉及实际应用问题,在合作探究环节可引导学生探究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数学模型,从这些数学模型中总结规律并积累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逻辑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