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检测
15
第十五
单元
货币
赋税
制度
基层
治理
社会保障
第十五单元 货币赋税制度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单元集训(一)
限时:6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齐国“叁其国而伍其鄙”“相地而衰征”;晋国“作爰田”“作州兵”;鲁国“初税亩”“作丘甲”;楚国“书土田”“量入修赋”。这( )
A.有利于确立其霸主地位
B.导致阶级关系发生新变化
C.导致兼并战争频繁发生
D.反映了官僚政治逐渐形成
答案 B 材料中的“相地而衰征”“作爰田”“初税亩”均属于生产关系调整层面的措施,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有利于井田制的进一步瓦解和私田的发展,导致阶级关系发生了新变化,B项正确。鲁国非春秋时期的霸主,排除A项;此时处于春秋时期,以争霸战争为主,排除C项;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标志,排除D项。
2.以下史料可以用来佐证( )
里耶秦简户籍簿
释文为:“东成户人士五夫,妻大女子沙。子小女子泽若,子小女子伤。”
东成,为里名。户人,指户主。士五,是身份称谓,指无爵或免爵者。女子,即女性。大、小,为课役身份的标志,登记于户籍,作为征发赋役的依据。夫、沙、泽若、伤,均为人名
A.沉重的赋税负担 B.严酷的法律制度
C.严密的基层管理 D.女子地位的提高
答案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里耶秦简属于实物史料,是研究秦代政治、经济制度及国家治理的一手史料。 材料中的“里”负责管理民众,以户为单位登记户籍,户籍为赋役征发依据,体现了秦朝的管理深入基层,社会控制力加强,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赋税的多少,不能得出赋税负担沉重的结论,排除A项;材料信息与严酷的法律制度、女子地位的提高等内容无关,排除B、D两项。
3.西汉初年,设令、丞、尉管理地方,并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县三老、乡三老,因民俗教化百姓。东汉时期,三老教化之职完全由地方小吏取代,行政、教化合一。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A.君主专制的强化 B.乡里制度的瓦解
C.世家大族的兴起 D.官吏群体的儒化
答案 D 根据材料“西汉初年,设令、丞、尉管理地方,并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县三老、乡三老,因民俗教化百姓”可知,西汉初的县三老、乡三老需要年长和德高望重的人担任,至东汉,“三老教化之职完全由地方小吏取代”,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东汉时期儒学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选拔的官吏大多是儒生,因此东汉时期县三老、乡三老的教化职能可直接由儒化的官吏兼领,D项正确。三老的设置主要作用于基层,不足以起到强化皇权的作用,排除A项;材料只是强调三老发生的变化,并不能得出乡里制度瓦解的结论,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和世家大族的兴起无关,排除C项。
4.汉代《二年律令》规定,邑中道路的维修由乡部负责,而田中道路的维修则由田官负责。对守、丞等试用官吏的司法审判权,也作出了区分和规定。这些规定旨在( )
A.提高基层行政效率
B.完善地方行政体系
C.促进小农经济发展
D.维护基层自治权力
答案 A 根据“邑中道路的维修由乡部负责,而田中道路的维修则由田官负责。对守、丞等试用官吏的司法审判权,也作出了区分和规定”可知,汉代对基层的道路维护及司法事务做了分工,更加明确的职权划分有利于提高基层的行政效率,A项正确;B项属于这些措施的客观影响,不是主观目的,排除;材料中的田官维修田中道路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农业发展,但其不能概括司法审判权的相关规定,排除C项;这些规定有利于提高基层的行政效率,但和地方自治无关,排除D项。
5.东晋政府为了照顾侨户“流寓江左,庶有旋反之期”的心理,没有把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在南方的侨户编入当地土著户籍,“不以黄籍籍之,而以白籍,谓以白纸为籍,以别于江左旧来土著也”。这一状况导致( )
A.户籍体制的混乱
B.中央权力的削弱
C.赋役制度的瓦解
D.郡县制度的崩溃
答案 B 根据材料“没有把西晋永嘉之乱后出现在南方的侨户编入当地土著户籍”可知,中央政府为了安抚侨户放松了对他们的户籍管理,而户籍是中央管理地方的重要依据,此举会导致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减弱,从而削弱中央集权,B正确。材料只是表明政府对侨户和土著户籍不同的管理政策,不能说明整个户籍体制的混乱或郡县制度的崩溃,排除A、D;赋役制度没有瓦解,排除C。
6.五铢钱自汉武帝推行以来长期使用,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下令“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但魏明帝时又重新铸造五铢钱发行,史载“至晋用之,不闻有所改创”。五铢钱的存废( )
A.源于货币制度的惯性
B.体现长期战乱的危害
C.促成世家大族的兴起
D.反映商品经济的变化
