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年选调札记汇编(24篇).docx
下载文档

ID:3168265

大小:85.26KB

页数:64页

格式:DOCX

时间:2024-01-26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2023 选调 札记 汇编 24
选调札记:让青春在基层一路“生花” “蝉鸣始,半夏生”。蝉鸣声声,稻浪涟漪,夏天的脚步已悄然而至。不知不觉,这已是到村任职的第二个夏天。从“新增耕地”到撂荒地整治,从合医征收到信访化解,桩桩件件让我对金鸡村的村情民意有了更多的了解,对这里的淳朴民风、乡土人情亦有了更深厚的感情。两年来,脚踏泥土芬芳,眼观农村百态,手绘选调笔记,我在基层“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青春之花在火热实践中尽情绽放。 知全貌,辨症结,以“庖丁解牛”之韧劲攻坚克难,让拼搏之花在基层恣意绽放。“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一茬接一茬的工作编织出驻村好光景。前不久,村里在开展撂荒地整治时遇到难题,在这3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需要整治的地块之多、分散之广,让村里干部一时“抓耳挠腮”。高温中、烈日下、风雨里,手持平板电脑的我与村干部们奔波在田间地头、大山深处,对这32个地块逐一实地查看,做到“胸中有数”,清晰找出症结,逐个攻破难题。不断增加的汽车里程数、日渐黝黑的皮肤、沾满泥土的运动鞋见证着我的成长。看到绿油油的庄稼从地里探出“脑袋”,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满满的成就感。我的青春之花在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中悄然绽放。 暖民心,送服务,以“时不我待”之紧迫排忧解难,让奉献之花在基层傲然挺立。“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一件件利民小事汇聚成驻村的珍贵记忆。“小宋书记,我家的灯一闪一闪的,我也不晓得哪里出了问题,你能帮忙处理吗?”组里唐大娘着急忙慌打来电话。唐大娘今年七十多岁,儿子在外务工,她独自居住在老家的木房,每次下组,我都会去家里看看她。我立即与供电所的同事一道去现场查看,经过排查,立马进行了维修。灯再次亮起的时候,唐大娘悬着的心才放下来,她紧握着我的双手连连道谢……“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桩桩平凡的小事亦可温暖群众的心。我的青春之花在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解民之忧中愈发绚烂。 聚合力,破难题,以“解剖麻雀”之细腻寻根问脉,让实干之花在基层自由舒展。“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在基层啃下的每一块“硬骨头”都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六井组是我在村里的包保联系组。今年四月,河道治理项目顺利在本组区域内启动。随着时间推移,农忙季节拉开序幕,河道治理与栽秧育苗形成明显冲突,河道拓宽与占地平衡矛盾凸显,组里群众反映问题接踵而至,如何有效化解纠纷是摆在我面前的一大难题。一开始我恰似丈二和尚,完全摸不着头脑。我便主动向村里的老同志们请教学习,经常去到组里“刨根问底”,摸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在你来我往一来二去的积累中,新老同志齐上阵,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这个项目也赢得了群众的支持和认可。看着图纸上的规划一点点变成现实,看着老百姓一点点舒展的面容,我想我收获的不仅是干事能力,更是心中的坚定与毅力。驻村近两年,步履不停、笔耕不辍奔走基层一线,收获满满。在真抓实干中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响应,我的青春之花在调查研究、求真务实中愈发坚韧。 农村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基层是青年成长的“沃土”,我将继续撸起袖子、俯下身子躬耕于此,脚步不停,奋斗不止,在基层绽放属于我的青春之花。 选调札记:我的选调路上的“三字口诀” “把心安在这,这就是你的家。”和村书记见面简单寒暄和自我介绍后,这是他跟我说的第一句话。时间眨眼一瞬,马上来到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南村镇吴家营村快两年了,回望来时路,还时常热泪盈眶,感激于自己受到许多好的指导、鼓励和充盈的爱,也同时庆幸自己找到了自己喜爱的事物,决定坚定地走下去。一路摸爬滚打,一路向下扎根,渐渐地,在繁忙的基层事务中我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步调的“三字口诀”。