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_习题部分word-12-第十二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docx
下载文档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习题 部分 word 12 第十二 单元 20 世纪 下半叶 世界 变化 当代世界 发展
第十二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与当代世界的发展 基础集训 考点一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1.(2019课标Ⅲ,34,4分)1947—1948年,美国部分印第安人部族面临饥荒,美国政府拒绝提供救济,因为有人指控他们部族公社的生活方式是共产主义式的而不是美国式的。这反映出 (  ) A.三权分立体制存在重大缺陷 B.意识形态影响政府政策 C.执政者力图重塑国家精神 D.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 答案 B 2.(2017北京文综,22,4分)下图取材于1949年美国报纸的一幅漫画,题为“他终于上道了”。图中①处应填写(  ) A.罗斯福新政  B.“铁幕”演说 C.马歇尔计划  D.欧洲煤钢联营 答案 C 3.(2022海南,13,3分)下图是1953年苏联报刊上发表的一幅漫画,它揭示了(  ) A.热核武器竞赛的现实 B.意识形态的斗争 C.热战一触即发的危险 D.冷战对峙的加剧 答案 B 4.(2018北京文综,23,4分)1956年7月,印度、埃及和南斯拉夫共同发表宣言,反对“把世界分为强有力的国家集团”。该宣言(  ) A.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指导方针 B.奠定了不结盟运动的政治基础 C.推动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 D.促成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 答案 B 5.(2019海南单科,20,2分)20世纪50年代,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1%,60年代为10.5%。日本经济的发展(  ) A.强化了两大军事集团的对峙 B.奠定了日本民主改革的基础 C.推动了发达国家经济格局的改变 D.促成了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成立 答案 C 6.(2021湖北,15,3分)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时,条约文本因故无法打印。为免迁延生变,法、意、荷、比、卢和联邦德国六国代表决定先在空白纸上签名,这就是著名的“空白页面”故事。这一违背常规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  ) A.西欧货币同盟建立迫在眉睫 B.欧洲各国形成高度政治互信 C.与会各国实现联合愿望迫切 D.共同应对石油危机刻不容缓 答案 C 7.(2019北京文综,23,4分)日本自1963年起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同年,美国指责日本对美进行钢铁倾销,日本遂减少对美出口。1968年美国迫使日本签署协定,日本再次大幅减少对美钢铁出口。这说明(  ) A.“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已形成 B.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速 C.日本难以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 D.美国开始建立世界经济霸权 答案 C 8.(2022广东,16,3分)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欧洲今天已比较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维持下去了,建立更平衡的联合和更名副其实的伙伴关系是符合美国利益的。”美国意在(  ) A.重建布雷顿森林体系 B.联合欧洲消除滞胀危机 C.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 D.加大与苏联对抗的强度 答案 C 9.(2019江苏单科,13,3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回忆录中指出:“中国和美国在七十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当时的“世界环境”是(  ) A.中国重返联合国改变了美苏对峙格局 B.社会制度和国家利益的矛盾基本消除 C.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出现 D.中美苏成为决定国际关系的主要力量 答案 C 10.(2018课标Ⅰ,35,4分)下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答案 A 11.(2021福建,16,3分)1979年,苏联一官方媒体评论道:“资本主义正在把人类社会推向生态灾难。……唯有社会主义团结、人道的社会关系,才能使自然与人类社会真正和谐共处。”这主要反映了该时期(  ) A.苏联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 B.资本主义国家存在严重的生态危机 C.生态环境成为冷战竞争的宣传话题 D.环境保护成效与社会制度密切相关 答案 C 考点二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1.(2022全国甲,35,4分)1951年,美国黑人团体民权大会向联合国发起请愿活动,指控美国政府对黑人犯有种族灭绝罪行。美国政府指责请愿活动是共产主义的宣传,并寻找支持政府的黑人来驳斥这些指控。这反映出当时(  )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 B.民权大会的指控缺乏事实依据 C.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D.