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doc
下载文档

ID:3171979

大小:1.51MB

页数:44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5 上海市 高考 地理 试卷
2015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回答1﹣3题. 1.(2分)“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分)“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3.(2分)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  ) A.大洋洲、西欧 B.东欧、东南亚 C.中亚、西亚 D.东亚、南亚 “互联网+商业”即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对传统的第三产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回答4﹣5题. 4.(2分)若干年前,某国际著名出版社利用互联网开办网上书店,消费者订购图书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即可.在网上书店购书不但方便,而且更加便宜.但网上书店也对某些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企业包括(  ) ①实体书店 ②实体银行 ③电信公司 ④航空公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2分)网上购书之所以便宜,部分原因是某些传统的商业区位要素对网上书店影响变得很小.影响变小的要素主要是(  ) ①交通 ②人口 ③集聚 ④地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上海某商厦屋顶上铺满了一个个种植箱,这里被称为“屋顶农庄”.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屋顶农庄运作以来,整栋商厦夏季空调用电量下降…回答6﹣7题. 6.(2分)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关注的是(  ) A.土壤 B.地形 C.劳动力 D.市场 7.(2分)除了经济效益外,开设屋顶农庄还可获得环境效益.因为它有助于(  ) A.减少灰霾污染 B.缓和热岛效应 C.削弱紫外辐射 D.增强雨岛效应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8﹣10题 8.(2分)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9.(2分)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10.(2分)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回答11﹣12题. 11.(2分)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 A.地震和火山 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 D.火山和褶皱 12.(2分)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回答13﹣14题. 13.(2分)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分)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15﹣16题 15.(2分)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16.(2分)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如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回答17﹣18题. 17.(2分)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 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③受地面增温影响 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2分)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  ) ①气压降低 ②风向偏西 ③雨势增强 ④风速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回答19﹣20题 19.(2分)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分)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21﹣23题. 21.(2分)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22.(2分)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23.(2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如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4﹣25题 24.(2分)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25.(2分)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 如图所示为某天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箭头为地球公转方向.回答26﹣27题 26.(2分)从该日起大约经过4天,在上海能够看到的月相是(  ) A.新月 B.上弦月 C.满月 D.下弦月 27.(2分)假设一个月内会发生月食现象,则月球从图示位置开始,到出现月食,大约需要的天数是(  ) A.3天 B.8天 C.12天 D.16天 如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回答28﹣30题 28.(2分)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 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29.(2分)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0.(2分)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二、综合分析题(共90分) 31.(18分)黄土地貌一种独特的地貌形态,它对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着巨大的影响.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黄土峁、黄土梁和黄土塬是黄土高原的基本地貌形态.、 材料二、随着时间的推移、黄土高原的地表越来越破碎,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越来越严重,为减少这种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措施. (1)分别写出甲、乙、丙图所示黄土地貌的名称.从自然地理的角度阐述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形态的演变过程. (2)阐述黄土地貌的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 (3)为减缓黄土地貌演变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人们动用了推土机等大型机械,实施土地平整工程.简要分析这一措施的有利作用及产生的不利影响. 32.(14分)罗讷河源自阿尔卑斯山脉,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罗讷河流域具有较强的径流调节能力,如上世纪80年代,罗讷河上游出现百年一遇的大洪水,洪峰流经里昂以上河段后,干流径流量在短期内从3250m3/秒减少到2450m3/秒. 