答案 D 据材料“三国时,魏文帝曹丕曾下令‘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但魏明帝时又重新铸造五铢钱发行”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文帝时期由于战乱,出现以物易物的局面,但魏明帝时期又重新铸造五铢钱发行,说明此时货币的使用顺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故选D项。材料体现了各个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不同,对货币的使用需求不同,未体现货币制度的惯性,排除A项;魏文帝时期由于战乱,罢五铢钱,但后来魏明帝重新发行,侧面反映出战乱具有阶段性,排除B项;曹魏时期推行的九品中正制促进了世家大族的兴起,排除C项。
7.唐代前期,租庸调制的主要纳税对象是21岁至59岁的成年男子,而唐中后期的两税法规定“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据此推知,两税法( )
A.体现了税负公平原则
B.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
C.抑制了土地兼并进程
D.阻碍了商品经济发展
答案 A 材料“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反映了唐朝两税法的征税原则,即无论主户、客户,都编入现居州县的户籍,以此为据进行收税,体现了对税负标准公正、平等的追求,A项正确;材料只体现了纳税对象的变化,扩大了收税对象的范围,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但“解决了国家财政困难”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两税法的实施未能抑制土地兼并,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两税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排除D项。
8.宋代出现了一些由地方精英和政府共同倡导的公共组织,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宗族组织。宗族组织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平民化组织,并向非封闭性的社会化组织发展,从事社会公益事业。这些公共组织还较早地在公共土地推广永佃制,出租公共产业如店铺等。据此可知,这些公共组织( )
A.建立了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C.迅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D.有利于政府对基层加强治理
答案 D 公共组织推广永佃制有利于缓和地主和农民的租佃矛盾,从而推动农业发展,而出租公共产业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这些都有利于辅助政府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D项正确。“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说法过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A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信息,排除C项。
9.明代以前,法令只允许有官衔品级的达官贵族设立祠堂,祭祀祖先,平民百姓建祠堂是不合法的。明朝中期,才正式允许庶民修建祠堂,民间修葺祠堂之风开始兴盛起来。这一政策的转变旨在( )
A.发挥民间宗族治理功能
B.缓和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
C.打击贵族强化中央权力
D.弥补中央集权统治的不足
答案 A 由材料可知,明朝中期,政府开始允许庶民修建祠堂,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宗族内部团结,发挥民间宗族治理功能,稳定社会秩序,故选A项。单纯依靠修建祠堂并不能缓和社会矛盾,排除B项;民间修葺祠堂有利于强化伦理秩序,维护民间稳定,并不能起到打击贵族、加强中央权力的作用,排除C项;允许庶民修建祠堂并不能弥补中央集权统治的不足,排除D项。
10.明代为征派赋役编造了“黄册”。黄册的编造遵循“以户为主”的原则,如某户有田百亩,卖去二十亩,则造册曰:“(该户)旧管(田地)百亩,今卖。当开除户下田二十亩,彼买者新收二十亩;而此户实在则止八十亩。”这反映了明代( )
A.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B.户籍管理比较严谨
C.租佃关系较为普遍
D.农民负担相对较轻
答案 B 根据材料“明代为征派赋役编造了‘黄册’。黄册的编造遵循‘以户为主’的原则”及造册内容可知,明代黄册以户为单位,详细地记载了土地的流转情况,可见当时的户籍管理较为严谨,B项正确。材料中一户人家只有少数土地可进行流转,并不能说明土地兼并现象严重,排除A项;材料信息未体现租佃关系,排除C项;户籍准确登记土地占有情况,可以为政府征税提供精准的依据,但并不能减轻农民负担,排除D项。
11.下表为某学者对明朝赋役改革进程的描述。由此可见,明朝的赋役改革( )
进程一
赋役折银—农民从纳粮当差到纳银不当差—从身份到契约—农民与土地分离—雇工人和商帮群体形成
进程二
赋役折银—农业从单一到多元—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农业商品化
进程三
赋役折银—农村从封闭、半封闭到开放—市镇兴起
A.从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的社会地位
B.导致生产关系发生巨变
C.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D.体现了重农抑商的特点
