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专题检测-04-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docx
下载文档

ID:3170499

大小:934.46KB

页数:17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专题 检测 04 第四 单元 明清 中国 版图 奠定 面临 挑战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元集训(一) 限时:65分钟/满分:94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明洪武年间颁布施行的《大明令》确立了“流官注拟(拟定官职),并须回避本贯”的原则,还在此基础上规定:严禁官员娶当地女子为妻,不许官员们在当地买房。据此可知,明太祖此举旨在(  ) A.打击地方豪强 B.遏制官场腐败 C.实施文化专制 D.推行依法治国 答案 B 根据材料“流官注拟(拟定官职),并须回避本贯”“严禁官员娶当地女子为妻,不许官员们在当地买房”并结合所学可知,实行异地为官制度的同时限制官员在当地娶妻置地,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打击官员在地方的权力滥用,有利于防范地方官员谋取私利,起到了约束地方官员,加强地方治理的作用,故选B项。地方豪强是指通过占有大量土地,依靠地租剥削生活的地主阶层,材料仅涉及明太祖对地方官员的限制,没有打击地方豪强的具体措施,排除A项;文化专制是思想领域的专制体现,材料仅涉及政治上对地方官员进行约束,没有文化专制的具体表现,排除C项;依法治国是指依照法律治理国家,材料仅涉及明朝政府对官员的治理,没有明确法律的具体实施情况与对法律的态度,排除D项。 2.明初阁臣们多次举贤任能,协助皇帝考核官吏人选。明成祖朱棣认为阁臣们“裨益不在尚书下”,将内阁设置成为常制,并谕吏部,阁臣“勿改他任”。据此可知,明初(  ) A.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 B.内阁成为法定的决策机构 C.阁臣的职权得到制度保障 D.内阁发挥积极的辅政作用 答案 D 阁臣们协助皇帝考核官吏人选、推举贤能,说明内阁在政治上有着积极的辅佐作用,D项正确。“裨益不在尚书下”是说阁臣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不下于六部尚书,但不能说明六部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排除A项;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排除B项;阁臣的职权是由皇帝决定的,依托皇权存在,没有制度保障,排除C项。 3.著名学者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讲到,张居正经常对下属说:“我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对明朝这一历史现象理解准确的是(  ) A.内阁权力加大是君权强化的产物 B.内阁已经取得了法定的地位 C.内阁标志着中央中枢机构的成熟 D.内阁首辅是名副其实的丞相 答案 A 根据材料张居正说“他并非一般的丞相,而是‘摄政’——代帝执政”并结合所学可知,在明朝中后期,内阁虽然权力很大,但始终不是法定一级的中央决策机构,没有自己的衙署,内阁的权力是伴随着君权的加强而增大的,A项正确,B项错误;内阁首辅“摄政”不能说明中央中枢机构成熟,排除C项;明朝已废除丞相制度,排除D项。 4.明初,朱元璋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但是明朝中后期,宦官负责提督东厂,控制锦衣卫,甚至协助皇帝“批红”。这一变化的背景是(  ) A.君主专制逐渐衰落 B.朱元璋失去影响力 C.宦官专权操弄朝纲 D.皇权独揽执政懈怠 答案 D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出现的宦官专权现象,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明朝中后期,皇帝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同时,由于事务繁多不堪而消极怠政,为了分担政务和弹压朝官,采取了重用宦官的措施,D项正确,A项错误。宦官的掌权与朱元璋在明中后期是否失去影响力关系不大,排除B项;题目问的是背景而非宦官掌权的表现,排除C项。 5.明代律法设“奸党”条,规定:“若在朝官员交结朋党,紊乱朝政者,皆斩,妻子为奴,财产入官”;“官吏及庶人等,若有上言宰执大臣美政才德者,即是奸党”;“凡除授官员,须从朝廷选用。若大臣专擅选用者,斩”。这些法律条文反映了明代(  ) A.皇权专制的空前强化 B.皇权与臣权矛盾激化 C.吏治腐败的不可逆转 D.政治集团无生存土壤 答案 A 根据材料可知,明代用严刑酷法防范官员结党营私,这实质上反映了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故选A项。材料中的规定旨在维护皇权,但无法说明皇权与臣权矛盾激化,排除B项;材料强调明代用严苛的法律防范臣子结党,未提及吏治腐败,且“不可逆转”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 6.