材料二:500多公里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然而,上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开始拆除水坝和河堤,恢复河漫滩湿地. (1)说明洪峰在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得到有效削减的自然环境原因. (2)罗讷河里昂以上河段一般在春季会出现汛期,而河口地区夏末通常会出现枯水期,从河水补给的角度分析其主要原因. (3)解释法国拆除部分水电站的可能原因. 33.(18分)新西兰是大洋洲最美丽的国家之一,被誉为“绿色之国”.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对外贸易在新西兰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已是新西兰最大的贸易伙伴,新西兰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以服装、电信设备、电子数据处理与办公设备、金属制品、化学成品等为主;新西兰出口到中国的产品主要有肉类、鱼类、水果、乳制品、毛毯、食品、造纸、木材等. 材料二:畜牧业是新西兰农业的主要部门.第三产业以金融业、进出口贸易、通信邮电、旅游业为主. (1)新西兰享有“绿色生态”,植被覆盖率约80%,810万公顷森林中,原始森林约占78%,拥有丰富的珍稀动植物资源.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2)新西兰拥有“绿色能源”,生产生活用电多来自清洁能源.推测其主要能源,并说明理由. (3)新西兰发展“绿色产业”.根据提供的材料,归纳“绿色产业”的基本特征. (4)新西兰出口“绿色产品”.概括中新两国贸易的主要特点,并分析这种贸易特点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意义. 34.(16分)在全球化和产业重组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制造业扩散趋势越来越明显.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地理研究中常常用某一区域内某行业的就业人口密度(即某单位面积中某一行业就业人口的多少)来衡量该行业在该地区的集聚程度.就业密度的变化可以反映行业的集聚和扩散趋势. (1)由图甲可见,与2000年相比,2009年上海的黑色金属冶炼业就业入口密度大幅下降,而长三角其他地区密度仍然很低.这主要是因为该行业属高耗能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在上海产业调整中,部分产能被淘汰或转移.长三角其他地区由于矿产资湖、能源匮乏,该行业﹣直不是重点发展行业.据此,以2000年为基准,分别分析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和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业2009年就业人口密度的空间变化及主要原因. (2)归纳2000年到2009年上海制造业结构调整的基本策略,并评价其合理性. 35.(14分)中亚是我国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合作伙伴,深入理解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状况,有助于认识我国与该地区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读图回答问题. 分析中亚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及其对该地区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下为选做部分A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一”的考生) 36.(10分)石油是工业的血液.认识我国石油资源开发和利用状况,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读图回答问题. (1)归纳我国石油生产时空分布的基本格局. (2)“我国部分地区油田资源已进入中晚期”,举例说明这一判断. (3)概述2009年我国石油生产量与进口量的关系,说明2009年华东、华南的石油进口量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及其原因.   B组(适合选修“任选模块二”考生) 37.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除港澳台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共拥有优秀旅游城市400个左右.读图回答问题. (1)分析我国优秀旅旅游城市的空间分布特征. (2)据图分析影响省级行政单位拥有优秀旅游城市多寡的主要因素,概述争创优秀旅游城市可以采取的措施.   2015年上海市高考地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0分,每小题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一带一路”是经济互补之路,是文化融合之路,是创新圆梦之路.回答1﹣3题. 1.(2分)“一带一路”东部连接快速发展的中国,西部连接发达的欧洲而中部是亟待发展的中亚、南亚等地区,东、中、西部的经济具有互补性,表现为(  ) ①东部产能增强,需要加强对外合作 ②西部经济发达,需要引进大量人才 ③中亚油气丰富,需要寻求消费市场 ④南亚农业发达,需要扩大粮食出口。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主要考查了“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文化差异与环境差异。该题以“一带一路”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要求学生平时复习关注热点,联系生活,学会知识迁移。 【解答】解:“一带一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区域内部经济差异明显,互补性强。我国处于东部,是著名的“世界工厂”,产能大,需加强对外合作以输出过剩产能。中亚地区是全球能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其石油资源依赖国际市场。南亚地区因人口稠密,对粮食需求量大,是粮食的进口区域。欧洲经济发达,受老龄化严重影响,需引进国际劳工。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文化差异与环境差异。   2.(2分)“新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大陆,自东向西依次经过的世界文化圈是东亚文化圈与(  ) A.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 B.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C.西欧文化圈、东欧文化圈、伊斯兰文化圈 D.伊斯兰文化圈、东欧文化圈、西欧文化圈 【分析】主要考查了“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文化差异与环境差异.该题以“一带一路”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差异,要求学生平时复习关注热点,联系生活,学会知识迁移,了解“一带一路”战略的地理范围,理解战略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解答】解:“新丝绸之路”自东向西依次经过东亚、中亚、西亚、东欧、中欧和西欧。中亚与西亚地区人口主要信奉伊斯兰教为伊斯兰文化圈,在欧洲依次经过东欧文化圈和西欧文化圈。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文化差异与环境差异.   3.(2分)上海科研人员将太阳能技术与海水淡化工程巧妙“嫁接”,大幅度降低了海水淡化的成本.这一成果将惠泽“一带一路”上严重缺水而光热资源丰富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是(  ) A.大洋洲、西欧 B.东欧、东南亚 C.中亚、西亚 D.东亚、南亚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带一路”沿线经济文化差异与环境差异.