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现代文
阅读
文学
文本
三年
模拟
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 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专题三 现代文阅读Ⅱ·文学类文本
3年模拟
一、(2023届河南洛平许济质检,7—9,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记乱离
吴伯箫
告诉你们哟,离散了的学生们!在一个月前还被你们偷偷地呼着“青年校长”的人,现在披了一条武装皮带,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军人了。在每个人不与死搏斗便不能活下去的时代,生活的变幻真像白云苍狗,放下书本,扛起枪杆,正如瞬眼前的高楼大厦瞬眼后沦为断井颓垣,是莫可预测的。须知这一九三七年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我们神明华胄五千年来空前的浩劫,凡属中华民族之人谁都有份,谁都无可逃脱的。
我们,四百人,为了救亡,将我们的学校,那和平日子弦歌的乐土,忍着痛白白地抛弃了。总还记得吧,出发的那天早晨,大家冒了大雨后仲冬的寒冽,鸡叫就起来,不点亮灯,彼此摸索着收拾行囊,四百人竟也听不到一点什么杂乱的声息。沉闷是那时的悲歌啊!一声集合的号音,将我们赶到广阔的操场去,记得微茫的星光下,黑黝黝整齐的队伍里发出了多少悲壮的嘘唏。记得大家不约而同地呼:“中华民族万岁!”那响彻霄汉的声音,真足振顽起懦,吓破敌人的狗胆。后来我们终于出发了,校门前大家郑重地举手敬礼,落在“枪在我们的肩膊”那歌声后边的,是那么整齐的房舍,精致的校园,满藏的图书仪器,同千万种回忆与怀念。路慢慢地远,心也慢慢地沉重起来。
离开学校,命令是集中训练,从东海边岸以产梨著称的莱阳到临沂去,旱路是七百里遥远。记得晓行夜宿、风霜苦辛,凡过即墨、高密、诸城、莒县,整整走了九天。脚上磨起泡来的,嘴上生起疮来的,比比皆是。可是你们都不以为苦,觉得同前方枪林弹雨中浴血抗战的将士比,算不了什么。看看你们风尘满面,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偏偏又笑着说那种“不累不累”的大话,真觉怪可怜,但又是多么招人喜欢啊!只要同你们在一起,仿佛什么疲劳都可云消雾散,什么懒散人都该奋发鼓舞似的。
可是临沂的集中,使我们失望了。只知逃退的那时的山东长官,不给训练的经费,没有训练的计划,不派负责的人员,像烈火上浇了冷水一样,人们的心全灰了。那时候,前面是火急地需要工作,周遭却布满了那样多牵扯的绳索;你们抑制不住内心的热情、胸际的郁闷,你们继续前进了。有的去西安,预备参加八路军,那曾用游击战获得辉煌胜利的队伍;有的去洛阳、开封,准备学驾驶飞机;也有的到徐州加入了某战区的军队。记得你们走的时候,与你们分别作过彻夜的长谈。把各种将来会遇到的困难详细说给你们听。问你们,钱够不够?你们说:“不要紧,我们有双脚跑路,有两手做工,只要劳动就有饭吃;万不得已,流落为乞丐也是情愿的。”问你们可会想家?你们说:“国还顾不了,要家干什么!”那回答里流露出的铁一样的意志,问话的人倒觉得惭愧了。告诉你们,到外边自己就是自己,身体要格外注意,乍寒乍暖是没人关心你的。旅伴就是弟兄,团体就是家。记得那时你们一边笑着答应着,一边眼里却含满了泪水。又后悔在那离乱的时候说那些触人伤感的无聊话了。实在是人们相聚太难,相别又是那样的不容易啊!想起了将你们一个个从慈爱的父母手中领出来,却随便地将你们撒手遣散,内心着实负疚太深。
你们走后,在临沂有几天我像失群的老雁,又像一个勤苦的老农离开了他的锄头和田园,流不出眼泪,也唱不出歌。后来,你们远远从西安寄信来了,我才高兴了一点。那长长的信里,说你们怎样乘免费火车,又怎样步行;翻山越岭,走过多少崎岖的路;早起晚睡,吃过多少异乡的苦头……读你们的信,一会儿喜悦,一会儿兴奋。当时曾按你们告诉的通讯处写过回信给你们,不知收到没有?翘首云天,令人悬念不止!
告诉你们啊!现在我也同你们一样,远离乡井随军工作了。家乡正因了敌人的节节进逼,同“青天”军队的望风逃窜,受着非常的摧残。敌人铁蹄下的我们的父母兄妹现在怎样的情形,真不敢想。每每读到报纸上敌人奸杀焚掠那种种兽行的记载的时候,辄令人心痛如割。
写这些话的时候,我正在淮河舟中,带了一帮像你们样的男女新兵向寿州进发。昨天在正阳关,听旅馆隔壁一个剧团排演《放下你的鞭子》,唱各种救亡歌曲,令我特别想起了你们。因为他们每一句剧词、每一曲歌声,都是你们曾经演过、唱过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义勇军进行曲》的声调,也是沿途处处听得到的,然而我们的救亡歌咏团却风离云散了。想来真不胜浩叹!