答案 C 从材料信息可知,赋役改革促使农民与土地分离,人身依附关系松动,推动了农业商品化和市镇兴起。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变化顺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故选C项。明朝的赋役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也没有使生产关系发生巨变,排除A、B两项;材料中的赋役改革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没有体现重农抑商的特点,排除D项。
12.清政府规定,白银是法定货币,与铜钱兼用,完粮纳税需用白银支付。据统计,18世纪末一两白银换铜钱一千文左右,而到了19世纪30年代后期,一两白银可换铜钱一千六七百文。这种状况的出现( )
A.加重了中国人民经济负担
B.源于商品经济快速发展
C.是白银货币化的必然结果
D.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答案 A 根据材料中银钱兑换比例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方为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输出鸦片,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出现了银贵钱贱的局面,而清政府规定完粮纳税需用白银支付,这直接加重了劳动人民的负担,A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源于白银外流,跟商品经济发展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白银外流、银贵钱贱是材料中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跟白银货币化并不直接相关,排除C项;材料所述现象是白银大量外流的结果,D项本末倒置,排除。
13.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改革关税保管制度,将关税分为值百抽五的旧税与新增的额外关税两项,前者照旧存入汇丰银行偿付外债、赔款,后者则存入中央银行。1932年,国民政府彻底取消两种税款的分别,将全部关税存入中央银行。关税保管权的变更( )
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B.推动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全面接轨
C.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
D.导致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
答案 C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关税保管权的变更使国民政府获得了对关税的支配权,有利于国内的经济建设,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C项正确。由于当时半殖民地的国情,中国无法改变对外贸易逆差的局面,排除A项;“全面接轨”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仅关税保管权的些许变革不足以推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根本变化,排除D项。
14.中世纪时期,伦敦的木匠行会曾经设立过一个储备金,并作如下规定:“一旦任何兄弟姐妹由于上帝的旨意或疾病而陷于贫困,难以维持生计时,那么,从他生病后的第3周起,他将每周从行会得到14便士,直到他摆脱贫困为止。”当时许多行会都有类似措施。这表明当时的西欧行会( )
A.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
B.发挥重要的社会救济功能
C.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D.助长了行会会员懒惰之风
答案 B 根据材料可知,中世纪西欧行会设立储备金,目的是对陷入贫困、难以维持生计的人进行资助,直到其摆脱贫困,说明西欧行会发挥了重要的社会救济功能,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文艺复兴的信息,排除A项;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助长了行会会员懒惰之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15.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议会先后通过了《疾病保险法》《意外事故保险法》《伤残及养老保险法》等法律,以社会保险立法的形式,建立起强制性的由国家为劳动者提供生活风险保障的制度,内容涵盖了养老、医疗、工伤等各个领域。德国此举( )
A.提升了社会保障的能力
B.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利于防止社会贫富分化
D.缓和了尖锐的阶级矛盾
答案 A 19世纪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在德国快速发展的时期,德国颁布社会保障法律,在政府主导下建立涵盖养老、医疗、工伤等各个领域的社会保障制度,有助于提升社会保障的能力,A项正确;社会保障法律是法律体系的一部分,B项以偏概全,排除;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上述社会保障制度并不能防止社会贫富分化,排除C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看出当时社会矛盾尖锐,排除D项。