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工作之基当立在一个“学”字。还记得刚到村时被书记向村民介绍时害羞红到耳根子的懵懂模样。为尽快适应岗位,我主动学习村里方言,坚持在多看、多思、多悟、多学上下功夫。“看”面对百姓矛盾纠纷如何妥善处理,“思”面对上级通知要求如何严格落实,“悟”面对纷繁基层工作如何自我提高,“学”面对群众急难愁盼如何有效解决,自觉做到在学习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优解”,把工作实践当成“练就铁肩膀”的“大课堂”。面对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新形势、新挑战,保持求知若渴的“学习饥饿感”,加强能力不足的“本领恐慌感”,拿出掷地有声的“工作踏实感”,不断补知识弱项、能力短板、经验盲区,潜心修炼过硬本领,才能将工作做得得心应手。 纸上终觉浅,绝知要躬行,漫长事业当突出一个“做”字。工作以来有两个瞬间我至今难忘,一是农村党员排查工作时,每份审查表签上自己名字的时候,我知道这是沉甸甸的一份责任。面对在学生时代基本没碰过的党建基本知识,我一遍遍翻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一次次问询党建工作老前辈,等到一轮轮档案审查下来,把控时间节点,主观材料符合时政要求,这些入党流程我已经熟稔于心。二是在录入全民医保信息工作时,当我核查完第3045个社区居民的医保信息后点击保存的时刻。我长舒一口气,这是考验眼力与耐心的工作。我常常跟一起工作的香琴姐打趣说,“这辈子还没认识过这么多姓吴的人,吴家营是诚不我欺!”当然工作难免失误,对于五个“吴雨桐”,我还是将此雨桐信息放在彼雨桐的家庭户里了,好在二次核查时及时纠正。过了很久再回头看,这两个时刻像极了我生活的缩影,我在这样的日子里坚持着“做对的事情。”感念自己一路走来的每一步,好像都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在犯错、复盘、改错、长舒一口气的过程中学习成长。 百姓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为民服务当饱含一个“情”字。基层的工作,让我深深地体会到“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年轻干部要懂得“群众心中有杆秤”的道理,以百姓的认可为最大的追求,以人民的口碑为最大的褒奖。我看过寒冷冬天核酸检测时徐徐升起的一轮新日,也看过炎炎夏日人口排查到不容错过的皎洁月亮。我感受过在暴雨过后淌着水一户一户查看村民房屋受损情况的吃力,也感受过在麦收后骑着车在麦田细数一垄一垄笑靥的喜悦。我感受过春节前夕村里孤寡老人满眼里的心酸苦楚。也感受过村民添丁进喜来上户口开信时洋溢的甜蜜幸福。作为一名青年选调生,生而为民,就应将坚持人民至上作为我们的实践基点,牢记为民初心,厚植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与人民同频共振。将功夫心思做进群众期盼、做进人民心坎里,只有把工作重点放在群众最盼、最急、最忧的事情上,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才能交出让人民满意的工作答卷。 选调札记:我向书记取“兴村真经”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夏日悠悠晴空日,国情调研正当时。在县委组织的安排之下,我来到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北中镇花冲村开始了为期两周的国情调研之旅。初来村里,就被花冲的美景所吸引。蓝天清澈,白云悠然,清风徐徐,流水潺潺。平坦的水泥路穿村而过,向远方延伸,不见踪影,或盘山而上,直上云端;青砖红瓦的新房矗立在道路两旁,整齐排列,在夕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很难想象在二十多年前,这还是一个偏远穷困的“负债村”,在村书记精心治理之下变成了一个和谐富丽的“画中村”。而我此行的目的便是向村书记取得治村的“真经”,从而领悟“兴村之道”。 第一本“真经”:树立“治村如治家”的治村理念。 “要把一个村当成一个家来经营。”与花冲村舒书记谈心之时,这是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也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我记在了笔记本上,也刻在了心里。舒书记于1997年回到花冲村,2000年担任村书记,当时的花冲村一贫如洗,还负债一万七千多块钱。就这样他从“负值”起步,在花冲村一待便是二十多年,在他的苦心经营下,花冲村也从“负债村”变成了村集体经济纯收入100万元的“经济强村”。“治村如治家”就要真正把村当成自己家,真心把村民当成自己的家人。舒书记也用他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诺言。