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越罪与罚——《规训与惩罚》札记_朱明哲.pdf
下载文档

ID:316965

大小:2.14MB

页数:30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规训与惩罚 超越 惩罚 札记 明哲
超越罪与罚规训与惩罚札记*朱明哲*摘 要 规训与惩罚对于法学界的意义绝不止于刑法与犯罪学。本文试图从国家理论的角度解读福柯的这部名著。不同于一般的成见,福柯的文风并不晦涩。相反,他无论是在细节的描写还是整体的结构规划上都显示出超人的清晰。规训与惩罚提出了理解权力行使的一种微观视角,试图理解现代国家诞生的宏大历史进程如何通过作用于每个个人的肉体而实现。福柯以刑罚空间和方式的变化为切入点,突出了在 18 世纪这个现代国家形成的关键时期新旧权力组织形式交替过程中对人的客体化和对一般大众的排除。同时出现的历史进程还有对共有地的私有化和对财产愈加严密的法律保护,以及国家权力与资本主义积累的同步增长。最终,所有“隐秘的角落”都消亡了,国家有能力打击一切形式的不法行为。此时,作为个体空间的隔离、劳动和教养这三个特征之集合体的监狱空间开始发挥作用,并奠定了现代社会的运行模式。新的知识类型也应运而生:作为个体的人走到了知识舞台的中心;但与此同时,科学开始生产关于人群的知识出生率、死亡率、患病率等等。这些知识构成了现代国家统治的前提。在*本文脱胎于为中国政法大学“学术精英实验班”2019 级同学授课的讲稿,感谢课上各位同学的讨论,也感谢比较法学研究院樊力源和徐莹两位同学协助整理编辑。本文关于所有权变革的部分得益于比较法学研究院硕士生葛嘉伟的指教和补充。*朱明哲,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钱端升青年学者。302 书评发生在法律、政治、知识领域的一系列永恒斗争中,霍布斯意义上的现代国家浮出水面,宰制了社会的一切方面。关键词 福柯 规训与惩罚 知识权力 现代国家一、福柯的文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一个普遍看法是福柯的文风十分晦涩难懂。人们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感受可能有四方面的原因。第一,我们读哲学或理论文本太少。福柯并不比柏拉图、康德、霍布斯、黑格尔或者马克思更难懂。如果福柯的作品晦涩的话,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大多数(如果不是所有)哲学作品都很晦涩。第二,福柯本人确实在通过句式和词汇上的实验探索法语的可能性,一些在法文版本中较为优美生动的表达可能在翻译成汉语后无法被完整地呈现。所幸,规训与惩罚和古典时代疯狂史的译本水平都比较高,虽然还是可能因为福柯的修辞造成一定的距离感,但整体上达到了“信、达、雅”的要求。第三,福柯喜欢使用欧洲前现代到现代早期的一些具体的例子,可是这些例子对于我们这些不了解欧洲史(特别是欧洲社会史)的中国读者而言可能十分陌生,只能造成阅读的障碍而不能进一步阐明作者观点。对此,或许只能通过补历史课来解决。第四,声称某些人的作品晦涩难懂往往只是逃避真正坐下来阅读这些作品的借口。其实,福柯的文风在 20 世纪的法国社会理论家中(与布迪厄和德里达相比)绝对算不上晦涩。首先,福柯没有用太多的长句,他用的一般是比较短的句子,哪怕是用长句,他也会用分号隔成几个短句。其次,另一个反直觉的观察是福柯并没有使用太多的生僻词,虽然他使用了很多不常见的搭配。再次,福柯的作品中充满了对细节不厌其烦的描写。以犯人的肉体一章的开篇为例,他用了四页摘抄当时的报道,说明砍的是犯人的什么部位、犯人叫什么名字、他临死前说了什么话、观众是怎么反应的等等。相比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如“武器”或“刑具”,他更多使用具体的名词,把用于造成肉体痛苦的耻辱柱、行刑架、刀枪剑戟斧钺钩叉等等一口气罗列下来。在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同学一起阅读规训与惩罚的过程中,我收到的反馈更多是矛盾而非晦涩。这种矛盾首先存在于“具体”和“抽象”之间,其次存在于“整齐”和“混乱”之间。作为一名在写作上面非常讲究条理的作者,福柯在很多段落的末尾都概括了本段想要说的话,一头一尾基本上概括了他这一段的中超越罪与罚 303心思想,然后下面他会用大量的排比、很多的事例、很多的反问去说明他想说明的事情。