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doc
下载文档

ID:3180001

大小:372.50KB

页数:22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9 江苏省 徐州市 中考 物理 试卷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2.(2分)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  ) A.蒸发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3.(2分)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4.(2分)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5.(2分)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车胎 B.车把 C.车轴 D.脚踏板面 6.(2分)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脚的长度约10cm 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m C.步行的速度约15m/s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s 7.(2分)下列家庭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 B.手拿测电笔金属杆 C.湿手拔插头 D.用电器外壳接地 8.(2分)“北斗+5G”技术将用于助力北京打造智慧型冬奥会,这项技术主要利用(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9.(2分)我省首座“光充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已投入使用,该充电站利用清洁能源,通过屋顶发电板发电,这种能源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太阳能 D.风能 10.(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  ) A.是放大的 B.是缩小的 C.是等大的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五、物理填空题(第17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11.(3分)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   ℃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   ,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 12.(3分)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此时运动员和伞受到的空气阻力   重力(填“>”“<”或“=”),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   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13.(3分)一位同学体重为600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   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14.(3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   放置在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   ;能不能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   。 15.(3分)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   ;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   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象应是甲、乙两种图象中的   。 16.(3分)两个磁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同名磁极相   ;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是因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如图所示,把通电导线放在两个磁极中间,磁极对导线的力垂直指向纸里,如果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则磁极对导线的力垂直指向   (填“纸里”或“纸外”)。 17.(2分)如图所示,在玻璃杯中倒入少量热水,摇晃几下后把水倒出,然后立即把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快速涌进玻璃杯。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 六、物理解答题(第18、19题2分,第20、21题各6分,第22~24题各8分,共40分.解答第20、21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18.(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请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19.(2分)如图所示,一个实心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20.(6分)工人用杠杆将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做了100J的功。求: (1)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 (2)杠杆的机械效率。 21.(6分)定值电阻R1两端加4.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45 A.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和定值电阻R0并联,电流表示数为0.50A;用阻值为30Ω的电阻R2替换R1,电流表示数变为0.30 A.求: (1)R1的阻值; (2)电源电压。 22.(8分)小明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功率。 (1)如图所示,电路图中没有标明电流表、电压表,请在相应圆圈内填入字母“A”“V”完成电路图。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电压U/V 2.0 2.5 2.8 电流I/A 0.22 0.24 0.26 (2)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端。 (3)小明测量的数据如上表所示,三次测量比较,小灯泡亮度变化情况是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4)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23.(8分)小华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薄塑料袋测量酱油的密度。 (1)测量前,应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   刻度线上。 (2)把适量的酱油装入塑料袋,排出空气后扎紧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为3.6N;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塑料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N。 (3)水的密度为1×103kg/m3,则可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kg/m3。 (4)小华想用上述器材继续测量白酒的密度,但白酒的密度比水小。 请帮她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并简要说明:   。 24.(8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热阻 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物体对热量的传导有阻碍作用,称为热阻,用R表示。