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地区
新型
工业化
研究
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
序 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艰巨的历史性任务。如何借鉴和运用国内外有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一直是我国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国内研究工业化的相关理论和专著层出不穷,提出了很多的观点、理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作出了一个重要的论断,即我国的工业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为我国实现工业化,以及如何追赶世界工业发展的先进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十六大提出的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涵括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它包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必须优先发展信息产业,以信息化来带动工业化;必须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必须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以工业化来促进信息化;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的关系,不再走经济发展→环境污染→治理环境的老路,而是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当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已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本地区的一项重要发展战略,力图通过推进新型工业化来实现本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并已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幅原辽阔,各地区情况千差万别,而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也不长,各地区在实践新型工业化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的走了弯路。因此,及时研究和总结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经验和做法,对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更好地指导各地区新型工业化的实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地区新型工业化研究——深圳市布吉镇实证分析》一书,是李文龙同志和他的两位同事罗宏元、黄维德合作完成的,是他们实际工作经验的总结,是一部研究我国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专著。该书运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把地区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理论,与布吉镇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实践紧密联系,并作了很好的总结提炼。本书以实证的手法评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尤其是布吉镇工业化发展的主要特点和经验,对丰富和发展我国地区新型工业化理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书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第一:作者都是实际工作者,长期从事基层工作,但本书从理论方面对新型工业化的概念和内涵,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并把这些贯穿全书,在理论指导下,做实证分析。
第二:本书虽然主要是分析地区的新型工业化,但作者能够从宏观的角度,先分析了世界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美国、法国、日本以及新加坡的工业化过程,并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这些都为分析地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借鉴。
第三:作者采用了大量的统计数据,分析了苏南、温州和珠三角模式,分析了它们的利弊,从而找到了在竞争性领域中将外资与民营经济相结合的模式,成为布吉镇新型工业化模式的一个主要借鉴。在优势互补的基础上,实现了布吉镇经济的跳跃式的发展腾飞。
第四:本书深入分析了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模式,并总结了它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在实践经验总结基础上的理论升华,虽然这些特点是基于布吉镇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它的特殊的发展历程,但是,这些特点也有着普遍意义,无论是对珠三角地区,还是其它地区,都有借鉴的意义。
本书作者在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这一领域中,对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研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结论,但随着实践的发展,还会有新的总结和新的提高,并将进一步完善。新型工业化道路在实践中如何推进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难点。在理论上,它还涉及到一个新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因此,本书仅是新型工业化实证研究领域中一个阶段性的成果,对地区新型工业化的研究仍需要更加深入和广泛的探索,还望作者今后能在此基础上结合不断变化的实际,作进一步的研究,并取得新的突破。
第一章 绪 论
一、新型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西方经济学增长理论中,多数是以典型的传统工业化演进过程为研究对象,从各个角度研究并深化循序渐进式的工业化发展规律,不论是早期西方经济学理论、技术进步论、人力资本理论,还是新经济增长理论,均未对后进工业化国家如何利用世界经济发展成果,实现跨越式发展,推动新型工业化,有较深入和系统的分析。同时,在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对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作用的研究,还存在着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支撑。如何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实践中总结出新时期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完善和深化经济增长理论体系,应引起理论界充分重视。反过来,我国在新时代背景下成功的新型工业化实践,也会对经济增长理论的深化和完善做出独特的贡献,具有重大意义。
(二)实践意义
