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6.钳工实用小技术.doc
下载文档

ID:3125306

大小:62KB

页数:13页

格式:DOC

时间:2024-01-21

收藏 分享赚钱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汇文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3074922707
钳工 实用 技术
锯割及其注意事项 一、锯割的作用 利用锯条锯断金属材料(或工件)或在工件上进行切槽的操作称为锯割。 虽然当前各种自动化、机械化的切割设备已广泛地使用,但毛锯切割还是常见的,它具有方便、简单和灵活的特点,在单件小批生产、在临时工地以及切割异形工件、开槽、修整等场合应用较广。因此手工锯割是钳工需要掌握的基本操作之一。 锯割工作范围包括: (1)分割各种材料及半用品; (2)锯掉工件上多余分 (3)在工件上锯槽。 二、锯割的工具一一手锯 手锯由锯弓和锯条两部分组成。 (1)锯弓 锯弓是用来夹持和拉紧锯条的工具。有固定式和可调式两种。固定式锯弓的弓架是整体的,只能装一种长度规格的锯条。可调式锯弓的弓架分成前后前段,由于前段在后段套内可以伸宿,因此可以安装几种长度规格的锯条,故目前广泛使用的是可调式。 2.锯条 (1)锯条的材料与结构 锯条是用碳素工具钢(如T10或T12)或合金工具钢,并经热处理制成。 锯条的规格以锯条两端安装孔间的距离来表示(长度有150~400mm)。常用的锯条是长399mm、宽12mm、厚0.8mm。 锯条的切削部分由许多锯齿组成,每个齿相当于一把錾子起切割作用。常用锯条的前角γ为0、后角α为40~50°、楔角β为45~50°。 锯条的锯齿按一定形状左右错开,排列成一定形状称为锯路。锯路有交叉、波浪等不同排列形状。锯路的作用是使锯缩宽度大于锯条背部的厚度,防止锯割时锯条卡在锯缝中,并减少锯条与锯缝的摩擦阻力,使排屑顺利,锯割省力。 锯齿的粗细是按锯条上每25mm长度内齿数表示的。14~18齿为粗齿,24齿为中齿齿为细齿。锯齿的粗细也可按齿距t的大小来划分:粗齿的齿距t=1.6mm,中齿的齿距t=1.2mm,细齿的齿距t=0.8mm。 (2)锯条粗细的选择 锯条的粗细应根据加工材料的硬度、厚薄来选择。 锯割软的材料(如铜、铝合金等)或厚材料时,应选用粗齿锯条,因为锯屑较多,要求较大的容屑空间。 锯割硬材料(如合金钢等)或薄板、薄管时、应选用细齿锯条,因为材料硬,锯齿不易切人,锯屑量少,不需要大的容屑空间;锯薄材料时,锯齿易被工件勾住而崩断,需要同时工作的齿数多,使锯齿承受的力量减少。 锯割中等硬度材料(如普通钢、铸铁等)和中等硬度的工件时,一般选用中齿锯条。 3.锯条的安装 手锯是向前推时进行切割,在向后返回时不起切削作用,因此安装锯条时应锯齿向前;锯条的松紧要适当,太紧失去了应有的弹性,锯条容易崩断;太松会使锯条扭曲,锯缝歪斜,锯条也容易崩断。 三、锯割的操作 1.工件的夹持 工件的夹持要牢固,不可有抖动,以防锯割时工件移动而使锯条折断。同时也要防止夹坏已加工表面和工件变形。 工件尽可能夹持在虎钳的左面,以方便操作;锯割线应与钳口垂直,以防锯斜;锯割线离钳口不应太远,以防锯割时产生抖动。 2.起锯 起锯的方式有远边起锯和近边起锯两种,一般情况采用远边起锯。因为此时锯齿是逐步切入材料,不易卡住,起锯比较方便。起锯角α以15°左右为宜。为了起锯的位置正确和平稳,可用左手大母指挡住锯条来定位。起锯时压力要小,往返行程要短,速度要慢,这样可使起锯平稳。 3.正常锯割 锯割时,手握锯弓要舒展自然,右手握住手柄向前施加压力,左手轻扶在弓架前端,稍加压力。人体重量均布在两腿上。锯割时速度不宜过快,以每分钟30~60次为宜,并应用锯条全长的三分之二工作,以免锯条中间部分迅速磨钝。 