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习题部分word-19-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习题 部分 word 19 第十九 单元 人口 迁徙 文化 交融 认同 商路 贸易 文化交流
第十九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基础集训 考点一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1.(2022辽宁协作体模拟,11)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欧亚大陆迁徙,如下图所示。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 A.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 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 C.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 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答案 A 2.(2020海南,1,2分)西周初,为了在各地部署监察力量,由王族带领归顺的外族进驻各地,与土著长期混居。此举(  ) A.加强了对新拓版图的控制 B.改变了早期宗法制的核心 C.实现了从诸侯争霸到皇权的统一 D.延续了选举部落贤人为王的传统 答案 A 3.(2022天津红桥区一模,9)公元前6世纪,埃及法老将瑙克拉提斯城赐予了希腊人。在这里,不少希腊人开始使用埃及人传统的陪葬品——陪葬俑。同时,希腊商人还将铁器带到这里,而铁器则改变了埃及人传统的生产工具及武器。这主要反映了古代(  ) A.地域文化的交流 B.埃及手工业的落后 C.宗教信仰的融合 D.希腊化时代的到来 答案 A 考点二 近代殖民活动和现代社会的移民与多元文化 1.(2019上海单科,7,2分)今拉美国家官方语言多为西班牙、葡萄牙语,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  ) A.新航路开辟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答案 A 2.(2018课标Ⅱ,33,4分)下图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答案 A 3.(2015浙江文综,21,4分)下图是美国1821—1920年新增欧洲移民示意图。下列不属于这一期间移民因素的是(  ) A.英国与美国的历史渊源 B.法西斯大规模迫害犹太人 C.躲避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D.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人口迁徙 答案 B 4.(2022天津河西区二模,3)19世纪上半期,契约华工被卖到南北美洲等地,境况凄惨。清政府知悉后,尝试改变这种境况,如:1877年,清政府与西班牙政府签订了《古巴华工条约》,其中规定,“严禁买卖华工”“清政府在哈瓦那设领事馆,以保护在古巴的中国人”。这体现了(  ) A.西班牙民主制度比较完善 B.华工推动了美洲经济发展 C.海外华工利益得到全面保障 D.清政府用近代外交手段解决华工问题 答案 D 5.(2023届浙江浙南名校联考,24)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下列关于难民说法正确的是(  ) A.难民在收留国有基本的国民权利 B.此时难民主要产生于欧洲、非洲 C.确定世界难民日以引起对这一问题的重视 D.目前世界上输出难民最多的国家为阿富汗 答案 C 6.(2022天津南开区一模,12)下表是美国外来移民潮与技术发明统计表,据此可知,外来移民(  ) 年份(年) 移民增长数 (万人) 年份(年) 专利证书 增长数(项) 1851—1854 37.9~42.8 1851—1856 757~2315 1863—1866 17.6~31.9 1863—1867 3781~12 301 1879—1882 17.8~78.9 1880—1883 12 926~21 196 A.以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主 B.与美国技术进步存在一定相关性 C.推动了美国的民主化进程 D.主要受到了美国新兴产业的吸引 答案 B 考点三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1.(2019上海单科,5,2分)要研究宋代海上丝绸之路,最值得寻访的城市是(  ) A.西安  B.开封 C.泉州  D.天津 答案 C 2.(2017上海单科,5,2分)“市舶之利,颇助国用。”这种现象的发生得益于(  ) A.张骞出使西域 B.遣唐使节来华 C.海上丝路繁荣 D.朝贡贸易推行 答案 C 3.(2019海南单科,3,2分)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答案 A 4.(2022广东,5,3分)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答案 A 考点四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1.(2018海南单科,16,2分)有关欧洲近代史的一部著作形象地描述道:挪威是他们的森林,莱茵河两岸是他们的葡萄园,爱尔兰是他们的牧场,普鲁士、波兰是他们的谷仓,印度和阿拉伯是他们的果园。