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5年福建省高考政治试卷.doc
下载文档

ID:3171904

大小:247KB

页数:21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15 福建省 高考 政治 试卷
2015年福建省高考政治试卷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3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经历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公开征求意见﹣﹣“二审”﹣﹣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三审”。此过程表明(  )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分)从铁腕规范党内生活,到铁面问责严格执纪;从亮短揭丑的民主生活会,到重拳破除各种潜规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守底线、讲原则、重法治成为新常态,这有利于广大党员(  ) A.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B.强化执政意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C.遵守党纪国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遵循客观规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3.(3分)2015年4月,中国领导人在万隆亚非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于年内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的待遇,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此举体现了中国坚持(  ) A.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亚非地区共同发展 B.求同存异思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和平共处原则,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D.开放包容态度,顺应多极化发展的潮流 4.(3分)小王为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4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5.(3分)如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3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7.(3分)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8.(3分)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降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这些支出(  )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3分)如果没有政府最低工资的影响,劳动市场通过供求力量将自动达到均衡。如图所示,在E点实现均衡的劳动价格和劳动供求数量。现假定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由此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  ) A.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 B.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激发劳动热情 C.增加劳动市场需求,减轻就业压力 D.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增强竟争优势 10.(3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11.(3分)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1)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24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 ④客观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3分)一堵墙挡住了视野,找个东西把脚垫高。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找不到垫脚之物,于是,便把墙上的砖拆掉垫在脚下…….漫画(如图)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 A.踏玻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2分) 13.(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襟、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材料二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试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治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材料三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福建自贸区”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对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 2)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 (3)材料三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 (4)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   请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4.(10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把团结统一看做“天地之长经,古今之通义”。近代以来,在抵御外来侵路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各民族人民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单一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述我们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15.(10分)篮球场上,某著名球星行云流水般的摆脱防守队员,优雅地上蓝或远投,当人们问他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时,他很自然地说,这就是“球感”。一个熟练的司机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不需要经过完整的推理,就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这就是所谓的“路感、车感”。 上述看似不假思索的“感觉”,并不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洞察事物的思维活动。 (1)从科学思维角度看,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称之为    A.类比 B.直觉 C.演绎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这种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特征。   2015年福建省高考政治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6分) 1.(3分)立法法修正案草案经历全国人大常委会“一审”﹣﹣公开征求意见﹣﹣“二审”﹣﹣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最后提交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接受“三审”。此过程表明(  ) ①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②全国人大常委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③社会主义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 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民主集中制、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 【解答】①材料讲的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行为,和政府无关,①不选;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②不选; ③立法法修正案草案接受三审,说明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有制度的保障,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二审公开征求意见,说明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体现人民民主的广泛性,③选。 ④立法法修正案草案三审的过程,说明在人大与人民的关系上,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讨论民主决定,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所以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④选。 故选:D。 【点评】准确理解人民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几个表现。明确民主集中制的三个表现。   2.(3分)从铁腕规范党内生活,到铁面问责严格执纪;从亮短揭丑的民主生活会,到重拳破除各种潜规则。党的十八大以来,守底线、讲原则、重法治成为新常态,这有利于广大党员(  ) A.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B.强化执政意识,履行国家管理职能 C.