推锯时锯弓运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直线运动,适用于锯缝底面要求平直的槽和薄壁工件的锯割;另一种锯弓上下摆动,这样操作自然,两手不易疲劳。 锯割到材料快断时,用力要轻,以防碰伤手臂或拆断锯条。 4.锯割示例 锯割圆钢时,为了得到整齐的锯缝,应从起锯开始以一个方向锯以结束。如果对断面要求不高,可逐渐变更起锯方向,以减少抗力,便于切入。 锯割圆管时,一般把圆管水平地夹持在虎钳内,对于薄管或精加工过的管子,应夹在木垫之间。锯割管子不宜从一个方向锯到底,应该锯到管子内壁时停止,然后把管子向推锯方向旋转一些,仍按原有锯缝锯下去,这样不断转据,到锯断为止。 锯割薄板时,为了防止工件产生振动和变形,可用木板夹住薄板两侧进行锯割。 四、锯割操作注意事项 1.锯割前要检查锯条的装夹方向和松紧程度; 2.锯割时压力不可过大,速度不宜过快,以免锯条折断伤人; 3.锯割将完成时,用力不可太大,并需用左手扶住被锯下的部分,以免该部分落下时砸脚。 锉销及其注意事项 一、锉削加工的应用 用锉刀对工件表面进行切削加工,使它达到零件图纸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这种加工方法称为锉削,锉削加工简便,工作范围广,多用于錾削、锯削之后,锉削可对工件上的平面、曲面、内外圆弧、沟槽以及其它复杂表面进行加工,锉削的最高精度可达IT7-IT8,表面粗糙度可达Ra1.6-0.8μm。可用于成形样板,模具型腔以及部件,机器装配时的工件修整,是钳工主要操作方法之一。 二、锉刀 1.锉刀的材料及构造 锉刀常用碳素工具钢T10、T12制成,并经热处理淬硬到HRC62~67。 锉刀由锉刀面、锉刀边、锉刀舌、锉刀尾、木柄等部分组成。锉刀的大小以锉刀面的工作长度来表示。锉刀的锉齿是在剁锉机上剁出来的。 2.锉刀的种类 锉刀按用途不同分为:普通锉(或称钳工锉)、特种锉和整形锉(或称什锦锉)三类。其中普通锉使用最多。 普通锉按截面形状不同分为:平锉、方锉、圆锉、半圆锉和三角锉五种;按其长度可分为:100、200、250、300、350和400mm等七种;按其齿纹可分为:单齿纹、双齿纹(大多用双齿纹);按其齿纹蔬密可分为:粗齿、细齿和油光锉等(锉刀的粗细以每10mm长的齿面上锉齿齿数来表示,粗锉为4~12齿,细齿为13~24齿,油光锉为30~36齿)。 3.锉刀的选用 合理选用锉刀,对保证加工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和延长锉刀使用寿命有很大的影响。一般选择锉刀的原则是: (1)根据工件形状和加工面的大小选择锉刀的形状和规格: (2)根据加工材料软硬、加工余量、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选择锉刀的粗细。粗锉刀的齿距大,不易堵塞,适宜于粗加工(即加工余量大、精度等级和表面质量要求低)及铜、铝等软金属的锉削;细锉刀适宜于钢、铸铁以及表面质量要求高的工件的锉削;油光锉只用来修光已加工表面,锉刀愈细,锉出的工件表面愈光,但生产率愈低。 三、锉削操作 1.装夹工件 工件必须牢固地夹在虎钳钳口的中部,需锉削的表面略高于钳口,不能高得太多,夹持已加工表面时,应在钳口与工件之间垫以铜片或铝片。 2.锉刀的握法 正确握持锉刀有助于提高锉削质量。 (1)大锉刀的握法  右手心抵着锉刀木柄的端头,大拇指放在锉刀木柄的上面,其余四指弯在木柄的下面,配合大拇指捏住锉刀木柄,左手则根据锉刀的大小和用力的轻重,可有多种姿势。 (2)中锉刀的握法   右手握法大致和大锉刀握法相同,左手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锉刀的前端。 (3)小锉刀的握法  右手食指伸直,拇指放在锉刀木柄上面,食指靠在锉刀的刀边,左手几个手指压在锉刀中部。 (4)更小锉刀(什锦锉)的握法   一般只用右手拿着锉刀,食指放在锉刀上面,拇指放在锉刀的左侧。 3.锉削的姿势 正确的锉削姿势、能够减轻疲劳,提高锉削质量和效率,人的站立姿势为:左腿在前弯曲,右腿伸直在后,身体向前倾余(约10°左右),重心落在左腿上。锉削时,两腿站稳不动,靠左膝的屈伸使身体作往复运动,手臂和身体的运动要相互配合,并要使锉刀的全长充分利用。 4.锉削刀的运用 锉削时锉刀的平直运动是锉削的关键。锉削的力有水平推力和垂直压力两种。推动主要由右手控制,其大小必须大于锉削阻力才能锉去切屑,压力是由两个手控制的,其作用是使锉齿深入金属表面。 由于锉刀两端伸出工件的长度随时都在变化,因此两手压力大小必须随着变化,使两手的压力对工件的力矩相等,这是保证锉刀平直运动的关键。锉刀运动不平直,工件中间就会凸起或产生鼓形面。 锉削速度一般为每分钟30~60次。太愉,操作者容易疲劳,且锉齿易磨钝;太慢、切削效率低。 四、平面的锉削方法及锉削质量检验 1.平面锉削 平面锉削是最基本的锉削,常用三种方式锉削: (1)顺向锉法   锉刀沿着工件表面横向或纵向移动,锉削平面可得到下正直的锉痕,比较美观。适用于工件锉光、锉平或锉顺锉纹。 (2)交叉锉法   是以交叉的两个方向顺序地对工件进行锉削。由于锉痕是交叉的,容易判断锉削表面的不平程度,因此也容易把表面锉平,交叉锉法去屑较快,适用于平面的粗锉。 (3)推锉法  两手对称地握着锉刀,用两大拇指推锉刀进行锉削。这种方式适用于较窄表面且已锉平、加工余量较小的情况,来修正和减少表面粗糙度。 2.锉削平面质量的检查 (1)检查平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  用钢尺和直角尺以透光法来检查,要多检查几个部位并进行对角线检查。 (2)检查垂直度   用直角尺采用透光法检查,应选择基准面,然后对其它面进行检查。 (3)检查尺寸   根据尺寸精度用钢尺和游标尺在不同尺寸位置上多测量几次。 (4)检查表面粗糙度   一般用眼睛观察即可,也可用表面粗糙度样板进行对照检查。 五、锉削注意事项 1.锉刀必须装柄使用,以免刺伤手腕。松动的锉刀柄应装紧后再用; 2.不准用嘴吹锉屑,也不要用手清除锉屑。当锉刀堵塞后,应用钢丝刷顺着锉纹方向刷去锉屑; 3.对铸件上的硬皮或粘砂、锻件上的飞边或毛刺等,应先用砂轮磨去,然后锉屑; 3.对铸件上的硬皮或粘砂、锻件上的飞边或毛刺等,应先用砂轮磨去,然后锉屑; 4.锉屑时不准用手摸锉过的表面,因手有油污、再锉时打滑; 5.锉刀不能作橇棒或敲击工件,防止锉刀折断伤人; 6.放置锉刀时,不要使其露出工作台面,以防锉刀跌落伤脚;也不能把锉刀与锉刀叠放或锉刀与量具叠放。 钻孔(扩孔与铰孔) 各种零件的孔加工,除去一部分由车、镗、铣等机床完成外,很大一部分是由钳工利用钻床和钻孔工具(钻头、扩孔钻、铰刀等)完成的。钳工加工孔的方法一般指钻孔、扩孔和铰孔。 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孔叫钻孔。在钻床上钻孔时,一般情况下,钻头应同时完成两个运动;主运动,即钻头绕轴线的旋转运动(切削运动);辅助运动,即钻头沿着轴线方向对着工件的直线运动(进给运动),钻孔时,主要由于钻头结构上存在的缺点,影响加工质量,加工精度一般在IT10级以下,表面粗糙度为Ra12.5μm左右、属粗加工。 一、钻床 常用的钻床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和摇臂钻床三种,手电钻也是常用的钻孔工具。 1.台式钻床 简称台钻,是一种在工作台上作用的小型钻床,其钻孔直径一般在13mm以下。 