明太祖为防止内地海商勾结倭寇为患,诏令“濒海民不得私自出海”;明成祖为昭示恩威,“扩往圣之鸿规,著当代之盛典”,派遣郑和率舰队出使西洋诸国;明正统(1436—1449年)以后,政治日益腐败,倭寇卷土重来,欧洲殖民者也纷至沓来,海禁政策开始日趋严密。明朝的海洋政策取决于(  ) A.倭寇对沿海的骚扰 B.抑商政策不断调整 C.东西方地位的变化 D.国力的兴盛与衰落 答案 D 明太祖时期,明朝初建,为防止内地海商勾结倭寇为患,诏令沿海居民不得私自出海;明成祖时期,国力强盛,派遣郑和出使西洋诸国;明正统以后,国力衰退,倭寇卷土重来,西方殖民者也纷至沓来,于是海禁政策日趋严密。由此可见,明朝的海洋政策取决于国力的盛衰,故选D项。 7.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是河西走廊的核心区域。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在其东部,则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稳定当地藏族部众,积极利用这一地区忠于明朝的“土达”,让其拥兵管束。明朝此举旨在(  ) A.保障对外交往路线畅通 B.促进农耕游牧文明融合 C.多措并举加强边疆管理 D.控制西藏地区宗教事务 答案 C 材料“兰州安宁堡以西至肃州……明朝在此设立卫所制度,实行军事化的管理体制,由陕西行都司统辖……大力扶持藏传佛教……积极利用这一地区忠于明朝的‘土达’”表明明朝设立卫所、扶持当地人等多措并举,强化边疆管理,C正确。材料论及的是边疆管理,未体现对外交往或不同文明融合的信息,排除A、B;材料反映的是西北地区,不是西藏地区,排除D。 8.清朝皇帝为了解或处理地方某一重大事件,常常派出钦差大臣。钦差大臣均由皇帝特遣,行前和回朝后,都得面见皇帝请训或接受垂询,其内容除所办本身差务外,还常包括其他民情政务。在外地办事过程中,也得时时奏请。上述做法(  ) A.成为约束地方政府官员的有效手段 B.是维护地方吏治清明的主要举措 C.表明清朝监察机构得到进一步完善 D.有助于缓和满汉地主之间的矛盾 答案 A 材料“行前和回朝后,都得面见皇帝请训或接受垂询”“在外地办事过程中,也得时时奏请”表明,钦差大臣“由皇帝特遣”去了解或处理地方某一重大事件时,要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是皇帝的特使和耳目,这是皇帝控制地方事务和约束地方官员的一种有效手段,A正确。材料未提及整顿地方吏治,排除B;钦差大臣“由皇帝特遣”办事,并非专司监察,排除C;材料与满汉地主矛盾无关,排除D。 9.清朝前期,在对西南地区的治理中,形成了中央政府委任的官员与士绅、少数民族首领共同协作,“编立保甲,查缉匪类,逢望日宣讲上谕,以兴教化”的机制。从这一现象中可知(  ) A.清朝前期的施政重心是开发边疆地区 B.改土归流有利于西南地区稳定与发展 C.清政府加强边疆地区管理拓展了疆域 D.保甲制度加剧了边疆地区的社会动荡 答案 B 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清朝前期在西南地区实施的措施属于改土归流。中央委任官员与士绅、少数民族首领合作治理地方,实行保甲制,进行宣讲、教化,加强朝廷对西南地区的影响与控制,有利于西南地区的稳定与发展,B项正确。清朝前期的施政重心是稳定社会秩序,排除A项;材料体现了清朝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但不涉及疆域的拓展,C项排除;保甲制度是一种基层管理制度,其实施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D项排除。 10.清朝除中央设理藩院管理边疆民族事务外,民族地区的地方行政管理列表如下。 地区 举措 西藏 设驻藏大臣与当地达赖、班禅共管,清政府监督实行“金瓶掣签” 新疆 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原维吾尔族头领伯克可世袭,由清政府委任并为其定品级 蒙古 设盟、旗两级单位,盟长、旗长由蒙古王公担任,清政府任命 云贵 在条件成熟地区取消了土司世袭之制,依汉制设立府、厅、州、县,任命流官管理 据表可知,清朝(  ) A.对蒙古地区管理最为薄弱 B.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 C.在云贵全面实现改土归流 D.采取以夷变夏的治国方针 答案 B 清朝在民族地区管理上,既注重中央的统一管理,又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宗教信仰,并笼络各族上层人士,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B项正确。清朝实行因地制宜的民族政策,无法判断对不同地区管理的严格程度,故A项错误;材料显示,在云贵“条件成熟地区取消了土司世袭之制”,并非全面实现改土归流,故C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以夷变夏的治国方针,故D项错误。 11.清朝中期,军机大臣曹振镛历经乾、嘉、道三朝,官运亨通,谥号文正。清人笔记中记载:“曹文正公晚年,恩遇益隆,身名俱泰。门生某请其故,曹曰:‘无他,但多磕头,少说话耳。’”该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 A.官僚队伍的腐化 B.皇权专制的强化 C.社会风气的败坏 D.文字狱的常态化 答案 B 材料中曹振镛将自身官运亨通归功于“多磕头,少说话”,反映出当时军机大臣只能默然顺从皇帝的现象,说明了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B项正确。