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部分
word
03
第三
单元
辽宋夏金多
民族
政权
并立
元朝
统一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基础集训
考点一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1.(2017北京文综,13,4分)北宋名臣包拯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民间尊称他为“包相爷”。他曾担任过转运使、兵部员外郎、开封府知府和枢密副使等职务,其中“位同宰相”的是( )
A.转运使 B.兵部员外郎
C.知府 D.枢密副使
答案 D
2.(2019课标Ⅲ,26,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
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
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答案 A
3.(2020北京,5,3分)宋代自然灾害频发。王安石认为“以有限之食,给无数之民……有惠人之名,而无救患之实”,无法解决根本问题。他希望培育农民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上有善政而下有储蓄”。以下措施反映其救荒思想的是( )
①实行均输法 ②兴建水利工程
③鼓励百姓养马 ④低息借贷钱谷给农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D
4.(2022天津滨海新区5月模拟,3)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给辽送岁币;宋夏关系,夏向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赐;宋金关系,南宋每年给金送岁贡。对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宋政府的妥协是政治屈辱
B.解决了宋政府的统治危机
C.造成宋政府财政濒于崩溃
D.有助缓解宋代的边防压力
答案 D
考点二 辽夏金元的统治
1.(2022辽宁,4,3分)金朝海陵王前期,宰执中女真宗室出身的大贵族占据重要地位,他们议国事、治国政。正隆元年(1156年),海陵王改革中央官制,宰执中没有宗室大贵族。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官僚体系完善 B.宗室素质下降
C.吏治腐败严重 D.君主专制加强
答案 D
2.(2022北京西城一模,4)金世宗时创建女真进士科,金章宗时加试骑射。河南发现的《女真进士题名碑》用女真文字记录“十五日试策,十七日试论、诗”。这表明金朝科举制度 ( )
A.由女真人独创后来推广至中原
B.推动汉人学习和使用女真文字
C.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作答题标准
D.模仿汉制但是保留其民族特色
答案 D
3.(2023届辽宁鞍山一模,4)宋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创制并实施了“南北面官制”“猛安谋克”等一系列举措。这些举措( )
A.植根于民族发展的差异
B.承袭了唐朝的政治制度
C.实现了疆域内民族平等
D.巩固了国家疆域的统一
答案 A
4.(2018天津文综,2,4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 A
考点三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1.(2018海南单科,3,2分)唐宋时期,南方民众在丘陵山区的坡地开垦耕地,引泉水灌溉,形如阶梯,被称为山田,也叫梯田。这种做法( )
A.推动了美洲农作物的传播
B.加剧了土地兼并
C.适应了南方深入开发需要
D.刺激了人口南迁
答案 C
2.(2021浙江6月选考,6,2分)宋代曾规定:“市舶司监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买蕃商杂货及违禁物色。如违,当重置之法。”据此可知当时( )
A.商品买卖必须明码标价
B.海外商业运输发展迅速
C.朝廷决定市的设立废止
D.政府规范管理海外贸易
答案 D
3.(2022全国甲,26,4分)宋朝海外贸易中,输出的商品主要是丝织品、瓷器、漆器、铁器等,输入的商品以香料、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为大宗。政府每年从海上进口贸易中获利颇丰。这表明,在宋朝( )
A.进口商品成为基本生产资料
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外贸成为国家税收主要来源
D.手工业生产较为发达
答案 D
4.(2020课标Ⅰ,26,4分)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
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
答案 A
5.(2023届河北调研联测,4)朱熹针对当时有些儒者“徒知而不行”的学风,批评指出“大抵今日之弊,务讲学者多阙于践履”,认为“既致知,又须力行。若致知而不力行,与不知同”。在此,朱熹( )
A.蔑视权威和教条
B.力图唤醒内心的良知
C.捍卫道学家尊严
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
答案 D
6.(2022湖南,4,3分)南宋画家李唐感叹:“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这反映当时( )
A.艺术水准下降
B.绘画题材集中
C.画家地位不高
D.世俗文化兴盛
答案 D