他默默扎根基层26年,把最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村级事业”。这二十多年来,他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村里上班,最后一个下班。晨光熹微,他便来到村里,开启他忙碌的一天,烧开水、扫地、擦灰这些小事他也乐而为之,环境整治、乡村治理、化解矛盾等事务他都亲力亲为,直到暮色四合他才回到家中休息。作为一名选调生,我将汲取舒书记身上“枝叶关情”的为民情怀,树立“治村如治家”的治村理念,身入基层、深入群众,用真情换取群众真心,把“小我”融入“大村”,扎扎实实地做好群众交办的每一件小事,用“小事情”成就乡村振兴的“大事业”。 第二本“真经”:把握“因地制宜”的富村良方。 “要改变村子贫困的状态,我想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重造花冲茶厂。”花冲村坡地较多,雨水充足,云雾缭绕。一直以来有种茶的历史,但村里的老茶园,在没有科学的管理之下,早已荒芜。舒书记立足于村情实际,想要重振茶产业,改变村子贫困的状态。在资金短缺的情形下,他厚着头皮,一趟一趟地往县里、市里、省里跑,筹集项目资金。他说,“我不知道我能为村里争取多少资金,但我能做的就是努力与政府沟通,坚持把茶产业振兴起来。”在他的努力之下,筹集到了项目资金,茶厂顺利完工,然后以土地流转、茶厂承包的形式,将茶厂承包给本地种茶大户,每年收取租金,同时鼓励全体村民,集资入股,人人参与、人人分红。如今,花冲形成“三大基地三大茶厂”,即绿茶基地1260亩、白茶基地600亩、黄茶基地300亩,花冲茗茶加工厂、白茶加工厂、夏秋茶加工厂。每到春和景明之时,走进花冲茶场,便能切身感受到“雀鸣杨柳岸、客醉花冲茶”的茶香浓情。作为一名选调生,我当向舒书记学习“因地制宜”的富村良方,针对不同的村情实际,要善于“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坚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情施策,立足于本地的资源禀赋,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产业品牌。 第三本“真经”:掌握“亲情招商引凤来”的强村秘笈。 “别的村做不成,我花冲村做得成!”这是舒书记在面对村民的质疑时,立下了做事干事的决心。在舒书记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之下,花冲村终于打响了“茶产业”这张特色招牌。在村里的农业越来越兴旺之际,舒书记又在想其他强村的“新路子”,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舒书记是一个敢想敢为又善做善成的人,当时政府提倡亲情招商,他脑海里便有了主意。他想到他家有个亲戚在深圳做锂电池销售,或许可以将他引回来。他连跑了深圳三趟,终于将人请了回来,在花冲村发展工业。当时许多村民纷纷提出质疑,“工业是大城市搞的事情,我们小乡村根本行不通”“咱们村里搞工业不可能的”。在面对大家的质疑时,舒书记没有退缩,而是迎难而上。他说,“工业的经济效益远比农业来的高效,不管别人理不理解,首先我要冲在第一个。”于是他东挪西借60万块钱,第一个入股,其他几个村民也选择相信书记“做事必成”,纷纷投资,顺利解决建厂的资金问题。但是在一个小山村建立一个工厂,远没有那么简单,但他坚信“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就这样凭着干事的决心“过五关斩六将”,第一个锂电池厂落地花冲村。工厂的顺利运作,直接解决了村民的在家门口就业的难题,同时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如今,锂电池厂已经成为规上企业,2022年销售额突破了7300万元,花冲村的村集体经济也跑出了“加速度“,年纯收入达100万元。作为一名选调生,我当汲取舒书记身上“敢为人先、善做善成”的精神力量,掌握 “亲情招商引凤来”的强村秘笈,村集体经济发展要善于寻找“新路子”,不能固步自封,要坚持守正创新,同时要有事不避难的勇气和决心,方能富农强村。 选调札记:吾心扎根处 他乡亦故乡 “在路上心里才有时代,在基层心里才有群众,在现场心里才有感动。”到村工作已有大半年时光,从初来乍到的彷徨无措,到渐入佳境的入乡随俗,再到坚定扎根的憧憬满怀……我清晰地感受到,自己在这片火热的土地上迅速成长转变着。 用“乡里话”、讲“乡里事”,才能为民“办实事”。 工作之初,我首先就遇到了“语言关”这个难题。初来乍到,由于方言差异,群众的日常交流对我来说不亚于“加密通话”。基本沟通都很困难,更别说宣传政策了。因此,我第一次宣讲党课的场面非常尴尬,不仅全程普通话,准备的发言稿学生气也很重,结果群众有的听得昏昏欲睡,有的听得很不耐烦,有的领过宣讲手册和小礼品便中途离席。结束后我感到有些挫败和无可奈何。但非常幸运的是我遇到了两位良师,我们村的党委书记和党建专员。 村书记安慰我道,“你准备得挺认真,但你也看到咱们村里老党员多,说得太书本了他们不愿听。下次我上一节,你看看就明白了。”