工业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虽然对工业化的研究已经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理论,并且随着实践不断深化。但由于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有着最悠久的历史,并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洗礼,在人文、历史、地域、行政体制、经济发展状况等诸多方面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步入信息化时代,也为起步较晚的中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跨越式发展的机遇。因此,我国工业化进程必然有其独特演进方式,即独具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中,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走出了一条区域性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道路,成为我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一个典范。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进程并没有局限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它不仅用较短的时间完成了由消费资料产业为主向生产资料产业为主的转变,而且跨越进口替代直接进入出口导向阶段,高度的外向化使其与世界市场的联系密切,比中国其他地区提前与世界市场接轨,实现了工业化的跨越式发展,正逐步从传统工业化道路转化为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基本框架和特点,特别是研究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布吉镇工业化发展路径,对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本书将根据新型工业化的本质,结合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特别是深圳市布吉镇改革开放以来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践,用实证的方法对我国珠江三角洲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的模式加以分析。
二、新型工业化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一)研究的思路
本书的研究思路是密切把握理论与实践的互动关系,理论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的发展,实践不拘泥于理论,实践的创新又推动理论的深化。本书的中心议题是解析珠三角和布吉工业化模式以探索我国新型工业化必然的路径选择。本书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应用增长理论的要素分析方法,采用本质与量化结合研究方式,找到经济增长理论与我国新型工业化实践互动的契入点,勾画出我国工业化发展模式及政策引导取向。
第一,本书从传统工业化概念及具普遍意义的阶段划分和量化标准入手,提出新型工业化概念内涵,着重分析新型工业化特征,并通过与传统工业化特点的比较,勾勒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轮廓。
第二,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参照世界不同经济发展类型国家工业化经验,以纵、横有序地展开方式,从实证角度推演出我国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在规律。
第三,对珠三角和布吉工业化模式进行实证和规范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手段,研究珠三角和布吉新型工业化的基本框架和内涵,并总结布吉发展新型工业化的现实途径。
(二)本书的主要内容
本书分为八章。
第一章为绪论,重点阐述本书选题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分析了全篇本书的研究体系,归纳了本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介绍了本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主旨在探讨新型工业化概念的内涵及其研究基础。本章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要求,明确了新型工业化与传统工业化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赋予了新型工业化鲜明的时代特征。最后,作者还指出了我国目前发展新型工业化应把握的历史机遇,为我国走跨越式发展道路提供了依据。
第三章主要回顾了传统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新加坡等国的传统工业化发展历程,并通过规范和实证的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化过程的演进,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在第四章中,作者对国内“苏南模式”、“温州模式”和“珠江三角洲模式”三种地区发展模式的内涵特点作了比较分析,并着重对珠三角地区工业化发展进行了详尽的论证,探究了“珠江三角洲模式”的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也指出了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五章运用了要素分析和实证分析方法,对珠江三角洲经济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演进的过程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作者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从资本、技术、人力资源等方面对珠江三角洲新型工业化的演进作出了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作者还根据自己的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体会,提出了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六章以深圳市布吉镇的发展历程为例,阐述了布吉从一个农业小镇发展成为广东经济强镇的过程。通过对实际工作历程的回顾,作者以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布吉镇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发展条件、特点作出了分析,并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过去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主要介绍了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模式的内涵。作者以其丰富的基层工作经历,对布吉镇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动因、特点、对策等作出了科学的论述,指出了布吉目前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明确了布吉镇将来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