16.1959年,美国的黄金储备约为195亿美元,对外流动负债约为194亿美元,两者大体相当;1967年底,美国的黄金储备约为121亿美元,对外流动负债约为331亿美元。这一情况的发展( )
A.不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
B.导致了欧洲经济崛起赶超美国
C.标志着战后美国经济霸权终结
D.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濒临瘫痪
答案 A 材料所述的情况是美国黄金储备下降,以及大量美元作为国际结算单位沉积在国际贸易领域和其他国家手中,对兑换黄金造成了巨大压力,美国此时已经难以维持黄金与美元的固定比率兑换,因此不利于以美元与黄金挂钩为特点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稳定,A项正确;欧洲的联合和经济腾飞不是由材料中的情况造成的,排除B项;此时美国依然拥有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权,虽有所动摇,但远未达到“终结”的地步,排除C项;材料所述情况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无关,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材料一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就提出了精彩纷呈的社会福利思想:管子认为“民为君之本”;孔子称管子所行之政为“德政”,他心目中的德政典范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孟子对德政作了更为具体的阐述即“仁政”;墨子指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并希望能够予以切实可行的救济。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历代政府都以赈灾济困为己任,如汉代设常平仓平抑物价、备荒赈恤;隋代的义仓在政府监督下直接承担着地方的赈恤责任;以后,养济院、慈幼局、漏泽园等社会救济与抚恤机构纷纷成立。古代福利思想体系中家庭成为实行社会保障的最直接渠道,宗族成为社会福利实施的直接网络,政府成为社会福利的主导者,整个社会则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为指归。
——摘编自刘华丽、李正南《中国
古代社会福利思想综述》
材料二 工业化引发的现实需要和操作的可能性为现代福利国家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对两次世界大战的反思以及应对大萧条的实践催生了近代福利制度。二战后,西欧各国通过了《国民保险法》等一系列社会立法,使建设福利国家成为普遍共识,福利制度在经济发展与社会整合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产生了许多负面效应。英国自1948年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以来,每年的社会保障支出已由65.7亿英镑攀升至615英镑,1951年至1986年,累计财政赤字达1209亿英镑。福利国家的财政来源在于高比例的税收,这严重地削弱了投资者的热情,影响了经济的发展,导致失业率和失业人数上升。据统计,欧共体国家的平均失业率到1982年底为10%以上,失业人数约1200万。
——摘编自王彩波、李艳霞《西欧
福利国家的理论演变与政策调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中国福利思想的特点。(10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与古代中国福利思想相比,分析近代西方福利制度的进步所在。(5分)
答案 (1)特点:产生时间早;以“民本”和“德政”为基础;内容丰富;影响封建社会的福利实践;形成家庭、宗族、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福利体系;福利思想儒学化。
(2)进步:注重社会公平,逐渐常态化、制度化;将享受福利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将福利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相联系。
解析 (1)据材料一“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派思想家就提出了精彩纷呈的社会福利思想”可以得出,产生时间早;据材料一“民为君之本” “德政” “孟子对德政作了更为具体的阐述即‘仁政’;墨子指出‘民有三患: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并希望能够予以切实可行的救济”可以得出,以“民本”和“德政”为基础,内容丰富;据材料一“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历代政府都以赈灾济困为己任”可以得出,影响封建社会的福利实践;据材料一“古代福利思想体系中家庭成为实行社会保障的最直接渠道,宗族成为社会福利实施的直接网络,政府成为社会福利的主导者,整个社会则以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为指归”可以得出,形成家庭、宗族、政府、社会“四位一体”的福利体系,福利思想儒学化。
