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十年真题-04-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docx
下载文档

ID:3170482

大小:3.18MB

页数:19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十年 04 第四 单元 明清 中国 版图 奠定 面临 挑战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考点一 从明朝建立到清朝前中期的统治 1.(2020浙江7月选考,7,2分)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的是(  ) A.丞相 B.内阁 C.六部 D.刺史 答案 C 由材料“最高级别”“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三省及六部,宋朝中央最高行政机构是中书门下及六部,明朝最高行政机构是六部,故明朝与唐宋“几无差别”的行政机构是六部,C项正确。明太祖废除丞相,故排除A项。明朝始设内阁,且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故排除B项。刺史最初是汉代设立的地方监察机构,后职权几经变动,明代已无此官职,故排除D项。 2.(2015海南单科,7,2分)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答案 B 根据材料中“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可知朱元璋试图通过重刑来治理“乱世”,稳定社会秩序,故B项正确。 3.(2014课标Ⅱ,27,4分)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 B 明朝内阁是内侍机构,属于皇帝增设的体制外机构,用以加强皇权,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能够操纵体制内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体现,故B项符合题意。皇帝的辅政大臣操纵朝政,是皇权加强的体现,A项错误;材料表明内阁首辅操纵朝政而非内阁取代六部,C项错误;虽然内阁首辅操纵朝政,但是其权力源于皇帝,不能理解为首辅权力失控,D项错误。 误区警示 本题易错选D项。表面上看,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专权,是首辅权力失控的表现。但实质上,严嵩、张居正专权是由于当时皇帝昏弱造成的,并不是内阁制度赋予他们如此大的权力,其权力来源依然是皇帝的信任。因此他们专权的背后是君主集权的加强。 4.(2012江苏单科,4,3分)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预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 B.自设立起即为法定决策机构 C.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机构 D.地位虽有变化但职能基本未变 答案 D 本题考查明代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内阁的出现并非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故A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内阁并非法定决策机构,六部也不是内阁的下属机构,故B、C错误。由明成祖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与“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可知,内阁地位有所提高;据所学可知,明代内阁的职能基本未变,故D正确。 5.(2019北京文综,15,4分)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 A.仅作为侍从顾问,不参决政事 B.万历年间开始参与军国大事决策 C.按照皇帝的传谕来票拟和批红 D.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可知,内阁首辅迫于皇帝的压力不得不遵旨重新拟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掌握票拟权力,但仍需服从君权,故D项正确。当时内阁拥有票拟权,在一定程度上参决政事,故A项错误。明成祖时内阁大学士就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决策,故B项错误。明代内阁大学士仅有票拟权而无批红权,故C项错误。 6.(2014广东文综,14,4分)中国古代有这样一类官员,他们充当皇帝私人顾问,其权力来自与皇帝的私人关系。属于这类官员的有(  ) A.秦朝御史大夫 B.汉朝丞相 C.唐朝六部尚书 D.明朝内阁大学士 答案 D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根据题干中的“私人顾问”可知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职权范围明确,故均不符合题意。 7.(2017天津文综,1,4分)“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君主制存在的历史条件。题干材料表明支撑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制度长期存在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其意在强调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故D项正确。A、B两项表述正确,但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C项完全曲解了材料的意图。 8.(2020浙江7月选考,8,2分)史载,康熙帝北巡,行至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地带,发现一片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动物繁多的地方,出于“肄武”与“定边”的考虑,令人“前往相度地势,酌设围场”,划定了14 000多平方公里的地方作为围场猎苑。结合史实判断,该“围场”具备了下列项中哪些功能(  ) ①避暑 ②练兵 ③围猎 ④处理民族事务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D 由材料可知,该“围场”在华北平原与内蒙古草原接壤的地带,位置偏北,气温相对偏低,再者水草丰美,林木葱郁,因此是避暑的理想地方;由“动物繁多”可知,此处适于围猎;“肄武”的意思是练习武事;“定边”的意思是安定边境,处理民族事务。