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市设计教学探索中的“街区片段更新”_陈柯.pdf
下载文档

ID:316380

大小:1.07MB

页数:2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城市设计 教学 探索 中的 街区 片段 更新 陈柯
105227|2023|02城市设计Urban Design Teaching Exploration with the Topic of Fragments Renewal within the Block城市设计教学探索中的“街区片段更新”摘要:城市更新行动写入“十四五”规划,标志着我国中心城市全面步入优化调整时期,复杂多样的建成环境普遍成为新的建设起点。文章以“街区片段更新”为探讨城市空间再生的起点任务,结合对“街区片段”的内涵解析,尝试从教学母题、教学实验、教学创新等方面整理思路,开展相应的教学探索。Abstract:The Urban Renewal Action have placed into the Outline of the 14th Five-Years Plan marks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entral cities has stepped into a 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adjustment period,the built environment with features of complex and diverse has become a new starting point for construction.This paper takes Fragments Renewal within the Block as the starting task to discuss urban space regeneration,and attempts to push on the teaching exploration combining with parsing the concept of Fragments within the Block by several aspects,such as the subject,the experiment and the innovation,so as to organize relevant teaching ideas preliminarily.关键词:城市更新;街区片段;教学母题;教学实验;教学创新Keywords:urban renewal;fragments within the block;teaching subject;teaching experiment;teaching innovation文陈柯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副教授DOI:10.19875/ki.jzywh.2023.02.033引言城市更新行动写入“十四五”规划,标志着我国中心城市的建设全面步入优化调整时期,修补性、纠正性、造血性的深度更新成为潜在需求。但目前,城市设计在实践领域尚未系统形成直面街区的微观转向,大多居于自上而下的设计模式中,制定共性原则多于解决差异性问题;另一方面,城市设计专业教学也缺乏启蒙性的空间单位作为起点,且相关衍生研究往往侧重分类而非整合,容易在街区更新中拆除宝贵的“城市织体”。基于此,本文尝试将极具兼容性,又具恰当规模的“街区片段”(Fragments within the Block)作为教学对象,尝试将设计某种街区空间要素的做法转变为立足街区整体设想具体部位的做法,设计立场由“在城市中设计空间”转向“设计城市空间”。1 教学母题1.1 作为教学母题的“街区片段更新”为系统探索微观城市设计教学,笔者开展了“具体性城市设计”教学实验,“街区片段更新”是其中的教学母题之一,适用于多层高密度街区的商业用地、混合用地和尚未社区化的零散居住用地,也适合讨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古镇街区的修补更新。这一母题着眼织体性城市街区中的自发建设,将街区中的特定建筑、场地、室内空间或其各式组合态,看待为整合街区内生关联和生长节奏的片段。由于研究“片段”无法回避“整体”,因此以街区片段命名也旨在解决城市设计中历来存在整体概念和局部概念难双关的难题,而对织体性城市最小单位的探索,也可看作对城市设计起点的探究。1.2“街区片段”的研究特点“街区片段”是笔者在多年教学中为微观城市研究设定的工具概念。将其列为教学母题,源自这一概念较适应当前城市更新的建设模式,且能整合多个维度的城市研究,也可灵活界定和量化现实中的设计任务。首先,与增量建设不同,城市更新中的建设可能呈现出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局部更新牵一发动全身的特点。特别是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将会对外科手术式的精准更新提出更高要求。而街区片段本身来源于对街区复杂关联和生长节奏的具体映射,自带与邻接空间共同编织街区整体的基因,且由于代表一系列分头营造的小规模空间,街区片段也可作为安排建设时序的单位。其次,街区片段可贯穿多维城市研究,现实中往往涉及三个较为核心的维度,一是街区的空间权属构成及其博弈、共生与演变;二是规划管控与建设分工确立的街区空间要素组成;三是人文因素主导的街区场所结构及其内涵。但三者依附的时空单位并不重合,这也是作为兼容工具的街区片段得以提出的原因之一。在上述三个维度中,第一个维度是街区生长变更的原始动力,也是量化街区片段的基本单位;第二个维度是街区片段的物理空间载体和设计对象,复杂街区往往会使这个维度的建筑、场地设计由抽象推敲转变为对现实条件的具体应对;第三个维度涉及哲学和人文思考,其内含的文化意识既是理性主义的也是浪漫主义的,如同“类比城市”(Analogical City)研究与诗性断片(Fragment)创作中各自透露的理性思维与浪漫精神的混成,但从日常生活的创造力出发,包括从创造街区空间类型本身的创造力出发,街区片段的营造更多还是浪漫主义的,但渗透着理性。