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929_22_61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016.zip
1武汉科技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武汉科技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代码:612)A 卷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代码:612)A 卷 答案要点一、简述题(本大题分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一、简述题(本大题分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答案要点)(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永葆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2.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要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要点)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答案要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答案要点)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绝对2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4.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答案要点)4.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答案要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因此,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答案要点)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答案要点)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越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的表现是多样性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它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社会化。3二、问答题(本大题分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二、问答题(本大题分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答案要点)1.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答案要点)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要点)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要点)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正确,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因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那就4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注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逻辑注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3.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答案要点)(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各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需要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生产力状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自己民族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总之,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真理。三、论述题(本大题 40 分)三、论述题(本大题 40 分)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要点)1.“人民群众”范畴的理解。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来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5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享受到的政治权利不同,他们在政治及其他领域中的创造作用的发挥也不相同。精神文化活动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消极落后的文化意识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则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5.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论述题的评分标准:论述题的评分标准:紧扣主题、观点新颖、结构紧凑、重点突出、表达流畅,1000 字以上。35-40 分。紧扣主题、观点较新、结构较紧凑、重点较突出、表达较流畅,800 字以上。25-34 分。围绕主题、泛泛而谈,或仅仅写几个要点,不加论述,500 字以上。15-24 分。偏离主题、逻辑混乱、观点错误或书写十分潦草,500 字以下。15 分以下。注:1.考生应适当展开说明。2.鼓励考生就几个重要方面做深入探讨。3.所答内容与本答案意思相近,酌情给分。第 1 页 共 1 页姓 名:报 考 专 业:准 考 证 号 码:密封线内不要写题201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 卷B 卷)科目代码:612考试时间:3 小时 满分 150 分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一、简述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4.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问答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三、论述题(本大题 40 分)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收藏
编号:3171498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36.10KB
格式:ZIP
上传时间:2024-01-27
9
积分
- 关 键 词:
-
_22_612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 资源目录:
-
(温馨提示:点“+”可展开查看一级资源目录。点“-”可关闭资源目录。)
- 资源描述:
-
1武汉科技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武汉科技大学 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代码:612)A 卷 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代码:612)A 卷 答案要点一、简述题(本大题分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一、简述题(本大题分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1.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答案要点)(答案要点)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种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马克思主义始终保持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马克思主义永葆活力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具有彻底的科学性,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正是科学性的必然要求。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与时俱进就是马克思主义根据实践的变化,尊重和遵循客观规律,不断超越前人和自己的认识过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与时俱进的根本要求。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是一个不断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的过程。2.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要点)2.哲学的基本问题(答案要点)哲学基本问题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根据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根据对这一方面问题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答案要点)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答案要点)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绝对2剩余价值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初期,资本家主要依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来提高剥削程度。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实现的,随着生产技术条件的不断改进和工人阶级反抗资本家延长工作日的斗争力量的增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4.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答案要点)4.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答案要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对立统一规律,这是因为: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即矛盾分析法。因此,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答案要点)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答案要点)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越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它的表现是多样性的:一是生产的全球化。它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不再孤立地进行,而是成为全球生产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贸易的全球化。国际贸易迅速扩大,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参与贸易的国家急剧增加。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国际债券市场融资规模迅速扩大,与国际股票市场的发展相联系,基金市场迅速成长,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四是企业经营的全球化。重要标志是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它使生产、资本和商品的国际化进一步社会化。3二、问答题(本大题分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二、问答题(本大题分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答案要点)1.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答案要点)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可能是积极的进步的,也可能是消极的衰退的,当它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构成二者的矛盾运动,这种矛盾运动规律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要点)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答案要点)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断它是不是真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自称正确,客观事物本身无所谓正确与错误,因此,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们遵循一定的认识去实践引出现实的结果,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一般说来,如果在实践中达到了原来预想的结果,人的认识就被证实了,就可以称之为真理性的认识;如果失败了,并且不是由于认识之外其他原因所引起,那就4是错误的认识。所以,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注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但是,逻辑注明必须服从实践检验的最后结果。真理一定是符合逻辑的,但符合逻辑的不一定是真理。是不是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得到最终的证明。3.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答案要点)(答案要点)社会主义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国情的特殊性,即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的差异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无产阶级政党自身成熟程度的不同,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构成状况不同,革命传统不同,以及历史和现实的、国内和国际的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决定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起点的生产力状况都比较落后,各国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别,需要各个国家根据自己的生产力状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性,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重要条件。各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是他们进行活动的既定前提和基础,继承下来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不同,决定了他们必须从实际出发,按照自己民族的特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是造成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现实原因。时代是不断前进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时代和实践的不断发展而发展。总之,坚持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是一个客观真理。三、论述题(本大题 40 分)三、论述题(本大题 40 分)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参考答案要点)1.“人民群众”范畴的理解。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来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的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2.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是同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会前进的过程相一致的,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变革旧的生产关系的愿5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的劳动群众,创造了人们吃穿住行等必需的生活资料和从事政治、科学、文化艺术等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前提。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劳动人民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精神产品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一切科学理论、一切有价值的文学艺术,都来源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社会制度的更替,最终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但却不会随生产力的发展自发地实现和完成,而必须借助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群众是社会革命的主力军。4.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首要的、决定性的影响。一定历史阶段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是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政治条件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也具有直接的影响,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下,人民群众的政治地位和享受到的政治权利不同,他们在政治及其他领域中的创造作用的发挥也不相同。精神文化活动也是制约人民群众创造活动的重要因素,消极落后的文化意识会削弱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而先进的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则对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起积极的促进作用。5.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但也存在着许多有待完善和改进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改革,加强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论述题的评分标准:论述题的评分标准:紧扣主题、观点新颖、结构紧凑、重点突出、表达流畅,1000 字以上。35-40 分。紧扣主题、观点较新、结构较紧凑、重点较突出、表达较流畅,800 字以上。25-34 分。围绕主题、泛泛而谈,或仅仅写几个要点,不加论述,500 字以上。15-24 分。偏离主题、逻辑混乱、观点错误或书写十分潦草,500 字以下。15 分以下。注:1.考生应适当展开说明。2.鼓励考生就几个重要方面做深入探讨。3.所答内容与本答案意思相近,酌情给分。第 1 页 共 1 页姓 名:报 考 专 业:准 考 证 号 码:密封线内不要写题201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2016 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科目名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A 卷B 卷)科目代码:612考试时间:3 小时 满分 150 分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一、简述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50 分)1.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哲学的基本问题 3.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4.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5.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二、问答题(共 3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60 分)1.如何理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统一关系?2.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必然呈现多样性的特点?三、论述题(本大题 40 分)论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蜗牛文库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