物体的热阻与物体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关系式为R=,式中λ称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不同。房屋的墙壁为了保温,往往使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如果墙壁一侧是高温环境,温度始终为t1;另一侧是低温环境,温度始终为t2,墙壁中形成稳定的热量流动,则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与墙壁两侧的温度差成正比,与墙壁的热阻成反比。 (1)热量传导过程和电流相似,温度差相当于电路中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电功率 (2)铜汤勺放在热汤中,把手很快就会烫手,而塑料把手的汤勺不会烫手。由此可知铜和塑料的导热系数大小:λ铜   λ塑料(填“>”“<”或“=”)。 (3)如图甲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虚线标出的墙壁正中间处的温度为   。 (4)如图乙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在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l1,横截面积为S,导热系数为λ1;在墙壁一侧紧贴一层保温层,保温层与墙壁面积相同,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l2,导热系数为λ2,则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   。 2019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0分) 1.(2分)机械手表放在耳朵附近,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小;把一个气球放在手表与耳朵之间相互贴紧,听到表针走动的声音较大。这两种情况声音的主要差别是(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分析】不同介质传声的速度和效果有所不同,固体传声最快,效果也最好。空气传声最慢,效果也最差。 【解答】解:由于不同介质传声的速度和效果有所不同,且声音的响度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所以将一个气球放在机械手表与耳朵之间,机械手表在气球的不同部位,听到的声音有所不同,但手表直接贴近耳朵时距离最近,所以响度最大,即放上气球后听到的声音不会比的声音强,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不同介质传声情况的了解,以及对响度与距发声体远近关系的了解,难度不大。 2.(2分)电冰箱中霜的形成属于(  ) A.蒸发 B.液化 C.凝华 D.升华 【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 【解答】解: 电冰箱冷冻室中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C正确。 故选:C。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 3.(2分)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分析】根据万花筒的工作原理分析。 【解答】解:万花筒是靠平面镜反射而成的。它是由三面平面镜组成一个三棱镜,再在一头放上一些各色玻璃碎片,这些碎片经过三面平面镜的反射,就会出现对称的图案,看上去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万花筒的原理,知道平面镜成像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4.(2分)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  ) 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 【分析】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不一会整杯水会变甜,这种现象叫做扩散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扩散现象的理解和掌握,是中招的热点。 5.(2分)如图所示自行车的各个部分中,减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车胎 B.车把 C.车轴 D.脚踏板面 【分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力;②增大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 (2)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①减小压力;②减小接触面积的粗糙程度;③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④使接触面彼此分离(如加润滑油等)。 【解答】解:A、车胎有很多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增大有益摩擦;故A不合题意; B、车把有很多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与手掌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增大有益摩擦;故B不合题意; C、车轮转动时,车轮与车轴之间的摩擦,容易使零件磨损,中间加装滚动轴承,变滑动为滚动,属于减小有害摩擦;故C符合题意; D、脚踏板面有很多花纹,增大了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与脚底之间的摩擦力,属于增大有益摩擦。故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摩擦进行区分,知道哪些摩擦是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对人们有用的摩擦要想办法增大,对人们有害的摩擦要想办法减小。 6.(2分)下列有关中学生的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脚的长度约10cm B.行走一步的距离约0.5m C.步行的速度约15m/s 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s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B、成年人的步幅在70cm左右,中学生的步幅比成年人小一些,在50cm=0.5m左右,脚的长度接近步幅的一半,在25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符合实际; 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 D、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脏1min跳动的次数在75次左右,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故D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物理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多了解一些生活中的常见量的值可帮助我们更好地学好物理,同时也能让物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 7.(2分)下列家庭用电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 B.手拿测电笔金属杆 C.湿手拔插头 D.用电器外壳接地 【分析】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是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根据测电笔的使用、水容易导电等进行判断。 【解答】解:A、导线直接接入插座,导线裸露在外面,容易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A错误; B、手握测电笔金属杆判断插座中是否有电会造成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B错误; C、直接用湿手去拔插头,因生活用水是导体,易引发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C错误; D、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接地线是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符合安全用电原则,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生活中的安全用电知识和会触电的现象,一定要掌握安全用电原则,不能违反。 