(2)对比材料信息,结合近代西方福利制度的作用分析。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 清代前期,实行量入为出的“定额化”税收政策,财政收入和支出都有较为固定的数额和程式,收支相抵,多有盈余。由于清初统一战争频繁,加之其后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的影响,军费支出和财政岁入之间形成较大差额,造成财政困难。顺治时,重新开征曾谕令废止的“辽饷”和“练饷”,康熙年间,加征“官宦地亩银”。一方面,朝廷直接出卖官位或晋身资格,另一方面,鼓励富有者主动捐献,以应要需。清军入关后,沿袭明代的“起运”“存留”制度,但由于解决“非常时期”财政困难,多次削减地方“存留”经费,保证“起运”中央的财政经费。总之,清前期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在传统财政格局基础上的局部调整。
材料二 太平天国军兴期间,特别是甲午战争、庚子之变以后,清代社会的总体格局处于非常时期,随着军费额骤增,以及赔款支出、外债偿付和开办新政,财政日益困窘。迫于形势,清政府谕令各地方大员“权其轻重缓急,设法筹措,期于库款、地方两有裨益”,从而出台了“就地筹饷”政策。各种名目的税捐开征由地方官员自行决定,除了传统的举办捐纳、发行内债等外,开征了米捐、酒捐、烟捐、茶捐等新的税捐,商业税比例大为增加。这一系列措施影响下,逐渐形成了“量出制入”的财政范式,具有近代意义的“地方财政”渐次形成。但也导致了税捐的乱征、财政的外销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
——摘编自陈锋《财政与国家治理:清代
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与更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代前期财政政策调整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代前期和近代以来清政府财政政策的不同之处,并评价近代以来清政府的财政政策。(14分)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财政政策的认识。(5分)
答案 (1)原因: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需要;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镇压地方分裂势力和人民起义;缓解财政危机。(6分)
(2)不同:清前期,实行“量入为出”的财政范式,近代以来,形成“量出制入”的财政范式;清前期,财政政策体现中央集权,近代以来,地方财政权逐渐扩大,中央集权削弱;清前期,以农业税为主,近代以来,工商业税的比重增加;清前期,在传统财政基础上局部调整,近代以来,近代意义的“地方财政”渐次形成。(8分)
评价:有利于抵御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机;促使地方权力增加,中央集权削弱;为洋务运动提供了资金,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推动财政格局的变化和财政体系的近代化;存在税捐乱征,财政经费外销等弊端。(6分)
(3)财政政策是国家治理能力的体现;注重“非常时期”财政政策的调整,以解决社会问题;财政政策制定上要协调中央和地方的关系。(5分)
解析 (1)联系所学可知,清前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这些都需要强大的财政支持;结合材料一“由于清初统一战争频繁,加之其后三藩之乱、白莲教起义的影响,军费支出和财政岁入之间形成较大差额,造成财政困难”可以回答。(2)第一问,比较两则材料可知,清前期,实行“量入为出”的定额化税收政策;晚清时期,逐渐形成了“量出制入”的财政范式。清前期,“保证‘起运’中央的财政经费”,即财政政策体现中央集权;清朝后期,“具有近代意义的‘地方财政’渐次形成”,中央集权削弱。“清前期的财政政策,主要是在传统财政格局基础上的局部调整”;近代以来,“地方财政”渐次形成。根据材料二“商业税比例大为增加”并结合所学可知,清前期,农业税为主,近代以来,工商业税的比重增加。据此可以回答。第二问,注意材料二“清代社会的总体格局处于非常时期”,联系近代以来清政府面临的内忧外患可知,晚清政府的财政政策有利于抵御列强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有利于增加政府收入,为洋务运动筹措资金;推动了财政格局的变化;结合材料二“导致了税捐的乱征、财政的外销以及中央集权的削弱”等回答。(3)根据所学可知,财政政策体现国家治理能力,需要根据国情适时调整;在制定财政政策时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英国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被誉为“地方自治之母”。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形成,出现了自治市与郡二元并立的权力结构。1835年颁布的《市政法案》是有关英国地方政府结构的第一次立法,确立了选举产生自治市的政府和议会的地方自治原则。此后,一系列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地方自治体制逐渐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英国中央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完全改组了地方政府体制,但仍保留自治市的独立性。
——摘编自孙宏伟
《英国地方自治体制研究》