第八章主要是总结了布吉镇新型工业化的借鉴意义。布吉镇的新型工业化历程为我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其在发展当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成功经验、存在的一些问题、表现出来的一些特点等等都为后来发展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地区提供了现实的教材。
三、本书的研究方法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问题,属于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研究课题。无论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在现实中观察,问题本身具有相当的复杂性。需要充分考虑国内外多种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并加以整理研究。同时还要应用多种分析工具,选定研究对象,根据各自的发展历程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形成一套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研究体系。
本书在构筑研究体系和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时,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
(一)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工业化发展时,首先需要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分析经济增长要素对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作用。工业化、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本身具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包括着要素组合、制度因素、管理因素、技术因素等多个方面,研究对象具有较大的复杂性,采取定性研究方法,找出经济增长要素与工业化间的内在联系,对其进行逻辑推导是十分必要的。特别是在具体分析一个国家和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时,本书更多地应用了定性研究的方法。
在西方经济学中,定量研究方法在经济增长理论研究中拥有较为成熟的理论工具,这对于研究工业化与经济增长要素的关系,对于发现二者之间内在联系和异同点,是必不可少的分析方法。当我们把工业化看作是综合要素生产率变化过程时,“方式”和“要素”两个理论规范就架起了桥梁。
(二)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工业化发展,是一个理论性很强的课题,需要研究工业化发展的机制问题,所以本书使用了大量的实证研究方法。特别是在总结增长理论的演变,推导一般规律和提出本书研究体系,以及描述工业化的过程时,基本上都采用了实证分析。本书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布吉镇外资提高资源配置,以及研究其自身经济绩效时,也使用了一定的实证方法。
然而,就像经济学分析都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的一样,对于经济增长要素对工业化的作用与影响的分析也不例外,也必然与一定的价值判断联系在一起。促进外向型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布吉镇工业化,不可能依靠作为生产者角色的外资的本性,而应该在一定的理论分析指导下,制定引导、约束性政策,达到该地区自身工业化发展方式转变的目的。所以本书的价值观始终立足于确保我国经济发展的利益优化进行分析,并以此为指导,提出该地区如何进一步发挥外资的正面作用,促进新型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
(三)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在研究社会经济增长要素转变过程时,根据增长理论的演进,把时间作为一个基本因素,将人类社会经济增长要素的转变和递推关系进行了动态分析。同样,在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布吉镇工业化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动态分析方法。本书在分析布吉案例时,在一个时间段和一个截面上,就各经济增长要素在推进布吉镇工业化发展进行了静态研究。
(四)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本书的出发点是从一个地区角度研究新型工业化问题,因此本书主要采用的是宏观经济分析方法。这里所说的宏观层面是指以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分析作为研究的对象。但是,由于工业化和工业化源泉概念本身具有丰富的内涵,所以,在案例分析时,自然需要研究一些企业层面的微观问题,特别是涉及到企业产品升级、组织更新、业务开展,技术改造等内容,本书也采用了相对国家和地区经济总量而言,企业层面的微观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新型工业化的概念
和研究基础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一)新型工业化提出的背景
新型工业化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所提出来的。我国在建立初期还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仅占10%。我国的工业化建设从1953年的“一五”计划时期开始,在苏联的援助下成功完成了156个大型工程项目,大部分属于重工业项目。在此后二十多年的历程中,我国的工业化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系中进行,到改革开放前基本建立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1952年,我国工农产值比例为41.5∶58.5,而到了1978年,则演变成74.4∶25.6,若是按照GDP比例来算,工业产值实现了从20.9%到48.2%的飞跃。
工业化初期,由于建设资金的缺乏,国家采取了价格剪刀差的方式从农业中提取工业化建设资金,而且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和对机械化的追求,国家实际上执行了一条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工业发展道路,从“一五”到“五五”计划近三十年间,重工业投资在国家基建投资一直占到85%以上,特别是“二五”计划前期和“三五”计划期间,竟高达90%以上。同时,为了保障城市工业化的顺利进行,还实行了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户籍制度。由此造成了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衡以及城乡经济二元化发展的问题。
