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专题检测-02-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专题 检测 02 第二 单元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民族 交融 隋唐 统一 封建 国家 发展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集训(一) 限时:60分钟/满分:7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毫无名望的司马睿初到江东建康(今南京)时,乃是“吴人不附”,一个月后,还是“士庶莫有至者”。王导建议司马睿礼遇吴郡名士顾荣和出身官宦世家的纪瞻,并争取到他们的支持。从此,“百姓归心焉……君臣之礼始定”。这可以说明当时(  ) A.士族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 B.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 C.江南民众纲常伦理观念淡薄 D.中央集权制度逐渐衰落 答案 A 由题干可知,司马睿初到江东时,吴人并未归附;在争取到当地世家大族顾荣、纪瞻的支持后,才得以“百姓归心”,这说明当时士族具有强大的政治影响力,故A项正确。材料中司马睿争取顾荣和纪瞻的支持,是为了借助其影响力统治江东地区,不能说明士族成为权贵攀附对象,排除B项;材料重在表明门阀士族在当时的重要政治作用,并非强调江南民众纲常伦理观念,排除C项;材料强调士族势力强大,而非中央集权制度衰落,排除D项。 知识拓展 东晋时士族制度得到充分发展。东晋政权是司马氏皇权和以王、庾、桓、谢诸大姓为代表的北方士族以及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江南吴姓士族的联合政权,这种政治格局一直延续到东晋末年,长达一个世纪之久。 2.据西晋的史料记载,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为是虞舜的后裔。内迁的少数民族主动认同中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说明(  ) A.北方地区民族交融进程的完成 B.各族祖先本是相同 C.各族政权力图确立其正统地位 D.贸易加强边境交融 答案 C 根据材料“匈奴族和羯族自认为是夏朝的后裔,鲜卑族自认为是黄帝的后裔,羌族自认为是虞舜的后裔”可以看出,内迁的少数民族政权都将自己的祖先追溯到三皇五帝,反映出各族政权力图通过历史、文化认同确立其正统地位,C项正确。“完成”说法无法推断,排除A项;各族祖先并不相同,排除B项;D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 3.东汉末年,世家豪族势力膨胀,察举大权已被其控制,察举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导致人才匮乏。魏晋时,群臣建议征召贤士,皇帝允准并要求“访于本州评议”,同时官员在向上荐举人才的书折中大多有“谨条(列举)资品,乞蒙简察”字样。这说明该时期(  ) A.官员考核趋于严谨 B.品评风气影响选官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世官制度遭到冲击 答案 B 东汉末年,察举制被地方豪强掌控,弊端逐渐显现,魏晋时,群臣建议征召贤士,而皇帝提出了“访于本州评议”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简选官员多侧重资品,这说明这一时期品评风气影响了选官,B项正确。材料涉及官员选拔而非考核,排除A项;材料内容不足以证明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C项;世官制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被破坏了,排除D项。 4.天监四年,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同年,梁武帝决定设置五馆,专门收揽“寒门俊才”,凭借经学策试就可以入仕。南朝选官制度的调整(  ) A.废除了士族子弟入仕特权 B.体现出贵族政治的特色 C.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D.改变了入仕考试的内容 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南朝梁武帝颁诏,士族子弟欲在30岁之前入仕,必须经学策试合格,为了早日入仕以晋升高官,士族子弟必然勤奋学习经学策论;出身卑微的寒门子弟,也可以凭借经学策试进入仕途。这有利于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故选C项。材料显示,“士族子弟要想在30岁之前入仕,就必须经学策试合格”,但年满30岁的士族子弟依然拥有入仕特权,A项表述绝对,排除;秦朝实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排除B项;由材料可知入仕考查内容就是经学,考试内容并未改变,排除D项。 5.(南朝)梁初无中正制,“州置州重、郡置郡崇、乡置乡豪各一人,专典搜荐,无复膏粱寒素之隔”,“随才试吏”。北周武帝选官“不限资荫,唯在得人”,“罢门资之制”。据此可知,南北朝后期(  ) A.寒士获得同等入仕机会 B.科举取士初显成效 C.士族子弟丧失任官资格 D.中央集权有所强化 答案 D 根据材料“随才试吏”“罢门资之制”可知,南北朝后期选官逐渐重视个人才能,对士族子弟任官资格有所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士族的势力,并且有利于中央选拔人才,从而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朝后期仍然实行九品中正制,寒士并未获得与士族子弟同等的入仕机会,士族子弟也并未丧失任官资格,排除A、C两项;科举制创立于隋朝,排除B项。 6.如表是隋朝开皇年间政府前后两次下诏的情况。