你们身体都很好吧?都在参加着什么工作?一块儿出发的人也还都在一块儿吗?想家来着,疲劳的夜里可有故人的梦境?——寿州城北八公山,是晋谢玄击败苻坚的地方,当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苻坚败得的确够狼狈。我们在这里,差不多天天有敌机空袭,危险是很危险的,可是我们也有着下棋等捷报的谢安将军的从容与镇静啊!单等那一天,同敌人来一次淝水之战,让去苻坚还差千万级的侵略者片甲不回!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写“高楼大厦瞬眼后沦为断井颓垣”,旨在揭露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的残酷,表现师生们面对浩劫的悲愤。
B.临沂分别时,作为校长的“我”与学生们做了彻夜长谈,怀有一种“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舍,也怀有满心的歉疚。
C.“我像失群的老雁,又像一个勤苦的老农离开了他的锄头和田园”,运用比喻和类比的手法,写出了“我”的怅然若失。
D.文中回顾了离校集训的过程,插入了过去的校园生活,与当时战局结合起来,交织着“我”对学生和家国的爱。
答案 A 文章第一段中的“高楼大厦瞬眼后沦为断井颓垣”主要是说明“生活的变幻真像白云苍狗”“是莫可预测的”,而不是“旨在揭露日寇发动的侵华战争的残酷,表现师生们面对浩劫的悲愤”。
2.文章结尾为什么要写历史上的淝水之战?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此时作者正向寿州进发,那里是淝水之战的古战场;②以历史上淝水之战的结局鼓舞士气,坚信会赢得胜利;③稳定人心,在抗战的危难时期,要有谢安将军的从容与镇静;④藐视敌人,指出日本侵略者不如苻坚实力强大,一定会惨败。
解析 可结合上下文及文章的主题思想来作答。结合原文“写这些话的时候,我正在淮河舟中,带了一帮像你们样的男女新兵向寿州进发”“寿州城北八公山,是晋谢玄击败苻坚的地方”可得出第①点。结合文章最后一段可得出第②③④点。
3.对于学生先后到临沂和西安的境况,“我”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感受?请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到临沂,感到失望。和学生一起满怀热情、历经艰险来到临沂参加集训,却发现长官只知逃退,集训没有着落。②到西安,感到喜悦和兴奋。获悉学生顺利到达西安参加能打胜仗的八路军,为学生不畏艰难的乐观精神而高兴。
解析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战斗环境,造成不同的感受。抓住题干中“感受”这个词,从原文中追溯原因,根据“可是临沂的集中,使我们失望了。只知逃退的那时的山东长官……不派负责的人员……人们的心全灰了”“你们抑制不住内心的热情、胸际的郁闷,你们继续前进了。有的去西安,预备参加八路军,那曾用游击战获得辉煌胜利的队伍”等可概括分析。
二、(2023届四川绵阳诊断考,7—9,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5分)
文本一:
帕米尔高原的流脉
杨 朔
一九三七年八月。翠蓝色的曙光如同春晴的海潮,平静地、舒缓地淹没了树木、村舍、田野,以及高原的全部。黎明爬上高原,清爽;爬进窗洞和门缝,光明;爬到人们的心头,活泼。活泼的心情化成轻松的嬉笑和无节奏的口哨,旋转在东,旋转在西,旋转在村镇的每个角落。
有一个人却包裹在薄雾似的忧郁里。当他收拾好行装,从桌上抓起军帽,他忽然迟疑地、留恋地,用他粗糙的大手抚摸着帽前的五角红星。这徽章陪伴他将近十年,给了他勇气和信念。
门外响起迟缓的脚步声。进来的是一位老头儿:脑袋上斜压着一顶毡帽头,夹袄的大襟虚掩着,拦腰紧系了一条青搭布。嘴里咬着旱烟袋杆,他语音含混地说:“早呀,邹同志,东西都捆好了吗?”
邹金魁三步两步迎上去,热烈地拍着老头儿的脊背道:“是你啊,张大爷!怎么?过秋天了?”“可不是,早起风太硬。”张大爷从他刚刚缝好的夹袄上摘下一根白线头,又拍拍前襟,“我说,同志,你们要不要喝碗稀饭再走呢?”
“不,不,昨天已经骚扰你们一顿了。老百姓还送来许多干粮,路上有得吃了。”屋外隐约地传来一阵噪闹的声音,邹金魁急急转换话头说,“出去吧,张大爷,同志们大约都集合了。”
在一方平阔的谷场上,灰色的军服,蓝色的短褂,来来往往交织在黄土色的阳光里,如同布机上的木梭。从一堆集聚着的人群中,坦率而开心的大笑时时爆炸开来。
远处,邹金魁同张大爷并着肩膀走来。他走近谷场,朝着人堆里叫道:“小鬼,快去把我的铺盖卷搬来!”
继而,他转向贵生,亲热地一拳打在青年强健的胸脯上。贵生有一张黝黑的圆脸,粗眉毛,圆眼睛,鼻头散布着几粒粉刺。他帮助士兵捆好一架骡驮,交抱着两臂退下来。邹金魁凝望他一回,开心地打趣说:“张大爷,你该给儿子讨房老婆了,人家也是二十一岁的人啦!”
“我不要老婆,你也没有呢!”贵生倔强的脸庞抹上一层女孩子似的羞红。
“你不能比我呀,我是当兵的,哈哈!”又是一只粗大的拳头飞来,这次却被贵生接住了。贵生伸出自己的右手说:“来,咱们再掰掰腕子,看我的力气长了没有?”
