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17-专题十七 神经调节.pptx
下载文档

ID:3171080

大小:1.66MB

页数:42页

格式:PPTX

时间:2024-01-27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_17 专题 十七 神经 调节
高考生物,新高考专用,专题十七神经调节,考点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一、人体神经系统的组成人体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两部分。,1.中枢神经系统,2.外周神经系统1)分布:分布在全身各处。2)组成,二、自主神经系统1.自主神经系统概述,2.自主神经系统的分工合作,易混易错自主神经的“自主”是相对的,自主神经调节的活动也受到大脑皮层(最高级中枢)的控制。如心率的快慢主要取决于脑干的调节作用,而脑干又受大脑皮层的控制。,三、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组成神经系统的细胞主要包括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两大类。,1.神经元1)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2)3)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易混易错轴突、神经纤维、神经的一般关系轴突神经纤维神经,2.神经胶质细胞1)分布:广泛分布于神经元之间。2)功能:支持、保护、营养、修复神经元等,在外周神经系统中参与构成髓鞘。,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大脑和脊髓共同构成了中枢神经系统。()2.外周神经系统包括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3.小脑能够控制生物的节律。()4.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称为自主神经系统。()5.神经末梢位于树突和轴突的末端,分布在全身各处。(),答案1.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共同构成的,而大脑属于脑的一部分。2.3.下丘脑与生物节律的控制有关。4.5.,考点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一、反射与反射弧1.反射: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刺激所产生的规律性应答反应。,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1)反射弧的组成注意:效应器为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等。,2)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有神经节的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与脊髓灰质前角(粗大端)相连;传入神经与后角(细小端)相连(小入大出)。与“”相连的可为传入神经。3)反射弧受损部位的分析在进行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分析的实验中,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反应,可判定反射弧被破坏的部位(如表):,疑难突破思考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入侵脊髓引起的疾病,症状为肢体运动障碍,但一般不会影响肢体的感觉。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影响反射弧中的哪一结构?为什么?提示传出神经。由“思考”中信息分析,有“感觉”说明该病毒入侵脊髓后并未损坏脊髓中的神经中枢,但“肢体运动障碍”说明该病毒可能损伤了由神经中枢发出的传出(运动)神经,从而影响其正常功能。,3.反射发生的条件1)反射活动需要一定强度的刺激。2)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注意: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效应器应答不是反射。,二、反射的类型,1.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比较,2.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1)条件反射的建立2)条件反射的维持:需要非条件刺激的强化。3)条件反射的消退:中枢把原先引起兴奋性效应的信号转变为产生抑制性效应的信号。4)条件反射建立的意义:提高了动物应对复杂环境变化的能力。,易混易错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条件反射的简单丧失。条件反射的建立与消退皆为学习过程,都需大脑皮层的参与。,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所有生物都会对外界刺激作出规律性应答反应,因此都具有反射活动。()2.反射要通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3.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都需通过学习才能形成。(),答案1.反射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植物、微生物等具有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2.3.条件反射需通过学习才能形成,而非条件反射是生来就有的。,考点三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这种电信号也称神经冲动。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1)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即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2)在反射弧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的神经冲动只能来自感受器。,知识拓展静息电位的产生(K+外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Na+内流)均为协助扩散。,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1.传递结构:通过突触传递。2.突触的常见类型与结构1)常见类型:轴突细胞体型,如A;轴突树突型,如B。2)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3.兴奋传递过程,4.传递特点1)传递形式: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传递方向:单向。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突触延搁:突触处的兴奋传递需要通过化学信号的转换,因此兴奋传递速度要比在神经纤维上慢。,5.神经递质,知识归纳(1)兴奋性递质,如乙酰胆碱、谷氨酸、5-羟色胺等,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Na+通透性增加,Na+内流,进而产生兴奋;抑制性递质,如甘氨酸、-氨基丁酸等,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后,会引起突触后膜Cl-通透性增加,Cl-内流,进而产生抑制。(2)突触的兴奋或抑制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还取决于其受体的类型。(3)神经元与肌肉细胞或某些腺体细胞间也是通过突触联系的。,6.毒品与兴奋剂1)作用位点:常为突触。2)机制促进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速率,如甲基苯丙胺(冰毒)持续刺激多巴胺等的分泌,同时破坏人体的兴奋保护机制。干扰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影响分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影响神经递质的回收,如可卡因干扰多巴胺的回收,导致持续性兴奋。,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外负内正,受到适宜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2.神经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3.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膜外K+浓度高于膜内。()4.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小体、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5.在神经纤维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6.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就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答案1.未受刺激时膜电位为静息电位,外正内负,受到适宜刺激后,膜电位变为动作电位,外负内正。2.神经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动作电位的基础。3.神经纤维处于兴奋状态时,膜外K+浓度仍低于膜内。4.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5.6.神经递质分为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后,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此外,突触的兴奋和抑制不仅取决于神经递质的种类,还取决于其受体的类型。,考点四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一、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内容:躯体的运动和内脏的活动不仅受脊髓的控制,也受大脑的调节。,2.分级调节模型1)2),3.大脑皮层运动区的调控特点1)躯体各部分的运动代表区(在大脑皮层上)的位置与躯体各部分的关系是倒置的。2)躯体不同部位在大脑皮层上的代表区所占面积的大小与躯体运动的精细程度可呈正相关。3)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一般具有对侧(交叉)支配的特征。,二、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疑难突破“字母”突破巧判四个病变区WWrite失写症;VVision(V区的“看懂”与视觉相关)失读症;HHear(H区的“听懂”与听觉相关)感觉性失语症;SSport运动性失语症。,2.学习和记忆1)机制: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2)记忆的阶段划分,3.情绪人对环境所作出的反应,考点训练(请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2.人脑中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都位于大脑的左半球。()3.大脑皮层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4.学习和记忆由大脑中某一特定的脑区控制。(),答案1.2.大多数人主导语言功能的区域位于大脑的左半球。3.4.学习和记忆不由单一脑区控制,而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参与。,提升一膜电位的测量及曲线解读,1.膜电位的测量(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疑难突破图1图2兴奋传到A处,A处膜外电位为负,所以从A到B的电位差为负,如图1;兴奋传到B处,B处膜外电位为负,所以从A到B的电位差为正,如图2。,2.膜内外电位变化曲线解读,知识归纳特殊情况下的静息电位及动作电位变化(1)若把离体的神经纤维放在高K+溶液中,因静息电位主要是K+外流形成的,外界K+越多,会导致外流的K+减少,故静息电位的绝对值会变小。(2)若把离体的神经纤维放在高Na+溶液中,动作电位峰值会变大,原因为动作电位主要是Na+内流形成的,一般外界Na+越多,内流的Na+越多,形成的电位差越大。,提升二电流表指针的偏转,1.神经纤维上注意:分析放置电流表两个电极的位置是否兴奋或是否同时兴奋,从而判断电流表指针是否偏转及偏转次数。,2.神经元间注意:兴奋在突触部位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提升三兴奋传导、传递特点的探究,1.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1)思路:刺激神经纤维某点,检测刺激点两侧电位变化或效应器反应。2)示例:刺激处,处电位改变,效应器A反应双向传导。,2.神经元间的单向传递1)思路:分别刺激反射弧中突触两侧某点,在刺激点另一侧检测电位变化。2)示例:刺激处,处电位改变;刺激处,处电位不改变,A有反应单向传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