这反映出隋朝(  ) 时间 诏书内容 开皇十五年 (595年)二月 “北境诸州,异于余处……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而且用于赈灾的粮食是“杂种及远年粟” 开皇十六年 (596年)二月 义仓“准上中下三等税”,也就是百姓按照划分的户等纳粮食税。规定上等户不超过一石,中等户不超过七斗,下等户不超过四斗 A.边疆危机持续加重 B.南北经济差距逐步扩大 C.社会矛盾有所缓和 D.政策制定较为务实灵活 答案 D 结合材料可知,隋朝政府结合北境诸州的特殊情况规定“所有义仓杂种,并纳本州”,制定了义仓纳粮集中存贮、梯度缴存的各项措施,表明隋朝政府政策制定较为务实灵活,D项正确。材料未体现边疆危机,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南北经济的信息,得不出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当时隋朝的社会矛盾,排除C项。 7.据《朱子语类》记载,唐朝中枢机制运行时,三省长官之间要历经反复多次的草拟、封驳、审定,每一个环节都必须要得到皇帝的旨意才可继续下一步,最后递交尚书省实行。据此推测唐朝三省制度(  ) A.阻断了宰相擅权的进程 B.激化了中枢部门的矛盾 C.有效避免了决策失误 D.存在一定的制度缺陷 答案 D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三省制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经历反复的磋商,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皇帝决策,这容易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存在一定的缺陷,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相权,但并未彻底阻断宰相擅权的进程,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唐朝三省制度导致中枢部门的矛盾激化,排除B项;三省制度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无法避免,排除C项。 8.唐代初期采用府兵制,征兵对象主要是均田农民,农民忙时务农,闲时参加军事训练,国家打仗时随军出征,自己携带粮食和武器。唐玄宗时,政府改行募兵制,由国家招募职业军人,提供军饷和装备,招募的兵士由专门的军官训练和指挥,长期服兵役。这一变化(  ) A.客观上使农民对国家人身依附减弱 B.推动雇佣关系逐步普及 C.导致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 D.促使均田制度渐趋瓦解 答案 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府兵制下,农民需要义务参加军事训练,自备武器和粮食;而在募兵制下,由国家出资招募职业军人,这一变化表明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A正确。明清时期租佃关系日益普遍化,雇佣关系出现,B排除;藩镇割据局面的出现是地方节度使权力过大导致的,C排除;均田制瓦解主要和土地兼并有关,D排除。 9.关中地区水陆交通不甚便利,江淮米谷运转入都颇为困难,故隋唐两朝,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物产不足以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时,则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逐渐相沿成例。这种现象折射出(  ) A.国家财政制度亟须改革 B.政治中心东移的趋势 C.交通条件决定城市地位 D.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 答案 D 根据材料“故隋唐两朝,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物产不足以供给帝王宫卫百官俸食之需时,则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帝王往往就食于洛阳”,是因为隋唐时期主要产粮区逐渐转移到江南地区,洛阳可以通过大运河获取江南地区的粮食,而洛阳地位的上升,折射出该时期南方经济地位的提升,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当关中地区发生天灾时,帝王往往到洛阳“就食”,以得到南方的粮食供给,与国家财政制度的改革无关,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的政治中心是长安,而不是洛阳,排除B项;交通条件对城市地位具有重要的影响,但不能表述为“决定”,排除C项。 10.建中元年(780年),唐德宗的使臣到魏博镇(藩镇)强令魏博节度使田悦“罢其(军士)四万,令还农”。田悦“集应罢者,激怒之曰:‘汝曹久在军中,有父母妻子,今一旦为黜陟使所罢,将何资以自衣食乎!’”后田悦自出家财,重新安排军士回归部伍,于是“军士皆德悦而怨朝廷”。此事可用于说明(  ) A.安史之乱的爆发具有必然性 B.唐代中央集权遭到巨大威胁 C.各地节度使均有抗旨的倾向 D.唐德宗有效打击了藩镇势力 答案 B 由材料可知,节度使田悦自出家财笼络军士,军士由此对其感恩戴德,对朝廷心生怨恨,这反映了藩镇节度使有很强的号召力,对中央集权构成了巨大威胁,B项正确。安史之乱爆发于755年,材料中事件发生在安史之乱爆发后,A项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只提及魏博镇节度使,无法说明各地节度使都有抗旨倾向,排除C项;据材料可知,唐德宗的做法起了反作用,对于藩镇的打击效果有限,排除D项。 知识拓展 唐朝藩镇节度使是以唐朝封疆大吏的资格自擅一方的,其财政基础依赖于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其武力凭借法律上属于国家的军队——“官健”。