张大爷望着他们无嫌隙的嬉笑,满意地眯起眼睛。他拔下嘴里的旱烟杆,在鞋底敲敲烟灰,重新装上一袋,不紧不慢地说:“讲几句话吧,邹同志,送行的人真不少呢。”
士兵站成一条笔直的行列,油腻而破旧的军装掩藏着许多颗纯洁而坚定的心。他们直视着前方,焦点集中在他们长官身上。邹金魁反扣着手,低下头,脚尖蹴开几块碎小的石子,遂后又挺起胸膛,扫了一眼农民充满热情和期待的脸庞。惆怅像是一阵轻风掠过他的心头。这难得的惜别情绪使他也奇怪自己的反常。终于,他用一种习惯的腔调开始说话了,意思却是诚恳的:“同志们,我们就要走了,平常蒙你们好意招待,实在应当感谢……”
他忽然侧转头,高声询问士兵:“你们住的屋子都打扫干净了吗?”“干净了。”他满意地点点头,继续说下去:“我们这次开拔,不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了。现在全国已经成立统一战线,红军改编成八路军,我们是要开到前线去打日本,打侵略我们的日本!”
张大爷并不曾细听这篇简短而响亮的演词。他的眼皮低垂,眼光似乎透进地面,间歇地吧嗒一下他的烟袋。他的确舍不得他们走。从他们来后,生活是多么容易啊!捐少,税少,实行什么统一累进税,连放印子钱的李德斋也给吓跑了。他们非但不刮地皮,反倒帮助老百姓组织自卫军……
“啊!这群人太好啦!”他不觉轻细地自语着,之后又跌进迷惘的沉思里:“看看邹金魁,一点儿没有官架子,一到春秋,还领着同志们帮扶大家伙犁地啦,打场啦。”
他的思绪像是一缕游丝,荡到这儿,荡到那儿,这时候一阵鼓噪把它无情地击断了。
“欢迎区长说话!”
张大爷仓皇地抬起头,脸上的细密的皱纹急遽地伸缩着,形成一副寂寞的苦笑。他从嘴角拔下烟袋,摸摸他的花白胡须,又咳嗽了两声,但他依旧不知道应该从哪儿说起。
“我说什么呢,同志们?”一个吞吐的停逗,“你们走吧!打日本去吧!等你们打胜仗回来,咱们一定再喝一顿酒,叫它比夜来还热闹!”
“鼓掌!”邹金魁朝背后一扬手,大踏步跨到张大爷的身前,热情地抓住他的略微抖颤的枯手。从老人的湿润的眼眶,邹金魁又望到张贵生的黝黑的圆脸。这个青年闭紧嘴唇,极力装出镇定的样子,可是他脸上不自然的笑容却把他完全出卖了。
锣鼓、喇叭,出其不意地从人群里喧腾出来,同军队的号角搅成一片。邹金魁迈动长腿时,向欢送的人群挥舞手臂,大声地同他的熟人打招呼:“好好干吧,贵生,我们后会有期。”
田野里熏蒸着残余的暑热。叫哥哥、纺织娘,得意地在谷穗和高粱秆上鼓动翅翼。蓦然间,它们噤住声音,纵跳到深密的草从里隐匿起来。迎着高高的朝阳,唱着豪迈的军歌,战士渐渐地迷蒙在塬头碾起的黄色的尘雾里,撇在后面的是一些黝黑的脸面,神情从紧张变成无助的失望。
(有删改)
文本二:
当我写完这部小说的最后的一个字,放下笔,我的神经不觉一跳——这不是由于一件工作完成后应有的兴奋,而是日本法西斯魔鬼的飞机正从我的头顶掠过。在我寓所前的高射炮忽然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我写这部东西,有小小的企图,希望能够解剖一下在某种新的社会制度之下,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究竟是怎样的不同?书里所描述的故事差不多全是曾经发生的事实。这不是简单的新闻纪事文,当然,故事是经过我的一番点染,而且小说化了。但是从开始,我便压制着自己的笔尖,不使小说流于夸张。
然而,在这部不像样的东西里,我希望它会含着一些活力,能够对于统一战线呈献出一点不足道的微力!
