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21-专题二十一
种群及其动态
_21
专题
十一
种群
及其
动态
第八单元 生物与环境
专题二十一 种群及其动态
专题检测题组 A组
1.中科院康乐院士团队通过分析飞蝗的体表和粪便挥发物,发现了飞蝗群聚信息素——4-乙烯基苯甲醚(4VA)。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利用基因编辑技术获得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发现其触角和锥形感觉神经的生理反应显著降低,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飞蝗幼虫活动能力强,可用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B.4VA通过负反馈方式调节蝗虫种群密度,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C.OR35可能是4VA的特异性受体
D.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属于化学防治
答案 C 飞蝗的幼虫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因此可利用样方法调查飞蝗幼虫的种群密度,A错误;4VA能够响应蝗虫种群密度的变化,并随着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说明4VA可使蝗虫聚集,聚集的蝗虫释放的4VA进一步增多,能吸引更多的蝗虫,因此属于正反馈调节,B错误;飞蝗OR35蛋白缺失突变体对4VA的响应行为丧失,因此说明OR35可能是4VA的特异性受体,C正确;用人工合成的4VA诱杀蝗虫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属于生物防治,D错误。
2.藏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也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濒危物种。近年来藏羚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濒危程度连降两级,在2016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由“濒危”降至“近危”。如图是西藏藏羚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为影响可能是藏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B.藏羚种群数量整体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
C.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不能直观反映种群的现状
D.提高出生率是增加藏羚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
答案 C 人为影响可能是藏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A正确;据图可知,藏羚种群数量整体表现出先降低再升高的规律,B正确;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能直观反映种群的现状,研究种群的分布和数量变化有利于对种群的保护,C错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包括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提高出生率是增加藏羚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D正确。
3.“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描述了种豆时豆长得稀稀疏疏,杂草却生长旺盛的景象;“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中描述了草本植物在冬季枯死、春季复苏、夏季生长繁茂的景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杂草与豆是种间竞争关系,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
B.调查杂草的类型和对应的种群数量,可采用样方法
C.去除全部杂草,豆的生存压力降低,会呈“J”形增长
D.“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受温度、日照和降水量等变化的影响
答案 C “豆苗”和“草”竞争阳光和无机盐等资源和空间条件,二者之间存在种间竞争关系,是影响豆种群数量的生物因素,A正确;杂草属于植物,调查植物的类型和种群数量可以用样方法,B正确;去除杂草后,豆的生存压力降低,但是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因此其种群数量仍然呈“S”形增长,但是K值可能会增大,C错误;草的枯死、复苏及繁茂生长会受到温度、日照和降水量等变化的影响,D正确。
4.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λ值(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并绘制出如图所示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数量在第2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
B.c点对应的时期,甲、乙种群数量达到相同
C.乙种群在这4年中,种群增长速率保持不变
D.乙可能是一种入侵物种初入该保护区
答案 D λ=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因此λ>1时种群数量增多,λ<1时,种群数量减少,当λ=1时,种群数量不变。甲曲线1~3年(不包括第3年)λ>1,种群数量增加,3年后λ<1,种群数量减少,因此甲种群数量在第3年达到峰值后持续下降,A错误;c点对应的时期甲、乙种群的增长率是相同的,但是甲、乙种群数量不一定相等,B错误;乙种群在这4年中,λ值保持1.5不变,因此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但其种群增长速率在逐渐增加,说明乙种群可能是一种入侵物种初入该保护区,C错误,D正确。
5.科学家对某区域田鼠的种群数量变化进行数年调查并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他情况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和b点时的田鼠种群数量不相同
B.ac段内田鼠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C.cd段内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竞争剧烈
D.de段相对ef段来说,田鼠生活的环境阻力更小
答案 D 据图分析可知,ab段R一直大于1,说明田鼠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因此b点时对应的田鼠种群数量大于a点,A正确;ac段R一直大于1(不包括c点),田鼠种群数量在不断增加,说明ac段内田鼠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正确;cd段R=1,出生率等于死亡率,说明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此时的田鼠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竞争剧烈,C正确;de段和ef段R小于1(不包括d、f点),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即de段种群数量大于ef段种群数量,因此de段相对ef段来说,田鼠生活的环境阻力较大,D错误。
6.某实验小组开展了“探究初始接种量、转速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影响”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不同转速下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同,但最终的种群密度相同