遵守党纪国法,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D.遵循客观规律,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分析】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我国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以及我国政府的知识。 【解答】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反腐倡廉有利于广大党员牢记党的宗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故入选。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履行国家职能,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的主体是政府,因此B和D选项都是错误的,故排除。C选项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为A。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必须从党的角度去分析。   3.(3分)2015年4月,中国领导人在万隆亚非峰会上表示,中国将于年内对已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税目产品给予零关税的待遇,并继续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此举体现了中国坚持(  ) A.合作共赢理念,推动亚非地区共同发展 B.求同存异思想,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C.和平共处原则,主导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D.开放包容态度,顺应多极化发展的潮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的外交政策以及只是获取与理解能力 【解答】中国对最不发达的国家给予零关税待遇以及无条件援助,是侧重亚非地区德文经济发展,所以选A.B、D与材料无关。中国对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不起主导作用,所以C说法错误。 【点评】明确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4.(3分)小王为撰写《大众传媒与现代公民素养》的论文,在图书馆查到了下面四篇文章。从篇名判断,最符合论文主题的是(  ) A.现代社会互联网传播特点探究 B.网络时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研究 C.网络背景下高中生形象的塑造 D.2014年央视收视率的调查分析 【分析】本题考查: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公民道德素养 (1)大众传媒依托现代信息技术,能最大限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2)青年学生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 【解答】本题属于确定主题型选择题,解答时要把握关键词“大众传媒”对“现代公民素养”,A、B、D只谈到了大众传媒,没有涉及对现代公民素养的作用,不适合题意; C项既谈到大众传媒,高中生形象的塑造又指向公民素养,适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考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考生在分析题肢的时候,要结合材料进行思考,排除题肢中和要求无关的选项。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题干的理解和把握,本题难度适中。   5.(3分)如图是汉字“文”的书写变化的过程,从中我们可以解读出(  ) ①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②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传承和发展 ③文化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文化的变化与发展有其固有的规律。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分析】考点定位: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本题以图画为切入点,考察汉字在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的过程中发生的演变,说明汉字在历史变迁中进行着传承和发展。 【解答】本题用排除法来做。 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现象,不是自然现象,①是错误的,排除;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是错误的,排除;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④正确且适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以图片形式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充满趣味性。难度中等。   6.(3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吴楚多放诞纤丽之文,自古然矣。自唐以前,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北人之气概也;江南草长,洞庭始波,南人之情怀也。上述文字(  ) A.形象地描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B.生动地展现了区域文化独具特色的风采 C.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 D.彰显了中华五千年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分析】本题考查: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地域性)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解答】A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故A不选; B符合题意,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把握上述引文的意思,抓住关键信息“吴楚慷慨悲歌”“北人长城饮马,河梁携手”“南人江南草长,洞庭始波”,这说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排除A,B适合题意; C说法错误,中华文化具有多样性,但指导思想一元化; D不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中华文化自强不息的品格。 故选:B。 【点评】本题通过考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调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正确解读文化现象的能力,难度中等。   7.(3分)通货膨胀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物价总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当一国的通货膨胀率持续以两位数的水平变化时,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 A.居民的生活质量提升 B.百姓的储蓄意愿明显降低 C.生产者投资欲望减弱 D.工薪阶层处于有利的地位 【分析】本题考查通货膨胀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通货膨胀会导致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当人们的收入水平没有增长或者增长的速度低于物价上涨的速度时,人们的生活水平往往会下降,对于收入较为稳定的工薪阶层而言,往往不是好事;同时,还会导致国民经济过热,投资过热,因此投资者的投资欲望会增强。 【解答】通货膨胀时物价上涨,纸币贬值,如果居民收入水平没有相应增长或者增长率低于物价上涨率的话,人民生活水平是下降的,根据题意通货膨胀速度超过两位数字了,可以大致判断物价上涨的速度是超过了收入增长的速度,故居民的生活质量是下降的,因此A选项错误;百姓的储蓄率除了受国民经济整体状况的影响,还收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但居民收入受通货膨胀影响下降的时候,百姓的储蓄意愿会降低,故B选项正确;通货膨胀的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由于物价上涨,有利可图,根据供给曲线,生产者往往会增加供给,即投资欲望会增强,故选项C错误;工薪阶层的收入及其收入增长率往往较为稳定,根据题意通货膨胀率持续在两位数字的时候,意味着物价上涨率超过了工薪阶层的收入增长率,此时,由于物价大幅上涨,纸币贬值,工薪阶层的生活水平会下降,故对其不利,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以通货膨胀的影响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要求学生能够联系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如价格变动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行分析。   8.(3分)立国之道,惟在富民。近年来,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降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这些支出(  ) ①能够有效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②强化财政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③有助于实现宏观调控的目标 ④能够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分析】题目显示某省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降与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逐年增长,2014年达到75.6%,这说明国家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发挥国家财政促进社会公平改善民生的物质保障作用。