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十年真题-02-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十年 02 第二 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民族 交融 隋唐 统一 封建 国家 发展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考点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选与民族交融 1.(2018浙江4月选考,26,2分)2009年曹操墓的发现,使曹氏及其家人的故事再次成为热议话题,此正是“岁月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在历史记载和民间话本等诸多材料中,曹操形象犹如川戏之“变脸”。研究发现,曹操在戏台上虽是白脸,实是了不起的人物,几个儿子都才兼文武。曹丕多才多艺,会使剑,在宴席前曾以甘蔗代替,击败对手。反而是号称有八斗之才的曹植,武的方面差。有人则分析指出曹植一直希望能有机会带兵打仗,只是始终未能获得准许而已。还有研究者认为,曹植之所以渴望上前线,并非真想立功建业,只不过是想离开牢狱式的“封邑”。这说明(  ) A.历史事实的考辨,需要考古学的进展和史学家的价值判断 B.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力求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C.历史的基本事实通过各种资料并借助多种研究路径,有可能逐步弄清 D.历史学家应以探究历史之谜为己任,挖掘史实的全部细节为职业要求 答案 C 本题考查的是史料与史观。由材料可知,曹操历史形象在戏台上属于白脸,但经过研究发现,许多事情和戏曲传说是不一样的,故C项比较契合题意。A项中的考古进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B项说法过于绝对。历史学家的任务是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故D项错误。 核心素养 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 所有历史叙述在本质上都是对历史的解释,即便是对基本事实的陈述也包含了陈述者的主观认识。人们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和解释过去,通过对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辩证、客观地理解历史事物,不仅要将其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通过对历史的解释,不断接近历史真实。 2.(2014重庆文综,3,4分)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  ) 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 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 B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农业经济,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由“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和“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可知,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形成,B项正确。A项中“迅速超过”、C项中“优势地位不复存在”的表述错误。全国的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是在南宋时期,D项错误。 3.(2014课标Ⅱ,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巨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成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 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答案 (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6分)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9分) 解析 第(1)问首先要归纳材料的要点作答,抓住有效信息“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将之转化成白话文即可。然后要结合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总结出其他要点,如北方战乱、人口南迁等。第(2)问要从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南方开发等角度归纳其历史作用。 4.(2017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中华文明多元并存,各族文化相互交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总结和肯定了以前民族融合的成果,又促进了这一融合进程的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在内容上,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但少数民族在与汉族融合的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优秀思想文化,如胡乐、胡舞、胡饼、尊重妇女的意识、胡汉之别观念的淡化等,给汉族文化输入了新鲜血液。 ——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主要内容,概括指出“胡乐、胡舞”等所反映的现象。(4分) (2)据材料概括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特点。(3分) (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孝文帝改革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3分) 答案 (1)内容:迁都洛阳;变制度(改官制);说汉话(改汉姓;穿汉服;通婚姻;改籍贯)。 现象: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 (2)特点:汉化为主;相互学习;方式多样。 (3)作用:促进民族融合;有利于北方经济恢复与发展;为隋唐时期重新统一奠定基础。 解析 第(1)问,第一小问,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二小问,“胡乐”“胡舞”等出现是汉族向少数民族学习的结果,据此可直接作答。