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
部分
word
15
第十五
单元
货币
赋税
制度
基层
治理
社会保障
第十五单元 货币与赋税制度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基础集训
考点一 货币的使用与世界货币体系的形成
1.(2020课标Ⅲ,24,4分)下图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 )
A.铸铁技术的进步
B.商品交易的需要
C.审美观念的不同
D.国家统一的推动
答案 B
2.(2022湖北,3,3分)唐玄宗针对民间销毁铜钱用于铸造铜器的现象,下诏曰“今天下泉货益少,币帛颇轻,欲使天下流通,焉可得也”,遂禁止私造铜器,由官府统一收购冶炼出的铜铅锡,杜绝私自买卖。制定该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国家财政的入不敷出
B.铸币材料严重短缺
C.铜铅锡专卖措施失效
D.铜钱流通范围有限
答案 B
3.(2023届重庆南开中学,12)南宋孝宗时,“楮(会子)未至于轻(贬值)也,而已虑其轻……多出金银以收之;楮未至于多也,而已虑其多……更不增见在(发行量)之数”。淳熙七年时,“会子与见钱等(值)”,“民间尤以会子为便”。材料说明南宋( )
A.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B.纸币发行推动南方经济发展
C.纸币制造技术成熟
D.政府对纸币发行的管理有效
答案 D
4.(2016浙江4月选考,22,2分)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要求,世界银行建立,并于1946年正式运行。1947年,另一世界性经济组织也正式运行。它是( )
A.世界贸易组织
B.独立国家联合体
C.北美自由贸易区
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答案 D
5.(2016海南单科,21,2分)1948年2月,美国的一份报告称,美国拥有世界财富的50%,却只有世界人口的6.3%。在这种形势下,美国的任务是设计一种在不危及美国国家安全情况下,保持这种优势的“关系模式”。能够体现这一“关系模式”的是( )
A.确立并维护世界货币体系
B.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D.对欧洲进行经济援助
答案 A
6.(2023届浙江嘉兴9月测试,11)第二套人民币于1955年3月1日开始发行。钞票式样设计新颖,打破了传统纸币呆板的四边框结构形式,采用左右花纹对称的规格。其票样正面图案见下表统计。由此可见,第二套人民币设计的特点有( )
面额
票样正面图案
面额
票样正面图案
1分
汽车
2分
飞机
5分
轮船
1角
履带拖拉机
2角
火车
5角
吉林丰满水电站
1元
北京天安门
2元
延安宝塔山
3元
井冈山龙源口
5元
民族大团结
10元
工人、农民像
—
—
①主题思想鲜明、突出
②政治性和艺术性有机结合
③反映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就
④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特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A
考点二 中国赋税制度的演变
1.(2018课标Ⅱ,25,4分)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 B
2.(2023届河北邯郸摸底考,3)隋文帝时期实行“输籍之法”:由国家制定划分户等的标准,发到各州县,每年正月初五,县令派人到农村依定样划分户等,作为征收赋税、力役的依据。由于国家规定的赋税、力役的数量低于豪强地主对佃农的剥削量,许多原来依附于豪强地主的农民纷纷脱离豪强地主,向官府申报户口,成为国家的编户。这一举措( )
A.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B.增强豪强地主的势力
C.避免农民隐瞒户口
D.促进社会的持久发展
答案 A
3.(2023届河南百校9月联考,8)清朝建立后,统治者采取了变更土地产权(即实行更名田)、招徕流民、奖励垦荒、兴修水利、轻捐薄赋等措施直至“永不加赋”“摊丁入亩”。这些做法( )
A.加速了农产品商品化
B.保护和发展了小农经济
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加速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答案 B
4.(2023届江苏南京8月调研,6)1861年以后,清政府的关税征收主要由户部、工部管理的常关和总税务司控制的洋关组成。1901年《辛丑条约》后,列强以常关税抵还赔款,规定洋关口岸50里以内的常关划归税务司管理。晚清关税征收体制变化的结果是( )
A.中国被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清政府彻底地失去了税收的管理权
C.关税征收极大提高清政府财政收入
D.列强进一步加强对中国财政的控制
答案 D
5.(2023届福建泉州检测,7)下表为近代中国海关税率(部分)。
年份(年)
1906
1908
1910
1912
1914
1916
税率(%)
4.46
3.77
3.46
3.84
3.63
3.35
据上表可知( )
A.中国关税总收入减少
B.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加剧
C.中国贸易逆差已出现
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受阻
答案 D
6.(2021山东,7,3分)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 )
答案 A