B.计数时,用“引流法”通过吸水纸让培养液充满计数室会增大实验误差
C.一般情况下,相同的培养液浓度,初始接种量不同,达到的K值往往也不同
D.一定转速下的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的溶氧量,同时增加酵母菌获得营养物质的机会
答案 A 不同转速下,氧气的供应量不同,导致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同,最终的K值也不一定相同,A错误;计数时,若用“引流法”通过吸水纸让培养液充满计数室,则会有部分酵母菌吸附在滤纸上,从而导致实验的结果不准确,B正确;一般情况下,相同的培养液浓度下,初始接种量不同,达到的K值往往也不同,C正确;一定转速下的振荡培养,不仅能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还能使酵母菌和营养物质充分接触,增加酵母菌获得营养物质的机会,D正确。
专题检测题组 B组
1.东北豹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喜独居,成年每胎产仔2~3只,主要捕食中小型猎物。每只东北豹体表的条纹或斑纹都是独一无二的,如同人类的指纹。以此为依据,2015年中俄两国科学家使用红外触发相机对东北豹的全球数量进行了监测调查,发现东北豹的全球数量仅为84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东北豹种群数量很少,与其繁殖力较低有重要关系
B.上述中俄两国科学家调查东北豹时采用的是估算的方法
C.每只东北豹体表独特的条纹或斑纹与DNA分子的特异性有关
D.就地建立东北豹国家公园,属于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答案 B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因素之一,故东北豹种群数量很少,与其繁殖力较低有重要关系,A正确;据题干“中俄两国科学家使用红外触发相机对东北豹的全球数量进行了监测调查”可知,中俄两国科学家调查东北豹时采用的是精确计数的方法,B错误;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DNA分子的这种特殊性异性使每只东北豹体表的条纹或斑纹都是独一无二的,C正确;就地建立东北豹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D正确。
2.(不定项)光肩星天牛是一种林木蛀干害虫,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成虫羽化在树干留下的小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该虫进行监测预报。某研究机构借助标记—释放—回捕法,将引诱剂与诱捕器组合对某旱柳林内光肩星天牛的成虫数量进行估算,其结果如表:
统计项目
标记释放总数/头
重捕总数/头
重捕标记数/头
雄性
574
65
27
雌性
574
62
32
总数
1 148
127
59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的估算数量约为2 500头
B.经估算,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雄性数量多于雌性数量
C.利用实验中的引诱剂诱捕光肩星天牛可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
D.调查该区域内旱柳株数和每株新羽化孔数也可估算光肩星天牛成虫数量
答案 ABD 利用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个体总数=初次捕获并标记数×重捕总数÷重捕标记数,故该区域内光肩星天牛成虫个体总数=1 148×127÷59≈2 471(头),雄性个体数=574×65÷27≈1 382(头),雌性个体数=574×62÷32≈1 112(头),A、B正确;引诱剂有多种形式,据表格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引诱剂诱捕到的雄性和雌性个体数量基本一致,不会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C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林业工作者常通过检查产卵孔、羽化孔和幼虫粪便等方法对光肩星天牛进行监测预报,羽化孔是成虫羽化在树干留下的小孔,其新增数量与成虫数量直接相关,D正确。
3.如图表示在理想状态下和自然环境中生物的种群数量增长的两种模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地蝗虫的数量呈现Q曲线状态,则防治期应为K/2值时
B.在自然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变动不会出现曲线P的增长模式
C.环境容纳量也称K值是指一定空间中种群的最大数量,种群数量不会超过K值
D.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出现曲线Q的增长模式,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
答案 D 图中P为J形增长曲线,Q为S形增长曲线,两者之间的阴影部分表示环境压力。某地蝗虫的数量呈现S形曲线,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防治期应在K/2值之前,A错误。在自然环境中,种群的数量在增长初期可能会出现曲线P的增长模式(J形增长),外来物种在一定时期内的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也可能符合J形增长曲线,B错误。环境容纳量也称K值,是指一定环境条件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可在K值上下波动,可能会超过K值,C错误。培养瓶中的酵母菌种群数量出现曲线Q的增长模式(S形增长),达到K值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缺乏会导致酵母菌种群数量下降,故达到K值后稳定时间的长短与培养液中营养物质的含量有关,D正确。
4.田鼠是导致水稻减产的主要动物,为防治农田鼠害,科研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稻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稻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表述错误的是( )
A.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田鼠种群数量的基本特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
B.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可能更大
C.猛禽同化量的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流向下一营养级
D.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明显上升与株冠形成有利于其躲避天敌和食物来源逐渐增多有关
答案 C 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田鼠种群数量的基本特征,由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A正确;与曲线Ⅱ相比,曲线Ⅰ所示环境中设桩距离小,设桩数量多,猛禽栖息场所多,猛禽的密度可能更大,从而使田鼠密度较低,B正确;猛禽同化量的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猛禽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营养级,其同化量不会流向下一营养级,C错误;b点以后由于株冠形成,有利于田鼠躲避天敌,且其食物来源逐渐增多,田鼠种群密度明显上升,D正确。
5.某农户靠养殖黑山羊发家致富,黑山羊的(K值-种群数量)/K值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表示种群增长速率与种群数量呈负相关
