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十年真题-13-第十三单元 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docx
下载文档

ID:3170449

大小:330.62KB

页数:22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十年 13 第十三 单元 政治制度 官员 选拔 管理
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十三单元 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考点一 中国古代至当代的政治制度 1.(2017课标Ⅰ,24,4分)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答案 A 材料中分封的卫、鲁和燕都位于周的东部,原属于殷商文化的分布区。周将王室成员分封到这些地方,推动了殷商文化与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促进了这些地区对周文化的认同。故选A项。周代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故B项错误;分封制下,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周王室并未实现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C项错误;早在夏商时期,贵族世袭特权已经确立,故D项排除。 2.(2018海南单科,2,2分)《汉书》云:“汉家承秦之制,并立郡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这表明在西汉(  ) A.分封制度退出历史舞台  B.宗法制度趋于瓦解 C.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  D.官僚制度未能建立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郡县制使“主有专己之威,臣无百年之柄”,即郡县制有利于维护皇权,故选C项。西汉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分封制度并未退出历史舞台,排除A项;古代中国,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长期存在,且材料信息并未涉及宗法制度,故B项错误;秦朝时期,官僚制度已经建立,故D项错误。 3.(2015北京文综,13,4分)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答案 A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给事中属于审议官员,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结合所学可知唐朝的门下省有封驳权,故正确选项为A项。B项宋朝的枢密院属于军事机构,可排除;C项明朝的内阁与D项清朝的军机处都没有封驳权,不符合题意,可排除。 4.(2018江苏单科,3,3分)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 D 从材料信息看,中央和地方机关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唐代前期,尚书省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故选D项。材料没有涉及中书省、门下省的信息,排除A项;起草诏令是中书省的职权,排除B项;尚书省管辖全国行政,有利于加强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故C项错误。 知识拓展 三省六部制的运作 军国大事,由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审核,然后交皇帝裁决,皇帝下诏后尚书省正式实施。 5.(2017江苏单科,3,3分)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 C 本题考查唐代三省六部制。从材料信息可知,唐代时宰相的行政级别有所降低,行政权力有所下降,这意味着皇权进一步打压了相权,说明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故排除。材料所述变化并不会极大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中书省、门下省地位提高并不代表决策权扩大,故D项错误。 6.(2015广东文综,13,4分)针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的现象,有朝臣说:“事不出中书,是为乱政。”由此可知,该朝臣(  )                      A.反对中央集权 B.主张建立内阁 C.主张加强相权 D.反对三省六部制 答案 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皇权与相权的矛盾。由题干材料可知该朝臣反对皇帝越过中书省而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即主张加强相权,C项正确。A项反对中央集权与题干材料所述内容不符;明太祖时裁撤中书省,明成祖时设立内阁,故B项可排除。题干材料中反对皇帝频频越过中书省直接向六部官员下达诏令是维护三省六部制,故D项错误。 7.(2016浙江文综,16,4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采取弱化相权、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在这一过程中政治架构的设计与职权的变更较为突出。下列选项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是(  )                      A.东周诸侯国与元行省 B.唐政事堂与宋中书门下 C.西汉州刺史与明监察御史 D.宋提点刑狱司与明通政司 答案 B 据题意可知要求判断“在地位和职权上大体相当的一组”。据所学分析,唐代政事堂是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宋代中书门下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其长官行使宰相权力,故B项符合题意。东周诸侯国具有很大独立性,而元行省是中央集权下的地方行政区划,排除A项;西汉州刺史是地方监察长官,明监察御史是中央一级监察长官,排除C项;宋提点刑狱司是中央派出机构,明通政司是中央机构,故D项错误。 8.(2017课标Ⅱ,27,4分)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 A 本题以明朝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作为切入点,考查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的政治问题。