材料二 人民公社解体后,村民自治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一定成就。时至今日,这一体制由于建立在严格的户籍和土地边界基础之上,在当前日益发展的新形势下陷入了治理困境。社区自治——这一新型的基层治理形态成为新时代的选择。社区自治是由社区居民组成的社区公共组织,通过民主协商的形式讨论并处理社区公共事务,从而实现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农村社区自治体制下,是否拥有经济组织或集体产权不再成为社区成员的基本条件,从而打破了固有的村籍限制,为不同地区间人员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社区身份与个人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是分离的,社区成员均能以独立和平等的居民身份参与公共事务。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
——摘编自袁方成《民主治理如何可能
——从村民自治到社区自治的考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英国自治市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背景。(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农村社区自治制度的特点并分析其意义。(8分)
答案 (1)背景:拥有地方自治传统;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工业革命的开展,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议会改革的推动。
(2)特点:采用民主协商的治理形式;打破了固有村籍限制,治理开放程度高;社区成员间身份独立和平等;强调基层党组织的领导。
意义:调动了农民的参政积极性;丰富了基层治理和民主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促进了人员的自由流动,推动了城乡一体化;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解析 (1)根据材料一“有着深厚的地方自治传统”“伴随着封建国家的形成,出现了自治市与郡二元并立的权力结构”“一系列法案的颁布使英国的地方自治体制逐渐走向现代化和规范化”并结合工业革命、议会改革的相关内容归纳。(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通过民主协商的形式”“打破了固有的村籍限制,为不同地区间人员的自由流动创造了条件”“社区成员均能以独立和平等的居民身份参与公共事务”“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直接归纳概括。第二小问,结合第一小问答案及所学知识,从农民的参政意识、基层治理理论与实践、城乡一体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等角度归纳阐述。
单元集训(二)
限时:65分钟/满分:9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商鞅变法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秦汉王朝受其影响,农村不许同姓聚居,都是杂姓村。“乡”“里”划分的依据主要是户口数量,并随着户口的增减而不断进行调整。秦汉王朝的上述举措( )
A.促进了中国小农经济的形成
B.有利于削弱地方的强宗大族
C.目的是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推动了血缘宗法格局的瓦解
答案 B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汉王朝受商鞅“分异令”影响,实行了小家庭政策,淡化了血缘关系的纽带,有利于削弱地方强宗大族的势力,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伴随铁犁牛耕的出现,小农经济逐渐形成,排除A项;题干中的措施目的是削弱强宗大族的势力,而非增加政府收入,排除C项;“乡”“里”划分原则的变化并没有使乡村血缘宗法格局瓦解,相反,中国乡村的血缘宗法格局长期存在,排除D项。
2.据统计,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以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
A.赋税负担沉重 B.法律制度严酷
C.基层管理严密 D.行政效率提高
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秦朝迁陵县的日常行政管理文书涉及许多方面,这反映出秦朝基层管理较为严密,故选C项。通过材料可以看出秦朝政府对百姓征收赋税和派发劳役,但无法判断赋税负担是否沉重,排除A项;材料反映了秦朝的地方基层治理,不能判定法律制度是否严酷,排除B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秦朝行政效率的高低,排除D项。
3.汉成帝时,朝廷改刺史为“州牧”,秩比二千石。到东汉建武十一年,“断州牧自还奏事”,从此州牧或刺史不复自诣京师(奏事改为计吏)。到了汉灵帝中平五年(188年),“改刺史,新置牧”,“选列卿、尚书为州牧,各以本秩居任”。这反映出汉代( )
A.政府行政效率显著提高
B.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治理
C.中央监察权力逐渐下移
D.地方社会秩序日益紊乱
答案 B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汉代政府在地方治理中采取提升官秩、“断州牧自还奏事”、任命中央高官出任地方州牧等措施,在统一局面下,这些措施均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表明汉代政府高度重视地方治理,B项正确。材料主要体现的是监察制度下刺史和州牧的沿革,体现不出行政效率显著提高,排除A项;两汉朝廷不断加强州牧的权位,体现了中央对地方治理的重视,但地方监察之权还是从属中央的,排除C项;材料信息反映不出汉代地方社会秩序如何,排除D项。
