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ⅱ)(含解析版).doc
下载文档

ID:3179151

大小:356.50KB

页数:24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9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0 全国 统一 高考 数学试卷 文科 大纲 解析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Ⅱ)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设全集U={x∈N+|x<6},集合A={1,3},B={3,5},则∁U(A∪B)=(  ) A.{1,4} B.{1,5} C.{2,4} D.{2,5} 2.(5分)不等式<0的解集为(  ) A.{x|﹣2<x<3} B.{x|x<﹣2} C.{x|x<﹣2或x>3} D.{x|x>3} 3.(5分)已知sinα=,则cos(π﹣2α)=(  ) A.﹣ B.﹣ C. D. 4.(5分)函数的反函数是(  ) A.y=e2x﹣1﹣1(x>0) B.y=e2x﹣1+1(x>0) C.y=e2x﹣1﹣1(x∈R) D.y=e2x﹣1+1(x∈R) 5.(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  ) A.1 B.2 C.3 D.4 6.(5分)如果等差数列{an}中,a3+a4+a5=12,那么a1+a2+…+a7=(  ) A.14 B.21 C.28 D.35 7.(5分)若曲线y=x2+ax+b在点(1,b)处的切线方程是x﹣y+1=0,则(  ) A.a=1,b=2 B.a=﹣1,b=2 C.a=1,b=﹣2 D.a=﹣1,b=﹣2 8.(5分)已知三棱锥S﹣ABC中,底面ABC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垂直于底面ABC,SA=3,那么直线AB与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9.(5分)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 A.12种 B.18种 C.36种 D.54种 10.(5分)△ABC中,点D在边AB上,CD平分∠ACB,若=,=,||=1,||=2,则=(  ) A.+ B.+ C.+ D.+ 11.(5分)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三条棱AB、CC1、A1D1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 A.有且只有1个 B.有且只有2个 C.有且只有3个 D.有无数个 12.(5分)已知椭圆T:+=1(a>b>0)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与T相交于A,B两点,若=3,则k=(  ) A.1 B. C. D.2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5分)已知α是第二象限的角,tanα=﹣,则cosα=   . 14.(5分)(x+)9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   .(用数字作答) 15.(5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准线l,过M(1,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l相交于A,与C的一个交点为B,若,则p=   . 16.(5分)已知球O的半径为4,圆M与圆N为该球的两个小圆,AB为圆M与圆N的公共弦,AB=4,若OM=ON=3,则两圆圆心的距离MN=   .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17.(10分)△ABC中,D为边BC上的一点,BD=33,sinB=,cos∠ADC=,求AD. 18.(12分)已知{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a2=2(),a3+a4+a5=64++)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an+)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19.(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A1=AB,D为BB1的中点,E为AB1上的一点,AE=3EB1. (Ⅰ)证明:DE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公垂线; (Ⅱ)设异面直线AB1与CD的夹角为45°,求二面角A1﹣AC1﹣B1的大小. 20.(12分)如图,由M到N的电路中有4个元件,分别标为T1,T2,T3,T4,电流能通过T1,T2,T3的概率都是P,电流能通过T4的概率是0.9,电流能否通过各元件相互独立.已知T1,T2,T3中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的概率为0.999. (Ⅰ)求P; (Ⅱ)求电流能在M与N之间通过的概率. 21.