7.(2023届浙江A9协作体联考,13)个人所得税是以纳税人个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收对象的税种。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洋政府制定了所得税条例,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B.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C.1936年国民政府公布了所得税暂行条例,随之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
D.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颁布,个人所得税制度正式确立
答案 C
8.(2022辽宁丹东测试,23)我国1980年开征个人所得税时提出,我国因为实行低工资制度,居民的收入不高,以往没有开征个人所得税。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高的居民将会逐渐增多,他们应当对国家多作些贡献。由此可知,征收个人所得税( )
A.有效解决了贫富差距问题
B.大幅提升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C.促进了个人收入实际增长
D.顺应了改革开放的时代需要
答案 D
考点三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1.(2023届九师联盟开学考,2)据统计,在湖南武陵山里耶镇出土的秦简多为迁陵县署日常行政管理文书,包括户籍变化、田租赋税、劳役徭役、仓储钱粮、兵甲物资、道路里程、邮驿津渡管理、刑徒管理、祭祀先农及教育、医药等政令。这反映出秦朝( )
A.赋税负担沉重 B.法律制度严酷
C.基层管理严密 D.行政效率提高
答案 C
2.(2023届重庆巴蜀中学月考,4)北魏统治中期,北方豪族“就耕良田,广为产业”“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所以民多隐冒,五十、三十家方为一户”。这一现象表明( )
A.基层社会治理亟待变革
B.统治秩序逐渐瓦解
C.国家对农民的控制加强
D.土地兼并受到抑制
答案 A
3.(2023重庆巴蜀中学月考,12)明太祖朱元璋派国子监监生武淳到各地丈田绘制鱼鳞图。鱼鳞图以“随粮定区”为原则,载明田亩方圆、四周界至、土地肥瘠和户主姓名等内容。编制鱼鳞图册旨在( )
A.抑制土地兼并 B.进行赋役征发
C.实行社会救济 D.维护社会治安
答案 B
4.(2023届浙江“山水联盟”开学考,9)“清初的户口调查,重在编审人丁,由里甲组织负责调查申报……但到雍正初年以后,摊丁入亩,人丁编审失去原来的意义,里甲制也渐废弛。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户口调查,成为一个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清政府实行 ( )
A.邻保制度 B.“大索貌阅”
C.保甲制度 D.户帖制度
答案 C
5.(2023届安徽蚌埠一模,8)下表是中国古代社会救济概况。
实施者
地位
举措
政府
主体
汉朝
常平仓制度
—
隋唐
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
宗族
辅助,
宋朝兴起
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
慈善
组织
辅助,
明清兴起
助学、助丧、施医、济贫等
由此可知( )
A.政府救济目的在于防止贫困
B.社会救济逐步形成多元化局面
C.中国古代已经形成优扶体系
D.社会救济保障了民众日常生活
答案 B
6.(2023届北京朝阳期中,9)张之洞出任山西巡抚时,上奏请求“把寄居于察哈尔、归化城土默特以及伊克昭、乌兰察布两盟各旗境内的所有汉人稽察登记,编立户籍,令其报地升科、永远居住”,其后亦提出“蒙古生计,在租不在牧”。这表明清政府( )
①改变对边疆地区的经营管理观念
②注重建立盟旗民众自我管理机制
③创立了分类登记户籍管理制度
④边疆管理呈现与内地一体化趋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考点四 世界主要国家的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1.(2022湖北,11,3分)在雅典城邦,获得村社支持是通向政治舞台的必由之路。公元前5世纪中期,著名将军客蒙用大量家财捐助公共服务、资助同村公民,以获取政治上的支持。这表明( )
A.贵族对村民有庇护义务
B.公民责任意识衰落
C.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缺陷
D.理性精神逐渐消解
答案 C
2.(2023届广东清中等四校8月联考,13)下表是英国户籍管理和社会救济大事记(节选)据此可知,英国( )
年份
大事记(节选)
1495年
亨利七世:不列颠臣民以家庭为单位,向各区主教汇报户主、子女、配偶情况,主教登记在册
1593年
伊丽莎白一世法令:由治安官管理户籍,调查居民职业,惩罚懒惰者,救济贫民
1785年
议会法案:不列颠臣民可在国内自由迁徙,不再惩罚流民;经议会许可征税,救济贫民和失业者
A.以社会救济为主要任务
B.反映了社会政治的变迁
C.重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D.社会福利制度渐趋完善
答案 B
3.(2023届湖北黄冈9月考试,14)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济贫法》。雇主有权对工人说,你必须接受我提供的工资,如果你胆敢拒绝,《新济贫法》将保证你会挨饿。可见,《新济贫法》会( )
A.激化阶级矛盾 B.激发劳动热情
C.缓解社会不公 D.缩小贫富差距
答案 A
4.(2022湖北,16,3分)20世纪8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调整社会保障政策,推迟养老金随工资增长而提高的时间,同时严审申请养老金的条件,增加个人交纳额度。上述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减轻公共财政负担
B.减缓老龄化进程
C.提高劳动者积极性
D.缩小贫富间差距
答案 A