见识了书记上的党课后,我才明白什么是乡亲们“爱听的话”——原来,你要讲党的理论,就不能只讲党的理论,你要讲党员老兵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故事,你要讲解放战争时期六次解放亳县城的故事,你要讲种粮大户捐钱捐物支持抗疫的故事;你要讲党的好政策,就不能只讲政策,不能长篇大论念文件,而要着重讲讲政策能给咱老百姓具体带来什么好处,是发钱?发物?教技术?还是做生意借贷更方便?村书记的党课,更给我上了一节生动鲜活的群众工作方法课。 另一位良师是我们村党建专员。在第一次讲党课之后,我“痛定思痛”,决心更快说好“乡里话”,便主动请教“公认”方言说得最地道的党建专员平时多“考考我”。终于,在最近一次“村规民约进赵桥”的宣讲活动中,我已经能操着一口还有些蹩脚的方言进行宣讲了,并且还邀请了一名村里的民间曲艺爱好者,把村规民约编成快板书说唱,反响果然非常好。我想,这才是真正的民间说唱明星吧。 勤“走村头”、常“串户头”,才能民情“上案头”。 谯城区为了全面了解民情民意,开展特色调研活动,“四季菜单·暖心走访”,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具体举措。所谓“四季”,正是每季度第一个月抽出几天时间,由每名村民小组长分别包户,确保不落一户、全面走访。区里还定期进行抽查式的督察回访,确保走访不流于形式,不沦为电话走访。我也很自然地将国情调研任务和区里这项重要工作结合在一起。 起初我发现大家多是清早六点半开始走访,九点多就回到村部了,中午十一点到一点间安排走访,下午更是四点多以后才出去走访。刚开始我不理解,甚至还以为是村干部们想偷懒。后来党建专员给我解释我才明白,工作日只有这些时间村民在家,其他时间或出门干活、或接送孩子上学,年纪大的村民又没有随身携带手机的习惯,上门也会跑空。 由此可见,村里的工作存在特殊性,时间地点都十分灵活,必须悉心观察摸清规律,方能更好地提高效率。走访中我也从一开始只会按照提纲上机械地提问,到现在已经能用不太正宗的亳州话和老乡拉上几句家常,问问孩子在哪上学?家里种了什么地?子女经常回来吗?只有这样全面了解村民的生活状况、群众的迫切需求,才能把握问题导向,落实问题整改,真正写好国情调研报告。 事“交我手”、要“有一手”,才能当好“多面手”。 正所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在村工作,很多时候并没有固定具体的分工。但只要事交我手,就必须扛得起来。这让我不禁想起了第一次接到拍摄电教片任务时的场景,当时的我毫无经验,要在短时间内拍出五分钟的电教宣传片,有限的经费也只能请一位摄影师来帮忙拍摄剪辑,至于前期的题材选择、脚本设计等都要自己完成。尽管心里没底,但是既然接下了任务,就没有退缩可言,更不能应付了事。于是我开始寻找各类电教短片、乡村主题纪录片来学习,又学习了解拍摄脚本的写作,对话、动作、旁白、字幕等设计,短短一个周末、从零开始,人的潜力果然是无穷的,虽然专业程度和我们这几天学习的优秀宣传片差距很大,但是总算有了雏形。 我们拍摄的是赵桥村优秀青年党员、九零后“新农人”返乡创业的故事。他作为一个合作社的负责人,工作非常繁忙,但也想抓住这个宣传自家农机合作社的机会,抽出半天积极配合拍摄。但六月份毕竟是小麦抢收的农忙时节,为了不耽误抢收进度,我和同事商量,尽可能将大部分的情景都放到田间地头。尽管这个过程中,和群众、和摄影师沟通拍摄,都是前所未有的经历,但是最后看到拍摄成品中,金黄的麦田、繁忙的农机、乡亲们洋溢着笑容的脸庞……其中的忐忑、焦虑、辛苦,都被冲淡了。这是我到村工作后第一次真切体会到,什么是“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总之,就是在这些大事小情中,我渐渐听懂了赵桥,看清了赵桥,融入了赵桥……还有许多选调生小伙伴们,都并不在自己的家乡驻村工作,但我明白,大家一定也和我一样,愿意把美好的青春奉献给这片火热的土地,辛勤工作、播撒汗水、茁壮成长,让他乡变成故乡。 选调札记:乡土作笔 时光为砚 深描红色青春 近日在村中徒步,四野可见草木丰茂,藕塘正值丰收时候,莲叶硕如雨盖,到处都被夏日独有的绿意泼染。见到此景,我才恍然发觉,又是盛夏了。这是我在村历经的第二个夏天。真正投身基层工作后,我便对时间的流逝失去了实感,所幸终日乾乾,那些未曾虚度的时光都已沉淀下来,堆叠成一方时光的砚台,只等合适的契机,研墨落笔,细绘深描,将所思所感从胸中尽吐。 这个合适的契机在上周最终出现,我有幸参加全省到村任职选调生示范培训班。再临组织干部学院,距初任培训已过去近两年时间。昨日之青春迸发尚在眼前,今时今日却只觉得这里多了许多沉静的气韵。我不禁思索,基层历练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一日课后,抬眸间,望见镌刻石上的“忠诚干净担当”六字,在时间流逝中堆叠的思感终于在此刻勃发,泼墨出与人民群众血脉交织的鲜红底色。 乡土青春的底色是柔软的“忠诚红”。对党忠诚,是共产党人首要的政治品格,也是熔铸于百年大党内在血脉的精神特质。几日间学习,我也思索,身在基层,对党绝对忠诚究竟落于何处。我深知,那绝非落在纸面空谈,可心中答案又始终隔着一层薄纱,不够明朗。直到一日晚间,听到省委党校教授关于“群众工作方法”的讲座,方才豁然开朗。忠诚落于人民。我想到几日前走访困难群众,碰到一位独居老人。她头发已全白,身形枯小,像是一株瘦落弯曲的藤上挂着几片稀疏的残云。我扶着她的手臂不敢用力,害怕稍有不慎,她便从我指尖破碎滑落了。