(12分)已知函数f(x)=﹣x2+ax+1﹣lnx. (Ⅰ)当a=3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2.(12分)已知斜率为1的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B、D两点,且BD的中点为M(1,3). (Ⅰ)求C的离心率; (Ⅱ)设C的右顶点为A,右焦点为F,|DF|•|BF|=17,证明:过A、B、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   2010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大纲版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设全集U={x∈N+|x<6},集合A={1,3},B={3,5},则∁U(A∪B)=(  ) A.{1,4} B.{1,5} C.{2,4} D.{2,5} 【考点】1H:交、并、补集的混合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 【分析】由全集U={x∈N+|x<6},可得U={1,2,3,4,5},然后根据集合混合运算的法则即可求解. 【解答】解:∵A={1,3},B={3,5}, ∴A∪B={1,3,5}, ∵U={x∈N+|x<6}={1,2,3,4,5}, ∴∁U(A∪B)={2,4},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基本运算,属于基础知识,注意细心运算.   2.(5分)不等式<0的解集为(  ) A.{x|﹣2<x<3} B.{x|x<﹣2} C.{x|x<﹣2或x>3} D.{x|x>3} 【考点】73: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应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 【分析】本题的方法是:要使不等式小于0即要分子与分母异号,得到一个一元二次不等式,讨论x的值即可得到解集. 【解答】解:∵,得到(x﹣3)(x+2)<0 即x﹣3>0且x+2<0解得:x>3且x<﹣2所以无解; 或x﹣3<0且x+2>0,解得﹣2<x<3, 所以不等式的解集为﹣2<x<3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求不等式解集的能力,是一道基础题.   3.(5分)已知sinα=,则cos(π﹣2α)=(  ) A.﹣ B.﹣ C. D. 【考点】GO:运用诱导公式化简求值;GS:二倍角的三角函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 【分析】先根据诱导公式求得cos(π﹣2a)=﹣cos2a进而根据二倍角公式把sinα的值代入即可求得答案. 【解答】解:∵sina=, ∴cos(π﹣2a)=﹣cos2a=﹣(1﹣2sin2a)=﹣.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倍角公式及诱导公式.考查了学生对三角函数基础公式的记忆.   4.(5分)函数的反函数是(  ) A.y=e2x﹣1﹣1(x>0) B.y=e2x﹣1+1(x>0) C.y=e2x﹣1﹣1(x∈R) D.y=e2x﹣1+1(x∈R) 【考点】4H:对数的运算性质;4R:反函数.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 【分析】从条件中中反解出x,再将x,y互换即得.解答本题首先熟悉反函数的概念,然后根据反函数求解三步骤:1、换:x、y换位,2、解:解出y,3、标:标出定义域,据此即可求得反函数. 【解答】解:由原函数解得 x=e 2y﹣1+1, ∴f﹣1(x)=e 2x﹣1+1, 又x>1,∴x﹣1>0; ∴ln(x﹣1)∈R∴在反函数中x∈R, 故选:D. 【点评】求反函数,一般应分以下步骤:(1)由已知解析式y=f(x)反求出x=Ф(y);(2)交换x=Ф(y)中x、y的位置;(3)求出反函数的定义域(一般可通过求原函数的值域的方法求反函数的定义域).   5.(5分)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z=2x+y的最大值为(  ) A.1 B.2 C.3 D.4 【考点】7C:简单线性规划.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31:数形结合. 【分析】先根据约束条件画出可行域,设z=2x+y,再利用z的几何意义求最值,只需求出直线z=2x+y过可行域内的点B时,从而得到m值即可. 【解答】解:作出可行域,作出目标函数线, 可得直线与y=x与3x+2y=5的交点为最优解点, ∴即为B(1,1),当x=1,y=1时zmax=3.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性规划的知识,以及利用几何意义求最值,属于基础题.   6.(5分)如果等差数列{an}中,a3+a4+a5=12,那么a1+a2+…+a7=(  ) A.14 B.21 C.28 D.35 【考点】83:等差数列的性质;8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由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 【解答】解:a3+a4+a5=3a4=12,a4=4, ∴a1+a2+…+a7==7a4=28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   7.