8.(2分)“北斗+5G”技术将用于助力北京打造智慧型冬奥会,这项技术主要利用(  ) A.电磁波 B.超声波 C.次声波 D.红外线 【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用的电视信号、手机信号以及卫星通信都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号。 【解答】解:“北斗+5G”技术是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验电磁波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9.(2分)我省首座“光充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已投入使用,该充电站利用清洁能源,通过屋顶发电板发电,这种能源是(  ) A.石油 B.天然气 C.太阳能 D.风能 【分析】“光充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板供电时,消耗了太阳能,得到了电能,据此分析。 【解答】解: “光充储”电动汽车充电站,利用太阳能发电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蓄电池充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太阳能的利用,仔细分析题目不难做出。 10.(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像,此时的像(  ) A.是放大的 B.是缩小的 C.是等大的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分析】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当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据此分析。 【解答】解: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开始时烛焰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u>2f),接着把物距调整为刚才的一半,则此时的物距应大于焦距(u′>f); 若此时的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若此时的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时,成的是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此时的物距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时,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由此可知,光屏上的像可能是放大的,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等大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熟记成像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五、物理填空题(第17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0分) 11.(3分)寒冬,室外装满水的缸容易破裂。因为,通常气温低于 0 ℃时,缸里的水从表面开始凝固,而冰的密度比水小,水结成冰后质量 不变 ,体积 变大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从而把水缸胀裂。 【分析】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一个物体位置、状态的改变不会使质量发生变化; 一定质量的水结冰,状态改变、体积改变。 【解答】解:当水从4℃降到0℃的过程中,物质多少不变,所以质量不变; 但水具有反常膨胀的特点,结冰后,由于质量不变,密度变小,由公式ρ=知,体积变大,从而把水缸胀裂。 故答案为:0;不变;变大。 【点评】此题考查了水的反常膨胀及密度计算公式的应用,是一道联系实际的应用题,难度不大。 12.(3分)跳伞运动员打开降落伞后在空中匀速下降,此时运动员和伞受到的空气阻力 = 重力(填“>”“<”或“=”),运动员的重力势能 变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以 降落伞 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 【分析】(1)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受到力是平衡力,二者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3)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保持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解答】解:(1)由于跳伞运动员和伞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处于平衡状态,所以人和伞受到的总重力与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2)当降落伞张开后,运动员匀速下降时,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重力势能变小。 (3)跳伞运动员相对于降落伞位置保持不变,故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跳伞运动员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变小;降落伞。 【点评】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但是都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平时注意多归纳即可正确解题。 13.(3分)一位同学体重为600N,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压力为 600 N,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 小 ;某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为2×104Pa,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至少为 0.03 m2,才不会陷入沼泽地。 【分析】(1)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根据p=比较两种情况下的压强关系; (2)知道沼泽地能承受的压强和受到的压力,根据p=求出受力面积即为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 【解答】解:(1)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自然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或行走时的压力: F=G=600N, 又因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所以,由p=可知,双脚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比行走时小; (2)由p=可得,受力面积即这位同学与沼泽地的接触面积: S===0.03m2。 故答案为:600;小;0.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压力和压强的计算以及压强大小的比较,关键是知道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要注意“双脚站立时受力面积为两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之和,行走时受力面积为一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14.(3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水平放置,白纸板要 竖直 放置在平面镜上;图中反射角度数为 45° ;能不能因此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 不能 。 【分析】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可求出反射角的度数。 