B.(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
C.捕获黑山羊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S3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S5点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K值
答案 A 种群增长速率为单位时间内种群增长的数量,图示纵坐标表示(K值-种群数量)/K值,不是种群增长速率,且由题干和曲线可知,黑山羊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为S形增长曲线,K/2之前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增大,K/2之后种群增长速率随种群数量的增加而减小,不是负相关,A错误;(K值-种群数量)/K值越大,表示种群数量越小,影响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小,B正确;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K值-种群数量)/K值=0,即与横轴的交点,S5点最接近横轴,对应的种群数量接近该种群在该环境中的K值,据图推测K值约为200,S3点对应种群数量为100,约为K/2,捕获黑山羊后种群剩余量最好控制在K/2,此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不影响资源的再生,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C、D正确。
6.某学习小组为了探究酵母菌种群增长的最适温度,设置了5组实验,每隔2 h取样检测一次,连续取样8次。下表是他们进行相关探究实验所得到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温度/℃
不同时间酵母菌种群数量/(106个·mL-1)
0 h
2 h
4 h
6 h
8 h
10 h
12 h
14 h
15
1.2
1.5
2.0
2.3
2.5
4.8
8.5
8.4
20
1.2
1.8
3.0
4.0
7.8
13.2
20.3
19.4
25
1.2
2.0
3.8
5.8
8.9
19.5
19.0
18.5
30
1.2
3.5
7.2
15.2
35.1
88.2
88.1
81.0
35
1.2
4.8
9.2
20.1
75.2
73.1
70.2
68.1
A.可用抽样检测的方法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
B.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规律相同
C.实验中需要严格控制营养物质的浓度、溶氧量、pH等
D.同一温度下,提高培养液浓度会使该组别的K值增加
答案 D 对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常用抽样检测的方法,A正确;不同温度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都是先升高后下降的,B正确;实验中营养物质的浓度、溶氧量、pH等因素都会影响实验结果,因此为了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严格控制这些因素,C正确;同一温度下,提高培养液浓度不一定会使K值增加,若培养液浓度过高会使酵母菌过度失水而死亡,D错误。
7.(不定项)如图是探究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的实验结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酵母菌有细胞壁和环状DNA分子
B.MN时期酵母菌产生CO2的场所只有细胞质基质
C.酵母菌种群数量从P点开始下降与培养液的pH上升有关
D.图示时间内种群的年龄结构变化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答案 AD 酵母菌细胞膜外有细胞壁保护,细胞内线粒体中有环状DNA分子组成的质粒,A正确;MN时期的前半段时间内,酵母菌数量持续增长,此时间段内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有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所以MN时期酵母菌既进行了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产生CO2的场所有线粒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B错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P点开始下降可能与培养液中酒精浓度上升、pH下降等有关,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会使培养液pH下降,C错误;图示时间内酵母菌种群的数量变化为增加→保持稳定→下降,所以相应年龄结构变化为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D正确。
专题检测题组 C组
1.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
A.调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种群密度时可使用样方法
B.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要保证标志物不能影响被标志动物的正常生活
C.用样方法统计种群密度时,应注意压在边上的生物要遵循“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的原则
D.与双子叶草本植物相比,样方法更适用于调查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
答案 D 不宜用样方法调查丛生或蔓生的单子叶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D符合题意。
2.某研究小组对某草原两公顷范围内的草原犬鼠的种群密度进行调查,第一次捕获并标志393只,第二次捕获280只,其中有标志的70只。标志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的概率会降低,若探测到第一次标志的犬鼠在重捕前有43只由于竞争、天敌等自然因素死亡,但因该段时间内有鼠出生而种群总数量稳定。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小
B.调查期间犬鼠的死亡率是43只/公顷
C.调查期间该地区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700只/公顷
D.调查期间犬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一定会引起该种群的K值改变
答案 C 标志物不影响鼠的生存和活动,但鼠有记忆,再次被捕的概率会降低,因此会导致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含有标志的个体数减少,根据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被标志个体数,可知该调查结果会比实际值偏大,A错误;据题干信息分析可知,种群中的个体数=第一次捕获并标志数×重捕个体数÷重捕中被标志个体数=(393-43)×280÷70=1 400(只),调查范围为两公顷,故种群密度约为700只/公顷,则调查期间犬鼠的死亡率为43÷1 400×100%≈3%,B错误,C正确;种群的K值由其生存的环境决定,调查期间犬鼠种群的数量波动不会引起K值改变,D错误。
3.如图表示某海域一种鱼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有几项( )
①K值是环境容纳量
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为0
③在K/2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
④捕捞后维持在K/2值,有利于鱼群的可持续增长
⑤“J”型(形)曲线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或种群刚迁入新的适宜环境后