他在描写每一个场景和事件的时候都会把人物、动作、器具交代得很详细,整体的框架和思路也很清晰,难点在于理解这些场景与事件和他所想要说明的道理有何联系。在这里不妨提出一个未经深究的假设:这种矛盾似乎是一体之两面,源自福柯独特的视觉策略我们可以把他的文本想象成一幅在每一个细节上都极尽考究之能事、又在宏观布局上疏密有致的画作。当我们观看这样一幅画时,通过不断变化凝视的角度和距离,终究可以欣赏其美感并理解其教育意义。但是当文本同时把不同的视角并置时,就容易让读者失焦。不妨试着把福柯的作品想象成荷兰画家博斯(Jheronimus Bosch)的画作,如人间乐园(The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然后试着在福柯十分具体的场景描写、抽象的理论概括和整体框架结构中建立起联系。此前说到,在阅读福柯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以前不常见到的词语组合。不光是在中文里,在法文中这些组合也不常见。这也就是为何在翻译福柯时会产生难以抑制的造词冲动通过造一个新的词可以逃避译者实际上并未真正理解作品的尴尬。不过,规训与惩罚的读者大可放心,本书的中译本没有很多新造词。尽管如此,译本和原本之间的一些区别,特别是在修辞的使用上,还是值得进一步体会。比如说第二章的标题中译为“断头台的场面”,而法文直译是“肉刑的光辉”。另一个可以玩味的地方是对戏剧性场面的处理方式。第 17 页倒数第二段写道:“这是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一个新的角色戴着面具登上舞台,一种悲剧结束,一种喜剧开演,这是一种影子的表演,只有声音没有面孔,所有的实体都是无形的,因此惩罚司法的机制必须刺透这种无形的现实。”如果把这句话采取直译的方式,更接近于:“某一种悲剧终结;某一种喜剧,随着模糊的背影、没有面孔的声音和触不可及的实体上演。”这个“模糊的背影、没有面孔的声音和触不可及的实体”听起来好像更加修辞化,没有现在的中文译文那么好理解或者说直观,但是或许反而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这句话。当人们看到“一种影子的表演”时,可能会疑惑什么是“影子的表演”,但是如果用“一个模糊的背影”,你就可以理解这是一种让人看不清具体人的身份的戏剧。如果把“只有声音没有面孔”换成“没有面孔的声音”,读者可以想到这是一种对人的身份进一步地隐去。另外,“触不可 参见米歇尔福柯:古典时代疯狂史,林志明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6 年版,第63 页。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年版,第17 页。304 书评及的实体”说的是一个抽象化的过程。在读法文版的时候,又会觉得他的文笔非常优美、非常简练,而且传达的概念是比较直观的。福柯用了很多这样类似的修辞手法,这是读者在理解他的文本时需要注意的一点。另外还有一个在中译本当中没有体现出韵味的是第四章的标题。第四章的法语标题中的 doux 被中译本翻译成了“温和”,也没错。但这个词在法语里另一个意思是“甜美”。改革后的惩罚对于改革者来说是非常温和的,对于国家来说则是非常甜蜜的。至于福柯是否是在这样一个双关的意义上使用这个词,我们恐怕暂时也只能猜测。另一个是在六项惩罚的基本原则中,有一项叫作“充分想象原则”。福柯用的是 idealit,这个词在中译本中被译成了“想象”,实际上它跟“想象”不太一样,它的最核心的意思是“理念”。也就是说,刑罚不一定要向我们展示一个真正发生的事情肉刑本身。相反地,重要的是在我们脑海中建立一种对肉刑这种刑罚的印象。在这个意义上,把 idealit 译成“想象”也可以接受,但更重要的是构成一种我们自己的理念,而且同时有一个积极意义在于,我们在想象一种犯罪行为的同时,必须可以想象到伴随着这种犯罪行为出现的刑罚,还要能够认可对于这种犯罪行为施加的惩罚。所以这里同时具有想象和理念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我们可以不看到处刑的场景而可以想象到处刑的存在;另一方面,我们必须从理念上认可这样的一种惩罚。福柯并没有使用特别多的新概念,但是他给了许多既有术语完全不同的意义。比如“经济学”这个词,在他笔下指的或许是一种收益成本分析的思维方式,研究怎样能够用最节能的方式来实现惩罚的目的。在这些词中,reprsentation 尤为重要。它有时候被译成“表现”,有时候被译成“表象”。在翻译霍布斯文本的时候,我们一般将 representation 翻译成“代表”。霍布斯用“代表”的时候,他想说的是“主权者代表”和“没有生命的东西的代表”。