这种情况反映在政治上就呈现出藩镇既企图游离于中央集权之外,又不能彻底否定中央统治的特点。 11.魏晋以来,强宗大族雄踞乡间,武断乡曲,朝廷依靠他们才能贯彻对地方的统治。但隋唐之际,很多名门望族乃至一般士族的成员纷纷离开其籍贯族源地,迁居“长安——洛阳”京畿之地。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选官用人制度的重大变化 B.京畿之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吸引 C.国家政治统一与社会稳定 D.朝廷加强中央集权的强制迁移 答案 A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成为选官用人的主要途径,而京畿地区成为名利的角逐场,为了给子弟获取科名、仕进创造良好条件,士族纷纷迁居京畿地区,A项正确;B、C两项是士族前往京畿之地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隋唐时期并未强制迁移士族至京畿之地,D项排除。 12.下图是学者统计的唐代科举制下少数民族登科人数分布情况。这可用来说明唐代(  ) 唐代少数民族登科人数分布图 A.国力盛衰影响登科数量 B.庶族子弟入仕日益受阻 C.进士科目考试难度最低 D.制度建设推动文化认同 答案 D 唐代科考的主要内容是儒家经典。由材料可知,唐代少数民族士人参加科举,登科者不乏其数,这体现了在唐代科举制的推动下,少数民族士人积极学习儒家经典,反映了选官制度推动了民族间的文化认同,故选D项。材料涉及的是少数民族的登科人数,并非唐代全部登科人数,无法判断国力盛衰对登科数量的影响,A项以偏概全,排除;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有利于庶族子弟凭借才学入仕,且材料并未体现登科士子的家世背景,排除B项;结合所学可知,“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进士科目在科举考试中难度最高,排除C项。 易错提醒 本题易错选A项。材料显示,盛唐时期,少数民族登科人数高于初唐和晚唐,学生容易就此得出“国力盛衰影响登科数量”的结论,从而忽略了少数民族登科人数不能代表唐代全部登科人数的事实。做题时需要全面理解和把握材料内容,尽量避免产生以偏概全的错误。 13.唐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寅恪认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许多错误,很多史料遗留在国外。由此他研究唐诗,并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著作《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的研究表明(  ) A.唐诗全面反映了唐社会风貌 B.唐诗是研究唐史的原始史料 C.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 D.历史研究必须运用文学作品 答案 C 陈寅恪认为唐代诗歌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通过研究唐诗,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著作《元白诗笺证稿》,说明唐诗可以和史实相互印证,是研究唐朝的重要依据之一,即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C正确。“全面反映”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原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产生的,唐诗是文学作品,不属于原始史料,排除B;文学作品有助于历史研究,但“必须”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 14.唐代儒家士人中参禅问道、信佛修道的大有人在,但很难真正放弃世俗生活而单纯追求彼岸世界,甚至佛教和道教自身也逐渐发展出注重现实生活的思想。这一现象表明(  ) A.社会文化氛围呈现开明开放特征 B.传统文化在交融互鉴中走向成熟 C.商品经济发展冲击思想文化观念 D.儒学与佛教、道教实现三教合流 答案 A 唐代儒家士人中参禅问道、信佛修道的人很多,但很少有人放弃世俗生活,佛道自身也不断关注现实生活,这表明当时社会文化氛围比较开明开放,促进不同思想之间的交流借鉴,A项正确;题干中提到的是儒家文化与佛道思想的互相交流,而不是传统文化,排除B项;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的彼此交流,主要与当时开放的社会氛围和统治者的开明政策相关,而非商品经济发展,排除C项;题干所述是儒学与佛道思想交流,并没有提到三者的合流,排除D项。 15.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 A.隋唐书法艺术难以超越 B.国家统一促进文化交流 C.君主开明有助艺术繁荣 D.对外开放利于艺术多元 答案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融汇了南北方文化的风格,这反映了国家统一促进了文化的兼收并蓄,故选B项。每个时代的书法艺术都有其独有的风格和价值,没有高下之分,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隋唐时期君主对艺术的态度,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隋唐时期的书法艺术在融汇南北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创造了新风格,并未体现其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排除D项。 16.韩愈在《送高闲上人序》中写道:“张旭善草书,不治他伎……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故旭之书,变动犹鬼神,不可端倪。”