一九三八年九月十五日
(摘编自《写在<帕米尔高原的流脉>之后》)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翠蓝色的曙光”“黎明爬上高原”让帕米尔高原显得清爽、光明、活泼,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暗示红军到来后,这里发生了积极变化。
B.面对张大爷的盛情邀请,邹金魁“急急转换话头”,“急急”表明他不愿给百姓的生活造成更多的干扰,这可看出他时刻将老百姓放在心间。
C.红军战士穿着“油腻而破旧的军装”,但他们内心却“纯洁而坚定”,从中可看出这支队伍虽然装备非常简陋,但他们信念坚定,不畏艰苦。
D.邹金魁临别时对贵生说“我们后会有期”,这既是同贵生告别,也是对他成长的期待,希望他能够尽快地转变观念,跟上队伍,一起参加战斗。
答案 D 此题考查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D项,“希望他能够尽快地转变观念,跟上队伍,一起参加战斗”无中生有,从文中可知,不存在“转变观念”的说法。故选D。
2.黎明之际,为什么邹金魁“却包裹在薄雾似的忧郁里”?请结合文本,简要回答。(6分)
答案 ①红军与百姓关系亲密,产生了“军民一家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感情,留恋红军的战斗生活。②离开后,为百姓日后的生活而担心,因此心里有忧郁。③对抗日统一战线和抗战的担忧。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人物心理的能力。需要结合上下文和主人公的形象、动作、语言等进行分析。结合原文“当他收拾好行装……给了他勇气和信念”“看看邹金魁,一点儿没有官架子,一到春秋,还领着同志们帮扶大家伙犁地啦,打场啦”“我们这次开拔,不再是自己人打自己人……打侵略我们的日本”等可得出第①③点。结合原文“邹金魁反扣着手,低下头……这难得的惜别情绪使他也奇怪自己的反常”“捐少,税少……反倒帮助老百姓组织自卫军”以及结尾“撇在后面的是一些黝黑的脸面,神情从紧张变成无助的失望”等可得出第②点。
3.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谈谈你对文本二中画线句子的理解。(6分)
答案 ①这是朴素的真人故事,是抗日战争时期的真实写照,反映了当时的抗战情形。②文章不仅仅是为了纪录新闻,也是为了宣扬抗战人物的形象,激发人们对抗战的关注和对英雄的热爱。③虽然小说经过了渲染、修饰等艺术加工,但题材是真实的,是时代的真实写照。
解析 由文本一可知这是一篇以革命根据地人民斗争为题材的小说,开头“一九三七年八月”交代了抗日战争的大背景。文本一中邹金魁、张大爷以及贵生既是“经过我的一番点染,而且小说化了”的人物形象,又是当时军民的代表,所以不是“简单的新闻纪事文”。但军民之间的感情,以及他们对抗战的热情却是真实感人的,所以下文作者谦称为“不像样”,其实这是一种“题材的真实,艺术的呈现”。
三、(2022四川眉山月考,7—9,散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5分)
田埂上的里尔克
周华诚
花香满径——我是说,田埂上美好的事物太多了。
金银花是攀爬状,在灌木丛中开出袅袅娜娜的双色花朵。水芹的白色小花细密而整齐,从水沟里举起花束。盛大的柚子花香已然落幕,在与这个季节擦肩而过时居然还留下了一丝余香,如同用了好闻香水的女人,走后很久,房间里依然有令人恍惚的暗香。天地之间,田野之上,此刻是草木们的大房间,我要赞颂它们的丰富与精彩。
两位朋友来乡野看我,我把他们带到了田埂上。我用这样的方式会客——端出大自然的果盘。蓬蘽(土话叫作“妙妙”)红彤彤的,却并不多了,只有少数几颗躲藏在叶片底下。这无疑是村庄里的孩子们巡查好几遍之后遗漏下的。我们如获至宝,摘下丢进口中,尝到了童年的滋味。酸模(土话叫“酸咪咪”)正在结它的果实,其果实为薄片状,一串一串,好看极了,仿佛是挂满枝头的风铃。揪来一根酸模,把茎放进口中细嚼,能嚼出酸溜溜的味道,可惜它已经很老了。野燕麦(土话叫什么,我忘了)高出别的杂草一两尺,弯腰垂挂它的果实。这种野燕麦仿佛是一种粮食,居然迫不及待地在这时候率先奔赴成熟之途。我揪下野燕麦的果实,放进嘴里嚼,能嚼出甜丝丝的混合了青草汁水的味道。它的米浆像奶一样白,尚没有凝固。朋友揪了几把野燕麦扎成一束,这是可以用来插花的好花材。
桑葚也快要成熟了——我们在田头发现一棵桑树,上面结满果实,可惜想象中的黑紫色的果实一颗都没有出现,大部分都只是有点猩红,果子口感偏酸。一只蚂蚁在桑葚枝上勤勉来回,探头探脑,我认为它已经把每一颗果实的成熟日期都编排好了。没有谁能比它更了解这些桑葚。尽管如此,我还是霸道地摘了几颗桑葚来吃——跟对待任何美好的事物一样,除了尽可能多地打开感官去感受,你别无办法。