“一带一路”连接亚欧大陆东西两端,区域内部自然、经济差异明显. 【解答】解:中亚与西亚因深居内陆或常年受副高控制,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 故选:C。 【点评】该题以“一带一路”热点问题作为背景材料,考查“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差异,要求学生平时复习关注热点,联系生活,学会知识迁移.   “互联网+商业”即电商,作为一种新业态,对传统的第三产业产生了多方面影响.回答4﹣5题. 4.(2分)若干年前,某国际著名出版社利用互联网开办网上书店,消费者订购图书后,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即可.在网上书店购书不但方便,而且更加便宜.但网上书店也对某些企业产生不良影响,这些企业包括(  ) ①实体书店 ②实体银行 ③电信公司 ④航空公司.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主要考查了电子商务活动.试题以“互联网+商业”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越来越大,要求学生体会生活,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相对事物和现象,学会从地理角度来分析这些现象,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答】解:网络购物减少了实体店的销量,对实体商店的冲击大。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无需经过银行支付系统,使得商业活动对银行系统的依赖减弱。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电子商务活动.   5.(2分)网上购书之所以便宜,部分原因是某些传统的商业区位要素对网上书店影响变得很小.影响变小的要素主要是(  ) ①交通 ②人口 ③集聚 ④地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主要考查了电子商务活动.该题以“互联网+商业”热点问题为背景材料,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越来越大,要求学生体会生活,多关注生活中的地理相对事物和现象. 【解答】解:网上书店布局时也考虑交通条件以更好更快捷的向各地销售服务,消费人群的分布和数量对两类商业活动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影响变小的要素主要是集聚和地价。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电子商务活动相关知识.   上海某商厦屋顶上铺满了一个个种植箱,这里被称为“屋顶农庄”.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屋顶农庄运作以来,整栋商厦夏季空调用电量下降…回答6﹣7题. 6.(2分)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关注的是(  ) A.土壤 B.地形 C.劳动力 D.市场 【分析】主要考查了城市热岛效应.该题以最新的一种种植方式“屋顶农庄”为材料,要求学生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获取地理信息、综合分析知识迁移能力.根据“商家专门从长白山运来优质土壤,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箱种植蔬果”,这一目的是吸引居民租借种植,所以商家在经营屋顶农庄时,重点关注的是屋顶农庄的市场需求. 【解答】解:“屋顶农庄”的生产经营方式是商家吸引附近居民租借种植蔬果,因此对这种农事活动的市场需求是商家调研的重点。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市热岛效应.   7.(2分)除了经济效益外,开设屋顶农庄还可获得环境效益.因为它有助于(  ) A.减少灰霾污染 B.缓和热岛效应 C.削弱紫外辐射 D.增强雨岛效应 【分析】本题考查了“热岛效应”这一现象,材料中“种植蔬果.屋顶农庄运作以来,整栋商厦夏季空调用电量下降”说明热岛效应得到减缓. 【解答】解:开设屋顶农庄可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植被对城市气候的调节作用增强。如对气温、空气湿度的调节,可减轻城市热岛效益和雨岛效益。 故选:B。 【点评】试题以最新的一种种植方式“屋顶农庄”为材料,要求学生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要学会运用地理原理来解释这一现象.   赤潮是海洋中由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常见污染类型.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如下图所示.回答8﹣10题 8.(2分)根据赤潮发生的主要环境条件可以判断,在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  ) ①南方近岸海域 ②城市近岸海域 ③北方近岸海域 ④乡村近岸海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分析】分析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时要结合天气、气候特点. 【解答】解:赤潮易发生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须的营养。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 故选:A。 【点评】该题以赤潮的形成的地理环境条件为材料,考查学生具备较强的快速获取地理信息和读图分析能力.   9.(2分)我国沿海赤潮一般发生在(  ) A.9月到11月 B.12月到2月 C.3月到5月 D.6月到8月 【分析】分析气象灾害的时空分布特点时要结合天气、气候特点. 【解答】解:根据题干“20﹣30℃是赤潮发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赤潮发生的环境条件图”,可以推出我国较易发生赤潮的海域一般是水温较高的南方近岸海域和海水富营养化较严重的城市近岸海域,发生的季节是气温较高的夏季。 故选:D。 【点评】该题以赤潮的形成的地理环境条件为材料,考查学生具备较强的快速获取地理信息和读图分析能力.   10.(2分)如果赤潮发生的海域,有寒冷的沿岸流经过,其对赤潮的影响是(  ) ①使污染区域更集中 ②加剧污染程度 ③使污染区域更分散 ④减轻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赤潮易发生在20﹣30℃的温度范围内,我国南方纬度低,热量条件好,适宜赤潮生物的生长.城市近岸海域向海洋排放大量废水为赤潮生物提供了生长必须的营养.我国北方及乡村近岸海域在温度及营养供应上不利于赤潮生物生长.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全球的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的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寒流对沿岸气候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世界著名的渔场大多形成于寒流和暖流交汇的海域;洋流对航运也有显著的影响,顺着洋流航行,其速度要比逆流航行快得多;洋流加快了污染物净化的速度,扩大了污染的范围. 【解答】解:洋流可扩大污染物的污染范围。寒流能降水表层海水温度,减缓赤潮生物的生长速度,进而降低赤潮危害。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赤潮的相关知识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板块构造学说科学地解释了地震、火山等地壳运动的机理.回答11﹣12题. 11.(2分)两个大陆板块碰撞的地区,一般出现的地壳运动现象是(  ) A.地震和火山 B.火山和断裂 C.地震和断裂 D.火山和褶皱 【分析】以图文材料的形式,考查常规内容,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能灵活调动运用. 【解答】解:板块张裂处易形成地震和火山活动,板块碰撞挤压易形成地震、断裂及褶皱。 故选:C。 【点评】该题目难度不大,考查课本基础知识,考生只需熟记即可作答.   