在将一些生活物资送进老屋时,我听见老人略显浑浊的声音:“多亏了你们,要不是共产党,我早就……”是了,对党忠诚,便是忠于人民;忠于人民,亦是忠于自己。扎根乡土,青春的底色此时竟如此柔软,可以托起一个老人易碎的晚年。 乡土青春的底色是纯粹的“干净红”。我深知自身并非美玉,但在课上论及如何“做一名优秀的选调生”,也浅有思索。做一名优秀的选调生,首要便是做一个干净的人。守好廉洁从政的底线尚且只是基本,干净更映照着我们选择成为选调生的理想与初心。基层是最广阔的课堂,也是大染缸,纷繁的事务,错综的关系,桩桩件件,扰人心绪。身在基层,我常自省,叩问内心,走过的每一步道路是否仍旧笔直。我始终明白,人一旦失了纯粹,便失了分寸,路子一歪,必然会从种成果变成酿苦果。我也坚信,所谓的大染缸,蒙不住青年人的心,遮不住青年人的眼。扎根乡土,青春的底色永远是干净、纯粹,是无悔于青春,无愧于人民。 乡土青春的底色是热烈的“担当红”。人生之乐事,莫过于同侪论道。一日晚间,有幸与众位选调生朋友交流到村体会。立于干部生涯的起点,亦是服务群众的起点,我们都只刚刚扣上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交谈间气氛热烈。大到修路架桥、农田改造,小至防骗宣传、纠纷调解,基层工作的成就与心酸在三言两语间淋漓尽显。“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缺少工作经验,是青年人最通常的短板,可也正是青春的冲劲与干劲,能够最有效将短板补齐。“更敢和群众交流了,更敢提出意见建议了,面对困难更敢迎头而上了……”一个个“敢”字,将散落在全省各地的选调生们串联了起来,成了基层生活最鲜明的标记。字字句句,交织出攻坚克难的青春气概,彰显了底色热烈的青年担当。 是啊,乡土作笔,时光为砚,深描“忠诚干净担当”的青春底色,如此方是选调无悔青春路,点点红色藏在心。 选调札记:过去不足惜 但使村振兴 x年x月x日,在一个艳阳高照的重阳佳节,我回到了贵州省黔西市重新镇xx社区,开始了一名选调生的驻村生活。为什么用“回”字,因为“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形容并不适用于我,我的家就在xx社区,能回到自己家乡工作,为家乡的建设出力,为家乡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步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贡献力量,为xx社区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我倍感亲切、倍感愉悦。 探村情,悉村貌,做一名驻村合格“调查员”。xx社区是一个很大的社区,在这里生活多年的我并未发现这个社区的幅员辽阔,社区辖16个村民小组,共828户,3386人。对于刚毕业的我来说,要在一年内走遍整个社区,我倍感责任重大。在走村入户的过程当中,刚开始被狗追、被猫挠、被鹅撵的现象让我心惊胆战,被日晒、被风吹、被雨淋的经历也让我痛哭流涕,群众的不信任、不理解、不支持更让我几度崩溃,我甚至怀疑过自己是否适合这份职业,是否能胜任这份岗位?时间如白驹过隙,随着驻村一系列工作的逐渐展开,我开始变得游刃有余,能直面“群狗围攻”,开始无惧风吹日晒雨淋,开始在群众的矛盾纠纷中从一开始的“旁观者”变成“话务员”,我发现驻村工作的美妙之处在我的眼前逐一展开,群众的朴实善良给我诸多感动,我好像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融入群众之中了。第一年走遍全村熟悉村情村貌,我认为带来的最大好处其实是心境的变化,心稳了,万事皆有法。 思道路,寻方向,做一名驻村工作经费“规划员”。在每年下拨的驻村工作经费中,对我最为重要的就是8000元的服务群众经费。为了让这笔经费发挥最大用处,我多次走到不同农户家中,从他们口中探听一些必要的民生项目,尽量惠及更多农户。2022年,因多户群众反映新建房的路不入户,为生产生活带来很大阻碍,我们决定将服务群众经费用于硬化入户路,入户路硬化后,为多户群众解决了通车难的问题,极大提高群众对我工作的满意度,真正理解到,群众的满意度就是我工作的动力。2023年,因持续干旱问题,我决定将服务群众经费用于改建xx社区降龙一组老水井。在与村支两委同志商议后,我们抽干了井内的水,对底部的淤泥进行清理,很快发现水满了上来,水流速大。我们当即将此事汇报给包村领导,包村领导实地查看后,当即与会被占耕地的群众商议补偿事宜,同时迅速敲定改建老水井方案,以2.2米乘以2.2米的规格改建原1.2米乘以1.2米的老水井,并为水井加盖,尽量储存更多水量,以保证周边两个小组群众的日常用水,缓解干旱带来的用水困难现状。 树乡风,倡文明,做一名美丽村寨“清洁员”。在村任职期间,xx社区以“我们的节日”为题,分别在春节、元宵、中秋、国庆等节日展开一些接地气活动,丰富老百姓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在茶余饭后也能在家欣赏表演。同时会为群众宣讲一些文明村寨常识,宣传省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等,倡导群众爱护身边环境,为建设文明村寨从身边小事做起,培养群众倒放垃圾入桶的文明习惯,积极动员群众参加五美庭院评选活动,宣传美丽人居环境,以家庭的“小美”聚合美丽乡村的“大美”,助推打造生态宜居美丽新农村。