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统框架内的妙笔生花——车...作品740的音乐价值(上)_刘畅.pdf
下载文档

ID:315760

大小:1.12MB

页数:4页

格式:PDF

时间:2023-03-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传统 框架 妙笔生花 作品 740 音乐 价值 刘畅
练习曲是卷帙浩繁的钢琴文献中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奥地利作曲家卡尔车尔尼(17911857)为世界贡献了众多极具价值的练习曲,它们的技术价值毋庸置疑,是这一曲库里的珍宝。李斯特曾评价老师车尔尼:“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他写作了大量的钢琴练习曲,这些练习曲包含了几乎所有重要的钢琴技巧,多少年来成为每位钢琴学生必不可少的研习曲目。”在我国,几乎每位钢琴学习者都弹过车尔尼练习曲(如作品599、849、299、740等),从中获益。但人们大多从技术层面理解和认识车尔尼作品,对其音乐层面的挖掘不太多。加之近年来练习曲新教材层出不穷,车尔尼练习曲则一度被认为过时、陈旧。笔者以为,从音乐层面解读,车尔尼练习曲蕴藏着超越自身体裁的魅力和生命力。斯特拉文斯基在我的一生大事记第二卷中说道:“它们(车尔尼练习曲)不但给我带来好处,也带来真正的音乐享受。我一直敬仰车尔尼,他既是出色的教师,又是真正的音乐家。”车尔尼被斯特拉文斯基誉为“真正的音乐家”,与其练习曲不仅能训练出色技术,而且有令人享受的音乐表达不无关系。车尔尼自己也说:“练习曲十分重要,但因过度练习而忽略了音乐性,有害无益”可见,他虽重视技术,却不会将其凌驾于音乐之上,为了技术练习而忽略音乐是不能容许的。这也是车尔尼的创作理念:不会单为技术而作,音乐是贯穿作品灵魂的。车尔尼钢琴练习曲50首(作品740),是通往学琴高级阶段的一本重要教材,有着明确的训练目的:手指灵巧的技术练习。在经过了初级(作品传统框架内的妙笔生花车尔尼练习曲作品740的音乐价值(上)文/刘畅The Musical Value of Carl Czernys Etude Op.740462023/1 钢琴艺术 PIANO ARTISTRY599)、流畅(作品849)、快速(作品299)的阶段之后,有着大量训练任务和各种技巧目标的这本曲集,有较为丰富的音乐内容和充满令人惊讶的亮点。它共分为六集,前四集各八首练习曲,后两集各九首。每首皆有标题,简明扼要地标明了不同的训练目的,如手指和手的平稳动作的练习(第1首)、在从容的断奏中求动作轻快(第4首)、在同一个琴键上调换手指(第7首)、两手从容地交叉并轻柔地触键(第18首)、八度跳跃时手要轻快灵巧(第33首)、左手手指的灵活动作(第41首)等。也许太过清晰明确的训练目的和通篇比较齐整的练习曲写法,使乐谱看起来像是纯粹以训练技术为目的练习曲,但车尔尼却把本可能枯燥的技术练习写得充满想象力。作为贝多芬的学生,车尔尼深得古典主义精髓;作为既经历古典主义后期又生逢浪漫主义时期的人,车尔尼也有着浪漫情怀。他的练习曲里有着骨子里的传统基因和时代浪潮的影响:他没有在令人眼花缭乱的“非传统”和声中寻找新异,却在寻常的(他实在很喜欢用IV、VI的和声进行,却也能做到常用常新)、人们普遍使用的和声中发掘光彩;他即便聚焦于练习曲体裁,但也未受其限制常在局限的技术训练“命题作文”里,绽放出自由而烂漫的乐思,将人们引入意想不到的梦幻之旅。这位教出众多杰出音乐家的教育家,用人们熟知的和声语汇创出新意,发散奇思妙想,用简洁的旋律素材变化出无穷音乐形象。作品740里的每一首作品似乎在展现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画面。它们那么不同,却都栩栩如生。有的略显呆板,有的格外活泼,有的抒情,有的缠绵,有的庄严,有的凝重,有的气势磅礴,有的古灵精怪,有的流畅柔顺,有的棱角分明,有的非常古典,有的十分浪漫有时候你会一时恍惚,不知道是它们什么体裁的曲子,或者会产生疑问:这是车尔尼吗?