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讲解部分PPT-07-第七单元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讲解
部分
PPT
07
第七
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
成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进入
时代
高考历史,新高考版专用,第七单元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时空定位,阶段特征19491978年,是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时期。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基础篇,考点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政权建立)1.筹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1)召开时间、地点:1949年9月21日,北平。2)内容国家象征:确定国名、国旗、代国歌。建国纲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作用:临时宪法)。领导机构:选举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2.成立1)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1949年10月1日召开,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下午三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3.意义: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1)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2)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3)中华民族开始以崭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温馨提示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被称为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其被推翻意味着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二、人民政权的巩固(政权巩固)1.继续完成解放战争:肃清土匪和一切反革命武装。2.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底)1)背景: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2)过程: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在全国大陆基本完成。3)意义:农民从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3.稳定物价与统一财经1)背景:新中国财政困难,投机商人抢购物资,囤积居奇,拒用人民币,倒卖银元,加剧物价飞速上涨。2)措施:“银元之战”(法律和行政手段)和“米棉之战”(经济手段);统一全国财政收支管理、物资管理、现金管理等。3)结果:1950年春,全国物价趋于稳定;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4.抗美援朝(19501953年)1)背景:美国武装干涉朝鲜内战,并派遣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阻挠中国统一大业。美国扩大侵朝战争,严重威胁中国国家安全。,温馨提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斗争的性质是反抗侵略和侵略威胁,目的是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和保卫中国的国家安全。2)经过,3)国内支援:抗美援朝运动。4)意义打出了国威和军威,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地位。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全国人民为保卫和建设祖国而团结奋斗。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学习聚焦 土地改革、稳定物价、剿匪镇反、抗美援朝,是巩固人民政权紧迫而又必要的重大决策,为国家向社会主义转变、实现工业化准备了条件。三、开创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形象)1.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易混辨析“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即新中国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一边,与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并不矛盾。“另起炉灶”侧重于对外建立新的平等的外交关系,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侧重于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2.日内瓦会议(1954年4月),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形成2)最终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万隆会议(1955年4月),温馨提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新中国的外交基石,而且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新中国通过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树立起维护世界和平、求同存异的国际形象。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社会转型)1.经济1)过渡时期总路线(1953年):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一化”)和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改”)。2)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初步建立起来。,温馨提示 近代以来土地所有制的变革近代史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或土地改革,大多是变地主土地私有制为农民土地私有制,本质上仍是土地私有制。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改变农村生产资料私有制、实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伟大变革。3)“一五”计划(19531957年):提前完成,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温馨提示 过渡时期总路线中的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并举,体现了变革生产关系同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辩证统一。2.政治,3.思想:毛泽东思想不仅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4.意义: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19561966年)1.正确探索1)中共八大(1956年)内容: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知识拓展“双百”方针1)内容: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2)影响:成为我国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指导方针。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内容:1957年,毛泽东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这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结果: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2.探索失误1)表现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2)结果: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及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1961年,国民经济发生严重困难。,易混辨析“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片面强调经济发展的高速度,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对生产关系的调整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政策调整,二、“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1.原因:毛泽东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危险,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2.过程,3.评价:“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成就,温馨提示 中美关系缓和是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的关键;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的标志性事件是1979年中美建交。中日关系正常化的根本原因不是中美关系缓和,而是中日关系正常化符合中日双方的利益。2.意义: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考点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1.伟大的历史转折1)背景:1978年5月,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内容,意义: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3)平反冤假错案: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温馨提示 拨乱反正有效地调动了社会各阶层人员的积极性,为改革开放奠定了必不可少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4)总结历史经验内容: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审议和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意义:科学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统一全党思想,开展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5)修订宪法内容:1982年底,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增加了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规定。,意义: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入新的阶段。2.改革开放进程1)对内改革,2)对外开放:形成从沿海到沿江,从沿边到内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3)理论突破,4)稳步推进:21世纪以来,改革开放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稳步推进,国民经济迈上新台阶。