5.(2022湖南,10,3分)1992年中共十四大做出了“积极建立待业、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决定。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进一步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待业保险”正式更名为“失业保险”。这一变化反映了 ( )
A.经济改革引发失业现象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C.社会保障制度已经完善
D.思想解放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答案 D
综合集训
知能一 从国际金本位制到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
1.(2023届山东名校联盟检测,16)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元仍然是关键货币,但是不再受黄金储备的约束,美国可以不受限地向全球注入美元,并吸收外国的物资,从而提高了国内消费水平和对外国资产的所有权。由此可见,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 )
A.美国依然主导世界经济的发展
B.国际金本位制开始崩溃
C.美元特权地位让美国继续受益
D.美元失去国际货币地位
答案 C
2.(2022山东青岛一模,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 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是一种以一定成色及重量的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货币储备全部是黄金,并以黄金进行国际结算;(2)准许黄金自由进出口;(3)用黄金规定货币的价值,纸币可以自由兑换成金币或等量金。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货币制度。
1816年英国在世界上首先实行金本位制,在19世纪70年代之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实行了金本位制。这样,黄金不仅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内起货币作用,而且作为国际间的支付和最后清偿手段,即形成了国际金本位制度。它曾对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张新颖
《英国霸权下的国际金本位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金本位制”的认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
答案 对“金本位制”的认识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金本位制”形成的背景,殖民扩张和工业革命使英国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金本位制”形成过程的特点,由英国主导,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相继推行。
“金本位制”的影响,如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英国的经济扩张。
知能二 全面认识中国古代赋役制度的演变
1.(2023届广东佛山南海区摸底,2)公元前189年,西汉政府规定:女子年十五以上至三十不嫁,五算(五倍的人头税)。据此推知,汉初( )
A.休养生息政策内容广泛
B.男尊女卑观念盛行
C.对人口增长的需求迫切
D.人头税的负担较轻
答案 C
2.(2022山东淄博模拟,3)南北朝时期实行租调制,按户征税。北宋时“客户起移,不须取主人凭由,须每年田收毕日,商量去处,各取稳便”。明朝将力役改为雇役,役户只要缴纳一定银两,便可免除役劳,而由官府雇人代役。这些变化反映了( )
A.政府管理职能渐趋弱化
B.人身依附关系渐趋松弛
C.重农抑商政策逐渐减轻
D.土地兼并之风逐渐杜绝
答案 B
3.(2022辽宁协作体模拟考,5)明代永乐皇帝迁都北京后,京师官员需持俸帖去往南京支领俸米,道远费多;辄以米易货,有时候俸帖七八石,仅易银一两……明初英宗征收金花银(将税粮折成银两征收),四百余万石的实物赋税转为货币形式的财政收入,运往北京充俸。据此可知,金花银的推行( )
A.解决了官员的俸禄需求
B.开启了赋役征银的历史
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D.减轻了百姓的赋役负担
答案 C
4.(2022北京东城期末,17)古代赋役(10分)
材料一 (董仲舒说)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供);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又颛(专)川泽之利,管山林之饶;荒淫越制,逾侈以相高……又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
——摘编自《汉书·食货志上》
材料二 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度所取与居者均,使无侥幸。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俗有不便者,正之。其租庸杂徭悉省,而丁额不废,申报出入如旧式。
——摘编自《唐会要·租税上》
(1)依据材料一,概述秦代农民赋役状况。(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唐中期赋役制度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
答案 (1)赋役沉重,农民负担比之前大大增加;种类繁多、赋役并行,赋税包括田租和口赋(人头税),徭役包括更卒、正卒和戍卒。