明初,朱元璋为防止宦官乱政,规定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利用宦官来制衡外廷官员,宦官开始参与中枢决策过程。这就对宦官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才会出现宦官读书识字制度化的现象。据此分析,这是明中后期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导致的,故A项正确。明代宦官参政是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故B项错误。当时内阁尚有一定的议政功能,故C项错误。当时掌握决策权力的依然是皇帝,故D项错误。 9(2016上海单科,6,2分)《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 A.分封之制 B.郡县之制 C.郡国并行 D.行省制度 答案 B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郡县制,后世基本沿用了这一地方行政制度,符合材料中“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虽然分封在秦汉以后王朝依然存在,但已不再是地方行政制度的主体,郡国并行制仅存在于汉朝,行省制度始于元朝,均与题干材料不符,故A、C、D三项错误。 10.(2016海南单科,5,2分)西汉初年,刘邦封置诸侯王国,封子弟为王,功臣为侯,并规定“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这表明刘邦推行分封制意在(  ) A.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B.继承西周的政治体制 C.确保皇位传承稳固 D.否定秦朝的政治体制 答案 C 西汉初年,基于秦“孤立”而亡的教训,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一方面实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大片地区的直接控制,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子弟为王,对刘氏皇室起到巩固作用,题干中所言“非刘氏不王,非有功不侯”,正是这一情况的反映,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汉初的分封,不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排除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是对周、秦制度的反思综合,故 B、D 两项排除。 11.(2017课标Ⅰ,25,4分) 皇帝纪年 公元纪年 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 前195年 15郡 汉文帝十六年 前164年 24郡 汉景帝中六年 前144年 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 前106年 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 C 观察表格可知,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国”和郡一样成为朝廷直接管辖的政区,这反映了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后加强了对王国的控制;汉武帝时期,朝廷直接管辖的郡、国数量大幅度增加,说明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据此可知,到汉武帝时,随着王国问题的逐步解决,内部分裂势力消除,朝廷解决匈奴等边患问题的条件更加成熟,故选C项。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等措施,削弱了王国实力,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缩小,诸侯王国与朝廷的矛盾逐渐缓和,故A、D两项错误;朝廷直接管辖郡、国反映了地方行政体制的调整,故B项错误。 12.(2018天津文综,2,4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答案 A 元朝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地方官吏的选用由中央负责,军队调动须皇帝批准,说明元朝地方拥有适度权力,而非缺乏实际权力,A项正确,B项错误;地方官吏由中央负责选用,军队调动须皇帝批准,说明行省权力没有集中专断,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体现君主专制的加强,D项错误。 13.(2016课标Ⅰ,27,4分)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 B 本题以明代地方行政变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明代行政制度的理解。明初朱元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行中书省,在地方分设三司,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但这一制度存在着政出多门,效率低下的问题。明中后期,地方事务增加,为了提高行政效率,明政府派遣巡抚总理一地的军政、民政事务,故B项正确。巡抚一职的设置只是统合地方原本分散的事权,并没有扩大地方行政权力,故A项错误。巡抚的设置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与中央官制无关,故C项错误。巡抚的设置与缓解或加剧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无关,故D项错误。 14.(2016海南单科,3,2分)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答案 B 在古代中国,家国一体,“家天下”观念影响深远。材料中古代褒奖官员为“民之父母”,体现了“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故选B项。材料反映的不是宗族关系,也不是官员的考核标准,故A、C两项排除;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 15.(2013海南单科,2,2分)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答案 B 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宗法制”“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与以后历代在皇位继承中遵循的“立嫡不以长”相吻合。 16.(2015四川文综,2,4分)“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答案 C 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两汉时中书令、尚书令只是九卿之一少府的属官,地位较低,魏晋以来,其地位有所上升,至唐代为三省官长,成为宰相,是中枢权力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中书令和尚书令的地位逐渐提高,故选C项。