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十年真题-01-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十年 01 第一 单元 中华文明 起源 秦汉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建立 巩固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一单元 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考点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1.(2018海南单科,1,2分)下列汉字字体中,得名缘于书写材质的是(  ) A.隶书 B.金文 C.小篆 D.草书 答案 B “金文”是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因而被称为“金文”,故B项正确。A项隶书得名于最初使用者的身份,而C项小篆、D项草书得名于字体形态,故不合题意。 2.(2014课标Ⅱ,24,4分)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应起源于现在的(  )                       A.河南 B.河北 C.陕西 D.山东 答案 C 西周是由兴起于今陕西岐山一带的周部族建立的,题干中的“雅言”是由当地语言发展而来的,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省份均与周的发源地无关。 3.(2013课标Ⅰ,24,4分)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答案 C 材料表明,战国时期的秦国率先打破了分封制对墓葬等级的规定,形成君王墓葬独大的局面,说明秦国率先由分封体制向集权统治演变,C项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是分封制瓦解的根本原因,A项错误;B项表述错误;战国时期分封制已经遭到破坏,D项错误。 4.(2017江苏单科,1,3分)《国语》讲“祀,国之大节”。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农具 B.礼器 C.食具 D.货币 答案 B 材料信息显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是政治权力的象征,说明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与“政治的权力”这一信息不符,故均可排除。 5.(2014广东文综,12,4分)“宗”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 A.祖先牌位 B.皇帝宝座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 答案 A 在夏商周时期,“宗”有宗庙之意,而宗庙是帝王或诸侯祭祀祖宗的场所,即题干中所说的“”,则“”就可能表示宗庙里所供奉的祖先牌位,故A项符合题意。由“甲骨文”信息可知,当时尚未有皇帝称号,故B项错误。青铜兵器和铁制农具均与宗庙之意相差甚远,故C、D两项可排除。 6.(2020天津,1,3分)井田制下,村社内的土地分为公田和私田,私田是分给村社成员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即“三年一换土易居”。这意味着私田(  ) A.可以进行交易买卖 B.收获全部上缴国家 C.属于小农经济范畴 D.所有权归国家所有 答案 D 由材料可知井田制下,村社土地中的私田只是分给村社成员使用的份地,“按制度定期交换,村社成员要随份地变动而迁居”,可见尽管冠以“私田”之名,但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而非私有,所以D项正确。井田制下的土地归国家所有,村社成员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所以不能进行土地的交易买卖,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私田收获的信息,B项错误;小农经济在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是盛行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材料所述不属于这一模式,C项错误。 7.(2016课标Ⅲ,24,4分)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  ) 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 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 答案 B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这表明西周时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因此B项符合题意。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只是字数和语句格式的变化,并非全新的文字体系,故排除A项;宗法制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材料中“追颂祖先功德”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C项与史实不符;从材料可知,西周时期的青铜器仍是家族传承的重器与礼器,其功用并未发生重大改变,故D项错误。 8.(2016海南单科,3,2分)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 B 在古代中国,家国一体,“家天下”观念影响深远。中国古代“父母官”现象的出现,体现了“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宗族关系,也不是官员的考核标准,故A、C两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 9.(2018课标Ⅱ,24,4分)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答案 A 商汤对鸟兽“网开三面”,体现了其仁德之心,他也因此得到诸侯拥护,并最终创立商朝,这一记载说明司马迁有意强调商汤能够建立商朝是其仁德的结果,故选A。农耕是夏商时主要的经济活动,而非捕猎,排除B;“网开三面”的故事发生在商朝建立之前,排除C;夏商更替的主要原因在于夏桀残暴,商部族发展生产,逐渐强大,并非资源争夺,排除D。 10.(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答案 A 从材料信息看,贵族朝会时,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九夷、八蛮等都有严格的列位礼节,这种礼仪规定体现了分封制下的等级特征,故选A项。B、C、D三项均与材料中的“贵族朝会”特征不符。 11.