结合所学可知该“围场”是木兰围场,康熙帝把这里作为围猎、避暑、练兵和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故①②③④均正确,选D项。 9.(2015海南单科,8,2分)雍正帝指责地方官员:“此当青黄不接之际,朕待报湖南雨水情形,既特使人来奏,何雨水粮价竟无一语及之,汝任地方之责,试思宁有大于此事乎?”雍正帝意在(  ) A.强调重农意识 B.关心百姓疾苦 C.申饬官员无能 D.关注地方稳定 答案 D 雍正帝关注湖南雨水后粮食价格,从根本上说是关注灾后地方社会秩序是否稳定,故D项正确。A、B、C三项都属于现象。 10.(2018北京文综,14,4分)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朕日理万机,亦间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这表明(  ) A.清朝内阁权力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答案 D 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因“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承办”而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的权力更大,这表明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因此D项符合题意。由材料中的“内阁宰辅名存而已”可排除A项;军机处的设置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不会削弱中央集权,排除B项;军机大臣不同于宰相,且宰相制度在明太祖时已被废除,排除C项。 11.(2016课标Ⅱ,27,4分)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A.族谱编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陆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 B 据题干可知,福建各地族谱中有许多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牌位赴台的记载,且清乾隆年间此类现象骤然增多,这主要说明康熙帝收复台湾后,大陆移民移居台湾生息繁衍的现象增多,故选B项。族谱编修与移民现象无关,排除A项;C项说法明显错误;D项说法与题干情境不符,排除。 12.(2013江苏单科,5,3分)光绪《大清会典》载:“谕军机大臣行者,既述,则封寄焉。凡有旨存记者,皆书于册而藏之,届时则提奏。议大政,谳(审)大狱,得旨则与。”材料说明军机处(  ) A.地处内廷,专管军务 B.参与政务,秉旨办事 C.设有官衙,机构完备 D.专理刑狱,职能单一 答案 B 材料中“议大政,谳(审)大狱”说明军机处参与政务,“得旨则与”说明军机处必须奉旨办事,故B项正确。军机处最初只参与处理军务,后来职权扩大到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交、制定军国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政务,由此排除A、D两项。C项说法明显错误。 13.(2013福建文综,17,4分)清末传教士明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一类的解释是无法说清楚的……九十高龄之后,即便考中又怎么样?唯一的解释是他天生具有忍耐的禀赋。”该材料(  ) A.批判学子追求功名利禄 B.表明科举制下学子的愚昧无知 C.折射出学子的价值取向 D.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人才选拔功能 答案 C 材料仅是陈述学子追求功名利禄的现象,并没有批判,排除A;材料并没有指出学子的愚昧无知,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出科举制失去了人才选拔功能,排除D;材料反映的是学子的一种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故选C。 14.(2018课标Ⅰ,27,4分)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 B 据材料“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可知,题干反映的是明朝的朝贡贸易。 明朝君臣将外国使臣贡献的长颈鹿解释为中国传说中的祥瑞之兽“麒麟”,这表明当时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故选B项。 明初,对外交流并未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排除A项;当时“海禁”政策还未解除,排除C项;从题干中明朝君臣把长颈鹿称为“麒麟”来看,外来物品的传入显然并未推动传统观念更新,排除D项。 15.(2015课标Ⅱ,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清代前期,正一品文官年薪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45两,正九品官员33两。这些银两除养家糊口外,还要支付随从、幕僚的酬金及办公费用,普遍入不敷出。各级官员在征收田赋等税收时,以各种名义额外加征。这些税外之税,小部分作为各级衙门的办公经费,大部分被各级官员据为己有。“大州上县,每正赋一两”,额外加征“银一钱五分、二钱不等”;部分州县“数倍于正额”,以致引发民变。雍正帝认为,与其暗取而多征,不若明定其数;与其营私而中饱,不若责其办公。他决定改革,明确规定加征的税额,统一管理,用于发放以“养廉”为名的津贴。养廉银的数目,视职位的高低及岗位的重要程度而定。总督每年约二万两,州县官每年也有二千两左右,用作办公经费与官员薪水补贴。官员的合法收入大幅提高。 ——摘编自黄惠贤等《中国俸禄制度史》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清政府建立养廉银制度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养廉银制度的作用。(7分) 答案 (1)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各种税外之税繁多,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社会矛盾尖锐;政府力图整顿吏治。(8分) (2)提高了官员的合法收入,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缓解社会矛盾;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7分) 解析 第(1)问从材料可看出清朝前期存在官员薪俸偏低、地方办公经费不足、官员贪腐现象普遍、百姓税负沉重等问题,还可以看出雍正帝整顿吏治的决心。 第(2)问从材料内容可得出有助于抑制贪腐、暂时减轻民众负担等作用;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贪腐问题。 