由此可知,张旭的书法风格(  ) A.反映了宏大开放的时代气象 B.彰显了统一法度的社会要求 C.体现了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 D.适应了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 答案 A 张旭生活在盛唐时期,这一时期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民族往来和对外交往活跃,社会呈现出宏大开放的气象。根据材料可知,韩愈赞扬张旭的草书将天地万物的变化以及人的情感寄寓其中,富于变化,难以窥测,这一风格正是盛唐宏大开放的时代气象在书法艺术上的反映,A项正确。唐代,结构形体严整的楷书彰显统一法度的社会要求,排除B项;材料内容为韩愈对张旭书法风格的评价,强调张旭的草书寄寓情感、富于变化,无法体现张旭安民济世的士人情怀,排除C项;张旭的书法风格体现的是士人志趣而非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念,排除D项。 解题思路 唯物史观认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领域的反映。唐代张旭的草书、李白的诗歌等都受时代影响,折射出盛唐昂扬向上的社会风貌。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17.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员选拔和管理具有因时因势的特点。阅读材料,完成要求。(12分) 材料一 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诏令各郡国举孝子、廉吏各一人,后来两科逐渐合并为一种,称为“孝廉”。此外“秀才”也是察举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重在德行,秀才重在才能。察举以举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基本不存在黜落,举荐权掌握在皇帝以下的各级官僚权贵手中。一般没有门路的布衣平民,几乎没有被察举的可能性。 ——摘编自金诤《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材料二 九品中正制大体是指由各州郡分别推选大中正一人,所推举大中正必为在中央任职官员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产生小中正。大、小中正将人才分为九等,详记年藉各项,并加评语。吏部依此进行官吏的升迁与罢黜。此项制度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它的推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 ——摘编自李雪松《从三国乱世分析 “九品中正制”的利与弊》 (1)据材料一,指出察举制的主要科目以及它们的区别,并结合所学知识,综合评价察举制。(7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品中正制与察举制的关联,归纳九品中正制在初创时的积极意义。(5分) 答案 (1)主要科目:孝廉、秀才。 区别:一个重德行,一个重才能。 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人才,但是举荐权逐渐为地方官僚和权贵掌握,阻断了平民上升通道。 (2)关联:九品中正制打破了察举制下豪强大族对选人权的控制,但是九品中正制延续了察举制重视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的特征。 积极意义: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吏治澄清,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后来两科逐渐合并为一种,称为‘孝廉’。此外‘秀才’也是察举的重要科目之一”“孝廉重在德行,秀才重在才能”可得出主要科目是孝廉、秀才;区别为孝廉重视德行,秀才重视才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进行评价。(2)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此项制度其实依然是采取地方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保留了汉代乡举里选的遗意”可得出九品中正制打破了察举制下豪强大族对选人权的控制,但是九品中正制延续了察举制重视群众舆论和公共意见的特征。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一方面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当时一时间吏治澄清,另一方面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可归纳出九品中正制初创时期解决了选拔官吏无标准的问题,使吏治澄清,缓解了中央政府与世家大族的紧张关系,同时加强了中央集权。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从上图中任选3个及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运用所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所拟主题进行阐释。(要求: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清晰)(12分) 答案 示例一: 选取信息:三教合一;李白、杜甫的诗歌;胡旋舞。(1分) 主题:隋唐时期的文化呈现多元的特点。(2分) 论述: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巩固,政府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交流十分频繁,促使这一时期的文化呈现多元的特点。