改革开放后,我国对传统计划经济体系进行了改革,实行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市场经济机制,并对由公有制一统天下的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开始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在工业化进程中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结构。在市场调节下,一些长期短缺的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产业结构失衡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在农业方面,国家实行了农田家庭联产承包制和农产品价格保护制度,带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农村农业有了新的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农业长期落后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为工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国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教兴国战略也为我国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上世纪八十年代,适逢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量廉价的农村富余劳动力为我国发展出口加工业带来了比较优势,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毗邻港澳,海陆交通便利,很快就成为了“三来一补”企业、出口加工企业的生产基地,一时间,形形色色的投资人开始涌进珠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和技术设备。以出口导向工业为切入口,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重新起步的发动机。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实力有了大幅度的显著提高。这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平均达到了7%以上,1992年还超过了14%,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PPP)来计算,在1995年到2002年的8年时间里,美国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价值,在全球经济增长中所占的百分比为20%,欧盟占15%,日本占2%,中国的贡献率高达25%。2003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已经突破十一万亿元,经济总量在全球排在第六位,财政税收双双超过2万亿元,全年进出口总额达8400亿美元,增长35%以上,人均GDP也已超过1000美元的水平。回顾过去,我们的确取得了不凡的成绩,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甚至是相当严峻的:
第一,产业结构还是不尽合理。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已经得到了很大改善,但相对于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国际产业分工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是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根据钱纳里的结构变动模式,在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三次产业的比重应该是28.8∶39.2∶37.8。而我国在2000年时,如果考虑到实际购买力的因素已经达到人均GDP1000美元水平,但当年三次产业比例为:15.9∶50.9∶33.2,第二产业明显偏高,农业和服务业都由于发展拖后而显得比例偏低。
第二,城乡经济发展二元化结构问题严重。虽然20世纪八十年代,农产品供给有了明显改善,但九十年代中期后,农业发展再次步入低潮。而且由于国有企业效益不高,亏损严重,自我积累能力差,农业仍然在通过剪刀差的方式继续为工业化提供后续资本。单是20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每年从农业部门净转移出财政资金达1400亿元,到1993年这个数字仍达到268.69,1994年为569.02亿元。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长期得不到有力的保护和支持,相对于发达国家平均51%和日本75%的农业保护率,我国农业保护率为-38.5%,是全世界对农业剥夺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农业基础很不稳固,潜伏着很大的危机,特别是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长期得不到有效的转移,二元化经济发展特征仍然十分明显。
第三,区域间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突出,产业结构严重趋同。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着各自为政的现象,不能开展有效的协作分工,出于攀比心理,许多省、市不顾自身情况竞相上马一些相同的项目,导致各地产业结构严重趋同。以钢铁行业为例,2003年,我国钢铁行业投资达到1400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00%,预计到2005年全部钢铁生产能力将达到3.3亿吨,超出市场需求6000万吨以上。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各地拟建的生产能力还约有0.7亿吨。还有电解铝现有生产能力546万吨,已经供大于求,但全国还有20个省市在建电解铝项目47个,在建拟建能力达500万吨。根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我国各省(区)、市之间产业趋同率达到了惊人的0.9,甚至更高。
第四,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传统产业比重过大,高科技产业发展相对缓慢。据我国1995年国家统计局对8万家企业的调查,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仅占3%,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仅占13%,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企业也不到20%,大多数还处于六七十年代的水平。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企业仍属传统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工业中所占比重不足10%,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能力很弱,各地很多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处于停顿状态。
粗放式经营、低水平重复建设、技术含量低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资源消耗大、生产效率低、对环境污染严重。若以单位GDP产出能耗来计算资源利用效率,我国与发达国家差距极大。有数据显示,日本为1,意大利为1.33,法国、德国为1.5,英国为2.17,美国为2.67,加拿大为3.5,而我国竟高达11.5。我国的耗能设备能源利用效率比发达国家普遍低30%到40%。每1000美元GDP排放的二氧化硫,美国为2.3千克,日本为0.3千克,而中国则高达18.5千克。去年中国GDP占世界的4%,却消耗了世界1/4以上的钢产量、30%的煤和一半的水泥。中国国内资源已经满足不了目前经济发展的需要,每年都要进口大量的生产原材料和能源。据估算,中国目前消费着全球主要初级产品的20%。而根据规划,到2020年中国GDP将实现翻两番,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发展方式,全球许多初级资源将不堪重负,那么,资源黑洞说将成为中国威胁论的一个变相翻版。全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满足中国的高扩张式发展和其他发达国家工业发展的需要。全球资源竞争使中国面临更紧迫的危险。如果对于目前的发展道路不能进行真正有效的转变,中国将不得不在两个可能的前景中二者择其一:与其他强国冲突或只让国内一部分地区实现现代化。当然,这两者都不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既要在国际间坚持和平相处五项基本原则,与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也要在国内实现共同富裕,使绝大多数人都能享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出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显得刻不容缓了。