(2)变化: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征税的主要依据发生变化,由以人丁为主转为以资产为主;税种简化,取消租庸调和各种杂徭,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征税。
原因:安史之乱和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税收减少。
5.(2021湖北,17,14分)[财税体制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但实际上国家财赋分为以两税收入为主的直属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调额度的持续增长与地方开支的扩大,加之中央收缴原属州县的大部分盐茶之利,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
——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材料二 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至此,财权下移。其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旨在“综理全国财政”。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分国家税与地方税。
——摘编自陈锋《清代中央
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宋代至晚清不同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特征。(8分)
答案 (1)来源: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3分,一点1分)制度外的税费。(3分,答新增税费只给2分) (全抄材料给1分)
(2)特征:北宋前期,财权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有所松弛;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财权下移;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任意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若答出元代财政高度集权等相关特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知能三 中国古代基层治理的特点、发展趋势及作用
1.(2023届广东开学联考,2)秦汉在县以下划分为乡、里,选任乡官里吏辅助统治基层。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秦)里吏由里中推选、县廷任命,以没有军功爵且办事能干的公卒、士伍担任里吏
秦集权理念渗透到基层治理
B
(汉制)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禁贼盗
汉朝建立起完善的地方税收体系
C
汉明帝即位初赐爵“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永平三年再次赐爵“三老、孝悌、力田人三级”
汉朝的基层治理体系已经完备
D
西汉“循吏”朱邑“少时为舒桐乡啬夫,廉平不苛,以爱利为行,未尝笞辱人,存问耆老孤寡,遇之有恩,所部吏民爱敬焉
汉朝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答案 A
2.(2022天津河西区三模,1)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控制人口;汉朝实行“编户齐民”;隋朝“大索貌阅”;唐承隋制;明朝继承元朝以职业定户籍的办法。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
A.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B.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C.为抵御外族进攻提供足够的兵源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
答案 D
3.(2020天津,3,3分)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一观点依据的是( )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答案 B
4.(2018课标Ⅰ,41,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历史悠久。改革开放以后,村民自治成为中国亿万农民的伟大创造。
材料一 宋代一些地方实行乡约制度,其功能主要是扬善惩恶,制定规约进行道德教化,并建立民间组织和相关的赏罚制度。明清时期,宣讲“圣谕”成为乡约最重要的内容。当时,由地方官吏广泛推行乡约制度,设立乡约组织,每月召集百姓宣讲、教化。康熙九年颁布了乡约组织必须宣讲的《上谕十六条》,内容包含“重农桑以足衣食”“训子弟以禁非为”等。
——据杨开道《中国乡约制度》等
材料二 清末,时人认为“地方自治者,为今世界立国之基础……于救亡之事,至为切要”。1909年,清政府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地方自治大致按行政区划分城镇和乡两级,设立议事会为议决机关,议员由选民互选充任。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后,村民自治迅速发展,到1997年底,全国共有91万个村民委员会的村干部由村民直接选举产生,大部分农村有90%以上的选民参加了选举。199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我国农村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组织。