美国政府对国内的种族平等问题漠不关心 答案 C 2.(2023届广东六校联考一,16)20世纪70年代末,英国政府推行经济政策,控制通货膨胀,鼓励企业自由竞争,让已经实现国有化的企业重新私有化,使萎靡的英国经济暂时走出衰退状态。由此可知,英国政府(  ) A.调整资本主义的运行机制 B.坚持“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C.放弃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解决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答案 A 3.(2022山东烟台三模,15)当代西方“蓝领”“白领”“灰领”代表工人的不同分层。1973—1985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增加了40%,而同期“蓝领”(产业工人)的人数却减少了500万。1978年,美国脑力劳动者占雇佣劳动者总数的50%,在英国和法国则为40%。出现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美国严重的“滞胀”问题 B.福利制度的发展完善 C.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 D.阶级结构的发展变化 答案 C 4.(2021海南,19,2分)下图“欧洲站立”摘自《扩张》(1986年12月),站台上显示的是1970年各方的购买力数额。这种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B.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 C.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经济”出现 D.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的崩溃 答案 B 考点三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1.(2017课标Ⅲ,34,4分)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答案 A 2.(2018海南单科,11,2分)1956年12月,《人民日报》刊文指出:能否正确的认识和对待斯大林的错误,已经成为影响许多国家共产党及党与党相互团结的重大问题;对斯大林的错误应该批评,但必须在肯定和维护他正确方面的前提下进行。与此直接相关的重大事件是(  ) A.万隆会议召开   B.越南战争爆发 C.苏共“二十大”召开   D.朝鲜战争停战 答案 C 3.(2018课标Ⅲ,35,4分)1959年,苏共二十一大讨论通过了七年经济计划,规定7年内工业生产总值提高80%,其中发电量、钢铁产量都要求成倍增长。这反映出七年经济计划(  ) A.未能摆脱斯大林模式 B.是应对马歇尔计划的举措 C.是新经济政策的延续 D.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答案 A 4.(2020天津,9,3分)有经济学家认为,按照国际工业经济一般的衡量标准,中国从1953年到1991年,用38年时间就达到或接近了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在这一时期(  ) A.经济建设不断推进 B.对外开放日益扩大 C.市场经济逐步完善 D.城乡差别显著缩小 答案 A 考点四 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 1.(2022北京海淀二模,14)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法随即伙同以色列发动入侵战争。在埃及人民英勇顽强抗击和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反对下,英法被迫宣布停火,埃及人民收回运河主权的斗争取得了胜利。这一胜利(  ) A.推动埃及建立君主立宪制 B.宣告了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崩溃 C.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表明埃及实现了完全意义上的独立 答案 D 2.(2022辽宁沈阳二模,16)1960年起,法国先后与多个原属法国殖民地的非洲国家签订了涉及外交、经济、军事等多方面“合作”协定,如外交上经常互通情况和磋商;法国允诺向缔约对方提供经济援助;应缔约国政府邀请进行军事干预;承诺对组建当地军队、警察提供顾问和装备等。这种“合作”(  ) ①延缓了非洲国家独立的进程 ②以新形式维护传统殖民利益 ③冲击了美苏两极的世界格局 ④反映了非洲国家的现实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 D 3.(2022海南诊断,13)在二战期间诸多帝国主义的领导人都阐明了他们抓住殖民地不放的决心。但实际上,多数亚非拉国家不仅在战后20年内赢得了独立,且还自行召开亚非会议,形成不结盟运动。这反映了二战后(  ) A.社会主义阵营空前壮大 B.世界和平民主力量增强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D.世界殖民体系开始瓦解 答案 B 4.(2020课标Ⅲ,35,4分)1964年,主要由亚非拉国家组成的七十七国集团成立。在1975—2006年联合国决议中,围绕着裁军和国际安全议题,七十七国集团成员的意见基本一致。这种状况(  ) A.确立了世界多极化的格局 B.维护了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 C.遏制了战后全世界范围内的军备竞赛 D.改变了发达国家主导国际政治的局面 答案 B 5.(2020海南,19,2分)20世纪70年代以前,拉美各国外交政策的意识形态一直很浓。70年代,拉美大多数国家承认国际关系中的多种意识形态,主张不同社会政治制度国家和平共处,开展“多元外交”。这一变化(  ) A.顺应了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 B.推动了亚非拉国家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C.表明了“一超多强”局面的出现 D.