台钻型号示例:Z  4  0  1  2                                                           主 参 数:最大钻孔直径                                  型号代号:台式钻床                                  类别代号:钻床 由于加工的孔径较小,故台钻的主轴转速一般较高,最高转速可高达近万转/分,最低亦在400转/分左右。主轴的转速可用改变三角胶带在带轮上的位置来调节。台钻的主轴进给由转动进给手柄实现。在进行钻孔前,需根据工件高低调整好工作台与主轴架间的距离,并锁紧固定(结合挂图与实物讲解示范)。台钻小巧灵活,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主要用于加工小型工件上的各种小孔。它在仪表制造、钳工和装配中用得较多。 2.立式台钻 简称立钻。这类钻床的规格用最大钻孔直径表示。与台钻相比,立钻刚性好、功率大,因而允许钻削较大的孔,生产率较高,加工精度也较高。立钻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中加工中、小型零件。 3.摇臂钻床 它有一个能绕立柱旋转的摇臂、摇臂带着主轴箱可沿立柱垂直移动,同时主轴箱还能摇臂上作横向移动。因此操作时能很方便地调整刀具的位置,以对准被加工孔的中心,而不需移动工件来进行加工。摇臂钻床适用于一些笨重的大工件以及多孔工件的加工。 二、钻头 钻头是钻孔用的刀削工具,常用高速钢制造,工作部分经热处理淬硬至62~65HRC。一般钻头由柄部、颈部及工作部分组成(实物与挂图)。 1.柄部:是钻头的夹持部分,起传递动力的作用,柄部有直柄和锥柄两种,直柄传递扭矩较小,一般用在直径小于12mm的钻头;锥柄可传递较大扭矩(主要是靠柄的扁尾部分),用在直径大于12mm的钻头。 2.颈部:是砂轮磨削钻头时退刀用的,钻头的直径大小等一般也刻在颈部。 3.工作部分:它包括导向部分和切削部分。导向部分有两条狭长、螺纹形状的刃带(棱边亦即副切削刃)和螺旋槽。棱边的作用是引导钻头和修光孔壁;两条对称螺旋槽的作用是排除切屑和输送切削液(冷却液)。切削部分结构见挂图与实物,它有两条主切屑刃和一条柄刃。两条主切屑刃之间通常为118°±2°,称为顶角。横刃的存在使锉削是轴向力增加。 三、钻孔用的夹具 钻孔用的夹具主要包括钻头夹具和工件夹具两种。 1.钻头夹具:常用的是钻夹头和钻套。 (1)钻夹头:适用于装夹直柄钻头。钻夹头柄部是圆锥面,可与钻床主轴内孔配合安装;头部三个爪可通过紧固扳手转动使其同时张开或合拢。 (2)钻套:又称过渡套筒,用于装夹锥柄钻头。钻套一端孔安装钻头,另一端外锥面接钻床主轴内锥孔。 2.工件夹具:常用的夹具有手虎钳、平口钳、V形铁和压板等(挂图)。装夹工件要牢固可靠,但又不准将工件夹得过紧而损伤过紧,或使工件变形影响钻孔质量(特别是薄壁工件和小工件)。 四、钻孔操作 1.钻孔前一般先划线,确定孔的中心,在孔中心先用冲头打出较大中心眼。 2.钻孔时应先钻一个浅坑,以判断是否对中。 3.在钻削过程中,特别钻深孔时,要经常退出钻头以排出切屑和进行冷却,否则可能使切屑堵塞或钻头过热磨损甚至折断,并影响加工质量。 4.钻通孔时,当孔将被钻透时,进刀量要减小,避免钻头在钻穿时的瞬间抖动,出现“啃刀”现象,影响加工质量,损伤钻头,甚至发生事故。 5.钻削大于φ30mm的孔应分两次站,第一次先钻第一个直径较小的孔(为加工孔径的0.5~0.7);第二次用钻头将孔扩大到所要求的直径。 6.钻削时的冷却润滑:钻削钢件时常用机油或乳化液;钻削铝件时常用乳化液或煤油;钻削铸铁时则用煤油。 五、扩孔与铰孔 1.扩孔 扩孔用以扩大已加工出的孔(铸出、锻出或钻出的孔),它可以校正孔的轴线偏差,并使其获得正确的几何形状和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其加工精度一般为IT9~IT10级,表面粗糙度、Ra=3.2~6.3μm。