这段描述可以用来说明 (  ) A.西班牙的殖民扩张 B.荷兰海上贸易的发达 C.拿破仑帝国的兴盛 D.英国殖民地版图广阔 答案 B 2.(2022广东,12,3分)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洁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  ) 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 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 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 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 答案 A 3.(2022北京东城二模,12)18世纪20年代,荷兰东印度公司开始了频繁的贸易活动,把产自中国的大量茶叶带入欧洲。荷兰在接受中国茶和茶文化的同时,依据自身习俗形成“茶室”。下表为荷兰茶叶贸易中绿茶和红茶进口变化情况。材料折射出(  ) 1720—1722年 1730—1732年 绿茶 60.4% 15.6% 红茶 39.6% 84.4% ①饮茶从上流社会向普通民众普及 ②国际贸易伴随着文化的交流传播 ③荷兰人的饮茶喜好已经发生改变 ④东西方贸易推动了世界市场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D 综合集训 知能一 人口迁徙的阶段特征及影响 1.(2018海南单科,6,2分)下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 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 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国家 时间 17世纪 18世纪 19世纪 印尼 8 51 251 泰国 1 4 85 马来西亚 1 7 216 合计 10 62 552 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答案 A 2.(2019海南单科,9,2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大量返乡闽南籍海外移民在厦门鼓浪屿兴建了一批融西式风格与地方传统于一体的近代建筑,类似建筑也存在于漳州、泉州等地,逐渐形成了建筑上的特殊风格。这可以用来说明 (  ) A.西方文化影响遍及中国乡村 B.中西建筑文化的融合创新 C.中国建筑风格受到西方冲击 D.西式建筑仅见于通商口岸 答案 B 3.(2020海南,21,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总数中的比例 公元 年代 世界人口 中国 人口 中国人口 占世界人口的 比例 最高 估计数 最低 估计数 1 700 1100 1400 1600 1700 1800 3.27亿 2.07亿 3.20亿 3.74亿 5.79亿 6.79亿 11.24亿 1.70亿 3.01亿 3.50亿 5.45亿 6.10亿 8.14亿 0.60亿 0.58亿 1.00亿 0.75亿 2.00亿 1.50亿 3.40亿 18.35%~35.29% 27.05% 31.25%~33.22% 20.05%~21.43% 34.54%~36.70% 22.09%~24.59% 30.25%~41.77% ——摘编自葛剑雄《疆域与人口》 (1)根据材料,说明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人口在1400—1800年增长的经济因素。(9分) 答案 (1)增长缓慢;(2分)具有阶段性;(2分)人口数量居世界前列。(2分) (2)①生产工具的进步,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5分) ②垦荒与耕地面积的扩大。(2分) ③外来农作物的传入和广泛种植。(2分) 说明:出现赋税政策变革,人身依附关系松弛等词意给2分;仅出现经济发展等词意给1分。 知能二 商业贸易活动与文化交流的关系 1.(2017浙江11月选考,4,2分)有学者认为,古代丝绸之路的意义不仅使中国的丝绸远销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世界,更大的贡献还在于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下列项中反映东西方交流的有(  ) ①中国造纸术经丝路传到欧洲 ②美洲马铃薯、玉米传到欧洲 ③中国印刷术沿海上丝路传到日本 ④中国瓷器经丝路远销欧洲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2.(2019江苏单科,20,3分)“在世界许多地方,普遍的商业化和通过外来影响对国家或地区文化的重塑,刺激人们寻找回归,寻求他们本身的传统和价值。”作者意在强调,在全球化进程中应重视(  ) A.传统文化的价值  B.文化理念的趋同 C.商业的文化功能  D.外来文化的影响 答案 A 3.