具体表现有: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诗歌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以李白、杜甫的创作为代表;胡旋舞等传入中原地区。就“三教合一”而言,经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割据,中国本土的道教,以及外来佛教,均在中国有了广泛的受众,传统儒家思想融合佛道思想,获得新发展。就李、杜诗歌与胡旋舞而言,这一时期,唐诗的创作达到顶峰,李白的诗歌体现了盛唐气象,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反映了急剧变化时期的社会现实;在民族交融的大背景下,来自西域地区的乐舞如胡旋舞传入中原地区,丰富了中原地区人民的娱乐生活。(8分) 结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民族交融趋势加强,思想文化领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1分) 示例二: 选取信息: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都护府与藩镇设立;三教合一。(1分) 主题:民族交融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分) 论述:隋唐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与繁荣时期,民族交往密切,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巩固。其主要表现为: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都护府与藩镇的设立;“三教合一”主张的提出。经济上,随着隋唐时期农业、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为丝绸之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陆上丝绸之路的繁荣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政治上,隋唐中央政府在前代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如设置都护府与藩镇,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文化上,这一时期,在政治、经济高度繁荣的基础上,外传的佛教、本土的道教以及传统的儒家思想在隋唐社会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与此同时,一些儒家学者,如韩愈,以弘扬“道统”为己任,积极推进传统儒学的复兴。(8分) 综上所述,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来看,隋唐时期的物质基础、制度文明及思想文化均高度繁荣,是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时期。(1分) (“示例”只作参考,从其他的角度进行论述,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由材料可知,图中涉及隋唐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史实,题目要求学生从图中任选3个及以上相关信息,自拟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进行阐释。首先,可以从某一特定角度选择信息,也可以从多个角度选择。联系隋唐时期的阶段特征,如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国力强盛、民族交融、社会风尚开放进取、思想上兼收并蓄等拟定主题。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围绕主题进行阐释,注意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最后,总结归纳。 单元集训(二) 限时:55分钟/满分:7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曹操说:“夫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进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陈平岂笃行,苏秦岂守信邪?而陈平定汉业,苏秦济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废乎!有司明思此义,则士无遗滞,官无废业矣。”据此可知,当时(  ) A.曹操选才不拘一格 B.世家大族垄断官场局面被打破 C.以官举士方式终结 D.道德品质是曹魏选官主要标准 答案 A 材料表明,曹操选拔人才不论出身贵贱和名声高低,根据其实际才能予以任用,有功则赏,不念旧恶,A项正确。九品中正制导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但此时尚未建立,排除B项;当时,除主流选官制度外,还有恩荫等选官方式,排除C项;“道德品质是曹魏选官主要标准”与“有行之士未必能进取”不符,排除D项。 2.下图所示为20世纪末在甘肃高台县(河西走廊中部)考古发现的魏晋时期的《黄帝问道图》(壁画砖)。该图可用于说明魏晋时期该地区(  ) A.“大一统”思想的强化 B.道教发展本土化 C.民族服饰的相互影响 D.民族认同感增强 答案 D 根据材料“甘肃高台县(河西走廊中部)考古发现的魏晋时期的《黄帝问道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北方民族地区的壁画砖中出现代表汉族文化的内容,反映了中原汉族文化对该民族地区的影响,有利于推动民族交融,增强少数民族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D项正确。