到2010年,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3.祖国统一大业1)理论:“一国两制”构想。提出时间、人物: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内涵:在祖国统一前提下,国家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实践: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出重要一步。,3)两岸关系的进展,二、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温馨提示 2017年,中共十九大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综合国力不断提升1)国民经济保持着快速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2)基础设施建设在众多领域走在世界前列,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3)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视精神文明建设。4)教育、文化事业不断发展。中国文化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文明互鉴,传播中国声音。5)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3.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1)全方位推进外交关系发展,2)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推动和平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综合篇,知能一过渡时期我国社会的特点1.社会性质:从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的角度上看,当时中国是新民主主义国家,但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并存,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占有很大比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成分占主体地位。3.政治制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并通过了1954年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4.外交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彻底摆脱了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知能二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知能三全面认识经济体制改革1.含义: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营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实现由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2.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特点:从农村起步到向城市推进;由群众自发到政府推动;从个别地区先行试点到全国逐步推广;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4.历程1)首先从农村展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否定“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体制开始,把低效率的集体公有、统一经营、统一生产、统购统销体制,改革为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即以家庭为市场经营主体,实行,“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体制,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激励与监督问题。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经验,在于以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采取渐进式改革策略,并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2)1984年,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所有制结构的改革突破了单一公有制结构,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局面。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步使政府和企业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3)1992年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了由市场化取向改革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在改革内容上也开始逐步由体制改革转向制度创新。,4)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规划和部署。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知能四新中国成立以来外交政策的演变,知能五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原因、具体形式及发展阶段1.原因1)历史角度: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关闭国门一定会脱离世界发展的大势。2)世界角度: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基础战略。3)改革角度:实行对外开放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2.具体形式:利用国外的资金和技术(重要形式);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基本形式);兴办经济特区(特殊形式)。,3.发展阶段,应用篇,应用探究三线建设材料三线建设是中国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严峻的国际局势下,基于战备需要而对全国工业布局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战略性调整,深刻改变了中国工业化进程和城市格局。,19571966年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在示意图中标示出三线建设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在示意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探究思路 首先,注意题目中的文字信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严峻的国际局势”“基于战备需要”。其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60年代前期,美、苏对中国的战略威胁日益严峻。周边地区的安全形势迫使中国基于战备需要调整工业布局。最后,结合地图信息标示区域,并从地理因素、国防因素、经济因素等方面阐释理由。,参考答案 区域:西南地区。理由:地理:该地区地形复杂,能源资源丰富,利于持久作战。国防:中苏关系破裂,苏联陈兵北方,威胁北方安全;越南战争升级,中美关系紧张,敌对势力威胁沿海地区;中国海军、空军实力薄弱。经济:中国工业集中在沿海和东北地区,为平衡工业布局考虑。,应用点拨 研究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不仅要有准确的时间概念,而且还要准确判断地理位置。本题以三线建设为情境,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中标示三线建设集中分布的区域,提高学生的时空观念这一学科素养,并且认识到三线建设的现实意义。三线建设是推进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步骤,对于提高国家的国防能力和改善我国国民经济布局,推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创新篇,史料研习从商业广告看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国理政材料人民日报商业广告抽样分类和统计比较,1949年至1959年8月人民日报商业广告数量变化情况,1949年至1950年,人民日报广告多是日用品广告,其中轻工业产品所占比重达92%,私营企业广告主、国营企业广告主、公私合营企业广告主、个人所占比重分别为60%、15%、20%、5%。1956 年以后,人民日报商业广告多是工业产品广告,且以重工业产品为主,所占比重相当大,达到80%,广告主身份也基本上都是国营企业、公私合营企业,二者所占比重高达98%某历史兴趣小组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国理政”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学习过程中,搜集并整理了以上材料。你认为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人民日报的商业广告。,探究思路 本题以人民日报的商业广告数量、类型等为载体,探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国理政。第一步,细读题干,分析人民日报的商业广告对研究课题的价值。第二步,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第三步,结合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阐述19491959年人民日报商业广告数量、类型等的变化是如何体现新中国成立初期治国理政情况的。,参考答案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的机关报,所刊载的商业广告的数量、内容从侧面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是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治国理政的重要史料。新中国成立后,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实施“一五”计划,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时期的工业基础较为薄弱,故广告以轻工业为主,广告主的身份也十分多样化。1956年底,我国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占绝对优势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初步建立起来;1957年,“一五”计划提前完成,使得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故1956年以后的广告中重工业产品所占比例大,广告主集中在国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综上,人民日报的商业广告印证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国理政。,创新点拨 报纸广告作为一种信息传播手段,承载了许多时代信息,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政治认同、经济形势和社会生活的变迁等内容,是社会变化的真切写照,具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本题通过收集和统计人民日报的商业广告,挖掘经济发展与政治变迁的联系,透过具象的广告史料,深层次地认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治国理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