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项应急预案.doc
下载文档

ID:3146045

大小:318.88KB

页数:18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2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16. 群体性 不明 原因 疾病 专项 应急 预案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专项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 高效有序地做好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避免或最大程度地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员工生命和企业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XX公司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1.3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属生产、生活区域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突发事件的现场应急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本预案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人为本,善待生命”的原则,以突发 事件的预测、预防为重点,以对危急事件过程处理的快捷准确为目标,统一指挥、 分级负责,一旦发生传染病疫情事件,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 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 到最低程度。 2.1统一领导、分级响应的原则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发生后,应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尽快判定事件性质, 评估其危害度,并根据疾病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已有的疾病控制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应急处置措施。 2.2病原学与流行病学病因调查并重原则 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在采取适当措施的同时,应尽快查找致病原因。 对有些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别是新出现的传染病暴发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查 明病原的,应尽快查明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病因),以控制疫情蔓延。 2.3调查与控制兼顾原则 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处置,需坚持调查和控制并举的原则。在事件 的不同阶段,应根据事件的变化调整调查和控制的侧重点。若流行病学病因(主要指传染源或污染来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不明,应 以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采取针对性 的控制措施。 2.4快速响应与规范调查相结合原则 对危害严重的群体性不明原因事件应尽快做出响应,采取控制措施。同时,按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规范地开展调查。 2.5事件信息发布与公众引导原则 调查处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及时利用广播、板报、局域信息网等 媒体宣传注意事项,并及时与患者及其家属、社区进行沟通,充分利用、发挥媒 体的积极作用,特别是对媒体已介入或群众反响较大的事件,正确对待社会传言, 防止事件恶化。按规定权限,及时公布事件有关信息,并利用媒体向公众宣传防 病知识,传达政府对群众的关心,正确引导职工和家属积极参与疾病控制工作。 3事件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风险的来源、特性 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具有发病快、人数多的特点。 3.2事件类型、影响范围及后果 突发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因为致病的原因不明,会造成社会的恐慌,影响较大。 4事件分级 (1)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当厂内职工和家属50人以上发生群体 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2)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当厂内职工和家属30人以上发生群体 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3)一般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当厂内职工和家属10人以上发生群体 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5应急指挥机构及职责 5.1应急指挥机构 5.1.2应急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5.1.3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 应急救援管理办公室设在总经理办公室,负责本预案的执行与日常管理工作。 5.2职责 5.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职责 提出修订“群体性不明原因事件专项应急预案”,负责每两年组织群体性不明 原因事件应急预案演练、培训,监督检查各部门应急演练。对启动应急救援预案 后发生的事件进行决策,统一指挥、协调现场的应急处理工作,调动各应急救援 力量和物资,及时掌握突发事件的发展态势,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5.2.2日常管理办公室职责 (1)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病例时,联系医务人员及时到达现场,在上级防疫部门专家的指导下对病人进行抢救、隔离治疗和转运,2小时内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2)制做表格分发到各部门,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3)安排人员配合上级防疫部门调查登记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史; 对密切接触者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根据情况采取集中隔离或者分 散隔离的方法进行医学观察。 (4)选择消杀效果好的药品,对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疫区,空间, 交通工具,病人接触过的物品,呕吐物,排泄物,进行有效消毒;对不宜使用化 学消杀药品消毒的物品,采取其它有效的消杀方法;对价值不大的污染物,采用在指定地点彻底焚烧,深度掩埋〔2米以下〕,防止二次传播. (5)对需进入的非本厂人员进行体检。 (6)当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可能流行,启动应急预案时,根据应急救援领 导小组的指示,协调与当地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 将当地政府的指(命)令,卫生主管部门和疾控中心的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和要求,迅速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汇报。 