“春秋大一统”的思想主张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的,意在加强中央集权,且图中信息不涉及“大一统”思想,排除A项;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排除B项;民族服饰是各民族的特色服饰,材料中不能看出民族服饰的影响,排除C项。 3.北魏孝文帝重新确定士族门阀的标准,突出强调北魏以来的官职爵位,摈弃德、才因素,甚至将以往的“阀阅”也置于从属的、参考的位置,凭借皇权威势、强行以法律形式确立“四海大姓”“州姓”“郡姓”和“县姓”等四等级门阀系列。这导致(  ) A.贵族阶层民族矛盾消解 B.选官制度发生根本改变 C.门阀等级制度走向瓦解 D.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强化 答案 D 材料北魏孝文帝“重新确定士族门阀的标准”“凭借皇权威势、强行以法律形式确立……四等级门阀系列”,这有利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D正确。“矛盾消解”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这一时期选官制度没有发生根本改变,排除B;材料只是确定新的士族门阀标准,并非促使门阀等级制度走向瓦解,排除C。 4.南朝时,扬州地区人口较东汉中期增长4倍以上,而赣江、湘江流域人地关系与东汉中期差别不大;成群的野生动物更主要出现在湘赣流域,而扬州区域相对较少。这反映出当时(  ) A.江南地区得到普遍开发 B.经济重心实现南移 C.南方各地区发展不平衡 D.北方经济超越南方 答案 C 南朝时期,位于长江下游的扬州地区人口增加明显,但是中游地区人口增加并不明显,说明这一时期南方得到开发,但各地区发展并不平衡,C项正确,A项排除;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完成,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北方经济情况,排除D项。 5.下表是魏晋南北朝面妆的主要样式及寓意 样式 寓意 仙髻、仙蛾妆、 五色花钿 有长生不死的内涵,表达对神仙世界的憧憬 面颊点丹脂、 斜红面妆 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封建社会女子以依附和取悦男子为主的爱恋观 额黄妆、 点额、V形花钿 代表脱离世俗苦难向往极乐世界的美好祈愿 出茧眉、碎妆 彰显妇功美德 这些面妆的出现(  ) A.根源于佛教以及道教的兴盛 B.侧面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繁荣 C.均反映社会动荡与儒学衰落 D.体现了形神兼备的审美追求 答案 D 材料中魏晋南北朝每种面妆都折射出了妆容者的内心活动和追求,这体现了形神兼备的审美追求,故D项正确。“斜红面妆”“出茧眉”等与佛教和道教无关,故A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战乱不利于小农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且材料中只有“出茧眉”与桑蚕生产有关,故B项排除;“面颊点丹脂、斜红面妆”等未反映出社会动荡和儒学衰落,故C项错误。 6.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云冈稍晚一些的石窟是孝文帝时期开凿的,其中佛像穿上了宽博的服装,面形消瘦,从早期的雄劲风格发展为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这反映出当时(  ) A.雕刻艺术题材多样 B.北方分裂割据混战不止 C.江南经济得到开发 D.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答案 D 根据材料“早期云冈石窟中的佛像高鼻深目、衣着厚重、身躯魁梧”“孝文帝时期……体现南朝士大夫审美时尚的‘秀骨清像’”并结合所学可知,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逐渐脱离了古印度和中亚佛教造像风格,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艺术特点,即佛教呈现出本土化趋势,D项正确。雕刻艺术的题材不是题干强调的主旨,排除A项;孝文帝改革前已经统一了黄河流域,排除B项;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出江南经济得到开发,排除C项。 7.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儒学多门,章句繁杂,南北治学各有侧重。贞观初,唐太宗诏中书侍郎颜师古考订五经文字歧义,始成《五经定本》,作为官方统一课本正式发行;又诏颜师古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诸儒撰《五经正义》,对五经的内容及思想作出标准统一的解释。唐太宗此举意在(  ) A.确定科举考试内容 B.适应大一统政治需要 C.巩固儒学正统地位 D.打击门阀士族的势力 答案 B 唐太宗使人考订五经文字歧义,编成统一课本《五经定本》,后又撰成《五经正义》对五经的内容及思想作出标准统一的解释,其目的是通过确定权威版本和经义,统一思想,以适应大一统政治需要,B项正确。A、C两项不是此举根本目的,排除;由官方统一解释儒家思想并撰成统一课本发行,与打击门阀士族势力无关,排除D项。 8.自隋朝为了加强对尚书令的牵制,启用皇帝最为信任之人,其任命就多了份特殊性。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登位,因为他曾任尚书令一职,“其后人臣莫敢当”,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的职衔,于是尚书仆射成为实际上的尚书省长官。公元662年,唐高宗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这一现象(  ) A.