(2017北京文综,37,10分)(节选)儿童:成长、保护与发展   材料一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中国古代儿童称谓简表 年龄段 称谓 称谓由来(摘自《礼记》等) 1—3岁 孩提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 10岁以前 孺子 孺子早寝晏起,唯所欲,食无时 满10岁 幼学 人生十年曰幼,学 13—15岁(男) 舞勺 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一种文舞) 15岁左右(男) 束发 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 15岁(女) 及笄 十有五年而笄(笄礼) 15—20岁(男) 舞象 成童,舞《象》(一种武舞),学射、御 满20岁(男) 弱冠 二十曰弱,冠(冠礼) (1)礼乐制度是维护宗法社会的重要基础。表中能够反映礼乐制度对儿童要求的称谓有哪些?简析在先秦社会礼乐制度是如何渗透到儿童成长过程中的。(10分) 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 (1)称谓: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 简析:先秦有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礼乐制度培养子弟;依据儿童年龄划分学习阶段;男女要求不同;学习礼乐目的在于更好地维护社会等级制度,稳定统治秩序。 解析 (1)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礼乐制度。第一小问旨在考查学生对礼乐制度概念的理解,分析材料可知,孩提和孺子两阶段均不涉及礼乐制度;幼学、舞勺、束发、及笄、舞象、弱冠则体现了礼乐制度对儿童的要求。第二小问,通过对第一小问的回答可知,先秦时期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统治秩序,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礼乐制度,贵族根据这套制度培养子弟,儿童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同时对男女的要求也不同。 考点二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1.(2012江苏单科,1,3分)“自楚骚、唐律争妍竞畅,而民间性情之响,遂不得列于诗坛,于是别之曰‘山歌’,言田夫野竖矢口寄兴之所为,荐绅学士家不道也。……山歌虽俚甚矣,独非《郑》《卫》(国风之篇)之遗欤?”据明代冯梦龙的这段话,与山歌相似、能体现“民间性情之响”的是(  ) A.《诗经》 B.楚辞 C.汉赋 D.唐诗 答案 A 材料表明山歌的特点是反映民间风情,与此相类似的是《诗经》中的“风”,故A项符合题意。从材料看,楚辞、唐诗兴起后排斥“民间性情之响”,排除B、D两项;材料并未反映汉赋的情况,排除C项。 2.(2015安徽文综,12,4分)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C.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D.忠君思想已经形成 答案 A 田子方感到骄傲的原因主要是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说明当时各诸侯国非常重视士人,故A项正确。 3(2014山东文综,13,4分)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答案 A 在孔子兴办私学之前,只有贵族子弟享有受教育的权利。而孔子招收的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就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故A项正确。材料信息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教育领域的变化,B、C、D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 4.(2020浙江7月选考,1,2分)浏览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宝库,可以看到不胜枚举、异彩纷呈的珍品。下列项中属于先秦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是(  ) A.汉赋 B.楚辞 C.话本 D.散曲 答案 B 楚辞是公元前4世纪在南方楚国产生的一种诗歌体裁,属于先秦时代的文学成就,故B项正确。汉赋是汉代最主要的文学体裁,话本出现于宋代,散曲是金元时期在北方民间流行起来并兴盛于元明时代的一种诗歌体裁,皆与题干不符,故排除A、C、D三项。 5.(2019海南单科,1,2分)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答案 B 依据材料可知,孔子认为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君子懂得并能做到坚持道义,而小人恰恰相反,他们总是不择手段地捞取好处。孔子将是否能够坚持道义作为在道德方面区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之一。同时,孔子反对追求不义之财和不择手段地谋取私利。这表明孔子重视社会道德构建,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论述的是道德,而非社会等级,故A项排除;孔子反对追求不义之财,而非认同社会贫富分化,故C项错误;孔子只是反对追求不义之财,并不反对百姓追求富裕,故D项错误。 6.(2016课标Ⅰ,24,4分)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 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 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 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 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 答案 C 儒学在汉代被称为“周孔之道”,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思想多从西周时期的政治文化中汲取营养,而“五经”多是记载西周时期的政治和文化制度,因此说儒家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C项正确。在孔子创立儒学之前,“五经”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汉代董仲舒等对儒学有改造,有继承,有发展,并非背离,故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儒学日益兴盛,表明秦始皇焚书只是使儒家思想遭受重创,但儒学传统并未因此而断绝,故D项错误。 7.(2015课标Ⅰ,24,4分)《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看,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可以养活更多的人,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小农的生活压力,有利于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C项正确。畜力和铁制农具的使用有利于农业收益的增加,A项因果倒置;农业收益增加为手工业和商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故B项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也会使地主实力上升,有利于土地兼并和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D项错误。 