腐化指思想、行为腐败堕落,材料只表现了清代官僚对皇权的顺从,排除A项;社会风气是指整体或局部社会在一个阶段内所呈现的风尚、风貌,为一定社会中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行为模式、道德观念等要素的总和,材料中曹振镛的例子不具有社会代表性,排除C项;文字狱是统治者为迫害知识分子罗织的冤狱,但这不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根源,且文字狱的常态化也是君权强化的表现,排除D项。 12.明清国家礼制中的一个重要祭祀内容是四海祭祀,分设西海(陆地)、北海(陆地)、东海和南海四海坛庙,用国家吉礼中最高级的天地配祀。国家对四海祭祀意在(  ) A.强化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 B.巩固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 C.增强海权意识和海防建设 D.强化礼制的基层教化作用 答案 B 由材料可知,明清时期,国家通过对四海祭祀,强调大一统封建国家的疆域版图所至,其主要目的是巩固国家统一,故B项正确。四海祭祀意在巩固国家统一,与强化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无关,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海权意识淡薄,并不注重海防建设,故C项错误;四海祭祀并非在基层民间举行,无法体现礼制的基层教化作用,故D项错误。 13.有现代学者认为,“摊丁入亩”对清代人口的增长作用是有限的,由于开始时口号作用和取消丁税后大量隐匿人口的查出,才使人口的表面数字猛增;清代人口增长主要是由于医学的发展使人口死亡率下降和外来高产农作物品种的种植推广。这说明(  ) A.历史越久远研究就越接近真相 B.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有不同解读 C.传统的观点均存在诸多的不足 D.政策的作用不可能有具体结论 答案 B 传统观点认为,“摊丁入亩”取消了人头税,大大促进了人口增长,材料显示有现代学者对该观点提出疑问,这说明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有不同解读,故选B项。历史的久远程度与历史真相没有必然联系,排除A项;学者质疑传统观点不能说明传统观点均存在诸多的不足,排除C项;“不可能”表述过于绝对,排除D项。 14.明代嘉靖年间,太湖地区的“桑基鱼塘”逐渐成熟起来。乡民在塘基上种桑,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这种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 A.丰富了人们的食物种类 B.活跃了江南的商品经济 C.改变了当地的食物结构 D.促进了农业生产规模化 答案 B 材料“乡民在塘基上种桑,用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反映了明代太湖地区已经出现立体农业,说明当时土地利用率高,农业发展为工商业发展提供产品,活跃了江南的商品经济,故选B。鱼一直是江南地区的食物,说明食物种类并未增多,排除A;太湖地区仍然是鱼米之乡,食物结构未发生变化,排除C;当时的“桑基鱼塘”仍然以家庭为主,生产规模比较小,排除D。 15.宋代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常被用于描述长江三角洲、太湖平原一带被视为当时的鱼米之乡的情景;到明代万历年间,已有“(荆楚)鱼粟之利遍天下”的说法,明末甚至出现“吴以楚食为天”的说法。这一变化缘于(  ) A.湖广地区经济的近代化转型 B.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相分离 C.西方殖民势力对江浙的侵扰 D.区域性产业分工的深入发展 答案 D 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苏湖熟,天下足”“(荆楚)鱼粟之利遍天下”和“吴以楚食为天”等说法的出现,是相关地区经济成就的表现,是区域性产业分工深入发展的结果,D项正确。鸦片战争后,我国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湖广地区经济逐渐开始向近代化发展,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与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分离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西方殖民势力的侵扰无关,排除C项。 16.清朝前中期,湖南洞庭湖一带棉花、葛、苎麻、蚕桑等作物产量大增,且大多“市卖长(沙)、衡(阳)”。而岳阳棉纺织业、湘潭麻纺织业发展成为独立的小手工业作坊。清晚期,“浏阳、湘乡、攸县、茶陵皆出苎布,世称浏阳最佳”。这反映出清朝时期湖南(  ) A.民营手工业占主导 B.商品经济显著发展 C.纺织业领先于全国 D.