这些“没有生命的东西”可以成为一个主体,只要有人能够去代表它们就行了。在这里他使用了一个很著名的说法:一个桥、一个教堂和一个医院都可以成为权力的主体,因为它们可以由管理人、院长和教长来代表。也就是说,一个东西由另一个东西来替代它去做一些它本来做不了的事情,而被代表的东西要授权给代表它的东西。然而,在福柯使用reprsentation 这个词的时候,更多是在“表现”的意义上,而这背后透露着他的一种反本质主义的主张: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东西没有本质,很难说人的本质是什么、参见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杨远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 年版,第 100 页。超越罪与罚 305刑罚的本质是什么、法律的本质是什么。相反,有一系列关于人的本质或者事物的本质的表现,有一系列关于人的本质的知识,而知识实际上是用来进行权力斗争的。哲学是关于真理的斗争,关于真理的政治技术和权力技术。关于福柯的文风,最后再提一下我对他所选择的人物的一些看法,同样只是猜测,未经深思熟虑。利维坦中,霍布斯提到了柯克、格劳秀斯、亚里士多德等有名的人物,以及许多圣经中的人物。福柯同样提到了大量的人物,但可能除了专门研究欧洲刑法史的人以外,大部分读者其实并不知道他提到的大部分人物都是谁。这可能也是福柯有意识采取的一个策略。有一种说法,援引莎士比亚麦克白中“麦克白杀死了睡眠”的名句,说“福柯杀死了作者”。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福柯关注话语(discours)而非作者。这种视角的一个表现是他不关心那些在历史上留下了赫赫声名的思想家,比如格劳秀斯、孟德斯鸠这样一些我们眼中伟大的启蒙思想家,他全都没有涉及。相反,他关心的是那些历史当中深陷于遗忘之中的人,如果不是福柯在这里把他们挖掘出来,其实不会有人再去重视他们。还有那些遭受刑罚的人,他们一切的身份、一切的事迹,只不过是通过一些司法档案记载下来,通过一些民谣记载下来,通过一些口口相传的作品记载下来,又或者通过回忆录记载下来。在这个意义上,福柯的哲学并不一定是一种“杀死了人的哲学”,也就是一切东西都会被一种社会的机制裹挟着向前发展、消去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哲学。不过,却可能是“杀死了那些伟大人物”的一种哲学,通过把这样的一种理性的光芒、知识的光芒或者历史记录的光芒投向那些历史上的隐名者,让那些规训的对象、刑罚的对象、主权者彰显其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对象成为历史舞台上的主角。用另一个社会史学家的话说,就是“我们要关心的是那些小偷、乞丐、妓女,我们要关心这些边缘人,直到每一个边缘人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地,正如每一片领土都有属于他们自己的边缘人群一样”。可能我们有必要在整个五六十年代知识界向社会史的转型中理解福柯及其革命性意义。二、从峰顶到谷底:福柯的新问题接下来谈一下规训与惩罚诞生时的历史背景。福柯写这本书最直接的近因是 60 和 70 年代的监狱暴动。60 年代的欧洲,有很多知识分子受到中国、苏联和 Vant A.et J.-Y.Authier(dir.),Marginalit sociale,marginalit spatiale,Editions du CNRS,1986,pp.2122.306 书评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鼓舞,开始提倡社会主义,甚至主张用暴力革命推翻政府。在这种背景下,有很多欧洲国家以公共安全为名,作出把一些激进政党的参与者投入监狱、查封他们的报刊、停止他们的电台广播这样的一些判决。有些激进左派身陷囹圄后就开始在监狱中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煽动狱友闹革命。左派理论强调要行动、要斗争、要改变世界,左派思想家进了监狱就会煽动暴动。这些暴动发生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多不同的情绪,其中有一种困惑,人们不知道到底为什么监狱会发生暴动,因为监狱是一个我们看不见的场合。这个时候福柯等知识分子组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