在村开展文明活动以来,我与村支两委干部鼓励群众一起,沿G212国道线拾捡垃圾二十余次,深入水沙六组、降龙六组等偏远小组拾捡垃圾十余次,并保证垃圾入箱,按规定托运到垃圾清运点。同时,协同村支两委同志开展禁毒宣传行动,到村民家中逐一踩踏罂粟,杜绝罂粟种植,持续巩固平安乡村和法治乡村建设成果。当我穿上红马甲,提着垃圾袋,深入到村寨当中,看着这片因大家不断努力打造出的美丽乡村画卷,我心中充满了浓浓为家乡做贡献的自豪感,为乡村振兴拼搏的使命感。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陶渊明是因为对归隐山林的向往使他觉得“衣沾不足惜”,而我是因为对乡村振兴早日实现的渴求让我“衣沾不足惜”。小皮鞋换成运动鞋,公主裙在衣柜里蒙尘,白色的鞋子沾满泥土,它们好像都在对我说“过去不足惜,但使村振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选调生没有捷径,只有沉到底沟通、沉下身学习,给双脚绑上“为民实干”的沙袋,把力量加上去沉下来,才能真正走进基层,不断在基层中锻炼脚力,实现人生理想。 选调札记:好像变了 又好像没变 “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我总会在脑海中刻画参加工作后的自己。站在沙河边上,望着滔滔河水奔向远方,夕阳映照在水面上,圈圈波纹浮现出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担任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已经两年,“一腔热血”已慢慢转为脚踏实地,“畏首畏尾”也不再存于心底,经过磨砺,现在的自己仿佛“鱼儿钻进了水里”,小曹书记也慢慢熟悉了老百姓的农言地语。 满怀“一腔热血”践初心。记得刚驻村工作的时候,自己一股脑儿地印制了2000张名片,上面写着自己的信息,背面写着“有事找小曹儿”的字样。正巧在摸排冬季取暖“双代”情况的入户走访过程中,我尝试着第一次发了自己的名片,那是一户老人家,正在和老朋友们一起下象棋。他们在接到名片的时候,充满了疑惑,我向老大爷们解释说自己是来村里工作的大队助理,大爷们一听,“呀,是大学生村官儿呗?”“可以这么理解,有嘛事儿大家可以给我打电话,那不是写着电话号码啦,我是给咱村老百姓服务滴。”我笑着回答说。也是在这第一次的发放名片过程中,我给一位老大爷解决了取暖壁挂炉损坏的问题,通过百度给一位老大爷解答了他所遇到的法律问题,留下了我的第一张入户合影,也结识了我的第一位“忘年交”,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地给我打电话让我帮他孙子找对象。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一腔热血”不再是“一时热血”,自己的身份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改变。 摒弃“畏首畏尾”悟初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发扬斗争精神。初到乡村工作,当时的自己在工作方面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畏首畏尾”,工作方式僵化问题,遇到问题总会优柔寡断。但看着村内支部书记亲自带领支村两委修建村内大路,为了节约资金,亲自动手焊接路灯,为了扩大本村产业知名度,接触新媒体开始直播,没有经验就去外地取经学习,没有设备就自费掏钱购买。我好奇地问王书记:“为什么这么拼命,万一做不成了呢?”王书记说:“我一定要把咱们村搞好,不会的学,不懂的问,只有让老百姓富裕了才是硬道理,我们不能像以前一样缓慢前进了。”扑下身子一心一意谋发展,要敢于和固定的工作模式作斗争,敢于和落后的发展模式作斗争。工作的思路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改变。 求得“如鱼得水”续初心。两年的驻村工作,多次的走访调研、参观学习,我在慢慢克服“本领恐慌”,提升自己的能力,逐渐享受在乡村工作得到的幸福。席地而坐听取老百姓反映问题,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走进田地了解玉米小麦生长情况,能够熟练地和老百姓交谈种植知识,记得有一次外出调研,我问一位老大爷,“咱们这也是种的马兰一号吗?”老大爷吃惊地说,“呀!你还知道马兰一号呢?”马兰一号是我们这个地区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品种,具有抗倒伏、抗寒、抗旱、稳产高产等特点。在这驻村的两年里,我融进了乡村这个大家庭,并陪着他们一起慢慢变好,在这里,信访问题解决人性化,人居环境整治常态化,人民群众支持美如画。自己能力的储备变了,但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没有改变。这两年,我,好像变了,又好像没变。 