区域合作不断深化 答案 B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清朝时期的洞庭湖一带,经济作物大量种植,而湖南部分地区的纺织业也得到了较快发展,说明这一时期湖南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当时民营手工业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没有将湖南地区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对比,无法得出湖南的纺织业领先全国的结论,排除C项;材料提到了湖南部分地区之间的合作,但未能体现“不断深化”的过程,D项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以告诫、规劝为主的文体。百官作箴以规谏王的过错,成为西周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春秋战国时期,官箴形态开始出现从箴君到箴臣的变化;汉代,官箴对不同官职提出不同的要求,职业特色越来越明显;隋唐时期在“箴官”主体下呈现君臣互箴的特色;宋元明清时期,官箴呈现“官吏自箴”的特点,官箴书的创作者均为官员士大夫,所规谏对象则是文武百官。汉唐时期的官箴书,主要是针对官员进行道德说教;到宋元时期,官箴书的内容以从政经验、政务指导为主,或人际关系,或刑狱诉讼,或钱粮征收,针对性极强。到了晚明及清代,官箴文本融合其他领域的专业知识,或混编公牍文书,组成了新式文本,成为更加实用的行政教科书。唐宋以前的官箴,主要针对高层官员,到明清时期,官箴针对的范围扩大为县级以下官吏,一些地方胥吏也成为官箴告诫的对象。 ——摘编自时晓红《中国传统官箴文 化及其现代价值》 根据材料信息,任选一个角度拟定一个论题,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14分) 答案 示例一: 论题:官箴由讽谏君主的箴文演变为百官恪守的戒条,是君主专制强化的必然结果。 阐述:西周分封制下,周王虽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权力尚未集中,君主不能任意妄为。箴君的风险小,故百官作箴以规谏王的过错。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分封制瓦解,中央集权制萌芽,官僚政治逐渐形成,君主需要通过道德教化来约束官员的行为,官箴形态开始出现从箴君到箴臣的变化。此后,随着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官箴逐渐由臣子讽谏君主演化为君主告诫臣子或臣子告诫其他官员的情况,隋唐时期政治生态相对良好,出现君臣互箴,但仍以箴官为主体,宋朝时“官吏自箴”特点形成,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并达到顶峰,臣子成为君主专制的工具,官箴文化呈巅峰状态。这一时期箴戒的对象再次扩大,由单纯的官吏群体扩展至书吏、差役等胥吏。 综上所述,官箴文化是君主专制,尤其是人治统治模式和社会环境的产物,是君主专制的工具。 示例二: 论题:官箴文化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演变的产物。 阐述:西周时期,盛行民本思想,又有周礼的约束,箴君体现了早期社会对贤明君主的期望。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儒家强调德治,肯定道德教化的重要意义,故汉唐时期的官箴书,主要是针对官员进行道德说教。宋代理学兴起与发展,尤其是程朱理学重视“格物致知”,强调从具体的事物中求得“理”,因此官箴囊括了为官从政的方方面面,而随着明清之际经世致用思潮的出现,官箴的实用性越来越强。 综上所述,官箴以伦理理念为思想基础,以其训谏为政之道、规范为官之行、指导为官之道,伴随儒家思想的发展不断注入新的内容,体现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演变。 解析 认真阅读材料,材料主要讲述了“箴”在适用对象、内容及范围等方面的演变,任选一个方面的变化拟定论题,如适用对象的角度,由箴君到箴臣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再从材料中不同时代“箴”的特点切入,联系其时代背景进行阐述。最后进行总结,回扣观点。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明代米价表 期间 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斤银) 每公斤银所能 购得之米 (单位:公石) 14世纪 后半期 17.19 58.17 15世纪 前半期 10.84 92.22 15世纪 后半期 16.35 61.16 16世纪 前半期 20.19 49.52 16世纪 后半期 23.00 43.48 17世纪 前半期 32.19 31.07 平均 18.00 52.91 材料二 白银货币化的发展使得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征,产业的非农化程度加深,生产日益商业化,工商业市镇兴起和繁荣。同时,白银在民间的普遍使用,对朝廷所长期坚守的钱钞货币体系构成致命冲击。正如彭信威所说,“相对于宝钞和铸币,白银是封建统治者们所不能控制的。”……由于西北地区没有白银来源,该地区的农民为了纳税只能以谷换银。由于自然灾害,谷物收成欠佳,加之白银稀缺,此时却需要用比平时更多谷物才能换得纳税所需之银两,走投无路的农民因此揭竿而起也就不足为怪了。 ——摘编自陈昆 《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社会影响》 (1)依据材料一,概括明朝16世纪白银购买力状况。结合全球联系的建立,说明17世纪前半期白银购买力变动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白银货币化对明朝的影响及启示。