5.2.3物资供应公司职责 保障疫情发生时公司正常生产的必要物资供应。平时应储备一定数量物资,以备急需。 5.2.4宣传部门职责 (1)在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流行时,按国家或当地县以上人民政府的统一口径,在应急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及时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及时公布本次发生疾病的传播方式,传播规律,有效的预防方法,如何正确对 待,应遵守的法律、法规、当地政府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正在实施的办法,消除职工、群众的恐惧心理,稳定职工情绪,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和群众的正常生活秩序。 (2)利用广播、电视等进行滚动宣传,使隔离人员尽快到指定区域隔离,使病人尽早接受救治。 5.2.5行政职责 (1)需要时,设置安排观察区域,对隔离人员进行观察。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使其能安心配合隔离。 (2)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禁止非本单位人员乘坐本公司车辆,随时对所属车辆进行消毒。根据需要派出专用车辆参加救援工作。 (3)负责配合医院对有关隔离场所进行必要的改造,使其达到有关隔离要求。 (4)当发生较大区域被市卫生行政部门设为隔离区时,负责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使其能安心配合隔离。 5.2.6保卫部门职责 (1)做好厂区、生活区各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应急救援预案启动后,对非本厂人员经体检后,应急救援指挥部领导同意或领导授权的人同意后,方可允许进入厂区或生活区。 (2)在隔离区处设置明显警戒标志。 5.2.7财务部职责 及时落实资金,满足日常预防和疫情发生时的需要。 5.2.8安全监察部职责 监督各级人员、各部门在疫情时按预案进行工作;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疫情的情况;发现预案存在不足,督促修编。 5.2.9其它部门职责 (1)要尽快保障现场通风设施的良好运行,对发现有疫情的车间、部门,必须由专人负责配合医院对接触人群进行详细的调查,并按规定及时汇总到医 院办公室,同时配合医院对防疫区域进行彻底的消毒,对怀疑或确诊病人进行及时隔离。 (2)发生疫情时,应在各运行值班室设置隔离带,检修人员及非生产人员一律不得进入。办理工作票和其他事宜的人员应在隔离带外办理。 (3)对本单位人员的体温进行检查,发现异常立即通知职工医院。 (4)各单位要尽量减少各种会议、集会活动、出差,特别是到已知疫区的公务活动要坚决取消或推迟。取消一切娱乐性活动,包括各种形式的棋牌室、 老年活动中心的活动,尽量避免人群拥挤、空气不畅。 6预防与预警 6.1风险监测 安全管理部门根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监测数据及信息,及时进行收集汇总、科学分析、综合评估,早期发现潜在隐患。 职工医院按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选,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建立三级监测网络:厂职工医院(一级);车间工会(二级);基层班组(三级)。 各级监测责任人要根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例监测,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 6.2预警发布与预警行动 6.2.1预警分级 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一般分为三级预警:I 级(重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II级(较大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III 级(一般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 6.2.2预警行动 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后,所在部门应立即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汇报,并每天定时向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汇报本单位疫情情况〔是否有 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如出现疑似病人由医院进行甄别和处置。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根据疑似病例、是否有发热病人或疫情接触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发面预警通报,通知各部门作好应急准备,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后,职工医院应成立专门的发热门诊,实施24小 时值班制度,对疑似病人及时进行甄别,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 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 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 职工医院及时将疑似病人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情况上报,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及党委、厂部通报厂区的疫情变化。 居委会要对外来人员及时进行摸底排查,及时发现疫情的苗头,及时向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同时做好社区的卫生监督工作。 6.3预警结束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病人经医学观察确诊病因,或疑似病人经治疗处理后确认康复,厂区经过一段时间后无新的病例出现。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根据 情况,综合分析判断后发布预警结束通报。 7信息报告 本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突发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报告应急救援日常管理办公室或职工医院。 职工医院发现传染病突发事件时,应立即向厂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 突发事件发生后,企业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要立即用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逐 级上报集团公司,报告时间最迟不得超过1小时,同时按规定通报所在地区卫生部门和相关政府部门。 8应急响应 8.1响应分级 一般事件: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 员或职工医院。职工医院院长作为此级响应责任人向应急指挥部报告,联动职工医院、厂工会、车辆管理中心、居委会、宣传部门。 重大疫情和特大疫情:职工医院、生活服务公司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向厂部或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 知应急指挥部人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 8.2响应程序 8.2.1 一般事件 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 情况(包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 或职工医院。