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精品解析: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中考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下载文档

ID:3183826

大小:1.37MB

页数:13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精品 解析 2022 广西 北部湾 经济区 中考 历史试题
【淘宝:中小学教辅资源店 微信:mlxt2022】 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 历史、道德与法治为同堂分卷、闭卷考试,考试时间共120分钟。本试卷为历史部分,满分60分。 注意: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 小明同学要学习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他可以选取的实物史料是 A.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B. 司母戊鼎 C.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汉并天下”瓦当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得出圆形方孔半两钱是秦始皇为巩固统治,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C项正确;北京人头盖骨化石证明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的存在,排除A项;司母戊鼎是商朝的青铜器,排除B项;汉并天下瓦当,就是为纪念刘邦战胜项羽,统一天下,建立汉朝而作,排除D项。故选C项。 2. 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这项成果所属领域是 A. 数学 B. 历法 C. 医学 D. 文学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再结合所学可知,祖冲之 是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他提出的“祖率”对数学的研究有重大贡献。圆周率是数学领域的,A项正确;其他三项不对,排除BCD项。故选A项。 3. 唐朝时,一位高僧前后用了12年,历经各种磨难抵达日本,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与高僧这段曲折经历相关的史实是 A. 张骞出使西域 B. 文成公主入藏 C. 玄奘西行 D. 鉴真东渡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唐朝时,一位高僧前后用了12年,历经各种磨难抵达日本,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再结合所学鉴真6次东渡日本,在日本传授佛经,在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D项正确;张骞是一名郎官,西域是今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排除A项;文成公主入藏,不是日本,排除B项;玄奘西行天竺,排除C项。故选D项。 4. 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这反映了宋朝 A. 社会风气开放 B. 都市商业繁荣 C. 海外贸易频繁 D. 科技成就突出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宋朝时,开封、杭州等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可知,反映的是宋朝都市商业繁荣,B项正确;材料与社会风气开放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开封、杭州的商业状况,与海外贸易没有关系,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城市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经商时间不受限制,没有体现出科技成就突出,排除D项;故选B项。 5. 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各族之间的通婚很普遍。这些现象反映了 A. 文化昌盛 B. 中央集权加强 C. 江南地区开发 D. 民族交融发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魏晋时期的北方,胡汉合舞已成为普遍的风气;元朝时期,各族之间的通婚很普遍。”中的胡汉合舞,通婚等,结合所学可知,东汉开始北方少数民族内迁,各民族不断融合,到元朝时,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更加促进民族融合,D项正确;其余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BC项。故选D项。 6. 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清朝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明清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 强化皇权 B. 禁锢思想 C. 发展经济 D. 巩固边疆 【答案】A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权分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大大加强了皇权。清朝设立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所以说明清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强化皇权,A项正确;这些措施与禁锢思想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中央官制的变化,不涉及经济, 排除C项;材料中的措施主要是中央官制的变化,与巩固边疆无关, 排除D项;故选A项。 7.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为此,他们掀起了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义和团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一些开明的官员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可知,这是清朝官员利用西方先进的技术, 维护清王朝统治,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这是洋务运动,A项正确;戊戌变法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后,资产阶级改良派掀起的一次改革,排除B项;义和团运动是19世纪末农民阶级的反抗外来侵略的一次抗争,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是由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于1915年掀起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排除D项;故选A项。 8. “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这是蔡元培对中国近代一位历史人物的高度评价。他评价的是 A. 洪秀全 B. 孙中山 C. 叶挺 D. 聂耳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结合所学,这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宣传了民主共和思想,B项正确;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宣言鬼神思想,排除A项;叶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此时已经没有君主专制了,排除C项;聂耳是作曲家,排除D项。故选B项。 9. 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桂北渡过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敌机疯狂扫射渡江的战士,江水慢慢变成了红色,但是战士们浴血奋战,终于突出了重围。”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 A. “红船精神” B. 井冈山精神 C. 长征精神 D. “铁人”精神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可得出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是在长征时期,铸就了长征精神,C项正确;“红船精神”是在中共一大时期,排除A项;井冈山精神诞生于土地革命时期的井冈山根据地,排除B项;铁人精神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王进喜崇高思想、优秀品德的高度概括,也集中体现出我国石油工人精神风貌,排除D项。故选C项。 10. 1945年,经过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取得了 A. 北伐战争的胜利 B.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45年,经过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可知,这场战争从1931年开始,从1937年开始全民族抗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1931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民族抗战开始,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C项正确;1927年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排除A项;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人民解放战争胜利,排除B项;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胜利,排除D项;故选C项。 11.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曾说:“(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实行了 A. 土地改革 B.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三大改造 D. 改革开放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可得出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实行了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重工业,相应的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和农业,B项正确;土地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封建半封建性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排除A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排除C项;改革开放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 12.