考点二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1.(2016江苏单科,5,3分)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  )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答案 C 李贽的怪异着装使其本人在外观上显得亦儒亦僧,但由这些生活中的细节并不能必然推导出李贽致力于儒学和佛教融合的结论,A项错误;李贽招收女弟子,的确可以视作对正统礼教规范的突破,但明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B项错误;男子落发本是成为僧人的举动,但他却同时留着长长的胡须,“儒帽裹僧头”展现了李贽的不拘常格和对封建传统的挑战,C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并不是李贽的追求,D项错误。 知识拓展 李贽是王阳明的再传弟子。王阳明本就受佛学影响较多,明代社会三教融合已经较为充分,甚至出现了“红莲白藕青荷叶,三教本来是一家”的说法,李贽思想中有佛教的一些观念是可以理解的,虽然他接受了一些佛教的观念,却不是以融合儒佛为己任。材料中所描绘的正是李贽的外在形象,这种形象具有反对传统儒学观念的色彩。 2.(2015福建文综,17,4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  )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教化民众,静心明志 答案 C 顾炎武认为,要让百姓服从教化,改善风俗,必须先使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即让百姓生活富足,故C项正确。 3.(2015广东文综,14,4分)史载:明代江南昆山县的农家,“麻缕机织之事,则男子素习焉,妇人或不如也”。但乡村妇女“凡耕耘、刈获、桔槔之事,与男子共其劳”。这则材料反映了当时(  ) A.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B.资本主义的萌芽 C.男尊女卑的社会秩序 D.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答案 A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题干材料反映的是家庭生产方式,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提及。 4.(2011江苏单科,1,3分)明朝张瀚称:“善为国者,令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则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而不为农病。顾低昂轻重之权,在人主操之尔。”这段话反映的经济主张是(  ) A.农业仅赖百工 B.百工亦为本业 C.农工比重适当 D.农工任其消长 答案 C 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有无相济,农末适均”可以判断出张瀚主张农工比重适当,故C项符合题意。“百工之事,皆足为农资”说明百工可以支持农业,但不能说明农业仅仅依赖百工,故A项不符合题意。材料并未体现出“百工亦为本业”及“农工任其消长”的思想,故B、D两项不符合题意。 评析 本题为新材料新情境式选择题,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信息并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意图。 5.(2019天津文综,2,4分)明朝嘉靖年间,山西武城县县令鉴于该县“集日寡而旷多”,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之徒,各呈其技于要街”,结果“众且观且市,远近毕至,喧声沸腾……粟米丝麻布帛,禽而鸡鹜,兽而牛羊,食而鱼肉果菰,与夫南北水陆之产,可以供民生所需者,错然填街溢巷”。从史料可知,当时武城县(  ) A.农村集市贸易从无到有 B.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 C.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 D.乡村城镇化发展比较迅速 答案 B 材料表明,山西武城县县令每逢集日,便组织歌舞剧戏,吸引民众,这一举措促进了集市贸易的繁荣,体现出文化与商业结合活跃经济的特征,故B项正确。“集日寡”是说农村集市少而不是没有,A项错误;材料信息表明每逢集市才有这种文化活动,因此不能体现居民日常文化活动丰富,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集市贸易的发展概况,无法说明乡村城镇化的发展情况,D项错误。 6.(2014大纲全国,15,4分)芜湖是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浆染业中心,当时松江的白布也要送到芜湖浆染,故有“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之说。这一历史现象反映出(  ) A.商品生产呈现区域化分工 B.区域间有着不同的市场需求 C.手工业技术水平日趋平衡 D.抑商政策阻碍区域经济发展 答案 A 题干材料显示松江和芜湖分别成为当时的织造中心和浆染中心,这说明当时的商品生产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分工,故A项正确。 7.(2014江苏单科,4,3分)明隆庆初年,“抚臣涂泽民用鉴前辙,为因势利导之举,请开市舶,易私贩而为公贩,易只通东西二洋,不得往日本倭国,亦禁不得以硝黄、铜、铁违禁之物夹带出海。奉旨允行,凡三十载,幸大盗不作,而海宇宴如”。这说明当时(  ) A.官府废止明初以来“海禁” B.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 C.巡抚掌握对外贸易决策权 D.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隆庆初年,有大臣建议“开市舶”通商,通商不得去日本,同时也不允许硝黄、铜、铁违禁之物交易,该建议获得政府允许。这说明当时官府有条件地开放“海禁”,故选B项。A项中的“废止”表述不当且与史实不符;巡抚并没有也不可能掌握对外贸易的决策权,排除C项;建议开放“海禁”并不意味着官方朝贡贸易体系已瓦解,故D项错误。 8.(2012课标全国,26,4分)明后期松江人何良俊记述:“(正德)以前,百姓十一在官,十九在田……今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矣。昔日原无游手之人,今去农而游手趁食(谋生)者又十之二三也。大抵以十分百姓言之,已六七分去农。”据此可知(  ) A.工商业的发展造成了农业的衰退 B.工商业发展导致了社会结构的变动 C.财富分配不均引起贫富分化加剧 D.