第(2)问,依据材料中“汉族影响少数民族是主流”可概括出汉化为主;依据材料“从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概括出相互学习,方式多样。第(3)问,可从有利于经济发展、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等方面作答。 5.(2016课标Ⅲ,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庙号改革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公元398年,拓跋珪迁都平城,仿中原传统制度设立太庙,早先草原部落联盟时代的首领以“太祖”“高祖”等庙号受到祭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王公,享有政治军事特权,成为北魏政权的统治支柱。孝文帝下令改革庙号,宣称按“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因太祖拓跋珪以后只有五位皇帝去世,为了不违“天子七庙”这一儒家礼制,孝文帝甚至前无古人地在太庙中为自己虚设一庙。庙号改定后,孝文帝下令,“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 ——据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1)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孝文帝推行庙号改革的意义。(7分) 答案 (1)确立新的原则,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8分) (2)宣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减少改革阻力。(7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按‘祖有功、宗有德’的原则”可概括出确立新的原则;据材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可概括出不再尊奉部落首领,确立北魏创立者拓跋珪的地位;据材料“孝文帝……为自己虚设一庙”可概括出突破礼制,为自己虚设一庙;据材料“‘非太祖子孙’及异姓封王、公、侯、伯者,皆降一等”可概括出将庙号改革与爵位改革结合。第(2)问,据材料“推最先实现在中原进行统治的拓跋珪为太祖,不再为拓跋珪以前的祖先设庙祭拜”可概括出北魏政权将抛弃草原传统,全面融入中原,表明改革决心。由材料可知,以前部落时代的首领子孙可被封为王公并享有军事政治特权,在庙号改革后,非太祖子孙和异姓王公的爵位皆降一等,由此可归纳出削弱鲜卑贵族的政治军事特权。据所学知识可知,鲜卑贵族是孝文帝改革的阻碍力量,而削弱他们的政治军事特权可减少改革阻力。 考点二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1.(2013安徽文综,12,4分)下图是据有关资料绘制的汉唐间安徽境内水利兴修统计示意图。它反映了这一时期(  )                      A.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 B.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 C.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 D.我国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 答案 B 图中数据表明,除隋朝外,两汉至唐朝水利兴修的次数总体呈上升态势,这可以反映出这一时期安徽农业生产总体呈发展态势,故B项正确。图中数据并不能反映出安徽农业生产居全国领先水平,也无法说明长江流域为农业生产重要区域,故A、C两项错误。南宋时我国经济重心才转移到南方,故D项错误。 2.(2012大纲全国,13,4分)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 A.防止官商勾结 B.维持社会等级 C.重义轻利 D.重农抑商 答案 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与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从材料信息看,唐太宗严格限制商人做官,不允许商人和士大夫“比肩而立”,此举旨在维持社会等级,防止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故选B项。 3.(2019浙江4月选考,3,2分)一说“china”的发音源出唐朝时期的昌南(今景德镇)。唐朝昌南除出产青瓷之外,名列前茅的瓷器还有(  ) A.粉彩瓷  B.黑瓷  C.青花瓷  D.白瓷 答案 D 根据所学,唐朝时期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邢窑的白瓷制作精美,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名列前茅,故D项正确。粉彩瓷出现于清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景德镇生产的黑瓷在当时并不出名,故B项错误。成熟的青花瓷出现于元代,唐代青花瓷尚不成熟,故C项错误。 4.(2014江苏单科,3,3分)据叶德辉《书林清话》,五代后唐时,在宰相冯道主持下,开始将儒家“九经”校勘后刻版印刷。宋初国子监有书版四千,至真宗景德二年,书版剧增至十万。此外中央崇文院、司天监、秘书监等机构也都大量刻书。宋朝书坊遍及全国各地,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由此推断(  ) A.宰相冯道发明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已取代雕版印刷 C.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 D.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书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自五代至宋朝,用雕版印刷的书籍数量增多,全国各地书坊所售书籍大多精雕细校,这说明雕版印刷得到了广泛应用,故选C项。隋唐之际,中国出现了雕版印刷术,可排除A项;B项与材料信息无关;从材料信息看,雕版印刷不仅用于官方刻书,也用于民间书坊刻书,故D项错误。 5.(2017课标Ⅰ,26,4分)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 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四则史料都记述了唐朝军队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唐军战败的事实,故C项符合题意。《旧唐书·高祖本纪》和《新唐书·高祖本纪》中均称李世民为“秦王”而非“皇帝”,故A项错误;四则记述中只有《新唐书·高祖本纪》中提到刘文静,且其并非主帅,故B项错误;李世民患病只在《新唐书·太宗本纪》中有记载,孤证不立,故D项错误。 