这是五月二日傍晚的稻田。朋友来看我,我就把他们带到田埂上,大地、田野,此刻俨然是我的居所。我邀请朋友驻足,细细聆听鸟语。鸟儿们的声音极为丰富,长的短的,低声部和高声部,转调,奏鸣曲,小夜曲……毫无疑问,这是一场盛大的演出。这么多种类、如此繁复而长时间、这般阵容庞大的演出,很显然已经让我亲爱的朋友们震撼了。我问他们,对于鸟语乐团的演出有什么看法。他们认真思考,字斟句酌地说:“天哪,没想到,稻田里真的有这么多鸟鸣,而且,这么清晰。”是的,他们曾在我的微信里听到过鸟鸣,那是我用手机录的“十二秒鸟鸣”,很多人也听过了;但是,一旦置身于真正的原生态的艺术现场,那纤毫毕见、纯洁无瑕的音色之美,还是令他们感动。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用任何摄录设备记录、存储、传输这些鸟鸣,都会使鸟鸣的美好损耗过半,每一只鸟儿对于自己声音细微之处的处理,有它自己独到的见解,每一次发声都融入了它的半生经验。而用手机摄录和传输是对美好声音的轻慢。此时的寂静之声,唯有闭上眼睛,用耳朵来细细聆听,用心灵来触摸感动。
我叫不出那些鸟儿的名字。如果我能像我的朋友阿乐那样,是一位鸟类摄影高手;或者像钱江源国家公园古田山保护区的陈声文那样,是一位植物学或鸟类学的专家——那么我只要远远地打量一下那些鸟儿,就能很轻易地报出它们的名号,事情就会变得有趣得多。白鹭两三只,从我们的眼皮底下展翅起飞,过一会儿又有两只从田间起飞,一会儿又有一只起飞,随后又降落。灰头麦鸡、须浮鸥、四声杜鹃、雨燕、树鹨、山鹨、灰山椒鸟、白头鹎等等,这些鸟儿,一定都是我们稻田里的常客,它们就在这个黄昏,就在我眼前这片尚未翻耕的稻田里起起落落,而我无能为力。我无法言说,无法让鸟儿感受或相信我的热切,并且(令人感到失望的是)它们似乎对我的态度毫不在意。在这一点上,我发现自己确实有一点一厢情愿。
这是五月二日傍晚在田埂上发生的一切。我还可以告诉你,后来我的两位朋友,就在田埂上蹲下身来,他们在鸟鸣中,在花香与果实的诱惑下,把草茎子或别的什么塞进口中咀嚼;或者把头探到草丛中间去;或者有一刻,甚至直接趴到野燕麦丛里了。我不知道他们在那里干了些什么。
但是,田埂上的傍晚让我想起了里尔克的句子。里尔克说:“创造者必须自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在自身和自身所连接的自然界里得到一切。”这个絮絮叨叨的诗人,我相信他此刻就站在我们的田埂上自言自语:“然后你接近自然。你要像一个原人似的练习去说你所见、所体验、所爱,以及所遗失的事物。”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当我们来到这片稻田,就会回归到天真如孩童的状态——“无论如何,你的生活将从此寻得自己的道路,并且那该是良好、丰富、广阔的道路,我所愿望于你的比我所能说出的多得多”。
(摘编自《青年作家》2020年第4期)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我”的口吻来讲述所见所闻,表达所感所思,兼有向读者介绍和与读者对话的意味,能带领读者进入情境。
B.第二段运用拟人和比喻,描写金银花和水芹的花朵、柚子花留下的余香,以表现草木不拘于时节的蓬勃生命力。
C.文章逐一解释田埂上各种野果在土话中的叫法,既赋予野果们鲜活的乡土气息,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关注与热爱之情。
D.文章重点描写田野上事物的纷繁动人,结尾引用里尔克的话,由实入虚,表达自己对人与自然之间亲密关系的思索。
答案 B “以表现草木不拘于时节的蓬勃生命力”错误,作者描写金银花和水芹的花朵、柚子花的花香,是为了表现草木的丰富与精彩。
2.作者说“我叫不出那些鸟儿的名字”,随后又列举了“灰头麦鸡”等一系列的鸟名。对此你如何理解?(6分)
答案 ①叫不出名字指“我”对鸟的类别不够熟悉,表达了自己不能更亲近、更了解这些鸟儿的遗憾之情。②列举一系列鸟名,可以表现田地里的鸟形态各种各样,种类丰富。③对鸟名的罗列是“我”对田地间小鸟的想象,表现了“我”对鸟儿们的喜爱和想更了解它们的热切心理,突出了“我”对大自然的热爱。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意和作用的能力。通过“如果我……是一位鸟类摄影高手……事情就会变得有趣得多”可以看出,叫不出名字指“我”对鸟的类别不够熟悉,情感态度上表达了不能更亲近、更了解这些鸟儿的遗憾之情。然后作者进行了一番想象,“灰头麦鸡……白头鹎等等”,罗列了一系列鸟名,通过虚写的手法凸显了田里鸟儿种类的繁多,更加表现了“我”因为叫不出名字、辨识不清它们而心生的遗憾,照应上文,借此进一步体现“我”对它们的亲近和喜爱。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真切感受:“这些鸟儿,一定都是……相信我的热切”,同时表明上述列举的鸟名是“我”对田地间小鸟的想象,表现了“我”对鸟儿们的喜爱和渴望更多地了解它们的热切心理,突出了热爱大自然的中心思想。
