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15-专题十五 生物的进化(分层集训word).docx
下载文档

ID:3170884

大小:6.34MB

页数:10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_15 专题 十五 生物 进化 分层 集训 word
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 2024版《5年高考3年模拟》A版 专题十五 生物的进化 基础篇 考点一 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 1.(2023届北京大兴期中,12)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首次采集到四亿多年前的宽甲鱼化石,该化石完整保存的鳃丝印痕为鱼鳃→喷水口→人类中耳的进化历程提供了重要证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B.生存环境变化导致生物的基因发生定向突变 C.从鱼鳃到中耳的进化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在进化出中耳的过程中种群基因库不断发生改变 答案 B  2.(2022河南省级一联,18)萤火虫一次可以产大量的卵,萤火虫发光可警告捕食者。萤火虫发光还与其交配有关,它们的光源有点像“摩斯密码”,不同种的萤火虫闪烁的频率各不相同。不过一种被称作“Photuris”的雌性萤火虫可以破解其他萤火虫的“摩斯密码”,然后模仿这些闪烁频率来吸引其他雄性萤火虫并将其抓住吃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萤火虫发光可警告捕食者,类似于自然界那些有毒的生物往往都有很鲜艳的颜色 B.“Photuris”萤火虫发出“摩斯密码”吸引猎物,从而减少某地区雄性萤火虫的数量 C.某地区全部的萤火虫可构成进化的基本单位 D.萤火虫具有过度繁殖的倾向,这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本观点之一 答案 C  3.[2022 T8联考(1),8]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适应环境的性状来源于可遗传变异,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是自然选择学说 C.环境的定向选择是适应形成的必要条件 D.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都能成功地生存和繁殖后代 答案 D  考点二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4.(2023届云南昆明摸底考,10)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中间体色可能更适应环境,不易被捕食 B.三种体色的蟹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C.深体色和浅体色不是进化的原材料 D.不同体色的形成是基因定向变异的结果 答案 A  5.(2023届河北唐山摸底,10)澳大利亚原本没有野兔,19世纪中叶,有24只来自欧洲的野兔被带到了澳大利亚,100多年后,这里的野兔超过了6亿只。野兔大肆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政府曾尝试用毒杀等多种防治手段控制野兔数量,但均未成功。科学家引入了一种对野兔致命的病毒,才控制了野兔数量。后来人们又发现,死于该病毒的野兔越来越少,引入初期,该病毒的毒性很强,后来毒性就逐渐减弱了。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野兔引入初期种群增长类似于“J”形增长  B.病毒起选择作用,可以使野兔抗病毒基因频率提高 C.病毒可能与野兔协同进化,最终表现为病毒的毒性逐渐减弱 D.病毒与野兔之间达到平衡后就形成了新物种 答案 D  6.(2023届贵州贵阳摸底考,14)科研人员对某种高粱研究发现,高粱在灌浆期后会散发香味,吸引大量麻雀迁飞至农田,但并不是所有高粱都受麻雀青睐,有些高粱只有极少子粒被麻雀啄食。不受麻雀青睐的高粱通过基因表达调控合成了大量单宁(涩味)和少量香味挥发物,进而减少被麻雀采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麻雀的摄食行为使高粱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B.受麻雀青睐和不受麻雀青睐的高粱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C.能产生大量单宁等物质的高粱品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高粱和麻雀之间的相互作用可提高生物的遗传多样性 答案 B  7.(2023届重庆八中月考,19)人类EPAS1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检测氧气含量,并控制红细胞生成。生活在其他地区的人在低氧环境下会产生更多红细胞来输送氧气,但西藏人的身体却产生较少的红细胞。研究推测EPAS1基因的突变可能与此有关。下列对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不合理的是(  ) A.EPAS1基因的突变为人类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B.基因突变的结果对生物适应环境可能有利,也可能不利 C.EPAS1基因的突变使西藏人朝着耐低氧环境的方向进化 D.