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
19
第十九
单元
人口
迁徙
文化
交融
认同
商路
贸易
文化交流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考点一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1.(2016海南单科,8,2分)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 )
A.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
B.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
C.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D.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
答案 D 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和南宋时期,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从而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经济迅速发展。故D项正确。
2.(2016课标Ⅰ,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于前”“田地贵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益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摘编自李龙潜《明清经济史》
材料二 为解决人口压力,康有为认为,“西北诸省土旷人稀,东三省、蒙古、新疆疏旷益甚,人迹既少……早谋移徙”。严复则认为兴办现代实业较垦荒辟田有效得多。到民国时期,有人认为,“人口增加是无止息的,食料的增加是越来越困难的。即使我们能开垦荒地、改良农业、增加生长,总是赶不上人口增加的快”;至于工业化一途,因需要大量投资,短期内难以搞成。因此很多人认为,解决人口问题的“治本方法”是“迟婚与节育”。
——据《康有为全集》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其影响。(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学者缓解人口压力的主张,并加以简要评价。(13分)
答案 (1)原因:统一与稳定;耕地面积增加;精耕细作;高产作物的推广;税收制度的变革。
影响:人地关系紧张;土地过度开发,环境破坏;贫困化,社会矛盾加剧。
(2)主张:向人口密度低的地区移民;发展实业吸收劳动力;增加耕地,改良农业生产;节制生育。
评价:可以总体评价,也可以就主张分别评价。
总体评价:多角度提出缓解人口压力的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分别评价:康有为的主张是缓解人口压力的传统方法,但向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大量移民不可行;严复的主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但当时条件尚不具备;节制生育有可取之处,但未认识到人口因素的积极面。
解析 (1)主要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及归纳概括的能力。第一小问首先要划分出材料一的段落层次,然后归纳出每个层次的大意。归纳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如“社会总体稳定”“根据耕地面积确定税额”“玉米、甘薯……高产作物不断推广”等。第二小问注意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如人地关系、环境问题、社会矛盾等。
(2)第一小问主要从材料中提取关键信息加以概括,如“西北诸省……早谋移徙”“兴办现代实业”“改良农业”“迟婚与节育”等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作答时不要照抄原文,一定要归纳概括。第二小问属于评价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既可以对所有主张进行总体评价,也可以对个人主张分别评价。评价时一定要遵循一分为二的基本原则,既要看到进步性,又要认识到局限性。
3.(2014课标Ⅱ,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建都北京后,原居住于白山黑水间的各民族人口大量内迁,东北地区出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的状况。清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在此设盛京、吉林、黑龙江将军,实施军事化管辖,设置关口,长期禁止关内人口迁居,往来须持有官方颁发的路票。“移民之居住有禁,田地之垦辟有禁,森林矿产之采伐有禁,人参东珠之掘捕有禁”。从乾隆年间开始,山东、河北等地“闯关东”者日盛。“每查办一次,辄增出新来流民”,他们“不但不肯回籍,抑且呼朋引类,日积日多”。清廷对东北地区时开时禁。
——摘编自葛剑雄主编《中国移民史》等
材料二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清朝与俄国的东段边界。但直至19世纪初,黑龙江以北数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民不足1万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清政府被迫与俄国签订《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随即开放了哈尔滨以北的呼兰河平原和吉林西北草原。新来移民与当地满、蒙古等族通婚、建庙、演戏、立会、设学堂、建市镇。仅十余年,呼兰地区已是“三城相望,粮产丰饶,商贾因之麇(群)集,流民居户不下十有余万”。1904年,清政府全面开放东北各边荒地;1907年,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1908年,仅奉天一省人口已达1 100万人。1911年,清政府制定了东三省移民实边章程。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东北地区移民过程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13分)
答案 (1)清政府由禁止到时开时禁再到鼓励;由自发移民为主到政府主导为主;移民政策受外来侵略影响;移民主要来自邻近省份;移民禁而不止,规模逐渐扩大;从非法移居到合法定居、生产。(12分)
(2)缓解关内人口压力;增加政府收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管理;促进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和先进技术的传播;有助于抵御列强侵略;促进东北开发。(13分)
解析 第(1)问,首先要提炼出两则材料的关键信息,然后根据这些关键信息进行概括,注意角度一定要全面,如政府的政策、移民的来源和规模等。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从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融合等方面总结移民东北的历史作用。政治方面要联系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抵御外来侵略,经济方面要联系增加政府收入、促进当地开发以及缓解人口压力,文化方面要联系移民对促进关内、关外文化技术交流的作用。
考点二 近代殖民活动和现代社会的移民与多元文化
1.(2018海南单科,6,2分)下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
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国家
时间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1
7
216
合计
10
62
552
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答案 A 题干数据显示,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华人宗教碑铭的数量增长迅速,结合所学可知,其原因是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多,故选A。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表现为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及农产品日益商品化,与人口迁移海外无关,排除B;人口的迁徙与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无直接因果关联,排除C;17—19世纪的中国对外主要实行“海禁”政策,阻断了正常的海外贸易,排除D。
知识拓展 明清时期,伴随着美洲高产作物的传入和长期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我国南方地区的开发进一步深入,甚至出现了人满为患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广东、福建的大量民众纷纷移民东南亚寻求生计,这种情况在19世纪达到一个高峰。
2.(2016课标Ⅱ,40,17分)(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185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
主要
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
拉丁美洲
主要
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
大洋洲
人口迁
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1 500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 800万,1834—1941年亚洲移出1 200万~3 700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1974年为947.5万,1985—1990年年增长率为2.59%
——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