(5分)若曲线y=x2+ax+b在点(1,b)处的切线方程是x﹣y+1=0,则(  ) A.a=1,b=2 B.a=﹣1,b=2 C.a=1,b=﹣2 D.a=﹣1,b=﹣2 【考点】6H: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52:导数的概念及应用. 【分析】由y=x2+ax+b,知y′=2x+a,再由曲线y=x2+ax+b在点(1,b)处的切线方程为x﹣y+1=0,求出a和b. 【解答】解:∵y=x2+ax+b, ∴y′=2x+a, ∵y′|x=1=2+a, ∴曲线y=x2+ax+b在点(1,b)处的切线方程为y﹣b=(2+a)(x﹣1), ∵曲线y=x2+ax+b在点(1,b)处的切线方程为x﹣y+1=0, ∴a=﹣1,b=2.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导数求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的应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   8.(5分)已知三棱锥S﹣ABC中,底面ABC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垂直于底面ABC,SA=3,那么直线AB与平面S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B. C. D. 【考点】MI: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 【分析】由图,过A作AE垂直于BC交BC于E,连接SE,过A作AF垂直于SE交SE于F,连BF,由题设条件证出∠ABF即所求线面角.由数据求出其正弦值. 【解答】解:过A作AE垂直于BC交BC于E,连接SE,过A作AF垂直于SE交SE于F,连BF, ∵正三角形ABC, ∴E为BC中点, ∵BC⊥AE,SA⊥BC, ∴BC⊥面SAE, ∴BC⊥AF,AF⊥SE, ∴AF⊥面SBC, ∵∠ABF为直线AB与面SBC所成角,由正三角形边长2, ∴AE=,AS=3, ∴SE=2,AF=, ∴sin∠ABF=.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立体几何的线与面、面与面位置关系及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9.(5分)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方法共有(  ) A.12种 B.18种 C.36种 D.54种 【考点】D9:排列、组合及简单计数问题.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 【分析】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首先从3个信封中选一个放1,2有3种不同的选法,再从剩下的4个数中选两个放一个信封有C42,余下放入最后一个信封,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得到结果. 【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分步计数问题, ∵先从3个信封中选一个放1,2,有=3种不同的选法;根据分组公式,其他四封信放入两个信封,每个信封两个有=6种放法, ∴共有3×6×1=18.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步计数原理,考查平均分组问题,是一个易错题,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到第二步从剩下的4个数中选两个放到一个信封中,这里包含两个步骤,先平均分组,再排列.   10.(5分)△ABC中,点D在边AB上,CD平分∠ACB,若=,=,||=1,||=2,则=(  ) A.+ B.+ C.+ D.+ 【考点】9B:向量加减混合运算.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由△ABC中,点D在边AB上,CD平分∠ACB,根据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我们易得到,我们将后,将各向量用,表示,即可得到答案. 【解答】解:∵CD为角平分线, ∴, ∵, ∴, ∴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面向量的基础知识,解答的核心是三角形内角平分线定理,即若AD为三角形ABC的内角A的角平分线,则AB:AC=BD:CD   11.(5分)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三条棱AB、CC1、A1D1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 A.有且只有1个 B.有且只有2个 C.有且只有3个 D.有无数个 【考点】LO: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6:压轴题. 【分析】由于点D、B1显然满足要求,猜想B1D上任一点都满足要求,然后想办法证明结论. 