(12分) 答案 (1)状况:16世纪,以白银来计算的长期价格相对稳定,中国在这100年中米价波动不大。 原因:17世纪前半期,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价格下降,购买力下降。 (2)影响:①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与工商业市镇的繁荣;②促进了赋税制度改革;③严重削弱了国家的经济控制力:④加剧北方农民的贫困,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 启示:货币体系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影响全面而深远;货币应用要基于国情,维护政局稳定等。 解析 (1)“状况”,据材料一“每公石平均价格(单位:公斤银)”“16世纪前半期”“20.19”“16世纪后半期”“23.00”等可归纳出,16世纪,以白银来计算的长期价格相对稳定,中国在这100年中米价波动不大。“原因”,结合所学可知,17世纪前半期,随着全球航路的开辟,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白银价格下降,购买力下降。 (2)“影响”,据材料二“白银货币化的发展使得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呈现出许多前所未有的特征,产业的非农化程度加深,生产日益商业化,工商业市镇兴起和繁荣”可归纳出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与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据材料二“同时,白银在民间的普遍使用,对朝廷所长期坚守的钱钞货币体系构成致命冲击” 可归纳出促进了赋税制度改革;据材料二“相对于宝钞和铸币,白银是封建统治者们所不能控制的”可归纳出严重削弱了国家的经济控制力;据材料二“……由于西北地区没有白银来源……走投无路的农民因此揭竿而起也就不足为怪了”可归纳出加剧北方农民的贫困,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社会动荡。“启示”,言之有理即可。 19.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世界历史理论是近代资产阶级理性主义世界历史理论的全面总结,他试图建构“以欧洲为中心”的历史哲学体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中国很早就已经进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但是因为它客观的存在(消灭个人意志的权力)和主观运动(个人意志的自由)之间仍然缺少一种对峙,所以无从发生任何变化,一种终古如此的固定的东西代替了一种真正的历史的东西。中国和印度可以说还在世界历史的局外,而只是预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结合,然后才能够得到活泼生动的进步。客观性和主观自由的那种统一已经全然消弭了两者间的对峙,因此,物质便无从取得自己反省,无从取得主观性。 ——摘编自黑格尔《历史哲学》(1822年) 评析上述材料中黑格尔关于中国的观点。(说明:运用具体史实,用批判的眼光对材料中黑格尔关于中国的某一观点展开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 观点:不赞同黑格尔认为“当时中国在世界历史的局外,只有在外部冲击下才能获得发展的动力”这一观点。 评析:黑格尔以欧洲为中心的角度,认为当时的中国没有发生任何变化,需要在外部冲击之下才能获得新的进步。这一看法有失偏颇,没有认识到当时中国社会所具有的进步因素。明清时期,中国内部也有一些新变化。经济领域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手工业的有些行业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土地租佃关系的发展,这些都推动了人身依附关系的弱化;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全球联系的紧密,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贸易大量流入中国;一些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大批工商业市镇,并发展成为贸易网络的核心。思想领域上,从明朝中期起,思想界出现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专制的倾向,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批判,这些都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文化成就上,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娱乐方式活动的丰富、文化知识的进一步普及,市民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小说、戏曲成就斐然,《西游记》《儒林外史》《红楼梦》享誉世界。