西藏人群体的进化历程中EPAS1基因的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 答案 C  8.(2022黑龙江齐齐哈尔实验中学二模,4)长期使用同一种杀虫剂,会使害虫抗药性增强而降低杀虫剂的杀虫效果。某二倍体害虫亲代中,杀虫剂抗性基因T的频率为0.1,杀虫剂敏感基因t的频率为0.9。若该害虫群体进行随机交配。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所有杀虫剂抗性基因和敏感基因构成该害虫种群的基因库 B.长期使用该种杀虫剂导致害虫变异产生杀虫剂抗性基因的能力逐渐增强 C.杀虫剂敏感个体死亡和抗性个体繁殖后代,导致基因T的频率增大 D.若停止使用该种杀虫剂,则该害虫种群子代中基因t的频率将为0.81 答案 C  9.(2023届辽宁六校期中,1)(不定项)海绵等足虫栖息在海生海绵的中央腔中,雌虫的外观都一样,雄虫的形态有大、中、小3种类型,且这3种不同形态的雄虫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1、a2、a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三种雄虫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一定存在显著差异 B.大、中、小雄虫所属种群间存在生殖隔离 C.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不同雄虫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1、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 答案 ABC  综合篇 提升 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1.(2023届河北省级一联,8)初始时满足遗传平衡定律的某种群中等位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0.9,一段时间后,a基因频率变为0.05、A基因频率变为0.95。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初始种群中Aa的基因型频率为0.18 B.该种群中95%的个体的表型更适应环境 C.该种群所处环境可能发生了较大变化 D.一段时间后,显性基因A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 答案 B  2.(2022湖北恩施一模,17)(不定项)黑腹裂籽雀是一种非洲雀,同一种群中其喙的宽度有宽喙和窄喙两种类型,它们在处理不同种莎草种子(它们的主要食物)的效率上有差异:宽喙鸟善于处理硬种子,而窄喙鸟能更有效地处理软种子,宽喙和窄喙分别由等位基因B和b控制。现有一个较大的黑腹裂籽雀种群,雌雄数量相等,雌雄之间自由交配,种群中B基因频率为60%、b基因频率为40%,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黑腹裂籽雀种群中全部B和b的总和构成黑腹裂籽雀种群的基因库 B.黑腹裂籽雀宽喙鸟和窄喙鸟适应不同的环境,这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C.若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黑腹裂籽雀概率为24% D.黑腹裂籽雀宽窄喙的长期共存有利于维持基因的多样性 答案 ABC  创新篇 创新 细菌抗药性形成的原因及预防 1.(2023届安徽师大附中月考,12)抗生素是一类抵抗病原体的药物,被人们广泛应用。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产生了超级细菌,使目前使用的抗生素逐渐失去了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的抗药性是在抗生素诱导下产生了基因突变导致的 B.对细菌起作用的抗生素也对病毒具有同等疗效 C.不同抗生素对细菌进化形成超级细菌起到了选择作用 D.减少超级细菌的形成就要杜绝抗生素的使用 答案 C  2.(2023届安徽江淮十校一联,15)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是治疗重度感染的一类药物,比如铜绿假单胞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的感染。如图为在一固定容器内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铜绿假单胞杆菌并测其种群数量,其中在a点向培养基中添加了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在b点更换了培养液(含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以下分析合理的是(  ) A.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后,种群数量下降是因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抑制铜绿假单胞杆菌的DNA复制,导致其不能生长 B.从图分析可知,a点之后,该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使该种群中抗药性基因频率不断升高 D.该过程中铜绿假单胞杆菌基因频率虽变化,但没有产生生殖隔离,因此该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答案 C  高考真题篇 1.