4.西魏权臣宇文泰把全国分为若干个军府,又按经济状况把农民分为数等,从中上等家庭里划分出参军的军户。为了保障军户能安心打仗,西魏保证军户足额占有土地,并免征部分赋税和力役。西魏的这一做法( )
A.缩小了社会阶层的身份差异
B.探索了按户等征税的做法
C.强化了豪强地主的政治地位
D.预示了均田制度难以为继
答案 C 根据材料中的“军府”“军户”等信息可知,该制度是府兵制,该制度在中上等家庭中划分出军户,使经济实力较强的豪强地主能通过军功获得政治地位,且占地、减税等经济权益进一步增强了其力量,C项正确。府兵制的规定一定程度上更有利于豪强地主的跃迁,反而扩大了社会阶层的身份差异,排除A项;府兵制是按户等征兵,而非征税,排除B项;西魏时期均田制较为稳定,排除D项。
5.西汉钱币使用非常普遍。到东汉,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布帛的作用日益重要。曹魏则“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北魏孝文帝时虽铸五铢钱,但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东晋南朝币制混乱,钱币与谷帛并行。东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货币使用状况( )
A.说明人口流动不断加快
B.反映君主专制日渐衰弱
C.表明中央集权亟待加强
D.根源是生产力愈发倒退
答案 C 依据材料“西汉钱币使用非常普遍”并结合所学可知,西汉时期国家统一,中央集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依据材料“到东汉,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布帛的作用日益重要”“东晋南朝币制混乱,钱币与谷帛并行”并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分裂动荡,导致币制混乱,因此实现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成为迫切需求,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口流动不断加快”的特点,排除A项;材料强调大一统局面和中央集权有利于钱币的统一使用,无法得出君主专制日渐衰弱的结论,排除B项;东汉至魏晋南北朝虽然有时局动荡时期,但社会生产力总体上还是在上升的,排除D项。
6.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户婚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是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政府抵御袭扰提供足够兵源
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答案 D 材料体现了中国古代一些控制人口流动的措施、规定,反映了对户籍的严格管理,主要是为了保证赋税征收、徭役与兵役的征派,D正确。人口流动不一定会导致社会动荡,排除A;B、C只是目的之一,描述不全面,排除。
7.《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得出奇。其中数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竟然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
A.人口的出生率偏低
B.中央集权有所削弱
C.赋役统计制度变化
D.户籍管理相对松弛
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两宋时期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最高是2.57,最低是1.42,都没有达到3个人,因此该平均数并非家庭人口统计,而是每个家庭承担赋役的人口数,C项正确。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政府一般会实行鼓励生育的政策,而医疗卫生条件是在逐步改善的,人口出生率不会太低,因此A项不能解释题干所述现象,排除;宋代中央集权加强,政府对地方人口、赋税的管理也在加强,排除B项;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政府为征收赋税,会不断加强对户籍的管理力度,排除D项。
8.宋代民间结社兴盛,最典型的表现是乡约的设立,乡约内容大致包括四项: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乡村成员推举的约正有权处理争辩纠纷,同时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宋代的乡约( )
A.强化了宗法血缘制度
B.加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C.体现了儒家民本思想
D.促进了理学统治地位确立
答案 B 根据材料“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处理争辩纠纷”“享有一定的惩戒之权”可知,乡约的存在有利于引领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B项正确。宗法血缘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已逐步瓦解,排除A项;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的乡约服务于政府基层管理,没有体现儒家民本思想,排除C项;理学正统地位是南宋时期由官方确立的,促进了乡约的发展,D项本末倒置,排除。
9.明代有严格的人事回避制度,官员不得在本籍任职,且不能久任;而胥吏都是本地人,在地方上有盘根错节的势力,故有“流水的官,世守的吏”之说。这反映出明朝( )
A.中央集权遭到严重的破坏