7.(2023届福建漳州一模,4)朱熹认为历史、自然、医学、名物和制度等知识的学习对于儿童心性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其对儿童追求圣人境界的引导效果要远远大于抽象而空洞的理论讲解。朱熹的这一认识蕴含( )
A.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
B.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
C.知行合一的哲学主张
D.注重实践的务实精神
答案 B
8.(2021广东,4,3分)1289年,元政府在广泛种植木棉的浙东、江东、江西、湖广、福建等地设木棉提举司,每年向民间征收木棉布十万匹,使民众不堪重负。这( )
A.加重了区域经济的不均衡
B.妨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C.推动私营棉纺织业的繁荣
D.促使财政管理权限下移
答案 B
9.(2018江苏单科,4,3分)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 A
综合集训
知能一 对宋元加强中央集权的认识
1.(2023届北京海淀期中,7)钱穆认为,宋代以前“皇帝用宰相,宰相用谏官,谏官的职责是专门谏诤皇帝的过失。……谏官不监察政府,他只纠绳皇帝”。到宋代则实行“台谏合一”制度,“谏官不准由宰相任用,于是台官谏官同为须由皇帝亲擢了”。这一变化( )
A.加强了皇帝权力 B.加强了宰相权力
C.削弱了监察制度 D.造成了冗官现象
答案 A
2.(2023届广东四校联考,4)北宋设置了多个路级机构:转运司、安抚司、提举常平司和提点刑狱司。四司中的转运司又称“漕司”,主管一路的财政;安抚司又称“帅司”,主管一路的军务。此外,各司都有一个职能,即分别监察本路官员。它们彼此监督,互不统摄。这说明宋初体制的特点是( )
A.事权分化,集权加强
B.军权独立,形成割据
C.军政统一,效率提升
D.吸取教训,崇文抑武
答案 A
3.(2022全国乙,26,4分)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 )
A.规范地方行政 B.防止武人干政
C.提升军事能力 D.削弱州府权力
答案 A
4.(2022辽宁名校联盟,12)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指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明人不能彻底涤荡,清代则有意利用。”据此可知,行省的设立( )
A.继承了蒙古部族的地方管理制度
B.出于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考量
C.说明选官用官制度对明清两代影响大
D.促使元代实现了中央集权的有效加强
答案 B
5.(2022山东济宁4月模拟,16)下表为北宋初年宋太祖采取的部分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时间
举措
出处
964年
始置诸道转运使以总利权
马端临《文献通考》
964年
始令诸州自今每岁受民租及管榷(政府对盐、铁、酒的专卖)之课,除支度给用外,凡缗帛之类,悉辇送京师,官乏车牛者,僦(租赁)于民以充用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968年
诏诸道当辇送上供钱帛等舟车,并从官给,勿以扰民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973年
令诸州旧属公使钱物尽数系省(中央管理财物的机构),毋得妄有支费
马端临《文献通考》
概括指出宋太祖上述举措的本质特征,并结合时代背景对其举措做出合理的解释。(12分)
答案 本质特征:从加强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削弱地方财权的角度作答。(2分)
解释——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从实行必要性的角度作答,如从北宋建立背景及建立方式的角度阐明北宋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4分)
从实行可能性的角度作答,如从北宋建立后削弱节度使的军权,派文臣到各地做知州的角度阐明北宋具备了进一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可能;(4分)
从历史影响的角度作答,如从削弱地方割据的物质基础,进一步加强集权,利于巩固统一的角度作答。(2分)
(若从其他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知能二 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1.(2020海南,4,2分)《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都城汴京的一景:“亦间或有卖洗面水、煎点汤茶药者,直至天明。其杀猪羊作坊,每人担猪羊及车子上市,动即百数。”此景的出现,表明 ( )
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B.宽松环境利于商业繁荣
C.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D.重农抑商政策已经改变
答案 B
2.(2018课标Ⅰ,26,4分)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解体
答案 A
3.(2023届河北邯郸摸底,4)宋朝城市中的坊市界限已完全被打破,大城市消费水平的高涨、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夜生活的发达,都达到空前水平;国内市场形成城市、镇市、草市三级金字塔结构,在地方贸易网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江南、川陕、北方、西北几个较大的区域市场。这主要得益于( )