8.(2018浙江4月选考,2,2分)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这体现了(  ) A.民贵君轻的主张 B.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 C.克己复礼的思想 D.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答案 B 本题考查百家争鸣。根据题干中提到的“尚贤、尚同”“节用、节葬”可知,该思想家属于墨家。选项A是儒家孟子的主张,选项C是儒家孔子的思想,选项D是道家思想的特点,选项B是墨家学说的特点。故选B项。 9.(2015海南单科,1,2分)先秦诸子百家既相互辩难,也相互影响。儒家与法家主张的共通之处是(  ) A.重农抑商 B.强调制度与秩序 C.厚古薄今 D.重视道德与人伦 答案 B 儒家强调“仁”和“礼”,主张德治和仁政,希望建立贵贱有序的等级秩序;法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倡导法治,因此B项符合题意。法家主张重农抑商;儒家思想“厚古薄今”、重视道德与人伦,故A、C、D三项错误。 10.(2015四川文综,1,4分)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 答案 B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法等学派各执主张,互相诘难、批驳,又彼此吸收、融合。题干关键信息为“融合倾向”,礼法兼用体现了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的融合倾向,故B项正确。A、C两项为儒家主张,D项为墨家主张,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11.(2014海南单科,1,2分)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  ) A.君主无为而治 B.强化血缘等级 C.推行礼乐仁政 D.实行严刑峻法 答案 D 题干材料的意思是:国君们所需要的民众,一是要战时能为他们卖命,二是要平时能为他们效力。这显然与主张实行严刑峻法,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法家思想相吻合。A、C两项主张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12.(2016海南单科,4,2分)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  ) A.努力完善个人品德 B.坚持个人独特性格 C.勇于突破礼制束缚 D.敢于反抗专制暴政 答案 A 材料中孟子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体现了对个人品德的完善,而非坚持个人独特性格,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信息与突破礼制束缚无关,排除C项;“涵养‘浩然之气’”无法体现反抗专制暴政,故D项表述错误。 13.(2019北京文综,12,4分)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答案 A 公元前7—前5世纪正处于东周时期,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属于古代西域地区,在这些地区出土了“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说明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故A项正确,C项错误。材料不能反映出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带有西域特征的说法也无从得出,故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东周时期楚国和西域地区的交流,但并不能说明生活方式趋同,故排除D项。 14.(2019浙江4月选考,1,2分)研究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史,史家选择了一些关键词进行分析,如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孔子、孟子、荀子,等。据此判断,下列项中与之相符的是(  ) ①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 ②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③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 ④比较成熟的农业技术和相对完备的农业管理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答案 C 根据题干时间“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可知史家研究的是先秦早期和秦代的历史,依据关键词“分封制、宗法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并联系所学可知,分封制与宗法制说明早期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从其发展历程可知,政治制度较早走向完备和成熟;通过关键词“孔子、孟子、荀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儒家思想较早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故①②③正确,C项符合题意。题干提供的关键词无法体现④,故排除。 15.(2017海南单科,1,2分)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  ) A.宗法制度的瓦解 B.分封制度的崩溃 C.等级制度的颠覆 D.礼乐制度的破坏 答案 D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主要涉及继承问题,属于家族内部层面,而题干材料主要涉及的是礼器的使用,故A项错误;分封制度强调的是封邦建国,属于国家政治层面的制度,而材料只是涉及礼器的使用,属于社会礼仪规范层面,故B项错误;自商周以来,古代中国社会一直存在等级制度,故C项错误;材料中诸侯使用只有周天子才能享有的九鼎,诸侯的僭越破坏了礼乐制度对贵族日常行为礼仪的规范,表明礼乐制度遭到破坏,故D项正确。 16.(2013广东文综,12,4分)战国以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以后,“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战国以前,只有贵族才能被称为“百姓”,战国以后,普通民众也可以被称为“百姓”,这实际上反映了贵族地位的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宗法制的衰落,故选B项。战国以后,分封制、井田制日益瓦解,故排除A、D两项;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 17.(2012海南单科,1,2分)《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后来,历代皇帝、皇后不断举行这样的仪式。