(二)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在科学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建设的发展经验,充分了解我国基本国情,对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作出科学定位的基础上,党中央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这是一条为了纠正过去为工业增长牺牲环境和资源的错误倾向,在信息化浪潮中实现高效益、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丰富的内涵。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实现跨越式发展
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由于经济分工的细致化和联系的紧密化的发展对信息获取和交流的需求而逐渐发展形成的。信息化是一个在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科学技术等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现代化的过程。信息化主导着新时期工业化的方向,使工业化朝着柔性化、高附加值化发展。但信息化是以工业化为基础的,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技术的研发、信息产业的发展,都是以工业化的成果为基础的。工业化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和市场支持,工业化不仅为信息化提供物资基础,还对信息化发展提出应用需求。信息化的发展是通过工业化的发展而不断深化和加速的。
同时信息化赋予工业化新的内容和现代化的意义,他是现代化的工业化或者说是“工业化”的“现代化”。只有以信息化为手段和工具的工业化才是现代意义的工业化。在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已成为各个产业竞争力的基本支撑,不论是现代工业、现代农业、还是现代服务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以其极强的渗透力与传统产业广泛结合,表现出巨大的带动力。信息产业促进了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高了农业和农户的组织化程度,加强了农业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的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企业管理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服务效率,而且催生了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和新的业态。信息技术应用于宏观经济管理、政府行政管理、社会公共服务,以及金融、财政、贸易等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效率,而且增加了公平、公正和透明度。科技和教育领域应用信息技术,也提高了科研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水平。
我国现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面对迅速发展的世界信息化潮流,面临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双重任务,需要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赶上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把发达国家近200年内完成工业化而后进入信息化社会的过程,缩短到今后几十年内完成。艰巨的历史任务,与发达国家工业化背景的巨大差异,都要求我们要实行跨越式的工业化发展战略。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具有中国特色的跨越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然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2.科技含量高
在传统工业化进程中,物质资料、资本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生产的前提和目的都是以资本为基础的,是利用已有的资本去获得更大的资本额,获取资本收益。这样资本成了传统工业化中最关键的因素。但随着各国工业化的实践和理论的不断突破,技术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不断提高,特别是资源日显匮乏、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世界各大经济强国都把竞争的焦点集中在技术的改进上。现在,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性已经被等同于资本。这不仅是因为资本的相对充裕和知识的相对匮乏,更重要的是科技知识可以产生创造性的效应:创造出独一无二的新产品,使生产力呈几何级数增长,使资本以更快的速度增值等等。在科技日进千里的今天,很难想象一个科学技术落后的国家怎能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
建国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我国基本建立起种类齐全、覆盖面广的传统工业体系,在支持工业化进程发展、促进国防建设、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缺少市场竞争的情况下,也暴露出重复建设严重、产业集中度不高、生产工艺落后、资源利用率较低、低水平生产过剩和高附加值产品短缺并存等情况。在市场化、国际化的大环境下,这种情况就日显严重。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传统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还有相当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还是我国工业体系的基础和主导力量。据统计,目前制造业产值占全国GDP的1/3,占工业总产值的4/5。制造业给国家财政带来的收入要占到全国财政收入的1/3,制造业的出口销售占全国出口总额的90%,提供了8000多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工艺水平还关系到能否给国家提供工业生产所需的生产设备和相关的技术支持。
为此,我们必须走一条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进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加强竞争力的新路子。