旨在应对欧盟国际地位提高带来的挑战 答案 A 战争促发革命 “印度重新发现了自己” 印度尼西亚独立风云 缅甸的新生 西亚地区的民族独立运动 以色列的诞生 6.(2023届江苏南京8月调研,15)如下图所示,是某学者的著作中一个章节里的部分子目录。据此判断,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的是(  ) A.“第三世界”现代化建设的浪潮 B.一战后亚洲民族民主运动兴起 C.世界性的民族解放运动的爆发 D.二战后亚洲殖民体系的崩溃 答案 D 7.(2022山东聊城一模,15)如图反映出当时沙特阿拉伯发展面临的主要任务是(  ) 国际油价变化对沙特阿拉伯国内 生产总值的影响(2001—2015年) A.摆脱对国际市场依赖 B.改变单一经济结构 C.打破国际经济旧秩序 D.稳定国际原油价格 答案 B 考点五 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 1.(2022山东潍坊5月模拟,15)下表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生的一些重大事件。这反映了(  ) 年份(年) 重大事件 1960 伊朗、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委内瑞拉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达成产量和价格同盟,借以打破西方财团垄断 1961 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 1964 第一届联合国贸易发展会议上77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表了联合宣言 1971 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地区霸权主义走向衰落 B.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 C.国际经济旧秩序被打破 D.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答案 D 2.(2022华中师大附中T8联考一,16)跨国公司在二战后大量涌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高潮,到1985年,跨国公司在本国之外的产量超过世界贸易总量。这些公司的发展一方面摧垮了投资目标国固有的生产结构,另一方面与那些国家在各个生产领域加强了合作。材料反映了 (  ) A.贸易自由化面临严峻挑战 B.发展中国家被逐渐边缘化 C.发达国家成为唯一受益者 D.跨国公司推动全球化发展 答案 D 3.(2023届河北省级联测,15)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西方世界的人们通常在接受西方物质文化的同时,会用自己的“本土价值观”对其进行精神文化的过滤。牛仔裤、麦当劳一旦为非西方世界的人们所接受,它们似乎也就与美国的价值观和文化精神失去了联系,该现象表明(  ) A.发展中国家面临机遇与挑战 B.霸权主义与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C.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继续发展 D.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并存 答案 D 4.(2020江苏单科,20,3分)在科索沃危机期间,欧盟坚持召开朗布伊埃和谈,希望在欧盟的主导下解决问题。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欧盟决定设立外交和国防总代表一职,充分表现了独立解决欧洲问题的决心。这表明(  ) A.欧洲已实现政治一体化 B.欧盟在多极格局中占据主导地位 C.世界多极化格局已形成 D.欧盟加强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 答案 D 5.(2018江苏单科,20,3分)西方学者弗里德曼认为,全球化包括不可阻挡的市场一体化,民族国家发展和科技进步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同时全球化也会使某些国家遭到不公正对待并远远落在后面,从而在这些国家出现强烈的反作用。由此可知,该学者(  ) A.指出了全球化带来的利弊 B.批评现存的反全球化思潮 C.强调了全球化的消极作用 D.提出了应对全球化的策略 答案 A 6.(2022武钢三中T8联考二,16)进入新世纪,印度新知识产业领域快速增长,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印度的龙头产业之一,印度的软件及其服务业出口连续保持20%以上的年增长率,成为“世界办公室”;印度维普罗尔技术公司董事长普雷姆吉被称为印度的比尔·盖茨。印度信息产业的发展能够说明(  ) A.印度信息产业的增长领先世界 B.信息化时代同样存在国际分工 C.信息技术成为国家发展的关键 D.发展中国家更易发展信息产业 答案 B 综合集训 知能一 冷战的特点及影响 1.(2020课标Ⅱ,35,4分)1958年,美苏签订“文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交流协议”。两国展开了一系列文化往来,赴美的苏联学者90%为科学家、工程师,而赴苏联的美国学者90%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专家。这表明(  ) A.美国旨在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C.冷战格局下美苏交流与对抗并存 D.苏联旨在对美国输出先进科技 答案 C 2.(2019天津文综,11,4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几十年中,美国大力开展军备竞赛,一些大公司与美国政府签订了以“成本+固定利润”为条件的防务合同,很多小型企业从大公司获得的分包合同也是如此。这反映美国(  ) A.冷战政策与公司发展相互影响 B.已经把军备竞赛作为根本国策 C.军工订单解决了严重失业问题 D.国民经济军事化加剧战争危险 答案 A 3.(2018北京文综,22,4分)读下图,下列选项能够正确反映美国政府财政盈亏及其原因的是 (  ) 1948—1968年美国政府财 政盈亏示意图(单位:10亿美元) A.