维护了君主专制 B.制衡内朝势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 A 据材料“久而久之尚书令演变成一个荣誉的职衔,于是尚书仆射成为实际上的尚书省长官。公元662年,唐高宗下令废除尚书令一职”并结合基础知识可知,尚书令曾拥有较大权力,废除尚书令是对中枢行政权力的调整,是皇权强化的表现,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尚书令这一职位在隋唐时期的演变,没有明确对于内朝官员具体的牵制情况,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中央内部中枢权力的变化,没有明确中央对于地方的具体管理措施,排除C项;材料仅涉及中央内部中枢权力的变化,没有明确对于民族及边疆等管理的具体措施,排除D项。 9.唐代的科举考试分为常举和制举两种,其中常举以明经和进士两科最为重要。进士又作“士林华选”,对于缙绅而言,“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这说明,唐代“进士及第”(  ) A.影响社会阶层流动 B.考核标准严格苛刻 C.重视世家大族利益 D.受到社会广泛推崇 答案 D 材料“士林华选”“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反映了缙绅渴望考取进士,说明当时社会重视进士及第的名声,D正确。科举制有利于阶层流动,排除A;材料并未涉及考核标准,排除B;科举制使得世家大族地位逐渐衰落,排除C。 10.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年)三月,玄宗下诏宣布:“关内诸州庸调资课,并宜准时价变粟取米,送至京,逐要支用。其路远处不可运送者,宜所在收贮,便充随近军粮。其河南、河北有不通水利,宜折租造绢,以代关中调课。”这一规定,(  ) A.体现中央对财政的统筹调配 B.旨在抑制豪强势力发展 C.推动政府变革税赋征收标准 D.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 答案 A 材料“关内诸州庸调资课”“其路远处不可运送者,宜所在收贮”“其河南、河北有不通水利,宜折租造绢,以代关中调课”表明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进行统筹调配,A项正确。 11.两税法实行以前,唐代赋税征收以“丁身为本”,全国各州府税率基本一致。两税法实行以后,其税额按照各州府“据旧征税数”的原则摊派给当地民户,各州府税率差异较大。据此推知,两税法的实施客观上(  ) A.加重了民众的经济负担 B.解决了政府的财政困难 C.加速了社会人口的流动 D.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答案 C 本题考查唐朝赋税制度。两税法实施后,唐朝改变了以“丁身为本”的赋税征收标准,国家对人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松弛,这客观上有利于各州府之间的人口流动,C项正确。两税法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低收入者的经济负担,排除A项;两税法的实施只能缓解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唐朝的财政困难,排除B项;两税法的实施有利于人口流动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排除D项。 12.唐文宗时实行榷茶制度,“徙民茶树于官场,焚其旧积者”,即实行“官种、官制、官销”制度。唐代对于茶的走私,打击十分严厉,不仅组织缉私队伍,而且规定“私鬻三犯皆三百斤”,即处死刑;如为茶园茶户,只要私卖茶叶100斤以上,便须“杖背”;如捕获有组织、有武装的“长行群旅”,“茶虽少,皆死”。这些举措旨在(  ) A.控制茶叶产售各环节 B.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严厉打击贩茶的商人 D.实现商业管理法制化 答案 B 唐代实行“官种、官制、官销”的榷茶制度,旨在控制关系国计民生且利润高的茶叶行业来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B项正确。A、C两项是政府实行榷茶制度的具体措施,并非目的,排除;材料反映的只是政府对茶叶行业的管理举措,不能说明商业管理法制化的实现,排除D项。 13.唐代的韩愈、柳宗元主张摒弃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而发起古文运动,强调在先秦两汉古文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提出“词必己出”“文以载道”。这场运动持续到宋代,历时二百多年。这场古文运动(  ) A.巩固了儒学思想的政治地位 B.强调了抒发个性和表达情感 C.顺应了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D.反映了文学复古潮流的兴起 答案 A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古文运动强调在先秦两汉古文基础上建立新的散文,提出“词必己出”“文以载道”,其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这有利于巩固儒学思想的政治地位,故选A项。古文运动并非强调抒发个性和表达情感,也未体现市民阶层的诉求,无法说明其顺应了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排除B、C两项;古文运动并不仅仅反映了文学复古潮流的兴起,这只是表象,排除D项。 14.唐朝时,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胡旋舞盛极一时,在众多领域有所体现,如龙门石窟万佛洞凿有胡旋舞者像,敦煌莫高窟刻有《胡旋舞》壁画,白居易著有《胡旋女》长诗。这一现象反映出唐朝(  ) A.