A项与题干主旨不符;B项不能全面反映题干信息;材料并未体现三省制的曲折发展历程,D项错误。 17.(2019浙江4月选考,7,2分)有学者认为:“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前者唱邪,后者唱许。”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变化中,治理天下与君臣关系的处理,尤以相权的调整为要。下列项中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是(  ) A.建立世官制 B.增设“参知政事” C.强化“外朝” D.实行察举制 答案 B 理解题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干主要考查相权的调整。宋代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旨在分散宰相的权力,应属于相权调整的举措,故B项正确。世官制和察举制均属于选官制度,不属于相权调整的范畴,故A、D两项排除;“外朝”是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与汉武帝时期设置的“中朝”相对应,强化“外朝”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故排除C项。 18.(2013大纲全国,12,4分)中国历史上有监察区转为行政区的现象,如汉代的州、唐代的道、宋代的路。这体现出(  ) A.中央集权促成地方行政制度变迁 B.经济发展导致地方行政区域调整 C.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越来越弱 D.疆域变化影响地方行政区域设置 答案 A 古代中国的监察区是由中央派驻官员实行间接管理的区域,行政区则是由中央直接管理的区域,监察区转为行政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体现,A项正确。B项中的“经济发展”、D项中的“疆域变化”等表述均与监察区关系不大;监察区转为行政区后,中央对地方的监察力度更强,C项表述错误。本题选A项。 19.(2011北京文综,13,4分)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 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答案 C 宋初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其长官为宰相。但完整的相权已被分割,军政归枢密院掌管,枢密院长官称枢密使,财政则归三司(盐铁、度支、户部)掌管,三司的长官为三司使,宰相仅有行政权。这样,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故应选C项。西汉削弱诸侯王势力和北魏实行三长制都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由此排除A、B两项;清朝时已不设丞相,故D项表述有误。 命题评审 本题题干简洁明了,四个选项涵盖了西汉至清朝政治制度的重大演变,将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融合在一起,时间和知识跨度较大,很好地考查了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掌握,突出学科主干知识,测试效果良好。 20.(2014天津文综,1,4分)从秦至清的两千多年中,许多皇帝或由于年幼庸弱,或由于当时形势和力量对比的变化,因而受制于母后、外戚、宦官、权臣、地方割据势力等,导致权力的萎缩或丧失。这种现象实质上是(  ) A.君主专制被颠覆 B.中央集权体制遭到破坏 C.君权至上的后果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答案 C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君权至上、皇位世袭。正是由于君权至上,才容易导致皇帝身边的近臣、内侍或其他人干预朝政,形成专权局面,从而导致皇帝权力的萎缩或丧失,因此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明显不符,排除A、D两项;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因此B项也不符合题意。 21.(2012课标全国,29,4分)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答案 C 本题考查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的特征,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A项表达不确切,中央集权制、思想大一统等都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项说法不恰当,分散的小农经济是专制权力产生的经济基础;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古代中国,专制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加强,C项符合史实,符合题意。 22.(2014江苏单科,8,3分)1953年6月24日《人民日报》报道:当选的代表李长凤老大娘笑着说话了,“旧社会妇女在街上说话都不行,哪有妇女的选举权。……今后大家有什么意见告诉我,我一定给大家带上去”。该新闻报道说明当时(  ) A.人民民主原则得到落实 B.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 C.政治协商制度覆盖面广 D.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 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由题干中的时间及李大娘当选为代表等信息可知,新中国的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了落实,故A项正确。人民代表大会制建立的标志是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的召开,B项错误;政治协商制度为政党制度,C项与题干信息无关;材料并未体现民主政治建设法制化的问题,故D项不符合题意。 23.(2020课标Ⅲ,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公元前8世纪,希腊城邦兴起。为数众多的城邦一般都建在高地或山丘上,建有城墙等防御设施。城邦大多建立了大规模的神庙,是城邦的宗教中心。城市的中心广场即市政广场是城邦社会与政治活动中心。在许多城邦,人民凭着对土地的拥有权而获得公民权,可以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讨论和执行。城邦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周围有大片的农村地区,这是城邦的主要经济基础。 ——摘编自黄洋等主编《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西周时期的都城和古希腊城邦的特点。(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6分)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7分) 答案 (1)西周:建立在分封制基础之上,建有宗庙和社稷;国人和野人均有一定政治权利,但身份不同;有城墙等防御设施。 古希腊:公民享有参政权;建有神庙、广场、城墙等设施;小国寡民,以城市为中心。 (2)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发达的贸易;独立自治的传统。 (3)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奠定了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基础,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礼乐制度促进了儒家学说和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形成;为中国长时期政治结构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解析 (1)根据材料一中信息,西周时期都城的特点从西周的政治制度、不同阶层政治权利的大小、都城的配套设施等角度回答;根据材料二中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古希腊城邦的特点从古希腊“城邦国家”的含义、城邦的政治制度、城邦的配套设施等角度回答。 (2)根据材料二中信息并结合唯物史观,从古希腊的生产方式、政治传统以及地理环境等方面回答古希腊城邦兴起的历史条件。 (3)“文明发展”是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进步,据材料一中“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并联系所学知识,从促进国家统一、政治体制建构、思想文化发展、民族交融等角度回答西周政治制度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24.(2014安徽文综,37,28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上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12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16分)(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等次 论述 第一等 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正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第二等 观点明确,表述较充分;史实基本准确,尚能支持观点;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第三等 观点不明确或无观点;史实不准确或未引用史实;表述不清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其评价,考查学生阐释和论证历史现象的能力。(1)实际是考查每项制度在加强中央集权方面的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概括即可。(2)实际是考查每项制度的实施情况对治乱兴衰的影响,选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即可。 考点二 中国历代变法和改变 1.(2016上海单科,5,2分)探究因果关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技能。根据提示,下表中应填入(  )      原因 周王室式微,列国纷争 士大夫活跃,百家争鸣  结果 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社会转型 ①使用铁器和推广牛耕提高了生产力 ②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 ③农民起义频繁 ④各国竞相实施富国强兵的变革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 D 从表中“周王室式微”“百家争鸣”等信息可判断出该时期为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出现铁犁牛耕,①正确;同时在政治上各国纷纷变法图强,④正确。故选D项。 2.(2016北京文综,14,4分)“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答案 D 由题干材料中“天下财利”“以通天下之利”等信息可知,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增加财政收入,故D项正确。其余三项与题干“以通天下之利”的目的不符。 3.(2016上海单科,33,2分)“苟可致富强者,儿自为之,吾不内制也。”“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易正朔,则是得罪祖宗,断不可行。”从材料来看,慈禧的意思是(  ) A.有条件地支持变法 B.希望清王朝复兴 C.祖宗之法不能变 D.反对洋务运动 答案 A A项3分,B、C项1分,D项0分 材料“变法乃素志,同治初即纳曾国藩议,派子弟出洋留学,造船制械,凡以图富强也”表明,慈禧太后在一定程度上是支持变法的,但是她要求“若师日人之更衣冠……断不可行”,也就是说制度上不能改变,A项最准确;B项对材料概括不全面;C项不能完整表达材料含义;D项错误,材料不是针对洋务运动,只是用洋务运动来举例。 4.(2019课标Ⅲ,44,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 ——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计的制度局的特点。(9分) 答案 (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 (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解析 第(1)问,据材料“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可归纳出康有为自身认识的转变;联系变法前顽固守旧势力对维新派的攻击和论战,可归纳出“减少变法的阻力”;据材料“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结合当时维新派不断上书光绪皇帝请求变法的史实,可归纳出“争取光绪帝的支持”。