无业游民增加促成了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 B 本题考查明朝后期经济的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材料信息的内涵。从材料信息可知,明正德以前,松江一带居民多从事农业,而明朝后期,相当多的人从事工商业;以前本无“游手之人”,而明朝后期“游手趁食(谋生)者”迅速增加,居民中已有十之六七的人不再务农。可见,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松江一带的社会结构已发生变动,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C项在材料信息中没有体现;D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 9.(2012海南单科,7,2分)明初规定,生员须穿玉色衣服,加饰青黑色边条。明后期江南读书人则崇尚“妇人红紫之服”,有人作诗云:“昨日到城郭,归来泪满襟。遍身女衣者,尽是读书人。”这一变化直接反映了(  ) A.理学思想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松弛 C.市民阶层的兴起 D.社会风尚的变化 答案 D 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读书人服饰的变化,解题关键是把握“直接”二字。材料直接反映的是社会风尚的变化,故选D项。 10.(2014大纲全国,17,4分)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纂修族谱主要是为了尊崇人伦,尊崇人伦是名门望族和寒门小姓的共识,该现象是理学价值深入人心的反映,同时也反映出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故选C项。材料信息无法说明人口流动对宗族观念的影响,排除A项;宗族与社会等级无必然联系,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材料反映了人们重视宗族观念,但并不能说明宗法制度得以重建,故排除D项。 11.(2011北京文综,15,4分)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答案 D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抨击了君主专制制度,因此D项符合题意。A项为南宋朱熹的观点;B项为明代李贽的观点;隋朝时的儒学家主张“三教合一”,由此排除C项。 12.(2015江苏单科,4,3分)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D.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答案 B 根据题干材料,淮北农耕经历了从唐宋时期的“稻垄泻泉声”“水阔人间熟稻天”到清代“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沟洫之制,水陆失宜”的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农田水利工程的破坏和人们对土地的过度开发,这折射出政府的不作为,由此判断B项正确。A、C两项与题意无关,D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 13.(2014广东文综,15,4分)《红楼梦》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 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诗经》遭到轻视 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 D.《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 答案 A 题干材料显示贾宝玉之父非常重视“四书”,而“四书”是理学的经典文献,也是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联系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当时理学居于统治地位,故而“四书”备受知识分子的重视,A项正确。当时孔子权威地位并未动摇,故B项错误。C项与题干材料无关。《红楼梦》取材于现实,反映清代生活,故D项错误。 14.(2019海南单科,4,2分)“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答案 B 材料中“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反映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反映出清朝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故选B项。材料仅涉及清朝统治者重视农业,无法体现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满洲贵族成为农耕者,C项说法错误;清朝时期,统治者重视农业,并不意味着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故排除D项。 15.(2020山东,5,3分)黄宗羲提出,古代圣王倡行“崇本抑末”,其中“抑末”是指禁绝与巫蛊、奇技淫巧等相关的无益于民生的工商业,而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他作出这一论断旨在(  ) A.表达对社会现实的不满 B.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 C.宣扬经世致用思想 D.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答案 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题干材料中黄宗羲认为有利于民生的工商业皆属本业,体现了对传统的“重农抑商”经济政策的反对,旨在论证变革经济政策的合理性,B项符合题意。材料中黄宗羲的主张体现了对传统经济政策的反对,而非对整个社会现实的不满,排除A项;经世致用思想是指为学应当求真务实,解决国计民生的现实问题,反对空谈,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促进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是“工商皆本”思想可能会带来的客观影响而非主观目的,排除D项。 16.(2015课标Ⅰ,27,4分)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 宋 明 清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上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 B 读表可知,唐宋时期,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多于江苏科举考试状元人数,但到了明清时期,江苏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大大超过了河南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这一变化反映了明清时期江苏较河南文化更兴盛,这是由于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发展,故选B项。