A.政府放松对市场时空限制
B.海内外商品贸易畅通无阻
C.纸币交子开始在市场流通
D.农业和手工业的迅速发展
答案 D
4.(2023届豫北名校10月联考,6)北宋蔡襄称:“臣自少入仕,于今三十年矣。当时仕宦之人粗有节行者,皆以营利为耻,虽有逐锥刀之资者,莫不避人而为之……今乃不然,纡朱怀金,专为商旅之业者有之。”江淮地区的“衣冠士人,狃于厚利,或以贩盐为事”。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
A.江淮地区的商业最为繁荣
B.官商间政治诉求趋于一致
C.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
D.商业发展冲击了社会秩序
答案 D
5.(2021全国乙,26,4分)宋代,官府强调“民生性命在农,国家根本在农,天下事莫重于农”,“毋舍本逐末”。苏辙说:“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为士者也。”郑至道说,士农工商“皆百姓之本业,自生民以来未有能易之者也”。从中可以看出宋代( )
A.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重农抑商政策瓦解
C.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增强
D.四民社会地位相同
答案 C
6.(2019北京文综,14,4分)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答案 C
7.(2021全国甲,26,4分)宋代盛行婚姻论财,遭到一些士大夫的批评。南宋理学家张栻认为,“婚姻结好,岂为财物”?甚至表示“治其尤甚者,以正风俗”。还有理学家强调婚姻是“合二姓之好”,上能事先祖,下可继后世。这反映了当时理学家( )
A.淡化婚姻中的宗族观念
B.意图维护礼教纲常
C.背离政府对民俗的引导
D.促成婚姻习俗变革
答案 B
知能三 全面认识程朱理学
1.(2022广东,4,3分)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由此可知,李觏、张载主张( )
A.儒法并用以维护君权
B.立足考据以重建学风
C.复兴儒学以回应挑战
D.杂糅佛道以构建理学
答案 C
2.(2019课标Ⅱ,26,4分)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 )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答案 B
3.(2023届安徽“皖南八校”开学考,4)唐代人物画背景简洁,而宋代人物画多绘有符合客观实际的场景,邓椿《画继》中评一幅画说:“朱门半开,一宫女露半身于户外,以箕贮果皮作弃掷状,如鸭脚、荔枝、胡桃,一一可辨。”形成宋代人物画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理学观念的影响
C.女子地位的提高
D.门第观念的淡化
答案 B
4.(2023届重庆巴蜀中学校零诊,5)永嘉学派,南宋时期兴盛于永嘉(今浙江温州)地区。其代表人物陈亮认为“盈宇宙者无非物,日用之间无非事”,“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据此可知,永嘉学派( )
A.受到格物致知的影响
B.与心学体系一脉相承
C.重现实事功,反空谈义理
D.维护了理学的正统地位
答案 C
5.(2021海南,5,2分)元延祐元年(1314年)恢复开科取士,规定凡考经问或明经的人,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课本,以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为参考书。由此,科举再次成为思想与权力之间的制度化链接。此举意在( )
A.尊重前朝传统文化信仰
B.争取汉族士人的政治认同
C.缓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恢复程朱理学的正统地位
答案 B
单元集训
限时:55分钟/满分:7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湖北,4)宋初《百家姓》以“赵钱孙李”为首,而唐末五代河西节度使张议潮割据敦煌时期形成的《敦煌百家姓》写本以“张王李赵”为首。二者排序不同体现了( )
A.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B.崇文抑武政策的实施
C.社会流动的日渐固化
D.门第观念的历史遗留
答案 D
2.(2023届吉林长春一模,6)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具有私宴性质,用以拉拢臣下,便于对朝政的控制,参加的人员一般是皇帝近臣、宗亲等。下表中曲宴人员变化能够反映出( )
北宋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
时期
太祖朝
真宗朝
曲宴
记载
建隆二年(962年),“宴……刺史、统军……军指挥使以上及诸道进奉使于广政殿”
咸平元年(998年)“癸亥,赐近臣岁节宴于宰相吕端第。自是遂以为例”
乾德二年(964年),“宴大将王全斌于崇德殿”
大中祥符三年(1010年)“甲寅,诏近臣观书于龙图阁……遂宴于崇和殿”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动
B.科举制度的日益完善
C.宋初政治改革的方向
D.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答案 C