第(2)问,据材料“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可归纳出制度局是变法的核心机构;据材料“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最终由皇帝裁决”可归纳出注重维护皇帝权威;据材料“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同共讨论’”并联系所学知识可归纳出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 5.(2017课标Ⅱ,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清末,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严且备矣”,但“究其实,无一人过问”,以致北京城“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戊戌变法时期,清政府令“各衙门即行查勘、估修,以壮观瞻,并大清门、正阳门外,菜蔬鸡鱼摊肆,一概逐令于城根摆设”。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更有官吏怂恿百姓联名反对。 ——据苏继祖《清廷戊戌朝变记》   材料二 凡改革之事,必除旧与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后可有效也。苟不务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必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摘自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的困难及启示。(7分) 答案 (1)西方的影响;政出多门,互相推诿;城市宜居性差,影响城市形象;日常维护不力,经费被官吏贪污。 (2)困难:改革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打破了百姓习惯。 启示: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不可偏废;除旧弊难免触及多方利益;改革需要勇气和毅力;改革需要强有力的领导;改革应以人民的福祉为宗旨。 解析 第(1)问,据材料一“有很多部门负责管理北京的街道与沟渠、河道”,但“无一人过问”,可归纳出政出多门,互相推诿;据材料一“粪土载道,秽污山积”“洋人目之为猪圈,外省比之为厕屋”,可归纳出城市宜居性比较差,影响了城市形象;据材料一“清政府每年出资修缮,并向商民收取巨款,但款项皆被官员私吞,并没有真正用于街道等的修缮”,可归纳出清末北京城市日常维护不力,经费经常被官吏贪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的改革基本上都受到西方的影响,清末北京街道管理改革也不例外。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一“对此改革,‘官吏闾民,皆称不便’”,可归纳出打破了百姓习惯,触动了一些官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第二小问,从材料一、二可知,除旧弊会触及各方面的利益,改革既要除旧又要布新,两者不可偏废;从所学戊戌变法的相关知识可知,改革要有强有力的领导阶层,领导者还需要有毅力,等。 6.(2016课标Ⅱ,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八旗军是清朝的正规军队,八旗将士领取饷银。甲午战败后,袁世凯组织新建陆军,张之洞组建自强军,皆采西法。1901年,清政府改建兵制,取消旧式武举,创办武备学堂,编练新军,操习新式枪炮。1903年设练兵处,作为全国招募和训练新军的中央机构。1904年决定改建整个兵制,拟建新军36镇,为常备军,服役期3年。在自愿基础上征募士兵,并有严格的资格限制。1906年,兵部与练兵处合并为陆军部,后来又建立海军部。陆海军均由满人官员掌控,皇帝是最高统帅。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革命党在新军中的组织迅速扩大。 ——据《清史稿》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八旗军相比,新军具有哪些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6分) 答案 (1)设立专门招募、训练军队的中央机构;仿西式军制及训练方式,采用西方征兵方式;有固定服役期限;使用新兵器。 (2)确立近代陆海军制,提升军队战斗力,推动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进程;军事改革未能加强清政府统治,新军成为清政府的掘墓人。 解析 本题考查晚清新军与八旗军相比所具有的特点及清政府军事改革的影响。第(1)问,提取材料信息,从机构、军制、训练方式、征兵方式、服役期限及所用兵器等方面归纳新军的特点。第(2)问,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近代中国社会局势的变化,简要评述新军对中国军事近代化进程、辛亥革命爆发等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命题评审 清朝入关前开始实行八旗军制,八旗军彪悍、战斗力强,但迅速腐化,清朝统一中国反而多赖明朝降兵、蒙古军队等之力。到了近代,八旗军面对外国列强现代化军队的洋枪洋炮不堪一击。所以,军制改革、军队现代化一直是近代中国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本题的立意所在。本题第(1)问要求考生回答新军的特点,关于新军的内容,历史教科书中较少涉及,答案主要从所给材料提取,因而对材料的正确理解和概括很重要。新军改革是清政府新政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政府从组织上十分重视,在中央设立招募、训练机构,这是八旗军所没有的。这次新军改革最重要的特点是仿效西方,抓住这个特点,并围绕它展开回答,就能收到纲举目张的效果。 7.(2013课标Ⅰ,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以光绪帝名义在西安发布变法诏谕:“我中国之弱,在于习气太深,文法太密。庸俗之吏多,豪杰之士少……误国家者在一私字,困天下者在一例字。至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机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而非西政之本源也。”“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著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形,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或取诸人,或求诸己,如何而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修,各举所知,各抒所见。”以奕劻、李鸿章、荣禄等人为督办政务大臣,以刘坤一、张之洞为参预政务大臣,共同负责主持新政工作。在随后五年左右的时间中,改革逐步推行。史称“清末新政”。 ——据《清德宗实录》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新政与戊戌变法的共同之处。