3.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
经济增长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推动:增加生产要素投入和提高生产要素利用效率。一般来说,我们把前者称为粗放型增长方式,把后者称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主要是通过增加劳动力、机器设备、资金、土地的投入,扩大生产规模,多铺摊子,以资源的增加换取收入、产出的提高,其产值的提高依赖于原料资源投入的增加。集约型增长主要通过改善经营管理,合理配置生产设备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源,在生产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其更侧重于通过合理化配置,发掘现有生产资源的潜力,注重提高单位投入资源的产出水平。如果按生产要素细分,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的影响要素分为五类:劳动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资本和土地投入在数量上的增加和质量上的提高;资源配置的改善;规模经济;知识的进展和它在生产中的应用。为了避免陷入多铺摊子、重复建设的困境,我们应该在经济增长率上扣除在资本、土地和劳动力上投入增加的因素,得到一个“效益增长率”。在经济学上,这个数值叫“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衡量在相同投入下效益高低的重要指标,是衡量评价经济增长质量的标准。因此全要素生产率应该成为集约型增长方式的基础。
建国初期,由于国内经济基础薄弱,工业建设缺乏技术支持,在工业品上人民对数量上的需求更迫切于对质量的要求,以及国内外的特殊情况,我国当时只能是以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来换取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上经营管理的落后,给我国进行经济改革带来沉重的负担。改革开发以来,这种发展方式未能得到根本改变,各地的小作坊生产、盲目上项目、重复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了提高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加强经济竞争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增加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注重提高资源单位投入的产出水平,使经济增长走上一条高效益、低消耗的发展道路。
4.环境污染小
在工业化建设初期,由于我国政府民众环保意识不强、市场机制对环境保护的失灵、政府监管力度不足等原因,工业化的发展给我国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资源过度掠夺、绿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情况严重、大气和水体污染有愈演愈烈之势。
为了实现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可持续发展,协调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发展,我国必需构建和完善新型工业化的环保支持系统。首先,在社会风气上,应该培养提高政府民众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积极鼓励企业、民众参与各种环保工作和活动,要在全社会提倡节约资源和能源的生产、生活方式,尤其是政府机构要在日常行政管理、政府招标和政府决策中体现环保精神。其次,在经济管理上,国家必须把保护环境、保持经济环境协调发展作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原则,确定适度的经济发展规模和增长速度,防止低水平、小规模的重复建设;制定相关政策,鼓励低能耗、高产出企业的发展,积极引导企业生产方式向可循环再利用形态转化,大力支持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而且在立法上也要给予环保工作支持和配合,明确企业、公众的环境保护义务和违规责任,明确界定政府监管责任,加强环保监管执法部门的职权,加大处罚力度,特别是要加强高污染企业的监管,建立起完善的监督-处罚(奖励)制度。
同时,我们也应该积极利用市场的无形的手的力量,通过各种创新经济手段来进行弥补市场调节对公共产品的失灵。企业逃避环保治理是因为产权不明晰带来的外部经济以及存在机会成本。只要某一种制度安排能明确企业的排污权限,超额排污者重罚,治污成效显著者可获市场利益,那么外部经济带来负面效应就很可能消除。目前我国某地借鉴美国的“可转让排污许可证制度”就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例子。
减少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还应该有统筹观念,要把城乡环保工作结合起来,环保工程与城市化建设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特别是要充分考虑到对城中村、城乡接合部、地级市管辖的县级市、县的统筹工作。
5.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人力资源是指劳动者不经过培训和教育而仅满足其基本需求的条件下所具有的简单劳动力(又称为自然人力资源)和通过投资形成的以健康水平、劳动技能、知识水平以及思想观念等形式凝固在劳动者身上的人力资本之和。在要素禀赋论中,劳动力也被认为是一种稀缺的生产资源,当一国在劳动力上有相对优势时,该国的生产也可能因此获得比较优势。但是,我们应该同时注意到劳动力有一定的结构和层次,不同的结构层次会带来不同的禀赋优势。这就需要我们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如何发挥我国人力资源的优势。我国的人力资源存在以下特点:人口数量大但素质偏低,低素质劳动力过剩而高素质人才紧缺,大量劳动力滞留在工业制造业领域。现阶段劳动力的这种基本情况客观上要求我们要正确处理好劳动密集性产业和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积极推进产业升级换代的同时,不丢掉我们目前劳动力供给充足、成本低的优势。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为了在今后以科技、人才为核心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国必须大力发展知识、资本密集型产业,争夺科技发展的新高峰。但鉴于我国还存在着大量的一般廉价劳动力,促进这一部分人的就业可以使就业扩大、社会稳定、人民收入提高,而且这也是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一大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可以使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同时,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在为高科技产业的发展积累资金和提供市场。所以我们既要大力引导扶持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也要继续支持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如出口加工业、装配业等产业的发展,形成高低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有利局面。
二、新型工业化与协调发展的关系