(2023届安徽A10联盟摸底,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17世纪初 中国茶叶进入英国,主要由葡萄牙、荷兰等转口 1637年 东印度公司船只去广州运茶回英国,后来直接进口武夷茶 17世纪 中后期 饮茶风尚在王室传播开来;英国诗人埃德蒙·沃尔特献给查理二世有关茶叶的诗,或许成为欧洲最早的饮茶诗;有关茶的其他文学作品也逐渐出现 1660年 英国上等茶叶每磅售价10英镑,其价格之昂贵只有王公贵族才能买得起 18世纪 东印度公司垄断中国瓷器的进口,大量中国茶具也输入英国,中国的瓷茶杯是无把手的,其后英国人学会了制瓷,将茶杯加上了把,又将这一技术传回中国 1799年 进入伦敦附近“随便哪家贫民住的茅舍,都会发现他们不但从早到晚喝茶,而且晚餐桌上也大量豪饮” 19世纪初 英国人从中国进口大量茶叶,需支付巨额白银,为了改变这一不利情况,便将印度的鸦片输入中国 1820年 以后 英国人开始在殖民地印度和锡兰种植茶树 1834年 为了抢时间及时运来中国新茶,英国海运公司竞相采用快速帆船 19世纪 下半期 以来 英国上层社会受法国人影响,按福建方言的发音将茶叫做Tea;大部分英国人喜欢喝红茶,习惯将茶叶放在水里煮,喝时加上蔗糖或牛奶,与中国福建饮茶风俗差异大 ——摘编自沈立新《略论 中国茶文化在欧洲的传播》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释须有史实依据) 答案 参考示例1 论题:茶的传播折射中英文化交流。(2分) 阐释:茶是中国先民的伟大发现,饮茶风俗在中国历史悠久,蕴含了含蓄内敛的东方哲学和娴静淡雅的东方美学。17世纪以来,中国茶文化随着国际贸易传播至英国,饮茶成为英国人的生活方式,在英国形成了“下午茶”的习俗,并形成自己的饮茶方式,英国人喜欢在茶会上用中国茶和中国茶具来招待客人,这成为主人炫耀的方式,有关茶的文学作品出现。同时,英国人也在仿制中国茶具的同时,创新了茶具,并将其传入中国。总之,从茶叶在英国的传播可以看出,商品流动促进了文化的传播、变迁。(10分) 参考示例2 论题:茶的传播推动世界市场的发展。(2分) 阐释: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中国逐渐卷入世界市场之中,中国茶叶随着贸易进入英国,中国茶成为一些特权贸易公司的重要产品,如英国东印度公司,这些特权贸易公司的贸易活动,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随着英国人饮茶文化的形成,英国人对茶叶的需求猛增。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在殖民地引种中国茶,增强了这些殖民地与英国的经济联系;为了扭转中英茶叶贸易的逆差,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外流,中国与世界的联系也进一步增强;以英国为代表的殖民者在中国等地掠夺包括茶叶在内的原料,随着新交通工具的运用,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总之,中国茶的传播见证了西方殖民扩张的历史及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史。(10分) (以上“参考示例”仅供阅卷参考,不是唯一标准答案,如拟定其他论题,阐释合理亦可赋分) 单元集训 限时:6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2022辽宁丹东二模,11时空下的历史)关于下图说法正确的是(  ) 印欧人早期迁徙路线示意图 (约公元前3000—前1000年) ①迁徙的范围西起欧洲东到西亚地区 ②迁徙影响了亚欧大陆区域文明交流 ③赫梯人由印欧人与迁入地居民融合形成 ④迁徙促进了沿线地区经济贸易繁荣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B 2.(2023届重庆巴蜀中学“零诊”,2)在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中亚、印度等地区的古墓中,发现有精美的中国丝绸残片;大约同一时期的希腊古典著作称中国为“赛里丝”(丝国),据此可知(  ) A.中国丝织技术开始西传 B.汉代以前中西交通往来已经出现 C.中国与欧洲建立了直接联系 D.汉代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明交流 答案 B 3.(2022北京朝阳一模,3史料实证)考古学家在位于阿富汗北部的蒂拉丘地发掘了一批墓葬,年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之间,很多学者倾向于这是月氏人首领墓。其中出土的公羊金饰有着帕米尔高原上马可波罗羊的典型特征,还有酒神狄奥尼索斯、女神维纳斯等古希腊神灵金饰品,一些扣饰上的动物图案则有中国元素。该墓葬群可见证(  ) ①赫梯人入侵两河流域 ②古巴比伦王国的鼎盛 ③“凿空”西域后的互动 ④多元文明的交融互鉴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 答案 D 4.(2021重庆,2)下图是分别在埃及、阿富汗和中国出土的罗马搅胎玻璃瓶,有学者指出它们是罗马工匠制作的。这可用于佐证(  ) A.大月氏成为丝绸之路的中心 B.丝绸之路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C.罗马搅胎玻璃瓶技术沿丝绸之路东传 D.东汉与罗马帝国建立了官方直接往来 答案 B 5.(2022北大附中三模,11)“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这段材料旨在说明(  ) A.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社会进入封建社会时期 B.西欧封建制既有罗马帝国特征又有日耳曼人传统 C.中古时期确立了日耳曼人在欧洲的统治 D.封建社会时期的西欧社会保留了农奴制 答案 B 6.