(2022辽宁,3,2分)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培育出许多水稻新品种,增加了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B.人类与黑猩猩基因组序列高度相似,说明人类从黑猩猩进化而来 C.新物种的形成意味着生物类型和适应方式的增多 D.生物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生物多样性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 B  2.(2022河北,6,2分)某植物叶片含有对昆虫有毒的香豆素,经紫外线照射后香豆素毒性显著增强。乌凤蝶可以将香豆素降解,消除其毒性。织叶蛾能将叶片卷起,取食内部叶片,不会受到毒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乌凤蝶进化形成香豆素降解体系,是香豆素对其定向选择的结果 B.影响乌凤蝶对香豆素降解能力的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 C.为防止取食含有强毒素的部分,织叶蛾采用卷起叶片再摄食的策略 D.植物的香豆素防御体系和昆虫的避免被毒杀策略是共(协)同进化的结果 答案 C  3.(2022北京,6,2分)人与黑猩猩是从大约7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进化而来,两个物种成体的血红蛋白均由α和β两种肽链组成,但α链的相同位置上有一个氨基酸不同,据此不能得出(  ) A.这种差异是由基因中碱基替换造成的 B.两者共同祖先的血红蛋白也有α链 C.两者的血红蛋白都能行使正常的生理功能 D.导致差别的变异发生在黑猩猩这一物种形成的过程中 答案 D  4.(2022湖南,12,2分)稻蝗属的三个近缘物种①日本稻蝗、②中华稻蝗台湾亚种和③小翅稻蝗中,①与②、①与③的分布区域有重叠,②与③的分布区域不重叠。为探究它们之间的生殖隔离机制,进行了种间交配实验,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交配(♀×♂) ①×② ②×① ①×③ ③×① ②×③ ③×② 交配率(%) 0 8 16 2 46 18 精子传送率(%) 0 0 0 0 100 100 注:精子传送率是指受精囊中有精子的雌虫占确认交配雌虫的百分比 A.实验结果表明近缘物种之间也可进行交配 B.生殖隔离与物种的分布区域是否重叠无关 C.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②和③之间可进行基因交流 答案 D  5.(2022广东,14,4分)白车轴草中有毒物质氢氰酸(HCN)的产生由H、h和D、d两对等位基因决定,H和D同时存在时,个体产HCN,能抵御草食动物的采食。图示某地不同区域白车轴草种群中有毒个体比例,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草食动物是白车轴草种群进化的选择压力 B.城市化进程会影响白车轴草种群的进化 C.与乡村相比,市中心种群中h的基因频率更高 D.基因重组会影响种群中H、D的基因频率 答案 D  6.(2022江苏,10,2分)在某生态系统中引入一定数量的一种动物,以其中一种植物为食。该植物种群基因型频率初始状态时为0.36AA、0.50Aa和0.14aa。最终稳定状态时为0.17AA、0.49Aa和0.34aa。下列相关推测合理的是(  ) A.该植物种群中基因型aa个体存活能力很弱,可食程度很高 B.随着动物世代增多,该植物种群基因库中A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C.该动物种群密度最终趋于相对稳定是由于捕食关系而非种内竞争 D.生物群落的负反馈调节是该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答案 D  7.(2021湖北,5,2分)自青霉素被发现以来,抗生素对疾病治疗起了重要作用。目前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已经引起人们的关注。下列关于抗生素使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作用机制不同的抗生素同时使用,可提高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B.青霉素能直接杀死细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畜牧业中为了防止牲畜生病可大量使用抗生素 D.定期服用抗生素可预防病菌引起的肠道疾病 答案 A  8.(2021湖北,15,2分)某地区的小溪和池塘中生活着一种丽鱼, 该丽鱼种群包含两种类型的个体:一种具有磨盘状齿形,专食蜗牛和贝壳类软体动物;另一种具有乳突状齿形,专食昆虫和其他软体动物。两种齿形的丽鱼均能稳定遗传并能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针对上述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丽鱼种群牙齿的差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 B.两者在齿形上的差异有利于丽鱼对环境的适应 C.丽鱼种群产生的性状分化可能与基因突变和重组有关 D.两种不同齿形丽鱼的基因库差异明显,形成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答案 D  9.(2021河北,6,2分)雄性缝蝇的求偶方式有:①向雌蝇提供食物;②用丝缕简单缠绕食物后送给雌蝇;③把食物裹成丝球送给雌蝇;④仅送一个空丝球给雌蝇。以上四种方式都能求偶成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求偶时提供食物给雌蝇有利于其繁殖,是一种适应性行为 B.