新型工业化不仅仅是发达地区发达城市的工业化,也不能盲目、片面地将其理解为高科技化而忽视传统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的发展。我国所提出的新型工业化是一条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分工合作、层次多样化、结构合理化的优化资源配置的新路子。
新型工业化着眼于中国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全面推进,以各地区的资源和经济发展特点为基础,发展地区优势产业,形成优势互补、联系紧密、融通协调的产业分工局面。
东部沿海地区应继续发挥先发优势,积极融入国际化进程,一如既往地完善投资环境。在加大融资力度的同时,注重提高外资引进的质量和效益,引入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创新的经营理念、对当地经济发展有明显拉动作用的跨国公司。在与国际市场接轨过程中善于学习先进的营销管理经验,消化吸收尖端的生产技术,推动本地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大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知识经济。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强世界制造中心地位的基础上,要加强拥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关键部件的研制,逐渐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力发动机,东部地区也将发挥其增长极的辐射作用,向中、西部地区输出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发中、西部丰富的资源,推动中、西部经济起飞。其中,中部地区将无疑起着“承东继西”的重要战略联系作用,发挥着促进东、西融通合作的桥梁作用。这道桥梁连接着能源、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急需资源、能源支持的东部地区。因此,中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将向着继续发掘资源潜力,从单一的资源开采向开采深加工同步发展的路子发展,提高产业加工深度,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生产加工企业,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配合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全面开展。西部地区地广人稀,自然资源储量丰富,在国家的积极扶持下,西部地区在交通、通讯、电力、航空、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方面得到了强而有力的支持,投资环境正得到逐步的改善,粤港两地的企业家、政府要员也频频到西部地区进行商务调查,预示了西部大开发浪潮的到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西部将在重化工业、加工业、农牧业深加工、轻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为西部经济起飞打下扎实的基础。
新型工业化不仅要促进地区间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也将努力改变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城乡经济二元性,加快农业农村和小城镇的经济发展步伐。过去在传统工业化的过程中,农村农业为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但自身也出现了技术落后、生产力水平低、农业剩余人口激增、经济发展速度长期落后于工业等窘况,这些情况不仅给政府带来许多困扰,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此,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思路提出了要改变这种城乡分割、工农失衡的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农村在新世纪赶上国家经济发展步伐,走向共同富裕。
党中央和国务院最近几年出台的一系列粮价保护、降低农业税费和农村电价等措施显示了国家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坚定决心。目前,我国继续深化对农村农业传统体系的改革,进一步切实减少农民负担,保护农业剩余,积极推动农村工业化发展,以政策兴农、以科技兴农,使农业走上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的良性发展道路。同时大力推动小城镇建设,加强供水、供电、通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密切与周边发达城市的经济联系,培养城镇新经济增长点,并带动周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形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新型工业化道路除了要处理好地区、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问题,也要注意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金知识密集型产业、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之间的合理搭配,使国家经济在发展中能够合理利用资源,发挥自身优势,走出一条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新型发展道路。
第一是注意处理好高科技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面对由科技发展主导的国际竞争,我国要坚定科技兴国的战略,追赶乃至引领国际科技发展潮流,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但我们也要注意到传统产业还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远大的发展前景,还是我国工业体系的基础和主导力量。据统计,目前制造业产值占全国GDP的1/3,占工业总产值的4/5,给国家财政带来近1/3的收入,出口产品占到全国出口额的90%,提供了8000多万个就业岗位。所以,我们既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不能忽视传统产业的发展。我们提倡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不是否定传统产业,而是要利用先进的适用技术和经营管理观念来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提高其生产经营的效益,提升其产业结构,增强其市场竞争能力。同时高新技术在引导促进传统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积极研究技术发展趋势,拓宽应用领域,加快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速度。
第二是注意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关系。从本质上来看,后者是一种更为先进的经济发展形态。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质量性能要求的提高,生产中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应用更先进的技术。资本知识密集产业的发展状况往往成了判断一国经济竞争力、产业结构先进性的主要依据,甚至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国防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