这反映了(  ) A.周代制度在后代被严格奉行 B.古代政治制度变迁异常缓慢 C.重农抑商从周代始一直推行 D.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 答案 D 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经济,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A项与史实不符,周代制度并未被后代严格奉行,排除A项。B项与题干主旨不符。重农抑商是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开始的,C项错误。材料中统治者重视农桑,反映出农桑是古代社会经济的主体,D项正确。 18.(2012山东文综,9,4分)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答案 D 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注重实践”“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和轻视商人与学者等信息可知,该学派否定贵族政治,主张法治、重农抑商,注重实践。结合所学,可知该学派应为法家,故D项正确。材料中对商人和学者的认识不符合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观点,排除A项;战国时期的道家抱有“逍遥”的人生态度,材料中对“贵族”的认识不符合该学派的观点,排除B项;墨家主张非攻、尚贤、节俭,材料内容不能体现该学派的观点,排除C项。 19.(2019浙江4月选考,2,2分)中国是诗的国度,每一时期都有内涵深厚、风格新异的优秀作品问世,都有文辞隽永的诗句流传。下列诗句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是(  ) A.“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B.“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 C.“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D.“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 B “虽萎绝其亦何伤兮,哀众芳之芜秽”出自战国时期屈原的代表作《离骚》,故B正确。“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为宋代苏轼所作,出自《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出自唐代杜甫的《天末怀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出自唐代李白的《行路难》。故A、C、D均不符合题意。 20.(2014重庆文综,1,4分)中国古代的一部作品,以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大量运用“美人芳草”的比兴手法和瑰丽的语言,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该作品是(  ) A.《诗经》 B.《老子》 C.《庄子》 D.《离骚》 答案 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文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由题干中“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和“闪耀着南方楚文化的奇丽色彩”等可知,该作品是屈原的《离骚》,故D项正确。 21.(2017浙江11月选考,2,2分)在中国思想文化第一个枝繁叶茂期,有思想家针对“百家异说”局面,认为人的认识应当力避“私(偏爱)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其观点旨在表达(  ) A.倡导独立思考精神 B.不同学派应相互竞争 C.吸收各家思想精华 D.理论认识应格物致知 答案 C 题干材料意在表达要吸收各家思想精华,故C项正确。A、B两项均与材料不符;D项是宋明理学的认识论,不符合题意。 22.(2018江苏单科,1,3分)被孟子称为“贱丈夫”的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他们只能在野外找个土岗,“以左右望”,获取利益。后来,民间商人向政府纳过税后就可以在城里的市场上进行交易了。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B.民间商人推动商业市镇崛起 C.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 D.民间商人可以取得合法地位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民间商人最初是不合法的,不能到城里市场上去交易,后来他们通过向政府纳税获取到城里市场上交易的资格,意味着其可以取得合法地位,故选D项。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直实行重农抑商政策,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间商人由非法到合法的变化,没有涉及商业市镇崛起的信息,B项错误;政府不再监管商业活动的说法明显与史实不符,C项错误。 23.(2017课标Ⅲ,24,4分)下图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 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 答案 A 本题考查汉字的演变。图中“车”“马”二字由繁到简,说明从西周到战国,文字的频繁使用促使人们简化字形,以利于书写,故A项正确。西周至战国,人们把文字刻在甲骨上,或镌刻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地使用竹片、木简和帛做书写材料,但书写材料的不同未必会影响文字字形的变化,B项错误;各国变法主要是为了增强自身实力,对字形的变化影响不大,C项错误;“书同文”推行于秦统一六国以后,时间不符,D项错误。 24.(2018海南单科,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孔子曾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他一度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他还提倡“学而优则仕”,其弟子亦多有入仕者。孔子认为一个人要成为完美的人,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个人“不学礼,无以立”,在言行上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摘编自王钧林《中国儒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孔子关于礼的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孔子关于礼的主张。(8分) 答案 (1)背景:①礼乐传统;(2分)②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3分)③思想活跃。