职工医院应成立专门的发热门诊,实施24小时值班制度,对疑似 病人及时进行甄别,并予以有效隔离,同时向上级疾病控制部门进行报告,根据 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统一专人专车转运至定点治疗医院进行进一步确诊、医学观察及治疗处理。应急救援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主任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 8.2.2较大疫情和重大疫情 职工医院、生活服务公司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时,应立即向厂部或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领导报告,救援领导小组组长立即命令启动“群体性不明原因 疾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应分别通知应急指挥部人 员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各部门人员,参加应急处理。救援领导小组组长作为此级响应启动责任人。 8.3应急处置 8.3.1前期处置 当发现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发现人或病员所在部门应立即将发生的情况(包 括时间、地点、症状、人员数量等),通知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人员或职工医 院。应急处理工作应实行边调查、边抢救、边处理、边核实,科学有序、及时有 效控制事态发展的原则,根据已掌握的情况,尽快判定事件性质,评估其危害度, 并根据疾病控制的基本理论和已有的疾病控制实践经验,选择适宜的应急处置措施。 8.3.2启动预案 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应急救援指挥部应立即启动群体性不明原因疾 病应急处理预案。根据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级别、处理需要,各部门及时到现场配合协调处理。 8.3.3应急到位 接到不明原因疾病事件报告后,应急救援指挥部应根据需要,在厂内调集征用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立即派出医疗小组赶赴现场, 开展医疗救护和疾病预防控制等应急处理,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提请派出专家进行指导和协助开展工作。 8.3.4初步核实、分析病因、调查与控制兼顾 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进一步核实,对所有患者进行个案调查。了解流行病学史、体征和检验结果,追寻共性特征在采取适当措施的同时,应尽快查找致病原因。 通过现场疫情调查、环境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等流行病学调查,初步分析探索 引起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病因。对有些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特别是新出现的 传染病暴发时,很难在短时间内查明病原的,应尽快查明传播途径及主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病因〉,以控制疫情蔓延。 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的处置,需坚持调查和控制并举的原则。在事件 的不同阶段,应根据事件的变化调整调查和控制的侧重点。若流行病学病因(主 要指传染源或污染来源、传播途径或暴露方式、易感人群或高危人群〉不明,应 以调查为重点,尽快查清事件的原因。流行病学病因查清后,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 8.3.5寻找病因线索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临床治疗结果及转归等资料进 行分析,为判定疾病主要影响的器官、病原种类、影响流行的环节提供最基本的 线索。病因线索的调查先按感染性与非感染性两类查找病因线索,然后逐步细化。 (1)根据起病方式、发热(热度、热程、热型〉、病情进展、常规检验结果,判定是感染性疾病,还是非感染性疾病; (2)考虑为感染性疾病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结果,以及诊断性治疗反应,进一步判定是细菌性、病毒性,还是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 再判定有无传染性,然后通过临床综合分析提出可疑的病原; (3)考虑为非感染性疾病时,需先判定是否为中毒。各类中毒都有相应的靶器官,根据疾病发生经过、毒性特点确定中毒的可能性。同时结合进食、职业史等暴露资料,寻找可能引起中毒的毒物线索。 综合分析疾病的分布信息,以及其动态变化趋势,在合理的、能被调查事实所支持的、能解释大多数病例的前提下提出病因假设,包括致病因子、危险因素及其来源、传播方式〔或载体〕、高危人群等。 8.3.6综合控制措施 (1)救治危重病人,隔离治疗病人和疑似病人。 (2)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寻找共同暴露者。 (3)排查可疑致病源。 (4)对疫点的处理,对可能污染物品和环境进行消毒。 (5)启动预警机制,进行公众健康教育。 (6)做好医护人员的合理防护。 (7)应急救援工作人员进入疫区时,应先喷洒消毒、杀虫剂,开辟工作人 员进入的安全通道,对工作人员采取保护性预防措施,对疫点和可能污染地区采样、进行现场检测。 (8)重症病人立即就地抢救,待情况好转后再转送隔离医院,其他病人和 疑似病人应立即就地隔离治疗或送隔离医院治疗。治疗前必须先采集相关标本, 立即封锁疫点,进行彻底的消毒、杀虫、灭鼠,配置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 (9)根据初步调查结果,确定隔离范围,提出大、小隔离圈及警戒圈的设置意见,报当地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批准。 (10)严格实施消毒,谨慎处理人、畜尸体。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根据需要 采集有关检验标本。 (11)病人家属和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应在洗澡更衣后,送往隔离场所留验、 观察,并采取预防性服药等措施。新设立的隔离场所使用前须进行消毒、杀虫、灭鼠,配置必要的隔离防护设施。 (12)疫点周围小隔离圈内可能被污染的物品、场所、环境、动植物等须进 行消毒、杀虫、灭鼠等卫生学处理。 (13)对大、小隔离圈内的人群应进行全面的检诊、检疫,并酌情给予化学 药物预防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如发现病人和密切接触者,应立即送往隔离医院 治疗或隔离场所留检,观察。全面搜索大隔离圈的患病动物和动物尸体,所有动 物应一律圈养。 (14)对疫点、小隔离圈及现场临时隔离场所的消毒、杀虫、灭鼠效果进行 检测。根据需要捕抓动物、昆虫标本送检。积极开展卫生防病宣传,加强食品、饮用水的卫生管理。 (15)参加突发事件现场应急处理的工作人员应按要求进行防护,每天工作结束后用水彻底清洗身体,并接受医学检诊。 (16)当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暴发不能有效控制时,为保证生产有序进行, 对部分健康的运行、检修和管理岗位人员进行集中居住,统一食宿,减少外界接触,以保障上述人员不被感染。 8.3.7开展群防群控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时,居民委员会应当组织、发动群众,团结协作, 群防群控,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和疾控中心及其他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做好疫 情信息的收集和报告、人员的疏散隔离、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向职工和家属宣传疾病防治的相关知识。 