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
碎片
空间
创新
策略
吴珏
2 0 2 3年1月J o u r n a l o fG r e e nS c i e n c ea n dT e c h n o l o g y第2 5卷 第2期收稿日期:2 0 2 2-1 1-1 8基金项目:湖北美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2 0 2 1 X J 0 8)作者简介:吴 珏(1 9 7 9-),男,副教授,主要从事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工作、城市乡村环境艺术设计研究。城城市市碎碎片片空空间间微微创创新新策策略略吴 珏,许景辉,李 立,孙晓文(湖北美术学院 环境艺术学院,湖北 武汉4 0 0 2 0 5)摘要:对城市中呈现“碎片”性质的局部区段进行分析研究,对空间形态整合中的设计原则与对策,探讨了结合需求和对环境的反馈,对城市公空间的更新改造中呈现“碎片”性质的空间形态做出微创新的策略,是对城市设计在新时代内容的补充和专项设计,建构特定城市区域设计研究的框架。此次研究是新时期城市进行新一轮建设中,提供在满足现代化生产和生活需求的同时,对城市碎片空间的营造,创造一个良性发展的城市空间形态与景观环境,科学合理地对“城市碎片”空间进行整合、重组、再利用,并以此来探讨了基于不大拆大建基础上,研究空间形态整合的方法、原则。此次研究根据碎片空间特点,对碎片空间的分类研究,提出了织补、针灸、活化的策略,以提升城市整体的形象气质,使整个城市处于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状态,对构建有感情、有温度的城市,起到具体的借鉴意义。关键词:碎片空间;微创新策略;织补;针灸;活化中图分类号:F 2 9 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 7 4-9 9 4 4(2 0 2 3)0 2-0 2 4 7-0 7M i c r oI n n o v a t i o nS t r a t e g yo fU r b a nD e b r i sS p a c eWuJ u e,X uJ i n g h u i,L iL i,S u nX i a o w e n(I n s t i t u t e 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A r t,H u b e i I n s t i t u t eo fF i n eA r t s,W u h a n,H u b e i4 0 0 2 0 5,C h i n a)A b s t r a c t:T h i sp a p e ra n a l y z e sa n ds t u d i e s t h e l o c a l s e c t i o n so f t h e c i t y t h a t a r e c h a r a c t e r i z e db y d e b r i s,a n dd i s c u s s e s t h ed e s i g n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i nt h e i n t e g r a t i o no f s p a t i a l f o r m s.I t i s as u p p l e m e n t a n ds p e c i a ld e s i g nt ot h ec o n t e n to fu r b a nd e s i g ni nt h en e we r aa n daf r a m e w o r kf o rt h ed e s i g na n dr e s e a r c ho fs p e c i f i cu r b a na r e a s t oe x p l o r e t h em i c r o i n n o v a t i o ns t r a t e g y f o r t h e s p a c e f o r mw i t h t h en a t u r eo f f r a g m e n t s i nt h er e n e w a l a n d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o fu r b a np u b l i cs p a c e i nc o m b i n a t i o nw i t ht h ed e m a n da n df e e d b a c kt ot h ee n v i r o n m e n t.T h i s r e s e a r c h i san e wr o u n do fu r b a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i nt h en e we r a.I tp r o v i d e st h ec r e a t i o no fu r b a nd e b r i ss p a c e,c r e a t e sab e n i g nu r b a ns p a c ef o r ma n dl a n d s c a p ee n v i r o n m e n t,a n ds c i e n t i f i c a l l ya n dr a-t i o n a l l y i n t e g r a t e s,r e o r g a n i z e s,a n dr e u s e s t h e u r b a nd e b r i s s p a c e,w h i l em e e t i n g t h en e e d so fm o d e r np r o-d u c t i o na n d l i f e.I t a l s od i s c u s s e s t h em e t h o d s a n dp r i n c i p l e s o f s p a t i a l f o r mi n t e g r a t i o nb a s e do ns m a l l d e m o l i-t i o na n d l a r g e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c c o r d i n gt ot h