【解答】解: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上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并设该正方体的棱长为1,连接B1D,并在B1D上任取一点P, 因为=(1,1,1), 所以设P(a,a,a),其中0≤a≤1. 作PE⊥平面A1D,垂足为E,再作EF⊥A1D1,垂足为F, 则PF是点P到直线A1D1的距离. 所以PF=; 同理点P到直线AB、CC1的距离也是. 所以B1D上任一点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三条棱AB、CC1、A1D1所在直线的距离都相等, 所以与正方体ABCD﹣A1B1C1D1的三条棱AB、CC1、A1D1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有无数个.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合情推理的能力及空间中点到线的距离的求法.   12.(5分)已知椭圆T:+=1(a>b>0)的离心率为,过右焦点F且斜率为k(k>0)的直线与T相交于A,B两点,若=3,则k=(  ) A.1 B. C. D.2 【考点】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 【分析】设A(x1,y1),B(x2,y2),根据求得y1和y2关系根据离心率设,b=t,代入椭圆方程与直线方程联立,消去x,根据韦达定理表示出y1+y2和y1y2,进而根据y1和y2关系求得k. 【解答】解:A(x1,y1),B(x2,y2), ∵,∴y1=﹣3y2, ∵,设,b=t, ∴x2+4y2﹣4t2=0①, 设直线AB方程为,代入①中消去x,可得, ∴,, 解得,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此类题问题综合性强,要求考生有较高地转化数学思想的运用能力,能将已知条件转化到基本知识的运用.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5分)已知α是第二象限的角,tanα=﹣,则cosα=  . 【考点】GG: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根据,以及sin2α+cos2α=1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2sinα=﹣cosα 又∵sin2α+cos2α=1,α是第二象限的角 ∴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础知识.   14.(5分)(x+)9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 84 .(用数字作答) 【考点】DA:二项式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本题考查二项式定理的展开式,解题时需要先写出二项式定理的通项Tr+1,因为题目要求展开式中x3的系数,所以只要使x的指数等于3就可以,用通项可以解决二项式定理的一大部分题目. 【解答】解:写出(x+)9通项, ∵要求展开式中x3的系数 ∴令9﹣2r=3得r=3, ∴C93=84 故答案为:84. 【点评】本题是一个二项展开式的特定项的求法.解本题时容易公式记不清楚导致计算错误,所以牢记公式.它是经常出现的一个客观题.   15.(5分)已知抛物线C:y2=2px(p>0)的准线l,过M(1,0)且斜率为的直线与l相交于A,与C的一个交点为B,若,则p= 2 . 【考点】K8:抛物线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 【分析】设直线AB的方程与抛物线方程联立消去y得3x2+(﹣6﹣2p)x+3=0,进而根据,可知M为A、B的中点, 可得p的关系式,解方程即可求得p. 【解答】解:设直线AB:,代入y2=2px得3x2+(﹣6﹣2p)x+3=0, 又∵,即M为A、B的中点, ∴xB+(﹣)=2,即xB=2+, 得p2+4P﹣12=0, 解得p=2,p=﹣6(舍去) 故答案为:2 【点评】本题考查了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属基础题.   16.(5分)已知球O的半径为4,圆M与圆N为该球的两个小圆,AB为圆M与圆N的公共弦,AB=4,若OM=ON=3,则两圆圆心的距离MN= 3 . 【考点】JE: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应用;ND:球的性质.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16:压轴题.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欲求两圆圆心的距离,将它放在与球心组成的三角形MNO中,只要求出球心角即可,通过球的性质构成的直角三角形即可解得. 【解答】解法一:∵ON=3,球半径为4, ∴小圆N的半径为, ∵小圆N中弦长AB=4,作NE垂直于AB, ∴NE=,同理可得,在直角三角形ONE中, ∵NE=,ON=3, ∴, ∴, ∴MN=3. 故填:3. 解法二:如下图:设AB的中点为C,则OC与MN必相交于MN中点为E,因为OM=ON=3, 故小圆半径NB为 C为AB中点,故CB=2;所以NC=, ∵△ONC为直角三角形,NE为△ONC斜边上的高,OC= ∴MN=2EN=2•CN•=2××=3 故填: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还考查球、直线与圆的基础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基础题.   