12.(2分)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  ) ①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岩浆岩 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 ③部分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 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六大板块处于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的地带. 【解答】解:2亿年前的海洋板块不全在俯冲带下沉消熔,部分随地壳抬升变为陆地,其证据包括①部分岩浆岩转变为沉积岩,错误;②古老大陆地壳中有大量沉积岩,正确;③部分变质岩转变为沉积岩,错误;④部分沉积岩中有海洋生物化石,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对地貌的影响,理解即可.   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疏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过程.回答13﹣14题. 13.(2分)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 ②岩浆冷却较慢 ③在地表形成 ④在地下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玄武岩、花岗岩是岩浆活动的产物;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作用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变质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吹、雨打、日晒以及生物作用下,逐渐成为砾石、沙子和泥土,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固积沉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侵入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类较大;喷出岩具有气孔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 【解答】解: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判断该岩石为侵入型岩浆岩,岩浆冷却较慢,在地下形成。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岩石的特征及成因.   14.(2分)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是(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分析】沉积岩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侵入岩结晶度好,晶体颗类较大;喷出岩具有气孔构造;变质岩具有片理构造,重结晶作用明显. 【解答】解: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该岩石可能为变质岩。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岩石的特征.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回答15﹣16题 15.(2分)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分析】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该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判断基本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单元,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规律.同一条等压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再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缓;反之坡度愈陡. 【解答】解: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处以陡崖的图例进行标注,则两条等高线之间为两侧坡度陡峻的峡谷。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16.(2分)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主要考查了等高线地形图判读.该题以等高线图为材料,考查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判断基本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单元,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等高线图的基本规律.同一条等压线上各点海拔相同;一般等高线地形图上任意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相对高度是一个定值(等高距);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只是有的不能再一幅图上完全呈现出来;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但在悬崖峭壁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的陡缓,两条等高线之间间距愈大,等高线愈稀疏,表示坡度缓;反之坡度愈陡. 【解答】解:310米等高线位于图中陡崖下方,部分与图中代表陡崖的图例重合。图中灰色部分是导致310米等高线与陡崖图例断断续续分开的原因。此灰色部分应是陡崖崩塌后的堆积物或突出的基岩形成。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等高线地形图判读.   台风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天气系统,它既给人们带来甘露,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如图为某次台风路径图.回答17﹣18题. 17.(2分)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  ) ①受山体阻挡影响 ②与盛行偏西风叠加 ③受地面增温影响 ④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该题以台风登陆的路径图为材料,考查台风的形成和影响.要求学生学会根据台风移动判断不同时间风向,台风属于气旋.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是热低压.北半球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逆时针由四周流向中心.当台风中心位于甲地时,台湾东北部地区受台风影响盛行东北风,台湾东北部山地对东北风抬升作用明显. 【解答】解:9月间,当台风中心位于图中甲海域时,台湾东北地区暴雨如注,其主要原因是台风气流受山体阻挡影响与盛行东北风叠加。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系统与天气及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18.(2分)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上海地区的地面天气状况是(  ) ①气压降低 ②风向偏西 ③雨势增强 ④风速减弱.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分析】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结果,是热低压.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台风中心距离上海越来越近,上海地区的气压下降,风力增强,雨势增强. 