选调札记:换个地方继续“蹲苗” “我们接触到的信息比较单一,你们是城里来的,掌握的信息比较多,希望在你们的带领下,把我们种的东西卖出去,紧跟时代发展找到我们的致富路……”“最近村里在自发组织修建美丽村庄,我们是阿细酒歌的发源地,如何将这个特色融入村庄建设,你们驻村队员思想新、路子多,能不能帮我们想想办法?” 这是“七一”来临之际,在云南省西一镇大云村委会大云党支部党员大会上,借党课契机,村民们向新的挂联单位和驻村队员发出的殷切期望。会议室里,大家还在为共建美丽村庄、寻找致富道路积极建言献策,此情此景,我的思绪似乎也被拉回到了2022年驻村伊始…… 按照组织安排,我被派到虹溪镇新桥村委会驻村。初来乍到,面对坐落在半山坡上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村委会,我那未来时满怀的雀跃、期待和热血,此刻只剩惶恐、忐忑和紧张了,庆幸的是,热血仍在,初心不改。那些驻村期间的一幕幕、一篇篇,也成为我人生中最为珍贵和温暖的回忆。 “一勺蜂蜜”的牵挂。那是一个炎热的中午,村里的土地管理员载着我,已经在村里穿梭好几天了,一次次国土“三区三线”卫星图斑举证,都需要用脚步实地丈量。途经一位农户家,几位大爷热情地招呼我们进家歇脚喝水,“这是我儿子托人给我带的蜂蜜,给你们舀一勺,可甜了!”说话间,一勺拉丝的蜂蜜便舀到了我们的水杯里,伴随着蜂蜜在水里四散溶解开来,我的心也为大爷家越过越甜的日子变得蜜甜蜜甜。回想驻村伊始,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对村情也两眼一抹黑,如今在村里碰到大家都会热情招呼,工作也越来越有激情。作为驻村队员,就要沉下心来,深入群众中去,广泛开展村情民意调研,才能在帮扶工作上接续发力。 “一个书包”的温情。陈大哥家中6口人,其和妻子在撑起家中顶梁柱的同时,还需要照顾4个孩子,教育负担较大,2021年9月,陈大哥不慎从高处坠落,造成右下肢骨折,属于突发严重困难户。在工作组的帮助下,陈大哥通过土地流转、申请风险防控资金和大病医疗临时救助、综合保险救助等方式,勉强度过家庭危机。驻村工作队走访入户时了解到这一情况,在开学前夕,为陈大哥家中在上一年级的大儿子送上书包和学习用品,并叮嘱其在新学期来临之际好好学习。只要有空,驻村工作队便会上门看望陈大哥腿脚恢复情况,在一起话家常、谈生产生活和政策党恩。作为驻村选调生,要主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子”,把群众当“家人”,及时将党的各项惠民温情政策传递到每家每户,将“我为群众办实事”体现在工作点滴。 “一次培训”的触动。农村厕所革命这件事情本身是惠民的实事好事,但工作推进中仍然存在农户不愿改、不会改、无地点改的尴尬局面,为扎实走好农村改厕“最后一公里”,我配合村委会积极疏堵点、破痛点,确保宣传到位、培训到位、指导到位。其中便由我负责改厕培训。那是一个不一样的培训,汇报的对象由台下的“教授们”变为各村的“小组长们”;汇报的内容由晦涩难懂的“IPV”“OPV”等专业术语变为“农村厕所建设技术要点”;而汇报的表达方式也由“普通话”变为接地气的“方言”。这是我第一次坐在台上面对这么多乡里乡亲,培训讲授的内容还是之前从未接触过的知识,虽然课前查阅资料、提前试讲,做了很多工作,但仍然免不了心里打鼓,永远忘不了台下的各位小组长们亲切的微笑、认真听课的脸庞,就是这样一张张朴实、真挚的笑脸,温暖着我,激励我前进。 从来到新桥,到融入新桥、服务新桥,很荣幸自己能够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大舞台上的一员,走过基层的“春夏秋冬”,体会基层的“酸甜苦辣”。如今因为工作调整,来到西一镇大云村,“而今迈步从头越”,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坚守初心,写好振兴“新答卷”。 选调札记:时间“酿酒” 余味“成花” 2021年8月,还未褪去书生气的我,来到祖国西南地区的一个安宁静谧的小村庄,担任村党委书记助理一职。星霜荏苒、居诸不息,还记得初来时,整个村子的空气中弥漫着酒糟的香味,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不禁问村书记,这酒为何这般香醇啊?“这是我们有名的西坝米酒,要历经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才这般香呢!”村书记立马变身“代言人”,热情洋溢地介绍历史悠久的西坝米酒。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李白的这句诗总是不期然撞入脑海。时间酿酒,余味成花。初到基层总觉得自己是局外人,格格不入、扎不下去、待不长久。但与群众一次次“面对面”“心贴心”后,逐步适应了环境和身份的双重转变,如酒酿般经过时间沉淀,褪去青涩,余味开花。 在“九次蒸煮”中涵养“学如弓弩,才如箭镞”的品格。在米酒的酿造工艺中,一共需要反复蒸煮九次,在九次蒸煮中沉淀独一无二的灵气与精华。如同年轻干部要不断修炼“内功”,以学增智,增益其所不能,练就“踏平坎坷成大道”的斗争本领。驻村两年,我不断向书本学、向前辈学、向榜样学、向群众学,始终保持“业精于勤荒于嬉”的清醒认识,在“桅杆尖头”中洞悉事物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在“穿荆度棘”中磨砺攻坚克难的本领与技巧,及时填知识空白、补素质短板、强能力弱项。