“马歇尔计划”从欧洲吸引援助使美国财政盈余 B.古巴导弹危机的紧张局势给美国财政造成赤字 C.美国人首次登上月球,给美国财政带来了盈余 D.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给政府造成了赤字 答案 D 4.(2020山东,15,3分)1969年美国出台了新的《出口管制法》,不再使用“共产党国家”与“非共产党国家”这一概念和划分方法,代之以“鼓励与美国有外交关系或贸易关系的国家进行贸易”,并要求商业部修订管制清单。这一调整主要是由于美国(  ) A.同苏联关系缓和   B.与西欧竞争加剧 C.陷入侵越战争泥潭   D.国家实力相对衰弱 答案 D 5.(2022北京西城二模,14)下图显示了美苏两国于1958—1981年发射卫星的数目。对其解读准确的是(  ) ①两国发射卫星的主要目的是收集对方信息 ②卫星竞相发射升空是美苏冷战对峙的产物 ③苏联卫星数量大增表明经济实力超过美国 ④太空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也改善人们生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 B 知能二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特点及实质 (2019课标Ⅲ,35,4分)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答案 A 知能三 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和变化的启示 1.(2023届湖北“宜荆荆恩”9月考试,15)勃列日涅夫时期,生产单位与科研单位之间是分开设置的,科研单位按照国家的计划“订货”来完成科研任务,具体这些科研成果怎样被利用,那是国家的事情,不关科研单位的事。这一做法使苏联(  ) A.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进程缓慢 B.研发和生产体制开始走向指令化 C.“新经济体制”压制了企业自主权 D.在美苏军备竞赛中一直占据优势 答案 A 2.(2019课标Ⅱ,35,4分) 苏联1970年计划完成情况(单位:吨) 类别 1961年对1970年 的预测或计划任务 1970年实 际产量 钢 1.45亿 1.15亿 煤 3.9亿 3.35亿 肉 2 500万 1 230万 蔬菜与 瓜类 4 700万 1 300万 上表可以说明当时苏联(  ) A.经济发展的问题积重难返 B.经济政策保持了连续性 C.经济改革的重点转向农业 D.社会生活需求发生变化 答案 A 3.(2023届河南许、济一模,21)赫鲁晓夫批评斯大林破坏了经济工作中的“物质利益原则”,认识到了“经济管理方面过分集中”的弊端,但他对“社会主义经济的性质是计划经济”坚信不疑。勃列日涅夫继续这一观点,并重申“计划工作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国民经济领导的中心环节和核心”。据此可知,苏联改革的失败主要在于(  ) A.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 B.对领导人的怀疑指责 C.僵化经济理论的束缚 D.改革过程中小修小补 答案 C 4.(2023届河北唐山摸底,15)下表为1937—1990年苏联、美国部分经济数据表(单位:百万吨)。(  ) 序号 年份 项目 苏联 美国 ① 1937年 原油产量 28.5 172.9 钢产量 17.7 51.4 ② 1950年 原油产量 37.9 266.7 钢产量 27.3 87.8 ③ 1970年 原油产量 353 475.3 钢产量 116 119.3 ④ 1990年 原油产量 553 371.0 钢产量 154 89.7 下列选项对表格数据解释合理的是(  ) A.①说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任重道远 B.②表明美苏争霸呈现一边倒的倾向 C.③说明苏联的改革摆脱了体制束缚 D.④表明美国经济已被苏联全面超越 答案 A 知能四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的原因及影响 1.(2022湖南,15,3分)让·莫内是二战后法国著名政治家,堪称“欧洲之父”。他在文章中写到:“欧洲统一不会使大国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欧洲统一是引起欧洲变化继而世界变化的一种方法。”这里的“变化”是指(  ) A.消除国家边界,新建主权实体 B.建立共同制度,承担共同责任 C.淡化意识形态,实现求同存异 D.保卫世界和平,增进各国友谊 答案 B 2.(2018江苏单科,19,3分)20世纪60年代末,在世界贸易总额中,西欧国家仅欧共体六国所占比例就超过39%,美国同期从1957年的20.9%下降到15.1%。在世界工业生产中,1951年至1970年,西欧所占比例由20.8%升至28.6%,美国同期则由48.6%降至37.8%。据此可知,西欧经济的发展(  ) A.促进了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B.强化了欧洲为主导的世界格局 C.缓和了西欧国家与美国的矛盾 D.推动了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演进 答案 D 知能五 经济全球化对冷战后世界的影响 1.(2022辽宁,16,3分) 1980—2000年部分非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组织内部出口占各自总出口比重表      时间 组织名称      1980年 1990年 2000年 东部和南部非洲 共同市场 5.7% 6.3% 4.8% 中非共同体 1.4% 1.4% 0.9% 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 9.6% 8.0% 9.6% 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 0.4% 3.1% 11.9% 阿拉伯马格里布联盟 0.3% 2.9% 2.2% 据上表可知,这一时期非洲经济(  ) A.对区域组织外的贸易依赖明显 B.一体化水平持续提升 C.始终处于世界经济的边缘地位 D.区域发展极度不平衡 答案 A 2.