④是一种仪式化行为,对缝蝇繁殖失去进化意义 C.③是雌蝇对雄蝇长期选择的结果 D.④可能由③进化而来 答案 B  10.(2021广东,8,2分)兔的脂肪白色(F)对淡黄色(f)为显性,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某兔群由500只纯合白色脂肪兔和1 500只淡黄色脂肪兔组成,F、 f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15%、85% B.25%、75% C.35%、65% D.45%、55% 答案 B  11.(2021海南,8,2分)某地区少数人的一种免疫细胞的表面受体CCR5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导致受体CCR5结构改变,使得HIV-1入侵该免疫细胞的概率下降。随时间推移,该突变基因频率逐渐增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突变基因丰富了人类种群的基因库 B.该突变基因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通过药物干扰HIV-1与受体CCR5的结合可抑制病毒繁殖 D.该突变基因频率的增加可使人群感染HIV-1的概率下降 答案 B  12.(2021福建,5,2分)物种甲和物种乙为二倍体植物。甲生活在阳光充足的悬崖顶,乙生活在悬崖底的林荫里。在某些山地坡度和缓的地方,甲和乙分别沿着斜坡向下和向上扩展,在斜坡上相遇并杂交产生丙。若丙不能产生子代,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和乙仍然存在生殖隔离 B.甲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说明甲发生了进化 C.甲、乙向斜坡的扩展可能与环境变化有关 D.甲、乙、丙含有的基因共同构成一个种群的基因库 答案 D  13.(2021湖南,8,2分)金鱼系野生鲫鱼经长期人工选育而成,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现有形态多样、品种繁多的金鱼品系。自然状态下,金鱼能与野生鲫鱼杂交产生可育后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金鱼与野生鲫鱼属于同一物种 B.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多种形态 C.鲫鱼进化成金鱼的过程中,有基因频率的改变 D.人类的喜好影响了金鱼的进化方向 答案 B  14.(2019天津理综,6,6分)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答案 B  15.(2021湖北,24,15分)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 疟原虫为单细胞生物,可在按蚊和人两类宿主中繁殖。我国科学家发现了治疗疟疾的青蒿素。随着青蒿素类药物广泛应用,逐渐出现了对青蒿素具有抗药性的疟原虫。 为了研究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机制,将一种青蒿素敏感(S型)的疟原虫品种分成两组: 一组逐渐增加青蒿素的浓度, 连续培养若干代,获得具有抗药性(R型)的甲群体,另一组为乙群体(对照组)。对甲和乙两群体进行基因组测序,发现在甲群体中发生的9个碱基突变在乙群体中均未发生,这些突变发生在9个基因的编码序列上,其中7个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为确定7个突变基因与青蒿素抗药性的关联性,现从不同病人身上获取若干疟原虫样本,检测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与存活率正相关)并测序,以S型疟原虫为对照,与对照的基因序列相同的设为野生型“+”,不同的设为突变型“-”。部分样本的结果如表。 疟原虫 存活率(%) 基因1 基因2 基因3 基因4 基因5 基因6 基因7 对照 0.04 + + + + + + + 1 0.2 + + + + + + - 2 3.8 + + + - + + - 3 5.8 + + + - - + - 4 23.1 + + + + - - - 5 27.2 + + + + - - - 6 27.3 + + + - + - - 7 28.9 + + + - - - - 8 31.3 + + + + - - - 9 58.0 + + + - + - - 回答下列问题: (1)连续培养后疟原虫获得抗药性的原因是                                           ,碱基突变但氨基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原因是  。  (2)7个基因中与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是    ,判断的依据是    。  (3)若青蒿素抗药性关联度最高的基因突变是导致疟原虫抗青蒿素的直接原因,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手段,将该突变基因恢复为野生型,而不改变基因组中其他碱基序列。经这种基因改造后的疟原虫对青蒿素的抗药性表现为    。  (4)根据生物学知识提出一条防控疟疾的合理化建议:  。  答案 (1)青蒿素对疟原虫不同变异类型进行了选择,存活的抗药性个体通过繁殖使抗性变异逐代积累并加强 密码子具有简并性 (2)基因7 抗药性突变的个体的基因7均发生了突变 (3)敏感型 (4)做好个体防护,减少按蚊叮咬 第 10 页 共 10 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