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_1.
讲解部分PPT
_1
讲解
部分
PPT
高考化学,新高考专用,专题一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一、物质的组成,1.元素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单质形式)和化合态(化合物形式)。,2.同素异形体,3.单质和化合物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4.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同种物质(单质或化合物)组成。2)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不同的物质(单质或化合物)组成。注意: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例如O2和O3的混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二、物质的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2.交叉分类法,3.物质分类中易混淆的概念1)酸的元数不一定等于酸分子中的H原子数。如亚磷酸(H3PO3)是二元酸,次磷酸(H3PO2)是一元酸,因为它们的结构分别是、。2)无氧酸不一定是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如氢氰酸(HCN)等。3)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NO2等。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CrO3。,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CrO3为酸性氧化物。6)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7)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Fe2O3。8)Na2O2与酸反应不仅生成盐和水,还生成O2,因而不是碱性氧化物。注意:酸性氧化物是指CO2、SO3等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类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指CaO、Fe2O3等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一类氧化物。,三、胶体,1.分散系1)组成:分散质和分散剂。2)分类:溶液、浊液和胶体。如图所示:注意: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分散剂是液体的是液溶胶,如Fe(OH)3胶体;分散剂是气体的是气溶胶,如云、雾;分散剂是固体的是固溶胶,如有色玻璃。,2.胶体的性质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叫作丁达尔效应。注意: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溶液和胶体。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不同。胶体粒子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微观粒子尺度与宏观性质具有一定的关系。,3.Fe(OH)3胶体的制备将饱和的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煮沸至液体变为红褐色,停止加热。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胶体)+3H+。,考点二物质的转化,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及判断方法,注意: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原子核发生变化的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例如核裂变、核聚变,虽然有新物质生成,但均不属于化学变化。,2)物质变化过程中的“三馏”“四色”“五解”和“十七化”,注意:化学变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相互转化、CuSO45H2O的脱水、蛋白质变性、电解质溶液导电、浓硫酸脱水、煤的气化和液化。物理变化:金属导电、盐析、活性炭吸附、渗析。爆炸有的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有的是由物理变化引起的。,2.物质的转化,综合化学与传统文化 中国古代文明、重要古籍文献、经典诗词、谚语中蕴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主要包括物质的成分及类别、物质的性质及反应类型、物质的分离及提纯操作等。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提取所给文本信息中的有效信息并将其转化为现代化学学科中物质的组成与分类、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分离提纯方法、反应类型及反应原理等熟悉的教材知识。,一、解题思维模型,二、常考经典史籍材料归纳,1.传统文化与物质变化1)“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描述的是铁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2)古代鉴别硝石(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的方法:“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利用的是焰色试验。,2.传统文化与古代化学工艺1)烧制陶器:陶瓷是传统的硅酸盐材料,它的基本原料是黏土。釉料中主要含有一些金属及其化合物,在高温烧制时金属及其化合物发生不同的氧化还原反应,产生不同颜色的物质。2)冶炼青铜:其过程大致是先把选好的矿石加入熔剂,再放入炼炉内,点燃木炭熔炼,等火候成熟,弃去炼渣得初铜。初铜经提炼才能获得纯净的红铜。红铜加锡、铅熔成合金,即是青铜。3)酿酒:先用米曲霉、黑曲霉等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称为糖化;再用酵母菌将葡萄糖发酵产生酒精,发酵后的混合料经过蒸馏,得到白酒和酒糟。,3.传统文化与物质分离技术1)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升华法。2)本草纲目记载了“皮硝”的提取方法:“煎炼入盆,凝结在下,粗朴者为朴硝,在上有芒者为芒硝,有牙者为马牙硝。”该过程叙述了用结晶法提纯芒硝。3)天工开物中对“海水盐”有如下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下列灶燃薪,多者十二三眼,少者七八眼,共煎此盘火燃釜底,滚沸延及成盐。”文中包括加热蒸发、结晶等基本操作。,4.传统文化与化学物质1)汉书中“高奴县有洧水可燃”里的“洧水”指的是石油。2)天工开物中“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里的“石灰”指的是CaCO3。“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的“裘”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中的“矾”指的是含结晶水的硫酸盐。3)唐代诗人白居易留下了“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的名句。这里的“玉”即玉石,其主要成分是硅酸盐,熔点较高。,例(2022湖北,3,3分)武当山金殿是铜铸鎏金大殿。传统鎏金工艺是将金溶于汞中制成“金汞漆”,涂在器物表面,然后加火除汞,使金附着在器物表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鎏金工艺利用了汞的挥发性B.鎏金工艺中金发生了化学反应C.鎏金工艺的原理可用于金的富集D.用电化学方法也可实现铜上覆金,解题导引鎏金工艺利用了金能溶于汞以及汞受热易挥发的性质,使金紧附于器面不脱落,整个过程中无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解析“加火除汞”利用了汞的挥发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汞可将金溶解,然后加热除去汞,可使金富集;铜作阴极,电解液中含有可溶性的含金元素的离子,用电解法可实现铜上镀金;故选B。,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