(2017江苏单科,18,3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新变化。以下是1990年和2003年不同类型国家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表: 国家 地区 时间 产业 农业(%) 工业(%) 服务业(%) 低收入 1990年 32 28 40 2003年 24 27 49 中等 收入 1990年 14 39 47 2003年 9 36 55 高收入 1990年 3 33 64 2003年 2 27 71 表中数据表明(  ) A.高收入国家越来越忽视农业生产 B.中低收入国家各产业间发展均衡 C.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呈现平衡发展 D.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革趋势基本相同 答案 D 3.(2021湖南,18,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并不是一个新近出现的事物。自新航路开辟以来,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就处于不断扩张之中。从19世纪后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如下表所示)。现有研究表明,1870年到1914年间经济全球化达到一个小高潮。 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 年份 贸易指数 (以1913年为100) 贸易总额 (单位:10亿法郎) 1870 24 45.5 1880 36 68.8 1890 49 94.2 1900 68 118.2 1910 85 162.4 1913 100 192.4 ——摘编自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等 材料二  世界贸易开放度、金融一体化程度、 移民指数(以1900年为100) ——摘编自斯蒂芬·布劳德伯利 等编著《剑桥现代欧洲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全球化在1870年到1914年间达到小高潮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历程。(9分) 答案 (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技术进步;国际局势总体和平。 (2)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因战争和经济危机干扰,经济全球化受阻;二战结束后,随着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经济全球化复苏;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极格局瓦解及信息技术进步等推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单元集训 限时:60分钟/满分:72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2021海南,18,2分)1948年,英国政府确定:把柏林空运作为开展对苏外交谈判的手段,在柏林空运取得重大进展前,暂不同苏联接触;英国的实力难以单独担负起西柏林的物资运输任务,须充分借助美国的力量;建立英美联合空运机制,以便督促美国对空运行动投入人员和物资。此举意在(  ) A.依附美国共同对抗苏联 B.加速联邦德国的军事化 C.争取对苏政策的主动权 D.刺激法国挑战美国霸权 答案 C 2.(2021广东,16,3分) 美国与西欧对苏联、东欧国家贸易出口额比较 单位:百万美元 年份 美国对苏联、 东欧国家 西欧对苏 联、东欧国家 1948年 397 582 1949年 145 765 1950年1—6月 41 268 上表作为直接论据,可用来探究的论题是(  ) A.马歇尔计划的出台及其历史背景 B.两极格局与西方国家滞胀的根源 C.世界贸易与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D.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答案 D 3.(2023届辽宁鞍山一模,15)二战后,北欧地区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区安全体系:瑞典坚持武装中立奉行不结盟政策;其西侧的挪威、丹麦、冰岛三个国家加入了北约;东侧的芬兰则奉行对苏和睦友好,并不介入大国纠纷的和平中立政策。这一体系(  ) A.反映了国家利益的冲突 B.加剧了两极格局的对峙 C.促进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D.有利于地区和平与安全 答案 D 4.(2023届河南豫南九校联考,22)长期以来,苏联农业的发展是由机器拖拉机站即国家来决定的,一切计划安排都得接受以国家身份行事的机器拖拉机站的制约。赫鲁晓夫改革时期把机器拖拉机站的机器和设备卖给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将机器拖拉机站的技术员分配到各个集体农庄去工作。这种改组(  ) A.扩大了集体农庄自主经营权 B.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 C.促使私有制经济成分的大增 D.忽视了农村经济发展规律 答案 A 5.(2020海南,18,2分)1950年以后的20年里,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持续的高增长率使经济定期波动的特点大为改观。西欧在1952年和1958年出现两次衰退,但每次衰退的程度都很轻,衰退后都继之以更高的增长率。这主要得益于(  ) A.“自由放任”政策推行 B.“福利国家”的规模缩小 C.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D.“新经济”增长模式出现 答案 C 6.(2022江苏,16,3分)下表反映的是1959年美苏两国依据文化交流协议,举办国家展览的情况。这表明(  ) 展览国 展览地点 主要展品 美国 莫斯科 食品、服装、体育用品、书籍、音响设备 苏联 纽约 喷气式飞机、拖拉机、汽车、水力发电装置 A.美国的物质文化更具吸引力 B.