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知道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解答】解: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平面镜要水平放置,白纸板要竖直放置在平面镜上;因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为45°;只有入射角为45°时,反射角为45°,此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垂直,只凭一次实验存在偶然性,不能得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总是垂直的结论。 故答案为:竖直;45°; 不能。 【点评】实验题是中考中必不可少的题目,要加强实验教学,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现象,归纳总结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 15.(3分)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中,量取沙子和水时,要保证它们的质量 相等 ;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的温度升高, 内 能增加;如果采用升高相同温度,比较加热时间的方式,得到的图象应是甲、乙两种图象中的 乙 。 【分析】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时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需要控制两种物质的质量相同;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 【解答】解: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时,需要控制水和沙子的质量相同; 用酒精灯分别加热沙子和水,沙子和水会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变大; 由图甲可知,此时的加热时间相同,升高的温度不同,由图乙可知,升高的温度相同,加热时间不同,故应选择乙。 故答案为:相等;内;乙。 【点评】本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在研究设计多个量的问题时,为了研究某两个量间的关系,要控制除这两个量外的其它各量保持不变,这就是控制变量法,在实验中要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16.(3分)两个磁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同名磁极相 斥 ;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这是因为通电导线周围存在 磁场 ;如图所示,把通电导线放在两个磁极中间,磁极对导线的力垂直指向纸里,如果导线中电流方向相反,则磁极对导线的力垂直指向 纸外 (填“纸里”或“纸外”)。 【分析】(1)同名磁极相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2)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是电流的磁效应; (3)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解答】解:两个磁体之间有力的作用,同名磁极相互排斥; 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这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而运动,运动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只改变电流方向,导体受力方向改变,则此时磁极对导线的力垂直指向纸外。 故答案为:斥;磁场;纸外。 【点评】本题考查了磁极间的作用、电流的磁效应、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等知识,是一道基础题。 17.(2分)如图所示,在玻璃杯中倒入少量热水,摇晃几下后把水倒出,然后立即把玻璃杯倒扣在水槽中,水快速涌进玻璃杯。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玻璃杯内空气受热膨胀后,部分空气从杯中被排出,倒扣后温度降低,杯内水蒸气液化,杯内气压减小,杯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杯里 。 【分析】根据图中的情形,可判断其处于平衡状态,此时外界大气压等于瓶内水的压强和瓶内空气压强之和。 【解答】解:玻璃杯内空气受热膨胀后,部分空气从杯中被排出,倒扣后温度降低,杯内水蒸气液化,杯内气压减小,杯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杯里。 故答案为:玻璃杯内空气受热膨胀后,部分空气从杯中被排出,倒扣后温度降低,杯内水蒸气液化,杯内气压减小,杯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杯里。 【点评】能正确分析瓶内外气压的平衡状态,合理判断其气压的变化,是解答的关键。 六、物理解答题(第18、19题2分,第20、21题各6分,第22~24题各8分,共40分.解答第20、21题时应有解题过程) 18.(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入射,请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分析】凸透镜有三条特殊的入射光线:过焦点的、平行于主光轴的、过光心的。根据每一条特殊入射光线对应的射出光线的特点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 【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焦点。由此可画出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凸透镜光路作图,要牢记三条特殊光线,是中考的热点和重点。 19.(2分)如图所示,一个实心球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它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 【分析】根据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球心做竖直向下的力即可。 【解答】解: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实心球球心画一条带箭头的竖直向下的有向线段,用G表示,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作法。不管物体怎样运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20.(6分)工人用杠杆将重为180N的物体匀速提升0.5m,做了100J的功。求: (1)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 (2)杠杆的机械效率。 【分析】已知物体的重力,知道物体提升的高度,利用W有用=Gh可求出有用功;已知杠杆做的总功;再利用η=×100%求杠杆的机械效率。 【解答】解:(1)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 W有用=Gh=180N×0.5m=90J; (2)杠杆的机械效率: η==×100%=90%。 答:(1)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是90J; (2)杠杆的机械效率是90%。 【点评】本题考查了使用杠杆时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的计算方法,常见题目。 21.(6分)定值电阻R1两端加4.5V电压时,通过的电流为0.45 A.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1和定值电阻R0并联,电流表示数为0.50A;用阻值为30Ω的电阻R2替换R1,电流表示数变为0.30 A.求: (1)R1的阻值; (2)电源电压。 【分析】(1)利用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 (2)由电路图可知,R0与R1并联,电流表A测干路电流,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得出两次状态下的等式,即可求出电源电压。 