3.本文标题是“田埂上的里尔克”,但作者在文末才联想到“里尔克”,这样安排有何深意?试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从含义上看,“里尔克”指田埂上花草鸟类等美好事物,以及由亲近这些事物联想起的里尔克的哲理。②从结构上看,前面用大量笔墨写“我”和朋友们在田埂上的享受,结尾一段用里尔克的名言点题,揭示哲理。结构安排看似“主次失当、头重脚轻”,但很新颖别致,前面的笔墨恰是充足的铺垫渲染,这样结尾才有有力的点题深化。③从文章中心来看,结尾用里尔克的名言深化中心,启发人们亲近大自然的重要意义。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标题含义并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本题需要学生结合具体段落体会作者这样拟题和写作的意图。首先从文中找到能够照应题目的内容,比如带朋友到田埂上游玩、展现田埂上事物之美的句段,与题目中的“田埂上”相照应,密切关联;然后分析其作用;再结合结尾进一步分析标题和末段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题目和正文关系密切。第一段照应题目,总领全文;第三段“两位朋友来乡野看我……端出大自然的果盘”、第五段“这是五月二日傍晚的稻田。朋友来看我……细细聆听鸟语”等,均关联了题目中的“田埂上”,写“我”带着朋友去田埂上,与他们分享田埂的美。第三段描写了“我”和朋友咀嚼蓬蘽、酸模、野燕麦等的情景,表现了自然之美能使人回归天真如孩童的状态。第五段中“他们认真思考,字斟句酌地说……还是令他们感动”,表现了自然之美只有通过身处其中,用感官和心灵感受才能真正获取。文章前八段照应题目中的“田埂上”,充分展示了大自然之美,为表达中心思想充分蓄势,内容丰富,同时感染了读者。
末段照应题目,是对全文内容和中心的升华(深化)。末段开头说“但是,田埂上的傍晚让我想起了里尔克的句子”,这里的“但是”,话锋一转,强调只是欣赏鸟语花香等还不够,接着通过引用里尔克的名言启迪我们:要学会深入思考生活,感悟大自然,珍惜人生,让生活美好丰富,保持纯真,享受快乐、幸福与恬静。
综合全文来看,“里尔克”既指田埂上的美好事物,又指由这些事物联想到的里尔克的哲理。
四、(2022青海海东一模,7—9,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玻璃城市
喻永军
赵欣已经是第九次坐着吊篮升上去了。吊篮的绳索缓缓地牵动,吊篮离地面越来越高。在高高的楼顶,马子义戴着草绿色的军帽,帽檐从楼顶的墙沿上偶尔露出一角。这是离家乡莴寨一千二百五十公里的一座城市,三面为沙漠所围。赵子扬站在赵欣的身后,脸上毫无表情。赵子扬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在这儿砌了四年瓷砖,原先有个搭档有事回家了,现在的搭档就成了赵欣。活儿很简单,往新楼的墙体上砌瓷片。赵子扬干这活儿已经有些名气了,老板开始看过几次,用手一摸就啥话也不说了。“高手。”他心里夸赵子扬。
赵欣、马子义来这里很突然。两个高中生,穿着去年军训时的军装,就站在赵子扬的面前了。
“干啥来呢?”赵子扬看着儿子赵欣。
“打工,二十多天时间闲着呢。”
赵子扬说:“耍两天回去。”口气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第二天,赵子扬六点去工地了。赵欣与马子义进入了戈壁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站在了沙漠的边沿。他们无数次在班上讨论过的沙漠,并没有带给他们浪漫的感受。空气中是沙粒游走的细微的声音,脚下是沙海,不远处是金黄的沙丘、沙浪、沙脊,无边无际,这是腾格里沙漠的一角。太阳从沙漠东面照射过来,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他们第一次知道了书本和现实的距离。赵欣脚板有些疼痛,有些失落。马子义笑笑说:“这才是真实的腾格里。”
赵欣说服赵子扬,成了赵子扬的搭档。马子义也没闲着,在楼顶照看配重块。
施工吊篮一米宽三米长,赵欣第一次跨进吊篮的时候,脸色有点儿发黄,手抖个不停。赵欣想站起来,但上升的吊篮摇晃得让人眩晕。吊篮落地,赵欣的脸色才恢复正常。
这个黑瘦的、长脖子的男孩,直到一个星期后才完全弄清楚了“搭档”的含义,并且能将准备工作做得井然有序:两个一大一小的水杯泡上苦丁茶,放在吊篮的顶里边;砂浆桶里和好砂浆,吊篮起升的时候,再加上小半桶水稀释;盛灰浆的瓷盆、灰铲、瓦刀用清水抹洗一遍,摆放在赵子扬顺手的地方。
吊篮大致在八层楼高的地方停下了,赵子扬锁定好了绳索,弯腰拾起了灰铲。赵欣从砂浆桶里舀出半盆砂浆,然后开始用一块湿布抹净瓷片,一片一片过手。赵子扬伸出手,赵欣就递上一片瓷片,一片一片的瓷片被赵子扬贴在了楼体上。只有赵子扬抽烟的间隙,赵欣才能放眼看看四周。无数座这样的高楼遍布在这座城市里,许多栋楼的瓷片都是赵子扬他们贴的。瓷片贴好,再装上各色的玻璃,整座城市就成了一个玻璃城市,高贵,陌生,美丽。赵欣想,父亲这辈子都不可能住进这样的城市了,但自己上大学、找工作,就有可能住进这个玻璃样的城市里。
太阳已经照了几个小时,赵子扬的腰往下塌了一些。
就在这时候,赵欣看见了西边漫天的沙尘卷了过来。他说:“爸,你看西边!”赵子扬回转身,惊得张大了嘴巴,说:“沙尘暴!”他扔下手里的东西,一把将赵欣按在吊篮里坐下,说:“坐好别动。”话音刚落,风就到了眼前。