扩孔的加工余量一般为0.2~4mm。 扩孔时可用钻头扩孔,但当孔精度要求较高时常用扩孔钻(用挂图或实物)。扩孔钻的形状与钻头相似,不同是:扩孔钻有3~4个切削刃,且没有横刃,其顶端是平的,螺旋槽较浅,故钻芯粗实、刚性好,不易变形,导向性好。 2.铰孔 铰孔是用铰刀从工件壁上切除微量金属层,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铰孔是应用较普遍的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其加工精度可达IT6~IT7级,表面粗糙度Ra=0.4~0.8μm。 铰刀是多刃切削刀具(挂图或实物),有6~12个切削刃和较小顶角。铰孔时导向性好。铰刀刀齿的齿槽很宽,铰刀的横截面大,因此刚性好。铰孔时因为余量很小,每个切削刃上的负荷著小于扩孔钻,且切削刃的前角γ0=0°,所以铰削过程实际上是修刮过程。特别是手工铰孔时,切削速度很低,不会受到切削热和振动的影响,因此使孔加工的质量较高。 铰孔按使用方法分为手用铰刀和机用铰刀两种。手用铰刀的顶角较机用铰刀小,其柄为直柄(机用铰刀为锥柄)。铰刀的工作部分有切削部分和修光部分所组成。 铰孔时铰刀不能倒转,否则会卡在孔壁和切削刃之间,而使孔壁划伤或切削刃崩裂。 铰孔时常用适当的冷却液来降低刀具和工件的温度;防止产生切屑瘤;并减少切屑细末粘附在铰刀和孔壁上,从而提高孔的质量。 錾削、刮削与研磨 一、錾削 用手锤打击錾子对金属进行切削加工的操作方法称为錾削。錾削的作用就是錾掉或錾断金属,使其达到要求的形状和尺寸。 錾削主要用于不便于机械加工的场合,如去除凸缘、毛刺、分割薄板料、凿油槽等。这种方法目前应用较少。 1. 錾子 (1)切削部分的几何角度 錾子由切削部分、斜面、柄部和头部四部分组成,其长度约170mm左右,直径18~24mm。錾子的切削部分包括两个表面(前刀面和后刀面)和一条切削刃(锋口)。切削部分要求较高硬度(大于工件材料的硬度),且前刀面和后刀面之间形成一定楔角β。 楔角大小应根据材料的硬度及切削量大小来选择。楔角大,切削部分强度大,但切削阻力大。在保证足够强度下,尽量取小的楔角,一般取楔角β=60°。 (2)錾子的种类及用途   根据加工需要,主要有三种: 扁錾  它的切削部分扁平,用于錾削大平面、薄板料、清理毛刺等。 狭錾  它的切削刃较窄,用于錾槽和分割曲线板料。 油槽錾  它的刀刃很短,并呈圆弧状,用于錾削轴瓦和机床平面上的油槽等。 2. 錾削操作 起錾时,錾子尽可能向右斜45°左右。从工件边缘尖角处开始,并使錾子从尖角处向下倾斜30°左右,轻打錾子,可较容易切入材料。起錾后按正常方法錾削。当錾削到工件尽头时,要防止工件材料边缘崩裂,脆性材料尤其需要注意。因此,錾到尽头10mm左右时,必须调头錾去其余部分。 二、刮削 用刮刀在工件已加工表面上刮去一层很薄金属的操作称为刮削。刮削时刮刀对工件既有切削作用,又有压光作用。刮削是精加工的一种方法。 通过刮削后的工件表面,不仅能获得很高的形位精度、尺寸精度,而且能使工件的表面组织紧密和小的表面粗糙度,还能形成比较均匀的微浅  坑,创造良好的存油条件,减少摩擦阻力。所以刮削常用于零件上互相配合的重要滑动面,如机床异轨面、滑动轴承等,并且在机械制造、工具、量具制造或修理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刮削的缺点是生产率低,劳动强度大。 1.刮削工具及显示剂 (1)刮刀 刮刀是刮削工作中的重要工具,要求刀头部分有足够的硬度和刃口锋利。常用T10A、T12A和GCr15钢制成,也可在刮刀头部焊上硬质合金,以刮削硬金属。 刮刀可分为平面刮刀和曲面刮刀两种。平面刮刀用于刮削平面,可分为粗刮刀、细刮刀和精乱刀三种;曲面刮刀用来刮削曲面,曲面刮刀有多种形状,常用三角刮刀。 (2)校准工具 校准工具的用途是:一是用来与刮削表面磨合,以接触点子多少和疏密程度来显示刮削平面的平面度,提供刮削依据;二是用来检验刮削表面的精度与准确性。 刮削平面的校准工具有:校准平板、校正尺和角度直尺三种。 (3)显示剂 显示剂是用来显示被刮削表面误差大小的。它放在校准工具表面与刮削表面之间,当校准工具与刮削表面合在一起对研后,凸起部分就被显示出来。这种刮削时所用的辅助涂料称为显示剂。 常用的显示剂有红丹粉(加机油和牛油调和)和兰油(普鲁士蓝加蓖麻油调成)。 2.刮削精度的检查 刮削精度的检查常用刮削研点(接触点)的数目来检查。其标准为在边长为25mm的正方形面积内研点的数目来表示(数目越多,精度越高)。一级平面为:5~16点/25×25;精密平面为:16~25点/25×25;超精密平面为:大于25点/25×25。 3.平面刮削 平面刮削有手刮法和挺刮法两种。其刮削步骤为: (1)粗刮  用粗刮刀在刮削平面上均匀地铲去一层金属,以很快除去刀痕,锈斑或过多的余量。当工件表面研点为4~6点/25×25,并且有一定细刮余量时为止。 (2)细刮  用细刮刀在经粗刮的表面上刮去稀疏的大块高研点,进一步改善不平现象。细刮时要朝一个方向刮,第二遍刮削时要用45°或65°的交叉刮网纹。当平均研点为10~14点/25×25时停止。 (3)精刮  用小刮刀或带圆弧的精刮刀进行刮削,使研点达:20~25点/25×25。精刮时常用点刮法(刀痕长为5mm),且落刀要轻,起刀要快。 (4)刮花  刮花的目的主要是美观和积存润滑油。常见的花纹有:斜纹花纹、鱼鳞花纹和燕形花纹等。 三、研磨 用研磨工具和研磨剂,从工件上研去一层极薄表面层的精加工方法称为研磨。经研磨后的表面粗糙度Ra=0.8~0.05μm。研磨有手工操作和机械操作。 1.研具及研磨剂 (1)研具 研具的形状与被研磨表面一样。如平面研磨,则磨具为一块平块。研具材料的硬度一般都要比被研磨工件材料低。但也不能太低。否则磨料会全部嵌进研具而失去研磨作用。灰铸铁是常用研具材料(低碳钢和铜亦可用)。 (2)研磨剂 研磨剂由磨料和研磨液调和而成的混合剂。 磨料  经在研磨中起切削作用。常用的磨料有:刚玉类磨料——用于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和铸铁等工件的研磨;碳化硅磨料——用于研磨硬质合金、陶瓷等高硬度工件,亦可用于研磨钢件;金刚石磨料——它的硬度高,实用效果好但价格昂贵。 研磨液   它在研磨中起的作用是调和磨料、冷却和润滑作用。常用的研磨液有煤油、汽油、工业用甘油和熟猪油。 2.平面研磨 平面的研磨一般是在平面非常平整的平板(研具)上进行的。粗研常用平面上制槽的平权,这样可以把多余的研磨剂刮去,保证工件研磨表面与平板的均匀接触;同时可使研磨时的热量从沟槽中散去。精研时,为了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应在光滑的平板上进行。 研磨时要使工件表面各处都受到均匀的切削,手工研磨时合理的运动对提高研磨效率、工件表面质量和研具的耐用度都有直接影响。手工研磨时一般采用直线、螺旋形、8字形等几种。8字形常用于研磨小平面工件。 研磨前,应先做好平板表面的清洗工作,加上适当的研磨剂,把工件需研磨表面合在平板表面上,采用适当的运动轨迹进行研磨。研磨中的压力和速度要适当,一般在粗研磨或研磨硬度较小工件时,可用大的压力,较慢速度进行;而在精研磨时或对大工件研磨时,就应用小的压力,快的速度进行研磨。 装  配 一、装配的概念 任何一台机器设备都是有许多零件所组成,将若干合格的零件按规定的技术要求组合成部件,或将若干个零件和部件组合成机器设备,并经过调整、试验等成为合格产品的工艺过程称为装配。例如一辆自行车有几十个零件组成,前轮和后轮就是部件。 装配是机器制造中的最后一道工序,因此它是保证机器达到各项技术要求的关键。