【解答】解:(1)根据I=可得: R1===10Ω; (2)根据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 R1和定值电阻R0并联时, +=I, 即:+=0.50A﹣﹣﹣﹣﹣﹣﹣﹣﹣﹣﹣﹣﹣﹣﹣﹣﹣① R2和定值电阻R0并联时, +=I, 即:+=0.30A﹣﹣﹣﹣﹣﹣﹣﹣﹣﹣﹣﹣﹣﹣﹣﹣﹣② 根据①式减②式可得:U=3V。 答:(1)R1的阻值为10Ω (2)电源电压为3V。 【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以及电路的动态分析。 22.(8分)小明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功率。 (1)如图所示,电路图中没有标明电流表、电压表,请在相应圆圈内填入字母“A”“V”完成电路图。 实验序号 ① ② ③ 电压U/V 2.0 2.5 2.8 电流I/A 0.22 0.24 0.26 (2)连接电路时,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到 b 端。 (3)小明测量的数据如上表所示,三次测量比较,小灯泡亮度变化情况是 A  A.变亮 B.变暗 C.不变 (4)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6 W。 【分析】(1)电流表电阻很小,与电阻串联,电压表电阻很大,与电阻并联; (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阻值最大处; (3)根据灯泡的实际功率(或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灯泡的亮度所对应的数值即可得出结论; (4)根据小灯泡的额定电压结合表中数据,P=UI即可计算小灯泡实的额定功率。 【解答】解:(1)电流表电阻很小,与电阻串联,电压表电阻很大,与电阻并联,如图所示: (2)为了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在阻值最大处,即b端; (3)根据P=UI算出三次的功率依次是0.44W、0.6W、0.728W,即随着电压的增大,实际功率增大,灯泡变亮,故A正确; (4)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额定电流为0.24A, 额定功率P=UI=2.5V×0.24A=0.6W。 故答案为:(1)见上图;(2)b;(3)A;(4)0.6。 【点评】本题考查实物图的连接,电路故障的分析,电流表的读数,电功率的计算。这是电学实验题的常见题型,对于电路出现故障要根据现象来判断,特别是电流表、电压表的有无示数是判断的关键。 23.(8分)小华用弹簧测力计、烧杯、水、薄塑料袋测量酱油的密度。 (1)测量前,应检查弹簧测力计指针是否指在 零 刻度线上。 (2)把适量的酱油装入塑料袋,排出空气后扎紧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重力为3.6N;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提着塑料袋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0.6 N。 (3)水的密度为1×103kg/m3,则可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1.2×103 kg/m3。 (4)小华想用上述器材继续测量白酒的密度,但白酒的密度比水小。 请帮她想出一个可行的办法并简要说明: 将适量水装入塑料袋用弹簧秤提着浸没在装白酒的烧杯中 。 【分析】(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候,首先要“调零”,即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 (2)由图可知,该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2N,指针在0刻度线下方3格,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0.2=0.6N; (3)把装有酱油的塑料袋浸没在水中的时候,忽略塑料袋的体积,酱油的体积等于水的体积;可以算出酱油受到的浮力以及重力,进行比较可以求出酱油的密度; (4)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装酒精的塑料袋无法像装酱油的塑料袋一样浸没在水中。反过来,如果烧杯装酒精,塑料袋装水,则装水的塑料袋可以浸没在酒精中,从而测出酒精的密度。 【解答】解:(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候,首先要“调零”,即检查指针是否在零刻度线; (2)由图可知,该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为0.2N,指针在0刻度线下方3格,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0.2=0.6N; (3)把装有酱油的塑料袋浸没在水中的时候,忽略塑料袋的体积,酱油的体积等于排开水的体积,即V酱油=V排; 酱油的重力G=mg=ρ酱油gV酱油=3.6N ① 酱油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F浮=G﹣F拉=3.6N﹣0.6N=ρ水gV排② ;所以:ρ酱油=1.2ρ水=1.2×103kg/m3。 (4)酒精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装酒精的塑料袋无法像装酱油的塑料袋一样浸没在水中。反过来,如果烧杯装酒精,塑料袋装水,则装水的塑料袋可以浸没在酒精中,从而测出酒精的密度。 故答案是:(1)零;(2)0.6;(3)1.2×103;(4)将适量的水装入塑料袋用弹簧测力计浸没在装白酒的烧杯中。 【点评】该题考查了利用浮力测液体密度的知识,还有仪器的使用,与创新实验设计等。 24.(8分)阅读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热阻 当物体或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时,就会发生热传递。传导是热传递的一种方式,物体对热量的传导有阻碍作用,称为热阻,用R表示。物体的热阻与物体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l成正比、与横截面积S成反比,还与物体的材料有关,关系式为R=,式中λ称为材料的导热系数,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一般不同。房屋的墙壁为了保温,往往使用导热系数较小的材料。如果墙壁一侧是高温环境,温度始终为t1;另一侧是低温环境,温度始终为t2,墙壁中形成稳定的热量流动,则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与墙壁两侧的温度差成正比,与墙壁的热阻成反比。 (1)热量传导过程和电流相似,温度差相当于电路中 B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D.电功率 (2)铜汤勺放在热汤中,把手很快就会烫手,而塑料把手的汤勺不会烫手。由此可知铜和塑料的导热系数大小:λ铜 > λ塑料(填“>”“<”或“=”)。 (3)如图甲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虚线标出的墙壁正中间处的温度为  。 (4)如图乙所示,热量在墙壁中传导,在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l1,横截面积为S,导热系数为λ1;在墙壁一侧紧贴一层保温层,保温层与墙壁面积相同,在热传导方向上的长度为l2,导热系数为λ2,则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  。 【分析】(1)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差;电压时形成电流的原因; (2)根据题中信息知:导热系数越小,热阻越大,导热能力越差; (3)根据:墙壁中形成稳定的热量流动,分析解答; (4)根据: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与墙壁两侧的温度差成正比,与墙壁的热阻成反比,分析解答。 【解答】解:(1)热传递的条件是温度差,电压时形成电流的原因,热量传导过程和电流相似,温度差相当于电路中电压,故B正确; (2)铜汤勺放在热汤中,把手很快就会烫手,而塑料把手的汤勺不会烫手,说明塑料的传热性能差,根据题意知:导热系数越小,热阻越大,导热能力越差,所以铜导热系数大于塑料的导热系数,即λ铜>λ塑料; (3)墙壁中形成稳定的热量流动,相同时间内,温度的减少相同,所以墙壁正中间处的温度为:; (4)根据“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与墙壁两侧的温度差成正比,与墙壁的热阻成反比”知 单位时间内从高温环境传导到低温环境的热量Q=。 故答案为:(1)B;(2)>;(3);(4)。 【点评】本题以热阻为背景考查了学生根据题中信息分析解答能力,有一定的难度。 第22页(共22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