科技领域上,《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农政全书》等著作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此外,欧洲传教士来华,他们与部分中国人合作翻译西方科学书籍,促进了西方科技知识在当时的传播。 结论:综上所述,当时中国并非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与当时正在向近代迈进的西方社会一样,其社会内部也同样具有向前发展的动力,并非只能在外来冲击下才能获得发展。 (评分说明:观点2分,评析9分,结论1分;必须对黑格尔的有关观点进行批判,否则最多得6分) 解析 首先,据材料“中国很早就已经发展到了它今日的情状……无从发生任何变化……还在世界历史的局外……只是预期着、等待着若干因素的结合,然后才能够得到活泼生动的进步”可得出黑格尔对当时中国的认识,然后对这一观点表明自己的态度;其次,抓住材料涉及时间“1822年”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思想、文化、科技等领域进行评析;最后,总结升华,回扣结论。 单元集训(二) 限时:45分钟/满分:66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明初,朱元璋用严刑酷法惩罚官吏,并设置特务机构锦衣卫进行监督。此后,他强调禁止宦官干政,并引用《道德经》中的思想,认为“吾为政愈严,犯法者愈众”,又说:“朕如宽厚行仁,人将谓朕不明于事;朕如加严,人又指之为暴矣。”朱元璋的困惑其实在于(  ) A.权力机制失衡 B.文官体制僵化 C.宦官集团膨胀 D.官吏腐败严重 答案 A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初朱元璋废除中书省及宰相制度,建立特务机构锦衣卫进行监督,使得皇权进一步强化,但缺乏宰相、中书省等中间角色的调和、缓冲,造成了皇权与官僚集团的直接对抗,使其专制措施达不到理想效果,究其原因,在于权力机制的失衡,A项正确;材料虽提及朱元璋对官员的惩处,但未体现文官体制的僵化,排除B项;“宦官集团膨胀”与材料“禁止宦官干政”不符,排除C项;官吏腐败是朱元璋采取惩处措施的原因之一,但这并非材料中朱元璋困惑的根本原因,排除D项。 2.“揭帖”原为明仁宗即位后特许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公文,后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故称“密揭”。明代中后期,密揭成为内阁与皇帝沟通的主要方式,内容包括商榷票拟、随事指陈和承谕答对,直接影响着最高决策的形成。这一变化反映了明代(  ) A.行政决策的民主原则 B.中枢运转机制的成熟 C.内阁职权范围的扩大 D.内阁参政地位的提高 答案 D 材料中近臣密陈朝政得失的“揭帖”演变为内阁专享的密奏文书“密揭”,直接影响最高决策的形成,说明内阁参政地位提高,故选D项。明代的君主专制政体下,决策机制中不存在民主原则,排除A项;内阁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而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职权方面的比较,无法佐证内阁职权范围扩大,排除C项。 3.明朝内阁权力不断扩大,但大学士的品秩不予提格;清朝内阁权力日益被削弱,而品秩不断升格。这些现象反映出明清时期(  ) 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君主专制制度的演进 C.满洲贵族垄断权力 D.中枢机构权力的下移 答案 B 结合所学可知,明清内阁是君主专制的产物,故其权力及品秩的变化反映了明清君主专制的演变,B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军机大臣,且军机处的设立是在清朝雍正时期,A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满洲贵族的有关情况,C项错误;中枢机构权力下移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 4.嘉靖三十六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货物等,并许诺缴纳租金,“求于近处泊船”,经濠镜澳(今澳门)守澳官王绰代为申请,海道副使汪柏同意,葡萄牙正式入居濠镜澳(今澳门)。此后,葡萄牙人修造炮台,设官置署,筑室建房,进行移民。这反映出 (  ) A.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 B.天朝上国思想根深蒂固 C.闭关锁国政策有所松弛 D.中国逐渐融入世界市场 答案 A 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葡萄牙人以晾晒货物等为由贿赂当地官员获得了在濠镜澳(今澳门)的居住权。在此期间,当地地方官员并未进行制止,反而提供了一定的便利,说明明朝政府主权观念淡薄,A项正确。材料并未涉及天朝上国思想,也与闭关锁国政策无关,排除B、C两项;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排除D项。 5.1681年,康熙北巡塞外,蒙古诸部将原喀喇沁、敖汉等部的游牧地献给清政府,康熙在此地建木兰围场(见下图)作为皇家狩猎场。史书记载,自1683年至1820年,清帝在木兰围场共举行狩猎活动105次。木兰围场的设立(  ) A.有巩固北方边防的政治目的 B.对提升军队战斗力的成效卓著 C.旨在传承蒙古骑射文化传统 D.