终于在“九次蒸煮”中,从刚入职时面对工作慌慌张张的“小白”到如今对基层工作有一定了解,能与群众侃侃而谈的“小张妹妹”,学会了“学以致用”战胜“本领恐慌”。 在“八次发酵”中厚植“念兹在兹,枝叶关情”的情怀。米酒发酵中,微生物与食材水乳交融,共发酵八轮,经历“发酵”过程的米酒,香味更持久,酒体更醇厚,质感更细腻。如此,在青年干部的基层成长之旅中,与群众“相融发酵”的过程至关重要。“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驻村工作的目的就是要办好群众最关心、最急迫解决的一件件小事。用心当好“参谋”、用脑为民服务、用身体践行初心使命,把群众的急难愁盼抓在手上、扛在肩上、放在心上。驻村的700多个日日夜夜,我学会了用当地话唠家常,学会了看庄稼长势,学会了查看牛羊生长状态,也学会了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现在走在乡村大道上,群众的一句呼唤:“小张妹妹,进门来喝口水嘛”,我就觉得驻村的辛苦与心酸是值得的。 在“七次取酒”中磨砺“行而不辍,履践致远”的能力。酒酿经历九次蒸煮、八次发酵,反复酝酿、反复“折腾”,才有七次绚丽多彩的绽放与升华。驻村期间,无论是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还是疫情防控的“阻击战”,还是防汛抗旱的“冲锋号”,我都时刻牢记“道虽迩,不行不至”,鼓足“步履不歇、奋斗不止”的干劲,铆足“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拼劲,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基层大考”中永葆“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欲望诱惑中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思想作风,做到行而不辍、砥砺深耕,奋楫笃行、履践致远。两年时间,我与干部群众一道,战胜了疫情,击败了洪水,发展了产业,美化了村庄,我们携手朝着擘画的民权村美好蓝图砥砺前行。 忽而今夏、两年已至,酒香怡人,余味“成花”。我依旧有“青衿离白社,朱绶始言归”的泰然和“此去应多羡,初心尽不违”的决心。驻村之旅结束也是新的开始,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慎终如始。我会继续在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基层一线激扬青春、发酵羽化,不负韶华、踔厉奋发,以奋斗姿态与伟大时代“双向奔赴”。 选调札记:那一场相遇 有些相遇是一场意外,有些相遇是命定的缘分。我与基层的相遇便是那一场注定的相遇。一份拟录用名单的公示,我怀揣着梦想,奔向你,投靠你,依赖你,在最美的年华与你相遇,助我成长。 忙碌,与职场“一日”相遇。早晨7点起床,7点30出门,吃完早餐后,便投入了一天紧张的工作。“这个表麻烦报一下”“10点钟开视频工作会议,请准时参加”“待会我们要参与筹备一场活动,请与我们一起”“刚刚开展的抗洪应急演练的宣传报道尽快写出来,今天要见报”……一项项工作接踵而至,往往这项工作还在推进,那项工作已经“自动找上门”。基层“多面手”的称呼真不是“空穴来风”。不仅仅是镇上文明创建、乡村振兴等按部就班的工作,还包含村里防止返贫监测帮扶集中排查、清明期间森林防火、夏季秸秆禁烧等阶段性工作,感觉自己就像个“陀螺”,哪里需要哪里转。一日的工作虽然忙碌,但随之而来的充实感、满足感,让基层生活很丰盈、滋润。 成长,与另类“美食”相遇。“上次反映的问题你们还没解决,这次你们又来干嘛,都是走形式的,啥用没有。”老百姓对我们的“爱搭不理”“冷嘲热讽”,让我们的工作屡吃“闭门羹”,挫败感十足。“上次你们反映的水质问题,我们已经邀请专家检测了,水没有问题,现在我们全村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改造,以后的水就更干净、更安全、更优质了,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肖书记的一番话让我吃下了“定心丸”。做好群众工作,不是和群众辩驳,也不是和群众唱反调,而是要站在群众的角度,对待群众的问题,一定要据实回答,以理服人,拒喝“半瓶醋”,心贴心、面对面,与群众交流沟通,争取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收获,与山水“四季”相遇。大自然的四季变化,让我感受到春日的山花烂漫,烟雾缭绕,宛若仙境,感受到夏季的烈日炎炎,蓝天白云,虫鸣鸟叫,树荫蒲扇,也曾感叹过金秋十月“满城枫叶醉人红,街巷深秋韵味浓”的美景,也曾领略过山腰云海环绕,山顶雾凇成林的天然奇景。群众的笑容、满意如春风一般沁人心脾,群众的抱怨、质疑让人“热”得红脸出汗,群众诉求的解决就是我们期盼的收获,群众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就是我们奋斗的目标。与群众身处四季美景中,围坐一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