装配工作的好坏,对产品的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装配的工艺过程 1.装配前的准备工作 (1)研究和熟悉装配图的技术条件,了解产品的结构和零件作用,以及相连接关系。 (2)确定装配的方法、程序和所需的工具。 (3)领取和清洗零件。 2.装配 装配又有组件装配、部件装配和总装配之分,整个装配过程要按次序进行。 (1)组件装配   将若干零件安装在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组件。如减速器中一根传动轴,就由轴、齿轮、键等零件装配而成的组件。 (2)部件装配  将若干个零件、组件安装在另一个基础零件上而构成部件(独立机构)。如车床的床头箱、进给箱、尾架等。 (3)总装配  将若干个零件、组件、部件组合成整台机器的操作过程称为总装配。例如车床就是把几个箱体等部件、组件、零件组合而成。 3.装配工作的要求 (1)装配时,应检查零件与装配有关的形状和尺寸精度是否合格,检查有无变形、损坏等,并应注意零件上各种标记,防止错装。 (2)固定连接的零部件,不允许有间隙。活动的零件,能在正常的间隙下,灵活均匀地按规定方向运动,不应有跳动。 (3)各运动部件(或零件)的接触表面,必须保证有足够的润滑、若有油路,必须畅通。 (4)各种管道和密封部位,装配后不得有渗漏现象。 (5)试车前,应检查个部件连接的可靠性和运动的灵活性,各操纵手柄是否灵活和手柄位置是否在合适的位置;试车前,从低速到高速逐步进行。 三、典型组件装配方法 1.螺钉、螺母的装配 螺钉、螺母的装配是用螺纹的连接装配,它在机器制造中广泛使用。装拆、更换方便,易于多次装拆等优点。螺钉、螺母装配中的注意事项: (1)螺纹配合应做到用手能自由旋入,过紧会咬坏螺纹,过松则受力后螺纹会断裂。 (2)螺母端面应与螺纹轴线垂直,以受力均匀。 (3)装配成组螺钉、螺母时,为保证零件贴合面受力均匀,应按一定要求旋紧(如图所示),并且不要一次完全旋紧,应按次序分两次或三次旋紧。                                                             1                                                      6          3 1                                                    4          5                                                              2   (4)对于在变载荷和振动载荷下工作的螺纹连接,必须采用防松保险装置。 2.滚动轴承的装配 滚动轴承的装配多数为较小的过盈配合,装配时常用手锤或压力机压装。轴承装配到轴上时,应通过垫套施力于内圈端面上;轴承装配到机体孔内时,则应施力于外圈端面上;若同时压到轴上和机体孔中时,则内外圈端面应同时加压。 如果没有专用垫套时,也可用手锤、铜棒沿着轴承端面四周对称均匀地敲入,用力不能太大。 如果轴承与轴是较大过盈配合时,可将轴承吊放到80~90℃的热油中加热,然后趁热装配。 四、拆卸工作的要求 1.机器拆卸工作,应按其结构的不同,预先考虑操作顺序,以免先后倒置,或贪图省事猛拆猛敲,造成零件的损伤或变形。 2.拆卸的顺序,应与装配的顺序相反。 3.拆卸时,使用的工具必须保证对合格零件不会发生损伤,严禁用手锤直接在零件的工作表面上敲击。 4.拆卸时,零件的旋松方向必须辨别清楚。 5.拆下的零部件必须有次序、有规则地放好,并按原来结构套在一起,配合件上做记号,以免搞乱。对丝杠、长轴类零件必须将其吊起,防止变形。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收起
展开