西域乐舞艺术感染力强 B.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C.艺术文化成就达到顶峰 D.西域文化影响巨大 答案 D 材料“唐朝时,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胡旋舞盛极一时,在众多领域有所体现,如龙门石窟万佛洞凿有胡旋舞者像,敦煌莫高窟刻有《胡旋舞》壁画,白居易著有《胡旋女》长诗”体现了胡旋舞对唐朝石窟、壁画和诗歌等方面都有影响,说明西域文化对唐朝影响巨大,D正确。材料论及的是胡旋舞的影响,不能得出“西域乐舞艺术感染力强”的结论,排除A;材料现象属于民族间文化交流交往交融,排除B;“达到顶峰”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 15.唐朝妇女可公开参加骑马出游、打猎、打球、拔河等社交活动,妇女穿着男装也是实际生活的需要,挎包的使用亦省却了贵族妇女拎包的繁文缛节。如图为敦煌莫高窟《近事女》壁画,这一壁画体现了唐朝(  ) A.男尊女卑观念瓦解 B.妇女政治地位较高 C.社会开放包容的特点 D.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 答案 C 通过观察壁画《近事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妇女穿着男装、用挎包,参加骑马出游等社交活动,体现出当时社会开放包容的特点,C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尽管唐代社会开放包容,但男尊女卑观念并没有瓦解,排除A项;妇女政治地位较高仅凭材料中对社会生活的描述无法证明,排除B项;积极进取的时代精神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28分)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材料一 南北朝时期,门第之风盛极一时,择偶先看门第出身,同等阶层的通婚是理所当然的选择。陈郡谢氏、琅琊王氏等高门大姓结成一个封闭的婚姻圈,只在圈内通婚,不与庶族通婚。士庶不婚的现象还得到了政权的肯定和支持,甚至平民中的良贱通婚也被禁止。高门大姓如与庶族通婚,在声望与地位上都会遭到打击。与此同时,北朝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却越来越普遍,胡汉之间的婚姻风俗也相互影响。 ——摘编自苏冰《魏晋南北朝 婚姻文化述要》 材料二 唐代高门大姓衰落,不得不借助科举入仕,从而融入官僚阶层之中。在婚姻上他们不再坚守士庶不婚的原则,但在与庶族通婚时往往索取巨额钱财,借此弥补自己在社会声望上的损失。唐代婚姻重财的风气也因此加重,并蔓延到社会下层,“聘财”与“嫁妆”在婚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迄于晚唐,嫁娶论财成为普遍现象,以致贫汉难娶与贫女难嫁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一些富商为了攀附权力,往往备以丰厚的嫁妆,希望与新科进士联姻,导致出现了“榜下捉婿”的现象。社会上才子佳人的观念兴起,文人才子成为理想的择偶对象。 ——摘编自孙玉荣《论唐代社会 变革期的婚姻观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北朝时期婚姻文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南北朝时期相比,唐代婚姻观念的新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7分) 答案 (1)特点:重视门第;士庶不婚;不同民族间通婚。 (2)变化:门第观念减弱;重视政治地位;重视财产。 原因:士族衰落;科举制发展;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 (1)主要从材料中搜寻有效信息加以归纳总结,如“门第之风盛极一时”这一有效信息可归纳为“重视门第”这一特点。(2)第一小问,重点应从材料二中搜寻有效信息,并对比材料一中的相关表述加以归纳总结。如根据“唐代高门大姓衰落,不得不借助科举入仕,从而融入官僚阶层之中。在婚姻上他们不再坚守士庶不婚的原则”可归纳出“门第观念减弱”这一重大变化。第二小问,可从士族这一阶层的衰落、选官制度的演进及商品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 天宝年间,河南、河北的民户占全国总户数的37%。在全国十道的经济发展中,河南、河北居全国领先地位,在财政上也居于重要地位。唐玄宗在诏敕中指出:“大河南北,人户殷繁,衣食之原,租赋尤广。”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如荆州(治江陵县)天宝年间有3万多户,而乾符年间“江陵城下有三十万户”,百年间增长了近10倍!益州,天宝有户59万多,大中年间则“户百万,兵士五万”,也增加了近1倍。唐前期,河南、河北不仅“桑蚕倍多”,质量也是全国最好的。当时绢分为八等,而河南道宋、亳两州的绢列第一等。德宗时顾况指出:“今江南缣帛,胜于谯(亳州又名谯郡)、宋。”唐后期,在江淮出现了一些繁华的工商业城市。至德年间李华在《杭州刺史厅壁记》中指出:“杭州骈樯二十里,开肆三万室。”这比唐前期洛阳开肆三千余多了数倍。白居易指出:“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杜牧也说:“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而韩愈则进一步说:“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 ——摘编自翁俊雄《唐代区域经济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区域经济演变的趋势及其原因。(7分) (2)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8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