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 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 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答案】A 【解析】 【详解】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不带有作者自己的感情色彩;历史结论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状态,带有明显的个人情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是历史结论,A项正确;BCD项是历史事实,排除BCD项。故选A项。 13. 《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据此可知,《罗马民法大全》 A. 保证了皇帝的专制权力 B. 标志“种姓制度”的建立 C. 导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D. 为后世法律制定提供借鉴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罗马民法大全》……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可知,为后世法律制定提供借鉴,D项正确;材料中“《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没有涉及保证皇帝的专制权力,排除A项;种姓制度是古代印度的文明成果,与罗马无关,排除B项;《罗马民法大全》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与西罗马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4. 它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它”指的是 A. 大化改新 B. 文艺复兴 C. 光荣革命 D. 第二次工业革命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它反对教会“神权至上”,提倡人文主义,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可得出文艺复兴是一场反对教会“神权至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运动,促进了人们思想的大解放,B项正确;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其主要内容是废除大贵族垄断政权的体制,向中国唐朝政治和经济体制学习,成立古代中央集权国家,排除A项;光荣革命是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的推翻詹姆士二世的统治、防止天主教复辟的非暴力政变,排除C项;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60年代后期发生的电力革命事件,排除D项。故选B项。 15. 年代轴有助于我们梳理历史发展的线索,下列历史年代轴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A. 封建时代的世界 B. 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C. 走向整体的世界 D.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扩展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年代轴,再结合所学,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的应该,美国独立战争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法国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这属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8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美国内战和日本明治维新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资本主义力量进一步增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项正确;时间轴上的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国家,是封资本主义时代,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与发展,排除B项;几个国家不能代表整体的世界,排除C项。故选D项。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16. 天安门是中国古典建筑的瑰宝,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九年级1班的同学开展“探究天安门”的主题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任务一【品建筑之精湛】 图一为现今的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属于典型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 图二为天安门城楼大殿内的彩绘。栩栩如生的龙纹图案和高贵典雅的吉祥图案,把我国的彩绘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1)根据以上材料,指出天安门始建的朝代及建筑工艺精湛的表现。 任务二【感青年之情怀】 图三表现了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的场景。图四是学生高举的部分横幅内容。这次示威游行标志着一场伟大运动的开始,历史学家把这场运动视为八十年的“旧民主”时期和“新民主”时期的分水岭。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场运动的名称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任务三【悟民族之复兴】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1984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国庆庆典上,走过天安门城楼前的农民游行队伍打出“联产承包好”的标语。 (3)图五记录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根据图六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联产承包好”的原因。结合这两个场景,谈谈你对新中国发展历程的认识。 【答案】(1)朝代:明朝。表现:龙纹图案彩绘栩栩如生;吉祥图案彩绘高贵典雅。 (2)运动:五四运动。历史意义: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3)事件:开国大典。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认识:中国由独立开始走向富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一材料可知,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根据图二材料可知天安门建筑工艺精湛表现为龙纹图案彩绘栩栩如生;吉祥图案彩绘高贵典雅。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的场景”、“内除国贼,外争主权”、“还我青岛,誓死力争”可以判断,这场运动是五四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五四运动的意义是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蒙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图五材料“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可以判断,图五记录的是开国大典;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结合以上两个场景,我对新中国发展历程的认识是中国由独立开始走向富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17.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各国在国际贸易中的表现,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状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交流通道被打开,中国丝绸是这条通道的主要贸易品。这种又薄又滑的丝织品,在地中海地区的供应量不断增加,随处可见,广受人们喜爱,它能让穿着者在众人面前显得光鲜。 ——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英国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很大的比重,1850年世界贸易总额为145亿马克,而英国及其殖民地的贸易就达52亿马克。在机器制造业方面,它的机器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加之在交通运输方面,英国依靠迅速发展起来的铁路和汽船,使它的商品流通比任何国家都要快。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材料三 2005-2018年中国与部分纺织强国(地区)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 中国 欧盟 印度 美国 2005年 21.60 30.20 3.30 4.20 2010年 30.80 25.80 4.10 3.70 2018年 34.00 25.00 4.20 320 在融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中国在纺织行业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高水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纺织业的技术革新能力不断提高。这有利于维护纺织业竞争优势和持久的领先地位。 ——摘编自胡惠婉《中国纺织业国际竞争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汉朝时这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交流通道”的起点。为什么中国丝绸广受地中海地区人们的喜爱?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的表现及原因。 (3)根据材料三,归纳2005-2018年中国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的变化趋势。指出中国为“维持纺织业竞争优势和持久的领先地位”所作的努力。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贸易地位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案】(1)起点:长安。原因:丝绸质地又薄又滑;能让穿着者在众人面前显得光鲜。 (2)表现:英国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很大的比重;机器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 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交通运输快捷;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3)变化趋势:中国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有较大幅度提升。 努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4)主要因素:交通条件;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国家政策;物产差异;产品质量等。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一“一条横跨欧亚大陆的交流通道被打开,中国丝绸是这条通道的主要贸易品”可以判断汉朝时这条道路是丝绸之路,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知道,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根据材料可以知道,中国丝绸广受地中海地区人们喜爱的原因是丝绸质地又薄又滑;能让穿着者在众人面前显得光鲜。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二“ 19世纪中叶,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英国贸易额在世界贸易总额中占很大的比重”、“在机器制造业方面,它的机器出口额居世界第一位”可以知道英国在世界贸易中占据垄断地位。其原因是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交通运输快捷;英国拥有广阔的殖民地。 【小问3详解】 根据材料三表格可以看出,2005年中国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为21.60,2010年中国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0.80,2018年中国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为34.00,所以说2005—2018年中国纺织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有较大幅度提升;中国为“维持纺织业竞争优势和持久的领先地位”所作的努力有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加。 【小问4详解】 综合以上材料,我认为影响一个国家国际贸易地位主要因素有交通条件、生产力水平、科技水平、国家政策、物产差异、产品质量等。 18. 两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战后的世界发生了深刻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年) 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全面爆发,1945年结束) 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计 直接死于战争的军人900万,另有2000多万受伤。直接经济损失约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约1516亿美元。 死亡人数约6000万,物资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 数据来源: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部分)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东欧先后建立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7个社会主义国家。 1919年1月,巴黎和会召开。 1921年11月,华盛顿会议召开。 1945年2月,雅尔塔会议召开。 1945年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 1920-1922年,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 请回答: (1)世纪是一种常用的纪年方式,请写出两次世界大战发生于哪一世纪?根据材料,概括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危害。 (2)根据材料中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大事记,结合所学知识,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材料中的两个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总结提升。4分)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仍旧频繁发生,世界依然很不安宁。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国际社会应如何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答案】(1)时间:二十世纪危害: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世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2)【示例一】 观点: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建立了国际新秩序。 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先后召开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结论: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建立了国际新秩序,但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不同。 【示例二】 观点: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 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1920-1922年,甘地领导印度人民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增强了印度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逐渐崩溃。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取得独立,这一年因此被称为“非洲年”。六七十年代,绝大多数非洲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独立。 结论:两次世界大战沉重削弱了帝国主义殖民力量,为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 【示例三】 观点: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 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激化了俄国国内各种社会矛盾,1917年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东欧先后建立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7个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从一国扩展到多国。 结论:两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力量,社会主义发展壮大,成为推动世界历史发展的伟大力量。 (3)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提供的时间,一战是1914-1918,二战是1939-1945,再结合所学世纪在百位上加1,可知两次世界大战都是二十世纪,一百年为一个世纪,二十世纪九十1900-1999年;跟材料“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统计”表明,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世界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小问2详解】 根据题干“以两次世界大战的共同影响为主题”,可以从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影响等要素进行归纳。注意在进行论述的时候分三步走,第一步,提出观点:如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建立了国际新秩序。第二步根据两次世界大战建立的国际秩序进行论证,做到史论结合,史实为观点服务。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在这两个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秩序得以重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英、苏三国先后召开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缔结了一系列条约和协定,推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第三步:总结观点,进行升华,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建立了国际新秩序,但对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不同。还可从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或者两次世界大战客观上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等观点着手,注意三步走即可。 【小问3详解】 根据题干“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但局部动荡仍旧频繁发生,世界依然很不安宁”,可以从各国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措施,交流方式,解决争端的方式等方面着手,如尊重各国主权、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安全架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