美苏借助文化交流渗透冷战 C.经济全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 D.苏联的重工业实力远超美国 答案 B 7.(2023届安徽“皖南八校”联考,21)下表为美国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民权运动情况简表。 时间 (年) 事件 结果 1955 帕克斯“罢乘公共汽车”运动 1956年最高法院判决支持帕克斯诉求 1957 小石城事件(公立学校种族隔离) 艾森豪威尔动用军队保护黑人孩子进入小石城中心高中学习 1961 “争取种族平等大会”发动的自由乘车运动 肯尼迪对自由乘车运动的参与者提供了一定的人身保护 对表格中的这些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 A.说明黑人奴隶制度依然盛行 B.最终导致南北战争的爆发 C.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 D.政府注重保护黑人的权利 答案 C 8.(2021重庆,15,3分)1962年,美国总统肯尼迪要求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必须阅读《8月的枪声》,该书叙述了萨拉热窝事件后发生的一系列很小的、不重要的事件,最终导致了历史上最骇人听闻的军事冲突。肯尼迪想让国家安全委员会重视(  ) A.维护美国的核垄断地位 B.管控危机应对战争风险 C.遏制苏联在东欧的扩张 D.收缩美国海外军事力量 答案 B 9.(2020北京,14,3分)20世纪60年代,日本推行积极的经济外交。1962年,首相池田勇人出访西欧六国,协商贸易问题,法国总统戴高乐称他是“半导体推销员”。这是战后日本领导人首次出访欧洲。同时,池田还表示“没有必要和美国采取完全相同的态度,现在可以和中国大力开展经济、文化的交流”。可见,当时的日本(  ) A.实现了与中国的邦交正常化 B.联合欧洲共同对抗美国 C.表现出摆脱美国控制的倾向 D.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答案 C 10.(2022山东,15,3分)1967年,法国学者塞尔旺-施赖贝尔在其著作中宣称,如果包括法国在内的欧洲国家不迅速采取行动以重新确立对欧洲经济和社会的控制,欧洲也许会繁荣昌盛,但将在历史上第一次被更为发达的文明所摧垮并受它统治。该著作出版后在欧洲很快成为畅销书。这反映出欧洲社会(  ) A.对美国发展模式的否定 B.对战后世界秩序的不满 C.对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 D.对苏联威胁下欧洲联合的反思 答案 C 11.(2021山东,15,3分)下图是20世纪70年代历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发表的主要文件。它们反映出不结盟运动发展的目标是(  ) A.实现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 B.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 D.构建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 答案 B 12.(2021湖南,16,3分)20世纪60年代初,日本国民对1946年宪法的共识是“拥护宪法等于和平与革新,修改宪法等于反动与保守”;进入80年代,越来越多的人对“宪法限制日本做出国际贡献”的观点表示赞同。这种变化反映当时日本(  ) A.修改宪法无法阻挡 B.力图促进地区和平稳定 C.大国主义思潮抬头 D.军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 答案 C 13.(2023届湖北黄冈期中,16)有学者认为在全球化过程中带来效应的差异,会影响人们对全球化的心态,进而影响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下图是该学者绘制的全球化、经济基础与思想谱系的逻辑关系与动态演化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 A.主导思想与战略选择决定全球化程度 B.发达国家对全球化持更加开放的态度 C.推进全球化应建立更公正的国际秩序 D.各国共同享有全球化带来的益处福利 答案 C 14.(2023届江西赣州期中,24)2017年,23位欧盟国家的外长与防长在布鲁塞尔签署了“永久结构性合作”防务协定。根据协定,欧盟不仅应当建立防卫协调机制,成立防卫协调指挥机构,还需要组建军事行动的实体及欧盟共同的军医院。这反映了(  ) A.欧盟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 B.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加强 C.扩军备战加剧了地区动荡 D.一体化提升了欧洲地位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5.(2022海南适应性测试,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国际社会出现了“第三世界”。它的崛起是当代世界历史上的头等大事,也是战后世界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和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结果。“第三世界”这一概念的流行与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密切相关。美苏两个超级大国都把争夺海洋作为其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1971年,9个拉美国家举行利马会议,表示要采取共同行动,反对海洋霸权主义。经过一系列努力,1982年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到1984年底,共有159个国家和地区在公约上签字,唯独美英等国拒绝签署,为公约的实施设置障碍。但是,这一完整的海洋法体系的确立是“第三世界”联合反霸斗争中的一次重大胜利。