说明清政府重视锻炼人的体魄 答案 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木兰围场的建立是清朝采取积极边防政策中的一环,对加强北部边防,遏制沙俄侵略北疆起到了重要作用,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大批军队在此操练,提高军队战斗力的结论无从得出,排除B项;清朝在原蒙古诸部的游牧地建木兰围场,和蒙古族的骑射文化传统关系不大,排除C项;木兰围场是皇家狩猎场,普通人难以进入,排除D项。 6.清朝中期以前对颁授历法书有非常严格的规定,颁朔典礼是国家级典礼,王公贵族及文武百官都要参加,各省则逐级颁发,原来被忽略的边疆区域的节气也被要求标注在时宪书中。清朝对颁授历法的重视,主要是为了(  ) A.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控制 B.凸显大一统帝国的权力象征 C.加大开发边疆进行前期准备 D.表现政府对农业的特殊重视 答案 B 根据材料“各省则逐级颁发,原来被忽略的边疆区域的节气也被要求标注在时宪书中”可知,清政府强调由中央向地方颁授历法书,彰显了大一统帝国的权力,故B项正确。 7.16世纪,南方每年向西北军镇运送至少500万两白银,后因采购东南各省物资,白银回流南方。白银用作税收后有长达几个月的时间离开市场流通,加之江南的许多家庭贮藏了成千上万两白银,致使白银严重不足。这些现象可用于说明(  ) A.边疆危机导致经济严重衰退 B.国家金融信用濒临崩溃 C.商品经济发展面临现实困境 D.政府赋税改革收效甚微 答案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但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市场上白银流通量严重不足,这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说明商品经济发展面临现实困境,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民间贮藏等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白银严重不足,并非边疆危机导致经济严重衰退,排除A项;仅凭市场流通白银严重不足无法判断出国家金融信用濒临崩溃,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明朝中后期,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增加了国家税收,取得了一定成效,排除D项。 解题思路 注意关键信息“白银严重不足”,这指的是市场上流通的白银不足,这属于通货紧缩,货币流通速度转慢,不利于商品交换,进而制约经济发展。 8.明代小说《警世通言》中叙述了这样一则故事:商人刘有才最初选择宋金为女婿只是贪他是个好劳力。后来,宋金一病不起,被刘有才抛弃。但宋金后来成为家资万贯的富商,化名钱员外再向刘家求婚,刘有才“求之不得”,宋金终与妻子团圆。这说明当时(  ) A.理学世俗化的新途径 B.传统伦理观念的根深蒂固 C.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取向 D.商人社会地位的极大提高 答案 C 材料“但宋金后来成为家资万贯的富商,化名钱员外再向刘家求婚,刘有才‘求之不得’”体现了市民阶层的社会价值取向,C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理学的反叛,而非理学世俗化,排除A;材料反映了传统伦理观念受到挑战,排除B;“商人社会地位的极大提高”不符合史实,排除D。 9.李贽在《初潭集》中对前史所载以巴寡妇清、陈定妻、许允妻、王霸妻、赵娥等为代表的二十五位杰出女性表达了赞赏之情,认为这些女性所做之事是“真男子”“男子不如也”。李贽此举意在(  ) A.冲破程朱理学束缚 B.提倡民主和自由 C.宣传尊崇女性思想 D.强调主观能动性 答案 A 根据材料李贽“对前史所载……二十五位杰出女性表达了赞赏之情”可知,明朝中期理学作为官方哲学,对于妇女的束缚和压迫愈加严重,但李贽却对历史上一些优秀女性表达了赞赏,这体现了李贽意在冲破程朱理学束缚,A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民主自由思想,排除B;李贽赞赏的是二十五位杰出女性“所做之事”,是对“男尊女卑”之说的批判,不等于尊崇女性,排除C;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哲学概念,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与材料无关,排除D。 温馨提示 李贽“男女平等”说是明代士人“尊女”观走向伦理纲常对立面的结果,亦反映出明代国家与社会思想领域动态统一被打破,社会思想独立性的凸显。对李贽“男女平等”说既不能脱离时代和历史发展去过誉和捧杀,也不能过于强调封建社会的本质而忽视其进步性。 10.王阳明提倡的“致良知”强调“内外合一”“知行合一”。他以“心理合一”变“摄理入心”为“从心求理”,强调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认识天理;以“物我合一”变“以吾心求物理”为“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据此可知,“致良知”学说(  ) A.推动了理学价值追求的转变 B.导致了理学思维方法的变革 C.改变了传统儒学的价值追求 D.