(2023届浙江“山水联盟”开学考,19)公元3—6世纪,亚欧游牧部落开始了新一轮的大迁徙,改变了亚欧大陆从东到西的政治格局。下列国家的崛起,与之相关的是(  ) A.阿拉伯帝国  B.波斯帝国 C.赫梯帝国  D.罗马帝国 答案 A 7.(2022河南大联考一,26)唐初,大臣魏征曾说:“美玉明珠,孔翠犀象,大宛之马,西旅之獒,或无足也,或无情也,生于八荒之表,涂遥万里之外,重译入贡,道路不绝者,何哉?盖由乎中国之所好也。”由此可以看出,魏征(  ) A.认识到对外贸易的意义 B.提倡平等互利的中外贸易 C.赞成重开陆上丝绸之路 D.主张设立贸易的管理机构 答案 A 8.(2022广东测评,4)宋朝的铜钱大量出现在东南亚和西亚国家等地区,当时的朝鲜和日本甚至一度停用自己的货币,改用宋钱,宋钱成为大受欢迎的硬通货。这说明当时(  ) A.中国对外贸易处于顺差 B.周边国家商品经济落后 C.陆上丝绸之路空前繁荣 D.宋朝对外经济交流频繁 答案 D 9.(2022北京朝阳期末,5)有学者在研究早期移居与家庭变化时发出这样的感慨,“迁移过程中相遇的人们在宗教、种族、社会地位和生活习俗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相遇中家庭也在发生着改变。家庭是一个单位,同时也成为了混合体……而17世纪英国到‘新英格兰’(美国大陆东北角、濒临大西洋、毗邻加拿大)的移民家庭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大多是由原有的家庭单位组成的移民,而不是像一些移民那样选择与外族人通婚”。造成这种“与众不同”特征的原因是(  ) A.经济差异  B.制度差异 C.种族隔离  D.宗教迫害 答案 D 10.(2023届浙江“七彩阳光”联考,20)18世纪,东印度公司共进口2.15亿件瓷器到英国,瓷器茶具成为英国家庭的常用器皿。最初中国的茶杯是无把手的,后来英国人学会了制瓷,并为烫手的茶杯加上了把,又将这一技术传回中国。这反映出(  ) A.经贸活动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 B.茶文化体现了社会价值观念 C.中国茶文化得到英国人广泛认可 D.文化在互相借鉴中向前发展 答案 D 11.(2021福建,14)1884年,美国某公司推出一则主题为“给非洲带去文明”的香皂广告。此后近30年间,该公司的广告经常宣称,使用其香皂可以让非洲人皮肤变白,变得文明。同时期,法国和希腊的老牌香皂公司也声称其产品能“让黑人变白”。这主要体现了西方  (  ) A.推广欧美生活方式 B.存在着固有的种族偏见 C.重视争夺非洲市场 D.旨在推动非洲文明进步 答案 B 12.(2022湖北,14)1871年12月,岩仓具视率使团出访欧美。初到美国时,他的传统发式与和式礼服引来无数好奇的围观者,这刺激他剪掉发髷并订制西式礼服。1872年11月,岩仓具视拜见英国女王时已经是全身西式装扮。这一变化说明(  ) A.维新官员积极践行“文明开化” B.日本社会生活开始西化 C.社会习俗的转变引领改革浪潮 D.岩仓使团重视外交礼仪 答案 A 13.(2022北京丰台综合,7)19世纪中后期,大批华工被贩卖至澳大利亚墨尔本开采金矿,金矿开采完毕后,由于遭受歧视,很多穷苦的华工只能蜗居在唐人街里,以种菜、做家具、做厨师等方式来谋生,那些巧夺天工的中式家具及中式餐馆里的可口饭菜,成功地吸引了外国人的眼球。这些华工(  ) ①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②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政治地位 ③融入了当地的主流文化 ④保留和传播了中华传统文化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C 14.(2022北京西城二模,15论从史出)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 史实 结论 A 18世纪末,美利奴羊引入澳大利亚后数量迅速增长,羊毛源源不断运往英国 物种的引进引发澳大利亚生态危机 B 独立后的埃及国旗上用阿拉伯文写着“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目前古埃及最早的文字是阿拉伯文 C 20世纪末,新加坡公布了“孝顺尊长”“忠诚承诺”“和谐沟通”等内容的家庭价值观 新加坡是西方文化占主导的移民社会 D “难民奥林匹克运动员代表队”作为一支不分国界的队伍参加了里约奥运会和东京奥运会 难民问题已得国际社会的关注 答案 D 15.(2023届浙江浙南名校联考,20让数据说话)下图为某地区近代以来的人口结构图,与该地区发展状况符合的有(  ) ①拉丁舞成为当地的重要文化符号之一 ②独立战争之后考迪罗独裁权力的形成 ③华工是中央太平洋铁路工地主要劳动力 ④因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结构性变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B 16.(2023届辽宁省实验中学期中,16)在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东道主通常会为与会领导人提供定制的当地传统服装,在宣传介绍东道主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体现“亚太大家庭”的理念。在每次会议上,“穿什么”总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这反映出(  ) A.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精神深入人心 B.