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 《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第三世界”形成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的作用。(7分) 答案 (1)背景:二战后世界民族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展;“第三世界”追求独立发展的长期斗争;国际关系的演变;不结盟运动的推动。 (2)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冲击了两极格局;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有助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确立;在建立完整的国际海洋法体系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16.(2022上海虹口模拟,3换个角度看历史)短暂的20世纪(17分) 下面的材料摘编自美国历史学家约翰·卢卡克斯写于1991年,也就是苏联解体之前的作品,他认为1989 年在西方发生了分水岭式的事件,导致了20世纪的结束和21世纪的开始。 材料 20世纪……持续了75年,从1914年到1989年。它的两个主要事件是两次世界大战,两次大战如同两座矗立的山峰,主导着这一风景。十月革命、原子弹、殖民帝国的结束、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两个超级大国的出现、欧洲和德国的分化——所有这些事件都是两次大战的结果,我们就是在这样的阴影下生活着,直到现在……人们几乎不知道“世纪”这个词。《牛津英语辞典》中指出,这个词的现代用法在英语中出现于1626年。在这之前,该词表示罗马的军事百人团;此后,它开始拥有了另外的含义,即100年。它标志着我们现代历史意识的开始。 我们知道20世纪结束了……主要是因为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果的两个超级大国的对抗已经渐渐消失,苏联已经退出了东欧,德国已经重新统一。在欧洲之外,甚至朝鲜和越南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及尼加拉瓜等政治危机,都直接和间接与这种对抗有关…… (1)作者认为“20世纪开始和结束”的这两个关键年份中,“结束”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东欧剧变”。那么“开始”的相关历史事件是什么?(2分) (2)作者划分世纪的标准和传统划分世纪的标准有何不同?(4分) (3)作者提出“20世纪……持续了75年,从1914年到1989年”,该观点的合理之处在哪里?(6分) (4)作者提出“20世纪……持续了75年,从 1914年到1989年”,该观点的不合理之处在哪里?(5分) 答案 (1)开始的历史事件: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2分) (2)作者标准:强调具有世界影响性的重大事件(意思相同即可)。(2分) 传统标准:以100年为标准。(2分) (3)合理之处: ①从1914年到1989年,发生了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深刻影响当今社会。②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导致了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协调了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但是也留下了诸多的矛盾。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创造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但是冷战的发生,在两极格局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对峙,给世界带来紧张。⑤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爆发,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与竞争。⑥二战后科技的新发展(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创造了大量的科技成就,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这些历史事件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具有标志性的意义。(以上写出3点得6分) (4)不合理之处: ①作者站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场上,强调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忽视了亚非拉人民为瓦解世界殖民体系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斗争和成果。亚非拉新兴国家的建立和发展,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万隆会议的召开和不结盟运动的展开,发展中国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这些也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事件。(2分)②作者片面强调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忽略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进程。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欧盟的发展,中国的崛起,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分)③以100年划分世纪也有合理性。“世纪”一词含义转变为100年,意味着人们具有了现代历史意识。(1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