3.(2023届江苏南京9月调研,4)宋哲宗时期,向太后的娘家想在自家祖坟上修建一间慈云寺。户部尚书蔡京欲巴结皇亲,便圈了一大块地给向氏,要求“四邻田庐”赶快拆迁。被拆迁人家不服,到开封府告状,最后判决:一是“所拓(拆迁)皆民业,不可夺”。二是蔡京“坐罚金二十斤”。这一判决( )
A.旨在惩治官员的贪污行为
B.有效维护了政府的公信力
C.体现宋朝严密的监察体系
D.遏制了土地兼并现象蔓延
答案 B
4.(2022北京昌平二模,3)牒是古代的一种公文。下图为出土于浙江武义县南宋徐谓礼墓的公文示意图(局部)。这反映出( )
①行政文书由多名长官共同签署
②行政文书是由尚书省负责下发
③参知政事是枢密院的最高长官
④皇帝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A
5.(2018课标Ⅲ,25)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
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 B
6.(2023届北京朝阳期中,5)时移世易,花卉买卖在唐宋间发生了鲜明转变。与唐代相比较,宋代的变化有( )
白居易
《买花》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刘言史
《买花谣》
豪少居连鳷鹊东,千金使买一株红。院多花少栽未得,零落绿娥纤指中。咸阳亲戚长安里,无限将金买花子
《东京
梦华录》
是月季春,万花烂漫,牡丹、芍药、棣棠、木香,种种上市。卖花者以马头竹篮铺排,歌叫之声,清奇可听……大抵都城左近,皆是园圃,百里之内,并无闲地
《咸淳
临安志》
(马塍)在余杭门外,土细宜花卉,园人工于种接,都城之花皆取焉
①花卉专业种植的大量出现
②花卉买卖日趋呈现平民化
③享受型消费反映国力强盛
④新经济形式突破坊市界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7.(2022辽宁丹东总复习测试,8)两宋时期,在官僚富豪之家服役的“人力”和“女使”,与主人形成雇佣关系,仅在契约有效期内与主人维持主仆名分。他们享有独立的人格权和去留的决定权,法律禁止强雇人或强制人为奴婢,严禁主家以私刑惩治奴婢。这表明当时( )
A.新的生产关系形成
B.豪强大族势力衰落
C.法律维护奴婢权益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答案 D
8.(2022辽宁,5)以诗证史是史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表中宋人诗句与其可以反映出的历史现象对应正确的是诗句( )
诗句
历史现象
A
碧豆密争桑荫底,绿荷杂出稻花中
土地利用率提高
B
尽将精好输公赋,次把斗升求市人
赋税征收货币化
C
日薄人家晒蚕子,雨余山客买鱼苗
雇佣劳动普遍化
D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人身控制的减弱
答案 A
9.(2022海南,4)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
A.疆域拓展 B.民户管理
C.文化认同 D.政权认同
答案 C
10.(2022山东,3)目前考古发现的宋代纺织品,主要有福建福州黄昇墓的纺织品和衣物300余件、江苏金坛周瑀墓衣物50余件、江苏武进宋墓衣物残片、湖南衡阳宋墓和宁夏西夏陵区108号墓丝麻织品、浙江兰溪南宋墓棉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丝织衣裙、浙江台州南宋赵伯澐墓纺织品60余件等。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宋代( )
A.海上丝路贸易兴盛
B.纺织业中心位于南方
C.衣料材质发生明显变化
D.南方纺织技艺已超过北方
答案 B
11.(2020江苏单科,4)孟子讲“觉”,佛教讲“悟”,程颢、程颐兄弟则将二者圆通。北宋僧人契嵩认为儒和佛“心则一”,佛教“亦有意于天下国家矣,何尝不存其君臣父子”。这反映出北宋( )
A.儒学统治地位动摇
B.儒学与佛教的融合
C.理学成为官方哲学
D.阳明心学影响深远
答案 B
12.(2023届河北9月调研,4)南宋有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劝农文》等,《三字经》更为经典,几乎家喻户晓。这些读物都是劝导民众遵循长幼有序、男女有别、恪守本分等生活理念的。这反映出( )
A.理学思想渗透到百姓生活
B.民众受教育的程度普遍较高
C.文学世俗化惠及市民阶层
D.政府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答案 A
13.(2023届吉林长春一模,5)唐代诗词常把时空背景转换为秦汉,如王昌龄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李白的“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宋代诗词也常提及有强烈文化符号意味的西北地区,如陆游的“心在天山,身老沧洲”、辛弃疾的“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这说明( )
A.秦汉的强盛为历代文人所仰慕
B.唐宋诗人迫切希望收复西北失地
C.西北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
D.唐宋诗词中蕴含深厚的家国情怀
答案 D
14.(2022辽宁沈阳一模,4)下图为元朝大都平面示意图,它可以用来说明元朝统治者( )
A.实行开放包容的民族政策
B.接纳了中原的文化传统
C.重视商品经济与对外贸易
D.沿用宋朝中枢运行机制
答案 B
15.(2023届豫北名校10月联考,7)清代学者储大文说:“元代分省建置……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合湖南、湖北为一,而洞庭之险失;合浙东、浙西为一,而钱塘之险失……汉中隶秦,归州隶楚,又合内江、外江为一,而蜀之险失。”该学者意在强调元代行省制( )