理学不仅在江苏有影响,在河南也有较大影响,故A项并不能导致表中数据的变化,排除;南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但并不能说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我国政治重心依然在北方,故D项不正确。 评析 本题考查经济发展与文化的关系,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注意从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角度思考回答。 17.(2018江苏单科,5,3分)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明清时期,江南地区“桑蚕之利,厚于稼穑”,地主常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收取田租,这说明江南地区农户收入多依赖“桑蚕”,也就是家庭副业,故选C项。小农经济开始瓦解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桑蚕业发展并不意味着农耕技术衰退,故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地主剥削程度的问题,排除D项。 18.(2017海南单科,6,2分)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 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 答案 D 材料反映出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比重的变化,不能据此推断整个农业发展水平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中“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但不能推断粮食需求减少与人口变化的关系,故B项错误;由材料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不能推断普通农户收益的变化,故C项错误;材料中“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而经济作物主要是销售到市场上的,说明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故D项正确。 19.(2019浙江4月选考,28,2分)有《清宫词》写道:“殿(仁寿殿)西船隖(坞)对山椒(山巅),画鹢飞轮似御飙。万炬通明传电汽,春波潋滟绣漪桥。”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该词作于乾隆年间 ②词中的“山”系指万寿山 ③词中所状景物系颐和园昆明湖区 ④词中所状景物位于颐和园生活区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答案 B 由“万炬通明传电汽”可知,该诗写于电灯传入中国之后,而乾隆年间在电灯发明以前,①错误;由“殿(仁寿殿)西船隖(坞)对山椒(山巅)”可知该词描写的是颐和园,该山应是万寿山,②正确。根据“春波潋滟绣漪桥”可判断其描写的是昆明湖区域,其在游览区而非生活居住区,故③正确,④错误。故B项正确。 20.(2013课标Ⅱ,27,4分)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 C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蓬勃发展。从材料信息看,明代以来,小说对士、农、工、商的教化影响比儒、佛、道的影响更广泛。这从本质上说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 21.(2013江苏单科,4,3分,中)清前期《望江南百调》唱道:“扬州好,侨寓半官场,购买园亭宾亦主,经营盐、典仕而商,富贵不归乡。”材料反映了(  ) A.仕商身份界限完全打破 B.商业发展改变社会风气 C.地方商业均由官员经营 D.政府摒弃传统抑商政策 答案 B 题干唱词反映出在扬州做官的外乡人经商致富后,不愿再返回家乡,这说明商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社会风气,故B项正确。A项错在“完全”二字,C项错在“均由”二字,均犯了以点概面的错误。清政府一直未摒弃传统抑商政策,故D项错误。 知识拓展 古诗曰:“客行田野间,比屋皆闭户。借问屋中人,尽去作商贾。”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真的如此繁华吗?显然不是。诗人在诗中有铺张之嫌。统治者为了维护其统治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从时空制约、政府管理、商业重税等方面压制商业经济;以编入“市籍”、限制科考、身份划界等手段贬低商人阶层。贯穿封建王朝始终的“重农抑商”政策不会轻易改变。 22.(2012大纲全国,15,4分)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答案 D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理解晋商形成与发展的相关史实。从材料信息看,清雍正时期,山西人择业首先推崇经商,其次务农,再次入伍,最次为读书。这说明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此现象是由商品经济发展,人们的财富观发生变化导致的。故D项符合题意。A、B两项均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情况,排除C项。 23.(2018海南单科,5,2分)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                   A.农本思想被否定 B.重商主义盛行 C.传统义利观废弛 D.抑商观念削弱 答案 D 题干议论内容可概括为:经商没坏处,不过治学者不应经商,可以让家里人经商来保证日常生活。这一观点与传统的重农抑商相比,抑商观念有所减弱,故选D。农本思想贯穿整个封建社会,排除A;自战国以来,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排除B;中国传统的义利观是崇义轻利,并未“废弛”,排除C。 24.(2017浙江4月选考,6,2分)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振聋发聩的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顾炎武揭示了“私天下”的危害,王夫之则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上述思想(  ) A.