6.(2018课标Ⅰ,25,4分)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 藩镇类型 数量(个) 官员任免 赋税供纳 兵额与功能 河朔型 7 藩镇自擅 不上供 拥重兵以自立 中原型 8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防骄藩 边疆型 17 朝廷任命 少上供 驻重兵守边疆 东南型 9 朝廷任命 上供 驻兵少防盗贼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 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唐代后期中央集权统治特点和影响的理解。从表格信息看,除河朔型藩镇公开与唐中央对抗外,其他几类藩镇至少在表面上仍服从唐中央的政令,说明唐朝“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割据林立,但唐朝的政治统治并未结束,这表明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延续了唐朝的政治统治,故选D项。从材料看,不上供或少上供的藩镇占大多数,但并不能据此得出这一时期的藩镇控制朝廷财政收入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藩镇之间的攻伐,B项错误;藩镇割据削弱了唐朝中央集权统治,C项错误。 7.(2017课标Ⅲ,26,4分) 土地规模(亩) 户数 户数比例 20以下 24 17.3% 20~130 103 74.1% 131~300 10 7.2% 300以上 2 1.4% 小计 139 100% 上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 答案 A 本题以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提取有效信息、准确描述和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表格数据显示,该地占有20~130亩土地的占比达74.1%,说明当地盛行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自给自足的自耕农经济,故A项正确。表格数据显示,占有130亩以上土地的户数不足10%,说明该地土地集中的现象并不突出,B项错误;唐中期以后,随着两税法的实行,均田制就已瓦解,C项错误;表格显示的是土地占有情况,不能体现农业生产效率是否提高,D项错误。 8.(2016课标Ⅰ,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南北朝时,士族族谱是选任官员的重要依据。唐朝初年,旧士族虽已没落,但清河崔氏、范阳卢氏等数家所谓“山东士族”,仍凭借其祖先的影响,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这些家族编写族谱,标榜为华夏“高门”,自诩“家风”优良,相互间通婚。唐初那些以军功起家的大臣,也把能与他们通婚视作荣耀。 唐太宗决心从谱牒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他下令修撰全国总谱《氏族志》,不限地域,不分民族渊源,收集当时全国各地具有影响的293个家族,排出等级,但不作为任用官员的依据。编写者受习惯影响,将当时只任六品官的清河人崔民干列为第一等。这让唐太宗颇不高兴,下令:“不须论数世以前,止取今日官爵高下作等级。”于是皇族被列为第一,外戚次之,清河崔氏只排到第三等。当时文武大臣中,不少人的祖先在北朝后期才从草原南迁,也因此跻身“高门”之列。 ——摘编自唐长孺《魏晋南北朝隋唐史三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内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太宗时谱牒改革的作用。(6分) 答案 (1)朝廷主持修撰全国总谱;扩大入选范围;否定谱牒在选任官员中的作用;建立新的门第标准。 (2)加强皇室地位;肯定现有政治秩序,有利于维持政权稳定;抑制旧士族的影响;有利于维护统一;巩固民族交融的成果。 解析 (1)主要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答,归纳时注意改革前后谱牒制度的不同,从不同中概括出改革的内容。 (2)首先要认识到加强皇室地位的作用。其次要从政权稳定、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等角度简析。 9.(2015课标Ⅰ,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秦朝铸造“半两”钱开始,铜币主要以重量为名。汉代的“五铢”钱,“重如其文”,直到隋代,都被视为标准性的钱币。由于盗铸、剪凿良币以取铜等原因,钱币实际重量与钱币上铭文不符的现象时常发生。隋末,劣币盛行,“千钱初重二斤,其后愈轻,不及一斤”。币值混乱,影响流通。针对这种情况,武德四年(621)唐高祖下诏铸“开元通宝”钱,即在钱币上铸“开元通宝”字样(或识读成“开通元宝”),大小仿汉“五铢”,称作一文,亦称一钱,每十钱重一两。“新钱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这成为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的关键,“钱”取代“铢”成为“两”以下的重量单位。此后历代钱币均称“通宝”或“元宝”,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宋代以后,使用皇帝的年号作为钱名逐渐成为常制,如“熙宁通宝”“光绪元宝”等。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 (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币制改革的主要内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币制改革的意义。(9分) 答案 (1)推动了衡法向十进位制转变;不再直接以钱币重量体现币值。(6分) (2)终止了五铢钱长期流行的历史,开启了新的货币体系;币值与钱币重量脱钩,为非金属货币产生创造了条件;方便了流通,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年号钱的出现奠定基础。(9分) 解析 (1)提取材料信息“衡法由十六进位制变为十进位制”“钱币上不再标识重量”回答。 (2)从唐代币制改革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角度回答,如新的货币体系确立、不再标识重量有利于非金属货币的产生、有利于货币流通和商品经济发展等。 考点三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1.(2020山东,3,3分)下表为唐代翰林学士的起源和演进概况。它反映了唐代(  ) 时 期 概 况 高祖、太宗时期 设立文学馆、弘文馆等学士,备君主顾问 高宗、武后时期 学士开始参与决策事务 玄宗时期 开元初,设翰林待诏,后改为翰林学士,建立学士院,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 A.