(2分) (2)主张:①重建礼制社会;(2分)②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2分)③积极入仕,以礼治国;(2分)④人人都践行周礼。(2分) 解析 第(1)问,应注意从两个角度简述,一是礼的思想渊源,二是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第(2)问,据材料“主张‘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重建社会秩序”可得出,重建礼制社会;据材料“把重建礼乐秩序的希望寄托在统治者身上”可得出,希望主政者能担当重建礼乐秩序的大任;据材料“入仕为官,以求实现其治国理想”可得出,积极入仕,以礼治国;据材料“必须用礼乐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可得出,人人都践行周礼。 考点三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2019浙江4月选考,26,2分)走进历史博物馆,人们经常能看到说明书上画着一个“马”字,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的写法却很是不同,使人感到,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然而有学者翻检史书注意到,战国时的外交活动非常频繁,纵横家们到处上书,谋求列国君主信用,却没有出现任何文字障碍的例子。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这说明(  ) A.治史之难,难在问题的发现与提出,难在观点的梳理与解读 B.认识事物有一个摸索的过程,但材料无疑是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C.对人们视为定论的说法,不可盲从,应当搜集原始材料去检验 D.处理问题与史料的关系时,须杜绝先树观点,再找材料的做法 答案 C 本题考查学生的史学素养。根据题干“如果不是秦始皇统一文字,方块字还不知道会裂变成几种古怪的文字呢!印象一旦形成,往往根深蒂固”可知人们对于秦始皇统一文字的认识成为定论。但学者根据原始材料“研究战国七雄的文字,发现90%以上是一样的,秦统一文字的工作只是‘罢其不与秦文合者’”,说明此前的定论受到质疑。由此可见,在历史研究中的定论,不能盲从,要从原始材料中去分析检验。故C项说法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对原有历史结论的研究与态度,A、B、D三项均与题干不符合。 2.(2013北京文综,12,4分)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B.秦 C.汉 D.唐 答案 B 碑文大意是:战国时期天下一分为七,秦灭六国,变分封制为郡县制,又经过魏晋时期的分裂,直到隋灭陈,天下才重新统一。据此判断,“”处缺失的文字应是秦,故B项正确。 命题评审 本题以四川省博物馆《九域守令图》碑文为素材,为考生创设了一个探究、考证历史问题的情境,回应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该情境涉及中国古代政治的重大演变,借以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以及理解与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 3.(2012海南单科,3,2分)秦灭六国后,秦王嬴政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  ) A.宣扬托古改制 B.承袭华夏传统 C.突出个人功业 D.标榜君权神授 答案 C 本题考查的是皇帝制。秦王嬴政统一全国后,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皇”和“帝”的称号都不足以显示自己的权势与地位。因此,他把“皇”和“帝”的名称合为“皇帝”,作为自己的尊号。可见,其首要目的是突出个人功业,故选C。 考点四 两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1.(2016天津文综,1,4分)司马迁说:“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镜也,未必尽同。”下列选项中,与司马迁观点相符的是(  ) A.历史可以重演,应当以史为鉴 B.历史不会重演,不能以史为鉴 C.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无须学习古人 D.历史事实情同而势异,不能照搬历史经验 答案 D 司马迁认为,以古察今,可以借鉴历史的经验教训,但由于古今历史环境不同,又不能照搬历史经验,故D项符合题意。历史不会重演,但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应当以古察今、以史为鉴,A、B、C三项错误。 2.(2013课标Ⅱ,24,4分)司马迁著《史记》时,文献关于黄帝的记述内容不一甚至荒诞,有人据以否定黄帝的真实性。司马迁游历各地,常常遇到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有鉴于此,他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列于本纪之首。这一撰述过程表明(  ) A.《史记》关于黄帝的记录准确可信 B.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 C.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 D.最完整的历史文本记录的历史最真实 答案 B 由材料信息可知,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从文献中“择其言尤雅者”编成黄帝的事迹。文献的记录都带有主观色彩,A项表达过于绝对。人们传颂黄帝的事迹,文献中有对黄帝的赞誉,可见传说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历史真实,故B项正确。C项“历史文献记录应当与口头传说相印证”在题干中不能得到体现。D项表述过于绝对。 3.(2013浙江文综,13,4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这说明(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 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 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答案 D 本题考查甲骨文及史学研究方法。从题干材料可知,文献材料同样真实可信,A错;某些历史记载也是比较客观的,B错;多项历史记载相互印证,不通过考古也可形成定论,C错;D符合题意。 4.(2014四川文综,3,4分)太史公曰:“相如虽多虚辞滥说,然其要归引之节俭,此与《诗》之风谏何异?”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  ) A.重视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C.创作形式与《诗经》一致 D.注意克服文辞铺张的弊病 答案 B 从材料信息可知,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虽作赋词藻夸张,但其目的是引导节俭风尚,这一手法与《诗经》的“风谏”极其相似。可见,司马迁认为司马相如作赋旨在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故选B项。