文化借助特定的载体得到了传播 C.文化活动促进了世界的和平发展 D.贸易往来推动了文化交融和认同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42分) 17.(2020山东,16,12分在时空中探索历史)图1、图2、图3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东汉永和五年、唐天宝元年、明洪武二十六年)的人口密度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图1 图2 图3 ——据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分别提取图1、图2、图3的人口分布信息,并据此说明与其相对应的历史时期。(12分) 答案 图1:南北人口密度差异明显,黄河中下游地区人口密度最高,南方地区人口密度相对较低。这与东汉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经济欠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1为东汉(永和五年)。 图2: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在长江下游地区(江浙地区)。这与明初政治中心在南京,南方经济发达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2为明代(洪武二十六年)。 图3:黄河中下游、长江下游地区人口密度都相对较高。这与唐朝政治中心在北方,江南经济不断开发的状况相吻合。据此判定图3为唐代(天宝元年)。 18.(2020浙江1月选考,27,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 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 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 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4分) 答案 (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 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 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 19.(2021福建,18,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彩瓷一般分为釉上彩和釉下彩两大类。明代最著名的彩瓷属于釉下彩,清代出现了粉彩、珐琅彩等新型的釉上彩彩瓷。珐琅器制作技术约在元代从西亚传入,明清时期的珐琅器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了中国青铜器、瓷器工艺的一些制作特点,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工艺品。清代出现了画珐琅、錾胎珐琅等新型产品,不少还绘有西方神话故事。到了18世纪,通过日益频繁的中外贸易,中国商品尤其是工艺品被不断输往欧洲。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17—18世纪,以中国商品为代表的亚洲奢侈品涌入欧洲,很多欧洲贵族和富裕家庭以使用中国产品和效仿中国生活习俗为时尚。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英国的制造商和工匠们积极寻求仿制东方奢侈品的方法,他们对来自亚洲的商品进行研究,吸收其特点并加以改造,进而制造出了全新的、为市场所追捧的、具有英国风格的产品,白棉布印花工、制陶工和油漆匠是其中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这类商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以至于新消费品已然成为不列颠的代名词。从18世纪后半期开始,一股“盎格鲁热”出现了,这是一波针对英国新式商品的热潮。 ——摘编自[英]马克辛·伯格 《奢侈与逸乐:18世纪英国的物质世界》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珐琅彩瓷生产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8世纪后半期英国“新式商品”的形成过程,并分析“盎格鲁热”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世界近代史上东西方文明交往的现象,谈谈你的认知。(4分) 答案 (1)注重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产品风格与品种丰富多样;适应海外市场需求。 (2)过程:从仿制、改造以中国奢侈品为代表的亚洲商品到实现创新,制造出英国的新式商品。 影响:带动了英国的产业技术创新,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发展创造了条件;推动世界市场(世界体系)的形成;客观上助推了英国的殖民扩张。 (3)文明交流是相互作用的过程,东西方文明都对彼此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文明交往应该在平等基础上互动互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