从这个意义上讲,街区片段无论是怎样一种局部空间,日常生活均将使其成为自足的完整作品。最后,我们提出街区片段的另一原因,是其不受空间分类视野的限制,可在由建筑、场地和室内组成的连续空间系统中灵活聚焦,直面街区更新的原始动力和核心部位,界定当次有效的更新。由于权属构成与空间要素并不重合,因此街区片段将围绕两个开放呈现兼容,一个是内容的开放,另一个是量化的开放。前者使街区片段不拘泥于建筑、场地、室内空间及其各式组合态,后者涉及非整数维的空间要素混搭。但街区片段也同样隐含两个限定,一是以中小规模建筑、场地、室内为工程规模依据,二是立足用地红线内的地块用地,尽量排除纳入城市系统化建设的用地。此外,无论规模多小,街区片段实际上旨在削弱街区中空间要素的独立性,增加诠释关联的城市性,从而使在城市中设计空间转变为设计城市空间成为可能。2 教学实验2.1 教学沿革与组织在实验开展中,着眼上述思考的早期教学曾以建筑类型学和场所理论为线索,培养学生在改造街区中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设计技能。近年来,教学发掘城市设计的综合潜力,对由分类法界定出的建筑、场地等街区空间要素,进行要素内或要素间基于日常生活的整理、连接与重组,具有城市机体意义的街区片段由此得以浮现。目前,教学实验依托城市设计专业必修课程开展,可设置中长期课题,也可突出重点设置短期课题。但作为城市设计起点课程,其可以设置在完成专业基础教学后的城市设计启蒙阶段,而相应的设计场地应选择织体特征明显,功能业态典型,建设更新频繁的高密度混成街区,笔者所在城市的杭州湖滨地段,较能满足上述条件,是多年来开展教学实验的街区现场。基金项目:中国美术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具体性城市营造视野中的城市设计教学实验(项目编号:国美教字 201929 号);中国美术学院中青年骨干教师团队建设项目街区片段更新106验以完整街区为对象精微制作的全因素、大比例场景图。本单元宜持续两个教学周,作业是由图解、模型和场景表达组成的最终成果,并将各单元作业整理为最终成果的附件。3 教学创新对街区片段更新的教学立足实验,尝试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创新探索。其一,教学紧扣城市更新需求,为街区的渐进更新提供目前缺乏的微观城市设计母题,一定程度上可填补小尺度、小规模城市设计母题的空白;其二,教学首次提出“街区片段”的概念,并以此探究织体性城市空间的基本单位和城市设计活动的起点,一定程度上正面回应了城市设计历来存在整体概念和局部概念难双关的难题;其三,教学从社会、经济、人文角度培育城市思维,设置打通规划、建筑、景观和室内行业的知识平台,在综合性要求较高的城市设计教学中极为必要;其四,教学在复杂的建成环境中分别思考“精准”和“兼容”,提出“精准”捕捉建设动力的“法人实体”和“兼容”多维研究和多样任务的“街区片段”本身;其五,教学引入模式语言、透明性、建筑类型学等多元研究的视角,并注意在不同阶段启用不同视角;其六,教学关注街区空间创作活动对日常生活的引介,改革作业形式,探索将街区物理空间表现为具体生活的方法。结语作为具体性城市设计的教学母题之一,“街区片段更新”目前尚处于开放探索和多方验证的初步探索阶段。如何完善街区片段的内涵,如何引导城市思考和城市调研,如何组织有效地知识学习和设计技能训练,均有待进一步实验。与城市增量建设创造的价值不同,城市建成环境的优化和更新,可以创造一种情境关联的对话语境。因此,对街区空间的理解并不是教学探索的终极目的,在街区生活中创作情境关联的多样空间,才是教学实验的核心。模型;二是在上述分析模型基础上,探究法人实体的界分、博弈,以及不同层次的公共与私有空间,法人实体、空间要素间的边界形式也是调查研究的重点;三是调查街区中的各式依存关系,寻找街区片段的雏形。后一阶段系统介绍街区片段的研究特点,引导学生以前述调查为基础,从具有关联、依存与联合意义的法人实体中界定出由建筑、场地、室内空间及其各式组合态组成的街区片段。本单元宜持续两到三个教学周,单元作业是一套由街区调查分析和街区片段界定为主要内容的图解。2.3.3 单元三街区片段设计本单元是设计训练的环节,也是课程的主干。教学引导学生详细设计前期界定的街区片段,并从四方面组织设计思路。一是探寻街区片段的空间模式语言;二是探讨街区片段的透明性;三是以建筑类型学的方法整理阶段成果;四是还原设计的平常价值,具体如下。首 先,教 学 借 鉴“模 式 语 言”(Pattern Language)提供的城市营造视野,引导学生从街区生活中辨认由事件主导的空间模式和起整合作用的空间语言,据此将空间模式解读为街区中各类生活关系的映像,将街区片段设定为以某种空间语言整合为上述空间模式的结构体;其次,教学在街区片段中引入现象的透明性(Transparency)分析,在延展街区文脉的同时,引导学生将透明性作为技术工具,探究片段内外的共价空间交叠和功能复合可能;再次,教学尝试在文脉相对缺乏的街区中适当进行空间形式造血,引导学生在街区更新中树立机体再造与肌理重生的意识,以城市建筑体(Urban Artifacts)的观念和建筑类型学方法,将街区片段物化为具体的建筑形式和生活场所;最后,教学借鉴某种建物(Building)观念中隐含的平常语境,引导学生超越某种可能制造隔阂的精英立场,关注溶解于都市日常的现实需求,并将街区片段看待为都市人文地理的众多载体。本单元宜持续四到五个教学周,完成不少于两轮的阶段性设计方案。2.3.4 单元四街区片段表达本单元是最终成果的制作环节,但并不是单一的作业制作过程,而是引导学生探索具象表达的过程,涉及四个转变。一是以作品语境激发表达行为的自主创造;二是研究将抽象空间表达为情境样态的途径;三是将成果形式与城市认知逻辑挂钩;四是探索织体性城市空间的自洽表达途径。首先,教学以现象学相关理论为依据,着眼设计中以作品为导向的创作活动对日常生活的诗性引介;其次,教学引导学生记录和表达生活细节,使形式推敲和功能分析逐渐对准具体生活场景,教学将其看待为评判设计成果的重要依据;再次,教学引导将城市分析工具转化为成果表达线索,以此积累城市设计教学和实践的方法工具;最后,教学引导学生探索扁平化的街区生活和绵延性的街区时空及其相匹配的表达途径,重点实2.2 教学任务与目标教学实验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