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 17.(10分)△ABC中,D为边BC上的一点,BD=33,sinB=,cos∠ADC=,求AD. 【考点】GG:同角三角函数间的基本关系;HP:正弦定理.菁优网版权所有 【分析】先由cos∠ADC=确定角ADC的范围,因为∠BAD=∠ADC﹣B所以可求其正弦值,最后由正弦定理可得答案. 【解答】解:由cos∠ADC=>0,则∠ADC<, 又由知B<∠ADC可得B<, 由sinB=,可得cosB=, 又由cos∠ADC=,可得sin∠ADC=. 从而sin∠BAD=sin(∠ADC﹣B)=sin∠ADCcosB﹣cos∠ADCsinB==. 由正弦定理得, 所以AD==. 【点评】三角函数与解三角形的综合性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在高考试题中频繁出现.这类题型难度比较低,一般出现在17或18题,属于送分题,估计以后这类题型仍会保留,不会有太大改变.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边角或将边角互化.   18.(12分)已知{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1+a2=2(),a3+a4+a5=64++) (Ⅰ)求{an}的通项公式; (Ⅱ)设bn=(an+)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Tn. 【考点】88: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8E:数列的求和.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 【分析】(1)由题意利用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建立首项a1与公比q的方程,然后求解即可 (2)由bn的定义求出通项公式,在由通项公式,利用分组求和法即可求解 【解答】解:(1)设正等比数列{an}首项为a1,公比为q,由题意得:∴an=2n﹣1(6分) (2) ∴bn的前n项和Tn=(12分) 【点评】(1)此问重基础及学生的基本运算技能(2)此处重点考查了高考常考的数列求和方法之一的分组求和,及指数的基本运算性质   19.(12分)如图,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C=BC,AA1=AB,D为BB1的中点,E为AB1上的一点,AE=3EB1. (Ⅰ)证明:DE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公垂线; (Ⅱ)设异面直线AB1与CD的夹角为45°,求二面角A1﹣AC1﹣B1的大小. 【考点】LM:异面直线及其所成的角;LQ:平面与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 【分析】(1)欲证DE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公垂线,即证DE与异面直线AB1与CD垂直相交即可; (2)将AB1平移到DG,故∠CDG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夹角,作HK⊥AC1,K为垂足,连接B1K,由三垂线定理,得B1K⊥AC1,因此∠B1KH为二面角A1﹣AC1﹣B1的平面角,在三角形B1KH中求出此角即可. 【解答】解:(1)连接A1B,记A1B与AB1的交点为F. 因为面AA1BB1为正方形,故A1B⊥AB1,且AF=FB1, 又AE=3EB1,所以FE=EB1, 又D为BB1的中点, 故DE∥BF,DE⊥AB1. 作CG⊥AB,G为垂足,由AC=BC知,G为AB中点. 又由底面ABC⊥面AA1B1B.连接DG,则DG∥AB1, 故DE⊥DG,由三垂线定理,得DE⊥CD. 所以DE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公垂线. (2)因为DG∥AB1,故∠CDG为异面直线AB1与CD的夹角,∠CDG=45° 设AB=2,则AB1=,DG=,CG=,AC=. 作B1H⊥A1C1,H为垂足,因为底面A1B1C1⊥面AA1CC1,故B1H⊥面AA1C1C.又作HK⊥AC1,K为垂足,连接B1K,由三垂线定理,得B1K⊥AC1,因此∠B1KH为二面角A1﹣AC1﹣B1的平面角. B1H=,C1H=,AC1=,HK= tan∠B1KH=, ∴二面角A1﹣AC1﹣B1的大小为arctan. 【点评】本试题主要考查空间的线面关系与空间角的求解,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与推理计算的能力.三垂线定理是立体几何的最重要定理之一,是高考的热点,它是处理线线垂直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它也是确定二面角的平面角的主要手段.通过引入空间向量,用向量代数形式来处理立体几何问题,淡化了传统几何中的“形”到“形”的推理方法,从而降低了思维难度,使解题变得程序化,这是用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的独到之处.   20.(12分)如图,由M到N的电路中有4个元件,分别标为T1,T2,T3,T4,电流能通过T1,T2,T3的概率都是P,电流能通过T4的概率是0.9,电流能否通过各元件相互独立.