涉及到以下知识点:1)国家财政的作用;2)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3)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4)财政收支问题 【解答】①材料只体现某省政府在教育等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并没有涉及到其财政收入,没法准确判断其财政收支状况,因此是片面且与题意不相符合,故可以据此排除A和B; ②表述错误,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中并不起基础作用,故排除,据此排除②; 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增加国家财政在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支出,有利于实现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故③正确当选; ④增加国家财政在教育等民生领域的支出,能够弥补市场调节的缺陷和不足,从而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故当选。 故选:D。 【点评】高考题一般是综合考察,这要求广大的考生在学习时,需要“瞻前顾后”即要注重把前后学习的相同的相似的相关联的知识点放到一起来认真分析比较,从而才能够做到举一反三。   9.(3分)如果没有政府最低工资的影响,劳动市场通过供求力量将自动达到均衡。如图所示,在E点实现均衡的劳动价格和劳动供求数量。现假定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由此带来的影响,一般情况下,最合理的是(  ) A.推动企业科技创新,采用先进技术 B.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激发劳动热情 C.增加劳动市场需求,减轻就业压力 D.优化企业人才结构,增强竟争优势 【分析】本题从劳动力价格变动的角度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解答】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企业的劳动力生产成本增加,不利于企业优化人才结构。排除D。 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会使劳动力供给量增加,不利于减轻就业压力。排除C。 政府制定最低工资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与强化政府经济监管无关。排除B。 政府制定的最低工资W1高于市场均衡价格,会迫使企业调节生产要素,推进科技创新,用先进技术代替劳动力。故答案为A。 【点评】结合现实情况明确劳动力价格变动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10.(3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下列能正确反映意识产生的历史演进顺序的选项是(  ) ①滴水穿石 ②根系沃土 ③敬德保民 ④犬吠非主。 A.①→②→④→③ B.②→①→④→③ C.③→①→④→② D.①→④→②→③ 【分析】本题考查:意识的产生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起源)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生理基础)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内容、本质) 不管什么样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而内容是客观的。 【解答】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故正确的是①→②→④→③。 故选:A。 【点评】最常用的方法是“首位判断法”或“尾项判断法”,即找出事件、现象关联中的第一位或最后一位。对于较复杂的排序选择题无法用“首位判断法”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时,通常采用“首尾两端结合判断法”进行解答。第一步,先看“首”,运用排除法缩小范围。第二步,看“尾”,即对剩余项的“尾”进行比较分析,判断哪个尾项正确。排序选择题的设计无论内容和形式怎样变化,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充分运用解题技巧,注意备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就能化繁为简,变难为易。   11.(3分)研究人员将一密闭透明的实验装置(如图1)置于晴天的室外,对其进行24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该实验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②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 ④客观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分析】本题考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①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②依据: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2)联系的条件性 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解答】①说法正确,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①; ②说法错误,认识具有上升性,是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排除②。 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中“对其进行24小时测定,得出某气体含量的变化曲线”体现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要坚持实事求是,同时说明客观事物的联系因条件的变化而变化,③④当选; 故选:D。 【点评】本题是二二制组合式单选题,最简洁的解法,就是排除错误或与题干无关的选项。本题就是排除无关选项和错误选项,迅速解答。   12.(3分)一堵墙挡住了视野,找个东西把脚垫高。问题就解决了。可是找不到垫脚之物,于是,便把墙上的砖拆掉垫在脚下…….漫画(如图)给我们的警示与下列古诗所蕴含的哲理最为接近的是(  ) A.踏玻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D.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分析】本题考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依据:矛盾特殊性原理。 (2)含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到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活的灵魂。 (3)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解答】漫画中的主人公找不到垫脚之物,便把墙上的砖拆了垫在脚下,看到了外面的视野,可是他忘了,墙拆了就能看到外面了,又何必再垫起来从墙上看呢?说明漫画中的主人公没有从实际出发,没有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不合题意,“踏玻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体现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B符合题意,“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农历的四月,春去夏来,山外的百花都已凋谢了,而山顶大林寺的桃花正在盛开,体现了不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不合题意,“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体现的哲理是认识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认识就不同; D不合题意,“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意思是: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庐山都呈现出各种不同的样子,体现的哲理也是认识的角度不同,得到的认识不同。 故选:B。 【点评】解答漫画类选择题,首先,要读懂漫画(含漫画标题).漫画本身包含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命题者是想针贬时弊,揭露问题还是想弘扬正气,展示成就。我们可以通过漫画中的人物的神态,动作,表情,言语和其他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漫画标题等去揣摩,把握。把握命题者的真实意图,是我们做好这种题目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要仔细揣摩,要透过漫画中事物的表面现象,特征去抓住其内在的本质,深层次的道理。我们在阅读漫画时,还必须把漫画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多角度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反对不读漫画,不去仔细揣摩命题者的真实意图,不去联想漫画所折射的教材知识,只单纯看题肢本身正确与否的错误做法。其次,要读懂题目的选择要求。题目的选择要求往往是限定了知识、答案的范围:是选正确的还是选错误的;是应该坚持的还是应该反对的;是给我们的启示还是反映的什么道理;是经济学的,政治学的,还是哲学的等。此外,还要特别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它往往决定选择题肢的正确与否。   二、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42分) 13.(4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同心逐梦的中国,正在以博大宽广的胸襟、心系天下的情怀,奏响“一带一路”交响曲,谱写自贸区战略新华章。 材料一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热烈响应。2015年3月,福建被国家定位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2015年4月,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福建自贸区)正式建立,实施范围涵盖平潭、厦门和福州三个片区。 材料二 依法治国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自2013年以来,在党中央领导下,全国人大健全法制,国务院统筹协调,各有关部门协同实施,社会各界群策群力,福建自贸区筹建工作依法有序推进。