⑥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
⑦环境阻力主要有种内竞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无机环境的影响
⑧“S”型(形)曲线和“J”型(形)曲线一样,增长率始终保持不变
⑨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目
A.两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答案 B K值是指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①正确;在K值时,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增长速率为0,②正确;在K值时,种内竞争最剧烈,③错误;种群数量在K/2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则捕捞后维持在K/2值,有利于鱼群的可持续增长,④正确;“J”型(形)曲线需要食物充裕、空间充足、气候适宜且没有天敌等理想条件,因此只适用于实验室条件下或种群刚迁入新的适宜环境后,⑤正确;两种曲线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有无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⑥正确;环境阻力主要有种内竞争的加剧、种间关系的影响以及无机环境的影响等,⑦正确;“J”型(形)曲线增长率保持不变,“S”型(形)曲线增长率逐渐减小,⑧错误;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段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⑨错误。故选B。
4.在一段时间内,某自然生态系统中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变化、乙种群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t1~t3,甲与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
B.甲、乙两个种群的生存资源都是无限的
C.甲种群在t2时刻增长速率最大,是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机
D.t3时,甲与乙种群的死亡率相同
答案 A 分析题图,甲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增加后减小,其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形),乙种群的数量一段时间内持续增加,t1~t3,甲、乙种群的年龄结构均为增长型,A正确。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甲、乙两个种群的生存资源都是有限的,B错误。甲种群在t2时刻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K/2,不是害虫防治的最佳时机,C错误。无法判断甲与乙种群的死亡率的大小,D错误。
5.研究人员为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设置了A、B、C、D四组实验(每组接种酵母菌数量一致),测得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甲所示。各组的培养条件为实验A组:20 mL培养液;实验B组:20 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实验C组:20 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请回答下列问题:
甲
乙
(1)在对酵母菌计数时应采用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采取 措施,图乙的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1 mL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 个。
(2)实验A、B、C、D组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分别对应图中的 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形)曲线和“S”型(形)曲线属于 (填“数学”或“物理”或“概念”)模型。
(3)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 ,在滴加酵母菌培养液和加盖盖玻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在前。本实验不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因不同时间取样已形成对照;需要做重复实验,目的是 ,需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 。
(4)图甲中阴影部分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 。
(5)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实验中,观察到血球计数板(图1,规格为1 mm×1 mm×0.1 mm)计数室的某一个方格中酵母菌如图2分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9个
B.实验中被甲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
C.该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玻片厚度为0.1 mm
D.制片时,先用吸管滴加样液,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
答案 (1)抽样检测法 稀释 6×106 (2)Ⅲ、Ⅰ、Ⅱ、“J”型(形) 数学 (3)血球计数板 加盖盖玻片 减少实验误差 平均值 (4)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 (5)B
解析 (1)对培养液中酵母菌的计数通常采用抽样检测法。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计数,应对培养液稀释处理;图乙的中方格中酵母菌的数目为24个,那么1 mL酵母菌培养液样品中菌体数接近24÷16×400×104=6×106(个)。(2)实验A组(20 mL培养液)因资源空间有限、有害废物的积累等,后期种群数量减少,如曲线Ⅲ;实验B组(20 mL培养液并在a点后定期补充适量培养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相对适宜后,K值增加,如曲线Ⅰ;实验C组(20 mL培养液并仅在a点时补充一次适量培养液)表示环境条件变得适宜后,由于资源空间有限(资源多于实验A组,其种群数量最大值应大于实验A组)、有害废物的积累等,种群数量减少,如曲线Ⅱ;实验D组为理想条件,如“J”型(形)曲线。种群增长的“J”型(形)曲线和“S”型(形)曲线属于数学模型。(3)在进行抽样检测酵母菌数量时,需要借助血球计数板,操作时,应该先加盖盖玻片,再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酵母菌培养液使其自行渗入。做重复实验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需对每个样品计数三次,取其平均值。(4)阴影部分表示因环境阻力淘汰掉的个体,是种群个体数实际增长与理论值的差异,即按照达尔文的理论可以理解为被自然选择淘汰掉的个体。(5)由图2可知,方格中酵母菌的数量应计为7个(只计数内部和相邻两边及其夹角处的酵母菌),A错误;细胞质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实验中被甲紫溶液染成紫色的酵母菌为死细胞,B正确;题图血球计数板上有2个计数室,血球计数板盖玻片下液体的厚度为0.1 mm,C错误;制片时,应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