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到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1801—1850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1 500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1862—1949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 510家,投资总额约63 271万元。新中国成立后,大陆地区很少向外移民。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 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
——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
答案 (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
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
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共17分)
解析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中有关亚洲人口迁移的信息,对比材料二中中国海外移民的几个阶段归纳特点;对应相关历史阶段,迁移近现代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特征分析归纳其形成的主要原因;第二小问,回忆近代中国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结合华侨华人活动的历史事件说明其贡献。
3.(2019课标Ⅱ,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美]菲利普·费尔南德兹—
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注:“自然进程”是指人与自然的互动;“人文进程”是指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有史以来,人们试图以各种方式认识历史。材料反映了一位学者对19和20世纪世界历史的认识,对此认识提出你自己的见解(赞成、质疑、修改皆可),并说明理由。(要求:见解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答案 示例一:
见解:自然进程要坚持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理由:第一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无节制地开发煤炭作为能源,促使全球人口剧增,同时加剧了环境污染;第二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无节制地向大自然掠夺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致使1870—1900年间世界范围的饥荒和干旱发生;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进入信息时代,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大肆毁林,恶化了生态环境,全球变暖威胁人类健康发展。
总之,人与自然的互动,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才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
示例二:
见解:人文进程体现全球治理体系的不合理性。
理由:19世纪中后期西方自由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市场与原料,列强对中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法德为争夺欧洲霸权引发普法战争;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但加剧了列强间的矛盾,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引发了货币大战、关税大战、贸易大战,进而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后美苏冷战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总之,近现代西方主宰下的世界,缺乏全球治理体系的公平正义性,不利于世界的整体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文明发展史,考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提出问题、论证问题并得出结论的能力。试题以“自然进程”和“人文进程”的相关内容为背景材料,考查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生产生活。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选取“自然进程”中人与自然的互动,或“人文进程”中文明与文明、人群与人群的相互影响,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调动所学知识,对信息进行合理解读。注意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
考点三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2016海南单科,1,2分)下图是中国古代一面铜镜背面的局部,图饰为葡萄。它的制作朝代应当是( )
A.商 B.周
C.秦 D.唐
答案 D 铜镜的制作与发展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鲜明的特色。图中镜中的装饰物为葡萄,这种形状的葡萄是在汉代张骞通西域后才开始在中国种植,隋唐时代达到繁荣,与商代、周代、秦朝在时空上不符,唐代铜镜装饰中有葡萄海兽,D项符合题意。
2.(2015课标Ⅱ,27,4分)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 )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答案 B 明成祖将都城从地处全国经济文化重心地区的南京迁到当时相对落后的北京,需将大量物资由南方输送到北方,客观上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为区域性商帮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故B项符合题意,C项错误。迁都是在国家政治统一的情况下进行的,A项错误;迁都并没有改变南方作为经济文化重心的地位,D项错误。
误区警示 本题易错选A项。考生须明白,明太祖时期统一了全国,明成祖朱棣是在“靖难”成功后才将都城迁到北京的。考生需熟悉通史知识方能得心应手。
3.(2013课标Ⅱ,26,4分)明朝有人描述在广东大庾岭所见:“盖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过南者月无百驮,过北者日有数千。”这表明当时( )
A.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
B.岭南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
C.以物易物是商贸的主要方式
D.区域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北货过南者,悉皆金帛轻细之物;南货过北者,悉皆盐铁粗重之类”,可知广东大庾岭南北物产存在差异,但无法说明岭南经济发展程度高于北方,排除A。材料信息只能说明岭南地区有商人活动,无法说明该地区是商人活动的主要地区,排除B。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从材料信息看,广东大庾岭南北经济差异明显,这一差异造成长途贸易兴盛,故选D。
4.(2014海南单科,7,2分)明中后期介绍商路、商业信息的书籍大量出现,徽商黄汴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全国143条水陆交通路线的里程。这说明( )
A.社会经济发展促成知识结构的更新
B.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C.商业类书籍为士子科举的必读书目
D.商人成为知识的主要生产和传播者
答案 A 依据材料可知,明朝后期出现了许多介绍商路和商业信息的书籍,这是商品经济发展在文化领域的具体表现,说明社会经济发展促使新的知识结构出现,故A项正确。
5.(2012北京文综,12,4分)秦汉至明代,商人长期处于社会底层。一个重要原因是统治阶层认为商人( )
A.不事生产 B.不尊儒术
C.不敬宗族 D.不纳租税
答案 A 本题实际考查中国古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同时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辨别历史事物的能力。在统治阶层眼中,商人不从事生产劳动,无助于增加社会财富,对维护统治不利,这是封建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故A项正确。
知识拓展 重农抑商政策发展历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首倡“重农抑商”;西汉时,抑制富商大贾,发展官营商业,严格限制私人商业;中唐以来,商税成为政府的重要收入来源,抑商政策松动;明清时固守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2012福建文综,15,4分)《司马光奏议》载:“夫农、工、商贾者,财之所自来也。……公家之利,舍其细而取其大,散诸近而取诸远,则商贾流通矣,农、工、商贾皆乐其业而安其富,则公家何求而不获乎?”在这里,司马光( )
A.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B.指出促进商业流通的重要性
C.提出“农本商末”观点
D.说明保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
答案 B 从材料看,司马光认为农、工、商是财富的主要来源,认为商业流通是促进农、工、商安居乐业的重要保证,实质上主张在经济政策上应重视商业流通的作用,故答案为B项。A项在材料中未反映;C项在材料中得不到证明;D项与材料不符。
考点四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