——据郭德宏等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题史稿》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到明清时期乡约制度的变化,并说明乡约制度的积极作用。(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清末城镇乡地方自治的历史背景。(9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村民自治的意义。(4分)
答案 (1)变化:宋以道德教化为主,明清增加了宣讲“圣谕”的内容;乡约组织从民间自发建立到由地方官吏推动设立。
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有利于发展生产;促进了儒家文化和传统道德的传播。(12分)
(2)内忧外患;西方民主思想传播;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
评分细则:
①内忧外患。(3分)凡答出社会矛盾尖锐、各地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救亡图存、民族危机加深、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庚子事变、义和团运动、列强入侵等,皆可得3分。
②西方民主思想传播。(3分)凡答出西学东渐、向西方学习、学习西方代议制、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等,皆可得3分。(答思想解放或民主共和思想不得分)
③清末新政,改革政治制度。(3分)凡答出清末新政、清政府改革政治制度、清末预备立宪等,皆可得3分。答“维新变法”不得分,关联弱,但与清政府政治改革相联系可酌情给分;如果考生答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等,亦可得分,但本问总分不得超过9分。(有错别字不得分)
(3)乡村治理的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健全;推动基层民主,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改革基层社会治理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要求。(4分)
单元集训
限时:6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2021重庆,1)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多为一个政治单位,与国对称,即孟子所谓“千乘之国”“百乘之家”;战国至秦汉时期,“家”成为一个社会生产、生活单位,即史书中所谓“编户”“齐民”。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分封制的瓦解 B.法家思想的发展
C.宗法制的建立 D.儒家思想的影响
答案 A
2.(2023届湖北黄冈期中,2)《汉书·食货志》 记载,秦钱太重,汉初铸荚钱,文帝铸四铢钱,皆质劣量轻,且放任民间私铸,货币轻重大小不一,币制混乱。武帝铸五铢钱,禁止私铸,统一币制,通行全国,国家财政得以安定富实。这表明( )
A.汉初社会经济的艰难发展
B.改革币制使财政收入增加
C.制币技术已逐渐趋于成熟
D.货币演变推进治理的改善
答案 D
3.(2022山东枣庄三模,2)西汉钱币使用非常普遍。到东汉,黄金退出流通领域,布帛在交换中的作用日益重要。曹魏建立后,“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北魏孝文帝时虽铸五铢钱并大力推行,但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东晋南朝币制混乱,钱币与谷帛并行。这( )
A.说明人口流动不断加快
B.反映君主专制日渐衰弱
C.表明中央集权亟待加强
D.根源是生产力愈发倒退
答案 C
4.(2023届福建期中,4)宋初,政府在州城、县城内设置了厢(独立的一级治安管理机构),逐步确立以厢统坊的城市管理制度。宋太祖曾下诏:“诸州长吏毋得遣仆从及亲属掌厢、镇局务。”这些做法( )
A.阻碍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B.表明政府已放弃抑商政策
C.使居民区和市场融为一体
D.以利于改善城市的社会治理
答案 D
5.(2023届北京海淀期中,8)如图为《清明上河图》描绘的东京城门税卡,房屋内中间所坐人物是税官,门前手拿纸笔的税吏正在登记客商的货物。门税是宋代在城门征收的商业税,有别于此前官府在“市”中向商人征收的“市税”。门税的征收意味着宋朝城市中商业活动的范围从以前特定的“市”扩大到了整个城区。门税的征收( )
A.说明政权并峙导致宋代关卡林立
B.表明宋代限制商品和人口的流动
C.适应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加重了宋代城市平民的赋税负担
答案 C
6.(2022山东青岛一模,13)16世纪以前英国救济贫困多是通过教会、修道院、教会医院和同业行会进行,属于民间或者宗教性质的救援活动。1601年,伊丽莎白女王颁布济贫法,规定地方的治安法官可以教区为单位进行社会救济、征收济贫税和核发救济费用等。该法律的颁布( )
A.扩大了治安法官的司法权力
B.弱化了教会的社会救助功能
C.明确了救济贫困是政府的职责
D.发展了英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
答案 C
7.(2023届福建漳州一模,6)下表为清代财政收入状况统计表。
年代
收入银数
(万两)
收入粮数
(万石)
粮价
(两/石)
顺治九年
(1652年)
2438
562
1.15
康熙二十
一年(1682年)
3110
634
0.59
乾隆三十
一年(1766年)
4937
831
1.48
鸦片战争
前夕
4850
800
2.16
读上表,据此可知清代( )
A.财政危机日益严重
B.财政的货币化特征明显
C.人地矛盾非常突出
D.赋税制度出现重大变革
答案 B
8.(2023届四川雅安零诊,9)清朝实行严格的户口登记制度和户口按期编审制度,规定户给印牌一张,备书姓名丁数,出则注明所往,入则稽其所来。来路不明者,就要捉去治罪。1772年朝廷废除了户口按期编审制度,这一做法( )