已知T1,T2,T3中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的概率为0.999. (Ⅰ)求P; (Ⅱ)求电流能在M与N之间通过的概率. 【考点】C5: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C8:相互独立事件和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 【分析】(1)设出基本事件,将要求事件用基本事件的来表示,将T1,T2,T3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用基本事件表示并求出概率即可求得p. (Ⅱ)根据题意,B表示事件:电流能在M与N之间通过,根据电路图,可得B=A4+(1﹣A4)A1A3+(1﹣A4)(1﹣A1)A2A3,由互斥事件的概率公式,代入数据计算可得答案. 【解答】解:(Ⅰ)根据题意,记电流能通过Ti为事件Ai,i=1、2、3、4, A表示事件:T1,T2,T3,中至少有一个能通过电流, 易得A1,A2,A3相互独立,且, P()=(1﹣p)3=1﹣0.999=0.001, 计算可得,p=0.9; (Ⅱ)根据题意,B表示事件:电流能在M与N之间通过, 有B=A4+(1﹣A4)A1A3+(1﹣A4)(1﹣A1)A2A3, 则P(B)=P(A4+(1﹣A4)A1A3+(1﹣A4)(1﹣A1)A2A3) =0.9+0.1×0.9×0.9+0.1×0.1×0.9×0.9 =0.9891. 【点评】本题考查了概率中的互斥事件、对立事件及独立事件的概率,注意先明确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而选择对应的公式来计算.   21.(12分)已知函数f(x)=﹣x2+ax+1﹣lnx. (Ⅰ)当a=3时,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Ⅱ)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考点】3D: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3E:函数单调性的性质与判断.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6:压轴题. 【分析】(1)求单调区间,先求导,令导函数大于等于0即可. (2)已知f(x)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即f′(x)≤0在区间(0,)上恒成立,然后用分离参数求最值即可. 【解答】解:(Ⅰ)当a=3时,f(x)=﹣x2+3x+1﹣lnx ∴ 解f′(x)>0, 即:2x2﹣3x+1<0 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Ⅱ)f′(x)=﹣2x+a﹣, ∵f(x)在上为减函数, ∴x∈时﹣2x+a﹣≤0恒成立. 即a≤2x+恒成立. 设,则 ∵x∈时,>4, ∴g′(x)<0, ∴g(x)在上递减, ∴g(x)>g()=3, ∴a≤3. 【点评】本题考查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和已知函数单调性求参数的范围,此类问题一般用导数解决,综合性较强.   22.(12分)已知斜率为1的直线l与双曲线C:相交于B、D两点,且BD的中点为M(1,3). (Ⅰ)求C的离心率; (Ⅱ)设C的右顶点为A,右焦点为F,|DF|•|BF|=17,证明:过A、B、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 【考点】J9: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KC:双曲线的性质;KH: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菁优网版权所有 【专题】11:计算题;14:证明题;16:压轴题. 【分析】(Ⅰ)由直线过点(1,3)及斜率可得直线方程,直线与双曲线交于BD两点的中点为(1,3),可利用直线与双曲线消元后根据中点坐标公式找出a,b的关系式即求得离心率. (Ⅱ)利用离心率将条件|FA||FB|=17,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即可求得a,则A点坐标可得(1,0),由于A在x轴上所以,只要证明2AM=BD即证得. 【解答】解:(Ⅰ)由题设知,l的方程为:y=x+2,代入C的方程,并化简, 得(b2﹣a2)x2﹣4a2x﹣a2b2﹣4a2=0, 设B(x1,y1),D(x2,y2),则,,① 由M(1,3)为BD的中点知. 故,即b2=3a2,② 故, ∴C的离心率. (Ⅱ)由①②知,C的方程为:3x2﹣y2=3a2,A(a,0),F(2a,0), . 故不妨设x1≤﹣a,x2≥a, ,, |BF|•|FD|=(a﹣2x1)(2x2﹣a)=﹣4x1x2+2a(x1+x2)﹣a2=5a2+4a+8. 又|BF|•|FD|=17,故5a2+4a+8=17. 解得a=1,或(舍去), 故=6, 连接MA,则由A(1,0),M(1,3)知|MA|=3, 从而MA=MB=MD,且MA⊥x轴, 因此以M为圆心,MA为半径的圆经过A、B、D三点,且在点A处与x轴相切, 所以过A、B、D三点的圆与x轴相切. 【点评】本题考查了圆锥曲线、直线与圆的知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