8.3.8健康教育和技术培训 (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发生地区要迅速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综合防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引导群众养成良好 的卫生习惯,要搞好家庭、环境卫生,做好自我防护,尽量避免与可疑病例接触,发生类似症状时及时主动就医。 (2)针对事件性质,有针对性的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健 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消除公众恐慌心理,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3)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及时组织相应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敏感性。 8.3.9开展医疗救治 当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时,在开展病因推断、采取综合控制措施的同时,启动医疗救治工作机制,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 分别管理,对疑似患者及时排除或确诊。做好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和医疗废物处 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同时做好疫情报告。 8.3.10资料整理归档 (1)报告记录; (2)应急处理机构组织形式及成员单位名单; (3)调查处理方案; (4)调查及检验、诊断记录和结果材料; (5)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材料; (6)总结及其它调查结案材料。 8.4应急结束 在本厂所辖区域,应隔离时间段内,已隔离病员均得到有效治疗,且未发生 新增疑似病例及确诊病例时,由应急救援日常管理机构负责人报告应急救援指挥 部。应急救援指挥部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由组长或当地县级以上政府官员宣布“群 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应急预案”结束。 9后期处置 (1)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结束后,按照把事故损失和 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的原则,及时做好生产、生活恢复工作。 (2)财务管理部门负责牵头核算救灾发生的费用及后期保险和理赔等工作。 (3)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事件调查组必须实事求是,尊重科学,按照“四不 放过”原则,及时、准确查明传染病疫情的原因,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制定防范 措施,落实责任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4)应急指挥部日常管理办公室负责收集、整理应急救援工作记录、方案、 文件等资料,组织各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和应急救援保障等工作进行总结和评 估,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并将总结评估报告报上级主管部门。 10应急保障 10.1应急队伍 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危急事件管理实施细则》及各部门工作职责,各部门成 立相应的应急队伍,并进行专门的技能培训和演练,做好日常应急准备检查工作, 确保危急事件发生后,按照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和应急指挥部的指示及时到位,具体实施应急处理工作。 10.2应急物资与装备 职工医院必须储备足够量的治疗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药品和防护器械,如眼镜、隔离衣、防毒面具、防护手套、口罩等。 10.3通信与信息 公布与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应急救援有关的上级单位、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电力监管等机构联系方式。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卫星电话保持外界联系,安排专人与外界沟通联系。 10.4经费 应急指挥部领导小组组长负责保障本预案所需应急专项经费,财务管理部门负责此经费的统一管理,保障专款专用,在应急状态下确保及时到位。 10.5其它 (1)各部门接到应急救援的通知后,应立即奔赴事故现场,根据各自的职 责对危急事件进行处理。 (2)制做表格分发到各部门,对各部门人员的体温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疑 似病例及时采取措施。 (3)设置安排观察区域,对隔离人员进行观察。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 必需品的配给,使其能安心配合隔离。 (4)做好厂区各出入口及隔离观察区的警戒工作,隔离区处设置明显警戒。 (5)禁止非本单位人员乘坐本厂车辆,随时对厂属车辆进行消毒。根据需要派出专用车辆参加救援工作。 (6)安排好被隔离人员的生活必需品的配给,使其能安心配合隔离。 (7)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的疫情来源、可能的传播途径及范围进行深入详细的调查,对生活区的居民进行监督检查。 11培训和演练 11.1预案演练 应急预案应每两年开展一次演练,对所有参加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知识培训, 使各级人员能熟练掌握预案内容。每次演练要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估并认真总 结,不断完善、强化和提高各项应急处置的实战能力。 11.2培训 要积极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传染病的预防常 识和不明原因疾病的上报和处理程序,提高员工守法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12附则 12.1术语和定义 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是指一定时间内(通常是指2周内),在某个相对集中的区域〔如同一个医疗机构、自然村、社区、建筑工地、学校等集体单位)内 同时或者相继出现3例及以上相同临床表现,经县级及以上医院组织专家会诊, 不能诊断或解释病因,有重症病例或死亡病例发生的疾病。 12.2预案备案 本预案经应急指挥部审批后上报地方政府相关部门、上级单位备案。 12.3预案修订 本预案应适时进行修订,最长期限不超过三年。 12.4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制订、解释。 12.5预案实施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3附件 13.1应急机构和人员联系方式 (1)各单位应急机构及联系方式 (2)相关单位、部门、组织机构或人员名称及联系方式 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联系电话: 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联系电话: 分(子)总值班室联系电话: 集团公司总值班室联系电话: 传真: 13.2应急救援队伍信息 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