是思想文化走向近代化的先声 B.说明了儒家思想主流地位旁落 C.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削弱 D.在批判融合中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 答案 A 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挑战正统、提倡个性、批判专制、否定帝权,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故A项正确;B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且走向顶峰,并非不断削弱,故C项错误;从本质上看,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未形成新理学思想体系,故D项错误。 25.(2018课标Ⅱ,27,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 D 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在清代被誉为“雅乐”,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皆用昆曲,这说明昆曲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这是昆曲流行的主要原因,故选D项。陆王心学注重内心自省,昆曲的流行与陆王心学广泛传播无关,故A项错误;京剧形成于清代,吸收了昆曲等戏曲中的部分元素,B项因果倒置,排除;明清时期昆曲在封建士大夫阶层流行,这体现了社会等级,社会等级观念并未弱化,C项错误。 26.(2014课标Ⅰ,27,4分)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 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 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答案 A 从材料信息可知,清初实行海禁政策以前,国内市场上外国货物较少,但外国银钱的使用较多。这说明中国进口商品较少而出口商品较多,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故A项符合题意。清初,中国仍处于传统的封建社会,不存在资本市场,中国资本市场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故B项错误;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与题干材料信息无关。 27.(2015江苏单科,5,3分)乾隆《吴江县志》载明末周灿诗:“水乡成一市,罗绮走中原。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人家勤织作,机杼彻黄昏。”诗中“人家”“机杼彻黄昏”是因为(  ) A.水上集市不受时空限制 B.家庭纺织工勤奋“走中原” C.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D.尊富崇利意识蔚然成风尚 答案 D 材料中的“市”应是吴江地区丝织品的交易中心,它不是导致“机杼彻黄昏”现象的主要原因,而是“机杼彻黄昏”现象的必然结果。将“水乡成一市”解释成“水上集市”,概念表达错误,A项错误。家庭纺织工是在家从事生产的,他们到中原地区进行生产和销售活动,就不是家庭纺织工了,B项错误。C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尚利民风薄,多金商贾尊”表明乾隆时吴江一带的老百姓崇尚物质利益,善于勤劳致富,他们尊敬、羡慕有实力的商人,这样的社会风气引导和激励着人们从事丝织业的生产,从而导致“机杼彻黄昏”的现象,D项正确。 28.(2018天津文综,1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下图可以看出,汉代粮食亩产已达到一定水平。明和清前期,随着稻田复种指数增加,玉米、甘薯种植推广,亩产又有一定的提高。但从汉代到清中叶的两千年中,粮食亩产只增长了39%。 ——编自吴慧《中国历代粮食亩产研究》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怎样的发展概况?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和清前期粮食亩产提高的外来因素。(4分) 材料二 在中国,小农经济一锄一镰,一个主要劳动力加上一些辅助劳力,一旦和土地结合,就可以到处组织起简单再生产,虽然脆弱,但破坏后极易复活和再生,又非常顽强。小农经济这种顽强的再生机制所造成的结果便是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横向发展。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小农经济既脆弱又顽强的原因。(5分)举例说明“中国传统农业经济的水平位移”的具体表现。(2分) 材料三 中国传统农业是在国家全力倡导、监督下得以发展成为一种进步的形态。但是,“农为国本”,这话的反面,农业受到特别“照顾”的同时,也意味着国家的一切都得靠它滋养支撑。正是高度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对农业的强控制,使农业本身受到重压,更使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整个经济结构缺乏自身运行的独立机制,变得非常僵硬,难以变革。 ——编自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3)概括材料三中“农为国本”的两面性。(2分)从经济角度分析农业发展的成果“无法扩散、转化、辐射到其他的经济领域”的原因。(5分) 答案 (1)粮食亩产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增速较缓。 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等高产农作物的传入。 (2)生产规模小,封建剥削沉重,自然灾害等,都使小农经济易于破产;而小农经济下的农民具有生产积极性,当简单生产工具、个体劳动力和土地结合,就能使其再生。 宋朝以后,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3)一方面重视农业,促其发展,另一方面过度依赖,严控重压,使其难以变革。 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对农业的重压,使农民缺乏剩余和积累;对工商业的抑制,使农业资源难以进入工商领域。 解析 (1)第一小问要结合示意图和文字材料进行概括。第二小问要结合明和清前期的国际形势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