e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o fd e b r i ss p a c e,t h es t u d yc l a s s i f i e dt h ed e b r i ss p a c e,p r o p o s e dt h es t r a t e g i e so fd a r n i n g,a c u p u n c t u r ea n da c t i v a t i o n,i m p r o v e dt h eo v e r a l l i m a g ea n dt e m-p e r a m e n to f t h ec i t y,m a d et h ew h o l ec i t yi nag o o ds t a t eo fs u s t a i n a b l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p l a y e das p e c i f i cr e f e r e n c e f o rb u i l d i n gac i t yw i t hf e e l i n g sa n dt e m p e r a t u r e.K e yw o r d s:d e b r i ss p a c e;m i c r o-i n n o v a t i o ns t r a t e g y;d a r n i n g;a c u p u n c t u r e;a c t i v a t i o n1 引言当今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时代,利用城市的碎片空间来建立起新的城市联结,重新激发城市活力形式和情感连接。在城市更新的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城市碎片空间交通便利、分布广泛、尺度适宜,与居民生活圈紧密联系的特点,将居民生活周边的细小空间充分连接,构建具有温度和亲和力的社交场所,提供人们交流、活动、健身、漫步的场所。研究学者柯林罗提出“有机拼贴”“城市修补”、莫拉勒斯提出的“城市针灸”,贾米勒纳运用“点式切入”,蒂耶斯德尔和希思提出“修复、修补”的方式,在城市更新发展过程中,反思大规模拆建为城市肌理和特色风貌带来的严重影响,对城市受损问题提出“小规模、针对性”的可持续742DOI:10.16663/ki.lskj.2023.02.043 吴 珏,等:城市碎片空间微创新策略绿色创新研究:工程与技术修补理念,可以看出“城市修补”是“城市更新”的进一步细化。国内城市更新研究发展中,能够反思与批判早期城市更新采取错误方式并及时调整更新策略,从而引导出“微小更新、区域特色性”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有效针对不同城市空间即时调整,且在内容上更加关注社会、文化、艺术、生态的影响,强调存量规划下持续再生利用,以及对公众生活及情感需求的反馈。本次研究重点是在前期学者研究基础上针对新时期城市碎片空间的新问题,特别是运用碎片空间特点,重新审视城市的服务功能和管理能力,提供情感联结的场所。建立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立足本国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营造体验型的交互场所,构建关系加强情感联结,具有重大意义。2 城市中的公共社交及环境认知问题新时期社会高速发展,互联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发生了变化。人们已经习惯了在家中处理生活和工作事情,与社会的现实交往联系逐渐减少。从狭义的个体状态的角度探讨了以下出现的问题。2.1 公共社交问题“邻里的消失”即邻里之间的社交关系消失,对熟悉的周边生活环境的“陌生”。技术的加速使得周边的联系迅速淡化。导致邻里社交关系的消失。技术给了人们更强的克服空间障碍的能力,也降低了人们对周边事物和人与人面对面交流的兴趣和需求,原来需要在外部空间进行的社交活动现在网上就能够处理。不需要设置与空间的范围。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上的信息量更大,随时随地都能相互交流,更容易让人产生兴趣。人们更愿意在线上处理问题。这就是由于这个技术的发展导致邻里社交关系消失。人总是生活在特定区,但现在对特定区域的空间概念越来越模糊,感觉生活的位置感不明确,那么怎么样让它赋予这个地方有意义?让这个地方能够成为邻里、社区之间的活动,建立关系的一个位置,形成情感连接。邻 里 之 间 的 关 系 是 最 为 明 确,最 为 亲 近 的关系。2.2 环境认知问题城市社会环境的变化导致附近物理环境的变化,地理位置失去原有意义,碎片空间的产生也失去了他的地理位置。碎片空间是被废弃的、被忽视的、漠不关心的位置。外部的原有的景观环境的记忆被抹去,还没有充分了解,就已经改变。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角度开看,对空间失去了原有记忆,原来的尺度和现在的尺度完全不一样,外部环境已经在人们的记忆中间完全改变了。目前城市的发展导致很多新的事物出现,但还没来得及去适应,可能马上又消失。这都是导致人们为什么没有去深入了解、建立关系的问题。环境物件承载了过往的记忆,社会变迁发展这个过程就影响了人与物件之间的关系。这种表现的原因是生产力与消费水平的更新使人们进入了社会生产过剩的时代,环境物件更换的速度大幅超过了人们深入建立认知的速度,在对环境物件认知上所投入的时间来决定了所承载记忆的深度,因此人与物的关系由于联系时间的减少开始淡化并逐渐消失。且伴随着城市环境的不断变化,人们不会主动投入更多的时间认知原有环境物件,而是通过不断获取对新物件兴趣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快速且没有连续的环境物件更替导致个体失去原有的记忆,当前变化的记忆还未建立,新的记忆又出现了,导致记忆片段化,对环境认知没有连续深刻的认知。社交和环境认知问题是反映在空间、时间、行动的变化,环境是形成身份认同的素材,这个环境包括:周边的环境、周边的人、社会环境,以及所接触的物品都是属于环境的要素。由于这些要素形成了身份认同的素材,但反而这些东西往往又在逐渐的消失,这个时候人们就感到自我的认识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