B.地方官权力存在很大差异
C.基层管理有一定权力真空
D.宗族势力庞大威胁着皇权
答案 C 明朝时期,中央任命流官管理地方,并实行严格的人事回避制度,而基层办事人员却由本地人担任,还形成了地方势力,反映出当时明朝在基层管理上存在一定权力真空,C项正确。明代官员不得在本籍任职、不能久任等严格的人事回避制度,侧面反映出当时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较强,中央集权并未遭到严重破坏,排除A项;地方官权力存在很大差异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B项;材料中胥吏确实形成了一定的力量,但远达不到威胁皇权的程度,排除D项。
10.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为民、军、匠三类进行造册登记:军户提供兵役;民户提供赋役;匠户名目繁多,有灶户(煮盐业)、乐户(娱乐业)等。各种户籍世袭固定,严禁私自逃亡换籍。这些措施( )
A.抑制了土地兼并
B.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C.有利于社会管理
D.减缓了人口增长趋势
答案 C 根据材料可知,明朝把全国人口按职业分类并登记造册,严禁逃亡换籍,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的严格控制,这一严格的户籍身份管理制度方便了政府进行社会管理,C项正确。材料中的措施与抑制土地兼并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措施固化了社会各阶层,排除B项;户籍制度严格与否与人口增长趋势无关,排除D项。
11.明崇祯年间,休宁县叶氏宗族在《重伦理以教家》的家规条款中指出: “父子亲、夫妇顺、长幼序、朋友信,此等人出而事君,必为忠臣,为良臣。总之,伦常原于天性, 不事矫饰。本慈孝以为亲,率唱随以为顺,根友恭以为序,祛虚假以为信,合亲、顺、序、信以事君,伦理重而家教立矣。”此家规条款的这些规定旨在( )
A.维护社会秩序 B.强调尊卑等级
C.突出宗族互助 D.确立族长权威
答案 A 由题干中的“父子亲、夫妇顺、长幼序、朋友信”“出而事君,必为忠臣,为良臣”“本慈孝以为亲,率唱随以为顺,根友恭以为序,祛虚假以为信”等信息可知,上述内容的目的是构建父子、夫妻、家人、朋友和君臣之间和谐的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故选A项;题干中体现的是父子、夫妻、家人、朋友和君臣之间的和谐关系构建,尊卑等级与题目主旨不符,排除B项;题干内容虽然属于家规,但强调的是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并未突出宗族内部的关系,排除C项;题干中并没有族长的相关信息,确立族长的权威与题目主旨无关,排除D项。
12.在中国古代社会,“人丁”是制度性词汇,具有社会和自然的双重属性。如表是清代部分时期对“人丁”一词在《清实录》中出现次数的统计。据此可以推知( )
时期
出现次数
次/年
康熙朝
120
1.97
雍正朝
46
3.54
乾隆朝
64
1.07
嘉庆朝
10
0.40
A.社会结构出现根本变革
B.传统经济内部萌发的新因素受益
C.自然经济解体步伐加速
D.人地矛盾激化推动土地制度变革
答案 B 根据图表可知,“人丁”一词在《清实录》中出现次数总体呈下降趋势,结合所学可知,其背景是清朝实施的“摊丁入亩”,“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削弱,为雇佣劳动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劳动力,使传统经济内部萌发的新因素受益,B项正确。材料与社会结构变动无关,排除A项;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当时的土地制度仍然是土地私有制,并未变化,排除D项。
13.公元前241年,西西里省成立,行省总督在财政上只起监督作用,具体事务由(罗马)国家派去的财务官负责;当地居民一般案件的审判权由西西里的城市法庭掌握;同时还设立了专门审理控诉行省总督案件的特殊法庭。西西里省的设立 ( )
A.实现了权力的相互制约平衡
B.推动了罗马民主政治的建立
C.提供了有效治理地方的经验
D.巩固了罗马帝国的扩张成果
答案 C 据材料可知,西西里省成立之后,在财政、司法审判等方面的事务由专门的人员或机构管理,这为地方治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故选C项。材料未体现权力间的制衡,排除A项;公元前241年处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共和国具有浓厚的贵族寡头特征,排除B项;公元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D项错误。
14.13世纪的庄园法庭记录中曾出现过以下案件:村民特纳斯及村里其他人在约克福德庄园领主所属的刚收割完的牧场上放牧,违反了法律,但开庭三次争执不下,最终以庄园主人到来并原谅了这些村民而结束。这一案件( )
A.说明中世纪欧洲阶级矛盾弱化
B.是庄园封闭性的体现
C.反映庄园法庭维护领主的利益
D.彰显了法律至上原则
答案 C 据材料“最终以庄园主人到来并原谅了这些村民而结束”可知,庄园法庭中庄园主人的态度对案件结果有决定性影响,反映出庄园法庭实质上是领主的工具,C项正确。中世纪欧洲阶级矛盾尖锐,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庄园封闭性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的自给自足,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庄园主人的个人意见可直接结束争议性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