实现了理学求理路径的转型 答案 D 据材料“变‘摄理入心’为‘从心求理’”“强调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认识天理”等可知,王阳明主张从内心去认识理,实现了由实践求理到内心求理的转型,D正确。心学的价值追求仍然是“理”,没有发生转变,排除A;理学和心学的思维方法都是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没有发生变革,排除B;心学和理学都以“仁”的思想规范行为,本质是一致的,价值追求并没有改变,排除C。 11.明代谢肇淛给章回小说划分等级时,评《水浒传》为头等,《三国演义》为末等。他认为《水浒传》《金瓶梅》等书在描写帝王将相时充满臆想,但写到游民、市侩、胥吏、商贾时,作者则能立刻展示出敏锐的眼光。由此可知,谢肇淛评判小说的标准是(  ) A.与真实社会的契合程度 B.在读者中的受欢迎程度 C.写市井生活的详略程度 D.对人物细节的刻画程度 答案 A 谢肇淛认为《水浒传》等小说在描写帝王将相时充满臆想,即不符合上流社会真实情况,但写社会中下层人民生活时则非常敏锐,即刻画真实,由此可知其评价标准是小说与真实社会的契合程度,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读者对小说的反馈,因此不存在受欢迎与否的评判,B项排除;“写到游民、市侩、胥吏、商贾时,作者则能立刻展示出敏锐的眼光”更多的是在强调作品反映出的真实性,而非市井生活的详略,C项排除;材料中将《三国演义》置于末等,而将《水浒传》置于头等,原因在于《水浒传》中的情节与真实的社会情境更加契合,《三国演义》与《水浒传》中均有浓墨重笔的人物描写,故人物细节的刻画程度不是谢肇淛评判小说的标准,D项排除。 12.广彩瓷又称“广州织金彩瓷”,形成发展于康乾时期。据记载,广东商人“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关于当时广彩瓷的产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制瓷工艺进入彩瓷时代 B.区域间的长途贩运发达 C.广东成为彩瓷制造中心 D.商业资本参与手工生产 答案 D 材料“广东商人‘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垣,另雇工匠,仿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表明商人参与了广彩瓷的生产和销售,说明商业资本参与手工生产,D正确。青花瓷的烧造成功,使中国绘画技巧与制瓷工艺的结合更趋成熟,中国瓷器由此进入彩瓷时代,排除A;材料只涉及广东和江西,不能得出“长途贩运发达”的结论,而且材料还涉及对外贸易,不仅仅是中国区域间的贸易,排除B;“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表明广彩瓷烧制于江西,广东承担彩瓷制造中的一环,不是中心,排除C。 13.苏州的吴兴(浙江湖州古称)会馆碑记称:“系乾隆五十四年浙湖闵峙庭中丞抚苏时建造。虽为绉(丝织物的一种)绸两业集事之所,而湖人之官于苏者,亦就会馆团拜,以叙乡情。故不曰公所而曰会馆也。”这表明当时的吴兴会馆(  ) A.是苏州的商业管理机构 B.兼具地域性与行业性的组织 C.因丝织业发展需要创建 D.是在苏州的湖州人聚会场所 答案 B 根据材料“为绉(丝织物的一种)绸两业集事之所”可知,它是一个行业性组织,“湖人之官于苏者,亦就会馆团拜,以叙乡情”体现了它的地域性,由此可知当时的吴兴会馆是兼具地域性与行业性的组织,B项正确。材料未体现会馆具有管理职能,排除A项;C、D两项均是对材料的片面理解,排除。 二、非选择题(共27分) 14.明代小说空前繁荣,小说中的“异国印象”也蔚然可观,极富时代特征。(12分) 书名 异国举隅 故事梗概 细节(摘编) 《西游记· 比丘国 救子》 比丘国 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在比丘国救助群童的故事 (比丘国国王听信国师谗言)用1111个小孩的心肝做药引……谁家不爱自己的孩子,可是都怕国王,连哭都不敢哭了 《拍案惊奇· 转运汉巧 遇洞庭红》 吉零国、 波斯 文若虚国内经商破产后出海贸易,异国奇遇,一夜暴富 文若虚在吉零国捡到龟壳,此壳有二十四肋,每肋中间节内有大珠一颗,乃无价宝也 《喻世明言· 杨八老越 国奇逢》 日本国 杨八老因倭患遭遇离乱,在日本生活十九年后与亲人团聚 人人胆丧,尽愁海寇恁猖狂……劫火遍村落,血流成污池 《警世通言· 李谪仙醉 草吓蛮书》 渤海国 李白天纵奇才,纸笔之功吓退渤海使臣 李白言:尔海外小邦,高丽附国,比之中国,不过一郡……渤海使臣面如土色,愿年年进贡 依据材料概括明代小说中的“异国印象”,并指出其所影射的社会现实。如何认识文学作品的史学价值?(12分) 答案 印象:政治黑暗;经商宝地,充满商机;野蛮残暴;卑微弱小(蕞尔小邦)。 社会现实:明朝君主专制强化,阶级矛盾尖锐;明朝商品经济发达,崇拜金钱和财富;明朝倭寇之乱;明朝国力强大,贵华贱夷。 史学价值:文学作品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的反映,所以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参考价值;同时,文学作品含有艺术加工的成分,有极强的主观性,所以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史料信息应谨慎考证。 解析 “异国印象”,依据材料信息“(比丘国国王听信国师谗言)用1111个小孩的心肝做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