【解答】解:如图示台风中心向北移动,在浙江北部沿海登陆时,台风中心距离上海越来越近,上海地区的气压下降,风力增强,雨势增强。符合的是①③。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知识性试题,该题以台风登陆的路径图为材料,考查台风的形成和影响.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回答19﹣20题 19.(2分)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①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2012年间,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比重变化不大,当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此期间第三产业也快速增加. 【解答】解:工业化推进城市化水平的调高。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和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能力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该题以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为材料,考查城镇化的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图中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20.(2分)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 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分析】主要考查了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该题以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为材料,考查城镇化的特点和产业结构调整,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图中信息和综合分析能力.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 【解答】解: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应发展休闲旅游。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城镇化和产业结构调整.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如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回答21﹣23题. 21.(2分)图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  )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 【分析】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数量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 【解答】解:人口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对照图中各年份的数值,可以得到上海市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2008年。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数量的变化.   22.(2分)图中反映上海市人口总量的变动态势是(  ) A.基本稳定 B.逐年增加 C.先增后减 D.整体趋减 【分析】主要考查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数量变化有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机械增长取决于人口的迁移. 【解答】解:读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因为上海市人口增长率一直高于0,故上海人口一直呈上升趋势。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数量的变化.   23.(2分)“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  ) ①增加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 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 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分析】主要考查了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人口新政会增加新生儿数量,缓解劳动人口比重下降,减轻人口老龄化压力,使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但对男女性别比失衡的现状影响不大. 【解答】解:“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人口新政给上海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可能是①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错误;②导致人口增长率大幅度上升的原因是人口的迁入,错误;③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正确;④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掌握人口政策带来的影响.   如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24﹣25题 24.(2分)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  ) A.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 【分析】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受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解答】解:该大陆西侧海拔达到5000米,为高大山地,中部地区地势低平为平原地形,东部海拔较高为高原地形。故该大陆应为南美大陆。结合南美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可知,乙地位于热带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根据地形剖面图确定该大洲的名称,从而根据气候类型分布规律判断气候类型.世界气候的分布非常复杂,但我们可以将世界气候分布理想化、模式化,并与气候成因建立内部联系.   25.(2分)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 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 B.受沿岸寒流影响 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 D.受高峻地势影响 【分析】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和洋流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甲、乙两地降水量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应从以上几个因素逐一分析. 【解答】解:从图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都位于22°S,但分处大陆的东西两侧。因而乙地受赤道低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