翰林学士逐渐控制了决策权 B.文官地位日益提高 C.三省六部制渐趋成熟 D.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 答案 D 从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翰林学士从最初备君主顾问,到能参与决策事务,再到专掌最机密的诏令起草,正式参与朝政决策,这反映了朝廷内部权力的再分配,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了学士可参与朝政决策,但这并不能表明翰林学士控制决策权,故A项错误。学士是文官的一种,但并不能代表整个文官集团,因此不能说明文官地位日益提高,故B项错误。翰林学士参与机密的诏令起草,不能说明三省六部制成熟,且材料也没有涉及三省六部制,故C项错误。 2.(2018课标Ⅱ,26,4分)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答案 C 唐朝前期,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分宰相权,但任职宰相却有品级限制,一般是三品以上。武则天时期,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的方式,让低于三品的官员可以行使部分宰相职权,其实质是限制传统的高品级官员的权力,有利于实现君主对朝政的全面控制,故C正确。这一做法仅是增加了低品级官员担任宰相的机会,并没有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A错误。朝廷通过设立“同凤阁鸾台平章事”的方式,虽然让部分低品级的官员能够担任宰相,但并非打通官员晋升渠道,不是“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B错误。宰相数量增加,并没有强化宰相参政议政的职能,D错误。 3.(2017江苏单科,3,3分)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 C 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从材料信息可知,唐代时宰相的行政级别有所降低,行政权力有所下降,这意味着皇权进一步打压了相权,说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所述变化并不会极大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中书省、门下省地位提高并不代表决策权扩大,故D项错误。 4.(2016北京文综,13,4分)中国古代某一时期,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此事发生在(  ) A.汉长安 B.唐长安 C.宋汴梁 D.元大都 答案 B 材料表明,这一时期地方势力膨胀,“节度使”出现在唐朝,中书省宰相被刺杀的地点应在都城长安,故B项正确。汉朝无中书省机构,故A项错误;北宋时,地方节度使的权力已被剥夺,故C项错误;元朝在地方设行省,长官听命于中央,故D项错误。 5.(2015北京文综,13,4分)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 A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给事中属于审议官员,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门下省有封驳权,故正确选项为A项。B项宋朝的枢密院属于军事机构,可排除;C项明朝的内阁与D项清朝的军机处都没有封驳权,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6.(2015广东文综,13,4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由题干材料可知该朝臣反对皇帝越过中书省而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即主张加强相权,C项正确。A项反对中央集权与题干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明太祖时裁撤中书省,明成祖时设立内阁,故B项可排除。题干材料中反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维护三省六部制,故D项错误。 7.(2014广东文综,13,4分)唐代某诏令批评当时存在“恣行吞并,莫惧章程”和“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的现象。这表明当时(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恢复 C.均田制受到破坏 D.“市”突破空间限制 答案 C 唐代前期,政府实行均田制。根据材料中“口分永业(国家授予的田地),违法卖买”可知均田制受到破坏,故C项正确。A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排除。B、D两项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排除。 8.(2013江苏单科,3,3分)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主要指皇帝背离了(  )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惯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 答案 A 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被认为违制”,其言外之意是皇帝的诏令必须经过政事堂的议决副署才算是合法的,据此分析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表述不符合史实,C项错误,中书省执掌诏令的草拟,并不负责监察地方政务。题干强调的是诏令的合法性,还未到执行这一步骤,故D项与题干材料不符。 9.(2013重庆文综,2,4分)白寿彝《中国通史》指出:“自北魏产生,经历隋唐的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国家所有的田制。”在这一“田制”下(  ) A.土地全部归国家所有 B.土地都可以自由买卖 C.农民只需向国家缴纳赋税 D.无主荒地由国家重新分配 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均田制是在不改变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由国家将掌握的部分土地和无主荒地按一定的标准分配给农民耕种,不得买卖,故A、B两项错误,D项正确。受田农民除向国家缴纳赋税外,还要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C项错误。 10.(2012安徽文综,13,4分)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 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 D.