A.导致中央集权受到严重威胁
B.促使南方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C.改变了山川形便的区划原则
D.推动了监察区演变为行政区
答案 C
16.(2021河北,4)元代成书的《丸经》中有“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载。宋代捶丸活动的图像资料也有发现(图甲、图乙)。元杂剧中有民间青年男女聚会游戏首选捶丸的情景,元曲中则有官员休闲时进行捶丸的描述。这表明,宋元时期捶丸活动( )
A.拥有广泛社会基础
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影响元曲创作风格
D.冲击了等级观念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17.(2020北京,16,10分)司马光修史
北宋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时,以官修的正史、实录为基础,同时参考了各种史料。他另外撰成《资治通鉴考异》,说明取舍史料的理由。以下是《考异》的几个事例:
材料一 关于隋末名将薛仁果的名字,《考异》提到《旧唐书》《新唐书》《柳宗元集》写作“仁杲”,《太宗实录》写作“仁果”。而唐太宗陵墓前有石马六匹,其中一匹的铭文为“白蹄乌,平薛仁果时所乘”。《考异》认为石马铭文“最可据”。
材料二 关于唐玄宗的生日,《考异》提到《玄宗实录》记载的是八月一日,但通过查询历法发现这一时间有误。玄宗时文人顾况有诗曰:“八月五夜佳气新,昭成太后生圣人(即皇帝)。”故而《考异》认为玄宗生日是八月五日。
材料三 关于吐蕃赞普世系,唐代林恩撰写的杂史《补国史》记载,唐文宗时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其弟继位。此事《文宗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考异》参照《补国史》编入。
(1)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参考了哪些类型的文献史料,根据上述材料举例说明。(4分)
(2)根据上述材料,说明《资治通鉴》在哪些情况下会采用官修史书以外的其他史料。(6分)
答案 (1)①史书:又可分为实录,如《太宗实录》;正史,如《旧唐书》;杂史,如《补国史》。
②文集(和诗词),如《柳宗元集》、顾况的诗。
③石刻、碑铭(或金石史料),如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
(2)①当官修史书出现明显史实错误时,参照可靠的杂史、诗文等来编写。如材料二中《玄宗实录》关于玄宗出生日期的记载有误,司马光采用了顾况诗中的描述。
②官修史书史事缺载时,酌情根据杂史、小说的记载补入。如材料三中《实录》《旧唐书》都没有记载吐蕃彝泰赞普去世,司马光根据《补国史》补入。
③多种官修史书记载相互冲突时,采择与历史事件时间更近、错误可能性更小的其他史料。如材料一中正史与实录记载有冲突时,采用了唐太宗陵墓前的石马铭文。
18.(2021天津,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宋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一年两熟稻麦复种的耕作方式,但实行之初种植规模并不大。这种耕作方式要求收麦与插秧在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完成,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平原地区稻麦复种规模大于山区。南宋时,习惯面食的北方人大量南下。在地少人多的情况下,稻麦复种制得到推广,土地利用率提高了一倍。同时,加大了精耕细作的力度,亩产进一步提高。
北宋中期江南部分地区平均人口密度简表
地区
主要地形
平均人口密度
(人/平方公里)
苏州、湖州、
常州、秀州
平原
104
温州、台州
丘陵
55
歙州、睦州
山区
30
——摘编自《中国通史》等
运用材料,自拟一个与宋代江南经济发展相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
答案 参考示例:宋代农业耕作制度的进步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宋代耕作制度出现重大变革,出现复种制,最为常见的是稻麦复种制。这种复种制由北方向江南传播,到南宋时期,江南地区的稻麦复种制已经趋于成熟。稻麦复种制的推广不仅使长江中下游地区一些无法种植水稻的旱地被充分利用,提升了土地利用率,而且还改变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使原来比较单一的水田农业向水旱兼营、稻麦兼济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从越南传入的优良品种占城稻,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南方水稻的产量,也进一步促进了稻麦复种制的发展。随着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江南地区人口迅速增长,这又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劳动力,这一切都使得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开发,中国的经济重心也逐渐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综上所述,农业耕作制度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江南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