A.表明国家控制力的弱化
B.减轻了农民的税收负担
C.使隐瞒人口的现象减少
D.利于新生产方式的发展
答案 D
9.(2022辽宁沈阳二模,14细节中的历史)18世纪末英国传统的治安体制下,郡、市一级的治安法官及其领导下的教区治安员由各教区成员轮流担任,任期一年。由于杂役繁多,经常有人通过找人代替等方式承担这一职务。民间社会也开始出现一些以赚取钱财为目的的“捉贼者”,专门帮助人们追回赃物或缉拿凶犯。这一体制( )
A.有效提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难以适应工业化社会的需求
C.有利于英国自治制度的形成
D.利于国家对基层社会的控制
答案 B
10.(2023届广东清中等四校8月联考,6)鸦片战争后,在实体银两、银币流通的同时,在商业活动中又产生了一种只作为计算单位的虚银两,如汉口的洋例银、天津的行化银、征收关税的海关两等。这些虚银两的产生( )
A.削弱了清政府中央权威
B.适应了对外贸易的发展
C.抵御了西方的经济侵略
D.开启了中国金融近代化
答案 B
11.(2023届河南豫南九校联考,9)1864年总理衙门颁布条例:“各关所有外国人帮办税务事宜,均由总税务司(英人赫德)募请调派,其薪水如何增减,其调往各口以及应行撤退,均由总税务司作主……各口税务司、总办、扦子手、头目四项,若有不妥,由总税务司一人作主撤退。”这种英人控制中国海关现象的直接影响是( )
A.便利列强对华拓展市场
B.刺激了民族工业的产生
C.导致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D.削弱了清政府统治地位
答案 A
12.(2023届湖北三校联考,22)下表是1885—1892年田赋、厘金、关税占清政府年收入百分比。它反映这一时期( )
年份
(年)
总额
(千两)
田赋
(%)
厘金
(%)
关税
(%)
1885
78 276
38.6
17.9
18.8
1887
85 787
36.4
19.6
24.3
1889
86 187
35.5
17.4
25.7
1891
95 394
33.4
17.1
25.1
1892
88 818
35.2
17.2
26.0
A.政府强化了对关税的控制
B.连年战争使农村经济日趋凋敝
C.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商业流通
答案 D
13.(2022天津红桥区二模,6)武昌起义爆发后,列强控制的海关不仅趁机攫取了海关税款保管权。北洋政府时期列强甚至控制了公债基金的保管和出纳大权。这表明( )
A.列强攫取了海关税款
B.中国财税主权进一步丧失
C.西方借关税支持革命
D.清朝公债基金不断的扩容
答案 B
14.(2022湖南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联考,16)1960年,美国经济学家、耶鲁大学教授罗伯特·特里芬指出:“各国为了发展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作为结算与储备货币,这样就会导致流出美国的货币在海外不断沉淀,对美国来说就会发生长期贸易逆差;而美元作为国际货币核心的前提是必须保持美元币值稳定与坚挺,这就又要求美国必须是一个长期贸易顺差国。”下列各项中,对特里芬的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
A.布雷顿森林体系已经完全崩溃
B.要求美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
C.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不稳定性
D.要求美元终结世界货币职能
答案 C
15.(2022天津河西区二模,13)197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牙买加协议》,奠定浮动汇率体系的基础。这一“无体系的体系”中,美元取代了黄金的地位,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国际货币和储备资产,但是美国政府对美元的价值不承担任何制度性的责任和义务,这必然导致(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B.美元的货币权力大大降低
C.多元化世界货币体系形成
D.世界经济动荡与国际收支失衡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55分)
16.(2023届北京海淀期中,25)中国古代货币形态的演变(13分)
材料一 中国实行着有别于欧洲和西亚、印度的货币系统。其特点长期以铜钱为主要货币,这是在中国长期存在的小农经济的基础上产生的。但是中国古代货币形制和币材也在不断变动,货币经济也起伏波动。
——黄纯艳《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十八讲》
材料二 中国古代各时期主要货币形态变化简表
阶段1秦朝至隋朝
秦朝统一全国货币,通行半两钱。汉武帝时开始发行五铢钱,并且禁止私人和地方郡国铸造,中央政府完全掌握了铸币权。五铢钱轻重适中,合乎古代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价格水平对货币单位的要求,因而经两汉、魏晋南北朝,至隋朝长期使用,是古代历史上铸造数量最多、使用时间最长的钱币
阶段2唐朝
唐朝开元通宝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汉以来的五铢钱是计重钱体制,开元通宝不标重量,淡化本身价值,加强符号化特征,由重量货币发展到名义货币,是一个进步。开元通宝钱最早对铜钱成分配比加以制度化,有利于铸钱质量的提高。开元通宝“轻重大小,最为折衷,远近甚便之”,成为后世铸造铜钱的规范
阶段3宋朝至明朝
宋元时期纸币大量流通,形成纸币和铜钱共同使用的局面。纸币自身无价值而法定价值大,能够适应大宗交易和大额支付需求。但宋朝和元朝政府往往利用滥发纸币搜刮百姓,弥补财政亏空。明朝初年力图恢复纸币制度,但是发行量过大,纸币不断贬值。纸币制度最终名存实亡
阶段4明朝和清朝(1840年前)