(6分) (2)戊戌变法与清末新政两次改革的结果差异很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并指出清末新政的实质。(9分) 答案 (1)向西方学习;自上而下的改革;侧重制度改革。 (2)原因:改革主导者不同;地方实力派对改革的认识与支持程度不同;推行过程不同;面临的国内外情势不同。 实质:维持专制统治,抵制革命。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可归纳出“向西方学习”“侧重制度改革”的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第(2)问,原因从主导者、地方支持度、过程、国内外情况等角度考虑。认清清末新政的实质是维持专制统治。 8.(2017海南单科,24,15分)[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78年底,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户农民为摆脱贫困,暗中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1979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召开会议,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指出:许多干部一讲到包产到户,就心有余悸,可以说谈“包”色变,但农民普遍希望包产到户,这是矛盾,必须要在实践中加以检验。会议强调试点不宣传、不报道、不推广。1979年9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认为因某些副业生产的特殊需要和边远山区、交通不便的单家独户可以实行包产到户,一般不加以提倡。1980年9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指出:“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是依存于社会主义经济,而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的,没有什么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1980年11月,全国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生产队为15%;到1983年初,这一比例达到93%。 ——摘编自胡绳主编《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们“谈‘包’色变”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推进的特点及改革的意义。(9分) 答案 (1)原因:“左”倾错误的影响;包产到户被认为是复辟资本主义;与当时政治经济体制冲突。(6分) (2)特点:从农民自发、部分地方政府试点到全国推广;政策从限制到予以肯定。(3分) 意义:改变了束缚农村生产力的旧体制;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成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突破口,为改革事业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6分) 解析 第(1)问,依据时代背景从“左”倾思想束缚以及当时社会主流思想、社会主义公有制观念和计划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自发将集体耕地包干到户”“决定在肥西县山南公社进行包产到户试点”“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对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改革予以肯定,包产到户在农村迅速推广”等归纳;第二小问,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本身及其对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等方面回答。 9.(2018课标Ⅱ,45,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949—1966年,国家制定了科技政策,积累了发展科技的经验。此后很长时间,正常的科技工作遭到破坏,造成了轻视科学与文化知识的社会风气。1977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成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决定》,国家科委成为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在《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中,中央“号召全国青少年奋发努力,学政治、学文化,树立爱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风气”。同年,恢复高考和研究生考试招生制度,制定了新的留学政策。1978年11月,中央正式发出《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几点意见》,要求把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落到实处。1981年12月,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成立,从宏观、战略方面统领全国科技工作,统筹安排全国科技规划,组织管理全国科技队伍,协调各部门工作。此后,各地、各部门的科研机构和科技管理机构也纷纷恢复和创设。 ——摘编自郭德宏等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影响。(9分) 答案 (1)“十年浩劫”使科技事业受到冲击和破坏;改革开放;世界科技革命的影响。 (2)内容: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强科技队伍建设。 影响:实现科技领域拨乱反正,扭转轻视科技文化的不良风气;推动科研领域取得重大成就,推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 解析 第(1)问,国内背景主要从“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这两个角度回答,国际背景结合二战后世界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可知1977—1981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内容主要表现在建立统管全国科技工作的机构和恢复、新建科研机构、恢复教育考试招生制度以及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和加强科技队伍建设等方面;影响,可从推动科技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