吊篮被风吹离了楼体,又被用力地抛开,重重地砸在楼体上,砸出的响声惊天动地,有撞碎的感觉。新贴的瓷片被砸脱落了一些,“刺啦啦”地顺楼体滑了下去,摔碎在地面上。接着吊篮又连续撞了七八下。然后,吊篮的失控加剧,撞击之后,被风扭动,斜着一升一落,一翻腾,瓦刀和灰盆被颠簸出去撞在楼体上,落向地面,发出碎裂的声响。风中传来马子义的声音,赵欣费了好大的劲儿才看清,马子义在下边五层的一个窗口露出头,向他们招手,军帽已经被风吹落。赵欣张嘴想喊,风中的沙子吹进嘴里,呛得他直咳嗽。赵欣看见赵子扬管控升降装置的手臂,被绳索牵着在楼体上连续撞击,然后突然软了下来。风力在继续增大,天色更暗了。赵欣在吊篮的摇晃中,慢慢站直身子,伸手抓住了吊篮上的绳索。绳索在风中绷得很紧,他伸出手抓住了赵子扬抓着升降机关的手,那只手垂了下去,血沿着袖管中的手臂流了下来。赵子扬瞪着眼,样子很凶。
吊篮在赵欣的操控下开始慢慢下降。他眼眶开始发热,一边控制着手里的下降按钮,一边用单薄的身子抵紧赵子扬的身子,让他慢慢地坐了下去。到了五层窗口,风力已经转弱,马子义伸出一双瘦弱的手,抓紧吊篮的绳索。赵欣固定好吊篮,弯下腰用肩膀顶起赵子扬的屁股,把他从窗口送了进去,接着自己也跟着翻了进去。
几天后,在返回的列车上,马子义和赵欣看见了远方的沙漠的闪光。城市退得很远,马子义说:“腾格里,蒙古语的意思是,长生天、最高的神。”
赵欣听了,不想说话。二人头抵着头趴在窗台上,看着远方出神。不一会儿,火车开始穿越隧道。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尽管赵子扬在吊篮中工作时“脸上毫无表情”,但一旦危险降临,他首先将赵欣按在吊篮里坐下,表现了赵子扬的舐犊情深。
B.在父亲抽烟的间隙,赵欣放眼欣赏城市,认为父亲这辈子不可能住进这样的城市,而自己可能有机会,表现了他的自信以及对父亲的轻视。
C.小说写“老板开始看过几次,用手一摸就啥话也不说了”,从侧面表现了赵子扬往新楼墙体上砌瓷片的技艺的精湛、高超。
D.小说以“火车开始穿越隧道”结尾,故事戛然而止,但语意双关,既交代旅途实景,又暗示两位年轻人在人生征程中跋涉、成长。
答案 B “表现了他的自信以及对父亲的轻视”分析错误,这一情节并没有表现出轻视的意思,这是对父亲这样的城市建设者的真实处境的描述。故选B。
2.小说两次写腾格里沙漠的相关内容,有什么作用?(6分)
答案 ①真实的腾格里沙漠并没有带给赵欣他们浪漫的感受,让他们第一次知道了书本和现实的距离,为下文写城市建设者的生活做铺垫。②再次说起腾格里沙漠时,赵欣“不想说话”,表现了历险后心情的复杂。③前后两次写腾格里沙漠,以表现赵欣他们前后的变化,再现了他们成长的经历,引发读者思考。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相关内容的作用的能力。第一次出现腾格里沙漠是“他们无数次在班上讨论过的沙漠……他们第一次知道了书本和现实的距离”。真实的腾格里沙漠并没有带给赵欣他们浪漫的感受,表明赵欣他们没有经过生活的实际历练,对生活充满着美好的幻想。如今真正体会到书本和现实的距离,此处为下文的内容做了铺垫,在后文中,赵欣真正感受到城市建设者生活的艰苦与危险。
小说第二次出现腾格里沙漠是在小说的结尾,“几天后,在返回的列车上……赵欣听了……火车开始穿越隧道”,此时的赵欣经历了在吊篮上的危险过程,在精神上已经得到成长,他看到父亲为了救他不顾自己的安危,所以再次说起腾格里沙漠时,赵欣“不想说话”,表现了历险后心情的复杂。
这两次写腾格里沙漠,是为了表现赵欣他们前后的变化,在经历了真实的城市建设者的生活之后,他们对生活的理解更加深刻,所以这两次描写再现了他们成长的经历,引发读者思考。
3.小说以“玻璃城市”为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①“玻璃城市”高贵,陌生,美丽,是幸福生活的象征,是城市建设者的劳动成果,以“玻璃城市”为题,赞美了城市建设者。②“玻璃城市”的美丽、光鲜与城市建设者的艰辛、劳苦形成鲜明的对比,强化了小说的主题与情感。③“玻璃城市”是赵欣对城市的感受与评价,正是在这座城市的经历让他认识到父辈工作的劳苦与艰辛,获得了精神成长,以“玻璃城市”为题体现了人物的成长。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首先,“玻璃城市”给人以光明、干净的感觉,高贵,陌生,美丽,是幸福生活的象征,这样美好的城市出自城市建设者之手,是他们的劳动成果,是他们奉献的见证。所以,以“玻璃城市”为题,体现了对城市建设者的赞美。
其次,通过对赵子扬工作生活的描写,写出了城市建设者工作的艰辛和危险,美丽的“玻璃城市”是建立在城市建设者的艰辛工作之上的,这就使“玻璃城市”的美丽、光鲜与城市建设者的艰辛、劳苦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城市建设者的崇高赞美之情,也强化了小说的主题。
再次,“……整座城市就成了一个玻璃城市”,是赵欣对城市的感受与评价,但在城市的光鲜外表之下,是城市建设者们艰苦的劳动和付出,在经过亲身的体验之后,赵欣认识到父辈工作的劳苦与艰辛,获得了精神成长,所以小说以“玻璃城市”为题体现了人物的成长。
五、(2022河南九师联盟考前押题,7—9,小说)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5分)
起蛟图
曹应东
那是一幅名曰《起蛟图》的画。画中高崖巨石,老树参差,杂草偃侧。崖畔两人,一人弯腰佝背,惧怕万分;一人衣带飘扬,惊惧回首。空中乱云翻滚间,分明是一条蛟龙正风驰电掣般腾空而来。一股浓浓的杀气从画里迎面袭来,令坂田一郎不由得打了个冷战。
坂田一郎立于画前,静默良久,方才开口问道:“这是刘先生临摹的?”