目前,福建省围绕立足两岸、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战略要求,确立了自贸区重点试验项目186项,涉及体制创新、对台开放、投资管理、法治保障、市场监管等方面,自贸区建设全面铺开。 材料三 一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史,既是中华民族走向海洋、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互动、共生共荣的历史。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条开放合作、和谐包容、互利共赢之路。对此,同学们围绕“经济和文化何者先行”展开讨论。 观点 论据及论证过程 观点一:经济先行 经济决定文化,文化是经济的反映,共建海上丝绸之路。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合作,但更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观点二:文化先行 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只有文化上的相互理解尊重、交流合作,才能保证经济上的互利共赢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概述“福建自贸区”和“海丝核心区”的建设,对福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产生的积极影响。 ( 2)联系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简要分析福建自贸区建设应如何依法推进。 (3)材料三中的讨论运用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简要说明他们是如何运用这种方法的,以及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观点上的分歧。 (4)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三,从文化发展的角度,展望中华文化与沿线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美好远景。 【分析】(1)通过对材料的分析,考察学生对内容的把握,分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们有什么积极影响; (2)主要是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在学生所学的经济的内容上,结合自身所学的政治生活的内容,从政府,社会,自身对如何推进进行分析; (3)题目明确指出需要利用两点论和重点论进行分析,需要结合矛盾的对立统一和普遍性特殊性对案例进行详细的分析; (4)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对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在共性中把握不同,找出共通之处,相互交流,相互发展; 【解答】1) ①有利于实施自主创新驱动战略,增强创新能力,为福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力。 ②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③有利于抓住机遇,扩大和深化闽台经济合作。 ④有利于化改革,推动制度创新,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 ⑤有利于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的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 ①党要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坚持依法,加强对自贸区建设的领导。 ②人大要依法行使权力,完善自贸区建设的相关法律,加强监督。 ③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科学民主依法决策,自觉接受监督。 ④公民要依法行使权利,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有序参与自贸区建设。 (3) ①他们都坚持了两点论,都看到了共建海上丝绸之路既要开展经济合作,又要开展文化交流。他们都坚持了重点论,观点一主张经济为重,观点二主张文化为重。 ②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所坚持的重点也有所不同。 (4) ①文化在交流与传播中发展,中华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②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实现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共同繁荣。 ③中华文化与沿线各国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与融合中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点评】难度适中,把握学生高中知识;题目的亮点在于将政治、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共同出现,综合考查了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回答政治类问题需要将案例与政治话语相结合,回答文化类问题则要结合实际情况,贴近实际   请在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填涂选答的题号.A【选修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14.(10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把团结统一看做“天地之长经,古今之通义”。近代以来,在抵御外来侵路和长期革命斗争中,各民族人民形成了生死相依,休戚与共的血肉关系。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各民族最高利益,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 (1)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A  A.单一制 B.联邦制 C.总统制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简述我们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分析】(1)单一制国家的组成单位,是按地域划分的普通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在单一制国家中,中央政权享有最高权力,地方政权被置于中央政权的统一领导下,只能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行使职权。单一制国家的特征是: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我国是单一制国家。 (2)本题考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可从履行公民义务包括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和反对分裂国家行为的义务、增加全体人民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角度分析。 【解答】(1)A (2) ①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不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②不断增强包括各民族在内的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维护民族团结。 ③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坚国家决反对任何外来的入侵或占领,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 【点评】本题考查我国国家结构形式,说明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全国只有一个中央政权、一部宪法、一种法律体系,我们坚决反对分裂国家的行为,所以,本题旨在加强考生爱国主义情怀的教育。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贯彻到试题中是政治教学的任务之一。本题难度中等。   [选修4---科学思维常识] 15.(10分)篮球场上,某著名球星行云流水般的摆脱防守队员,优雅地上蓝或远投,当人们问他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时,他很自然地说,这就是“球感”。一个熟练的司机面对复杂的交通状况,不需要经过完整的推理,就能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处理,这就是所谓的“路感、车感”。 上述看似不假思索的“感觉”,并不是一种本能的反应,而是在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洞察事物的思维活动。 (1)从科学思维角度看,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称之为 B  A.类比 B.直觉 C.演绎 (2)结合材料,简要说明这种思维活动所具有的特征。 【分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了解三种思维活动的含义:所谓类比,就是由两个对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质,推断它们在其他性质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种推理形式;所谓直觉是指不以人类意志控制的特殊思维方式,它是基于人类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所谓演绎,是从前提必然地得出结论的推理;从一些假设的命题出发,运用逻辑的规则,导出另一命题的过程。由关键词“球感”、“路感、车感”可知,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叫直觉。 (2)直觉具有敏捷性、总体性、猜测性、不可靠性、自发性等特征,与本材料有关的为前三种,结合材料分析即可。 【解答】(1)B (2) ①直觉具有敏捷性。上述情景中,思维过程都是瞬间完成的,难以完整描述。 ②直觉具有总体性。上述情景中,直觉都是对认识对象整体的觉察。 ③直觉具有猜测性。上述情景中,直觉得出的结论并不一定可靠,还需进行理论论证或实践检验。 【点评】本题实则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书本知识来反思所学的内容,以此来加深知识的掌握程度。只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并注重结合材料就可做好本题。   第21页(共21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