选官应注重品行 答案 D 据题干材料可知,唐太宗认为选官以考试成绩为标准,不能洞察其品行,官员失职后虽被严惩,但已对百姓造成危害。其实质是强调选官应注重个人品行,D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不能反映材料的实质;B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11.(2012山东文综,10,4分)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 B 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唐朝的三省体制将相权分割,高宗还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让三省中品位较低的官员参预朝政,更加削弱了相权,加强了君主专制,B项正确。题干内容与科举取士无关,排除A项;C项可以作为三省六部制的积极作用,但不能体现高宗这种做法的目的;题干中的做法并不能抑制朋党之争,排除D项。 12.(2011江苏单科,2,3分)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答案 D 从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士族子弟、寒素子弟、小姓子弟均占有一定的比例,但士族子弟所占比重过大,而寒素及小姓子弟所占比重太小,这一方面说明唐代科举制兼顾各阶层,另一方面说明这一制度还不完善,故D项正确。A项本身表述有误,唐代科举制是为扩大官吏来源而设,并不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科举制比九品中正制有较大进步,故B项错误。科举制与前代选官制度相比扩大了人才选拔的范围,故C项错误。 13.(2011山东文综,9,4分)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  ) A.郡县制 B.察举制 C.科举制 D.行省制 答案 C 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考试做官,从而可以培养“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同时,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这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也就有利于封建政府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即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分析,钱穆所说的制度应为科举制。郡县制和行省制不符合题干“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故可排除A、D两项。察举制不符合材料所表达的主要意图,故排除B项。 14.(2018海南单科,24,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710年,唐睿宗李旦登基,改年号为“景云”。其时,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景云二年,唐朝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自此始有节度之号”。同年,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风俗一变”。712年,唐玄宗正式即位,随后十余年间,节度使制度在边境地区广泛推行,十三道增为十五道。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 ——摘编自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等 (1)根据材料,说明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目的。(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景云年间改革的影响。(9分) 答案 (1)目的:应对边防危机;整顿地方吏治。(6分) (2)影响:形成新的边防体制;监察体制完善;促成“开元盛世”,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一个原因。(9分) 解析 第(1)问,据材料“吐蕃、突厥、契丹等与唐关系紧张”“已难以应对边境危机”可概括出应对边防危机;据材料“代表朝廷纠举、处理所在道的州、县官员违法乱纪行为”可概括出整顿地方吏治。第(2)问,据材料“派出河西节度使,募集军队,驻守河西走廊”,改变“以前采取的临时任命将领率兵出征的办法”可概括出形成新的边防体制;据材料“改变以前朝廷临时遣使分‘道’巡察地方的办法,设置十三道按察使,驻地相对固定,大多由所在地行政长官兼任”可概括出促进监察体制完善;据材料“这些制度成为‘开元盛世’的重要保证”可概括出促成“开元盛世”;据材料“也给唐玄宗晚年的政治动荡埋下了隐患”可概括出节度使掌握兵权成为“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之一。 考点四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1.(2018浙江4月选考,4,2分)有学者品鉴古代书艺谓:“书以晋人为最工,亦以晋人为最盛。晋之书,亦犹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尚也。”晋代开始确立并盛行的书体是(  ) A.篆书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书法。篆书是秦朝官方文字,隶书出现于秦朝通行于汉魏,楷书形成于汉末,行书是晋代开始确立并盛行的。 2.(2017课标Ⅱ,25,4分)《史记》《汉书》均为私家撰著。魏晋以后,朝廷任用史官负责修撰本朝或前朝历史,甚至由宰相主持,皇帝亲自参与,这反映出官修史书(  ) A.记载的真实性 B.评价历史的公正性 C.修撰的政治性 D.解释历史的客观性 答案 C 从古代史书的官修性质,可见史书修撰主要是为皇帝的统治服务,必然有掩盖历史真相或故意美化皇帝等问题存在,故A项错误。官修史书必然带有官方立场,故而在评价历史事件时一定是从统治阶级的需要出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史书评价历史的公正性和解释历史的客观性,B、D两项错误。朝廷重视修撰史书,主要是为其统治服务,C项正确。 3.(2016课标Ⅲ,26,4分)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  ) 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 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 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 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 答案 C 唐太宗认为萧子云书法“无丈夫之气”,崇尚王羲之书法的“尽善尽美”,促使社会上形成竞相模仿王羲之书法的风气,这与唐代昂扬进取的时代风貌有关。