司马迁生活在西汉的强盛时代,故A项表述错误;汉赋与《诗经》的创作形式不同,排除C项;D项与材料信息主旨不符。 5.(2015广东文综,12,4分)有古代学者论述某字体的形成时说:“(官员)奏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据此推断,该字体是(  ) A.小篆 B.隶书 C.行书 D.草书 答案 B 本题考查汉字的形成与演变。题干材料中“篆字难成,即令隶人(即胥吏)佐书”即改小篆为隶书,正确选项为B项。 6.(2020浙江7月选考,3,2分)史载:“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汉因循而不革,明简易,随时宜也。其后颇有所改。”其中“颇有所改”的是(  ) ①设丞相 ②设内朝 ③设御史大夫 ④设司隶校尉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D 题干材料反映了汉承秦制,也有改动。秦朝和汉朝都设有丞相,故排除①;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立内朝,秦朝没有设立内朝,故②符合题意;秦朝和汉朝都设有御史大夫,故排除③;汉武帝时期设置司隶校尉,秦朝未设置,故④符合题意。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7.(2018浙江4月选考,3,2分)古诗有云:“岂料山中有遗宝,磊落如万车炭(煤)……为君铸作百链刀,要斩长鲸为万段。”中国古代以煤作为燃料冶铁开始于(  ) A.战国 B.西汉 C.南北朝 D.北宋 答案 B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冶炼业的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开始以煤作为冶铁燃料。 8.(2017江苏单科,2,3分)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下令禁止郡国和民间私铸钱币,指定专门官吏负责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货币。这一举措(  )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首次实现了国家统一 C.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D.空前强化了君主专制 答案 A 本题考查汉代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化。材料信息表明,汉武帝将铸币权由地方收归中央,这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中央权力,故A项正确。首次建立大一统国家的是秦朝,B项错误。铸币权收归中央并不会加重百姓的赋税负担,故C项错误。D项混淆了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这两个概念。 9.(2020山东,2,3分)先秦至西汉前期,山东东部地区得“鱼盐之利”,总体上是商业活跃的地方。西汉中期以后,这一地区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这是由于西汉政府(  ) A.重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 B.强化了经济控制 C.开通了丝路贸易 D.以儒家义利观教化百姓 答案 B 根据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强化重农抑商政策,尤其是实行盐铁官营政策,强化了对经济的控制,从而使商业发展受到抑制,故山东东部地区因“鱼盐”而得利的商人活动开始步入低谷,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10.(2019浙江4月选考,27,2分)史载,汉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有学者认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监(御史)嬗变而成。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汉兴,省监不置。惠帝三年,“相国奏御史监三辅”。武帝置刺史,“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这说明(  ) ①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 ②秦与汉监察方向有别,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 ④秦汉监察机构的设置受到最高执政集团的重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A 根据材料“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秦代的监(御史)”,可见秦与汉在地方均设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①正确;材料“郡守不得面奏事,而刺史得面奏事”体现了君主对监察的重视,④正确;“秦时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监”说明秦代地方也有监察,②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秦汉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③错误。故A项正确。 11.(2018海南单科,2,2分)《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郡县制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即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选C项。西汉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制度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A项;古代中国,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长期存在,且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宗法制度,故B项错误;秦朝时期,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故D项错误。 12.(2015天津文综,2,4分)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答案 D 依据材料可知朝议制度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故D正确。“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说明A、C错误;朝议制度未反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故B不正确。 13.(2012课标全国,24,4分)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  )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