为什么练习曲里可以包罗万象?或许他也像巴赫那样想通过每一首作品,传达给演奏者、学习者和听众自己的创作理念,让人们看到如何把素材物尽其用,如何尽情地释放想象力,让它在有限的规则中张开翅膀,尽情飞翔至想象的边界。这对我们今天的创作、演奏和学习有着诸多启迪。构思之巧情理之外,逻辑之中为了达到较为集中的训练目的,车尔尼作品740里每首练习曲的音型选择十分典型,与训练目的密切相关,且几乎从头至尾密集贯穿。曲子结构简洁,织体明晰,风格较为单一,训练主旨一目了然。这种创作很容易落入程式化的窠臼,使练习曲真的只是“练习曲”。但车尔尼不会。他不敷衍任何小的创作,对任何训练主旨的练习曲都力求不同和突破,体现了构思之巧,以第12首为例。(一)结构布局与张力这是一首题为“左手伸缩自如”的练习曲,自始至终贯穿左手的分解和弦和琶音式音型,训练左手自由伸展缩放和大指跨越的灵敏度。全曲节拍,结构不复杂,由三部分组成,从d小调开始(第一部分),转调至关系大调F大调(第二部分),之后转回d小调,做好了再现的属准备。接下来在主调d小调上再现本是顺理成章,构成ABA的再现曲式,但车尔尼在第三部分直接转到d小调的同主音大调D大调上,开启新的抒情段落,使这首作品呈现出并列的ABC的格局与色彩小调作品的结尾有时会以大三度结束,提亮色彩,车尔尼干脆以同主音大调提亮整个段落色彩,也使全曲光芒持续。无可否认,这首练习曲开始是较为暗沉的,虽然右手的复附点节奏极具动力性,左手三十二分音符分解和弦的锯齿形音型也具有积极主动的态势,体现出暗流涌动的层层叠叠,但中低音区的厚重还是给作品笼罩了这种基调(见例1)。该部分直至结束,无论右手旋律攀升到怎样高昂的位置,这种悲壮色彩始终存在。47RESEARCH ON TEACHING 教学研究例 1车尔尼作品 740 第 12 首(片段)第一部分结束的主和弦持续了一个半小节,只余短短半小节(一拍)的时间,经后调的属七和弦转到关系大调F大调上。这一拍,右手通过八度半音下行过渡,自然接入第二部分开始的旋律。而半音下行的旋律化进行(D DC)与左手(d小调主和弦至F大调V I的进行)低音上行的旋律化线条(DEF)形成反向的张力。右手倚音效果的 DC进行,与左手E音纵向而对,造成和声紧张解决的委婉效果,它们同在新调的属七和弦内,一起进入新调F大调的主和弦,将短时积聚的张力舒缓解决(见例2第2小节)。例 2车尔尼作品 740 第 12 首(片段)到了大调,顿时天空明媚起来。原来第一部分八小节一句的长线构思,两大句同头异尾还显得局促,左手密叠的步履感和右手充满弹性的重复和弦强烈的律动,让人心头打着鼓,似乎随时要投入战斗,应对未知的阴霾。如今第二部分四小节一句,速度未变,却如此舒展。车尔尼继续运用和声张力的魅力,左手低音保持在F大调的主持续音(F音)上,与右手旋律音(连续的G音)形成音响上的挤压感与不协和,终得解决,格外令人长舒一口气,如释重负。而右手和弦内部也充满不协和(如小七度、增四度)到协和(小六度)的解决,配合着该段节奏的变化(附点比之前拉宽了一倍、增加了大切分等,舒缓了节奏)、旋律的调整(也有重复和弦,但数量减少了一倍,温和了性格)、音型走向的改变(左手的分解和弦为长线的琶音起伏,不再具有进阶的斗争性,而呈现出抒情的气度)使第二部分的音乐开阔美妙,带着妩媚的欢颜(见例2第3至6小节)。但这种美又有一种经过压迫、苦难终见光明的感慨。通常,当第二部分对比段出现后,音乐作品往往回归往昔,出现再现的结构布局。该曲经过动荡不安的过渡之后,确实一度回归d小调,完成了第三部分再现前的属准备。万事俱备,只等再现。但就这样再现吗?回到暗沉,回到黑暗中的苦苦挣扎?那些光明,那些抒怀,那些亮丽都只能是昙花一现,归于永寂吗?不。同主音大小调的属准备是相同的,这为改变带来了契机。当长达四小节的属准备结束,人们听到一个柔美的(dolce)的D大调上的旋律。它不是刚才F大调上温暖明亮的旋律,却也不带小调的惆怅:没那般完美,但也不错。就好像,刚才是此曲只应天上有的瞬间偶得,这里是理想与现实的接壤。