由此表明,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除了其自身较高的艺术水平以外,还与时代选择有关,故应选C项。皇帝的好恶可以“影响”但不能“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排除A项;B项中“不可超越”的说法太绝对;朝代更替并不能影响艺术评判标准,D项排除。 4.(2014课标Ⅱ,25,4分)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  ) 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 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 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 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 答案 D 秦、西晋时期的法律对待亲子、养子的态度由不同到一致,说明形式上的亲情关系也得到认同,这是儒家伦理发展、强化的结果,故D项符合题意。仅从私拿养子财物是否有罪的变化不能得出亲子、养子权利相同的结论,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血缘亲情淡化,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对宗族利益的保护,C项错误。 5.(2012海南单科,4,2分)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思想文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佛教的传入冲击了传统观念,但并未达到颠覆的程度,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自汉武帝后成为古代中国的正统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佛教对中国本土文化的冲击,而非“融入本土文化”,故C项错误。“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是儒家伦理所倡导的,故D项正确。 6.(2014大纲全国,13,4分)东晋南朝诗人的作品在唐代成为模仿的对象。下列唐代诗人中,与东晋陶渊明诗歌风格相近的是(  )                      A.陈子昂 B.岑参 C.王维 D.李白 答案 C 东晋陶渊明的诗具有田园风格,王维是唐代著名的田园派诗人,故王维的诗歌风格与陶渊明相近,C项正确。 7.(2014课标Ⅰ,25,4分,0.241)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  ) A.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 B.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 C.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D.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 答案 C 唐朝时期,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从材料信息可知,唐高祖时尊道、武则天时礼佛、唐武宗时“灭佛”,但儒学的地位并未动摇,这说明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故选C项。皇帝的好恶会影响宗教发展,但A项中“决定宗教兴亡”的表述过于绝对;从“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可知B项表述不当;唐武宗大规模地“灭佛”从反面说明D项错误。 方法技巧 逻辑推理法,即运用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进行缜密推理得出正确答案。就本题而言,一共提到三位皇帝在位时期,在这三个时期,佛教和道教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而唯独没有提到儒家地位有任何变动,据此可以推理出正确结论: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 8.(2017江苏单科,5,3分)中国画注重写意传神,追求“得意忘形”,或者说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并不拘泥于客观景物和人物的逼真摹写。这种特点可概括为(  ) A.天人合一 B.诗画合一 C.情景合一 D.知行合一 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特点。材料中“注重用画面传达主观情致与神韵”说明中国画的特征是用景传情,即情景合一,故C项正确。A项是汉代儒学的哲学思想,D项是阳明心学的内容,都与中国画写意传神的特点无关,B项属于文人画的典型特征,由此排除A、B、D三项。 9.(2017北京文综,14,4分)唐代思想家、文学家柳宗元虽仕途失意,但在唐宋时期,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均得到极高评价。明代“唐宋八大家”提法出现后,世人则多将他视为文学家,对其思想成就关注较少。据此得出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对其思想评价受明代通俗文学左右 B.政治成败决定了对其文学成就的评价 C.对其成就评价受制于特定历史条件 D.明代对其成就的评价比唐宋更加全面 答案 C 本题考查唐宋到明代的思想文化及史学研究方法。柳宗元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在唐宋时期都得到极高评价。但是,到了明代,人们对他的思想成就关注较少,多将他视为文学家,这与明代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控制有关,因此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明代对柳宗元思想评价的具体内容,无法得出A项的结论。B项说法太绝对,排除;明代对柳宗元成就的评价仅限于文学领域,并不全面,排除D项。 10.(2011福建文综,16,4分)《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  )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答案 D 材料强调德礼为本,刑罚为用,二者密不可分,体现材料含义的是D项。A、B、C三项都忽视了体、用是相对于政教而言的这一点,仅从德礼与刑罚的关系上进行论述。 11.(2015重庆文综,2,4分)安史之乱(755—76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