明中期以后,白银成为最重要的货币。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有很高的价值,“大额用银,小额用钱”,形成银钱并用体制。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可以避免封建政府操纵货币搜刮人民。白银货币化改变了支付手段,提高了结算效率,推动了商品生产和商品大规模流通。但是,白银过度依赖进口也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1)阅读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货币的特点。(4分)
(2)从材料二表格中选择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必须前后相继),结合历史背景,分析货币的变化及其影响。(9分)
答案 (1)特点:中国古代货币自成体系;与小农经济相适应;长期采用铜铸币的形式;货币材料的变化与商品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2)示例一
阶段1: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秦统一币制;汉武帝将铸币权收归中央。五铢钱的长期使用影响商业发展和后来的货币制度。
阶段2:随着隋唐大一统国家的重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铜铸币经验的积累,唐朝铜铸币从重量货币发展为名义货币,铸造标准进一步规范,质量提高。铜铸币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对后世货币制度影响深远。
示例二
阶段3:宋代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商品流通规模的扩大,导致货币需求量剧增。纸币出现并大量流通,是历史发展的进步。官府利用大量发行纸币搜刮人民,导致纸币信用丧失。
阶段4:明清时期商品经济进入新的繁荣期;新航路开辟后,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形成,美洲等地的白银通过海外贸易大量流入。白银成为普遍使用的货币。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限制了官府对人民的剥削,也增加了中国经济受国外经济形势影响的可能。
17.(2023届清华大学中学生标准学术能力11月测试,4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 明清时期外国银币大量流入福建。“闽中巨室,皆擅海泊之利,西至欧罗巴,东至吕宋,每一舶至,则钱货充翔。”据统计,明代输入福建白银数额 5152.26 万两,清代输入福建白银数额 934.74 万两。外国银币样式优美、携带便捷,改变了福建地区的货币结构,官民贸易多以外国银币结算,漳州、泉州、永春等地,外国银币交易比重超过 90%,其中墨西哥“鹰洋”、西班牙“双柱”、荷兰“马剑”等流传最广。随着银币大量流入,民间资本日益活跃,农副产品“航大海而去者尤不可计”。漳州府市镇由 11 个增长为 69 个。
——摘编自公一兵《试论清代
福建的白银货币结构》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福建外国银币流入的特点。(5分)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外国银币流入的积极影响。(9分)
答案 (1)外国银币来源广泛(种类繁多);银币流入规模(数额)大;使用范围广泛。(一点 2分,三点5分)
(2)推动白银货币化进程,改变了福建地区货币体系;刺激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有利于工商业市镇的繁荣;扩大了中外贸易规模。(一点2分,任答四点得9分)
18.(2022北京,19,12分数据中的历史)军费与财政
材料一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崇祯四年(1631)辽饷结构表
注:明万历末年,为应对辽东战事而加派赋税,称“辽饷”。
材料二 清咸丰同治时期(1851—1874)主要财政收入趋势表
注:清咸丰年间,“盐引停运,关税难征,地丁钱粮复间因兵荒而蠲免(注:免除)缓征”。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在国内交通要道设立关卡,依商品数量或价值加征约百分之一的税,称为“厘金”。
(1)明代为应对辽东战事、清代为镇压太平天国而筹措军费。阅读上述材料,指出两者增加军费的主要来源有何不同。(4分)
(2)结合材料及所学,概括19世纪60—70年代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并分析导致这一趋势的原因。(8分)
答案 参考答案要点:
(1)明代为应对辽东战事,征收“辽饷”,主要是加派田赋。清代镇压太平天国时,原有的税收难以增加,新增商税厘金。
(2)趋势:19世纪60—70年代,厘金和关税收入超越田赋,成为清政府最主要的财政来源。
原因: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等使得清政府财政支出剧增,需要另辟财源。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导致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同时中国原材料出口增加。洋务运动和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兴起,也推动了国内商品经济的发展。
19.(2022海南,17,16分民生保障)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民生活保障建设。1948年,东北行政区委员会颁布的《东北公营企业暂行劳动保险条例》是我国在较大区域内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解放后制定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积累经验并奠定了基础。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