见爷爷点头承认,坂田一郎由衷赞道:“先生的摹品竟有如此神意!”稍一停顿,竟突兀地请求道:“能否有幸向先生借真迹一观?”
爷爷的目光仍停留在画上,沉默片刻后,才答道:“兵危战乱,真迹想来已经毁于战火了。”
坂田一郎抬起头,用镜片后的两只小眼睛怀疑地盯了爷爷半天,才喟然发出一声长叹,然后用低沉的声音说:“是我坂田一郎命薄,难见真迹。但有幸,得遇先生,如蒙先生不弃,还望能追随先生学习博大精深的堪舆术[注]。”
也就是在那天,坂田一郎提出要在大青山择一处高地建碉堡,并就此征求爷爷的意见。爷爷沉吟片刻,大袖一挥,手指大青山说:“蛇首山。”
我敢说,在那一刻,爷爷的身上一定隐隐散发着几分三国时卧龙先生的风采,谈笑间,天下大势已定矣。
于是,不久之后,蛇首山上便有了一座碉堡,十个鬼子扛着几门迫击炮驻扎了进去。也就是从那时起,挑水上山的任务落到了父亲的肩上。水是从山上流下的山泉水,在蛇首山畔的悬崖下方汇成一方深潭。那段时间,天不亮父亲就得出门到深潭挑水上山。当年,父亲也就十一二岁。父亲说,那时,只要他登上蛇首山刚卸下肩上的担子,就会有个鬼子像幽灵一样从他身旁冒了出来,像刺刀一样的目光在那两桶水上刺来刺去。那时只要山下稍有风吹草动就发射炮弹,炮弹落在地上爆炸的声音更是地动山摇,煞是惊人。大青山地方志对这件事也是有记载的:是年初夏,我游击队于深山中潜出,敌觉,一时枪炮齐作。
大青山有五峰,蛇首山是大青山最为奇特的山峰。它仿佛是在平缓的山脉间突兀昂起的巨蟒的头颅,高逾数百丈。这样的地方当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到现在,在大青山的山洼处还能依稀看到当年留下的弹痕。小时候,父亲不止一次带我去过那里。不懂事的我,在布满深浅不一弹痕的青石上欢呼雀跃,蹦来蹦去,而父亲则凝望着那些弹痕,默然伫立,久久不语。
以现代地理知识来看,大青山地区地壳运动活跃,受季风气候影响,多暴雨,常有崩塌、泥石流发生。旧时代识文断字的人没有几个,认为造成如此巨大灾难的始作俑者只能是蛰伏于山中的蛟。那时,坂田一郎有事没事总是主动和爷爷讨论《起蛟图》。爷爷说:“由蛟化龙不仅需要忍受一千多年漫长而寂寞的时光,更需要渡过天、地、人三劫,这条幸运的蛟才能化龙无虞。否则,这条蛟的一生修为便就此作废。”坂田一郎说:“不知这条蛟现在是否渡过这三劫?”爷爷看了看他,又抬头望向远方的大青山,沉默无语。
此时必须要提到大青山的雨了。暴雨未至,狂风先起。狂风卷起乌云,闪电划破长空,巨大的雷鸣仿佛就在你的耳边炸响。如果持续时间一长,起蛟就是大概率的事了。明代汪肇肯定不止一次地见过如此旷日持久的暴雨,经历过起蛟时的风起云涌,否则他那幅传世之作《起蛟图》又怎么会画得如此生动,如此传神?
父亲说,那一次暴雨比任何一次都要猛烈。准确地说,雨已经不是在下了,而是从天上往地上倒,天地连成一片,根本分不清天地的界限。
坂田一郎显然有点发蒙。他忍不住问起爷爷:“刘先生,这样的天气会不会引发起蛟呢?”
爷爷回答说:“不确定。”
坂田一郎不停地眨着眼睛,再一次问爷爷:“刘先生,我们处在蛇首山一脉隆起的地带,按照堪舆术推理,即便是起蛟也不会危及我们,是吧?”
爷爷笑了笑,并没回答,但脸上浮现的笑容却是充满了自信。
雨一停,爷爷打发父亲去给蛇首山的碉堡挑水。他将做好的搭杵递到父亲的手里,又情不自禁地抚了抚父亲的头。父亲的眼睛里一些湿漉漉的东西正要趁机涌出,这时就听到爷爷对他大声叮嘱道:“孩子,山路湿滑,一路小心啊。”
父亲不止一次地对我说,后来的一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