(二)往昔回响第三部分的新段落,双重成对的四个四小节乐句中,前两句延续了第二部分的抒情,连续八分音符级进下行的旋法和紧随其后大附点的使用,令音乐坡度更为平缓。后两句则接驳了第一部分连续重复音的紧张感,右手四个F音配以不同和声(第一部分重复音配的是相同和声),使紧张度加剧。左手音型适时细碎化,合力营造出喷薄欲出的动感。右手八分音符的跳482023/1 钢琴艺术 PIANO ARTISTRY进和随后级进下行的大切分节奏处理,使音乐抒情性更加一筹,将这部分的整体形象依然统一在第二部分的抒情氛围里。当段落完满终止,进行了六小节的补充(IIV3I)。降四级和弦(IV3)的小调色彩,使作品在大小调交替的色彩中结束。小调开始的曲子,以大篇幅的大调结束,虽然调性回归(同归D调),可调式、旋律、音乐形象等已产生了诸多差异。不过作曲家不曾忘却来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第二部分将要转回再现的过渡、第三部分后半的点缀呼应,以及曲末带着小调色彩的补充终止,或许都是他带着眷恋的回响。这首凝练了斗争、展现了希望、巩固了希望的练习曲,有着极其朴素而有效的写法。它没有差别巨大的节奏、旋律、织体没有采用很特别的和声。它对比强烈的不同部分,有着不少共性的材料,只是略微加以变化,就改变了音乐性格。车尔尼把最美的乐思用最朴实的方式表达,不哗众取宠,他有足够信心让你感受到真挚的美。它的和声基本在主属框架内,主体部分的和声语汇简洁。适当增加副三和弦、副属和弦、重属导七和弦等,但也主要在发生戏剧性变化之际,如要促成调性的回归或完满终止的形成。他不张扬,但也可以根据音乐需要掀起风暴。如第二部分后半的转调过渡,右手旋律线的下行级进与左手低音下行级进线条同向而行,附属和弦密集构成与解决,连至附属导七和弦,伴随着外声部旋律线条的层层下行,步步惊心,环环相扣,直至反向而行,交响愈烈,逐渐接近与重现第一部分的风云。从音型到节奏,从和声到情绪,都准备好了。只是,作曲家忽然不想回去了,或者他想要一个不一样的结局:既然已有再现的准备,完成了前半生的对比(调性dFd),也许可以就此止步,开始下半生的旅程,展开新的对比(dD)。就像人在旅途,有设定的道路,也可能走着走着改了主意,想看不一样的风景。这首练习曲是并列的三部分架构(ABC),两种截然不同的音乐风格相间而至。调性上的再现三部性(dFD),使作品暗含了统一的元素,调式的四部分对比:dFdD,使作品充满变化与回忆。这就是车尔尼构思之巧:似在情理之外,却依然在逻辑之中。(待续)作者信息:星海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注 释:车尔尼练习曲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实践的最好检验。他创作了无数有针对性的练习曲,教出了众多出色的学生,而他的学生们又培养了无数钢琴家和教师,优秀者如比洛、陶西格、罗森塔尔、达尔贝尔、安东鲁宾斯坦、尼鲁宾斯坦、斯甘巴蒂、帕莱夫斯基、弗里德曼、施纳贝尔、萨丰诺夫、叶西波娃、莫什科夫斯基、莎尔文卡等。各国钢琴名家的师承关系,几乎都可追溯到车尔尼身上。我国第一代钢琴家李献敏、丁善德、李翠贞、吴乐懿、易开基、范继森、张隽伟、马斯荪、黄廷贵、李慧芳、朱工一、周广仁、巫漪丽等人在国内的老师查哈罗夫、拉扎列夫、阿克萨科夫和梅帕契,都是车尔尼的学生李斯特和莱谢蒂茨基的再传弟子。参见卞善艺,谈车尔尼的历史贡献及其钢琴练习曲,钢琴艺术,1996年第1期,第24页。张巍,李斯特,东方出版社,1997年,第4页。车尔尼练习曲众多,除了作品599、849、299、740之外,还有作品261、337、718、737、777、802、820、821、848和复调练习曲作品400等近80部。本文仅以我国钢琴教学中常使用的这四种练习曲教材为例。卞善艺,谈车尔尼的历史贡献及其钢琴练习曲,钢琴艺术,1996年第1期,第25页。同注,第24页。49RESEARCH ON TEACHING 教学研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